在建築師的眼中,什麼是好的體育場館建築?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建築日用指南,更多關於「建築」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一個案例:葡萄牙布拉加市政球場。

讓自然成為建築,文化成為自然,這是建築可以達到的最高境界........當自然和人造物完美共存時,也就是一座建築達到了藝術的至高境界或事物的靜穆狀態之時。

——愛德華多·索托·德·莫拉談馬丘比丘

布拉加市政球場 (葡萄牙語:Estádio Municipal de Braga)是坐落於葡萄牙城市布拉加的一座歐洲足聯評定的四星級球場,容量大約為3萬人。建立球場的初衷是為了2004年歐洲杯,之後該球場成為了當地球隊布拉加足球俱樂部的主場。

布拉加市政球場坐落於卡斯特羅的山坡上,整個一面看台都幾乎是懸崖峭壁。從球場另一端你可以能看到卡瓦多河谷的美景,這也是該體育場獨特之處。和其他主要球場不同,布拉加市政球場只有兩邊有看台,中間的地方是建造球場時保留下來的石牆。兩邊的看台都被天幕覆蓋,由很多鋼纜連著。

為什麼說這座體育場是建築師眼中的好建築呢?其實我們可以將其看做線性元素運用於建築設計的完美案例。

基本上,平面可以看作由線條所界定:一組或兩組平行線交叉形成的網格。這種抽象的幾何手法在處理牆體這一包裹建築的元素時,則必須通過將建築的一部分線條具象化才能體現。愛德華多·索托 ·德 ·莫拉的大多數建築立面都是這樣做的。

他從抽象開始,但不止於此,通過富有建設性的工作將其具象化。這帶來了基於共性基礎的多樣性:將平面化簡為一系列直線。

布拉加市政球場剖面

布拉加市政球場可作為這種元素主義維度縮減的實例,即從三維盒子到二維平面,再從平面到線條。在這裡莫拉所使用的技巧,是對風格派藝術以及將編織肌理作為空間圍合概念的繼承。

建築師用平整的、平行的或交叉的牆板系統建造了這座體育場。特別是該建築的「立面」由這些牆板的邊界組成,它們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相互交織而形成立面乃至整座建築,並賦予這座混凝土建築極為輕盈的效果。體育場的屋面由真正的線性元素組成,看台之間的這些懸索加強了建築的輕盈感。建築師的參考意向很明確:織布機織出的布和由纜繩編織而成的印加橋。

另一方面,這個體育場處理建築與自然的關係也非常值得借鑒。

在球場修建時,近150萬立方碼的花崗岩在修建現場爆破,粉碎後製成修建體育場用的混凝土。對山體實施的精確爆破形成了一個100英尺高的花崗岩切面,與體育場的一端相接。原始的自然和建築以這樣一種形式再度連接起來。莫拉將其描述為自然之物和人造之物之共存所構成的理想建築。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一部戲劇,粉碎山體後將岩石製成混凝土」。

在談到與布拉加市政球場相關的建築旅行時,索托·德·莫拉曾經說過:「我在去秘魯馬丘比丘的旅途中找到了布拉加體育場的構思靈感,台階、石頭鋪的路、水渠……在去埃皮道魯斯的旅行中也重點關注了體育場項目……它是(面向景觀)開放的,同時又是封閉的……一部分是礦物質的人工製品,一部分是天然要素……我總是喜歡用這種雙重表達進行工作:天然的與人工的,礦物的與有機的……」

在其它地方,他解釋道,「我認為建築的基礎應該是功能需求或是整合人工與自然的方案……自然不斷為建築提供形式與材料,建築又反過來干涉自然,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使自然與之相適應。這個互動過程曠日持久,以至於實現了兩種不同實體的整合。」

一些細節。

下面是比賽日的照片。

這個建築的設計師愛德華多·索托·德莫拉是2011年的普利茲克獎得主,大概是近些年普獎得主中最為低調的一位了吧,另外他岳父也拿過普利茲克獎,他岳父叫阿爾瓦羅·西扎~

關於莫拉我們做過一個表,大概能看懂他的設計生涯


場館類建築因為功能原因都對跨度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所以結構在這裡是設計之重。儘管運動員使用及觀眾觀看等方面也都需要大量的設計考慮,但建築上最抓人眼球的或許還是結構自身帶來的美感。

選了三個個人蠻喜歡的案例,都是結構表現力很強的。規模從小到大


第一個例子是東京工學院的弓道館,儘管體量不大—— 7.2米*10.8米,但為實現快速建造及低成本兩個目標,設計者預製了大量小尺寸的木方,通過簡單但精緻的工藝將其組成視覺上類似傳統建築中小屋組一般的構架。但不同於小屋組的局限性,此處由於節點的牢固使得構架可以整體受力以解決跨度問題。在朝向靶場一側徹底打開後,以其上小壁下邊緣為基準將上部整體做黑而木構架保持原色,這使得上部與下部截然分開,將屋頂整體的感受從幾個面變為一個漂浮的黑色體量,而黑色體量中原木色的構架突出出來,進行充分的自我表現,營造出更為輕盈的漂浮感。


第二個要說的是奈爾維設計的羅馬小體育宮,儘管外部看其貌不揚,但進入內部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充分體現結構的數學美的建築。圓形屋蓋直徑60m,由1620塊用鋼絲網水泥預製的菱形槽板拼裝而成,板間布置鋼筋現澆成「肋」,上面再澆一層混凝土,形成整體兼作防水層。這種整體裝配式結構在設計時因需要大量幾何工具的應用,故而建成後在室內產生一個完整而優美的穹窿頂圖案。外部薄殼至邊緣處微微翹起,既美化了外觀同時加強了殼體邊緣的強度;殼體下部由36個沿殼緣切線方向傾斜的Y型柱支撐,在外部形成十分明朗的節奏,既表現了結構的力量與作用,又極富裝飾性。


最後一個也是心中的第一,肯定是代代木體育場了。(丹下健三和菊竹清訓之後日本建築再沒有這麼英雄主義的建築了吧。)

結構方面,儘管當今懸索結構已經十分常見,但在當時柔性結構的計算還是比較少有的。丹下卻大膽地採用了這種類似懸索橋的形式:在兩根巨大的混凝土柱之間採用弔橋一般的結構,並將鋼索端部錨固於地面之上,而後再從弔橋上用鋼纜向兩側半圓形鋼筋混凝土環上懸掛以承屋面,同時使混鋼筋混凝土環微微翹起,與地面形成一個傾角而達到平衡,而這個傾角也自然形成了觀眾席所需要的坡度。由於是柔性結構,鋼纜在懸掛之時各自形成一道曲線,使屋面形成了十分自然的反曲,給人以東亞傳統建築中的屋面曲線的聯想。而更為細微的操作則是在鋼筋混凝土環上增加很多豎向的混凝土「椽頭」,使屋頂看起來更加傳統,但這並不僅僅是一點相關趣味的裝飾性構件,而是實實在在地給混凝土環薄弱處補強,並為其上鋼索提供更為牢固可靠的錨固節點。

將全部形成過程進行復盤可以發現,似乎丹下在設計的形式操作過程中,僅僅是將那兩個半圓形的混凝土環微微抬起,其餘方面並無任何刻意為之的動作,完全靠結構自身一步一步推導,便實現了用新技術做出古意的效果。材料、結構、空間、形式、歷史被十分不露痕迹地整合了起來,形成一首名為英雄的詩。

回過頭來說結構帶來的美感這一問題。完全憑著合理結構能產生美感么?答案是肯定的,羅馬體育宮或許便是典型的例子。

但更為打動人心的,或許就是丹下這種微微一抬的小心思。

用一段郭屹民老師的話結尾吧:

造型是否遵循力學規律當然不是評價優劣的指標。當然也不可否認的是,在受力合理的結構之中一定也存在著美的造型。某種意義上而言,合理且美的形態表現與其說是創造,可能更是對客觀存在的發現。與此相對的是,「美在合理的近旁」則可看作主觀的「造作」。因此,「結構即意匠」並非簡單地將結構等同於建築形態。恰恰相反,文化中的曖昧、細分等意識將結構與意匠的關係變得更複雜與多元,但這又被完美地局限在了結構與意匠的平衡之中。

常讀常新。


安聯體育場


不管啥建築 好用肯定是最基本的,然後體育館我覺著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要素是結構。
羅馬小體育宮 和代代木 差不多是本渣心裡不可替代的經典了。結構、受力和建築從開始都是被一起設計的,所以整體出來就是有骨有肉的感覺,而不是一個特好看的殼子。就是普通食材做出美味的那種感覺,整體很驚艷,結構本身也就足夠看的了,也沒有特作的操作。。。

羅馬小體育宮 奈爾維

代代木體育館 丹下健三
這個結構真的是超級妙,中間部分的天光真是戳到心裡了

然後
天津大學新校區體育館 李興剛工作室
http://www.gooood.hk/gymnasium-of-new-campus-of-tianjin-university-china-by-atelier-li-xinggang.htm
這個也挺有趣的

(圖侵刪)


基本的:規模合理、功能適用、經濟高效;

進一步的:因地制宜、節能環保;

再進一步的:考慮日照、考慮風向;

特別的:考慮觀眾的聲光體驗。


推薦閱讀:

怎麼理解通過建築設計來改變社會形態?
如何評價艾未未的建築上的成就和地位及其建築作品?
建築學的學習有超前的說法嗎?
建築師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是怎樣安排的?

TAG:建築師 | 建築 | 建築設計 | 體育場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