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網站即將收費,現在有必要大量下歌嗎?
你花幾百塊錢買一個2T的硬碟,大量下載,裝滿為止。如果收費了,你一輩子下載的歌曲花的錢,估計可以買一塊硬碟。
這種想法有點像汽油漲價之前,很多人排著隊費勁巴拉的就為了加滿一箱油,其實真占不了多少光。可能你覺得你可以加遠遠多於一箱的量,比如你買一個 2T 的硬碟下的滿滿的。也行,不是不行,我當年的同學去美國讀書之前都這麼乾的。
問題是,你下的那些歌,你真聽不了多少次。因為當我們大量下載的時候,基本上是以 discography 為單位下載的,可是平心而論,你聽歌的時候按照 discography 為單位聽嗎?我電腦里也有一些 discography 壓縮包,都是很多年前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從校內 ftp 上拖下來的,這些年我一直留著但是很多壓縮包壓根兒就沒解開過。
很多東西,你擁有它,會妨礙你欣賞它。所謂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人是有好奇心的你知道嗎?最能吊起我們胃口的音樂,其實是那些我們不知道的,沒聽說過的,甚至偶然間聽了一耳朵的音樂。我打賭你下載一大堆 discography 放在硬碟里,到頭來你也整不明白你到底都下載了些什麼,而你 mp3 里的文件,多半都是你最近才下載甚至剛剛知道的。我整天鼓吹自己喜歡 The Beatles 和 Bob Marley,其實我現在聽得很少,就是因為我擁有了 The Beatles 全套的專輯 mp3 和幾乎全套的 Bob Marley 錄音室唱片原盤,一旦到了這個時候,就喪失積極性了。現在我想聽雷鬼,寧願去聽 Yellow Man 或者一些不太知名的作品。
所以下載一大堆 discography 在硬碟里,其實是把音樂變成屍體的倒胃口行為,你把自己從一個探險家變成了倉庫保管員,無趣的很。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書籍上。我喜歡用手機看書,所以甭管有沒有紙書,我都喜歡下載一本電子版在手機里,但是你知道嗎?下載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真的是「書非借不能讀也」,一旦躺在手機里,就不想看了。我現在看小說根本不看手機里那些名家名作,我沒興趣,我專門看《小說月報》,一期都不想落下,因為裡面那些人我不知道,作品也沒聽說過,有好奇心。現在已經沒有哪首歌,能讓我非下載不可了。
如果有,那就那麼幾首而已。為了喜歡的音樂付出幾塊錢,何樂不為?
那些所謂的「大量」 ? 你確定是你真心喜歡的么?小心變成雞肋呦...別的不說。下了你聽的完嗎?
沒有必要,擁有一首歌的成本很快就會大於租用它。你下載一首歌,你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存放、命名、管理、轉移它。如果你只是租用,所有事情都會有人幫你做好,你只管享受音樂就好了。你損失的,不過是短暫的「不下到硬碟上就不舒服」的病症。
支持收費,用實打實的銷量去回饋真心做音樂的人,
理性的為愛好買單也會更加助於這個產業發展。
看場IMAX一兩百,聽首歌就幾毛,忍了吧。
下載沉迷者如我,有時候覺得如果付一點兒錢,能下載到無損資源的話也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畢竟購買各個網盤的VIP也是同樣在話費者不多不少的錢,而且也或多或少的能讓喜歡的樂隊和歌手有錢能繼續發專輯啊。。。
有時候我還是蠻喜歡在CD店裡淘碟的,不過就沒淘到幾張我想要的
看到這條新聞,我感到很欣慰,因為在線音樂收費正是國家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市場會給音樂一個合理的價格,不需要因為擔心音樂太貴而聽不起,不過自己喜歡的歌曲快樂去下吧!
沒有必要,這條新聞可能大家有誤解,我理解的是高品質音樂會收費,普通的不會。對於我這種槽耳,我表示聽不出來。。。。
N年前當我花了將近1000大洋買了個iPod的時候,我在蝦米花錢下高品質音樂,每首將近10M,現如今,我用著nexus4聽著每首4M的歌也一樣悠閑自在。。。
再者說了,自古以來我大中華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出個破解下載立馬搞定。So,不怕不怕了......
沒有必要,因為現在的趨勢,並不能扭轉這個行業,音樂文化的核心是體驗,然後才會需要分享渠道,捂了幾年的音樂平台,還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平台,使這個行業涅槃的,不是目前的這些公司,現在的平台日後也會淘汰,有如數字音樂淘汰模擬音樂一樣。總結,無需下載,當這個行業真正崛起的時候,你是有時間,有能力體驗的。時間未到
我更關心的是音樂網站與唱片公司的分賬。
支持試聽後選擇收費下載。
收費可以讓你的選擇更慎重。如果一首歌並不值得珍藏,一直在線聽就好。
收費前下歌,你只是在省錢,而不是在選擇。每一次選擇都是自我的表達,不要輕易放棄。
我發現關心這個問題的,回答這個問題的人中,很多只是隨意聽聽音樂,而不是已經入門的,或者資深的音樂迷。對我來說音樂要下載聽的,因為要無損,而且要聽的歌比較老。
我下載了之後,然後便宜賣。。。還會不會被抓?
願意花錢,但不會花錢買數字音樂!直接買CD實體就好~下載也要!有些老外發布的稀有唱片數字文件,可不都是能買到,要麼你不聽,要麼你要去買黑膠(那種一張大幾百上千刀的黑膠)....所以我會買,也會下!
普通音質的試聽應該是免費的。
而且反過來想,po主你既然說要大量下歌說明你平常也沒有囤積音樂文件的習慣吧,現在的人大多都是在線聽,只要有電腦或wifi都可以在線聽啊。只是心理上覺得不適應,其實際體驗情況是一樣的。
少數想聽高品質音樂也花不了多少錢,況且還有類似QQ音樂開了綠鑽可以無限下之類的套餐式消費,完全不用擔心。。
再順便,發現大家對所謂的「正版音樂收費」制度的認知好像有什麼誤會,在這裡友情提示一下:
1.正版音樂收費不是說以後互聯網上每一首歌都收費,而是指高品質的正版音樂將不提供免費下載。正版當然是要花錢的這是理所當然的吧。
2.隨著數字化音樂、數字化設備的發展,很多數字音樂的質量已經超越了先前的CD音質。也就是說人們以前「數字音樂音質不如CD,買在線音樂不如去買CD」的觀念已經過時了,以後就算數字音樂收費了,消費者購買數字音樂也比實體CD划算(當然注重實物拿在手裡的感覺的人除外),因為你可以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好的音質(還可以在線購買而不用考慮運費)。
另外,正版音樂還有很多好處比如歌曲信息很全還帶專輯封面,在播放器里放的時候更高端了哈哈
個人經歷說話。
從上網開始就有下載強迫症,聽歌看片兒都喜歡找下載源。不過這個習慣也主要是因為當時的互聯網內容質量參差不齊,通常可靠來源下載的質量比較高。於是就養成了這個習慣。
電影還好,但音樂類的文件管理真的是個很頭疼的問題,包括命名、分類以及檢索。所以即便現在硬碟里還是有難以計數的單曲和專輯,但更多的還是會選擇在線音樂服務,看不同需求場景選擇電台或者蝦米等。
年齡大了以後,能專心花在研究音樂上的時間也少了,不像以前會整張的聽專輯,更多的是打開播放器找點兒聲音而已。= =# 因此普通的音樂管理真的無法很好的滿足這種「找點兒聲音」的需求,要隨機又隨機的沒有任何演算法,要特定場景又沒有欄位標籤可以描述,總之成了一堆只供回憶和品鑒的佔位符。畢竟也是時代的縮影,哈哈。
常聽的流行歌曲不可能多餘一百首。
一定會有不少歌曲被遺忘不聽,一定會有不會少歌曲被「更新換代」——因為他們是流行歌曲。
下載即使下載了更多的歌曲(1TB?2TB?一千首?一萬首?),抱歉,這些歌你聽得了嗎?
所以囤歌是一種看起來很牛叉,做起來很麻煩,其實意義並不大的行動。
我經常看到別人抓狂「啊啊啊啊啊啊啊,硬碟里存著的的多少多少G的高清動漫/電影/動作片/XXX,被我手賤刪掉了啊啊啊啊啊」。但之後也不見他們重新下載這些丟失的東西。因為他們不需要。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喜歡聽老歌?
※25屆金曲獎的海報、視覺平面設計是誰設計的?有一些什麼設計理念?
※為什麼手機廠商普遍使用 MIDI 音樂作為默認鈴聲,是因為揚聲器還原真樂器效果差,還是不想付費給音樂家?
※歐洲每年有哪些不容錯過的音樂節?
※你為什麼喜歡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