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堅持學好一門外語、不失去動力?

總是會因為前面的路不明確,而失去前進的動力,在原地打轉,苦悶中。



有一種道理,說了都懂,做起來人腦子就犯糊塗,堅持≠努力學習;方法+堅持=努力學習。對了,打雞血 also≠ 努力,看看報價單就有動力了,笑話。洗澡,寫個目標貼在床頭,列個計劃表,刪掉AV,桌面換成法拉利/吳彥祖,這種雞血你給自己打的還少么,結果呢。


我學習多國語言,好處頗多,不過有一條對學習語言是十分有用的經驗。我們學習語言總盯著英語,十幾年苦哈哈地學,卻還學不好,一提起英語都如臨大敵,感覺能把英語學好就不容易了。當你開始嘗試再學一門的時候,你就能發現語言之間存在的規律,各個語言無非聽說讀寫四門,學英語還是西班牙語,其規律是相同的。當你試圖掌握規律用於語言學習的時候,你就能重新認知語言學習。就英語來說,會讓你卸下一個很沉重的包袱,不再總念叨「英語好難,學不好」。事實上,結合語言難易和教學資源,英語應該是學起來最簡單的。


我結合一些書/資料/學習心得寫一點。我把一些教材列出來,就不詳細解釋了,自己找來去看,比看我這個二道販子好。語言學習仍有很多爭論,我不喜歡爭論,我只管我自己學。


1. 閱讀輸入。

  • 好久前讀馮唐的《活著活著就老了》,這傢伙說他十來歲就看英文版的勞倫斯的小說了,當時很喜歡馮唐,就弄來了《Women in Love》硬是看了一半。中間覺得太累就換了笛福的《Robinson Crusoe》。最終兩本看完了,我發現其實看個英文小說也沒多難,後來就把勞倫斯和亨利米勒的拿出來看了。我真的很煩辭彙量這個詞,影響我學語言的良好的心態——不過,辭彙量確實有很大提高。
  • 忍受歧義:Chris Lonsdale用中文講的,這標題很詭異,但他就是這麼寫的。看一本外文書,不懂的詞一個個查,一小時連兩頁都看不完,這是學語言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不能接受自己看不懂。我喜歡讀好幾頁挑一個高頻出現我不認識的詞記下來。關鍵是不能讓自己糾纏在辭彙的深淵裡,我是來看小說的不是來查單詞的。後來看到博客上叫伍君儀的人講了一種閱讀方法,大概就是隔兩頁選一個詞記下來,這方法確實很棒。
  • 材料的選擇:我一直以為小說比較好讀,因為有故事性,上下文連貫,不懂的地方可以猜。後來讀科特勒的《市場營銷原理》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發現,這種教學類的,或者暢銷書比如《長尾理論》之類讀起來都比小說簡單。因為內容固定在某個領域/話題,一些核心辭彙會頻繁出現。所以閱讀材料么,就英文來說,其實以大多數人的英語水平,只要不是太難的小說,都差不多可以讀下來。其他初學的語言可能不能直接讀小說,剛學完《標準日語初級上冊》你是怎麼也讀不懂東野圭吾的,這個問題後面會提到。初學的語言去讀讀少兒繪本吧,誰用誰知道。

2. 聽力輸入。

  • 學英語有個聽力材料叫做《Effortless English》,是相當好的聽力材料,裡面講了7條學習法則,可以運用到任何一門語言學習上,我只對其中一條關於語法的不贊同。裡面提到的方法對聽力和口語的幫助都很大。
  • 那幾條規則我不轉述了,因為描述不準確的話會誤導人。大家自己去聽一下,效果立竿見影,讓你對語言學習方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3. 可理解輸入。

  • 初來知乎,瞎逛了兩天,發現 @惡魔的奶爸 對語言學習的理解很好,比我了解得深入,我知乎的第一個答案也回答的是他的問題。我在學習中總結出來的一些學習規律,就那麼用著,效果不錯。後來看Chris Lonsdale的講座,中間有提到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這個理論對閱讀與聽力的輸入都做了詳細的論述。我看了奶爸的一些答案,對這個說的很明白了,我只說兩點。
  • 書中對可理解輸入有個 i+1 的概念,就是說想要進步,現在學習的內容應該要比自身水平難一點,也就是咱們說的循序漸進,我在學貝斯/設計的時候,對所謂的循序漸進有一些認識。知道這個理論後,發現這個理論在語言學習上是非常有效的,不過在其他領域的學習需要稍微變化一些,不過現在只談語言學習,不詳述了。
  • 上文說過的學完《新標日初級》就去讀東野圭吾的問題。當然是讀不懂的,因為難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你的現有水平。
  • 有一種想法估計很多人都有過,是不是我生活在一個語言環境下就能很快習得語言。當然不是,舉個簡單的例子,有的姑娘看了那麼多韓劇,估計會說的也就只有」??「/」???「之類簡單的東西,還沒我認真學兩天掌握的多,為什麼,因為除了這些特別明顯的,其他的根本聽不懂,聽不出來。考托福的孩子也是,抱著SSS一個勁的聽寫,一分鐘的內容能折騰兩個小時,按照這種方法,三天就放棄真不是你毅力的問題,就算是應試也是講科學的呀......
  • 好好去看看二語習得,別一股蠻勁往前沖。

4. 母語脫離的問題

  • 有個理論叫做沉浸式語言學習,有個東西叫做什麼石碑,就因為這個,母語就變成了狼蟲虎豹,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還沒學會幾個單詞,聽個60秒的文章就暈菜,結果又是外語思維,又是詞根猜詞,又是英英詞典,杜絕母語,一往無前,好在好在,沒幾個堅持下來的。事實上母語在語言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你用母語的閱讀/思考/理解的速度非常快,是你學習外語最好的輔助工具,幾百字的外文你看著頭都要炸了,幾百字的中文你掃一眼就知道大概講了什麼。一個文章聽不懂,先看一下中文翻譯,大意,邏輯轉折,關鍵詞一下就明白了,再去聽整個文章就是順的,而不是一個個單詞蹦出來的。
  • 具體方法我不講了,弄得跟托福論壇似的,說白了方法都是自己的。你只記住,別拋棄母語。

5. 語法的問題

  • 語法一定一定要學。《Effortless English》中強調不要學習語法,對於它這個教材來說,確實可以這麼說。這個教材通過一種問問題和編故事的方法可以幫你解決大部分時態,動詞變化,疑問呀假設什麼的,好好跟著教材學,不僅口語提升不少,也可以很自然的,在不過多思考的情況下保證語法正確,閑聊是沒問題。但是你學外語不僅僅是跑去閑聊的,很多著作,文獻上面的句子可不像講個故事那樣簡單,你不系統了解語法,會對某些句子十分費解的。
  • 一開始我也不了解語法的重要性,總覺得多讀一讀多寫一些自然就會了。我開始重視語法是參加GMAT考試的時候,這個考試中,省略,置前/後,倒裝都是最小兒科的東西,不過那是被迫的。後來我開始學習其他語言,當我不再只盯著英語的時候,我發現語法真是學習語言的捷徑。

6. 總結

多語言學習是很有意思的,我不久前開始嘗試,收貨頗多。不過我並不鼓勵人學習多語言,因為我對語言學習經驗一部分來自看的幾本書,另外一些來自於一些其他領域的類比,比如貝斯/設計/插畫,我不能保證你學習多語言能很有樂趣或者有所收穫。

以上說的這些也不太系統,還希望對你堅持學習某個語言有所幫助。

說實在的,學好英語就已經能看見一個很大的世界了,其他語言就當是愛好吧,我學義大利語和只不過和你養貓養狗是一個性質。

have fun!


我非語言系出生,目前在一家美國企業做國際商務開發,工作語言以英語為主,法語也流利。英語基礎在國內讀大學的時候就已經打好。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到題主以及其它有這方面困擾的朋友。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回答。

  • 第一,做事情意圖要明確,學外語就該搞清楚學好外語帶來什麼樣的益處。你應該時刻提醒自己這些益處,在情緒低迷的時候給你一些鼓勵。
  • 第二個層面是如何保持每天的動力,而不是心血來潮搞突擊。提高外語不是幾天的事情,要看到明顯的效果,至少需要幾個月的努力。

好處:

就第一點,穆纛讎的回答已經夠直接簡單露骨,但大部分讀者都不會通過語言翻譯去賺錢。

我把自己獲得的好處展示給大家,雖然不僅僅是因為外語出色而得到這些收穫,但沒有優秀的外語技能是萬萬不可能實現的。放了一些自己的照片,希望這樣更直觀也更具有說服力一些。


對職業生涯的好處,是在國外工作,或者在外企工作,並擁有相對寬廣的成長空間。如果你現在還是學生,出色的外語很容易讓你逮到去國外實習的機會。作為華人擁有出色的口語也容易脫穎而出。工作幾年後,你在業界作出了成績,經常會有國外的獵頭來找你。(照片為和公司同事在美國菲尼克斯開會。)

結交來自全球各地的朋友。因為可以自由溝通,交朋友也就不再成為難事。大部分華人的閱讀都很好,但口語則很平庸,在各種交友聚會上很難打開局面,更不用說結交到好朋友。遠航的這些朋友遍布世界五大洲,對工作的幫助不說,能零距離體驗其它民族的文化是只懂一門語言的朋友無法體會的。(照片是和小夥伴們在巴黎夜出玩耍時所攝。)

給旅行增添色彩。沒有出色的外語當然也可以旅行,只是很難從當地人口中獲得有趣的資訊。遠航幾年前還是學生的時候總愛做沙發客(Couch-surfing),在當地居民家寄宿,一起買菜,煮飯,嘮家常。如果講不了幾句話,那麼未免會讓自己和你的臨時房東很尷尬,人家又怎麼會邀請你共進午餐呢?(圖片為在荷蘭寄宿時,在房東的花園裡午餐。)

那麼如何每天都保持動力學習外語呢?

  1. 找一些自己喜愛的題材。要是每天朗誦枯燥的文章,一定堅持不下去的。假如你喜歡科技,跑去techcrunch.com, http://CNET.com這些著名的it網站,每天朗讀或背誦幾篇,找語感,也不會覺得枯燥。喜歡時尚的可以讀英美的時尚雜誌,喜歡打遊戲的可以玩英語版本,總可以找到你喜歡的內容吧。
  2. 找到一起學習的小夥伴。不光是一起閱讀,練習對話和討論,也能相互監督。學習語言是個漫長的旅程,結伴同行,路能走得更遠。也可以嘗試語言交換,比如通過My Happy Planet,和外國友人相互學習對方的母語。
  3. 看英語電影,連續劇作為休息和獎賞。歐美文化和生活方式都最直接地體現在影視上,能時不時地給你一些靈感和動力。多看視頻既可以讓你熟悉歐美人的思維方式,也能提高你的聽力。
  4. 接受刺激。去英語角,不說話也沒關係。有一定基礎的,可以去Toastmaster旗下的一些英語俱樂部。在這些地方,你會遇到讓你自卑的外語達人,刺激你奮發圖強。
  5. 找一個只講英語的外國男/女朋友,這個不用解釋了吧 xD
  6. 最後一點,也是我覺得最靠譜的,是養成練習外語的習慣。動力在某種程度上是種情緒。情緒高昂的時候,你幹什麼事都覺得動力十足。而情緒低落的時候,什麼事都不想做。習慣才是最值得依賴的,一旦形成每天練習外語的習慣,想賴掉一回都難。最好能找一個固定時間,可以閱讀,背誦,對話等等。每天都練,堅持30天,習慣就此養成。對習慣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一些我以往寫的文章,包括《以晨間習慣高效地開始每一天》,《如何培養和改變習慣》和《通過了解習慣形成的原理以更有效地養成好習慣和改掉壞習慣》。

放棄一門外語的學習,大都是因為挫敗感,一部分是來自自己,還有一部分是來自他人。如何解決學習過程中的挫敗感,往往決定了我們是否能掌握一門外語。

既然開始學習外語,必然是有興趣或者需要。
第一部分來自自己的失敗感,往往是因為急功近利,學習方法不對,學習材料沒選好。
1、急功近利,對學習效果的期望值過高,學習半年就想精通,學習效果沒達到語氣備受打擊。沒認真思考學習外語的難度,看TED美國人三個月學會西班牙語,就想著自己也能半年學會英語。忽視了不同語系,漢字與拼音文字學習的區別。產生挫敗感,打擊自信心,放棄。
2、學習方法不對,不願意靜下心來自我檢測學習效果,總是輕信他人的方法論,一個月換三種學習方法,挑肥揀瘦最後迷茫了,索性放棄。
3、學習材料選擇的不好,外語能力初級階段看高級階段的教材,被高山一般的難度嚇到,沒信心能爬上去,乾脆放棄。
不止於此,大都類似,如果一個人願意踏踏實實按照自己的學習節奏去挑學習材料,按照自己的學習效果檢測去改善進化自己的學習方法,關卡是有,但難度不嚇人,總是能逢凶化吉,越學成就感越足,越學越開心,不會缺乏動力。

學外語,要學以致用,「學」的階段要認真嚴肅,只要入門即可。多「用」,無論是小說、外語聽力材料,都是類似的,聽說讀寫,跬步小流千里江海,都是積累之功效。來自自我的挫敗感,多思考,自我檢測,相信自己,消化掉這部分的挫敗感。

來自他人的挫敗感。
每個人學習外語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我學習外語是為了方便閱讀,偶爾用下聽力方便看劇。可經常遇到人,潑冷水我,批評我的發音不夠標準,表達不夠地道。網路上的人,總是習慣給人挑毛病,認為是在幫助人。

如果不是內心強大,在外語學到某一個能支撐你自信的階段前,別輕易去跟人交流太多,尤其是跟網上的陌生人。如果是想跟人一起學習,盡量跟身邊的人,把交流放進現實世界裡。

舉個例子,對於學英語的人來說,如果是從頭開始學,掌握基本語法,積累了一部分辭彙,把《書蟲》1-6系列完整的通讀一遍,簡直如有神助,是個好方法。但有一些人不懂,憑著自己讀過幾本單本的書蟲,就口出妄言,胡亂批評。讀完1本,跟讀完100多本,區別太大了。還有人會因為書蟲的辭彙量要求低,就能憑藉我讀這套書論證出我的英語水平是有多差。所以面對網上的人,陌生人,盡量少表達自己的方法與學習效果,不要被這些挫敗感干擾。

我以前認識一個學英語的大哥,大哥發音很車禍現場,但能聽懂。他初中文化,利用業餘時間自學英語,他專門錄了一個視頻講自己學習英語的過程,發在豆瓣。他從認識字母開始,學了兩年,錄了一段視頻用英語介紹自己,是想論證無論基礎多差,只要願意,都能學好外語。他推薦的李陽的一些教材。或許是李陽在豆瓣的「口碑太爛吧,大哥被連累,各種諷刺的評論。很多號稱自己留學的孩子,說大哥這樣的口音外國人聽不懂,學了也白學。我翻了好幾頁評論,大家都是挖苦的多。大家都注意不到「從認識字母開始自學兩年」,大家沒什麼概念,找缺點是最容易的。這位友鄰大哥挺憋屈的。如果心態差,這樣的尷尬境地,難免心生不快,損害對這門語言的興趣。

網路就是這樣,大家樂此不彼的給人挑錯,尤其是英語,字母拼寫、語法表達,似乎給人挑個錯就能彰顯自己很厲害。我見過很多人因為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挫敗感太強,放棄自己的學習了。

學習是能培養動力的,學外語其實無論哪個階段都不缺乏動力,很多人放棄,並不是沒有動力,而是無法消化挫敗感。學習一年了,還不能跟外國朋友聊會兒天,就判定自己沒語言天賦。其實外國人學中文,學一年,比大部分中國人學一年英語效果差太多,但大家都震驚外國人說一句「你好」,可看見中國人寫一篇英語文章,往往卻習慣去挑錯。

學習外語。一定要多思考,消化掉這些挫敗感。要知道,語言是給自己學的,無論方法、效果,自己最懂自己。

開通了個人公眾號——sparetime2017 / 姜大白,在哪裡我把關於自學英語的內容系統的整理了,現已開門迎客,歡迎大家去看一看,有朋自遠方來~

http://weixin.qq.com/r/szrexuPEML5Prael92_h (二維碼自動識別)


喜歡上甚至愛上一個說這門外語的人。

我覺得這是最最最有動力的了。

因為崇拜木村拓哉,我就會想,如果有一天我遇見了他,我不會說日文,我都沒有辦法跟他交流,去跟他說讓他不要再這麼拚命,或者能不能多挑些好劇本演電影這些話,所以就這麼自願的學習起了日語。

因為喜歡Tom Hiddleston(他是一個超越學霸的存在啊),我就想到如果有一天我遇見他,我也無法跟他交流,連「我喜歡你在電影《only lovers left alive》中的表演」這種最簡單的話都無法說出來,那如何跟他聊他最愛的莎士比亞呢?甚至荷馬史詩、古希臘語和拉丁語呢?

或者不是這些偶像,而是一個你真正認識的人,那就更好了,喜歡一個人你絕對會想跟他說說話的,你不好好學習語言,那就只能用肢體語言了。

總之,就是你能喜歡上跟這個語言有關係的任何事物,你就會擁有一個學好這門語言的動力了。

我喜歡日本的文化,喜歡看日本的動漫、電影和小說,但是有些小說還沒有被翻譯出來呢,怎麼辦?只能自己學了。

我喜歡看歷史、藝術類的科普節目,而美國的這類節目又多又優秀,為了看那些還沒有中文翻譯的探索發現、國家地理的節目,也不得不去學語言。

但是,學語言是很累的,尤其是開始記單詞記語法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滿足感和成就感,所以無論再喜歡這些歷史啊藝術啊這些高大上的東西,或者金錢物質產生的推動力,也不如真真正正喜歡一個人時產生的動力,因為喜歡一個人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想讓自己變的更優秀、更好。


題主你好,作為專心學習一門外語8年的學生,隨便說一點自己的心得。

首先,學習任何一件事所需的動力分外界助力和內在動力。而外語學習又是一條漫長枯燥的道路,如果真正想學好它,並熟練運用的話。我遇到過很多因為各種各樣原因急需速成一門語言的人,幾個月都不到的時間就想做到和母語使用者無障礙溝通。這種情況,不論天資如何,都不能說「學好」。想想我們的母語,從小到大多少年都在和「語文課」打交道。外語要怎麼學好?結合語文學習經驗——從最基礎的拼音開始。所以如果時間允許,不要求急,靜下心來慢慢積累。

所謂外界助力,簡單說就是從事一些和所學語言有關的工作。不一定佔據你所有的工作時間,但有一定的強制性。這一點並不不是百分百從功利的角度出發,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慢慢的從這項工作中獲益或是萌生興趣,那語言學習也會受益良多,可以說步入正軌了。或者就像「語文課」一樣,如果時間允許,狠下心給自己報一個學習語言的長期課程,並且是那種不學不行的。就我個人來說,自律性很差,如果讓我自學那我肯定又去上網,打遊戲,刷手機,追劇,追文……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也和我一樣,很少有好不容易到閑暇時間不去唱歌喝酒打遊戲反而抱本語法書琢磨的人,所以對自己狠一點,「語文」怎麼十幾年如一日扛過來的,就怎麼學外語。

再說內在動力,興趣的培養也是需要靠很多新鮮事物刺激。如果時間和經濟允許的話,每年抽出一點時間去國外度假吧。沉浸在那樣一個環境中,當地的美景,人文風情從視覺、聽覺、味覺都為你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學語言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然而一次旅行能激發你至少半年的學習興趣。其次,找一些自己喜歡的讀物,電影,電視劇去看。不要找那種晦澀生僻的,最好是以前讀過中文譯本的,對照來看。我當時買了套外文版哈利波特全集,但是作為一個鐵杆哈迷,書里的每句話我都看過不下十遍,猜都能猜到它在說什麼。基礎學者,從讀報紙雜誌開始。電視劇就更好了,比如前三季都看過,邊看邊學,到了第四季第五季你基本就可以直接看原字幕了!(可用網站:Netflix)最後,不要局限於國內限有資源,尤其是學習稀缺小語種的同學。國內資源很少的條件下,去外網搜集一些有意思的內容,加深理解。這樣永遠都有新發現,不要停止學習新事物的腳步。


歐那葡語官方微信 (葡萄牙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共享、歐那葡語在線課程共享。葡語國家安哥拉、巴西、葡萄牙等國最新資訊。 )

免費在線體驗課程 m.pt.olacio.com/?utm_source=zhamp;amp;utm_medium=cpcamp;amp;utm_campaign=wen


來我給你們看這個圖吧,我認為更有衝擊力一些。
圖片來自我的文章配圖。
[095]100小時口譯訓練日誌-0x00


我的經驗是,學外語,是不能堅持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打個比方,我告訴你吃完這堆屎你就能中500w,然後你覺得你是要一口氣吃完還是一天吃一勺然後吃一年?

學習語言這個事情,和吃屎差不多。真的沒樂趣又無聊。你去學習的只是某個民族在時間的長河裡積累的發音習慣和發音順序,想想我們變著法的去把它變有趣也是蠻拼的。

所以,這麼痛苦的事情,既然要去做就早死早超生吧。我很少看到有人背托福GRE是堅持每天20個堅持了一年的。其實堅持了也沒用,每天你背20個,19個你根本不會用,一個禮拜就忘了。

當年一天200個單詞,背的頭都疼了。不過一個半月就完事了,後面就準備考試材料就出國了。

「學習語言的方法就是承認它沒有方法。任何語言裡面語法都不是難點,所有的問題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背單詞。而背單詞這個東西,真的就只有死記硬背。那些講背單詞的方法的人,都只是在逃避這個事實。托福GRE出來這麼多年了,但凡有一個方法管用,那現在大家都是滿分了……………所以下定決心,就是一個月的事情。你背完這一個月就結束了,只有這樣告訴自己,你才可能做完。」

以上的話大意出自李笑來的《托福21天》的前言。那篇前言還有說李笑來健身的事情,大概是說他20多歲的時候是個200多斤的胖子。有天去體檢,醫生告訴他活不過30了。他真的是被嚇到了,回去之後躲在被子里,耳朵里迴響的都是醫生那句話。之後真的天天健身,等到新東方教書的時候就已經是個六塊腹肌的瘦子了。當然他也就逃過了那句30歲就死的診斷。

後面他說,人之所以努力,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天堂有多美好,而是因為地獄有多恐怖。

所以給你看同聲傳譯的工資不一定有用。你找張紙,上面寫你現在每個月的工資,再寫自己的年齡,再寫你這個月實際的開銷,再寫想買東西又買不起的東西和價錢。

沒動力就看一看,算是回答你問題的第一部分。


首先,你要喜歡這門語言,若只是看到別人學了、自己才學的,那很難長期保持必要的熱情。

其次,你要喜歡說這門語言的國家和地區,喜歡它們的文化、歷史、科技、人文、自然環境等。

再者,盡量學一門比較實用的,雖然各語言都是平等的,不分貴賤與優劣,但畢竟你學了類似梵語、新約希臘語、拉丁語、古埃及語這些不實用、或已死掉的語言,即使你真想繼續學下去,從學習資源(教材、語法書、辭典、輔導書、網路)上來講也不會允許了。

最後,選擇語言不要過於糾結(我沒做到),當你在糾結時,人家已學到了初級,當你再糾結時,人家又學到了中級,當你還為糾結而感到痛苦時,人家已學到了高級。所以,做選擇之前要盡量多斟酌,但切忌沒完沒了地猶豫不決,以至錯失良機。如果抓緊時間學好一門,即使有一天你發現,你真的做錯了選擇,你本該去學另一門,也不要覺得後悔或遺憾,因為即便如此,也比浪費青春、終日活在糾結中好得多。

補充一個重點:學外語的目的不要太功利,選外語時不要太隨大流。


模仿說這門語言的人的音調。
譬如我一直在模仿Mathieu Vidard這個France Info主播的聲音。聽他的聲音和語調,大腦兩側總有被烘熱的感覺。


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興趣。


在看到堅持的成果之前,一切與「意志力」有關的行為都是痛苦的。

好在學習不是炒股票,不會堅持到老都會有被套死的可能,放低自己的預期值,開頭每天學一點點,然後量力強化學習力度。 如果題主不是作為高校專業來學習,那麼我推薦你在入門後給自己設立一個個以語種公開等級考試的目標,然後去完成它。 我就不信你這麼搞沒有成果;我更不信你那點成就感不能作為你繼續學下去的動力,除非你本身就是個輕言放棄的人。


第一,要相信學好這門語言是有用的,做有價值的事情總是更有動力;第二,正確定義堅持學,就是每天都學習一點,以各種方式,不要苛求自己短時間內突飛猛進,特別是學語言,重要的是積累的過程;第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多給自己積極的反饋,興趣來源於成就感

相信它有用,相信自己能學好!


人就是賤,不逼一逼自己,怎麼知道自己做不到。


大學四年選擇外語專業,現在仍在不斷學習著。有些學習心得大概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1.把語言學習變成一種習慣,和每日三餐一樣。我其實對英語也沒有特別狂熱,每天都學,背單詞,寫東西,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初學者可以從每天十個詞,掌握一個語法點開始,每天都學一點,哪怕只有一個單詞也行。
2學習的過程中惰性最難戰勝,以前上學時,都是老師push我們去學習,每天定時交口譯作業、翻譯等,其實都收效甚微。周五一到交作業,為了能看更新的美劇,口譯、翻譯都是糊弄老師的。直到自己畢業,慢慢的明白學習是終身的,而且要腳踏實地的。(這個道理大學時聽老師講了無數遍,都沒有做到)我們看了無數的經驗帖,聽過無數的道理,還是沒法堅持做好一件事。有些道理要自己去總結,有些學習上的誤區要自己經歷過才能明白。關於惰性這一點,只能自己去摸索,堅持是關鍵吧。
我寫出這兩點主要是告訴你,語言學習中大家都有同樣的困惑,如果自己某一天沒有堅持學,不要氣餒和放棄,總會經歷一個一直心理暗示自己「太難了,我學不下去了」的過程。平常心,方得始終。
------------------------------------------
勞動節來補充,語言是積累的過程,不放棄會給你想要的結果。


樓主,不失去動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工作生活中能用上,能用上,能用上,能用上,能用上。你找個外國伴侶,你能不學?你的客戶是外國人,你能不學?你是英語老師,你能不學?換句話說,要是用不上,靠激勵沒用,早晚沒有動力。


1:首先忘記你學習外語的最強烈那個目的。2:保持一個平常的心,去訪問一些你喜歡的書,喜歡的人,你的專業,查查相關的信息,可以看看維基百科,可以看看網路視頻,比如你喜歡喬布斯,不妨看看他的stanford 演講,他的產品keynote演講,這樣你的氣餒的能量能轉換成學習的動力。3:選一些好工具,定下自己的新的學習計劃和方法,享受掌握一門外語的快樂生活。


雖然我也想甩個價目表鼓勵一下題主,但是我冷靜想想還是想說點有用的。
我的專業是阿語,但是專業我是被調劑的,結果上了這個專業之後極大地激發了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英語能力上了好幾個台階。
因為阿語學習讓我認識到了,英語是多麼強大,多麼精彩,多麼簡單的一門語言。我看美劇我也可以說我在學英語,聽英語歌也可以,英語好電影我連軸看我也看不完。然後我聽說了一句話,那句話叫做英語專業的人和英語不好的人都不好找工作,我開始幻想自己英阿對譯的場景,這樣想著,好幾天早上都是被自己帥醒的。於是我更加努力地學英語了。
但是說到底阿語才是我的專業啊,我以後肯定是要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啊。出國外派拿命搏成就傳奇人生啊!
所以對於像我這樣的一般人來說能夠用得上這個語言或者覺得自己用得上的話,才能堅持學下去吧。


找到你感興趣的突破點,如電影、音樂等;然後制定合理的計劃。
如我決定要去運動健身,我的選項是跑步、羽毛球和瑜伽;我制定的計劃是一三五晚做瑜伽,二四六下午打羽毛球;周六或周日去公園跑步。就拿打羽毛球來說,我感受到了那種出汗和運動的快樂,同時覺得自己更加健康,所以跟期待二四六的到來,但我不會因為很喜歡而每天去打,那樣就會失去「延長滿足」的感覺,反而會沒了意思繼而放棄。
想要學好外語,要制定合理的計劃,比如說我學英語,我每天早晚都會看一個TED視頻,讀幾篇BBC新聞,量不多,但易堅持,才一個月已經達到可以聽懂一半左右的內容。


首先,就我感覺,善於一門外語對你的求職,或者是學習,特別是大學階段的幫助很大。你在學習的時候要時刻記著這點,自覺地為自己的未來,怎麼說呢,提高自己的身價。
其次,學外語要持之以恆,要堅持每天學習,慢慢的,你會發現你的外語能力提升不少,這也會讓你有持續下去的動力。
最後,我是抱著這樣的觀點,多學一門外語總比不學好。


推薦閱讀:

英語學到什麼程度能看懂原版「冰與火之歌」?
在外留學,感覺自己堅持不下去,回國也不知道做什麼該怎麼辦?
學英語是人類剛需嗎?
天天背單詞,每天能記住的單詞個數有上限嗎?
怎麼看待英語學了十幾年,最後一句口語都說不出來這件事?

TAG:學習 | 心理 | 英語學習 | 外語 | 外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