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會不會因為拍攝難度被要求修改劇本?

程序員面對PM提出的各種需求,有時候就會說「這個實現不了」、「太麻煩了,改改需求吧」。很好奇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拍攝中,會不會因為某場戲拍攝或者製作難度太大(比如需要很酷炫的特效,非常多的群演,或者特別大的場景,極端天氣)被要求改劇本?


必須會。當過跟組編劇,感覺自己就是個圓場的。
"這個景沒有了,這場重寫"
"哦,好的導演!"
"那個演員後面不演了,把後面幾場他的戲刪掉"
"嗯,沒問題製片!"
"夜戲外景什麼的少寫點啊!打光太費勁!"
"行,燈光大哥我盡量幫忙!"
"我機票買好了,讓我早一天殺青,明天加的一場戲別寫我了吧?"
"額,我試試看吧......"

諸如此類。

以前說編劇是自己作品的上帝,

呵呵,

我們其實是臨時工。

解釋兩句,免得有人說編劇不負責,隨便改,所以國產劇才爛。

首先,編劇是影視行業的弱勢群體。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人家花錢請你改劇本,你能不聽人家的嗎?而且不這樣改,拍不出來,你連爛劇都沒得看。

等熬出頭,編劇當然不會再這樣任人宰割了。那時候的有經驗的老編劇是隨心所欲而不越矩,眼中無碼,心中有碼,什麼可拍什麼不可拍,哪些可寫哪些不可寫,心裡清楚得很。誰還會給你瞎改呢?況且,有些東西,紙上一個樣子,拍出來另一個樣子,實操起來很多問題是編劇坐在電腦前想不到的,編劇必須得考慮到攝製團隊,這算職業素養。不然再好的創意,拍不出來,你還不如去寫小說。

編劇是帶著鐐銬跳舞,我們是最不自由的創作者。比起作家,編劇更像工匠,我們只是手藝人,靠手藝吃飯,很多事編劇控制不了。


別說修改了,第一稿就是。


觀眾們對編劇的最大誤解就是認為寫劇本和寫小說差不多,都是搞創作。

然而寫小說是為了讓別人看,寫劇本卻是為了拍出來。拍不出來,寫得再飛又有什麼卵用?

我是學建築出身,所以一直喜歡用一個比喻:寫小說就相當於畫畫,而做劇本相當於搞設計圖

畫油畫可以把一棟田園小屋畫得很漂亮,詩情畫意。

但如果你要把這個房子造出來,那就得畫設計圖,你的確也要會畫畫,懂美學有美感,但你還得懂:結構工程學,材料力學,建築透視與畫法幾何學,建築空間學,建築安全法等等等等。還要因地制宜,勘察原址。

所以作為一個編劇,你這設計圖不是隨便做的,還得看你的甲方,房地產公司的預算,工期等等需求。所以編劇基本和設計師一樣,一分設計,三分溝通。一分創作,三分技術(編劇也有技術,可惜國內編劇幾乎沒有系統的教育)。

換句話說,根據片方的製作方面要求來修改,從編劇接到項目的第一天就一直在進行了

當然,由於國內的成本和技術周期等原因,拍攝中期的不可控性因素較多,所以經常有編劇需要在拍攝中根據變化做調整的情況。

這點相對來說美劇就比較少,因為工業的強大,所以其限制在前期就形成規格交付給編劇,編劇會在框架里完成,寫出來後也會有製作部門評估哪些部分需要調整。拍攝也會比較可控(廢話都是綠幕棚拍),個別集數片方想砸錢沖效果是另說。

所以編劇根據片方修改自己創作,本來就是常態,也是劇本工作的一部分

拍攝期間大量改動情節不是好事情,往往意味著導演與製片人在前期規格,風險控制,以及團隊執行力,甚至演員水準上存在短板。這種改動與其說是在拍攝時的減少成本,不如說是整個項目評估的誤判所導致的不得不為的止損。

想像一下房產商敲定了設計圖,然後施工到一半讓設計師改設計……

我知道很多人說現場改劇本是有多普遍,多正常。

但要普遍不代表就是正確的。

很多時候現場調整劇本是無奈之舉,又或者是為了精益求精。但拍攝期間大改情節絕對是不該發生的事情。編劇按照片方要求做劇本,搞定確認了就相當於完成工作。開拍後修改按理說那就該支付額外的報酬。

所以國內的所謂跟組編劇,責任雖然是寫在合同里,但很多契約條款有比較大的模糊性。比如有時候根據演員情況調整角色台詞風格也是常規工作,這是為了使成片更好。(不排除有時候也有遇到坑貨然後靠改台詞救的情況……)。但是調整情節甚至場次,這類工作其實是非常麻煩的,有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到的邏輯調整和故事結構調整涵蓋遠不及這幾場戲,甚至要動人物情感線。這完全是變相增加編劇工作。

這是國內相對不重視劇本,不重視編劇職業的部分體現(別和我說知名編劇片酬飛上天各種權利大,對大多數沒名氣的就欺負到死,對極個別出名的就跪舔,這是行業亂象)。

好萊塢要是結稿後要修改,不好意思咱重新簽一份合同,報酬另算。一般片方都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廢話施工後要改設計,設計師完全可以拒絕,除非有重大設計過失)。很多小影視公司花不起這個錢,就會另找便宜些的編劇改(畢竟編劇按片酬等級分好多檔,通過經紀公司都可以找到合適的),甚至很多時候為了省錢都是導演自己動手改,而且也沒膽把自己名字寫上編劇欄。

P.S.:美國規定一部作品最多只能署名3名編劇,且必須貢獻度要達到一定程度,按照貢獻值大小排序。一旦糾紛否則分分鐘投訴你,然後編劇工會會調查後讓仲裁委員會。(根據各種工作資料,郵件,會議記錄)。所以美國電影或者美劇,雖然劇本團隊很龐大,一部劇本前前後後動過筆的可能好十多人,但最終對署名權的判定是非常嚴格的。導演或者製片人搶個署名權那是聞所未聞,是要丟飯碗的。而且也絕不會出現什麼某人說:「我是XX名編劇的徒弟/代筆/寫手,那XX劇本其實就是我寫的」,然後影視公司還將信將疑的樣子……


太常見了啊。
我以前幫別人寫的一個劇,一群女孩嬉鬧,把其中一個女孩扔到湖裡。
結果拍戲的時候直接就是冬天啊!北京的冬天啊!


先不說我寫院線電影劇本時的周折和心酸,就說最近幫朋友拍網路電影吧,網路電影製作周期很短,劇本創作一般都在一個月甚至十天內內完成,大部分都粗製濫造,灑狗血吸引人眼球,有資歷的編劇一般不屑於參與,多是年輕編劇賺快錢的途徑。但今年年初因為幫這兩位好友編劇導演了第一部網路電影點擊量過了四千萬,這次還叫我來,可因為前期溝通不暢,投資方一換再換,從最開始的150萬投資最後變成50萬,為此我無償寫了三個劇本五個劇本大綱,就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本著業界良心和電影夢想,我的創作從來都是在考慮市場的基礎上決不丟棄藝術和深度追求的認真態度,所以每一個本子都傾注了所有心血,最後,他們熬不住干別的去了,我這兩個多月的工作都白費了。不過還好,原先比這更沒譜兒的事兒多了去了,習慣了。
在這行里我唯一值得拍胸脯感到驕傲的是,入行這六年來,我有四年的時間都食不果腹,但即使被騙被剽竊被放鴿子,我仍能依舊保持創作的激情和對電影的初心,絕不做違背良心敷衍騙錢粗製濫造的作品。
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作品,只要是不斷地往好里修改,改多少次我都能扛。


開機前改一百遍改到吐就不說了,從開機實操環節開始......
細節的修改是常有的事情,在不影響情節的前提下,晚上改白天,茶館改飯店,這種簡直不當是改戲了,或者導演和演員現場根據環境的臨時發揮,都很正常。
然而,開機以後還大刀闊斧把劇本弄得面目全非的...只能說是濃郁的中國特色,甚至很多電視劇開機的時候可能才有三五集劇本,不是粗製濫造的小電視劇哦,大製作大劇組也這樣喲
然後劇組裡的任何一個人,上至製片導演,下至服化道,都可以隨意地改劇本,某某道具做不出來,某某場地找不到合適的,某某特效實現不了,某某製片要加個什麼什麼植入,某某時間表不夠副線劇情砍掉等等等,這種也不叫事......最神煩的還是要屬演員改戲了,比如某大咖說不喜歡某角色的性格,改對話改動作,某大咖說喜歡女二的設定,把女二改女一,都是牽一髮動全身......
反正編劇是最沒有話語權的,改還是不改,最終是誰更強勢的博弈。當然電影的情況還是好很多的,畢竟時間比較足前期籌備比較全面不至於大改特改,特別很多自編自導的老師們,比如傳說中的徐浩峰老師,那劇本還原度簡直是良心,這種就少之又少了。
總而言之,正常情況下能遇到一個好好按劇本拍的劇組簡直就是奇蹟.....


一部劇本在被拍出來之前,改動是再正常不過的,無論是拍攝前,拍攝中,甚至後續剪輯,也要進行調整。等到電影成型,你會發現跟你的劇本出入很大,有可能面目全非。

至於那些還原度很高的劇本,是因為他們在投入拍攝之前,就已經改了不下二十幾遍,每一遍都耗費心血。那樣還不能保證完本跟電影一模一樣。

當一個故事處在文學作品階段時,裡面所有的人物動作、場景之類的,我們可以任意腦補,各種動作形態都會有。但一旦他要被拍成電影,最終呈現在熒幕上的,只有一種動作。詞句優美不是劇本的優點,劇本語言只有一個要求:精確。

精確地表達動作,精確地表達情感,從而支撐主題。考驗的不是編劇的文筆,而是技術。編劇實際上是個技術工種。所謂才華只是加分項,不決定基礎。

最近在看《肖申克的救贖》的劇本,就劇本成熟度來講,《肖申克的救贖》算是極為優秀的了。即使是這樣,在完本的基礎上,拍攝的時候也做了大量刪改。有很多場景在拍攝時就被直接略掉,或者合併到其他場次,甚至有些場景拍完了,在剪輯中也要刪掉。

影片結尾安迪逃獄後,劇本上寫典獄長派了個新手獄卒去追蹤安迪逃獄路線,結果新手被臭得嘔吐,瑞德在一旁開懷大笑。這一段摩根弗里曼表演的時候,拍了很多條,眼淚都笑出來了。但最後剪輯時這段去掉了,因為他削弱了影片最後情感的升華,即使這段很精彩。

說到正題,那些有難度的場景,如果只是加分項,會被直接去掉,如果是主場景,是一定要改的。

但是要注意,這個改動,一定是投入拍攝之前做的工作。投拍之前,一次次的劇本會,一次次地根據實際情況修改。甚至不用開劇本會,一個活好的編劇自己就會動起來。

正式開拍之後,架上機器、布好場景、燈光、道具、演員準備好,就要開始算錢了。在製片人心裡,嘩嘩淌的不是血,是錢。每一秒都是錢。就算投資人是煤老闆,他的錢也是錢,不能隨便霍霍。

這時候你說要現場改劇本,你說製片人會不會拿刀砍你。

《肖申克的救贖》的導演兼編劇弗蘭克·達拉邦特,在電影開拍之後,每時每刻都透著緊張感,因為天氣等等不可操控的因素,進度一有耽擱他就哼哼,擔心投資方會告他。畢竟拿了人家的錢,不按合約幹活是違法的。

還好他準時完成了進度,甚至有時間玩點加分項。瑞德假釋後,到約定的地方去拿安迪的信。他跨過草叢,草叢中蚱蜢受驚,炸著翅膀四散飛走。瑞德在一片自然中,坐下讀信。這段是《肖申克的救贖》里最美的一個場景。至少給影片加了0.1分。

這都是劇本給力,我們才能有機會看這些加分項。

然而以上都是理想狀態。

放到國內也都呵呵了。即使是某些大導演,架上機器等三五天的天光,也是常有的事。有些團隊,當時是不靠譜的,連劇本會都不開就敢開機你敢信?到了現場架上機器,現討論劇本,討論該怎麼走位怎麼演。

居然還沒人去告他們。

所以,問題里問的,會不會因為拍攝難度而改劇本。會。但是那是整個團隊的鍋,全讓編劇背了。


央視良心電視劇《舞樂傳奇》的編劇王倦就曾在電視劇播完後在微博寫過自己對結局的最初設想,以及對最終boss是哪一位角色的考慮,但是編劇表示當時因為片方考慮到劇情太過複雜,怕觀眾難以理解,可能一開始的劇長也難以承載太多的信息量,所以那一版劇本被片方否了。
所以,很遺憾,最終播出的版本也因為一些角色的行為邏輯上的瑕疵受到了一點質疑
附圖,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查看


科科。

置景做不出來,改劇本。
場景找不到,改劇本。
拍攝時間不夠,改劇本。
男一背不下台詞,改劇本。
女五號對人設不滿意,改劇本。
阿貓阿狗都可以讓你改劇本。
編劇,影視圈食物鏈的底層,科科。


作為編劇,考慮實現度考慮成本等因素,那是基本功。。。。


這不就是產品經理的需求程序員做不出來嗎。


所以現在很多編劇是跟導演製片先去看景再創作,大致在哪拍,拍什麼心裡有數了再寫。因為拍攝時候因為各種因素要改的太多,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會在拍攝難度和場景上給自己找麻煩。

極端天氣?呵呵,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一般都不會寫,除非導演堅持。


導演和演員直接改的面目全非都很平常


一定會改,剛改完第五稿的新人飄過


我在和爸媽一起吃飯的時候,免不了要跟著他們一起看各種電視劇,我看兩眼就覺得前後邏輯不搭啊,這個人一會手撕鬼子,一會就跑到八百里開外炸了日本基地,用傳送門也太快了吧。當然,這不是個例,根據偶爾瞟兩眼的感受,我發現,中國電視劇的編劇都是傻X。
為什麼這麼說?
1,他們寫一些專業性的東西的時候根本就不會去問問專家,而是根據他在電影學校學到的爛知識胡亂拼湊。八百里開外一槍擊斃鬼子,手撕鬼子等等傻X情節,不就是他們在電影學院學到的狗X東西。
2,對了,不僅中國電視劇,中國電影大多也是垃X。 什麼碟仙,筷仙,廁所仙等等用網紅露胸露屁股打擦邊球博眼球。《驚天大逆轉》中各種不可實現的因素,躲到煤氣管道里放炸彈這種傻x行為我也是服了。 其他的都懶得說了,不服你就不服,關我什麼事。
3,中國電影,只要拍出來上映就能票房過億,因為什麼?中國人多啊,1%的傻X比例,都是1千萬人呢。(現實中這個比例更大)要不這幾年,什麼小時代各種玩意都爭著拍,呵呵。

反正中國電影電視劇什麼的,越來越成為一種玩笑,大家用手撕鬼子來調侃它們。投資商盲目圈錢才是罪魁禍首。


推薦閱讀:

將遊戲劇情改編成影視劇劇本,有哪些難點?
寫劇本的時候怎麼能在短時間了解一門學科和知識?
為了去蹭課在中戲找了份雜工,進教室的時候怎樣假裝經常來上課的樣子?
如果一個城市遍布超能力者會怎樣?
丁蟹這個角色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TAG:編劇 | 電影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