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甲午戰爭時,中國陸軍打不過日本陸軍?
甲午戰爭時的中國陸軍,之前也打過十餘年的太平天國戰爭,剿過捻軍,平過西北、雲南回亂,滅過阿古柏,雖然駐紮朝鮮的淮軍只參加過其中一部分戰爭,但包括山東守軍在內的中國陸軍也算身經百戰,之前無論戰爭的烈度、規模、殘酷程度,都不次於朝鮮戰場,甚至是高於。將領也都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職業軍人,為什麼朝鮮戰場,遼東戰場和山東,一接觸日軍就是一潰千里?
不要用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來簡單解釋,要具體詳細的原因!!!
曾經看過一本書叫《沉沒的甲午》,作者陳悅,山東史學會甲午戰爭專業委員會委員。正好可以摘用書中一些內容來回答題主問題(有插圖,我就現拍了)
清代入關以後,以八旗和綠營軍隊為經制(有國家正式編製)常備軍。甲午戰爭爆發前夕,全國八旗兵力為250078人(其中駐防北京和直隸148200人,駐防東三省45117人),綠營兵力440413人(直隸40805人、山東17667人),總計全國常備軍69萬餘人,直接在甲午戰爭前線各省的兵力超過20萬人。但在李鴻章計算的北洋邊海防軍隊數字里,卻出現了八旗、綠營根本不在其內的咄咄怪事。
這種怪事的緣由,是清政府官場內幾乎盡人皆知、但是又說不得的秘密。自從入主中原以來,八旗、綠營的戰鬥力每況愈下,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缺乏更新,更重要的是吏制的腐化和訓練的廢弛。鴉片戰爭中八旗綠營被西洋列強打得疲於奔命,到了太平天國戰爭時,更是全無一用。甲午戰爭前,這支清政府的常備軍戰鬥力早已盡喪,只能勉強充當維持社會治安的角色。可就是這麼一支腐爛到極點的「軍隊」,因為是曾經幫助打下江山社稷的皇朝子弟兵,屬於賴以維繫政權存在的「祖宗舊制」,改革之刀無法觸及,每年清政府並不寬裕的財政要為這支吃閑飯的隊伍支付2000萬兩銀上下的糧餉開支,相當於北洋海軍建軍購艦的全部費用,可謂是清政府機體內的毒瘤。
十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李鴻章在奏摺里點算出來真正能夠派上用場的軍隊,大都來源自民兵,並不算在清政府的國家編製內。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後,八旗、綠營一敗塗地,萬般無奈的清王朝被迫起用漢族大臣回籍練兵,以名為勇營的地方自募民兵力挽狂瀾。戰爭中,出現了幾支戰鬥力旺盛的著名勇營部隊,其中包括曾國藩一手締造的湘軍,李鴻章統率的淮軍,張曜的河南子弟兵嵩武軍,由皖軍演變出的宋慶毅軍,還有脫胎於湘軍而自立的左宗棠楚軍,其中尤以湘軍、淮軍最為出眾。
這些勇營軍隊以鄉情、親情為紐帶而凝聚,在內戰硝煙中被迫努力獲取近代武器來裝備自己,太平天國和捻軍戰爭後,它們已然成為當時中國近代化裝備程度最高的陸軍,自然而然地扮演起國之干城的角色。這些並沒有名分、糧餉來自地方通過捐稅自籌的軍隊,滑稽顛倒地以民兵的待遇擔負了國防軍的責任。
甲午戰爭前,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各種勇營部隊,以及模仿勇營的制度挑選綠營精銳改編訓練成的練軍,總數為459367人。如果算上八旗、綠營,全國軍隊的規模看似非常龐大,達到114萬人以上。在這上百萬的大軍中,勇營、練軍是骨幹,而在勇營、練軍中始終保持練軍習武,裝備較為精良,戰鬥力較高的,其實只有駐紮在北洋沿線的一部,亦即清政府責令直接擔當對日戰守的軍隊,其餘大都戰鬥力低下,且分散在全國各地,向北方集結調動十分困難。
根據李鴻章的報告,結合戰前日本情報機構搜集的資料,統計甲午戰爭爆發前,駐防旅順、大連灣、天津、威海等地的淮軍等勇營軍隊,計有毅軍、親慶軍、銘軍、盛軍、武毅軍、仁字軍、嵩武軍等番號,兵力38642人。另加上駐在奉天的勇營部隊奉軍,直隸練軍中較有戰鬥力的正定、通永、古北口練軍共14639人,總計北洋沿線的清軍主力53281人,這也就是清政府全國精銳陸軍的總數。由於這些軍隊中,很多擔負著守衛炮台要塞的重任,並不能隨意調動,其中真正能夠用作機動的兵力僅有駐紮天津的衛汝貴部淮系盛軍11384人,葉志超、吳育仁、聶士成等部直隸練軍、武毅軍10357人、以及駐紮奉天等地的左寶貴奉軍3879人,總計只有2萬5千餘人。
在此後的實戰中,北洋陸軍機動兵團在第一梯次全部投入朝鮮作戰,被人數、重火器裝備都優於自己的日軍擊敗,為應對頹勢,李鴻章不得已又把大量留駐炮台要塞的守軍也投入野戰場,結果仍然無法在戰力上超過對手。同時守軍抽調後空下的炮台防務,被迫招募新兵填充,結果在敵軍臨境時,倉促募集、缺乏訓練的新軍根本無法發揮先進武器的作用,導致重鎮接連失守。隨著五萬餘陸軍精銳的全軍覆沒,清政府被迫抽調各省的勇營、練軍應付,卻更加不是日軍對手。
而在同一時代,日本陸軍已經全面推行義務兵制,普及軍事院校教育,建立了完善的參謀部制度,全面實現了訓練、制度、裝備、戰術的近代化。除去守衛本土各要港的要塞炮兵等部隊外,日本陸軍的機動兵力編為7個野戰師團,兵力123047人,甲午戰爭中幾乎全部投入中國戰場作戰。日軍戰時兵團稱為「軍」,通常由兩個野戰師團為主組成,總兵力三萬人以上,由此可見,日軍每個作戰兵團的兵力都要超過清政府全國精銳機動陸軍兵力的總和。
在近代化陸軍兵力上不敵日本的同時,軍隊的作戰能力相比起日軍,差距更大。包括精銳的北洋淮軍在內,清軍的勇營部隊沿用的是明代戚家軍的制度,最大的建制單位僅為營(步兵一營人數400—800人,騎兵和炮兵一營人數100—300人),又沒有近代化的司令部指揮系統,戰時大兵團指揮極易出現混亂和失控。至於近代化的後勤供應、醫療衛生,更是聞所未聞的天方夜譚。
人員方面,軍官階層大都沒有任何近代陸軍指揮、作戰知識的教育背景,僅僅是因為自己或長輩在太平天國、捻軍戰爭中立有戰功,而逐級晉陞,所掌握的戰爭知識主要依靠以往內戰中的自學摸索,長輩、同僚的言傳身教。士兵階層則更沒有任何系統的近代軍事知識培訓,至多學習一些諸如隊列和西式兵器的操法。太平天國和捻軍戰爭結束後,這些軍隊中的統將和兵士還算有一些實戰的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老成凋謝,這一點點經驗也早已蕩然無存。
早在甲午戰爭爆發20年前,1874年李鴻章在一封寫給大哥李瀚章的信中,就曾透露出了對這種現象的憂心忡忡,「昨過盛軍,問將領皆四十以外人,不覺老將至矣!再遇艱巨,未知尚堪磨淬否?大抵欲官者多官氣重,則朴風漸離,如何?!如何?!」盛軍是整個淮軍中的佼佼者,情況已經如此,其他可以想見。
如果說北洋海軍雖然硬體戰力不如日本,多少還有訓練出色的優勢外,陸軍則連這個優勢也不具備,兵力、戰力都不及日本,白白背負了百萬雄師的虛名,充其量不過是一支兵力弱小、裝備了西式武器,但是仍停留在中古狀態的軍隊。
資料還要找找,我就說記得的。
甲午戰爭前,日本常備軍有七個師團,士兵人數20萬,甲午戰爭時達到24萬,其中17萬參加了戰爭,日本同時還僱傭了不算入軍隊的15萬人參與了後勤保障。
而清朝部隊有算過,連上舊軍隊八旗,綠營還有淮軍等算下來,全國總數為60萬左右。其中淮湘楚甘這些曾經與太平軍打過,具備相當戰鬥力的軍隊總數只有10萬左右。
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朝計劃派遣3萬左右淮軍系軍隊進入朝鮮壓制當時朝鮮已經增軍的日本1.6萬人,而實際戰爭擴大打起來的時候,抵達平壤軍隊只有1萬多人,而日軍援軍也抵達,戰鬥士兵達到3.6萬,兩個師團兵力。還不算上後勤人員的上萬人。平壤之戰時,清軍兵力劣勢被擊敗。後來逼近鴨綠江的時候,清軍依然是1萬對陣日軍2萬被擊敗。旅順口之戰,日軍一個師團1.8萬人擊潰不足萬人的守軍。接著威海衛日軍一個師團加旅順勝利後增派援軍合計2萬人,連著北洋海軍和陸地淮軍1萬多人全燴了。直到牛庄之戰劉坤一手上集結了近3萬人才第一次和日軍交火沒有出現之前的潰敗,而這個時候兵力才第一次和日軍持平,而且後勤充足。
實際不止甲午,之前中法戰爭,清朝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就團練拉起來的那幾萬人,分批成幾千人一隻的隊伍,而綠營等世兵制士兵已經淪為地方治安軍隊根本不具備戰鬥力。清朝懂這個道理所以後來西北 越南 甲午對外作戰都是這些幾千人的隊伍出去打,面對近代制度化的軍隊,隨隨便便拉起來數萬人的法軍日軍,清朝砸重金才維持出來的宗族近代軍隊人數根本不夠消耗。一旦打起來,連軍事上最基本的兵力優勢都做不到,更別說別的比如後勤統一等。
不要因為平過捻軍,滅過阿古柏這些成就就高估了清軍的戰鬥力。尤其是在平定捻軍動亂時還折損了僧格林沁的精銳蒙古騎兵,遠征阿古柏左宗棠和胡雪岩向外國借了一屁股債(胡雪岩更是藉此吃回扣賺得盆滿缽滿,全然不顧大清國舉步維艱的財政處境。這也是他最後倒台的一個原因)。
當然,如果拋開之前的歷史,財政這些因素,單獨就戰鬥能力而論了話,大清國的陸軍未必不堪與日軍一戰。截止到撤出朝鮮,清軍部隊與日本人的交戰時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慘——雖然丟了整個朝鮮並且在平壤吃了一場大敗,但部隊的基本建制與戰鬥力仍在,三萬多重兵把手的鴨綠江也多令日軍有所忌憚。可以說,從清廷與日本在朝鮮問題上的矛盾衝突導致開戰,到失掉朝鮮,陸軍退守鴨綠江,北洋水師駐守旅順港,甲午戰爭大清國的損失還處於完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並且從總體的兵力數量對比上判斷,清軍並不落下風(戰爭的真正轉折在鴨綠江防線的瞬間崩潰。而在此之前的兩個多月里,日本僅達到了預期的一半效果——攫取朝鮮,而另一半預期效果——重傷大清國,則並沒有實現。而日本其實和大清一樣,難以負擔支撐得起像之後歷史那樣的八年對華侵略戰爭。所以小規模消耗,堅壁清野,或是個較為明智的選擇。然而歷史沒有如果。)還有能夠固守防線甚至打回去的可能。
但問題首先在於清政府自己。戰和不定的時候(李鴻章同慈禧是不想打的。李鴻章認為,當前是中國自強的關鍵時期,現在打對日本的戰爭,準備不足而耗費巨大。贏則徒勞,輸則崩盤,不如不打——更何況深諳外交的李鴻章比其他的人更能了解,日本的危險性不輸給任何一個西方國家。但年輕氣盛的光緒皇帝則忍不下這口倭人騎在頭上的惡氣——當然,或許更重要的原因是他需要藉助戰爭樹立威望,贏得尊重,以此在慈禧退居頤和園,皇帝重新掌權這件事上佔據主動。與此同時,作為帝師的清流黨人翁同龢又在邊上煽風點火,藉機打擊死敵洋務派的李鴻章),李鴻章欲圖藉助俄國美國的干涉來用外交手段解決的努力又宣告失敗,主戰派佔據上風,不得不打。可這中間朝野爭論過久,而同時這種爭論只停留在表面的扯皮和道義之爭上,從來不做詳細的具體規劃,等到決定不得不打時,日軍就已經打過來了——而這時謀劃甚久的清廷則還是等於沒有謀劃。反觀日本,自福澤諭吉一聲「脫亞入歐」的號召以來,全日本彷彿瞬間擺脫了過去「以懂漢字,說國語為榮」的事大情懷,嗷嗷叫地學習西方,進而把中國視為同自己的過去一樣顢頇衰弱的鏡像,無情地予以諷刺與批判。可以說,自明治維新以來,全日本都知道這場戰爭終將要打,也必須打。上至天皇,下至小民都迫切需要這場戰爭,並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為這場戰爭做準備(天皇親自慰勞勉勵軍方,並身先士卒捐助軍方購買建造戰艦大炮)。日軍在朝鮮戰場上偷襲屢屢成功,連清軍將領棄城逃跑的路線都預判到了,再反觀清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後倉促臨時應戰的樣子,就很說明問題。
當然,打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廂情願地想把戰爭的範圍局限在朝鮮,妄想著打贏最好打不贏江山還能穩固無憂,那就真是太天真了。李鴻章們從一開始便是主和,就是不想把戰爭鬧大的心態。因此他對前線的戰備,特別是在水軍的配合使用上(如果北洋水師在戰爭前期就能夠配合陸軍抗敵,甚至阻止在豐島的登陸與日軍的命門——海上補給線,戰事可能就此逆轉),一直抱有保留實力的態度,甚至還因為擔心給前線增援反而會促使日軍下定決心開戰,拒絕增兵朝鮮。而年輕的光緒皇帝與翁同龢則根本不了解日本的可怕,他們只看見了李鴻章的畏手畏腳,和日本鬼子在朝鮮「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猖獗氣焰,也更因此堅定了在朝鮮打它個漂亮仗的決心。至於全局性的戰略規劃,卧薪嘗膽的為軍備提供支持,以及萬一不能取勝,日軍攻入中國本土後的打算,他們沒有做任何準備。
當然前線的將領本身也要負很大責任。不是失察的庸人,就是扶不起的蠢材。昏聵失察的,就拿鴨綠江防線來說吧。日軍趁夜裡搭設跨江浮橋,清軍竟然集體睡大覺,第二天早晨錯愕地看著日軍兵臨城下,不戰自潰,苦心經營的鴨綠江防線瞬間破功。而扶不起的阿斗的典型,就是「據說飛機發明前跑的最快的人」——討伐捻軍的功勛名將,朝鮮前線的大清陸軍最高將領之一,葉志超。作為一個統帥,你可以判斷戰情對己方十分不利,可以避開日軍不與其進行正面交鋒,甚至可以選擇棄城撤退,但絕對不可以在交戰剛顯不利之時,便置所有於不顧,棄城棄部狂奔而逃。這樣的逃跑還不止一次,從成歡到公州,從公州到平壤,從平壤到安州、定州,一路向北,最終渡鴨綠江逃回境內,完全不顧手下兵士的死活。就是這樣的人,還在逃命的路上謊報戰功,大吹特吹被他落在平壤的守城部隊的殺敵事績,並以此邀功求得封賞(謊報戰功的事,在晚清有太多太多,可參見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潰》一書中對於廣東官場的描述)。而這樣的將領,在中日戰爭中還有很多,比如守大連的趙懷業,守旅順的龔照玙等等,太多不具表,唯留慘死日軍刀下的忠魂和一聲聲催淚的嘆息。只能說,從文到武,大清的官場,特別是地方的官場,借用最近特別火的一個詞,已經是「塌方式腐敗」,無藥可救了。單憑几個死戰的的副帥,殉國的總兵,又怎麼能擋得住日本全國的同仇敵愾?
最後一點,是裝備與技戰術的的劣勢和運輸動員能力的不足。這點被分析的很多,比如陸軍的火器配備率不如日軍,清軍中仍在使用弓箭禦敵,仍在使用舊式陸軍的戰法,等等。在此也就不細說了。不過其中很有趣的一點是,清軍火器的制式,是不統一的。這與洋務中各省各地自籌自辦,中央放任為之有關。各施其政的後果,是湖北生產的火器,塞不進安徽生產的彈藥。在這樣的情況下,清軍的戰鬥力同日軍對比,能夠抵抗已是萬幸,而最終其戰敗的結果,也就顯而易見了吧。
日清戰爭是工業國打農業國。
和種族沒關係、非洲工業國也可以吊打北美農業國
這是客觀存在的差距。
另外日本彼時已是日本帝國、竭盡關內漢十八省對抗東瀛日本四島帝國?(關外又有幾成戰力)
彼時日本一億國民、清國四億國民。人口優勢不明顯。
另、中國一概念清之前有、清之後有、而清一朝為滿人政權。滿人只知愛新覺羅不顧漢人祖宗社稷、對抗日人?假設光緒有為尚可、然慈禧婦人誤國誤民。
清本不可能戰勝日本、然若效仿日本君主立憲國家或可富強以來日退敵、可惜滿人皇帝又怎可君主立憲?中日甲午戰爭徹底撕碎了中國天朝上國的迷夢!
這場戰爭之前,中國的精英知識分子們都還活在YY裡面,認為天朝宇宙第一,要不了幾年就趕英超美了,四方來貢。
其實只有中堂大人是清醒的,當時一幫憤青在忽略軍隊腐化嚴重的前提下,分析得出北洋從海軍陸軍全面碾壓,結合之前的甲申兵變,光是北洋就可以把印度打出屎來!哦不,日本。
然後就打臉了,這臉打得不要太疼~
腐敗的軍隊沒有戰鬥力。
現代戰爭,戰鬥力是國力的體現。
武器上清不弱,但是工業化程度差的遠。
軍隊組織差的遠可以看看《走向共和》找找感覺,天時地利人和。一個處於大一統王朝末期的老帝國面對工業化的國家,近代化制度化的軍隊,完成削藩後全民動員起來的民氣,以及數字上的碾壓,情懷是並沒有什麼卵用的。
打不過是正常的,大概率事件。
中國從漢代以後,每個朝代都會出現開國後軍隊質量迅速下滑的情況,開國時期幾萬頂別人幾十萬,下滑後幾十萬頂別人幾萬,宋以後更加明顯。大明百萬大軍讓李自成縱橫來去,最終丟了北京城。大清被洪秀全的拜上帝軍拿下了半個中國,如果是清初剛入關的八旗,我認為滅洪楊是很容易的。
這種軍隊質量迅速下滑的情況,不僅是制度使然,也是文化使然。重文輕武的政策,愈發演進成為用文防武,說是滿朝文武,實則已經全成文官。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等雖有大功,卻不能在京城獲一職位,武將出身者不能在皇帝身邊任職已成定例,一旦遭遇大型戰事,朝廷負有全局指揮的責任,卻沒有軍事經驗,錯誤指揮在所難免。
至於用兵細節上,中國這樣大的國家,卻採用集權於皇帝一人的做法,皇帝實際上管不過來,因此細節完全在於官員的自覺了。而武將受制於文官,則在地方級別上,錯誤指揮同樣是普遍現象。
制度的錯誤,來自於文化的錯誤。
這就是新式陸軍和舊式陸軍的區別,訓練,戰術,裝備,給養都沒有改進,所以後來才有北洋軍
說真的,甲午戰爭時期比裝備,特別是陸軍,無論火炮還是步槍都是滿清強。滿清在在威海衛的炮台是火炮可是280mm的巨炮。而清軍當時的已經裝備最先進的美式加特林機槍,步槍也是連發毛瑟槍。小日本那時候連加特林都沒有,用的是自己國內改良的村田式連發槍。而野戰火炮清軍裝備的是當時最新德國的克虜伯鋼炮,日本用的還都是老式的克虜伯。所以滿清會輸,全世界嘩然。可見裝備並不是決定戰爭的主要因素。
在甲午戰爭前,中國在一八六一年進行了洋務運動,在當時,中國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被英法聯軍打敗,就是因為火器不如英法聯軍,所以以李鴻章和左宗棠張之洞和沈葆楨的大臣還有光緒皇帝的洋務派紛紛派遣留學生去英美等國去學習,雖然慈禧老太后不喜歡搞軍事,但是如果別的敵人打到清朝,又要割地、賠款,通商等等一些不平等的條約,所以慈禧也支持去買槍炮,我們也有自己的機械化工廠,比如說:江南製造局與天津製造局。但是,這只是學了英法的一些皮毛,並沒有學到精髓。但是,我們的鄰國日本確把大部分的政治和制度都變了,都連天皇都穿的是西裝。用的餐具都是刀叉,學習西方國家的制度,可是清朝知識學習了一些軍事,一些皮毛。然後,日本雖然是窮但是一到買軍艦,連天皇都組織捐款,日本大臣紛紛捐出自己年薪的之二。中國呢,到一八八八年開始,到一八九四年初都沒有添一炮一彈,而且著名的「遠東第一軍艦」「定遠艦和鎮遠艦以及所有的主力戰艦都沒有得到修理使得軍艦老化而且沒有世界海軍最先進的速射炮,所以又沒有及時準備的情況下被擊沉五艘戰艦,但只是打傷五艘戰艦但是清政府下令不讓北洋海軍出戰,所以黃海海權就拱手相讓給了日本所以在甲午陸戰的時候日本人佔據了主動權,上東威海衛的守軍雖然應用,但是山東巡撫李秉衡和李鴻章有仇,不去發兵增援李鴻章,所以在劉公島陸戰的時候日本人佔據了就對優勢,把北洋海軍圍起來打,劉公島斷水斷糧,所以北洋海軍在絕對劣勢下,北洋水師總督丁汝昌自殺,北洋軍隊投降所以甲午戰爭上中國輸的不是軍隊的戰鬥力,而是晚清體制的問題,甲午戰敗的經過就是如此。
總感覺戰敗才是對於李鴻章來說最有利的選擇。
如果李中堂戰敗了,大清需要中堂來議和賠款主持朝政;如果戰勝了,中堂立下大功手握海陸重兵,功高蓋世,可稱得上自曾文正公後無出其右者。
大家都聽說過韓信韓元帥的故事……
你看知道,清政府不想打。從上到下沒有打仗的緊張氛圍,沒有軍魂
因為甲午戰爭 李鴻章以一人之力對抗一國之力。當然要敗。
樓上都說的好多啊…
個人覺得原因就三個:桀驁不馴、離心離德、老朽不堪。
桀驁不馴,可以這麼理解;湘淮創立以來,大小戰無數、為保衛清帝國立下汗馬功勞,成功取代八旗綠營而成為了實際上的國防力量;在有些類似於軍閥僱傭兵一樣的存在下過了幾十年,日久生驕;在中法戰爭中,湘軍就暴露出不如以往聽令了,到了甲午戰爭,衛汝貴等將領在朝不和、葉志超棄守、鴨綠江大潰…基本上李中堂很難再像當年在上海那樣隨心應手的指揮了。
離心離德,其實就是甲午戰爭時全國的狀態。主戰派狂妄自大,把持輿論,但不知己亦不知彼;主和派如過街老鼠,風口浪尖,有苦卻也說不出…地方更是各有各的鬼心思,其實有東南互保的前奏,廟堂上心不齊。民間更不用說了,滿漢問題本來就難以解決,民間知識分子曾有「韃虜與倭人相爭」的言論……軍隊里,在朝四大軍不和,鴨綠江不和,六復海城更是如此,至於後來,北洋水師在劉公島被人「岸艦配合」的時候,山東李秉衡麾下的一萬多軍隊就在煙台看著…南洋也不願北上(拋開實力原因)
老朽不堪,就是軍隊戰鬥力大不如前;吃空額的原因不贅述了,花園口登陸就是例子…;水師船艦,不購新艦、不換速射、使用劣煤、兵船私用…雖然海戰中北洋水師命中率高於日本,可是相對而言,火力太弱了…;遼東那麼多天險,100多營兵的正規軍,打成這個樣子,還不如台灣軍民聯合斃敵人數(除去因疫而亡)若說軍隊戰鬥力沒有下降,誰信?
甲午戰爭時期,日軍是一支完成了工業化的近代國家軍隊,清軍是一支尚未開始工業化的傳統封建軍隊,無論雙方的裝備情況如何,清軍都是必敗的。
推薦閱讀:
※怎麼理解孫子的「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美國為什麼要發動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
※古時候的戰爭真的是和評書里說的一樣,先由雙方兩名大將叫陣單挑過,然後才是後面的小兵一陣衝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