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比作俾斯麥是否合適?

兩者有多少共性?


俾斯麥鐵血手腕,將國家送上正軌,縱橫捭闔,帶領一國稱霸,比管仲。李鴻章扶大廈之將傾,耗盡心血為遲暮之帝國,小有中興卻難逃歷史洪流,如諸葛亮。
類比兩人不合適。通性是,都為自己的國家鞠躬盡瘁,都有個人魅力和修養,也都有手段。


李鴻章比俾斯麥或者能力上差距不大,但慈禧給威廉一世提鞋都不夠水平。


答題之前首先表個態,俾王和李文忠公都是我非常喜愛和崇敬的歷史人物,下邊的觀點僅僅是就事論事。(前邊的尊稱是為了明確崇敬歷史人物的立場,後邊還是直呼其名了)

個人竊以為,將李鴻章與俾斯麥進行對比並不合適。

首先,「東方俾斯麥」的評價不是在對李鴻章的政治地位和功績進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後作出的,僅僅是說李鴻章堅毅的性格而已。

「東方俾斯麥」的最初由來是這樣的:德國海軍大臣克納德訪華,到天津拜會李鴻章。克納德跟李鴻章說,我來華訪問所坐的軍艦是當今一流的軍艦,裝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歡迎您有時間去艦上參觀。李鴻章滿口答應。結果約好的那天天降大雨,風雨交加。但是李鴻章仍然冒雨來到大沽口。然後在大沽口遇見了克納德派來的聯絡官。德國聯絡官向李鴻章轉達了克納德的口信,因為德國軍艦停泊在距離港口數十海里的地方,需要搭乘小艇前往,今天風雨太大,小艇太不安全,不如改期。但是李鴻章急於了解德國海軍以作為北洋海軍的榜樣和借鑒,而且他也不想讓德國人看不起自己,就毅然帶著翻譯搭乘小艇前往德艦參觀。克納德見到李鴻章如約前來,非常驚訝,說,您冒著這麼大的風雨前來,真是守約啊。這種堅毅的性格就跟我國的首相俾斯麥一樣。然後克納德回國就到處感慨李鴻章是「東方俾斯麥」。

這便是「東方俾斯麥」的由來,真的跟政績什麼的毫無關係。

其次,「東方俾斯麥」的這個稱呼的廣泛傳播來自於李鴻章1896年出訪歐美時,西方媒體對他的稱呼,這僅僅是通過一個簡明的比喻來向並不了解中國也不認識李鴻章的普通歐洲人進行一個簡單直白的介紹而已。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說法:中國當代的歷史教育中總是無限拔高宋代王安石變法的意義,而在宋史和時人筆記中,王安石都是以奸臣形象出現的。深究其原因,在與列寧選集中曾有「王安石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之語。其實那只是書中的一句注視。列寧本意並非評價王安石,而是為了向對中國歷史毫無了解的俄國人介紹王安石的身份而已。

個人以為,如果前述掌故屬實,那麼李鴻章的「東方俾斯麥」之名當與王安石的「改革家」之名緣由等同。

其實李鴻章與俾斯麥在國內的政治地位並不對等。

俾斯麥在德國統一前是普魯士首相,是政府的首腦。而在德國統一後,根據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憲法,由普魯士首相兼任的帝國首相(Reichskanzler,字面意思是「國家總理」)是帝國政府的唯一官員。

反觀李鴻章,他的頭銜是「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大學士雖然有宰相之名,但其實清代自雍正朝以後,真正握有宰相之權的是軍機大臣,而李鴻章終其一生也從來沒有擔任過這個職務。

其實倒是日本的兩位人物:另一位「東方俾斯麥」伊藤博文和以「東洋俾斯麥」自詡的大久保利通,他們的政治地位真的與俾斯麥相似。伊藤是日本的首任首相,自然是政府首腦。而大久保雖然只是內務卿,但他擔任內務卿是尚無首相,所以這個內務卿實際上就相當於不負責財政、司法和教育的政府首腦,就想相當於總理,而非後來的「第一副總理」。(當時日本政府只有內務、大藏、司法和文部四省。)

所以說,俾斯麥是國家領導人。而李鴻章自始至終一直是地方首長,雖然他的轄區緊鄰首都,地位重要,但是終究他從來沒有在中央政府中擔任過任何職務。(李鴻章在翰林院散館後便被同鄉前輩呂賢基帶回家鄉安徽辦理團練事務,後轉入曾國藩幕府,歷任安徽按察使、江蘇巡撫、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等職,一直待在地方。)

因此,俾斯麥是一個國家的政府首腦,儘管這個國家是聯邦制的,但是他仍然可以在國內進行一系列涉及頗廣的改革和建設。而李鴻章只不過是一個單一制國家的封疆大吏,固然位高權重、資歷豐厚,但卻沒有那樣的空間和平台,只能在中央政府的允可和支持下進行一些有限的改良甚至只是試驗。

以此觀之,個人感覺從政治地位而言可以被譽為「中國俾斯麥」的應該是恭親王奕訢。

所以竊以為,梁啟超「居位之高之久,卻乃使龐然碩大之支那降為二等國」的評價真的是太過苛責了。

總而言之,所謂「東方俾斯麥」的讚譽,最初只是對李鴻章性格的一個評價,後來變成了向歐洲人介紹李鴻章身份的一種便捷的簡化方式,如此而已。然而今人竟然據此對李鴻章和俾斯麥二人進行全方位的比較,真的是去其本意甚遠矣。

----------跑題的分割線---------------

提到俾斯麥和李鴻章,就不可避免的提到俾斯麥那句著名的「誠巍巍矣!然吾歐人以能敵異種者為功,自殘同種保一定,歐人所不稱之。」對此,在這裡很想趁機替俾王洗地一下。

簡單說就是,李鴻章在訪問德國的時候去拜訪了俾斯麥。俾斯麥詢問李鴻章有什麼引以為傲的政績。李鴻章就講述了他平定太平天國和捻軍的功績。然後俾斯麥說,歐洲人以戰勝敵國為榮,內戰的功績是不會拿出來炫耀的。——然後人們就開始諷刺俾斯麥是以武力統一德國而著名的。

其實個人覺得,在俾斯麥心中,擊敗同屬德語國家的奧地利、薩克森等國,吞併黑森-卡塞爾等國、降服巴伐利亞等國同樣是擊敗敵國。在俾斯麥的回憶錄《思考與記憶》中曾經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歐洲1848年革命的時候,在德意志各邦國的自由派的主導下,組建了一個「愛爾福特議會」,俾斯麥是這個議會中的普魯士議員。然後這個會議選舉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為德國皇帝,希望籍此實現德國統一。但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以及俾斯麥出於維護普魯士利益的考慮拒絕了愛爾福特議會的推舉,導致這次德國統一計劃流產。然後議會中的一位支持德意志統一的議員就說俾斯麥是「德意志祖國遺失的兒子」,以此來諷刺俾斯麥反對德意志統一的立場。對此,俾斯麥的回答是:

我只有一個祖國,那就是普魯士,我永遠也不會背棄自己的祖國。

所以在俾斯麥心中,每當言及「祖國」亦或「同胞」的時候,所認同的,心中所思所念的不當是「德意志」,而應是普魯士。


世界近代史課上教授分析過這張圖
這張圖是普魯士擊敗法國佔領巴黎 在凡爾賽宮裡宣布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圖中左邊站立的是德國皇帝 右邊穿白色衣服的是俾斯麥
請各位同學告訴我 圖中最顯眼的是誰 沒錯這位同學回答的很正確 是俾斯麥
但是歷史中 俾斯麥也是穿的深藍色的普魯士軍裝 但是畫家專門給他換成了白色 就是為了突出他
寓意也很明顯 德意志帝國其實是俾斯麥一手創立的 同時也是德國所有民眾和歐洲其他國家認可的
放在中國 如果出現這樣的事情 李鴻章的頭早就不知道掉了多少次了
李鴻章是不斷的在慈禧 光緒 保守派之間尋找縫隙 最重要的是表忠心 大量的時間資源都浪費在這上面了 這也是無奈之舉
所以我認為 論才華 李鴻章高過俾斯麥和伊藤博文
然而清政府被三重枷鎖捆著 1 是單純的禮教封建社會相對歐洲國家主義覺醒的落後 代表人物翁同龢 2 清政府作為一個小數民族建立的政府 在八旗兵被鴉片腐蝕的戰鬥力喪失面對絕大多數的漢人 要搞民族平衡 代表人物恭親王醇親王 但是在太平天國之後 對李鴻章是完全信任的 但不能說對漢人信任 3 慈禧太后干政 一直要放著朝廷里對她的反對勢力 如果李鴻章和張之洞有矛盾 慈禧一定會向著張之洞
在這三重枷鎖的束縛下 李鴻章施展拳腳的空間 實為可憐
帶著同情去看李鴻章 只能說 國運不濟 老司機帶不動
為什麼說清政府的滅亡是必然 高中水平的人會覺得 因為有孫中山 有袁世凱 但是對那段歷史有足夠的了解就明白 這覆滅是各種保守勢力 就好比在一艘觸角快下沉的船上 他們不光不肯離去 不肯把自己的那些行李丟下船 不允許有改革思想的新人上台 不斷用禮教來攻擊新人 船長慈禧出於各種權衡 也不能支持激進的干法 然後這幫保守派還不斷杯革知道怎麼行使的領航員 最後只能抱著這艘船一起沉下去
---------------------------------------------------------------------------------------------------
再補充一句,李鴻章雖然得寵於老佛爺,敗北於甲午,死在談判桌上。其實是論地位是蒸蒸日上。兩次政權交替以及兩次重大失敗,都熬過來了,安全降落。
而俾斯麥,雖然一手把德意志推向巔峰,但是換個皇帝立刻就失勢,雖然不算硬著陸,但是依然讓人惋惜。
----------------------------------------我對不看答案就來嘲諷的答案都摺疊了
用一個農業時代的人比一個工業時代的人 本身就有許多歷史客觀因素需要考慮
我就給我的指標
1他們的權力大小如何
2結局如何
3政治遺產


題主可以去看看《走向共和》,那上面的人物不能說百分百的就是史實,但是已經刻畫的非常精準了,非常深刻!!!!八旗不行了,湘軍出現了,湘軍不行了,淮軍出來了,淮軍不行了,新軍出來了。
原來的舉國小農經濟,到後來的官督商辦,官商合辦
北洋水師,福建水師,南洋水師
新式學堂,留洋人員。外教教學,西學東漸。
另,李鴻章還出國考察,走訪歐洲美洲...........諸君親愛的毛爺爺可就到過蘇聯...........
上述的例子,李鴻章都參與了,努力了,但是他不是決策者,他是個掌舵人,卻不是個船長。
還有就是社會背景:
俾斯麥的普魯士,是從四分五裂走向統一,即便容克地主的控制力還是特彆強,但是社會已然接受了新鮮事物,從國君到大臣都勵精圖治,期望富強。
清政府呢?封建君主專制的確走向了尾聲,但是慈禧的控制力,大臣的思維能力,國民的認知水平,跟普魯士完完全全不在一個層次上,完全就是不同次元上的。即便是到了21世紀,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以及文化上面存在著很多封建式的東西。更遑論一百多年前的清朝............
倘若李鴻章要獲得俾斯麥相仿的成功,那麼他就要把一切推倒,重鑄。他要強制當時的中國人接受西方的思想,要讓國人知道機器轟鳴不是洪水猛獸,而是前進的凱歌。要讓人民知道地球是圓的,科學遠比鬼神可靠................但是,可能嗎?即便是經過了一百多年,國人的心中還是充滿了奴性,充滿了封建迷信...........中國根深蒂固的固有觀念和制度,是塊頑疾,越是牢靠的桎梏就越難打破,李鴻章沒這個能耐,誰也沒有這個能耐能一蹴而就。只能慢慢的改變...................
所有開上帝視角不論背景的推論都是耍流氓!!!!!!
不要開上帝視角看歷史!!!!
不要開上帝視角看歷史!!!!
不要開上帝視角看歷史!!!!
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終了,一句話概括:國情在那擺著呢!

----------------------------------------傳說中的分割線--------------------------------------------
寫到後面發現有點跑題了,諸君就隨意看看吧
再來說說兩者的共性:
1,,都是位極人臣,握有極大權力,但是...........但是............沒有決策權,李鴻章見到慈禧頭都不敢抬,威廉二世不喜歡俾斯麥,俾斯麥立馬滾蛋。
2,都擁有相當的政治才能,李鴻章的具體成果上面我已經列舉了一些,再加乾貨很費時間,諸君自行百度。俾斯麥將一個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改變成了能將法蘭西打趴下的統一帝國,為新誕生的國家機器搭建了框架和軌道。
3,都擁有極強的外交才能,李鴻章在各國中間左右逢源,雖然簽了很多不平等條約,但是他說的話洋人會聽,換個人的話,洋人話都懶得跟你搭茬,不服?不服再打啊?!!至於不平等條約的話,實在是落後就要挨打,國人任重道遠啊。俾斯麥,在歐洲列國間縱橫捭闔,慢慢積蓄力量統一德國,實現逆襲。


俾相說了,反正沒人說他是西方李鴻章


竊以為是高級黑!

俾斯麥以「鐵血」手段,完成了德意志統一大業。其後,拉攏俄、奧,安撫英帝,壓制世仇法國,把德意志作為世界強國推上了歷史舞台。

反觀李鴻章,作為大清國股肱重臣,主持朝政事務數十年,可他都幹了什麼?

1871年,李鴻章開始「坐鎮北洋,遙執朝政」之際,與日本簽訂了《中日修好條規》,尚能體現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該條約明確規定:「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兩國政事禁令,各有異同,其政事應聽己國自主,彼此均不得代謀幹預,強請開辦。」,

總體而言,《中日修好條規》體現了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是一個基本上平等的條約。

然而,就在李鴻章左右朝政二十餘年之後,我大清竟然淪落到與日本簽下空前絕後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的地步!

倘若說慈禧老佛爺是一個鼠目寸光的婦道人家的話,但在軍國大事方面對李鴻章也算是言聽計從了。甚至在慈禧老佛爺向李大人哀求之際,卻公然大搞「東南互保」和中央對抗,其權勢熏天到了何種地步?然而,李中堂究竟是如何治國理政,把這大好江山搞得一塌糊塗的?

僅僅數十年,就國勢就淪落到如此地步,就這也敢稱為「東方俾斯麥」?


這是俾斯麥被黑的最狠的一次。
俾斯麥是個嚴酷的國家主義者,他的手段和目的圍繞著一個中心那就是「普魯士」,李忠堂熱心的是權術,權衡利弊圍繞的中心是他自己。
李中堂引以為榮的鎮壓太平軍,捻軍在宏觀歷史上是可恥的,「洋務運動」為什麼只是運動而不是革命?因為大清元勛們只是隨波著時代的潮流的做作樣子,對他們而言政績大於社會效益。俾斯麥無論是打擊傳統勢力,限制社會運動還是發展社會保障制度和義務教育,都是為了國家的穩定和強大,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德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兩人無論在人格還是成就上都不能相提並論!俾斯麥是個政治家,李中堂只是個政客,說政治家那是高台他。
俾斯麥創造了時代,時代創造了李中堂;人類歷史上只有一個俾斯麥,而人類歷史上有N多個李中堂。
最後,李粉只是是果粉的一種。他們往往把自己的不作為推給時代的局限性,然而事在人為,換另一個人做結果可能完全不同,政治家和政客是不一樣的,他們看待事物可能真的不一樣!


在護球上,李毅自比亨利


那是法國人說的是一種嘲諷
中國的俾斯麥應該是袁世凱


因為對甲午戰爭有些研究,自然對李鴻章了解一些,俾斯麥知道不多。答一發,水平有限。
二者之間沒有多少共性。職位上來說,俾斯麥是得到皇帝重用的宰相。李鴻章的職位是總督,但也不只是個總督,手下有淮軍,北洋水師,主辦洋務運動,用現在的話來大概說就是主管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直隸省委書記兼省長,直隸軍區司令兼政委,後期還兼任了大清國外交部長(背鍋俠)。
大環境來說,英雄和時勢是相互影響的,俾斯麥處在正在崛起的德意志的前夜。晚清,呵呵。
功績來看,俾斯麥完成了除奧地利意外的德意志的統一(用這一句話可以概括可以嗎?如有疏漏請指正)。
李鴻章,分為前半生和後半生。先說出自己的結論,前半生一帆風順,後半生一敗塗地。
先說前半生,組建淮軍,鎮壓太平天國,鎮壓捻軍,辦洋務,創建北洋水師。李鴻章在鎮壓太平天國時期就非常重視西方現代化武器的作用,洋務運動是他人生的巔峰,北洋水師是中國現代化國防事業的結晶,成軍之初無論是武器裝備、兵員素質都是一流的,亞洲第一名副其實。在「長崎嫖妓事件」日本也屈服於大清的堅船利炮。他的人生要是就走到這,那他的評價是不會低於曾國藩的,可惜老爺子高壽,活到了1901年,享年79歲。
下半生,甲午戰爭事前來看並不是一場沒有勝利希望的戰爭,日方當時並無多大把握。當時國際上普遍認為清國的勝率是要高些的,當然了國際上是把清朝當做一個整體的,其實對戰雙方是李鴻章的淮軍與北洋水師和日本。相較而言李鴻章是處於劣勢的的,陸軍也就武器裝備和日本陸軍是一個級別,真正能參戰的陸軍人數其實是低於日本的,實際作戰能力事後來看更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陸軍幾乎沒有像樣的作戰。海軍方面,開戰前,北洋水師的亞洲第一已經讓位於日本了,泛泛來說北洋水師相對於日本海軍唯一的優勢大概就是鎮遠定遠兩條鐵甲艦和巨炮(實際上巨炮也沒發揮作用,就沒幾發開花彈,靠實心穿甲彈能把船打沉,只有指望奇蹟了,鎮遠定遠是日軍無法擊沉的,)了,其他方面完全劣勢。李鴻章對於這種現狀是有了解的,是希望避免戰爭的,但他也知道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自然也積極備戰。關於作戰中的避戰寶船思想個人認為不能說是一個錯誤的選擇,風險艦隊的作戰思想是建立在是要能夠對敵方造成無法承受的損失的能力,事後看北洋水師不具備這個能力,選擇存在艦隊是可以保持在海上對日本的威懾,威脅日本的補給線,陸軍只要能托住,日本是打不下去的,一旦被全殲或者遭受重創喪失了制海權,日本的補給就源源不斷,日本可以在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任意選點進攻。當戰爭失敗後,馬關條約不過是戰爭失敗必然會出現的結果之一,指望靠嘴皮子能減少損失,這是不切合實際的,可以的話你可以去跟領導談談包括加工資,少加班等正當合理訴求,至於簽字也是需要最高領袖同意的,簽個不平等條約就變成賣國賊,那列寧怎麼就是是偉大的革命導師?當然戰爭失敗李鴻章首當其衝,畢竟換上翁同龢,張之洞來指揮,早就不戰而屈人之兵了。甲午之後,李鴻章失策沙俄,促成簽訂了中俄秘約,這個鍋他得背。雖然約不約並不重要,你約了俄國人會來,你不約俄國人也會不請自來,畢竟東北是個名器啊。
先說這麼多吧。


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評論,很中肯。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俾斯麥自是要強於李,把李比作俾斯麥也是合情合理。


有點偏題...只是看不下去,好多人對李鴻章的偏議。


李鴻章,看不出有象俾斯麥的地方來。
拿李鴻章比俾斯麥,也是不妥。李鴻章可比阿部正弘,幕府老中,在黑船來航後阿部正弘實行安正改革,建立近代化海軍和海軍學校,培養出勝海舟等一代人才,幕府里眼光比較長遠的人。
洋務運動這事,幕府差不多就把李鴻章的工作做完了,但是沒用,體制沒改,下層武士無出頭之日,導致下層武士倒幕運動,最後仍然丟掉了江山。


「東方巴黎公社」
「東方馬其諾"
"東方隆美爾"
你一提東方XXX我就知道這人不行。


一個是朝廷的走狗,連獨立人格都沒有,還扯什麼別的?李的成就是由其位置決定的,不是其個人能力,放條狗在那都一樣。
有人說俾斯麥也是大臣,然而畢竟能站著


帝國君臣相得才能幹事啊,滿清,李鴻章那是奴才命啊…


俾斯麥曾受到質疑:如果普魯士僅僅因其他主權國家不贊成其國策便征服這些國家的話,歐洲是不會坐視不管的。
俾斯麥答道.:歐洲是誰?

而李鴻章可見於世的應該可算作是對列強馬首是瞻。


大清的糊裱匠和普魯士的糊裱匠。

我大清的糊裱匠李中堂的事迹不必多說,他是大清腐朽政治中的一位相對開明的大臣,既沒有現在部分人吹的那麼神,也沒有長期宣傳的那樣是一個存粹的賣國賊。就對李鴻章來說,個人認為在維護行將就木的清朝時和統一德意志之後的帝國宰相俾斯麥還是有一些相似的。李鴻章所做的一切還是為了大清江山,在洋務運動中的努力也不過是企圖用十九世紀的技術來維持大清的體制。結果大清的政治體制卻在甲午戰爭敗給了新崛起的日本,而李鴻章這位老官僚也只能無奈地說自己是一個糊裱匠了。

俾斯麥自始自終都是一個普魯士人,他用普魯士曾經的手段使得普魯士建立(嚴格來說是在德意志地區取得了支配地位)了德意志帝國。一次威廉一世曾生氣的對俾斯麥說「不要忘了你是一個德意志人」 而俾斯麥則回答說:「我首先是一個普魯士人「。雖然普魯士主導了德意志帝國,但是德意志卻在逐漸吞噬者俾斯麥的普魯士。俾斯麥在統一以後採取了一切辦法來維護普魯士(尤其是容克地主們),1873年開始的「文化鬥爭,1879年的反社會主義法,以及經濟上採取的高關稅政策都是俾斯麥目標的典型體現。但是俾斯麥這麼做卻並沒有受到很大的效果——俄國和殖民地小麥的輸入擠壓著容克地主階級的經濟收入,城市裡面的人民認為保護主義政策提高了物價。1890年,俾斯麥因為在延長反社會主義法與威廉二世皇帝產生了嚴重的分歧而倒台。僅僅四年之後,1894年前巴伐利亞王國首相霍恩洛厄·祖·席林菲爾斯特親王成為普魯士宰相,而從次直到1947年普魯士的徹底滅亡,容克地主再也沒有產生過一位普魯士首相了(貝特曼-霍爾維格勉強算,不過他名字中的馮是為了表彰他爺爺普魯士法官功績,而他的父親在勃蘭登堡買地成為地主),俾斯麥的下台宣告了最後一位想維護普魯士的人離開了政治舞台。


都是能臣,都是自己國家精英中的精英。

因為二者兒時的教育環境和所在的國家面臨的內外環境完全不同,所以二者的能力、成就並不能做橫向對比。


看來是時候上這張圖了!


推薦閱讀:

中國歷代皇帝裡面武力前三位的都是誰?
怎樣評價牟其中?
歷史上有哪些橫空出世的人後來卻又消息全無不為人知?
《史記》里,張良年輕時遇到的黃石公是什麼人?

TAG:歷史人物 | 李鴻章 | 奧托·馮·俾斯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