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影視工業網與北電攝影系老師開辦CSC網路電影學院這一舉措?


就像膠片時代的逝去使電影攝影門檻大大降低一樣。網路時代,知識流通如此之快,電影學院的東西再也不是高居廟堂之上。國外網站上早有了各種大師課,Shane hurlbut等等各種優秀網路課。電影學院的知識,我們不搞,別人早晚一樣要搞,與其閉關自守不如主動開放交流。

信息大大豐富的今天,年輕攝影師之間的較量,不應當再是對新設備的熟悉程度,對曝光控制的熟練程度(當然技術也很重要)。而是審美能力的較量,藝術想像力的較量。網路課程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能夠為更多的攝影師提供專業知識,打破技術門檻,讓攝影師們更專註於藝術創作。

網路課目前主要錄製的是攝影系的課程,全部課程體系算下來也有幾百個課時。未來如果有機會,也希望推廣到全院。能夠錄製電影學院各系的課程。

最後吹一波攝影系,攝影系的名聲是攝影系的前輩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在各大劇組打拚出來了。作為年輕攝影師的我們與其糾結於技術門檻的消失,不如專註於藝術創作。兢兢業業工作,勤勤懇懇做人,以攝影師的身份為中國電影做出一點點微小工作。


這是好事,但是讓我心裡略微有點不太平衡…我們要了命的上了四年學學的課程你們現在在網上2000多塊錢就能上了…

看了課表,不管如何,確實是攝影系從成立以來最經典的課程,基本涵蓋了我們本科大學四年的所有精華課程,如果認真聽的話收穫絕對不菲…


對於我這樣非科班出身半路出家的從業人士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為穆爺瘋狂打Call


我覺得這是好事!中國電影的高速發展猶如互聯網一樣,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近40年,在世界大背景下,不太了解中國的文化還是有很多,而電影是作為文化輸出的一個最大的窗口,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那中國的電影人是不是能承擔這樣一個使命?對此,我們看到,前輩電影人已經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而我們相對年輕的電影人可以說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拿這個接力棒。顯然,這個接力棒並不是很好拿,因為在國內專業的電影人還是很少,這就要求在這個行業的人都需要有專業的理念和素養,所以由影視工業網發起並帶動和中國內地攝影家協會一起做的這些電影知識和技術的普及就顯得至關重要!除此之外我們也發現,好萊塢的技術和專業不再是獨門秘籍,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們也可以了解或學習到相關知識,那麼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自己來開起,中國有那麼多的優秀師資,為什麼一定要躲在一個封閉空間里施展拳腳呢?這讓我想起了早前的前輩謝晉所創辦的學校一樣,據我所知,上海廣告圈就有從那裡走出來的內地優秀廣告人。所以我想影視工業網和CSC合作一起做的這些電影知識普及甚至精華傳輸不僅僅只是把北京電影學院4年本科的學習內容拿出來,而且從中國電影未來的宏觀考慮做的一件有助於中國電影發展的大事。與此同時,從學習者本身,互聯網電影教學也能刺激那些科班學習的同學,這就是,你再不學習努力,終究會被市場淘汰。所以我們不要太糾結所謂的精華還是普及,而是認真努力學習,做好前輩的接班人,為中國電影事業貢獻你我的能量!


穆德遠是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CSC)會長、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博士生導師,85年至今從北電走出來的攝影師,基本都是穆德遠的學生,比如楊述、宋曉飛、羅攀、邵丹等等。
今年5月,穆德遠牽頭成立了中國第一所互聯網電影學院——CSC電影學院。上線至今,已有超過3,600人在平台學習,算下來,比自己10年教過的總人數還要多。
網路時代,這位61歲的電影學院教授正在探索著更高效的教學方式。

?畫外音 -從安生立命到愛上電影

與大多數50後出生的導演一樣,穆德遠的電影生涯始於偶然。

高中畢業以後,穆德遠在一所中學教美術,為了補貼家用,他經常幫母親畫燈籠,也自己靠畫鴨蛋掙錢,「畫一個鴨蛋一毛五,我一天畫十幾個鴨蛋,一個月能掙到七十塊錢,那可是70年代。」

「我父親就說,你別老畫這個,我給你找老師正經學畫,人必須有一技之長。讓我哥哥學外語,讓我學畫畫,家裡的事情你少管,把精力放在這。我才開始學畫。」

父親給穆德遠找來的美術老師,是中國史學泰斗翁獨健的三女兒——翁如蘭。

後來翁如蘭調離北京,走之前,給穆德遠介紹了一位水平更高的美術老師,這個人,就是中央美院的教授廣軍,沒錯,就是林韜口中的「廣先生」!多年後穆德遠從中央美院把林韜找來做老師,二人相見如故,「我們竟然是同門師兄弟!」

有一件事令穆德遠記憶猶新。

廣先生家有一張小畫,畫的是一個小孩趕鵝,他身後的鵝飛起來了。

廣先生說,「你告訴我,後面的鵝為什麼飛了」?

穆德遠:「為什麼飛了?有人來了?」

廣先生:「我畫面里沒有人,你再好好看。」

穆德遠仔細看,「有一個拖拉機的投影在裡面,拖拉機在後面按喇叭,鵝驚了,就是這個瞬間!」

廣先生說,「這叫畫外音。」

「那是1976年,我第一次聽到了這三個字。我上電影學院以後,很多人還不知道畫外音呢。」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穆德遠想考藝術院校,但是藝術院校都不招生。

「於是我報了南工的建築學,但是我的分數沒有達到,半年以後的1978年,藝術院校開始招生了。」

這一次,穆德遠報考了中央工藝美院油畫系。報完名出來的時候,他看到門口貼著北京電影學院的招聘簡章。

「我以前都沒有聽說過有電影學院。但是『電影』這倆個字好玩啊!」

穆德遠選擇了自己把握最大的一個系——攝影系。

「因為只有攝影系要考數理化和繪畫,我有優勢嘛。」

初試完,工藝美院通知就來了。「當時其實有學上是最重要的,不是說你真愛什麼,好,放棄工藝美院,把寶押在這兒。果然就押中了。」

進入電影學院以後,穆德遠才知道電影是怎麼回事,與他同年考入電影學院攝影系的的,還有張藝謀、顧長衛、張會軍等人。面對來之不易的大學機會,他和同學都非常努力。

「電影這一行特別有意思,當你學進去的時候,你會真的愛上它。」

?解決問題 -告訴自己「我很牛」

大三的時候,穆德遠對自己的未來產生了懷疑。「我能成為優秀的攝影師嗎?」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有了答案。

大三下學期,穆德遠和顧長衛、霍建起、潘元亮等同學拍攝一部名為《田野》的聯合作業,看的時候,他們驚喜地發現了一片美麗的白樺林。

「初春的白樺林,雪還沒化完,簡直是覺得漂亮不得了,真的就想哭。」

實拍的時候已經是夏天,當他們再次來到白樺林,一看就傻掉了。

「前面那個荊棘一人多高,最漂亮的那片白樺林被荊棘全部擋住,根本看不見,怎麼辦?我跟潘元亮一把斧子一把手鋸,從下午一點半一直砍到五點,把這一片荊棘全部砍掉了,終於看到了白樺林,說這個角度可以了。機器架起來的時候,我的手在抖,渾身抖。」

這部戲拍完後,穆德遠發現自己是一個在現場可以解決問題的人,他堅信自己能成為優秀的攝影師。

「事實證明在以後的拍攝當中,不管遇到多困難的問題,我都可以瞬間把它解決。」

?《青春祭》,用認真和責任心換取信任和尊重

畢業之後,穆德遠留在電影學院攝影系任教。

1984年,學院扶持年輕老師,安排穆德遠進入張暖忻導演的《青春祭》劇組擔任攝影師。《青春祭》改編自張曼玲的小說《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故事發生在雲南。

這是穆德遠第一次拍攝長片,也是他第一次去雲南,他異常重視這次機會。

「張暖忻導演既是電影藝術家又是電影理論家,她發起了電影語言現代化的大討論,是我們導演系非常有才華的一位老師。她的電影《沙鷗》給中國電影一個很大的啟發。」

張暖忻導演

一開始穆德遠不敢跟張導演張暖忻導演搭話,張暖忻導演也非常不滿系裡的安排,「剛畢業一個孩子,成嗎?」 穆德遠通過4件事,贏得了張暖忻導演巨大的賞識和信任。

1.做功課

去雲南看景之前,穆德遠在北京圖書館泡了7天7夜。

「拿一個軍用水壺,揣幾個饅頭,早上開館我就去,一直到晚上都不出來。我把關於雲南的地理、文化的介紹書全部看了。找那些縣裡頭的地圖看,環境、公路、距離等等。我把雲南的地圖幾乎給背下來了。」

《青春祭》劇照

路上他跟導演聊天,聊到雲南什麼地方好,穆德遠細數出外景的特點。

「你來過雲南嗎?」,「沒有」,「你怎麼知道的?」,「這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就笨鳥先飛,就跑到圖書館查去了,我還做了點筆記,還拍了點照片,都洗出來了。」

他把照片粘滿照片的本子給導演一看,導演特別高興,覺得這個小子行。

2.寫劇本

回北京之後,第一稿劇本沒能通過學院的審核,說「看不到主人公李純的成長。」苦惱之際,穆德遠毛遂自薦,結合自己對雲南的理解,寫了幾場戲,劇本通過了。

3.做分鏡

裝訂完劇本之後,張導累病了,在家休息了7天。穆德遠也7天沒出門,在劇本的一側畫完了所有的分鏡頭,共400多幅,張暖忻導演很高興。

4.剪素材

拍攝過程中,膠片很緊張。有一場夜戲,穆德遠拍了一本膠片,長達十分鐘,導演看完樣片都快哭了,「那麼多鏡頭都是虛的,怎麼用啊?」

穆德遠:「我敢保證,我能給你剪出五分鐘的優秀素材」。

導演就看著他,「是嗎,你懂剪接嗎?」

穆德遠:「別的不敢說,我保證不會把你的素材弄亂」。

張暖忻:「你學過啊?」

穆德遠說:「我上部戲跟鄭國恩老師到新疆去拍一個戲,我是副攝影,我們沒事兒乾的時候,我就跟當時的剪輯老師學剪輯,他所有的怎麼刻號,怎麼做板,怎麼做的這個,怎麼對的拉球單的,這些助理的活全是我乾的。最後我親自剪他在邊上看著,這個程序我會弄的特別清楚」。

後來穆德遠果然剪出了5分鐘的優質素材,導演特別欣慰。

一次次的承諾與實現之後,張暖忻導演對穆德遠建立起了巨大的信任,也讓穆德遠體會到了與優秀的導演共事的極大幸福。

「張暖忻導演最大的魅力在於,用自己的善良和美好,讓身邊所有人都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對於優質的建議,她照單全收,對於欠妥的提議,她也會善意地否定,絕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青春祭》給穆德遠的收穫非常非常大,「後面拍了很多戲,我都忘了,這部戲的所有細節我幾乎全記著,真的第一部戲就是這麼重要,它會讓你一生都記得。」

《青春祭》工作照

?《黑樓孤魂》,導演處女作,感覺不棘手

時間一晃就到了1988年,離上一次拍攝《讓世界充滿愛》已經快3年了,穆德遠跟系裡申請,「是否可以允許我出去拍個戲了?」,系裡說,「可以了,下學期就沒有你的事,放你一個學期的創作時間。」

時間是有了,但是拍什麼呢?

回顧中國電影史,穆德遠發現恐怖題材被拍得最少,「除了《聊齋》以外,現代鬼片一部也沒有,為什麼我不做這件事情?」

關於《黑樓孤魂》這個劇本,其實靈感來源於穆德遠自己的經歷。

「我有一個朋友住在東交民巷,我們倆非常好,他住的那棟樓里有一個地下室,那個門老是半開著,裡面有微弱的燈光,裡面突然間叮噹一聲響,有時候有腳步聲,或者燈光突然沒有了,毛骨悚然,走到那我走的非常快,我渾身都會發涼你知道嗎?毛孔完全是炸了,這個裡頭一定有一個鬼故事,就想寫這麼一個故事。其實最後拍戲就是這個地方。」

《黑樓孤魂》劇照

雖然是第一次自編自導長片,穆德遠並沒有覺得棘手,前兩部電影的拍攝經歷,給了他很多創作上的經驗。

「我有一個習慣,我拍戲是要畫圖的。像《青春祭》一樣,那個分鏡頭是我畫完的,給滕文驥拍的《讓世界充滿愛》,我也是把鏡頭全畫出來的。」

「我已經跟了兩部戲,又比較細心,都記嘛,不成就問嘛,跟了一個師傅學習混錄剪輯,也學的都挺好,就是特別紮實,建立了很好的剪輯基本功。」

《黑樓孤魂》上映之後引起了巨大轟動,後來被譽為是中國影史上恐怖片的顛峰,也被很多影迷封為神片,至於神在哪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變臉》,拍電影沒有捷徑可走

從1988年拍攝《黑樓孤魂》,一直到1995年,穆德遠一直在外拍戲,《別無選擇》、《中國人》、《刑警榮譽》等影片都是在這期間誕生的。「一年一部,當攝影當導演,沒有停著。」

《中國人》工作照,本片獲1992年廣電部優秀影片獎

1995年,邵氏答應給吳天明500萬拍《變臉》,當時500萬是一筆大投資,劇本是台灣的獲獎劇本,這個機會對剛回國的吳天明非常的重要,他找到穆德遠擔任攝影,「我們倆就聊了一次,給了我原始的小說,我看完之後我們倆談了一次,對我談的一些想法,吳老師很贊同,就準備開拍了。」

劇組來到四川看外景,那個時候正好拍戲的季節陰雨連綿,晴天很少。

該怎麼拍?

穆德遠決定順水推舟,拍出四川那種「油膩膩、濕漉漉」的影像質感。

「我就跟導演提出來,我說這個戲咱們要「惜光如金」,這部戲基本上不見陽光,都是陰雨天氣拍攝,只有幾場戲有陽光,剩下的都不要。導演基本就同意了之後,我們就這麼拍。」

《變臉》劇照

當時道具師給主人公朱旭老師做了一個箱子,試裝的時候,穆德遠老覺得缺了什麼,怎麼看著都不像個江湖藝人,他就想一個問題,「你是露天藝人,你到哪化妝去?你化妝被別人看見了,就露餡了,戲裡怎麼不告訴人家在那化妝?」

只有一種方式——他的箱子就是化妝室。

所以這個箱子是一個百寶箱,這個箱子的作用一定不是一般的拎著的箱子,它有強大的作用。

「因為他是拎著箱子駝著猴,還拿著刀槍,我說必須得有一個箱子,刀那些器械是掛在箱子上的,箱子是一個雙肩背。猴是坐在箱子上,在肩膀上坐累了,往後面一坐。今天是下雨得有一把傘,箱子上邊可以插把傘,我說要做這樣的箱子。這個箱子一定是硬木的,裡頭打開門有抽屜機關,能把核心的技術藏在裡面,之後他打開以後鏡子可以當化妝鏡,傘支上了,用黑布一罩住,別人看不見,他出來以後就可以表演了。」

當他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道具說,「很好,我來做,不管什麼條件,明天我進城去買材料,給你趕出來,第二天一宿給趕出來」,大家都是這樣工作的。

「其實我做攝影師,所有的細節,就是在你對於環境對於人物對於造型,都是造型的一部分,我覺得分不出是美術還是道具還是攝影,你們是共同對造型的理解和認識。

穆德遠認為,攝影師是一個非常全面的工作,最終比拼的是總體修為。

「該會的你全得會,不該會的你也得會。攝影技術這一塊,你必須會,那不用聊,比如攝影的基本功。那個基本功你要不會,你就根本就別幹了,必須得用幾年的時間去學習這個事,去熟悉這個東西。」

還有很多事看起來跟攝影無關,其實是最重要的,比如責任心、細緻、臨場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因為到最後拼的是總體的修為,而不是說你能不能把一個光比控制好,把一個層次弄好。」

拍完《變臉》以後,他才認為自己把「曝光控制」的問題解決了。

「我用了十年的時間,能做到在現場量完光以後,樣片出來以後跟我想像完全一樣。我想反差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想曝光點哪亮哪暗,沒有偏差。」

很多事情是需要投入時間成本的,沒有捷徑可走。

?成立CSC電影學院,一所沒有圍牆的互聯網電影學院

今年是穆德遠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的第35年。

今年,有38,000人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能被錄取的卻不足千人,在穆德遠看來,成千上萬擁有電影夢的青年失去了接受最頂尖電影教育的機會。

中國電影事業蓬勃發展,但是中國的影視工業和電影水準,相差特別大,中國電影參差不齊,高水平的電影鳳毛麟角,低質量的影片遍地開花。

基於此,今年5月,穆德遠成立了CSC電影學院,這是中國第一所互聯網電影學院。穆德遠認為,每一位懷揣電影夢的人,都有機會獲得最系統、最頂尖、最專業的電影教育。

穆德遠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個人幸福,想讓喜歡電影的人都幸福。

我們希望學員進入CSC電影學院,他看到的不再是淘寶貨架上買來的幾條冷冰冰的盜版了無數視頻的網盤鏈接,而是收到一份邀請,進入一個全新的電影人世界,這裡有全行業最優秀的老師和同學,最頂尖的課程,豐富的活動,最新的技術,大家共同成長相互扶持嘗試一切。每一位電影人都能夠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居所,它連接著全新的未來。

10月25日,CSC電影學院網路校園上線,並推出了「第一期專業課程套裝」,共10門課,課程內容由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碩導、博導聯合打造,內容涵蓋電影製作的前期、中期和後期。

點擊下圖▼ 開始探索CSC電影學院

http://107cine.com/ppxy/school?from=daoshihaibao (二維碼自動識別)

穆德遠將自己的課程《電影製作概論》(亦稱:《一位電影人的必修課》)特設公益價99元,點擊圖片試看課程內容▼

http://107cine.com/ppxy/dicroom/51?from=mudeyuanweixinwenzhang (二維碼自動識別)

3,600位學長學姐,邀你入學~


只能說,這是很多年輕電影人的福音,便捷,便宜,無門檻,隨時隨地學習,很方便


十分想報名,上不了電影學院但想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系統學習攝影的朋友很值得一看。電影愛好者哪怕為了看電影時更有意思,也是值得看的。

更新:竟然已經降到500元了,果斷買。


慫了,匿個名,跪求其它系的課儘可能的也發出來吧,我會全報名的(賺死了mmp)


推薦閱讀:

喜歡北電 北電沒過 無感浙傳 浙傳過了,復讀否?
如何評價北京電影學院阿廖沙性侵事件?
藝考時遇到的奇葩事?
如何評價王俊凱在北電的面試表現和進複試的結果?
如何評價王俊凱順利通過北電藝考?

TAG:電影 | 攝影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電影學院 | 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