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少人覺得當代田氏兄弟寫得比歐陽詢本人還要好?

這二位真的是名副其實的歐派大師嗎?


我想這個問題更應該寫作「為什麼不少人覺得古代書法大師的作品很醜呢」。
中國古代有「詩書畫印」之說,書法取得的藝術成就僅次於詩,而且是漢字所獨有的一個藝術門類,中國古代書法的成就可謂「蔚為大觀」,延綿幾千年輝煌歷史,幾乎與中華五千年文明同壽。現代人幾乎拋棄了毛筆,不免是一件憾事,竟然還有人覺得田氏兄弟的字比歐陽詢的好,實在是斯文掃地。
先舉個例子吧。

上面那張是現代人的寫法,下面是歐陽詢本人的寫法。關於這兩個字的好壞,我從別人那裡轉述一段。
「我談談我的看法,你說的憂,導字,你覺得他寫偏了是嗎?17年前我就發現這個問題了,那個時候我剛學書法,看了顏真卿,柳公權和歐陽詢,我當時沒有意識到他們寫的好,真沒看出來,我反而覺得龐中華比他們寫的好,我爸爸說你只管照著寫,你現在還看不出好壞來,大概練了7-8年的樣子,我越來越覺得深奧,真是不深可測。。當時我也發現好多字他們寫的看起來是歪的,彷彿重心不穩,可是數年之後,我自己找到了答案,咱們就說這個憂字吧,這是九成宮裡的一個字,並且在字帖里這個字出現了兩次,九成宮是寫的唐太宗,魏徵著文,歐陽詢來寫,你覺得歐陽詢會傻到結構寫錯了還不把硃砂抹掉再重寫?這可是寫皇帝的呀,可是要流傳百世的東西,再者歐陽詢一向用筆有自己的程式,你都能看出來他寫的歪了他自己會不知道?顯然他是知道的,為什麼他這樣寫?第一避免重複,(你可以想一下蘭亭序裡面的之字),第二,書法講究韻律的,節奏的,講求整體布局的,你要承上啟下的看,把它放到整體里看整個碑文。。。第三在看單這個字,你仔細看,其實他的重心並沒有偏移,因為中間橫筆向右偏長,捺筆較重來挽救重心將要偏左的字形,你細看起來是不是這個字更為生動?如果說上邊那個是立正的人,下邊這個則是邁步的人,這樣是不是更生動多了點活潑?這才是書法,如果字字雷同毫無變化,那不是書家,那是打字機。。。
我現在也依然看不懂他全部的奧妙,因為我學的還遠遠不夠,所以前邊我提到田蘊章,他說的那個話,和我小時候一樣的,估計每個練習書法的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小時候發下宏志,說十數年要超越顏柳或者歐,十數年過去了,只證明了一個問題,那是自己太幼稚。。。。。。。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我的看法是:歐字,中間部分(冖)窄而韌;田字,中間(冖)部分,長而無力,雖然字形上揚,但是卻有「下墜」的感覺,缺乏力量,這也導致田字整體,綿軟無力。所以中間的冖最好寫的窄些,這又造成了一個問題,如果中間的冖窄的話,導致字形也窄,這樣也是不好看的,所以歐字在中間冖偏窄的情況下,將字的下半部分作了偏移,保證字形的整體寬度沒有多大變化。
歐字是經常出現這種「險峻」的字形的,就是字看起來是歪的,是偏的,但是字的重心其實很穩固。這很可能就是大師最初所考慮的問題,看起來偏歪的字,實際是匠心獨運呢。

上面的兩個字,你寫寫就知道,其實還是歐陽詢的那個,寫出來更耐看,更耐品味。

總而言之,書法作為一門發展了數千年的藝術活動,並不是「不少人」想的那麼簡單,在書法大師的眼裡「好看」並沒有那麼簡單,不是書法大師們的審美錯了,沒有經過系統性學習的現代人根本欣賞不了。你想想看,很多人都覺得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也不怎麼樣呢,還能指望他們能去區分歐陽旭和田氏兄弟的好壞嗎?


@李欽,關於憂字與您交流一點我的看法。
三個理由,前兩個理由我認可。第三個理由我覺得憂字確實是偏了,這個字確實上半部分是偏左的,但如果只靠捺筆這樣平衡,整個字必然是傾斜的。

我比對了九成宮不同拓本,我不確定您舉的字出自哪個版本,但跟李琪本上的是比較接近的。

注意紅圈部分,似有殘缺,您的圖片也隱隱可以看出,而且該撇收筆不出鋒,非常奇怪。我再找了三井版作為對比,三井版該撇劃較長,整體筆劃較細,右側捺筆長度也沒有李琪版粗重。看九成宮其它字,如「爰」、「俊」、「夏」的寫法,均與三井版類似。因此,我認為李琪版是拓片失真,憂字確實不穩,這個字看三井版更好。

順手推廣下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aziUjATE6lmVrUDv9215 (二維碼自動識別)


個人覺得二田書法還是沒有歐陽詢!田蘊章自己也說學歐莫學田!我最開始學的是田英章的,後來發現有問題,現在轉而學歐,我學藝不精,但可對比看看。
下面是學田英章的:

下面是轉而臨摹九成宮的:

現在越來越覺得歐陽詢的字深不可測!
當然二田也寫得很好,不過功深未能汲古!


田字筆筆都有法度,同樣大小的字,每個字每一筆寫多粗,每一筆的筆畫在什麼位置,都是死的,這樣單個字來看,已經不亞於歐陽詢了,現在的人,說田字死也就是這個意思,
歐字則是整體的法度,看歐字,基本上每個字都是不一樣的,我覺得不是歐故意追加變化,而是他追加的整體的平正,具體到每一個筆畫則不是太講講究,上一個筆畫引領下一個筆畫,從而字字都不一樣,舉一極端例子,九成宮中這個「青」字下面兩橫位置寫錯了,原因在於月的一豎的位置寫的靠左了,如果兩橫仍按常規寫,把月寫的很寬,字丑,月字寫的正常寬度,字就歪了,歐公信手把兩橫靠右一寫,整個字就平正了。


為什麼不少人覺得當代田氏兄弟寫得比歐陽詢本人還要好?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書法藝術的雅和俗的問題。以雅俗為標準評價書法作品大概可以將作品劃分為三種類型:雅、雅俗共賞、俗。這裡的雅、俗,應是相對觀者以及書法作品本身的風格、氣質而言,雅與俗是對立。以書家為代表,蘇東坡是宋四家之首,他的字相當文雅,有濃郁的書卷氣,但他的書法作品並不是人人會欣賞,可以作為雅一類的代表;又如王羲之的蘭亭敘,確實是大神級表現,不管你學書法還是不學書法,都會覺得漂亮,這個可作為雅俗共賞一類的代表;至於俗的書法,比比皆是,通俗點說就是懂書法的人會覺得很俗氣,不懂書法的人可能覺得很好。
書法審美也是需要系統訓練的,沒有嚴格的訓練就不能把個人的審美從感性提升到理性的層次。
就藝術而言,俗的東西總是比雅的東西獲得更多人的欣賞,因為俗人遠比有藝術審美眼光的人多(沒有對部分人不敬的意思)。
第二個問題,這二位真的是名符其實的歐派大師嗎?歐派是真的,但說兩位是大師,太埋汰「大師」這個詞了,他們寫的是電腦字一樣整齊的歐體字,書法中複雜的筆法和藝術品格沒有了。用毛筆寫出這樣的歐體字,不否認他們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但是嚴格的訓練還不足以保證書法品質,又來打個比方,一個手工活極其高超的木匠可以打出很美觀的傢具,但只有兼具高超技藝和藝術修養的木匠才能打造出具有審美高度的明式傢具。
至於說田氏的字比歐陽詢的字寫得還好,這就是笑話了,一個靠強勢媒體走紅的俗字的書寫者,能跟二千年來數得上的書法宗師比嗎?只能說我們的時代人們的審美太淺薄,媒體的影響力太大了。


我覺得說這種話的,只有兩種人:①純粹黑田英章;②田英章的腦殘粉。

田氏兄弟在多個場合都說:「我們的水平不及歐陽詢的十分之一。」這裡面雖然有自謙的成分,但也是實話,現在的人無論是學術修養還是書寫環境,都和古人差之千里!

當然,二田在書法教育方面,真的有可能是超過歐陽詢的。就好比丁俊暉的老師打撞球不一定是世界冠軍一樣!


推薦學習:田楷入門教程(動態圖)


因為他們的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但是我們學歐體,有一部分是碑刻,尤其是 九成宮 ,我覺得 田英章的「歐體」只是漂亮而已


曲高和寡而已。田英章那字能叫書法?


老師說:
田於歐,就像是大海中取出的一瓢水。取其上者,得道其中。取其中者,得道其下。

老師還說:
學古入今易,學今入古難。


這個問題下面已經有了不少答案,許多人從字型、法度、審美習慣等方面做了分析,他們都說的挺好,我就不重複了。我想從古今人欣賞書法的不同方法說一下。

古人欣賞書法,往往是真跡,他們拿在手上近距離不斷的反覆玩味、揣摩。從一筆一畫的枯潤、急徐,到筆畫間和字間的聯絡、呼應,到整幅作品的氣韻、章法,無不歷歷在目、瞭然於胸。他們往往也通筆法,可以從靜態的字中想像出書寫者的動作甚至心情。這也是為什麼飄逸的蘭亭是第一行書,而塗塗抹抹的祭侄稿也排到第二行書……也就是說,一幅好的作品,可以讓你感受到的東西太多了,從技術層面的筆法、字法、章法,到作者要表現的情緒、思想,加上作品背後的故事,是完全可以——動人心魄的。

而現在人們欣賞書法,大多是從電腦、印刷品中,加上生活節奏的加快,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最初的視頻衝擊力是很重要的。人們往往不再關注作品的細節,更不用說細節中的上述從技法到思想的深刻內容。

田字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整齊、美觀。人們不禁脫口而出,寫得真漂亮,象印的一樣……而田字也確實印證了這一評價,從點畫,到字形,整齊劃一,相同的字與筆畫幾乎完全相同。但是,如果你把這樣的作品捧在手上多看一會兒,尤其是與大師的作品比較後,會有一種味同嚼蠟的感覺。也就是說,田字,可以看一眼、二眼……但是,不能多看,沒東西可看。(我見過田寫字的視頻,大概他也沒什麼想通過書寫來表達的東西)

上面說是的不大通筆法的普通觀眾,如果是書法入門者,田字的問題就更大了。從最基本的筆法方面說,他就不過關。後面更深入的東西就不用多說了。

王羲之《題筆陣圖後》說:「若平直相似,狀如運算元,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

所以,田字是與歐字幾乎沒什麼關係的一種,用毛筆寫出來的,有一定特點的字。如果一定要說關係,那也只能說,田字是模仿歐體寫出來這種形狀的。

看了上面的話,我也覺得有點太苛刻了。不過,我就是這麼想的。大家說說看法。


美是生命的感悟,是意志的體現,是有血有肉的鮮活的形象,誤將漂亮作為美,是他們最大的不幸與無知。


各位大神,第一天臨九成宮,根本沒有筆法,是不是應該先聯繫歐體的筆法?不知道還有誰的筆法教程可以學習?盧中南?


只是把歐陽詢的某些特點放大化了而已。
不建議盲目跟風,畢竟沒有經過漫長的歷史的檢驗。


誰給你的自信,田好在哪裡?還跟歐比


字這個東西,光看著漂亮不行,要有那個氣質。跟做詩詞很像。刻意為之便無慷慨氣概。
初唐的氣韻,後人難能突破。


啟功在評始平公的時候說過「學書別有觀碑法,透過刀鋒看筆鋒」。實際覺得歐楷不如田的,大抵都只看到「刀鋒「而已


你所指的這些有些人外行而已 我來解釋下為什麼他們會這麼認為1,拓本的殘缺導致外行覺得字有偏差 2,全篇那麼多字肯定有部分字由於歐陽詢自身或者工匠的問題出現了殘字 後人發現並改良 3,部分字在千百年的審美更迭後貌似不符合今人的審美觀 4,我相信田老師的功力完全可以跟拓本來個9.5成像 但是書法家到了一定境界都會有自己的風格 田的字多了一份圓潤也是趨於自身和時代審美的變革 5 誰要是覺得田的字比歐陽詢的好你讓他練個十年八年的他就會閉嘴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都推薦田英章的字而貶低龐中華的字?

TAG:書法 | 書法家 | 歐陽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