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於」和「於」?
二者的現今用法基本相同,且大陸基本上都使用「於」,只有作為姓氏時會嚴格地加以區分。但在繁體字中,應該如何區分這兩個字呢?它們往往同時出現於同一篇文章中,試問文言文書寫中,何時該用「於」,何時又該用「於」?
謝喵~
先放簡單答案:在近現代文言或白話中,簡體轉繁體時只有作為虛詞的「於」是要轉成「於」的。(更早的文章建議直接參考原典用字)
詳細來講的話,這兩個字主要難點在於,即使討論繁體時,不同時期用法也不太一樣。此外大陸規範在一些場合下仍保留了「於」字,也使得問題變得複雜了一些。本答案將在此詳細疏理一下:
首先要注意的是,在看這兩字的古今用法時,最好把形、音、義三者拆開來看。不同時代的用法就是它們的不同組合。
「形」自然就是「於」、「於」兩形,兩形均見於古文字,各自一脈相承。
「音」的話,普通話有 yú、yū、wū 三種,但考慮古今音對應後則有四種情形(以下古音依《切韻》音系):
A. 羽俱切(雲母、虞韻),對應普通話 yú 音。
B1. 央居切(影母、魚韻),對應普通話 yū 音。
B2. 古音仍是「央居切」,但如今普通話用了 yú 音。
C. 哀都切(影母、模韻),對應普通話 wū 音。
「義」有如下幾種:
① 去、往、取,如「之子於歸」。
② 在、對、為、比、被等虛詞義。(大多數用法都是此義)
③ 嘆詞,如「於戲」(即「嗚呼」)。
④ 于姓。
⑤ 於姓。
首先,大陸目前的規範用法是這樣:
- 「於」形,音 yú 對應 A, B2 兩音及①②④義。
- 「於」形,音 yū 對應 B1 音及⑤義。
- 「於」形,音 wū 對應 C 音及③義。
傳統習慣用法(包括港台如今的常用方式)則是這樣:
- 「於」形、A 音、①④義。今音國語 yú、粵語 jyu4。
- 「於」形、B 音、②⑤義。今音台灣統讀 yú、粵語統讀 jyu1、大陸則仍按 B1, B2 區分:②讀 yú、⑤讀 yū。
- 「於」形、C 音、③義。今音國語 wū、粵語 wu1。
主要差異其實就在②這個最常用的虛詞義項歸屬上。
另外,古代一些較早的時期(尤其古文字時期),②義也多用「於」表示(實際研究中②義也要作更細緻的區分,分別對應到「於」「於」兩字上),而當時其音是 A 還是 B 還是其他的情形則有待研究。這個在讀古文時可能需要注意,但後世文章的話則無需考慮。
在當代繁體中文當中,「於(yú)」僅用作姓氏。
# EOF.
「於」字大致等於「於「,但是上古「於」「於」不同音。《尚書》《詩經》一般用「於」,《論語》除引《尚書》而外,通常不用「於」,《孟子》大多數用「於」,這跟時代或作者編者的方言有關。也有一些古書是「於」「於」並用的,如《左傳》。在這些書裏,「於」「於」是有大致的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於」不用「於」;如果在被動句或描寫句裏,一般用「於」不用「於」。
——王力
謝邀。
要解答題主對文言文(古文)中「於」與「於」的區分(區別)的疑問,請讓我在此貼出張玉金教授的《出土戰國文獻虛詞研究》,有總結有論述,難題還是得由專家解,所謂看乎不如讀書。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從字源的角度,「於」古文同「烏」,wu1,黑色的意思,吳方言有「烏青」(指身上被撞的青黑色淤血斑),其實就是「淤青」,「淤」就是「烏」,淤泥就是黑泥。於於都是語辭,假聲傳意,屬於虛字,往往是同聲假借,句中表達的意思跟原字意不相干。上古用「於」多,後來用「於」多,其實發音是不一樣的。
一般繁體文本中,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用區分的。需要區分的也就是地名、姓氏、嘆詞上比較少的情況。
王力的古代漢語有說到這個問題的部分,可以參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