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有哪些方法?

孩子在表达情绪的时候少有顾及,应该怎样让孩子开始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家长应该怎样做?


谢邀。好久不回答问题了,再开始又是圆桌,刚好我最近的工作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其实家长如果真的能够意识到孩子的情绪管理的问题,是非常不错的。然而更多的家长认识到的是孩子不服管教,不听话,易怒这些问题,然后模模糊糊的说到孩子的情绪管理可能有问题,还有甚者戴高帽说到孩子的情商是不是有问题。但恕我直言,这个背后的初衷可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听话而不是为了孩子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的情况,就是孩子从本身应该成为自己情绪的管理者却变成了自己的情绪的监控者,然后依旧无奈、无望的等着其他人的介入、干预和控制。但随着逐步的引入,很多家长还是能意识到让孩子做自己情绪的管理者而不是监控者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然而让孩子发生改变的前提是:家长率先做出改变。


@成竹 老师说的已经很好了,我就就一个侧面来多说两句,关于孩子情绪管理中家长需要注意到的问题。

  • 有条件,就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情绪环境。

在谈任何的情绪管理之前,家庭有一个良好稳定的情绪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孩子很多处理情绪的方式都是通过对于父母的模仿。比如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比较极端的情绪体验,孩子几乎很少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般情况下两个方向极端发展,要么很直接不顾及他人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要么就直接把自己的情绪掩藏起来不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我们能看出来,这样两种情况都是很有问题,过于直接的或许易激惹,太过于隐藏或者自卑甚至是抑郁,然而很有趣的是,后者可能问题被发现的时间更晚。所以,在讨论任何的情绪管理方法之前,都要记得一个良好的家庭情绪环境要比任何一种情绪管理的方法都要奏效。

  •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厘清自己

很多家长喜欢一上来就开始搬各种教育的方法,各种学习的也好道听途说的也好的方法一股脑的给自己的孩子用。然后在诸般方法均无效后,就慨叹说我已经尽力了,这孩子真的是没法教了,我费了这么多心血一点情况都没有的。很多家长都困在这样的困境之中,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而且尤其是在花费了心血之后,看毫无成效还会反过去去找孩子的错,认为是孩子怎么怎么样,大有让孩子要哄哄父母之意,孩子最后莫名其妙的安上了一个『都是我不好,是我不争气,是我让父母生气了,都是我的错』的冤枉,这不就好比让孩子哄父母说『乖,别生气了,都是我不好嘛』然后父母擦擦眼泪说『真的吗?你错哪了』唉,简直闹剧。所以在教育孩子如何管理情绪之前,请先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妥当了,有一个榜样作用,要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再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自己的孩子,再配上合适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像对着棉花打拳击,累死你,棉花也不会喊一句。

  • 在管理情绪之前先教会他认识自己的情绪,找到边界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正式开始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的之前,还要有一个步骤。就是让孩子充分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孩子对于情绪这样抽象的东西认知的水平其实并不高,而且很多时候他们只知道那几种情绪。比如,愤怒。引起愤怒的原因有很多啊,嫉妒可以引起愤怒,遭到了侮辱可以引起愤怒,自己遭到了侵犯可以引起愤怒,遭到了误解也可能引起愤怒等等,很多其他的情绪可能会连锁的引发其另一个情绪。那么当一个孩子因为自己受到了侵犯而表现出愤怒,骂人或者打人了,应该怎么办?批评这个孩子做的不好,生气骂人是不对的?这样显然不好,因为首先你的还孩子会觉得自己被误解了,进而更愤怒。这个时候更好的方法,让孩子把所有的事情发生经过说完,然后一一帮助他去人认清自己的情绪,要理解孩子情绪的来源,并且提供给他更多其他的方法可以缓解自己愤怒,比如受到了侵犯而愤怒之后,生气是允许的,但是打人和骂人是不允许,把这个事情告诉班主任或者成人,寻求更正义、合理的解决方法。这是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在认识到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就要着手去让孩子能够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能够说出自己现在是愤怒的,自己现在是悲伤的等等,当然对于年龄低的孩子需要家长去引导孩子的情绪表达!注意!是引导,不是直接给他定义,要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表达,这非常重要。然后在这些基础上,让他自己逐渐的去厘清和认识自己的情绪,其实就在就是在构架他的情绪的边界,情绪的边界清晰,对于自己的情绪认识清晰,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情绪之下这是管理自己情绪最重要的步骤。

  • 在教孩子管理情绪的时候,请记住不要去打断和干涉孩子对于情绪的表达

当上述都已经做的不错的时候,这个时候最重要的环节来了,请家长们管住自己的嘴和手。在我接触的家长当中,多数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打断、无原则干涉、大包大揽等等方式几乎是屡见不鲜,导致孩子站在那里就只会嘟嘟囔囔,支支吾吾,孩子这些我根本听不懂在说的什么,家长竟然一五一十的都给我翻译出来了,我心里就纳闷了,这么大的孩子了还需要家长给他做翻译吗?在后来深入的了解当中我发现,其实家长很多的『解释』都不是准确的,孩子之所以不说一个是不知道怎么说,另外一个是他已经习惯这样的家长『代言制』而家长『代言』最严重的一个后果就是孩子对于表达自己会出现问题,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总是在等待别人去理解他的意思,然而别人理解不了的时候,又会很焦虑甚至是愤怒(注意这里的愤怒很有可能是孩子学习家长对于自己说的话不理解后表现的愤怒的模仿)一个孩子在表达情绪的时候总是被打断,总是被干涉,你说作单独作为一个个体来说能不生气,能不愤怒,还指望和你配合,和你交流,可能性并不大,原因很简单,从一开始你们就在对立面上,大家长制并不是处处都要用的。

所以,请家长关上自己的嘴,放下自己的手,让这个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努力的去表达自己,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即使这很困难,也需要他自己去学习,谁都不能代替他们。

  • 情绪管理的方法

所以在教孩子情绪管理之前,请先把上述几项去完成好,你会发现孩子的情绪会改观不少,这就好比是雪天通车,总不能用车直接压过去吧,肯定要先扫雪,随后再通车的。

至于情绪管理的方法,我在这里只说一个小方法,其他的在网上啊,书籍里大有 @飞之鸿 老师做的绘本,积极教养都非常不错啊。

标明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去选择情绪:
用一种句式来表明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在情绪中,而不让情绪蔓延成为一个笼统的对自己的概括。

『我很沮丧』换成
『我正在沮丧』或者『我选择了沮丧』
其中的奥妙大家自己细细品味吧

最后再说一句:这个题目也很有意思。如何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这是站在了家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所以是惯有的命令的,我猜想如果这个让一个孩子看见应该很反感,『怎么又是让我学?我不愿意呢?』是啊,还不如用一次事实告诉孩子,和你情绪的精灵/伙伴交个朋友,和平相处吧来的痛快。

家长们,请你们更贴近自己的孩子,其实你能发现更多,把去育子讲座的热心换做成聆听自己孩子的耐心,效果会更好。


孩子表达情绪时少有顾忌,那才称之为孩子;大人表达情绪时少有顾忌,不是遇到了心爱的那个TA(心理退行)、就是抽风。而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最好的方式,就是”养育者“本身可以很好的管理自身情绪,这里我更强调的是身教,而非言传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心理动力学上有个概念,叫“认同”。用大白话来讲,每个人的主要心理都与他/她所敬爱或崇拜的某人有关。也就是在心理上:男孩更像父性养育者,女孩更像母性养育者。

插一句题外话,这里我更强调的是养育者没有提及父母,原因在于对孩子而言养育的心理意义比身份关系、亲属关系、物质等重要得多;有些孩子跟爷爷奶奶亲,古代孩子跟奶妈亲,就是这个道理。提到了父性、母性角色,这是心理意义上的,在家庭教育里父母心理上的角色也可以颠倒过来(好些都是),可以多人承担,也可以一人承担,所以独自带孩子未必带不好。这里提一下,不做展开。

还是扯白话拿大人举例子吧,便于理解。有句俗话叫“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工作中的领导上司就好比是社会化的父母,假如一个领导天天给你打鸡血、喝鸡汤、说一堆他自己都不信、自己也办不到的大道理,然后让你们一定要这样那样,他自己躺在那里继续云里雾里。作为下属你们会怎么想?估计会说妈勒个XXX对领导各种亲属进行问候。

所以领导怂的时候,底下也就开始各种怂。

而一个真正有能力、又让人敬佩的领导呢?除了能力外,一定是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缺陷、有独立人格、有感染力的人。有缺陷,代表真实;有感染力,那就不是光耍嘴皮子就能办得到的,需要大量的【身教】;而这种领导会忍不住的让周围人去模仿他。

所以领导牛逼,底下人也会各种牛逼。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人心理上的认同,而且认同比较少有道德因素,就看心理爽不爽

所以回到主题,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那就是养育者本身如何先做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假若孩子发个小脾气,自己有事没事歇斯底里、或者崇拜孩子发脾气太帅了,那只能说是下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

谈到这里或许大家会犯迷糊,到底怎么办呀??

首先,不要忘记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当然也得考虑还自己的接受能力;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啥也别做;做好你自己,孩子会默默的学着你长大,记得是默默的哦。

我们有时候最大的问题是想做的太多;就像以前教授教我们的,孩子犯错了打还是不打,这个是个问题,但不管怎样,养出来的一定是具有你家鲜明特点的孩子


作为三岁半孩子的妈,我从以下三方面来分享一下实际的操作经验:)


一、什么时候可以让孩子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了?

二、情绪管理,管什么,理什么?

三、我怎么引导孩子“管理情绪“

开始正文:)


一、什么时候可以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了?


6岁以前,父母需要给孩子建立充分的安全感,注意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我的宝贝从2岁半之后自理能力渐长的过程中,开始了自我意志的行为体现,我们之间的”冲突”开始了。“不好,不要”,大声叫喊,哭闹反抗的行为,在一段时间内猛烈的向我袭来。

在和孩子情绪爆发的阶段中,我经历了三个阶段:疲于奔命(面对孩子发脾气时,权威对待)、曲线救国(冷静面对,通过日常行为教育旁征博引)、海纳百川(轻松面对,引导情绪表达)。

现在,孩子日常的情绪波动日渐温和,而我也能比较轻松对待了。


二、情绪管理,管什么,理什么?


在我看来,情绪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不要发脾气!“ ”为什么要扔玩具?“ ”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

孩子大吵大闹,放声哭泣,扔东西等等行为,只是由于孩子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应如何面对或处理自己的情绪,只好通过最原生的状态表达。

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有很多种情绪的类型:难过,委屈,对自己的能力失望,痛苦,难堪,焦虑,想表达不同的意见,期望没有被满足,愤怒。。。。等等等等。 作为家长,我能做得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爆发情绪,应该怎么表达,如何面对和解决。


三、我怎么引导孩子“管理情绪”


1、冷静地面对孩子的情绪爆发,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如此表现;
2、安抚孩子,帮助他识别自己的情绪
3、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评判,并引导他积极面对及解决。

以下介绍几个实际案例,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的:

得益于比较人性化的工作氛围,我可以在比较特殊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上班。
一次,新同事在逗趣儿子的过程中,向孩子索要一只画笔。平时比较开朗活泼的儿子在一瞬间大声哭泣。我看孩子越哭越大声,抱着他拍拍他的背,安抚的询问道:是不是阿姨找你要你的画笔,你不舍得所以难过的想哭?(了解情况)孩子摇头。在哭泣了一段时间后,他慢慢的平静了,并且表达出实际的情况是因为阿姨刚刚很凶,所以他害怕了。。(帮助孩子识别情绪)。之后,我很缓和的向孩子正确表达出同事的想法,并问他是否还想和同事一起画画?他点点头。 我就再次带着他来到同事的身边,然后让他自己去面对。他很开心的给了同事他所有的笔,然后让同事给他画画。。。。(引导他积极面对及解决
孩子的情绪来去的很快,尊重他理解他,是一切的基础。

一次,孩子在搭建他最心爱的宜家木头火车系列时,由于轨道无法搭建成一个圆形,让他情绪一下子爆发,把火车轨道猛地扔在地上,并且大声叫喊:我不喜欢火车了,火车不听话。。。
我走过去,蹲下面对他,拉着他的手,说:你在发脾气吗?为什么? 他很委屈的说他搭不好火车,火车是大坏蛋。(了解情况) 我把他抱在腿上,和他慢慢的讲述:你搭不好火车很生气,肚子里有火,所以发脾气了,我们可以深呼吸把火气放出去。(帮助孩子识别情绪) 但是,发脾气也没有用,火车是需要靠你来帮他完成一个圆形轨道的。我们一起动动脑筋,看看需要怎么做。(引导他积极面对及解决

。。。。案例飘过

情绪的管理,不仅仅是在孩子爆发情绪时,进行有效的安抚和引导。
平时,我也会通过各种情景对话,故事的讲解来让他知道,如何管理情绪。
比如,我会和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故意推到玩具,对他说我搭不好玩具,我生气了。他会和我来一句:生气没有用,要动脑子想办法。(呵呵,有种养成游戏的满足感。)
在看动画片和讲故事书时,也会尝试着问他,某某人物为什么要发脾气?他应该怎么做。。。。一类的问题。(教育无处不在。。。)

在这个年龄阶段,不要硬碰硬的和孩子正面对抗。家长幽默平静的对待孩子的情绪,孩子也能平和地接受大人的“道理”。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孩子很伤心,就是想哭想哭想哭个够,那就让他哭个够吧。
刘德华都唱"男人哭吧不是罪",那也让我们的男子汉,女汉子们尽情释放一下他们的情绪吧!

以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是来上绘本书单的:

  1.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1辑):关怀成长中的心灵(套装共3册)》 玛西?阿博夫 (Marcie Aboff), 黛博拉?帕珀斯 (Debra Pappas), 简?阿农吉亚塔 (Jane Annunziata), 凯瑟琳?加特纲 (Kathleen Gartner), 卡洛儿?柯乐 (Carol Koeller), 布莱恩?朗度 (Bryan Langdo), 微笑, 贺剑瑜, 福气【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2.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2辑):不再害怕和妈妈分开(两种图片随机发放)》 英格?迈尔 (Inger Maier), 詹妮弗?坎顿 (Jennifer Candon), 孙燕【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3.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3辑):生病了怎么办(套装全3册)》 霍华德 J. 博尼特(Howard J. Bennett), 迈克尔?韦伯(M.S.Weber), 苏海泉【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4.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4辑):成长进行时(套装全3册)》 戴安?布罗伯格 (Dianne Blomberg), 乔治?利奇 (George Ulrich), 贺剑瑜【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5.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5辑):成长不烦恼(套装全2册)》 马乔里·怀特·佩莱格里诺 (Marjorie White Pellegrino), 埃伦·费拉纳根·彭斯 (Ellen Flanagan Burns), 邦尼·马修斯 (Bonnie Matthews), 埃里卡·佩尔奈夫 (Erice Pelton Villnave), 张向军, 邹丹【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6.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6辑):不想伤心的男孩》 罗布?戈特布莱特【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7.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系列(第7辑):我要了解自己+我要做自己(套装共2册)》 温迪L.莫斯 (Wendy L.Moss), 萧愚【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8. 《小熊维尼自主意识敏感期引导绘本(套装共6册)》 美国迪士尼公司,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不敢说这两套书有多么好,但是真的很值得和幼儿一起阅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伤害他人、环境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并陪伴他。情绪没什么好评价,哭与笑都是情绪,没有好与不好。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伤害他人或环境的孩子,请家长先反省自己的表达方式。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在他发生伤害行为的时候,请抱住他,用你全部的爱意,告诉他你爱他,不管多久都不要松开。最重要的是心,心里面是否真的允许了孩子的情绪,是否他哭闹、发火,你都仍然爱他,你的爱是否有条件,是否只有在他听话、学习好的前提下你才爱他。

很少有情绪?那是被压抑了。一个真实、有灵性的孩子怎么可能没有情绪,请想想有没有对孩子说“再哭就不喜欢你了”、“再哭就不要你了”、“再哭你就不是乖孩子了”之类的话,他会为了生存而停止哭泣,说不定哭的次数会越来越少,但是他心里的安全感会很少,而且情绪的流淌被阻碍了,积聚久了以后自然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比如生病。


儿童在敏感期发脾气是他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这表达了他对某种危险的警觉,或对杂乱无序的反感。只要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活着危险被消除,他们就会平静下来。大人们一定要注意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深入儿童内心,了解他们的秘密,并且能为我们与儿童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和谐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到6岁和小学阶段非常重要,1到6岁孩子养成的好习惯会让他收益终生,这期间也是情绪管理最重要的时期。


我21岁不是妈妈,只是很喜欢观察教育,以下是我心里总结的一些实例。

对于情绪,我觉得跟父母的性格和行为有很大关系,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成长是在于父母培养与否,不要把孩子的顽皮全都归结到孩子自身,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父母给的环境、教育、父母的性格等方面,后天一定占很大比例。其实父母也是”被“教育者,”被“孩子教育,可能自己没什么感觉,但是”被“孩子教育的,是岁月的流逝,生命的无常。言归正传

当她闹情绪的时候,请不要马上跟她同时产生闹情绪的对话。
类似:“你怎么可以这样,怎么这么不听话“等责备语言。教育孩子最需要的是耐心。一般情况下这种破口大骂的斥责,孩子只有被吓到,若当着其他人的面,他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
小孩子犯错是纯粹的,如果她想吃东西就去翻大人的包。其实她单纯的想知道里面有没有吃的。(只是打个比方)他们最信任的人是父母,你说什么,他们都觉得有道理,他们犯错都是小毛病,简单来说就说坏的习惯,但是一个坏的习惯即使纠正,就会变成好的习惯,或许有的人会说,教育是老师的事。如果一定要分得那么细,那么家长的职责就是给孩子积累好习惯。

  • 学会在对话之前加一句:“妈妈知道你是想XXX,应该XXX,但是你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吗”

为什么用疑问句而不用陈述句,因为用疑问句要让她自己也思考一下,妈妈的这个说法对吗?这样把正确的做法放在第一句,错误的做法放在后面,让她既可以潜意识意识到自己应该用第一种正确的方法,也不伤害到她。

当她做错一件事情,一定不要只说一次,她会忘记。但是切记不可以一直拿这件事情去说,因为小孩子也有尊严也会觉得啰嗦没面子。

  • 学会对比类似的事情从侧面进行再次教育。

例如刚刚我说的小孩子想看大人包里有没有吃的,就直接去翻。要告诉她什么是别人的东西,要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先问一下物品的主人,获得了许可才可以拿。
在这个例子的基础上,亲戚家小孩来玩,会看到喜欢的玩具车会直接坐上去的情况,那你家孩子肯定不开心然后告状说某某某拿了我的玩具车。这个时候,就和以上她之前犯的错类似。
那么你可以问:“他这么做你是不是会不开心?“
”那么之前你随便动别人阿姨的包包,阿姨也会不高兴的。“
”所以你以后要看或者拿别人东西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请注意我是分段,原因很简单,一起说出来她会听不完整影响记忆,对待小朋友要慢慢来,问一句,看她如何回应之后再问。
这时候她会因上次教训说出正确的做法,然后再告诉她:“自己去和那个孩子说,这样随便拿人家东西是不礼貌的,下次要跟我说一下我会同意你玩的。“让孩子做一次大人教育别人,她会高兴,然后你可以表扬他一下夸他大方、善良。夸奖的用意不是讨好,而是让她增长词汇量,什么叫大方,什么算善良。
不管是什么方面什么事情,不要直接告诉她应该怎么做,而是让她自己说怎么做。这样印象会更深刻。孩子的事情,能自己解决的,就让她自己解决。要让她学会解决困难,不要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父母。当观念已经深入的时候,她也会不耐烦当你还没教育完他就会马上说,要经过别人的允许。

  • 若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请“家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为什么说要在家实行家法?并不是说要实行那些恐怖的刑罚。简单来说是用棍子,不要随意拿尺或者皮带,而是专门用来实行家法的棍子,并且不要随手放在客厅能伸手就拿得到的,要放在一个有些距离的地方,这用意请往下看。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今天你犯的错的严重性!是决不允许再犯的。这是第一个用意。其次也是最主要的用意,大部分家长在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后会失去理智上来就挥巴掌,打完了之后自己又后悔又在孩子脸上或者屁股上留下红红的巴掌印,对孩子的影响也就不说。那么,若有家法,在你气急败坏的时候,请去拿“家法棍”。这个步骤是为了给家长一个缓冲期,走去拿棍子的过程也是消气的过程,在生气请记住你是在实行家法,而家法的用意不在于“打”而是教育。在这个缓冲过程,你下手一定比当时气急败坏随手一打的下手轻,也请理智一点。小一点的孩子经不起你这么个大人的一巴掌一脚,若出手打坏了孩子哭都没用的。这些都是发生过的事情请自行百度。

  • 这一点我想说的不是家长的教育问题,而是作为一个大人,请那些大人不要把小孩子当玩具去故意逗他们,他们很容易相信也很脆弱,每次听到那些所谓大人的玩弄小孩子的语言,我就觉得孩子真的很无辜,看到在该圆桌另外一个问题说如何让孩子接受自己有一个小妹妹。我只想说如果没有大人在他们耳边说“哎呀你爸爸妈妈以后有了妹妹就不爱你了哦”。或者是看到小孩子手上拿着什么就直接拿过来说“送给我了哦”,若孩子哭了就数落“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小气,看以后谁和你玩”,我想说你们那么无聊就请把电脑打开玩你的扫雷去,嘴巴无法空下来就把辞海拿来给我读一遍!请让孩子远离那些无聊人士,为了孩子健康美好的环境。

暂时想到这么多吧。


请问你能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请问有多少人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世界为何如此精彩?就是因为人类不是完全的理性人


  • C计划是一家致力于思辨教育的社会企业。公众号ID:PlanC-Edu
  • 主创专栏:和你分享我们在批判性思维、公民教育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七岁的儿子想买个电视广告里的玩具,妈妈没答应。玩具挺贵,而且家里还有很多玩具,玩了一两次就放在一边了。

孩子开始闹情绪,赖在沙发上哭。姥姥去安抚孩子,应承着过些天就给他买。妈妈则觉得不应该太宠着孩子,要哭就让他哭,等他看到没人理他,自然就不哭了。

这些,是好的教育方式吗?

amp;https://pic1.zhimg.com/v2-83686ba3be4f8c9d7a19a1eb9115b608_b.jpg&" dw="293" dh="220" w="293"amp;>

孩子因为没有买玩具,觉得生气、难过,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应该怎么处理才是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应该是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这对终身都至关重要。

想想你周围有多少成年人,因为情绪管理问题而陷入冲突不断的婚姻或人际关系?明明是个小事儿,却控制不了觉得伤心、生气、甚至愤怒,冲动之下说一些伤人的话,做一些伤人的事。明明底线已经被突破,还自欺欺人压抑自己合理的情绪,最终搞成内伤。明明心里有气,除了冷战就不知道如何表达和解决问题。

过度压抑情绪和冲动伤人的释放情绪都是不健康的。

懂得管理情绪的人,能够用建设性的方式,而不是冲动的或是伤人伤己的方式,去应对自己的情绪。这意味着,产生情绪的原因和表达情绪的方式(语言或行为)都是更合理的,自主掌控情绪和言行的能力也更强,能理解情绪和言行对自身和别人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管理情绪,不但对未来有益,也能帮他们改善当下的生活。

懂得管理情绪的孩子,往往更能集中注意力,能更好的解决同伴冲突,更懂得关爱和体谅别人。

怎么样让孩子长成一个情绪成熟的成年人?

关键,就在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当然,学校教育也很重要。

很多家长常会否定孩子的情绪:

“不许哭!怎么这么不懂事,看看家里有多少玩具都没有玩过。上次要买那个玩具,我不让你买,你就和我保证肯定好好珍惜,结果呢?还不是没做到?”

也可能忽略孩子的情绪:

“让他自己哭,不用理他。如果吵到别人,就让他回自己房间哭。”

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否定或者忽略孩子的情绪,只会让孩子更不懂得如何管理情绪。

在这两条路径之间,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

这里有一些关键:

-先控制好大人自己的情绪

-了解孩子的情绪,表达对孩子情绪的感同身受

-和孩子间建立基于信任和爱的关系

-让孩子理解自己情绪的来源和自己的情绪/言行对别人的影响

-让孩子了解其他表达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意味着,不否定孩子,也不放任孩子,而是平和的讲理。

你可以让孩子哭两分钟,然后坐在他身边:“我感觉到了,你挺伤心的,对吧?关于要不要买这个玩具,我们可以聊聊。需要再给你一两分钟调整一下情绪吗?”

谈话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多询问孩子的想法:这个玩具为什么会吸引儿子?为什么家里有些玩具他很少玩了?

适当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个玩具的价格怎么样,广告和实物有可能存在的差异是什么,过度消费可能对环境和家庭有什么影响,大哭可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感受,他还可能有哪些表达情绪的方法,失望、难过、生气和愤怒的区别是什么(当然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语)。

最后可以和孩子商量讨论,共同决定:是否可以设定买玩具的家庭基金?下次遇到自己很想要买的东西,可以怎么做?以后怎么决定要不要买某个玩具?下次觉得失望的时候,可以怎么样表达情绪?


为什么应该用讲理,来替代命令、责备、讽刺、恐吓、冷漠或者否定呢?

讲理,是以平等为基础的。

它让孩子意识到,如果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只要让自己的需要变的越来越合理就行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才能变的越来越懂理、讲理、合理。

很多家长,以为自己既然肯定有道理(例如不应该买这个玩具),就不需要讲理的过程,有权利用命令、恐吓来直接达到结果(孩子没有买玩具)。

问题是,不想让孩子买玩具的结果达到了,但是想让孩子成长为健全人格的结果呢?

岂非目光短浅,只顾眼前?

孩子会以为,自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是因为家长有更大的权力。

这可能会让孩子下一次依然通过不合理的方式提出不合理的需要(因为从没有人真正告诉他什么需要才是更合理的),或者完全压抑自己的需要(因为需要总是被否定或者忽略),或者崇尚权力。

等长成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依然用命令、恐吓、冷漠或者否定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下属、处于弱势的伴侣或者孩子,而对自己的上级或者更强势的伴侣唯唯诺诺。

为什么很多家长习惯了用命令、责备、讽刺、恐吓、冷漠、否定或者放纵的方式对待孩子?为什么很多家长很少和孩子讲理?

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很多家长根本没意识到讲理的重要性

很多人说:社会中多数人都没有说理的习惯,自己懂得说理又有什么用?

在一个良善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应该是通过公共说理来协调解决的。通过权力或暴力解决问题,那是丛林社会的法则。不论是面对社会公共事件,面对工作的需要,还是朋友间的相处,一个有能力说理的人,往往拥有更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更突出的工作能力,也有可能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

很多人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这是对“讲理”这个概念深深的误解。

人们一般会觉得厌恶的“讲理”,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对方错误,而在家里通过“讲理”引发争论,演变成争吵。

但讲理,并不应该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讲理的过程,包括对自我的反思。讲理,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就要注意讲理的场合、讲理的方式、讲理的技巧、讲理的对象。

讲理,不同于说教。讲理是双方或多方共同参与的,包括孩子在内,是有互动的,是基于理据。

讲理,也与用爱来包容并不矛盾。

很多人说:孩子还小,和他讲理没有用。

如果你认识善于讲理的家长,观察他们和两三岁孩子讲理的过程,会惊讶的发现,这些孩子会变的如何懂事。

和孩子讲理,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和内容,但只要讲理得当,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具备懂理的能力。

其实,孩子应该是在家庭中首选的说理对象。如果你年迈的父母不喜欢讲道理,也不具备讲道理的能力,如果父母的行为没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后果,如果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技巧,那不用讲理的方式沟通也无妨。但对于孩子,你负有教育的责任,你拥有更强大的权力,孩子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改变能力。这都意味着,讲理应该是和孩子沟通最好的方式。

还有很多家长想要讲理,却不具备讲理的能力。

确实,讲理是一种能力,它意味着,我们自己要明白,理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方式沟通。这本应该是我们自己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却常常缺位。但既然是一种能力,就是能够通过训练习得的,在任何年龄开始都不晚。

关键是,家长有没有学习和改变的意愿?

所以更麻烦的是,很多家长只是简单的不愿意讲理,或者不愿意学习讲理的能力。

或许因为惰性,或许因为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或许是因为急功近利的心态,很多家长想利用权力,快速解决问题。

但问题真的能被解决吗?就像前面说的,解决眼下的小问题,只会导致未来的大问题。


如何成为一个讲理的家长?如何习得讲理的能力?

只要有改变和学习的意愿,余下的,就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方法和阅读来积累。

如何识别孩子的言行和情绪?如何更深刻的理解某个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如何更准确判断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问题?如何通过提问搜集信息?

当然,我们也欢迎你加入C计划。我们的一系列课程,都是为了帮助人们提升思维能力、提升讲理能力而设计。正在报名的“破解谈话圈套”,旨在用三周时间,帮助你不再因种种思维谬误在低效沟通中打转。


愿你的家中,不再充满大呼小叫、指责或冷漠。

愿平和的说理,伴随爱,让生活有更好的样子。


很多人提到了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首先父母自己要先做到情绪的平和。的确实这样的。

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事,遇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亲的风度,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而妈妈的性格与脾气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

妈妈性格温和,孩子性情也趋于平和,内心世界稳定;妈妈如果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孩子也心浮气躁,遇事情绪化,做事容易诸多不成。

所以,控制情绪是父母首先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

你首先要做好,然后再来看孩子。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你可以试着用情绪管理框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缓解各种负面情绪。

当孩子出现生气,难过,悲伤,愤怒等情绪的时候,可以先让孩子深呼吸5次,以缓解身体的过度反应。然后让他找一个方式让他宣泄出来。比较照镜子和自己对话,画出自己的不满,把气球吹破,玩压力球等。等他发泄完了,父母再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他沟通一下,这样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冷静而且有效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公众号:兔兔嘟嘟(tutududu_),你有什么都可以与我们交流。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Dr.魏最近在“得到”中分享他的脑科学研究成果里也提到了“坚持三步走,搞定爱发脾气的娃”,特别科学实用,推荐阅读。


刚刚遇到这个问题,很苦恼,也很惭愧呀,知有些了,看行吧


不要让TA觉得TA通过发泄TA的情绪能达到目的,而是相反只有情绪控制的良好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推薦閱讀:

兒童是如何學會「說謊」的,這一行為需要調動哪些認知資源?
《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反社會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他不死,應當如何治療?
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有哪些?分別起到多大作用?
小孩子挑食有必要糾正嗎?
怎樣教孩子說話?

TAG:心理学 | 儿童教育 | 发展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