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插畫的構圖?


這個問題 @程御迦 童鞋已經回答的很好了。

我再為她沒有提及的細節上做一定的補充。

關於畫面構圖如何做視覺引導,平衡,對比

-------------------------------
大學基礎課有一門叫做平面構成,最初講的是構成畫面三大要素:【點】【線】【面】

所有構成平面上的畫面元素,都可以用這三種最基礎要素來概括。這三者按照一定的節奏感相互搭配,可以形成畫面相應的美感。

從整體到局部,點線面要素相互之間的關係不可孤立,如果過分強調局部,或者整體大的節奏感被忽視,則會破壞畫面的美感。一般這樣會給人帶來以下直觀的感受:基本功弱,畫面表達不成熟,彆扭。


【點】
從整體看,【點】是複雜型集中的區域,是細小的【面】,一般在畫面構圖中起到聚焦視覺的作用。從細節看,【點】是視覺中相對集中細小的型。

排成一排節奏固定有規律的【點】會形成【線】,一般在畫面當中做分割或者視覺引導的作用。
而密集散布的點,又構成了畫面當中的【面】,這樣一般是用來豐富畫面的層級,比如肌理、花紋等等細節層次表達。

如圖(點擊可放大)

【線】

【線】就是視覺中相對細長的形態。一般用來做畫面分割和視覺引導,構建物體邊緣。
按照一定規律密集排布的線就形成了【面】,是用來豐富層級的肌理和紋樣。
細小的【面】從宏觀上來看也被當做【線】,用來分割畫面 和視覺引導。

【面】
【面】是相對於【點】與【線】的平面形。點的擴大或線的連綴都可以構成面。
面有規則和不規則兩類。通過面的相交、相連、相疊也能構成出變化豐富的紋樣。

總結:點線面元素按照一定規律合理排布,構成了畫面最基本的美感。拋棄所有具象化的元素,單純從形體視覺審美的角度去塑造架上繪畫的美感,就需要系統的去學習【平面構成】

下面這張圖列出了幾位抽象派大師,他們都是從構成視覺最基本的要素來探索畫面的美感的。

圖中畫的作者:
蒙德里安 畢加索
康定斯基 畢加索 馬蒂斯

------------------------------------------------------------------------

下面說一下我們大學是怎麼教平面構成的:

這一學期的平面構成課,是通過繪製裝飾畫進行學習和練習的。

通過靜物提取抽象元素 ,通過點線面進行重組表達:

加入了色彩維度,尋求色彩上的平衡與和諧,這個時候不去考慮現實元素的邏輯關係:

最後一階段的作業則是加入現實元素,從相關文化主題當中提取抽象化的形體來表達主題,通過相關的顏色組合來表現文化和意境:

這個階段的學習對於概念設計是非常重要 ,作為概念設計師,經常做的工作其實就是從相關文化中提取視覺元素,然後進行再加工,如果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抽象化造型,那麼後期對於自己進行原創元素設計來說難度會很高。

關於平面構成的色彩理論,我推薦給大家一本書:

莊子平教授寫的圖案配色 經典,這本書從我高考前集訓開始一直伴隨著我,現在工作中也一直當做工具書來用,非常受用。

大二還選修了陶藝課,其中有一項內容就是畫盤子,這裡也用到了大一平面構成課的知識:

------------------------

關於平面構成,這是衍生自包豪斯體系內的一種偏向於實際應用的方法論。追溯到審美心理學層面,推薦大家去了解一下格式塔心理學(也叫完形心理學)。這是從人類心理層面來解析人類的審美構成。
這裡我推薦大家讀的書是:《藝術與視知覺》(美)阿恩海姆 著,國內常見版本如下圖


不會構圖的同學不要哭,剛才翻了一圈,看到知乎上有寫關於攝影構圖的還蠻多的,插畫的沒找到,那我來一發吧~~~寫點小乾貨看能不能對你有用,么么噠。

圖片之後慢慢來加,如果看到更適合的例圖我會慢慢放上來替換之前的。
一時間手上找不到那麼合適可以拿來講的圖。

注注注這不是知識或經驗,只是一些心得分享。本文僅是分享交流作用,不作為商用用途。本文配圖都是優秀的構圖,向大大們致敬。配圖來自網路,知道原作者已經標註名字,部分不知道原作者的還請網友留言原作者名字。

(插畫作品均來源於網路,侵告刪)

有人說我寫文章絲毫沒有親和力= =。一言不合就上戰鬥妝……所以這次我要逆轉文風!!

嗷嗚嗚遣詞造句技能點加的不好大家輕輕噴~~

上次說到畫面是由元素構成的。這次就先拿畫面的形式感元素開刀哇~

可能文章前半部分會沒有後半部分整理的好,我拉了個目錄,大家有感興趣的點可以挑自己喜歡的地方看~!


有人說構圖本身並不存在美醜,只起一種功能性作用,嗯……

蠻有道理的,但是換個角度去想,當不把構圖只當作手段而是一種普通的一般事物,其實還是存在評判美醜的意義。

美的構圖沒有規則但有一定規律,即使是不按常理出牌也是建立在掌握一定規律的基礎之上的,並不是空中樓閣~

也有高端玩家覺得構圖不是很重要呀,有啥好講的?

我覺得……~~

這麼說吧……構圖是我們布置畫面的一個先行步驟,是構思和找資料後下筆時要做的第一件事。

它被稱為傳說中的章法或布局,也叫「經營位置」。

也有人說過——「畫面位置應該如何安排、布局,是畫家經過深思熟慮、周密的、反覆的斟酌出來的,是一幅圖的基礎。」被認為是「畫之總要」。

BUT……
很多同學畫畫經常忽略,隨便糊一坨東西上去是常有的事。

而且因為構圖是很好抄的一個東西,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思考構成形式邏輯,或者直接上三分法,黃金螺旋,鐵三角……

這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做法導致最後畫畫特別被動,不理解的東西依然不理解。最後釀成了每天鬧著自己不會畫畫已經是條鹹魚的悲劇……

怎麼構圖呢?

來~我們從最基礎的地方緩緩開出一輛紫色的車。

畫畫和攝影一樣,會有一個「」的概念。框的存在客觀束縛著畫面要求在一定界限內成像。

這個怎麼理解呢?就是說眼睛看到的東西是沒有邊界的,而畫面是有邊界的,這才有我們接下來構圖的概念。在有限的空間內無限的創作,嗯,這很好。


首先選擇取景框的尺寸,橫幅還是豎幅,正方還是圓?

這是初始啟動框,如果是電腦上畫,到了後期可做追加和削減調整,所以這一步不一定一開始就定死。

然後就是考慮畫面元素了。是畫立體風格還是扁平風格,人物繪還是場景繪,寫實還是抽象?畫面內容不同,對構圖的技巧和要點也不一樣。

這裡主要會說以下內容。

1.畫面的基本構成元素


2.立體風格構圖


3.扁平風格構圖


4.人物繪構圖


5.場景繪構圖


6.留白


7.總結

那我開始講了喲~發車了喲~還沒上車的小夥伴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1.畫面的基本構成元素,即點線面。

點線面是啥?

具體應用在哪些地方?

可能有人知道這些概念,但不知道點哪些可以成為點,或者原理都懂,但是應用的時候,原理經常派不上用場。畫的時候依然在糾結無關緊要的細節,對於畫面完整度也不上心隨便糊一坨顏色做背景。或者根本不知道怎麼把主體物和背景結合起來,畫面的拼接感嚴重,不能很好的融合。

……

額我只能說……

我對點線面的理解是這樣的

(上圖為門小雷作品《kylooe》節選)


在形式感中,點常常可以用來表現機理,讓畫面豐富。

比如紛紛下落的花瓣,雪花,光線中的反光粒子,星空,雨點,魚群,鳥群,樹葉群等。

點的排列常常有無序,平鋪,漸變,和疏密特定節奏的構成形式。


一個點有聚焦的作用,兩個點有分擔的作用,三個點有平衡畫面的作用。比如焦點,附屬點,平衡點等。點的數量不同,功能性不一樣。


在形式感中,線的不同曲直角度能夠表現不同的曲折,流暢,順滑等。

(圖作者:ほね)

線也有情緒,消極被動綁定的線和積極主動自由的線。

線也能形成好看的紋理,斑馬紋,脈絡紋,網格紋等。

線有引導,指向的作用。兩條線的關係有平行和相交,這正好關聯著保持距離,漸行漸遠,相遇別離等情感。漫畫中還有速度線和集中線用來增強畫面感和敘事感。


當接觸到線我們就開始接觸物體的「型」了,線怎麼靈活運用到畫面上呢?比如畫人體吧,一般分為三個腔即頭胸臀三個節點。然後這三個節點最好不要在一條直線上,防止畫面變得死板。

有的遊戲角色會把三個點跨度拉得很大,誇張地表現人物生動的站姿,漫畫的角色會站得更隨意一些,插畫的就比較偏擺拍一點。

畫面上只出現橫七豎八的大直線是不可取的,需要有一些點和曲,折來「破型」。這在之後的場景構圖裡也會提到。(如下圖)

在形式感中,面分為平面和立面

所謂平塗平面構成和厚塗體積感之類的。一般是通過黑白灰,顏色與顏色撞出來的構成形式。

賽璐璐畫法有時候感覺很「輕」,而把線條蓋住的厚塗能夠讓畫面更厚重,筆觸的發揮更自由。因為有時候受到線的約束並不能很好的調用筆刷去表現畫面的豐富性。(怎麼就一言不合講起了賽璐璐和厚塗了!這個放在以後講)

說到畫面形式感,(再跑個題!)完成度也是階梯狀分布的,每一個階段都能有畫面「已經畫完」的說法。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幅圖是無限的,極致的去摳細節和極致的去留白都能表現不同的功底和意境。

現在許多人一提到構圖就是黃金分割,也不知道它具體是怎麼回事,使用起來好像並不是特別666。

構圖傳統的做法黃金分割,其實就是把畫面橫豎三分,然後把主題分布在畫面四個點的附近位置,這樣不容易出錯。

不過這個傳統分法對於書籍裝幀版式設計有時候沒那麼萬精油吧。

其實畫畫還是蠻自由的。

不遵循規則,去嘗試更多種類的構圖也能很好玩。

(圖作者:Ruprecht von Kaufmann)


主要還是注意畫面的平衡:上下左右的重點次要點位置呈現Z字形而不是一條直線的去安排,能讓畫面看起來更生動,畫面的情緒:上升的輕浮感和下沉的壓抑感等,畫面的引導:通過點線面去引導讀者看圖。

很多讀者是不知道看一幅圖首先注意什麼的,需要引導線,聚焦點等功能性安排。

就是說你得主動,畫畫的人要牽著觀眾鼻子跑。

對於插畫來講,靈活運用整塊的幾何面積做背景也能很好的整合無序混亂的畫面。包括畫框也是起到聚攏收納的效果。但畫框框也不是萬精油,用得不好用得太多也會讓人產生視覺疲勞之類的。

原文具體參見如何定義「形式感」?程御迦的回答


圖中女子的頭髮形成曲線的排列構成,五官是點構成,衣服是面構成,幾個構成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優雅的不規則形體。

(圖作者:小林系)


窗戶與女子與投影形成一條直線,感覺就是刻意而為之的畫面,通過構圖形成不多見的獨特的視覺感受。

(圖作者:ロイカ)

2.立體風格構圖

(圖作者: Vasili Zorin )


就是說畫面有透視,景深等東西,主要注意節奏感,平衡感,層次感,主題感,情緒感,功能性。

節奏感

即對比。大小對比,疏密對比,虛實對比,動靜對比,色彩對比。色彩對比又有明暗對比,色相冷暖對比,飽和度對比。

總之畫面上充斥著各種對比,一個音符是無法形成節奏的,就算是白紙,那些白底也是畫面的一部分。

朋友你聽說過羊吃完草後的那幅經典作品嗎!

節奏使畫面有韻律,疏密有致有呼吸空間,透氣,虛實相生對元素的取捨,動靜結合讓畫面不至於呆板,影響主體表達,色彩語言的加入更豐富了畫面信息。


圖中鱷魚和男子的大小形成對比,水面的起伏與花瓣的平面化形成疏密對比,背景和前景形成虛實對比,水的波動和主體物的靜止形成動靜對比,鮮艷的花瓣和其他物體的深色調形成色彩對比。

平衡感

畫面元素都是有重量的,讓畫面元素的安排達到視覺上的平衡,畫面上下左右不要太大差距。一般主體物是最有重量感的,比如如果主體物出現在畫面左上角,那右下角就要有襯托物來牽制主體物太重的視覺感受,從而達到均衡畫面的作用。
最好不要把物件都安排在垂直或水平的一條直線上,物體間可以呈現三角整體的構圖。

圖中的人物和船隻就形成了畫面的左右平衡,前景顏色比較重,有一種下沉的感覺,後景通過雲霧繚繞等信息來讓畫面輕盈上升,達到了前後微妙的平衡。

(圖片來源: 《旗幟的傳說2》演示視頻截圖 )

層次感

畫面大致分為前景中景背景三個大層次,又可細分為若干小層次,這些層次越豐富越有空間感,畫面信息量充足了,能夠承載的體量就會變大。

圖中前中後景雖然畫面內容不複雜,但是體現了很好的層次感,讓人感覺畫面有深度,樹林的裡面還有東西,沒有盡頭的樣子。

主題感

一幅圖有且只有一個畫面中心,其他都是襯托物不能搶戲。你可以通過引導線去牽引讀者視線指向畫面中心。線狀元件可做引導線,光線可作引導,襯托物的朝向也可引導。

圖中電線和天空的狹間都起著畫面引導作用。光源中心為畫面主題,樓與盡頭開著一家店的感覺瞬間立顯。


情緒感

通過色彩,疏密等構成形式體現不同的情緒。

色彩是有情緒的,不同波長色彩的光信息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通過視覺神經傳入大腦後,經過思維,與以往的記憶及經驗產生聯想,從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應。【搬出色彩情感的定義】
比如同色系讓人產生和諧平靜感,強對比讓人產生跳躍鮮活感等。


圖中的色彩冷暖對比給人一種冰冷水下溫暖光照的感覺,產生很舒服的觀看感受。

疏密,表現了鬆散與堅實,疏遠與親密等情感。

功能性

功能性構圖,攝影構圖有哪些技巧(或者說標準)? - 葉明的回答
這個答案非常形象。這裡不重複了。


3.扁平風格構圖

就是俗稱平塗吧。扁平畫風其實會更自由一些,因為它屬於建立在客觀現實基礎之上的抽象藝術,對於抽象,人們的接受度是很寬容的。所以扁平畫風只要畫面內容不要給人太不悅的聯想,都是特別自由的。

主要就是黑白構成和色塊構成。

黑白構成:

(圖作者:つじ)


灰色地帶是調節畫面,增加層次感的調和元素。緩和畫面黑白關係的視覺衝突。
黑白對比&>灰白對比&>黑灰對比。
訓練:用黑白灰來歸納調子,感受不同的視覺傳遞語言。也可訓練結構。


色彩構成:
即色彩的相互作用。
訓練:把複雜成像簡單歸納為色塊。

(圖作者:ロイカ)

扁平風格和立體風格有時候完全是兩套邏輯。

就好像人物繪構圖和場景繪構圖要注意的東西也很不一樣

比如:
扁平時出現大的幾何形體往往很具有形式感。
平鋪,矩陣能帶來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極致的點線面運用歸納畫面元素,形成獨有的風格。

但拿到立體構圖裡看就會覺得,呆板,不自然,假。

4.人物繪構圖

人像構圖的構成元素可分為人物和背景。背景的作用是襯托,表現氣氛,一般要求簡潔,突出人物。也可用適量元素追加故事感。

人物構圖畫面呈幾種趨勢:


曲線,體現柔美。

斜線,體現修長。

(圖片來源:方向錯亂)


三角形,體現穩定感。


原型,體現完整,圓滿。

取景框形式:
橫構圖:廣泛應用,符合人們的生理,視覺習慣。人的雙眼是水平的。
豎構圖:能表現更多的人物內容,適合全身半身。

角度選擇:
俯視:人物陷入某種境況中,製造命運感,表現人的渺小。

仰視:人物作用被放大,製造人類感,表現人的偉岸。

景別選擇:
特寫景別:表現人物細膩的情感,特定的取景。


近景景別:表現人物面部表情,腰部以上,眼睛為重心。

(圖作者:またよし)


中景景別:表現人物姿態與性格,膝蓋以上,手部動作為重心。

(圖作者:Malaysia kidchan)


遠景景別:表現人物和空間關係,烘托氣氛,「遠取其勢」。

(圖作者:爽々)


注意事項:
1.人物的視線延伸向畫面外,增加畫面信息。一般看向畫面空白處,而不是看向靠近邊緣的一邊讓畫面不平衡,一邊感到擁擠,一邊感到空。
2.靈活運用道具體現人物性格。
下圖通過人物和白紗的結合體現了人物潔凈的性格特徵。

(圖作者:Syuka Taupe)


3.居中,特有的視覺效果,有種故意而為之的人為鏡頭感。

(圖片來源:電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截圖)


4.多人構圖,變化或矩陣排列,注意縱深變化與組合變化。

5.場景繪構圖

和立體構圖需注意的東西比較接近,主要說說一些忌諱吧。當然你要說畫畫不是過馬路,可以不守交通法規。這些忌諱也都是可以逆其道而行之的。

因為是反例,不好拿圖來說話,所以下面是一段枯枯燥燥的純文字。

1.橫平豎直沒有東西打破,所謂的「僵局」,畫面死板。


2.畫面一半一半過於對稱,看著難受,不自然。


3.重心太偏,畫面不平衡,動蕩不穩定,不安。


4.畫面主體物和襯托物都在三分法的外框,畫面內框沒有內容,呈現盆地感。


5.畫面太碎,分割太平均,各個面塊面積等大,缺乏構成感。


6.畫面太平,到處都設置成看點,眼花繚亂沒有主體。


7.主體物太大,畫面擁擠。


8.主體物太小,看不清想表達什麼。


9.兩個主題,畫面衝突打架不和諧,到底想表達什麼不明確,沒有立場,混亂無章。


10.畫面沒有層次和秩序,亂。


11.畫面鬆散沒有組織,襯托物與視覺中心毫無關聯,東一個西一個。


12.畫面太密不透氣,讓人緊張,看著累。


13.畫面中兩個物體同樣節奏大小位置,互相搶戲,產生衝突。


14.畫面上的線狀物體和畫框平行垂直,顯得呆板不自然。


15.畫面中出現明顯的幾何體如正方形,圓等,顯得突兀。


16.物體的邊緣線出現在畫框四個角,剛好卡在那,位置尷尬。


17.物體邊緣剛好卡在畫框邊緣,畫面很尷尬。


18.出現正「x」型態,以及一些很正的形狀都最好避諱不然很醜。


19.三分法的邊緣地帶出現太多質感刻畫和突出的色彩對比,容易造成第四點會出現的效果。


20.場景中出現人物的大白臉正側面,讓人覺得有拼貼感。


21.場景中的陳設太乾淨,顯得假,適度做舊不僅可以破型還可以帶來故事感。

值得注意的是,規則可以減少犯錯,但畫面終歸不是通過對錯來評定的,只有更適合這幅圖的構圖方案,這些都是慢慢磨合的,正是這些琢磨優化的過程讓我們從中學習到很多。

6.留白


構圖留白——也許是世上最裝逼的一項構圖技能。

它能給畫面追加詩意。留下遐想思考的空間,使畫面會呼吸,能流動。


說到留白不得不提東方「意境」。意境的「意」來自佛學及禪學理論(中國文化離不開「釋,道,儒」三家影響)。「詩不入禪意必淺,畫無禪意必俗」,詩是有意境的畫,畫是有意境的詩。意境對構圖與畫面處理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到後來出現的「空」,即空寂,來自佛學的「色空」,以此賦予畫「靈性」。

靈性如同畫的生命,「誘發人心顫動,以此產生共鳴。」


根據色空觀形成了「知白守黑」,「留白」,「透氣」,「疏能跑馬,密不透風」。

7.總結

終於快要寫完了。讀者朋友們辛苦了!感謝新浪微博感謝互聯網感謝我的電腦!

學好構成,好好做人。


好的構成能夠更好的表達主題,傳遞情感。


我說一個我比較主觀的觀點:畫面元素越簡單,畫面的表達就越不容易「出錯」,畫面越複雜,越受制於條條框框,規矩越多。
因為極簡更遵從經驗,需要實驗精神。挑戰和突破,形成一套自己的調性,最終精準的表達情感與邏輯,引起強烈共鳴。

中國繪畫「六法」中的「經營位置」說的就是構圖。指根據畫面需要,謀篇布局,體現整體。講究賓主,呼應,虛實,繁簡,疏密,藏露,參差,「關係」。

「這種經營不僅僅是位置的分割和安排,更是畫面的進出、虛實、有無等空間關係,只有處理好這些,氣韻才能流動,才會產生不同的節奏和韻律,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表達不同的創作思想。」


「一幅作品的主與次,靜與動、藏與露,不是簡單的擺設,還有文學性思考,

畫面才情與意境的表露,都存在於經營之中,這是在構圖當中的一些辯證關係。」

其實關於構圖的訓練就是把東西由繁化簡的去做批量練習吧。然後再遞增元素提高練習難度。所有練習套路都是差不多的。


建議構圖可以先從練習最簡單的點線面構成開始,訓練歸納能力,聯想能力。訓練時不用畫太具象的東西,可以天馬行空一點。靈活運用他們之間產生的機理效果,配置不同的構成形式。

畫的時候可以框一個畫面框做點線面構成的專門訓練。也可以做田字格九宮格強迫自己不要去留意具體某一個格子,先抓整體,再鑽細節。從整體上把控畫面的形式感。長久訓練可以在腦中形成有構成的思維模式。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多用眼睛去框選取景,把眼睛當作相機。攝影幫助繪畫,繪畫反作用於攝影。

之後有空寫一些自己覺得不錯的案例。

先這樣吧。

看起來可能比較枯燥,喝口水,啃個西瓜看,么么噠!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採取了圖文並茂的方法,如果圖片用得不對趕緊告訴我。希望我寫的能給小夥伴們一些啟發~

祝你平安!

最後,帖個招募。如下。

對不起人太多有點亂,群暫時不加人了,望理解。


構圖究竟有多重要?當你審視自己剛畫完的作品,覺得透視、線條、色彩都無可挑剔,卻又感覺有哪裡不太對的時候,99% 的可能是構圖出了問題。

無論寫實還是抽象,靜物還是風景,所有偉大的畫作都具有相同的前提:成功的構圖。起稿前謹慎的構圖規劃,可以大大改善畫面最終效果。

如何解決構圖難題?下面分享幾個構圖的秘訣。

八種常見的畫面架構

在這一章的具象派畫作中,你不需要教條化地去使用畫面架構。我見到過很多學生,剛開始知道這些概念的時候,苦於決定他們的構圖到底是要 S 字形還是 L 字形,被界定的類型約束了手腳。如果可以的話,使用 W 字形或者倒 P 字形都是可以的。

使用架構的關鍵點是要創造一個畫面結構來確定你構圖上的主要體塊都排列到位,能夠引領視線進畫面。你要的是一個有畫面支撐作用的架構,一種強有力的結構,不讓人注意,就像是雕塑裡面的金屬骨架一樣。你看不到雕塑里的金屬骨架,但是它的作用會在雕塑的姿勢和線條上顯現。

你需要在構圖中讓架構自然地出現。用你所看到的大形來幫助你繪畫。畫面的架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由你面前畫面的大形所確定的。

1,S字形

很多時候你都可以再風景畫中找到這種畫面架構,因為大自然中有太多曲線存在。如果S字形超出了畫面的邊界,就像這幅畫中右下方的那樣,要注意畫面上可見的動感不會引領觀眾的視線到畫面之外。繪畫大師會在畫面中若隱若現地使用同樣的方法。在一些不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你可以將畫面的架構弱化一些。這幅畫中,比起前部的架構曲線,右上方的線條更加難以發現,這樣我們也不會被線條引領到畫面之外。

托梅爾斯河口,油畫(油畫布)30厘米x30厘米

2,L 字形

談到 L 字形的架構,你可以發現畫面中的視覺中心會出現在靠近 L 字形交叉點的其中一條邊上。L 字形的兩條邊越向畫面邊緣延伸,看上去越不引人注意。你可以將 L 字形擺成四種不同的位置,上下或者左右。

農場一景,油畫(油畫布)23厘米x30厘米

3,對角線線性

對於這種架構你要慎重,因為斜線會聚集更加多的動感,特別是從左上到右下。那時因為對角線是矩形中動感最強烈的。所以架構要在靠近畫面兩頭的地方弱化一些,就像我在這裡處理的一樣。你可以常常找到一些不錯的水平線和垂直線用來打破這種動感。

維德角的拍案浪花,油畫(油畫布)23厘米x30厘米

4,三角形

透視變化的線可以構成一些三角形。大多數時候,畫面中的視覺中心會在三角形的一角上。如果這個角不在你的構圖中,你也許會問問什麼還要用三角形架構,這種架構在畫面上能有什麼用?還要同樣注意的,你希望那種動感不要太強烈,這樣視線就不會被結構線引領到畫面的視覺中心之外,或者直接出畫。

史蒂夫的焊接工廠,油畫(油畫布)28厘米x36厘米

5,放射線條形

一點透視中放射線形的例子很常見,畫面中所有的東西都會集中到一點上。這種架構的問題是你會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消失點上,從而無暇徘徊輾轉在畫面的其他地方。要想讓我們來感受你在畫面上的創作,你可以使用發射線條來引領我們入畫。反之,稀疏的線條(就像前景的田地)將我們的視線慢慢引向下方。

格里尼翁的黃昏,油畫(油畫布)30厘米x38厘米

奧勒利的午後,油畫(油畫布)20厘米x25厘米

科勒坡的第一縷陽光,油畫(油畫布)122厘米x183厘米

6,支點形

支點形的概念很有趣。事實上,所有的畫作都是種平衡,大小、明暗冷暖、簡繁。繪畫的問題就在於處理平衡。作為一種畫面架構,支點形將主要畫面體塊做到相互平衡。如果兩種體塊在尺寸上太接近,它們會創造出一種靜態的平衡,但是也少了許多吸引力。嘗試用支點形做一種構圖,然後看看你可以將那種平衡的動感加大到什麼程度。

夏末的溪流,油畫(油畫布)20厘米x25厘米

山谷里的最後一場雪,油畫(油畫布)41厘米x51厘米

7,O 字形

有兩種 O 字形的畫面架構。一種是將 O 字形當成是畫面中心區中心的框框,就像是《夏末的溪流》(上方的)。前景巨大的乾草包將我們擋了一下,不讓我們的視線朝著視覺中心太過於突出,或者做成一個「視覺陷阱」,讓你的視線困在其中。在第二副O字形架構中,視線被引領到畫面周圍。視覺中心在 O 字形的某個點上(如上面的《山谷里的最後一場雪》,位於右上方),而結構上的動感讓我們的視線在畫面不同的部分游移。

理查德的凱迪拉克車,油畫(油畫布)30厘米x41厘米

8,畫像形

每當你被一些事物吸引而想進行繪畫,比如一個人、一條船、一個花瓶,把這當畫像來思考。你需要意識到空間的存在,或者相對的輪廓外形,在周圍會對畫像產生作用。你仍需要從畫面架構來進行考慮,當然畫面中的視覺中心都落在了你畫像的這些事物上。用人物來舉例,那就是臉部,除非你想用投影或者將人物拉遠開來弱化面部。肖像畫《詩人》,你沿著身體向上看到臉部,也是對比最強烈的區域。

詩人,油畫(油畫布)41厘米x51厘米

構圖的知識介紹到這裡,更多繪畫知識、資源、乾貨,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


看到女神的答案金光閃閃!全面生動!膜拜之餘小透明尾隨來說幾句通俗易懂的非常基礎的一些小技巧-w-(先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


1.畫面中的物體一定要有比例呈現 。
在大部分(除特殊)情況下,忌諱出現相同大小的區域。
配色同上。
最好使用類似136這樣的比例分配,用來搭配黑白灰和色彩(色相飽和度)以及圖上想要表現的物體。(人物身上不要有大小相同或者過於相近的體塊)

2.好看的形狀。
類似於大家都喜歡概念型建築,而很少去注意居民樓。
主體外輪廓給人一個整體的圖案的感受。三角圓形矩形S形,突出一個重點,進行穿插和組合。
好看的主體輪廓,也需要利用上面說的基礎圖形進行變形組合,不要直接用而是藏進圖中去。(圖案中最好不要出現平行線→繼續除特殊)。

3.色彩分配
冷暖對比→亮部低飽和偏冷的時候,暗部高飽和偏暖(反之亦然)。這麼做是為了拉開兩個地方的對比,產生空間感。
物體距離越遠色彩越趨向融合於背景色。

4.視覺引導
第一個想要讓別人看到的地方,一定要在附近做出引導圖形指向第二個想表現的地方。
畫面一定要透氣,就是女神說的留白~在前景要能夠看到遠處的環境,不要把畫面給圍死了。

5.光
如果想要顏色豐富,一定要記住有種顏色叫天光~自然存在的藍色可以多樣組合添加。(例子是很多室外的攝影,模特身上的藍色和淡紫色。)

*先想到這些,感覺自己也在總結中重溫了很多知識點~所以以後還會來補充0v0

--------
補充~
1.好看的形狀大多是三角形的變形或重組。
2.高光表現材質,刻畫時在固有色和暗部之間做過度,細節在保證明度不變的前提下做顏色變化。
3.一般場景分成前中後景三層進行刻畫,通常前景最暗,有些可以適當模糊。

同為走在學習道路上的畫友~希望有些許幫助~


比較初級的常見構圖方式


如何欣賞一幅畫作? - 楊小徹的回答 中提到——欣賞一幅畫只需四歩:一看構圖、二看色彩、三看光影、四看筆觸。

顯然,構圖很重要。

構圖是藝術的一種語法,「語法」正確才能畫出協調美觀的作品,並把作者的意圖傳遞給觀看者。從觀看者的角度來說,只有了解基本的「語法」,才能正確解讀畫作的內涵。別人只看到長腿、美胸和豐臀,你看到的是構圖、筆觸和流派……這逼格相差不止十條街。

此外,構圖也是攝影的基礎,學會構圖更容易拍出好皂片,一舉兩得&<( ̄︶ ̄)&>

1. 水平線構圖

一般用於表現大自然的廣闊與平靜,比如山川、平原和海岸,也常見於風景攝影作品中。

菅野矢一《硃色藏王》

2. 垂直線構圖

與水平線相反,垂直線有強烈的緊張感,多條垂線並立起來會產生節奏感。

梵高《有兩個人的灌木叢》
3. 【水平線+垂線】構圖

這是構圖的基本形式之一。常見於地面水平線和山川樹木構成的自然風光。只用水平線和垂線構成的畫面給人理性、平靜的穩定感,如果換作斜線和曲線就不一樣了。

莫奈《四棵樹》

4. 十字形構圖

水平線+垂直線的特殊組合。也給人一種平靜的穩定感。

拉斐爾《西斯廷聖母》

5. 斜線構圖

斜線可表現動感,如果只用斜線構圖就會表現歡樂華麗的動態效果。

夏加爾《飛躍埃菲爾鐵塔的情侶》

6. 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是一種特殊的斜線,也是最穩定的斜線。對角線也是畫布中隱藏起來的基準線,很多畫家畫素描都是從對角線開始。

戈雅《裸體的瑪哈》,對角線構圖的代表作。

7. 曲線構圖

直線是剛直、理性的,而曲線是柔和、感性的。曲線適合描繪女性肖像和寧靜的風景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維納斯的誕生》

8. S形和C形構圖

S形和C形是特殊曲線形式。景物呈S或C形式向遠處迂迴延伸,畫面很有韻律感,常見於描繪河水、小路等。

康斯坦丁·薩維斯基《奧弗涅的旅客》

9. 三角形構圖

向上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用三角形構圖的畫面會顯得四平八穩。但是成也穩定敗也穩定,如果畫面過於穩定畫面就失去動感和活力,顯得很古板陳腐。三角形構圖也常用於人物肖像畫。

泰奧多爾·席里柯《梅杜薩之筏》

10. 中空三角形構圖

上面講到的三角形是「實心」,這裡是中空三角形,即縷空的三角形。三角形特有的穩定感和中空帶來的輕快感互相作用,使得畫面不再顯得古板、沉重,而只是穩定。

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

11. 倒三角形構圖

雖然穩定性不如向上三角形,但還是有一定的平衡效果,而且有一種輕鬆的動感。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維納斯和丘比特》


12. 複合三角構圖

大小不一的三角形組合在一起,就會產生強有力的動感。

竹田全夫《街景》

13. 菱形構圖

菱形也是三角形的變形,性質與倒三角形相似。其下部與地面的接點小,就顯得穩定輕快。在運動中隱藏著穩定的平衡感。

雷諾阿《舞女》

14. 放射式構圖

由一個中心點向四周擴散,這種構圖不僅起到引導的作用,更有開闊、氣勢和衝擊的動感效果。

揚·凡·艾克《阿爾諾芬尼夫婦像》,咦,五毛效果的畫風有點……

15. X形構圖(一點透視)

遠處的物體漸漸變小,最終變為一點。物體走勢或線條呈X形布局,有縱深感。引導視線由四周引向中心,適合表現畫面的空間感。

拉斐爾《雅典學院》

16. 折線分割構圖

又叫之字分割或鋸齒構圖。一般用斜線畫近景的脊線,用相反方向的斜線畫中景,是一種表現遠近的透視法。

托馬斯·科爾《歸來的獵人》

17. 全景構圖

從高處俯視全景。這種構圖與平時所見的風景有差別。此構圖不僅可以產生遠近感,還能用於表現故事性強的戰爭、節日等。

勃魯蓋爾《聖喬治的狂歡節》

18. 封閉空間構圖

被牆壁或大樹等包圍形成的封閉空間。可營造一種安全感,同時也可產生一種封閉的窒息感。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19. 窺視構圖

又稱框式構圖。從樹叢、門窗或建築物的縫隙間窺視對面的景色。這種構圖有很強的空間感,毫不起眼的風景也瞬間變得生動,很常見的構圖。

約翰·康斯太勃爾《從主教花園望見的索爾茲伯里大教堂》

20. 以光為中心構圖

在明暗對比強烈的畫面中,光往往是畫面的中心點,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梵高《吃土豆的人》

結語:

構圖方法並不止這20種,還有其他的構圖方式。有的名畫往往會綜合用到好幾種構圖,以上有的示例並不都單使用一種構圖方式。構圖對一幅畫而言非常重要,但構圖僅僅是「套路」而已,切不可生搬硬套。

推薦閱讀

如何欣賞一幅畫作? - 楊小徹
參考資料:《繪畫構圖基礎教程》《構圖的藝術》

……………………………………

公眾號 | zixuehuahua

『學畫畫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有次因為想要構圖一幅角度刁鑽的畫而傷透了腦筋。抓狂又懊惱間打翻了筆筒。於是,散落的筆和物件構成了一副極佳的、不平衡的、三角構圖。稍作修改就能用了。後來在我靈感枯竭的時候經常留意觀察手邊的事物,比如樹皮的紋路,衣服的皺褶,吃剩的魚骨等等,說不定就得到些許啟發。後來在巴塞羅那看高迪的建築,他說過一句類似「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真是說到我心坎兒里了。(似乎有點跑題…)


想學習好插圖,可以多看大師的作品,開始肯定都是模仿,然後是分析和研究,為什麼其他藝術家要這麼處理,如果還你如何處理,改變了會有什麼樣的不同,給觀眾什麼印象和效果。先要多看,多收集,然後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和藝術家,然後深入研究。反覆練習。
對於插畫,構圖一定要根據內容和形式以及你想表達什麼,沒法抽象的講,藝術一旦有套路就沒意思了。


理論知識前幾樓都已經說的很詳細了,那我就談談接地氣的吧。

總結就一句話:認真觀察你喜歡的作品,分析自己為什麼喜歡它!

每個人心中的哈姆雷特是不同的,對於構圖的偏好也是不同的,任何藝術領域首先要保證一件事:你的眼界要比你的能力大百倍。

多看,多思考,看自己欣賞的作品,問自己為什麼偏偏喜歡它?

是因為配色?還是因為光影?還是因為某種構圖中表現出的美感?

色彩的分割,光影的分割,這些我是認為也算構圖中的重要部分,多看自己欣賞的作品,並弄明白自己為什麼欣賞它,這樣的分析累積足夠多,你就自然而然會構圖了。

很多單純學習理論的人都會發現,到最後按照理論做出的作品說不上不好看,但總覺得跟自己的心意有點差距,又要花費很多時間去做所謂的『尋找自己的風格』。而直接從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分析思考這樣練習下來,你的構圖和對畫面的理解便會是你所喜歡的樣子。

多看,多想,你為什麼喜歡這個作品?練習與思考缺一不可。

(建議搞個小本子記錄自己的分析和素材,無論任何藝術行業,屬於自己的素材/靈感/分析累積筆記是必不可少的。)


凡構圖都遵循一個不變的真理--平衡。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
多看別人的作品,就會漸漸形成一個印象,到自己用的時候自然就沒問題。


學習


寫的真好,我現在才接觸繪畫,希望得到一些指點


推薦閱讀:

有哪些畫面精美的單機遊戲?
電影美術設計行業作品集的準備方嚮應該是怎樣的?

TAG:繪畫 | 美術 | 插畫 | 美術設計 | 繪畫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