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大師離去(楊絳、季羨林、木心......),中國的未來怎麼辦?
12-09
因為這個世界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變得越來越複雜,複雜到憑藉個人的聰明才智,越來越難以洞悉,難以解決。大師的出現帶有極大地偶然性,你無法控制他的產生。寄希望於大師來解決問題,這樣很沒效率。所以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團隊合作這種更富效率的方式來解決。現在也有很多大家,不過他們身邊的團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這再也不是那個單槍匹馬或是帶著幾個助手就能成事的時代了。這不是時代的悲哀,而是時代的光榮與進步,因為我們再也不需要完全寄希望於大師來改變世界,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只要組成團隊,也同樣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所以對於大師,請紀念他們,他們已經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讓他們安息。但對於這個世界,我們需要更高的效率,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改變世界,讓它更美好。
中國的大師們都忙著攀科技樹、造福百姓呢!誰給的你這麼大勇氣把中國的科學家們開除出大師行列的?
終於碰到一個自己想寫些東西又敢寫的問題了。
…………………………………………………………………………………………………………………………………………
先把觀點拋出來,不需要擔心。
先說一下對題主問題的理解,我認為這是一個關於文化的問題,既對於中華文化甚至是文化的擔憂。似乎在許多年代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擔憂,大師已去,又不見後來者,是不是文化就此便要萎靡,消逝,不為後來人所知,湮沒在歷史洪流之中了?想到這一點,確實讓人感到慨嘆以至悲愴了。題主只是擔憂,歷史上還有許多人做出了更決絕激烈的選擇,王靜安先生或許可以算作之一。這個問題很大,所以我只能處理一下之後再回答,我想把我的回答分為兩部分,即「大師的逝去」與「中國的未來」,我想從這幾個問題來表達我的觀點:
一、大師的逝去
1、大師的解釋
2、文化的真正載體
3、大師與文化的關係(文化是否會隨大師的逝去而逝去)
二、中國的未來
1、文化的包容性與獨特性
2、我們與文化的關係
…………………………………………………………………………………………………………………………………………
一
1、大師的解釋
寬泛的講,大師是在文化領域或者古人所說「學問」一途有極高成就者,我認為有兩個要素。其一,是在其所專領域的博學或者說知識水平的相當積累;其二,也是大師之所以為大師,對於其領域對於文化的發揚,即在前人先賢的基礎上結出自己的果子,而這一結晶的判斷標準不是由時人,而是由後人來做出,「事定需猶須待闔棺」。
2、文化的真正載體
文化是文明的產物或者說結晶,人們在漫長生活中把「源自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精神感悟記錄下來,這些記錄合起來,我以為就稱之為文化。而這些是如何被後來人所得到的呢,是通過文字,或者說語言,先賢的精神通過經典得以流傳。古人云君子三立,「立言,就是要用我們自己的思想成果來與這個世界進行交流,豐富我們人類的文明寶庫。『文章千古事』,思想的傳遞要靠文章。如果人生是一棵樹,那麼「立言」,就好比是一棵樹的種子。」(引號內粘貼自百度)
3、大師與文化的關係(文化是否會隨大師的逝去而逝去)
文化由於人的理解而具有意義,由於人的傳承和發揚而得以延續和發展,但卻不依附於個別人而決定性地存在,即不會由於這人的逝去而隨之消逝或失去意義,因為文化的載體是語言,是文字。其人已逝,其言尤在。以題主舉的具體人為例,前幾天剛看完季羨林先生的自傳,感慨很多,有一段看完之後難過的說不出話來,又不忍棄讀,我非常尊敬季先生,但我對於他說自己目前收到的讚譽和聲望是過度了的並讓他感到不安一說卻也是贊同的,大概我們總有種難以克制的傾向,既用美的對象來代替真正的美,神化我們所欽佩的人物。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季先生是大師,但也是平凡的人,有我們的煩惱,痛苦,掙扎,還有消沉。但也許這正是最好的事情,我們站在塵世的洪流里疲憊迷茫、煩躁掙扎,但依舊可以自在地抬起頭來去追尋真正的美和人生志趣。所以對於先生們的逝去,我表示感傷,但我也確信,死亡對於大師來說並不是大恐怖,對於我們來說,大師走了,但精神卻還在。用季先生的話:豈止於米,相期以茶。
寫到這裡,似乎題主的問題在字面上已經得出了答覆,但我卻仍要做一個狂妄的認定,即題主的問題並沒有把ta的全部疑惑或擔憂表達出來,這種認定出於一種探究,即題主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何會有對於大師與文化乃至未來的擔憂和迷茫?下面我還想嘗試著能不能就這些沒有說清道明的感情做一些闡述。
二
1、文化的包容性與獨特性
題主的問題讓我第一時間聯想起了另一個問題,即網路上的一種觀念,我們所說的中華文化的邊界在哪裡?代表性的說「崖山之後無中國」,類似的說法還有像「近代之後無中華」,「十年之後無道德」,但是我們能感覺到這個說法的矛盾之處在於,它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標準,即怎樣的改變對於文化來說就使其不為原來的自己了,往極端的例子去想,佛教傳入之後文化是不是就不純粹了?更甚者,焚書坑儒之後是不是就沒有中華文化了?如果說大師走後無文化的觀點是把文化寄托在了大師身上,那麼這種觀點就是把文化神秘化了,將文化在某一個時期固化下來並拒絕接受其繼續發展和演變的正當性。我以為這種思路存在其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基礎和需求,比如民族認同,但我不打算詳細分析。竊以為他們的錯誤在於試圖為文化加上純粹性,但文化的本質是拒絕這種性質的,它是經典的集合,而經典必然是多元的。中國的文化像是一條河流,各種不同的思想在其中碰撞、融合又產生新的思想,中間也許會有別的支流匯入,但碰撞融合之後,河流依舊是河流,糾結於此河流不再是彼河流似乎是一件智者見智的事情。但我的觀點是回到文化本身的意義,即在於人的理解與認同,只要先賢的經典依然有人去讀,先賢的道路依然有人去走,哪怕其中加進了西方的新東西,但它不是一直都這麼走過來的么。
2、我們與文化的關係
題主的擔憂是在說中國怎麼辦,我再做狂妄地論斷,不如說是在說失去了大師似乎也就代表著失去了真正做學問的人,而也由此失去了文化的我們怎麼辦。文化的核心意義是回歸到人類本身,這又有兩種層面,佛教所說大乘和小乘,或者說社會性的意義和個人性的意義。社會性的意義不敢妄言,只以自己所想說說文化對我們個人的意義:我以為文化就是要告訴我們以怎樣的態度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面對自己,從而幫助我們走上自己的道路,顧隨先生在《蘇辛詞說》的序里說,學問是會物我,了生死,明心性之謂。一個對於精神生活有著追求的人必然要走出自己的道路,而文化便可以起到幫助而不牽引,扶持而不限制的作用了。
回到題主所說中國怎麼辦,我也說題主可放心,我相信,一者若人人心向文化,文化便來就你,你不去關心,文化對你便是浮雲塵埃又有何慮;二者文化如河流時寬時窄而不斷絕,有的時代群星璀璨有的時代黯然慘淡,但只要文化傳承不斷,總有一天,在一個年輕人讀到「道可道,非常道」,讀到「驀然回首」,讀到「一言而為天下法」,讀到「楚天千里清秋」,怔然停下,欣然忘語,澎湃難言之時,先賢諸子的精神大概也會欣然點頭,捋須微笑吧。
…………………………………………………………………………………………………………………………………………
寫在後面:答主今年21,喜歡看書,但功底相當有限,又很久沒有正經寫過東西了,題主問的又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胸中思緒多得跟哈士奇一樣,筆下卻要一點一點艱澀地擠出來,寫著寫著發現要跑題了還得趕緊拉回來,有些紕漏理解不當甚至考證錯誤之處,歡迎指正。如果一些觀點讓飽學之士覺得憤怒,也請別跟自己較勁兒,不值當的,我還只是個孩子(≧▽≦)。但很歡迎指出。
第一次寫這麼長的答案,花了大概三個小時的時間,思路幾經變更,最後變成這個樣子,好像還有許多欲說而未說的東西,但也不打算再改了,何況我也知道,自己所寫與自己所想已是有不同,讀者看完所感與我我所寫又是一層不同了,若是對題主有所觸動,那便是極好的,若是讓題主感覺答非所問,那也遺憾地說明我對問題的分析沒有get到題主的癢處了。
另:寫這種結語感言的感覺真是爽翻了哈哈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無非飄零了幾片枯葉,正好為新芽提供養料。
我來個答非所問
竊以為沒有英雄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 一將功成萬骨枯 如是而已
國王死了,國王萬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