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將軍與士兵們的盔甲是怎樣的?三國早期群雄爭霸,以及後期三足鼎立的盔甲造型風格等有怎樣的發展?

經常看各類三國影視作品,我覺得應該不可能是那樣的。甚至央視版三國演義,唐國強演的那版,我也覺得盔甲不應該是裡面那樣的。具體是怎樣的呢?


1.要轉載的公眾號必須經我本人同意才可。

2.本文不僅列出真實歷史的三國盔甲,而且推理出關羽、張飛、馬超、趙雲、曹操等人在歷史上可能穿戴的盔甲,順便糾正《三國志》陳壽記載的一個細節差錯。本文最精彩之處在推理出趙雲在長坂坡保護阿斗時穿的鎧甲,在介紹兩當鎧的地方,持續更新中,未完待填坑)

3.已更新了盆領鐵鎧的補充解釋和對典韋、凌統、董襲的盔甲推測。

說到大氣磅礴、烽火四起的三國時代,你們都不會陌生。說到三國里那些馳騁沙場、攻城略地的將軍,也許你們對他們會冒出如下的想像:

親,這種帶著袍肚和捍腰的披裹式盔甲其實是屬於五代宋朝時期的……


又比如這種,老版《三國》

親,這裡關羽和周瑜的頭盔是模仿日本平安時期後的前立,護耳是模仿日本的吹返,周瑜身上兩條白帶長條有模仿日本大鎧的栴檀板與鳩尾板的嫌疑。

再比如下面這種,

電視劇《蓋世英雄曹操》

高希希版《三國》

這種類型的盔甲其實混雜了遊戲、歐洲盔甲的風格,並非傳統的中國盔甲。


以及最雷人的穿越

《銅雀台》周潤發版曹操

《銅雀台》曹丕

這特么是魔戒或者歐洲版的同人志穿越嗎?


國內一些影視作品對盔甲的考究遠遠不夠,導致我們對三國的盔甲風格認知出現偏差。但其實也有一部電影比較客觀地反映真實歷史上的三國盔甲,即吳宇森的《赤壁》(雖說裡面有些台詞較雷)

赤壁的舞美由葉錦添設計,裡面其實不僅盔甲,軍營,居室等都比較符合漢朝三國時期的風格。

那麼問題來了,真正三國時期的盔甲真的是這樣的嗎?有何依據?待我細細道來。

證據通常一靠實物出土,二靠雕塑圖像,三靠文獻資料。三國由於時代較遠,戰亂頻仍,以及提倡薄葬,導致其留下的出土實物不多,這時需要從時空上拓展聯繫尋找實物,時間上從兩漢到南北朝,空間上必須聯繫同時期的高句麗和倭國的實物。

也許有人產生疑問,需要那麼麻煩?有毛線關係?

時間上選擇兩漢到南北朝,是因為三國其實僅是這段時期中間的一小過渡,其盔甲風格上承兩漢,下接兩晉南北朝。這麼長的時段難道不會出現大的誤差?答曰,有誤差,但不會過於偏離,因為盔甲的變革如果沒有生產技術上和武器上的變革推動,一般不會有太大波動。例子見歐洲十三世紀前一直佔有重要地位的鎖子甲;以及中國元明清600多年的布面甲

上圖乍一看以為是清朝的,其實是明朝的布面甲,由於熱兵器的興起,布面甲造型從元代延續到清代。而同理可證,三國時期的盔甲肯定有兩漢南北朝風格,這一時期軍事上影響盔甲的變數主要三個,馬鐙的使用,內亞騎馬民族入侵,與中亞西亞的接觸。後兩個因素三國具備,則其盔甲風格必定相符。

空間上聯繫同時期的高句麗與倭國,是因為這兩國當時屬於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軍事技術上受中國影響。出土實物已可以證明這一點。


根據上述三種盔甲證據,三國時期的盔甲有如下幾種:齊腰襦鎧,筒袖鎧,玄鎧,盆領鐵鎧,明光鎧,黑光鎧,兩當鎧,環鎖鎧、馬鎧、皮甲。

穿戴方式有:右衽式,兩當式,套頭式,對襟式,後開式。

甲片類型有:長條型,方塊型,鱗片型,鐵環。


一、襦鎧

先說襦鎧,襦鎧在文獻資料上的記載有漢朝時慕容酋長的使用,「《述異記》曰:乾羅者,慕容廆之十一世祖也。著金銀襦鎧,騎白馬,金銀鞍勒,自天而墜,鮮卑神之,推為君長。」東晉時期的有車頻《秦書》曰:「堅使熊{辶貊}造金銀細鏤鎧,金為線以縲之。"庾翼《與燕王書》曰;」致襦鎧一領,兜鍪一副。"襦鎧既然在漢朝和晉朝都出現,說明中間的三國也會存在。為何叫襦鎧呢?

因為其穿戴形式是模仿襦服的形式,即在右肩和右脅系帶為了符合周禮右衽的要求。秦兵馬俑的盔甲也是右衽式。

西漢時期齊王墓金銀襦鎧,關鍵地方均在鐵片上用金屬線綴上金銀片作為裝飾,屬上乘鎧甲,多為一軍主帥或者一方諸侯所用,可以對金銀片的位置分布進行改變,以製造出不同於敵方或者朝代的金銀襦鎧,劉備,曹操,孫權,袁紹等一方勢力領頭人均有可能穿此鎧甲。

這是西漢南越王出土襦鎧復原物,可以印證我的甲片編綴紋飾變化以區分敵我的猜想。

東漢時期鮮卑墓葬出土襦鎧,從其右側可見系帶細節。

根據甲片大小可以分成不同等級,我猜想或許可以對應漢朝官制將軍、中郎將、校尉,
1.

2.

3.

關羽張飛在隨劉備入許都被曹操封為中郎將後,有可能身披圖2類型襦鎧。建威中郎將周瑜、軍師中郎將諸葛亮也有這個可能性。

二、筒袖鎧
筒袖鎧,指鎧甲的兩袖呈桶形包圍上臂,對上臂保護較好,可避免襦鎧那種片狀護膊舉手時,下腋,上臂不幸中箭。在西漢和晉朝都有實物雕塑出土,而《南史·殷孝祖傳》中記宋武帝曾經贈送給殷孝祖以名貴的鎧甲,就是「諸葛亮筒袖鎧、鐵帽」,極為牢固,用二十五石的強弩也無法穿透這種制工精良的名甲。在《宋書·王玄謨傳》中,同樣記有賜給王玄謨以「諸葛亮筒袖鎧」的事迹。這證明它在三國時代存在。穿戴方式應為對襟式。

西漢筒袖鎧

根據東晉陶俑復原的筒袖鎧,與上圖西漢的比較可知形制未出現太大變化,印證我在前面提到的推理。筒袖鎧不可套頭穿,因為若無開襟,只是套頭,鐵甲窄得不能撐開,兩個桶形袖在套入時會阻礙兩手伸入。
前面提到諸葛亮改良了筒袖鎧,估計其屬下將領老年趙雲、魏延、蔣琬、費禕、馬謖、姜維、吳壹、鄧芝、王平都有可能穿戴。

三、盆領鐵鎧
盆領鐵鎧,顧名思義就是鐵鎧的衣領配有鐵盆保護脖子,這種鎧甲配備的頭盔的頓項比較短小。
文獻資料有孔融《寘刑論》曰:古聖作犀兕革鎧,今盆領鐵鎧,絕聖甚遠。孔融死於赤壁大戰之前,他的這番評價估計發表於建安初期,很可能暗中針對曹操的軍隊進行批評,要知道他對曹操的很多舉措都明嘲暗諷,盔甲自然難以例外。「絕聖甚遠」一個「遠」字,說明裝備盆領鐵鎧在當時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這反映了在漢末到赤壁前曹操的很多將領都配有盆領鐵鎧。
另外的文獻證據《漢書·刑法志》:「 魏氏武卒,衣三屬之甲。」 顏師古註:「 蘇林曰:『兜鍪也,盆領也,髀褌也。』 如淳曰:『上身一,髀褌一,踁繳一,凡三屬也。』 如說也。」這則文獻很有趣,可以解讀出很多東西。當代學者邵碧瑛經過文物與古文獻比較研究,在《考工記之函人、畫繢考辨》一文中指出,春秋戰國時代的屬,指的是兩排甲片間連綴的那一 排繩子,因此三屬之甲指的是四橫排甲片編成的身甲,而春秋戰國的護甲並未出現獨立的腿裙,即髀褌,對於大腿的保護較少,有的是依靠身甲的延伸部分即垂緣來保護。因此,蘇林、如淳、顏師古由於沒有經歷對春秋戰國古墓發掘及復原的工作,這裡解說錯了。
但顏師古的這條注即使錯了也依舊有史料價值,因為古人對往前時代的事情更青睞於以今度古,即用當時之經驗推測前代之事,所以這條史料其實反映的是當時鎧甲的情況。
蘇林、如淳都是漢末曹魏時期的學士,他們的注釋反映了漢末三國鎧甲具有盆領,髀褌腿裙,脛甲的部件。

另一個將軍也可能穿過盆領鐵鎧,此人是馬超。《三國志張既傳》記載「建安初,約與馬騰相攻擊。騰子超亦號為健。行嘗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撾超項,幾殺之。」閻行高舉斷折的長矛刃砍到馬超的脖子上,」幾殺之「說明沒砍空、馬超沒躲得過,但馬超得以活下來說明他極有可能穿的是盆領鐵鎧,鐵盆領擋住了矛刃的掃擊。

實物上可發現東晉陶俑、北魏騎兵陶俑、五胡十六國前燕的鐵盆領。從韓國考古可知同時期的高句麗也有相似類型的。當時高句麗與中原北方几個政權有軍事衝突,可能借鑒了這種盔甲,這一點著名盔甲考古專家楊泓先生在其論文《日本古墳時代甲胄及其和中國甲胄的關係》已論述,不妨細看。下面實物即為韓國復原的盆領鐵鎧。

這三圖均為對襟式穿戴。配對的頭盔保護臉頰的頓項較短,因為盆領承當了保護脖子臉頰的功能。

此為兩當式盆領鐵鎧,穿戴時先像穿坎肩一樣穿上那連著兩塊披膊的盆領,再在外面穿上兩大片身甲,在兩肩處以皮帶系住。

此為側襟盆領鐵鎧,鐵盆領與身甲連綴在一起。(未完,待填坑。)

根據東晉陶俑復原的盆領鐵鎧,屬於盆領鐵鎧與筒袖鎧的合體。推測曹魏後期主要將領多穿此種盔甲。

四、兩當鎧
三國時期,曹植在魏帝國建立後受當朝皇帝猜忌一直得不到上戰場的機會,回想起他和父親曹操南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伏見所以行軍用兵之勢,感慨不已,失望至極後上了《先帝賜臣鎧表》,表示退出軍國大事的關注,卻不知給我們後代考古留下一道珍貴的盔甲資料。
「先帝賜臣鎧,黑光、明光各一具,兩當鎧一領,環鎖鎧一領,馬鎧一領,今世以昇平,兵革無事,乞悉以付鎧曹」這裡一下就提出五種盔甲。這裡先說兩當鎧,為什麼?因為它與趙雲有關係。本文最大的亮點即將來臨。

兩當鎧,顧名思義,其一當胸,其一當背。有點像屠夫在前身圍的那種肚兜,只不過同時在後背也加了一塊肚兜罷了。前後兩大片用皮帶在兩肩處扣上,左右兩肋間可扣也可不扣。其可能起源於周代和秦代的前身甲。盛行於南北朝隋唐,後來演變成一種宮廷武官與侍衛的禮儀服裝。關於它的文獻資料太多,就不多述。

無披膊的兩當鎧,輕騎兵所著。

帶披膊的兩當鎧,防護性更全面,多為將軍所穿。

圍裙為皮革制的兩當鎧,多為宮廷侍衛所穿。

電影《赤壁》甘寧所著的這身兩當鎧是我見過的復原與設計兼顧得比較好的,基本形制符合文物,卻又在邊緣處加上漢代風格的蛟龍紋飾,顯示穿者的地位和身份。

那麼誰穿過兩當鎧?曹植提到自己有,算他一個。他的兩個哥哥曹丕,曹彰在曹操未立太子前地位差不多,所以他們也曾穿過兩當鎧、明光鎧、黑光鎧、鎖子鎧。

但我要說趙雲在長坂坡保護阿斗時穿的就是兩當鎧,你信不信?
讓我們用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國志》史料來推理,而不是演義小說。
1、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先主傳》
2、隨先主於荊州,產後主。值曹公軍至,追及先主於當陽長阪,於時困偪,棄後及後主,賴趙雲保護,得免於難。《二主妃子傳》
3、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諸葛亮傳》
4、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張飛傳》
5、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趙雲傳》
6、初,先主之敗,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頃之,雲至。
7、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曹純傳》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命令曹純與文聘帶領精銳騎兵虎豹騎五千追殺劉備,從以上史料我們可以知道:
1、劉備一開始與其家屬、部將在一起,在遷徙人群的前列,這些家屬有後主阿斗,甘夫人,兩個女兒以及徐庶老母。可以推出還有其他寵妾,以及諸葛亮妻子黃氏,張飛妻子夏侯淵之女在這個馬車隊列里。
2、虎豹騎動作迅猛,有部分虎豹騎已殺到劉備這邊,他們兵分兩路,一部分追殺拋棄家屬的劉備和張飛孔明等部將,另一部分開始劫掠拋在後面的家屬,而且戰績不錯,抓到劉的兩個女兒和徐庶老母。
3、劉備令張飛斷後,並且緩過神後發現趙雲失蹤。可以推出劉備此時身上應著甲,因為逃得太突然,來不及脫掉鎧甲。而且為了防止更大叛變他用扔手戟訓斥手下,這種手戟一般裝在鎧甲背後的負篋上,楊家灣兵馬俑有例證。
4、虎豹騎與張飛隔著一條河僵持,卻被他唬住。問題是,他們大可放冷箭射殺張飛啊,之所以沒做,可以推測張飛當時身上也穿有鎧甲,虎豹騎擔心即使射中張飛也不能殺死他,反而可能激怒對方導致鎧甲上帶箭的張飛過來報復。
5、劉備、張飛二人著甲,那麼趙雲自不例外。參照合肥逍遙津之戰,孫權為車騎將軍,凌統為中郎將,兩人的職位差別如此之大,卻在上同一戰場時均披鎧,史書有明確記載。劉備當時為左將軍,張飛為中郎將,趙雲結合其過後的官職牙門將軍來看此時應為校尉級別。劉張披甲,則趙雲也有披甲。另外,先主傳里劉備率軍隊與百姓遷徙時有如下記載: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有人擔心披甲士兵太少,說明劉備士兵有披甲,士兵都披甲了,將領更應該注重保護披甲。而且,此人和劉備都意識到了帶著拖拉的眾人遷徙,有被曹操追上的可能性,必須做好應戰的準備,如此一來,劉備與其將領至少會披甲做好應戰的準備。
6、當時的趙雲返回亂軍中尋找後主與甘夫人,一個是主公的繼承人,一個是主母,其他寵妾其他家眷他搶救不過來,只能選擇地位最重要的,歷史就是這麼殘酷。
7、趙雲當時保護阿斗的姿勢是抱在前面,問題是,是像下面一樣綁在鎧甲的外面嗎?

答曰,不可能。第一,阿斗要呼吸,即使用襁褓包住他也要露個臉,綁在鎧甲外,趙雲騎馬奔逃動作幅度大,懷裡的阿斗會甩動,這時阿斗的臉極易被鎧甲上的鱗片刮傷或者撞扁。
其二,只要暴露在外,很可能遭受來自前方或者側面的冷箭射殺。趙雲的戰場經驗告訴他虎豹騎有放箭的可能,趙雲不敢冒這個險。另一個類似的例子來自呂布,「布恐術為女不至,故不遣兵救也,以綿纏女身,縛著馬上,夜自送女出與術,與太祖守兵相觸,格射不得過,復還城。」呂布把自己女兒綁在馬上,自己貼在女兒身後共騎一馬想突圍,結果被亂箭射回突圍失敗。趙雲如果把阿斗綁在鎧甲外,面臨的是呂布的結果。這決定了他只能把小阿斗先綁好在自己身上,再在外面罩上鎧甲。呂布的女兒身量大,要像小阿斗一樣塞進鎧甲里辦不到。
所以阿斗被綁在懷裡的實際效果是這樣,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一是留有空隙給阿斗呼吸,二是趙雲軀體與鎧甲形成穩固的夾層防止阿斗甩動,三是趙雲胸肌與鎧甲內層的皮革都是相對有彈性緩衝作用,阿斗即使撞到也沒有大礙,四是外面鐵鎧可以防箭。
那麼既然知道趙雲把阿斗綁在鎧甲內,那麼問題來了?什麼鎧甲可以撐得這麼大依然還能圍得住?
襦鎧、筒袖鎧、對襟鐵鎧都不能,因為它們都是像龜甲一樣緊緊包住人體,而兩當鎧卻可以撐得這麼大,因為兩當鎧在肩頭的系帶可以像書包一樣調控長度,更何況它的兩肋是沒有扣上的,可以塞得進一個嬰兒。你們聯想一下孕婦的吊帶褲就可以理解。

另外,兩當鎧由於輕便,當時多為騎兵所穿,趙雲那時在軍中率領的也是騎兵,本人也極大可能穿兩當鎧。
綜上所述,趙雲在長坂坡保護阿斗時穿的是兩當鎧。

而從趙雲兩當鎧的啟示,我又可以推導出典韋、董襲。凌統等人身披兩重鎧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現今《劍橋中國史》魏晉南北朝卷的主編丁愛博教授(Albert e.Dien)在其論文《A Study of Early Chinese Armor》的第16頁提到曹植的《先帝賜臣鎧表》,他認為:「The kinds of armor mentioned by Ts"ao Chih recur in the texts. Troops wearing "double armor" (liang-k"ai rather than his liang-tang k"ai) are reported for the same period.」我的譯文如下:

曹植提到的這類鎧甲在其他文獻中重現。同時期的文獻記載了軍隊穿著「重複的鎧甲」(『兩鎧』而非『兩當鎧』)。

接著丁愛博教授在下面的注釋補充提到三國志的典韋傳和董襲傳,認為他們穿的就是一層兩當鎧,兩鎧就是兩當鎧的簡稱。

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的,兩鎧應該是「兩層鎧甲」之意。

我們回到三國志原文。

1、「太祖募陷陳,韋先佔,將應募者數十人,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時西面又急,韋進當之,賊弓弩亂髮,矢至如雨,韋不視,謂等人曰:"虜來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懼,疾言"虜至矣"!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2、「祖橫兩蒙沖挾守沔口,以栟閭大紲系石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飛矢雨下,軍不得前。襲與凌統俱為前部,各將敢死百人,人被兩鎧,乘大舸船,突入蒙沖里。襲身以刀斷兩紲,蒙沖乃橫流,大兵遂進。祖便開門走,兵追斬之。」

第一個戰例,呂布用弓弩手襲擊曹營,箭矢密集如下,典韋及其部下扔掉盾牌,如果他們穿的是肩部和肋部都露出空隙的兩當鎧,在沒有盾牌的掩護下早就被射成刺蝟,無法冒著箭雨上前作戰。

其次,是關於「重衣兩鎧」的讀音與解釋問題。重衣是讀成「zhòngyī」呢?還是讀成「chóngyì」意思不一樣。Zhòngyī即為「沉重的衣服」之意。Chóngyì即為「重複穿上」的意思。結合語境,這裡應為「重複穿上兩層鎧甲」的意思,因為在古文語法下,「皆」字後的一系列短語、詞語的結構、詞性是保持一致的。

此句「重衣兩鎧」後的棄楯、持長矛撩戟都是動賓結構的短語,則其前面的「重衣兩鎧」也是動賓結構,「衣」字應為動詞,表示穿著,「重」字在動詞前為副詞,表示重複。

第二個戰例,黃祖以兩艘戰船作為火力基地用弩箭進行交叉射擊,這就增大箭雨的密集度與覆蓋度,何況戰弩提高了箭矢的破甲能力,董襲與凌統不可能穿著一層露出肩部與兩肋的兩當鎧進攻,只能是穿上兩層鎧甲增強防護性。

再結合上面,趙雲兩當鎧的容納度較好可以塞進更多衣物的特點,我的推測是,三國時期冒箭雨的敢死部隊重披兩鎧,可能是裡面一層緊身的襦鎧或筒袖鎧,外面再罩上一層兩當鎧加強防護性。

當然,兩層鎧甲的形式也可能是另外一種。即內穿一層緊身小鎧,外披其他鐵鎧,這在三國志中也有例證:「孚著小鎧,於朝服里挾佩刀見卓,欲伺便刺殺之。語闋辭去,卓送至合中,孚因出刀刺之。」越騎校尉伍孚身披小鎧,外罩朝服居然得以瞞過衛士之眼,進而近身刺殺董卓。可見兩層鎧甲的裡層那一件可能為這種緊身小鎧。

(未完,待填坑。)


三國時期的盔甲主要有:魚鱗鎧和皮甲。

  皮甲由於材質問題,對付鐵制刀還有些用處,但對於弓弩和矛等刺穿型武器,幾乎沒有抵擋作用。但皮甲成本很低,加上三國時期經濟大破壞,幾乎沒有什麼能力大規模製造鐵鎧,故普通士卒也多使用這個。

  魚鱗鎧,很像我國的金縷玉衣,就是將鋼片或鐵片穿綴成鎧,裡面襯皮甲,防止擦傷。魚鱗鎧對於鋼刀等砍殺型武器的防禦力很強,但由於每片間都有縫隙,所以在防護弓弩等刺穿型武器時還是有所欠缺,但效果也很不錯了。魚鱗鎧製作比較簡單,但三國時期經濟退步,製造能力大幅下滑,魚鱗鎧也不能像漢朝那樣大規模普及使用,只有騎兵和將領可以用得起。

  還有幾種鎧甲,比如黑光鎧,明光鎧。這兩種就是在魚鱗鎧的基礎上,在左右胸部有兩個類似後代的護心鏡的大鐵片或鋼片,塗上黑漆防鏽的叫黑光鎧,打磨如鏡的叫明光鎧。這兩種鎧,由於是整片防護,中間不像魚鱗鎧有縫隙,故在防護穿刺型攻擊武器時效果特別好。這個只有那些著名將領或權貴用得起。

  三國後期出現了一種兩襠鎧,就是胸前一個整片,背後一個整片,兩片用布連綴起來。這種鎧防護性好,而且製作簡單,易於穿著,隨著三國末期經濟的恢復,這種鎧大範圍的應用,普通士卒也用這個。這種鎧不僅對砍殺型武器防禦好,而且對刺穿型武器也有一定防護。但由於左右臂和兩肋沒有防護,所以這兩個地方是弱點。

  到唐代出現一種山紋鎧,這種鎧純粹靠數千片山字形的鋼片交叉連綴而成,中間沒有任何縫隙,加上採用鋼製,可以說是最好的鎧甲了,防護效果比西方的桶鎧效果要好。

  通過對三國鎧甲的了解,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三國時期弓弩能夠發揮巨大威力了。

  三國時期,因為防禦多為皮甲或魚鱗鎧,所以,箭矢多用青銅製造,也有鐵制或鋼製,但後者數量特別少,主要就是因為青銅製造工藝相當成熟,而且成本也低,適合大量使用。

  當時一壺箭矢有50支,一般士卒作戰攜帶兩壺,也就是一個弓箭手需要一百支箭。這樣,《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十萬支箭,不過是一千士卒的配置而已,對於大規模戰爭,真可謂杯水車薪。

  三國時期箭矢根據用途,有很多種。

  根據箭的用途,又明確的規定,分枉矢、絜矢、殺矢、鏃矢、矰矢、茀矢、恆矢和痹矢八種,《周禮·夏官》稱為「八矢」。枉矢、殺矢、矰矢、恆矢是弓所使用,其餘四種是弩所使用。枉矢、絜矢是專供戰鬥用,又叫兵矢,通常用於攻守城戰鬥和車戰。這兩種箭可以在其頸部(箭鏃和箭桿連接處)綁火球發射,古時稱為「火箭」。殺矢、鏃矢是供田野狩獵用的。矰矢、茀矢是弋射飛鳥用的。恆矢、痹矢是供習射用的。

  兵矢根據用途,又有很多種箭頭和不同的重心。所以,三國時期的弓弩是很強大的武器。

  加上,三國時期的弓弩都是複合弓,這樣可以做的很短小,但射程卻很遠。

  在三國時期,培養一個合格的弩兵只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而培養一個合格的弓箭手,至少一年。這可能也是蜀國大量使用弩的一個原因吧。

  飛斧提到了蜀國的浦元刀,其實這個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武器,只是普通鋼刀而已,不過每把刀鍛煉次數比較多,達到三十煉至百鍊而已。這個吳國和魏國都有。

  羅羅嗦嗦說了半天,自己也有點亂了。最後總結下,三國時期之所以弓弩威力強大,主要是因為鎧甲防禦能力比較差。而鎧甲防禦能力差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經濟破壞嚴重,鋼鐵產量嚴重下滑。

  補充一句,漢末我國已經有馬鎧了,也就是說,重騎兵在漢代我國就有,只是很少使用。大量使用重騎兵是在晉朝了。不過由於我國地形複雜,重騎兵人和馬都披鐵鎧,重量太重,移動速度很緩慢,而且不能長途奔襲,所以用途大大受限,到唐代就被介於重騎兵和輕騎兵間的新型騎兵取代了,李世民就善於使用這種騎兵。這種騎兵人批重鎧,馬批皮甲。


參考騎馬與砍殺漢匈全面戰爭的兵種


回去補圖片。
-----------------------------------------------------------------------------------------------
圖片來了
漢羽林精騎

漢期門精騎

漢期門郎

漢越騎精銳

漢陷陣甲士

漢射聲校尉

漢材官蹶張

漢材官引強

漢持戟銳士

漢荊楚勇士

漢屯長

漢材官

今天先這麼多,三國時和漢朝差別不大。如果贊多的話我可以把匈奴和西域一起更了。


有一點是大部分三國遊戲、影視劇都做的很不好的一點,那就是三國時期中國還沒有能力做出一體成型的鐵制頭盔(至少沒有實物出圖,沒有當時的畫或文字記載,如果有考古新成果,歡迎打臉),那個東西差不多到唐朝才有。三國時期如果有一體頭盔的話一般是皮的或者青銅的,青銅的實用性差。三國時期的頭盔多是和盔甲一樣的甲片連成的,像這樣。


當時的東漢盔甲主流造型大致應該是這幾種造型,比西漢那種好一些(小兵甲可以腦補去除頭盔 披膊。。。)。

當然還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盔甲
比如盆領鎧,可以對頸部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參考下圖這種。

筩袖鎧,可以較好的保護胳膊和腋下,可以參考下圖

(不過這個圖裡的是西漢老型號的筩袖鎧了,三國時的應該不大一樣了。)
再就是還有兩檔鎧之類的比較簡易的盔甲。


推薦台灣楓林社出版的 《戰略戰術兵器事典》 中國歷代甲胄編


對於盔甲,推薦國產遊戲《虎豹騎》,製作組的三國甲胄破壞實驗搬運如下:
鏈接:http://www.acfun.tv/v/ac1730418


老三國的盔甲是用了當時拍敦煌留下來的盔甲,那部電影是日本人拍的,所以日本風很濃重。據說當時老三國播出的時候也有人如此批評。


見遊戲《騎馬與砍殺漢匈全面戰爭》裡面的城市建築風格、武器以及盔甲和官職都是很真是的。


對歷史沒什麼研究 盔甲好像在暗黑里見過…


曹植鎧表裡確實有明光鎧的記載。老三國除了周瑜那種,其他的沒啥問題。至於皮護腰,有鐵甲就有這玩意了,怎麼可能等到五代才有,不把腰弄壞了嗎?


推薦閱讀:

想買一套裴松之注的三國志,網上看到有好多出版社出版或同一出版社(如中華書局)出版的不同版本,想知道哪個版本的最好(包括紙張,印刷,刪減等)?

TAG:歷史 | 三國 | 三國演義書籍 | 三國志書籍 | 盔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