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这个人应该怎么评价?
贾诩时三国当中非常矛盾的一个人,由于他建议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导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但是在李傕郭汜手下又保护了很多的忠臣良相。&<三国志&>中陈寿评曰: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大家是怎么认为的?
援引一篇文章:&<&<太尉賈詡的權謀之術&>&>
如果我们认可曹操是一代枭雄的话,在三国时代,真正在谋略上击败曹操,并让曹操自己都很佩服的人,就是贾诩了.贾诩可称三国实力派谋士。这是从两个方面讲 的,第一是他的所谋略之奇之准,颇有些算无遗策的感觉,其所谋影响之巨,无愧于第一谋士之称;第二是因为他是最典型意义上的权术家,不像诸葛亮身担丞相之 职,重在治国安邦,也不像周瑜承荷将帅之任,长于领兵作战。贾诩更无意于成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的军阀,他的身份永远在幕后,他不断地从某个将军深厚的帷 幕后闪身而出,表面上是献计,却往往收到运筹帷幄的效果。
贾诩给人的感觉是,像一个把谋略本身当作一种美,只追求谋略才华之展示的唯美主义者: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他为李傕、 郭汜出主意,也不是要真心辅佐他们。贾诩之所以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仅仅是因为张绣能够对他言听计从,能使他的谋 略得以施展。
东汉末年,礼教已无法维系人心,喊着忠义的人往往是举着忠义的旗号,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个人在道德失范的同时,又要面对风雨飘摇的乱世。在这个 乱世,个体生命没有任何保障,军阀混战、外族劫掠、强盗横行、天灾不断,在这样一个风云变色的时代,所有的道德都要让位于生存的需要。而这些矛盾在贾诩的 出生地--武威,又是尤其地尖锐突出。僻处西凉的武威,仁义礼教的道德规范本来就淡薄,与游牧民族斗争与杂处的生活体验、严峻的生存环境的考验是贾诩不会 去在意那些已经变得虚伪的道德,他的谋略只是关注生存,以他和他周边的人的生存为第一义,因为没有精神束缚,他可以纵横驰骋地展现自己的谋略才华。正是在 这种精神自由中,他的谋略达到了权变的极至。
贾诩是历史的一颗明星,他以时代所赋予他的性格和才华,在不自觉中摧毁了一个满目创痍的王朝体制。旧的体制不摧毁,新的个人及个人精神便不可能诞 生。我们是无法简单地用道德的眼光来评价贾诩这个奇人的。他像一个在乱世中游戏人生的人。他追求权势,但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他对哪个势力都没有真正的感 情,冷眼看待天下的沧桑沉浮;他把施展才华看作一种乐趣,看着事件按照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发展;你可以说他无情,但在那个时代,贾诩有理由选择做一个旁观者 和唯美主义的权谋游戏者。
贾诩,身怀奇谋,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但就客观效果而论,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他难辞其 咎。当年陈寿撰《三国志》时,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此事见仁见智,我觉得若撇开道德威望, 先注重影响世事的深度,则贾诩与二荀并列,并无不当。
虽然贾诩常以汉室忠臣自诩,也确曾有功于皇上,但他显然更热衷于放纵自己天赋的谋士才华,而较少计较千秋功名。在各路军阀此起彼伏的混战中,在汉献帝由长安到洛阳的奔命过程中,在东西二京的喋血杀伐中,我们都能看到贾诩的智慧。
董卓死后,司徒王允专权。王司徒只是一个碌碌之辈,而且不知体恤,滥开杀戒之弊,他刚刚上台就杀掉了当时的文豪蔡邕。但风雨飘摇的汉朝江山毕 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董卓手下部将李傕和郭汜,王允若本着首恶既除,协从不问的态度,则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便会归化朝廷,如此,因讨伐董卓而起 的关东诸雄不知旌麾何指,也可能权且罢兵。中国历史在步入这一章时,虽然会略嫌平淡,但于国于民,实属大幸。刚愎无用的司徒王允,对李傕、郭汜下达了追杀 令。只有3000飞熊军的李傕、郭汜等本来也想认命了,他们决定解散部队,自己再分头向大西北逃亡。如果这样的话则王允虽然极为不明智,却毕竟没有种下恶 果,东汉政权暂时还能迁延些时日。
贾诩恰恰在此时脱影而出发表了一下宏论,李傕、郭汜对贾诩素来敬重,便洗耳恭听。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迟也。”①
当年陈胜、吴广被迫"揭竿而起",所持的理由,正与贾诩此时的想法相同。区别是,无论陈胜、吴广还是李傕、郭汜,他们都属当事者,而贾诩则完全 是局外人,换言之,这一番建议,虽然可以救李傕、郭汜性命于一时,对贾诩则没有丝毫好处。不然,当李、郭二人成功后欲封贾诩为"尚书仆射",他也就不会坚 决推辞了。"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贾诩话说得颇有自知之明。初平三年六月,李傕、郭汜打破长安城池,王允被戮,吕布出逃,尸遍长安。据说,董卓初死之 时,三辅地区百姓尚有数十万户,经过李傕、郭汜的放兵劫掠,仅仅两年间,民已"相食略尽",好一片凄惨。一计可以危邦,片言可以乱国,正贾诩之谓也。他侧 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貌似蔼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这份能耐,孰能及之?你看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闪身在某个诸侯说计 道谋,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 他年轻时虽也曾被人评为"有良、平之奇,初时察孝廉为郎,因疾病辞官,西还至汧,道上遇见氐人(游牧民族),和同行的数十 人皆为他们所抓,贾诩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当时的太尉段颎,因为久为镇边大将,所以威震西土,因此他便假称是段颎外甥 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其馀的人却都遇害了。②史称贾诩此举是:“权以济事,咸此类也”③,这个“权”字,用得颇为妥帖,贾 诩是深不可测的。让强盗俯首帖耳,单靠智慧肯定于事无补,靠胆量也过于笼统。贾诩身上同样洋溢着一股霸气。
诚如伏波将军马援所言,"方今之世,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④,作为中国历史的"后战国时代",三国士大夫的择主标准,与天下辐裂的先秦知识分子 本无不同,故荀彧、郭嘉、董昭等谋士纷纷弃袁投曹,关羽义不背主,诸葛兄弟在东吴、蜀汉各事其主,俱忠诚不二。若此乃通例,贾诩便提供了一个例外:他先后 投靠的刘表和张绣,竟然都是自己内心颇为鄙视的。段煨对贾诩表面敬重,内心忌惮,因为贾诩"素知名",在兵士中威望极高,段煨怕贾诩喧宾夺主。贾诩离开段 煨的时机和理由亦很微妙,诩曰:“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 与身必俱全矣。”⑤结果丝毫不差。至于刘表,贾诩的评价也是既准确又刻薄:"若天下安宁太平,刘表可位列三公,然而方今乱世,他如此不见事变,多疑无决, 便注定是碌碌无为之辈。"贾诩与张绣的关系最好,早在长安时,张绣就有意将贾诩拉拢至帐下,一俟贾诩秘密来投,立刻便对他言听计从。奇怪的是贾诩之所以投 奔张绣,不仅因为张绣的张臂欢迎,更在于这样一个判断:"张绣,一个没脑袋的主儿。"以贾诩的才华,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 绣帐下,明珠投暗,龙游沟壑,这里面便颇可揣测贾诩的真实用意。他喜欢谋略,他需要一个可以使自己的才华尽情驰骋的疆场。如果谋略是一种美,联系到他当年 不可思议地替李傕、郭汜出的馊主意,则贾诩正好被我们理解成这样一个唯美主义者: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看出这一点,贾诩投靠张 绣而不是曹操、袁绍,便是最为顺理成章的事了。曹操手下谋士如云,其本人又计谋百出,贾诩在那里注定难呈鹤立鸡群之势;袁绍貌似强大,但这人志大才疏,又 有着一个奇怪而又致命的弱点:只要对自己有利的计谋,他一概不采纳;刘表可不去说他了,而好做皇帝梦的袁术,缺少虚怀下士的品德,贾诩注定没法活得从容。 贾诩与吕布有仇,当时尚力单势薄的刘备当然更入不了贾诩视野,况且刘备还一直和吕布关系密切。
所有人提到曹操平生所吃之败仗,都不会不提"宛城战张绣之时",那也是曹操输得最为凄惨的一仗,长子曹昂及贴心猛将典韦相继阵亡,自己所乘的 大宛良马"绝影",亦中箭而死,可说狼狈至极。毫无疑问,这一仗曹操其实是输给贾诩的。贾诩后来又赢了曹操一回合,那一仗虽无多少战略意义,却极端神奇, 可以让曹操作为教科书,好好琢磨研习一番——曹军撤退了,张绣立功心切,急不可待地要领军追赶。贾诩在一边连连阻止,张绣不听。无谋的张绣难免会想:与曹 操交战,而竟能逼得他退军,此乃千载难逢之机,此时不乘胜追击,痛下杀手,更待何时。然而,不听谋士之言,注定要失败的,张绣的追兵就被曹操殿后部队杀得 大败亏输,狼狈逃回。绣谓诩曰:“不用公言,果有此败。”⑥张绣诚恳地向贾诩道歉。诩曰:“今可整兵再往追之。”绣与表俱曰:“今已败,奈何复追?”诩 曰:“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绣信之。⑦ 第二次追击,张绣大有斩获,把曹操杀得溃不成军。不仅曹操对自己的失败极为纳闷,张绣和 刘表也满腹狐疑的向贾诩请教为什么得胜之兵失败,而失败后再追却取得胜利。贾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 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 也。”⑧三国之所以多智,端赖贾诩者流出没其中。当曹操和袁绍两大军事集团纷纷剿除诸侯之后,世界虽然没有变得安宁,局势却已明朗不少。
在曹、袁两只巨螯的钳制下,投靠袁绍还是曹操,就成了张绣迫在眉睫之事。投靠袁绍的理由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一则袁强曹弱,一则张绣于曹操有杀子之仇。于 是,当袁绍主动派使者前来招降时,张绣一个没有远见的人当然侵向与投靠袁绍。贾诩此时从幕后倏然闪身曰:"替我谢谢袁本初的好意,再转达这样一句话:一个 连自家兄弟袁术都不能相容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张将军敬谢不敏!"张绣大惊:“方今袁强曹弱;今毁书叱使,袁绍若至,当如之何?”绣曰:“吾先与操有 仇,安得相容?”诩曰:“从操其便有三:夫曹公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操虽弱,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曹 公王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焉。”绣从其言,请刘晔相见。晔盛称操德,且曰:“丞相若记旧怨,安肯使某来结好将军乎?” 绣大喜,即同贾诩等赴许都投降。绣见操,拜于阶下。操忙扶起,执其手曰:“有小过失,勿记于心。”遂封绣为扬武将军,封贾诩为执金吾使。"果然,曹操竟好 像完全忘记了当年与张绣结下的深仇,亲自率众出城迎接,给予张绣极高的礼遇。贾诩之所以甘冒奇险,因为他正确的认识了天下的形势,看透了曹操的内心之所 想,如此高明的战略决策在三国时代凤毛麟角,贾诩不愧为三国第一谋士。
至此,贾诩的人生航道进入了另一片相对平静的海域。虽然作为曹操谋士之一,他仍不时献计供策,尤其在曹操征伐马超、韩遂的过程中,贾诩功不可 没。但总体上看,他淡出江湖的意味正日益明显。对曹氏父子,贾诩本来还有可能立下奇功:曹操、曹丕先后两次讨伐东吴,都以失败告终,赤壁之战更使曹操元气 大伤。贾诩都曾预睹先机,加以谏阻,只是曹操不识时务,未能采纳贾诩的建议,直接导致了军事失败,为三足鼎立创造了条件。
贾诩一直韬光养晦,轻易不发一言。晚年的贾诩尤其乖觉无比,他闭门不出,谢绝交游;为了杜绝他人猜疑,他处理儿女婚嫁之事,也力避攀附名门, 这一点说明了贾文和对于权变的清楚认识,所谓功高镇主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如此,在曹操立太子的过程中,在曹丕与曹植兄弟争权的过程中,站在曹丕一边的贾 诩,仍以自己四两拨千斤的谋略,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为五官中郎将的曹丕向贾诩请教太子争宠术时,贾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养,朝夕孜孜,不违 子道,如此而已。"就这么一番貌似不切实际的大话,竟使得曹丕从此幡然改悟,自我砥砺,终于赢得了曹操的好感。此前曹操也曾特意屏退众人,向贾诩请教立太 子一事。贾诩面露难色,故意不答。"先生为什么知而不言?"曹操再问,"不,我只是突然想起了两个人。""谁?""袁绍和刘表"。贾诩不仅谋略过人,也特 别善于处理他人父子关系。"贾诩貌似漫不经心的回答,对曹魏政权的最终确立,也许竟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袁绍、刘表正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继 承权问题,死后遂使得兄弟阋墙。贾诩示曹操以前车之鉴,终于使曹操决下心来,立曹丕为太子。如此含蓄而又铿锵的引用论证要比费劲口舌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贾 诩的谋略已经达到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境界。
在魏文帝曹丕当政之时,功劳盖世的贾诩被委以太尉重任。然而贾诩老矣,他只仿佛一个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依旧过着恬淡的生活。世事阴阳,果 报难料,这个邪恶的播种者,谋略的热衷者,最终是以一副德高望重的神情,安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依照当时"人过五十不称夭"、"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标 准,贾诩真可谓寿比南山。
贾诩作为一个谋士真正做到了以追求完美为己任,他紧随形势发展,审时度势,经权达变,顺天行事,选择明主。在夹缝中求生而游刃有余,屈从 于命运的安排而经权达变,直至善终,贾诩在权变与谋略方面的造诣可谓达到了天人合一之境界。需要指出的是,陈寿由于距离三国乱世时代较近,能够感受和理解 那个时代非道德化的时代精神,对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和唯美主义(两者在精神内涵上是一致的)能够以一种赞许肯定的眼光看待。而后来南朝裴松之因感受于他的 时代由于与北方异族政权的对抗而重新兴起的道德主义,所以无法认可贾诩的所谓“非道德化”行为,并对荀彧等人作出自己所认为的道德化解释。而贾诩本人正是由于摆脱了道德的束缚,才获得了精神自由,并成为三国第一谋士。
出處不可考,最早見於三國吧討論之中.
最近就贾诩乱天下的深厚背景写了一文发在微信公众号 文史宴 上,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毒士贾诩因为煽动西凉兵为董卓报仇,攻陷长安,导致汉朝中央的合法性彻底丧失,统治秩序崩溃,各地诸侯再无顾忌的割据混战,可谓只言片语就造成天下大乱,大伙儿对他往往欣赏与畏惧兼具,貌似还是欣赏居多。
不过,他为什么要这样干呢?
是因为这个人生性凶险,好乱乐祸吗?这样解释似乎太简单化了。是因为闹着玩吗?这么想估计是你在闹着玩。是因为想保命吗?确实跟保命有关,但远不止保命而已。
事实上,贾诩之所以不把东汉朝廷当回事,甚至有可能蓄意搞得天下大乱,背后有极深的背景,那就是凉州豪族与东汉政府恩怨情仇。
独特的凉州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据后世宗谱记载,本出于洛阳贾氏,至其父贾龚时以武官迁居凉州,成为凉州豪族。就算这个宗谱是后代给祖宗贴金不太可靠,但贾诩年纪轻轻就获举孝廉,而且与凉州名流阎忠等多有交流,还是豪族的可能性较大。
凉州,大体上跟今天的甘肃省重合,又分为陇右、河西两个区块,陇右是今天甘肃省地图下面那一坨,河西则是上面的长条部分。陇右开发较早,春秋时代以前就是秦人的农牧据点,是华夏与西戎交战的前线,河西情况则比较特殊。
在汉代以前,河西是印欧人部族月氏、乌孙的角力场,月氏人曾经阵斩乌孙王难兜靡,独霸河西,但好景不长,很快就被匈奴冒顿单于、老上单于赶走,月氏王的头盖骨也成了匈奴单于的酒器,河西走廊成为匈奴辖地。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大汉名将霍去病收复河西。为了割断祁连山南北的羌族与匈奴的联系,汉武帝将陇右、河西设置为凉州,大迁关东贫民、罪犯充实河西四郡,意图将凉州打造成汉朝坚实的桥头堡,进而经营西域。
凉州地域广大,境内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农耕、畜牧等多种经济并存。不论是陇右还是河西,凉州的汉人并不仅在狭小的绿洲和山间盆地里农耕,还在广大的草场上放牧,加上祁连山以南的羌族和大漠以北的匈奴的影响,以及当地本有众多胡族如小月氏与汉人杂居,使汉代的凉州人形成了勇武善战的传统。
而凉州豪族也发挥所长,主要以军功作为进身之阶,西汉名将赵充国、辛庆忌等都是凉州人,飞将军李广的活跃时间虽然在设置凉州之前,但其家乡陇西成纪也在凉州区域内。
两汉之际,河西五郡豪族推举在凉州根基深厚的关中豪族窦融为首,归顺汉光武帝刘秀,率凉州兵及羌、小月氏等数万人,配合汉军,在平定陇右隗嚣的战斗中立下大功,地位进一步上升,在东汉政权中形成了西北功臣集团。
然而凉州豪族在地位上升的同时,也伴随着危机的加剧,因为青海一带的羌人趁新莽末年的混乱,已经侵入河西、陇右,与汉族的矛盾加剧,最终爆发了影响东汉国运的汉羌战争。
而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实行关东本位政策,西都长安地位下降,长安的屏障凉州更加显得无足轻重。另外,关东豪族与西北豪族的长期竞争朝权,为了挖掘西北豪族的根基,以及避免因为平羌损耗关东的人力物力,在朝堂上屡次提出放弃凉州,将凉州人迁入内地州县的建议。
搬家是打击豪族势力的妙法,一大家子人搬迁,到了新地盘又要被当地豪族排挤,往往搞得家道中落,一蹶不振,秦与西汉前中期就一直实行迁豪政策,把关东豪族迁往关中,避免其过分壮大,直到汉元帝时才因为豪族在朝堂不可遏制的壮大而停止。
现在关东豪族的政策正是西汉迁豪的翻版,只不过主客反过来了而已。西北豪族为了保卫乡土和基业,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的同时,还几次三番在朝堂上与关东豪族勾心斗角,针锋相对。
保凉与弃凉
早在东汉初年,面对西羌翻过长城, 侵入凉州,朝堂上的南阳勋贵集团就建议放弃凉州,虽是关中人却扎根于凉州的名将马援上书坚决反对。好在此时尚处于东汉王朝的上升期,汉光武帝令马援率兵平定羌乱。
汉安帝永初年间(107~113年),东汉国势转衰,随着羌乱愈演愈烈,出身关东豪族的朝臣庞参屡次建议放弃西域,被西州士大夫耻笑。庞参以国用不足为由,说动出身关东的大将军邓骘(邓禹之孙)放弃凉州,仍被出身西北豪族的朝臣驳回。
永初五年(111年),先零羌自并州攻入河内,距首都洛阳仅一河之隔,东汉朝廷大震,决议放弃陇西、陕北诸郡,迁民入内地。凉州百姓安土重迁,不欲离乡,当地官吏就毁坏他们的农田、房屋,逼他们走人,导致大批百姓死于道路,几乎激起大规模民变,加上西北豪族强烈反对,不得不中止。
凉州名士王符对于关东豪族官僚鼠目寸光、以邻为壑的行径深恶痛绝,在其名著《潜夫论》中写道:
往者羌虏背叛,……周回千里,野无孑遗。寇钞祸害,昼夜不止。百姓灭没,日月焦尽,而内郡之士不被殃者,咸云当且放纵,以待天时。用意若此,岂人心也哉!
中央不可靠,凉州人只能靠自己,驰骋疆场,保卫家园。东汉后期汉顺帝、汉桓帝时期,凉州豪族中同时出了三大名将,即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号称凉州三明,在对羌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段颎甚至对羌人实行中国史上少有的种族灭绝政策,一时镇压了羌乱。
不过,随着东汉政治在腐败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汉灵帝时爆发了黄巾起义,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但是人心思乱,边疆不稳,凉州再度爆发羌乱,而且还有凉州汉人豪族参与。东汉政府派出善战的皇甫嵩、孙坚、董卓,依然无法平定。
出身关东的司徒崔烈再次建议放弃凉州,凉州豪族傅燮怒不可遏,当场痛斥:
斩司徒,天下乃安!
最终,在傅燮的推动下,东汉组织凉州残余的政府力量,由凉州刺史耿鄙统帅平叛。耿鄙疑似关东巨鹿耿氏,任用奸吏荼毒凉州,出征途中,担任别驾从事的凉州豪族举兵哗变,杀死耿鄙。
傅燮以寡兵死守汉阳(在凉州,不是武汉),壮烈战死,东汉王朝对凉州的控制彻底失去。而这次他们的对手不再是先零羌或者烧当羌的野人酋长,而是凉州的汉人名士韩遂及其手下的汉羌联军。
凉州人的凉州
至此,凉州心向中央的豪族基本死绝或者客死他乡,剩下的半因羌族胁迫,半对朝廷绝望,毅然决然的与叛羌合作,不但割据凉州,还进而率领他们攻击长安,与汉朝为敌。凉州豪族之所以与东汉政府决裂,里面有长期的积怨与复杂的原因。
两汉为了防止地方官与当地势力结合,形成割据,设计了任用外地人担任地方官的制度。但在其他地区,有时还会选文化差别不大的邻郡人为官,在凉州则为了防范武力强大的凉州豪族,有意使用关东地区的人当地方官。
这些人家业远在千里之外,面对羌族进逼,为了保自己安全,就建议放弃凉州,把居民内迁,施政时也往往贪残不顾后果。凉州豪族对他们恨之入骨,对他们背后的东汉政府也颇多不满。
东汉的选官制度对凉州也很不利,州郡按人口推举孝廉。凉州因为衰落和长期战乱,人口锐减,这条出路十分狭窄,只能靠军功出头,多在边境担任军职,加上关东豪族的有意排挤,凉州豪族在朝堂上的发言权越来越小,离心力自然越来越大。
另外,在长期的汉羌战争中,羌人投汉、汉人投羌的都大有人在,羌族汉化的同时,凉州的汉族也开始羌化,变得崇尚暴力、残忍嗜血,董卓就是其中典型,所谓的民族融合从来都是双向的。这样,他们更加跟关东的文化豪族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羌人趁东汉集中全力平定黄巾,再度起事。此次的羌人首领北攻伯玉汉化颇深,尊崇当地大姓豪族,劫凉州汉人名士边章、韩遂为首领。边章、韩遂本身也已羌化,索性入伙,率军攻打凉州和长安一带。
同年,凉州名将皇甫规之侄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建立盖世奇功,凉州豪族汉阳阎忠劝皇甫嵩兴兵造反,消灭东汉,建立凉州人的政权。但皇甫嵩是凉州少有的向文化士族转变的豪族,不从,阎忠逃走。
中平四年(187年),韩遂率汉羌联军大举进攻陇右,凉州豪族汉阳王国起兵响应。凉州豪族又临阵哗变,斩杀凉州刺史耿鄙,耿鄙的司马马腾、陇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黄衍等汉人实力派纷纷加入叛军。
这一幕大戏的尾声,就是出身凉州的政府军军官董卓入主朝堂,招安马腾、韩遂,摇身一变,自己取代韩遂,成了凉州人的代表,贾诩就是在此时担任了董卓的幕僚。不过,董卓羌胡化的野蛮作风不为关东那些文化发达的豪族所容,于是外有袁绍,内有王允,内外夹攻,取了他的狗命。
王允继承了关东豪族对凉州人排挤、鄙视的一贯传统,对董卓党羽大搞清算,一代文豪蔡邕也因小过被弄死。王允又忌惮凉州的战斗力,命令董卓的军队就地解散。
当时政治气氛空前紧张,王允的做派使得民间传言朝廷要尽诛凉州人。就在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想要罢兵还乡的时候,贾诩跳出来鼓动他们进攻长安,也董卓报仇。这既是为了保命,也是为了报复关东豪族对凉州人长期的歧视和羞辱。
凉州的褪色
虽然攻破长安,杀了不少关东豪族泄愤,但贾诩毕竟是凉州数得着的人物,深知这些羌化严重的凉州将官不可辅。不过东汉以来的乡土社会又使他不得不跟这些人抱团,否则别的地方的人不会接受他。
于是贾诩一面坚决不对鼓动造反的事居功,推辞了李傕的封赏,消除影响,着意低调,跟他们保持距离,一面又努力维系着这个集团,尽量阻止李傕他们发疯干非理性的事情。
但是李傕、郭汜野惯了的货色,自相残杀,劫持皇帝,凌辱公卿,往疯狗的路上义无反顾的一路小跑了下去。眼见他们没救了,贾诩只好挑中这个集团里比较听话的小字辈张绣来抱团,并且施展从凉州战事中磨练出来的军事奇谋,让曹操吃了好几个大亏。
后来在官渡之战前弃袁投曹,除了贾诩对张绣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外,袁绍的政权关东豪族色彩比曹操浓厚得多也是一个原因,凉州人去了铁定没好果子吃。这一条对张绣也是一样的,所以贾诩这番决断其实很厚道,自己择主的同时,确实也是为张绣着想。
此后,贾诩在曹操平定马超、韩遂的战争中相当活跃,有意洗脱已经被妖魔化的凉州人的底色,除此之外又十分低调,最终在曹丕时担任了太尉这样非文化士族不能担任的高官。但也正因为他凉州人的出身和武力豪族的底色,使得这个任命被孙权笑话。
没错,贾诩通常是给人以谋士的形象,但谋士不一定是精研儒家经学的文化士族,也可以是读史书、兵法的事功家族。贾诩以奇谋见长,从未有过通经术的记载,明显是后一种。
曹魏一代,凉州也并不太平。夏侯渊平定陇右后,河西豪族黄氏、麹氏及月氏遗种卢水胡连连造反,有赖曹魏名臣张既能谋善战,河西方才收入曹魏囊中。
而贾诩虽然位居高官,其子孙并未像其他世家一样,趁势向文化士族转变,占据高位。武威贾氏因为凉州尚武传统的影响,反而形成了能谋善战的门风。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匈奴汉国大将刘聪、刘曜率军五万围攻首都洛阳,贾诩曾孙贾胤夜袭刘聪,阵斩匈奴贵戚呼延翼,一度击溃刘聪。另一个曾孙贾龛则在凉州势力庞大,一度企图取代中风的凉州刺史张轨(即十六国中前凉的建立者),割据凉州。
不过最出彩的还是贾诩的第三个曾孙贾疋(yǎ),自幼就有勇有谋。其时,匈奴人的汉国已经攻破洛阳,进而遣刘曜等攻陷长安,贾疋与凉州豪族敦煌索氏、金城麹氏等合作,兴兵数万,大破刘曜,收复长安,拥立晋愍帝,延续晋祚。可惜不久后在与凉州胡人的战斗中意外身亡,世人无不痛惜。
贾诩以及身后的武威贾氏,名将辈出,与凉州的一贯气质十分符合,同时,又作为凉州的代表人物参与到中央事务中,掀起了毁天灭地的巨大波澜。他们对于文化发达的中原,有向往,有挣扎,有坚持,有付出,可以视为关西与关东数百年纠葛一个缩影。
PS:大司马的三国探微系列,主要致力于解释与三国人物、现象有关的前因后果,帮助大家更全面、宏观的了解三国史,对于三国人物本身基本着墨不多,因为他们的事迹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无须赘述。
下面是文史宴公众号往期的三国探微,大家喜欢的可以看看:
文史宴|好人卡可不是我的标签!——三国探微之不一样的鲁肃
文史宴|我不是娘炮!我只是边缘人!——三国探微之不一样的张郃
文史宴|谁再说黄巾是农民我跟谁急!——三国探微之不一样的张角
“武神赵子龙”原来是文臣!惊到了有木有!|文史宴
独目苍狼夏侯惇不但是文官,还是个文化人——三国探微之五|文史宴
欢迎关注在下的专栏,主要推送三国、五胡、六朝历史,之后还会有十六国南北朝史连载
胡笳汉月 - 知乎专栏欢迎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们投稿
文史宴二维码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史宴,点击链接扫码关注。可以看到很多文史达人的文章。
http://weixin.qq.com/r/x0jn-8jENpVJrYyc9x3V (二维码自动识别)
我们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颖,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一个苦逼的人。
由于近年来各种新媒体的宣传,贾诩的“毒士”“乱武”“幕后高人”形象深入人心,但只要认真研读有关贾诩的史料,会发现这些不过都是当代人强加给贾诩的,贾诩是个什么样的人,恐怕他自己比谁都清楚。
贾诩这人很聪明,这无可置疑。易中天曾说他可能是三国时代最聪明的人,这说法虽然比较无聊,但贾诩的聪明没人可以否认。贾诩并不算一个运气很好的人。他这人是有点追求的,他有匡扶汉室的传统理想。至于给他安上什么毒士游戏人生玩弄人心的形象实在未免中二。
他人生中最出名的计策也就是劝说李郭反攻长安这件事,他自己的说法是保命之策何功之有。只要不带入任何先见为主的印象和所有事后结果来看,都该知道贾诩绝非谦逊之言,他说得很清楚,就是为了保命。
至于之后李郭乱三辅,各种生灵涂炭,贾诩真的不在乎么?相反,贾诩多次出言劝说二人,可见他是很后悔的,这些都不在预料之中,因为救急时哪会考虑那么多。然而结果是献帝和大臣有依靠他的意向,李郭也越发忌惮贾诩,最终他为了保命不得不抛下献帝出逃。我曾经对荀彧不感冒,但对比贾诩,同样被献帝所依靠时,荀彧是贯彻了自己理想的可敬之士,不负敬侯之名。至于毒士这个名号,别逗了,毒士会把自己搞得这么狼狈?
后面从段煨处出走又常被当作贾诩料事如神,了解人心,行事潇洒的依据。料事如神,了解人心这我不反对,但哪有行事潇洒了?我只看到贾诩的无奈,他只是想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但都怪自己作的各种破事,难以被信任,不得不和家人各处异地。
在张绣处是他人生的又一巅峰,但张绣和贾诩一样并没有问鼎天下的雄心,甚至没有割据一方的想法。张绣不记家仇投靠刘表,和贾诩一样是想有安稳地盘。马上又转投曹操是因为刘表给不了他俩安全感,结果曹操在宛城使劲作,收买胡车儿,又对张绣盛气凌人,剥夺了张绣来之不易的安全感,使其只好再次走向敌对之路。终于在官渡之战期间,贾诩抓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令曹操“信重于天下”。贾诩确实聪明,他了解人心,所以能抓到机会,也懂得分寸,所以没有落得许攸那样的下场。但结果就是,贾诩彻底老实了,不是想身居帷幕,而是不得不如此。身非旧臣,又以智计见长,因而低调做人,不攀附高门,贾诩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毫无疑问,贾诩的人生是精彩的,但他真的如崇拜自己的人所想的那般潇洒自如、游戏人生,甚至在幕后掌控一切么?恐怕事实是相反的,而贾诩自己是最了解这一切的。
贾诩这个人,相信所有看三国历史的人,都会感觉非常神奇;我在评论历史时,虽然一直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把历史当成英雄传奇去写。但是写到贾诩时,依然有一种极为异样的感觉。因为这个人的确太牛了。因为贾诩并不轻易出手,一出手就是让整个局势逆转。
而贾诩最神奇的地方还在于。
贾诩第一次逆势出牌,是让臭名昭著的凉州集团又延续了几年统治;按道理,贾诩应该变成过街老鼠,但是从此以后,无论谁见到贾诩,更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敬重。
遥想当时,那些身经百战的凉州军人,都一副爹死娘嫁人的样子;总而言之,谁也不敢带头反抗,而贾诩突然站出来,号召大家继续高举董卓的大旗,这是何等的勇气。[注]
[注]:时百姓讹言当悉诛凉州人,卓故将校遂转相恐动,皆拥兵自守,.....辅怯失守,会营中无故自惊,辅欲走,为左右所杀。李等还,辅已死,等无所依,遣使诣长安求赦。王允曰:“一岁不可再赦。”不许。等益惧,不知所为,欲各解散,间行归乡里.....。
关键是,贾诩是在董卓死后,才正式登上时代大舞台的,在此之前,贾诩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在大家都选择与董卓划清界限的时候,贾诩却是选择了高举董卓大旗,成为董卓集团的领衔人物,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选择啊?
贾诩第二次逆势出牌,是在袁强、曹弱的背景下,选择了投降曹操。
看到官渡之战,曹操差点翻船的情景,我总忍不住在想,如果当时张绣站在袁绍一边,曹操真能撑过这个坎吗?
我们必须得知道,贾诩是张绣集团的灵魂人物。表面上,是张绣弄死了曹昂(曹操长子)、典韦(曹操爱将)、射伤曹操;[注实际上就是贾诩造成的]。基于人之常情,有几个人敢劝张绣曹度投降曹操呢?更有谁能劝得张绣再度投降曹操呢?
[注]:绣闻而疑惧,袭击操军,杀操长子昂。操中流矢,败走,校尉典韦与绣力战,左右死伤略尽,韦被数十创。绣兵前搏之,韦双挟两人击杀之,目大骂而死。
贾诩曾让臭名昭著的凉州集团又延续了几年统治;并且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爱将(典韦);最后还是标准的善终。
贾诩最后位列三公(太尉)封侯,高寿而终[注]。
[注]: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邑三百,并前八百户。又分邑二百,封小子访为列侯。以长子穆为驸马都尉。....诩年七十七,薨,溢曰肃侯,
更主要的是,时人说起贾诩时,大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感觉,因为在那种乱世,他实在太牛了。以至于陈寿写《三国志》时,把贾诩与荀彧荀攸同传。[注]
[注]: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看到陈寿把贾诩抬到这样高的地位,后世裴松之都认为这是咄咄怪事。[注]
[注]:诩不编程、郭之篇,而与二荀并列;失其类矣。且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今荀、贾之评,共同一称,尤失区别。
当然了,贾诩生前位列三公,从正常情形去看,也是不可思议的。[注]因为从理论上,三公是那种世人敬重的人物,而贾诩是一个以权诈诡异著称的人。问题是,贾诩在当时地位太高,所以他就是取得了三公的地位。
[注]:晋司徒阙,武帝问其人於勖。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总的来说,东汉末年,已拉开了拼爹的序幕。所以那个时代的大哥级人物,很少有草根出身的人物。当然了,那个时代的顶级谋士,也很少有草根出身的人物。
许多人惑于“躬耕于南阳”“三顾茅庐”等词语,所以难免会觉得,诸葛亮之所以是诸葛亮,就是因为诸葛亮才智绝伦。其实呢,诸葛亮之所以是诸葛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诸葛亮的亲戚朋友都是非富即贵[注1];更主要的是,诸葛亮没有出道前,就已成为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注]。
[注]:诸葛亮的岳父叫黄承彥。黄承彥是刘表的连襟。黄承彥的老婆是蔡讽的大女儿;刘表的老婆是蔡讽的小女儿。蔡讽的姐夫是谁呢?蔡讽的姐夫,是从前的太尉张温。 葛亮的大姐夫是蒯祺。蒯祺的哥哥是蒯良、蒯越。蒯氏家族,是标准的荆州地头蛇。刘表可以在荆州立足,就是得到蒯氏家族的支持。 诸葛亮的朋友叫崔州平,崔州平的父亲是崔烈,崔烈是从前的三公。 刘备拜访诸葛亮,是公元207年的事。而在公元200年时,诸葛谨就已是孙权的长史了。 其实,都不用说别的社会关系了,仅这种社会关系,我们就可以知道诸葛亮的江湖地位有多高了。相关内容与我们的答案离题太远,所以就不详细标注,只是简单的说一下。 [注]: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鉴。同县庞德公素有重名,徽兄事之。诸葛亮每至德公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公从子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惟德公与徽重之。德公尝谓孔明为卧龙,士元为凤雏,德操为水鉴;故德操与刘语而称之。
事实上,三国时代的其它著名谋士,大都有着诸葛亮类似的背景。没有 这种背景的人,其实是非常罕见的。
那些没有背景的人,想爬到第一流的谋士行列,必须得通过各种方式积累自己的江湖地位;否则,就算大哥愿意重用他们,他们也是难以立足的。
从这层意义上,各路大佬聘请诸葛亮等人当谋士时,并不是单纯的认可他们的才能,更是看重他们的江湖地位、同时也是想得到他们背后的社会资源。
相对而言,贾诩早期的江湖地位就比较低了。所以贾诩想成为第一流的谋士,必须得抓住机会,取得更高的江湖地位。
为什么拥有足够的江湖地位,才能成为第一流的谋士呢?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江湖地位,你的谋略再高,常常也无法发挥作用。
许多时候,谋士的策划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是因为他身后有强大的资源,自身拥有崇高的威望。
同样的谋划,由一个身份地位很高的人做出,人们就容易响应、支持、配合,更愿意适当冒一些险。
同样的谋划,由一个身份地位比较低的人做出,人们就很容易怀疑、不相信、更不敢轻易跟着冒险。
最简单而言,在官渡之战前,一个身份地位比较低的人,把张绣投降曹操的理由,说得再天花乱坠,又有几个人真正认可呢?又有几个人会真正支持呢?
因为贾诩有崇高的地位,所以贾诩说投降曹操是最优秀选择[注],人们即使觉得太过匪夷所思,也会习惯性的支持、配合,因为这是贾诩策划出来的。
[注]:袁绍遣人招张绣,并与贾诩书结好。绣欲许之,诩于绣坐上显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先与曹为雠,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许多时候,人们相信你,认可你,你的谋划才可以成功;人们不相信你、不认可你,你的谋划再优秀,也难以成功。
贾诩出身比较低,所以他想挤入最优秀的谋士行列,必须得先获得巨大的江湖地位。
而贾诩的江湖地位确定,是由一次臭名昭著的军事行动后确定。这次臭名昭著的军事行动,就是在董卓集团砖崩瓦解之际,贾诩力挽狂澜,高举起了董卓的大旗,并且让董卓集团死灰复燃了。
这次行动之后,贾诩就成了凉州军人心中的偶像级别人物;也成为天下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从此以后,贾诩随便一言一行,都可以很容易获得人们的支持,而贾诩的许多谋划可以变成现实,就是因为他拥有了这种地位。
许多军事、政治的谋划,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为相关谋划本身有多优秀;而是因为在执行阶段,它可以迅速达成共识。
尤其是军事、政治的谋划,许多时候,只要大家意见迅速达成共识,它就可以成功。如果大家商量来商量去,一时无法达成共识,这个谋划再优秀,它也有可能会以惨败告终。
比如,张绣第一次投降曹操。
曹操之所以会被张绣一记回马枪,杀得差点死于非命,就是因为张绣身边有贾诩这种传奇人物存在。
如果贾诩没有崇高的地位,就算张绣想背叛曹操,也很难在自己集团内部迅速达成共识。更可怕的还在于,如果张绣不能在自己集团内部迅速达成共识,相关的密谋随时可能传到曹操耳朵里;在这种背景下,他的策划再优秀,也会以失败告终。
问题是,有贾诩这种传奇人物存在,这一切就比较好办了。
因为,以贾诩的地位、身份,他愿意领衔这件事,人们即使觉得这事非常危险、甚至丝毫不靠谱,也会习惯性的支持、配合。在这种背景下,相关策划就会做得非常迅速、而且无声无息,等曹操反应过来时,死神已迫在眉睫了。
从这层意义上,贾诩的第一桶金,就是从董卓死后捞出来的;因为董卓死后,贾诩成功的表现,让他正式成为最高层的谋士,换而言之,他的名声、地位、威望已足以和当世任何一个谋士相提并论了。
而贾诩后来的许多谋划可以成功,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但是,贾诩以这种方式取得这种地位,副作用是非常大的。因为臭名昭著的凉州集团马上就要覆灭了,人们都认为,就是贾诩力挽狂澜又让它死灰复燃,并且因此弄得整个关中再次沦为人间地狱[注]。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即使认可贾诩的才能,也会不齿贾诩的为人。
[注]:董卓初死,三辅民尚数十万户,李等放兵劫掠,加以饥馑,二年间,民相食略尽。
所以,贾诩用极具超然的态度,化解了这种副作用。比如,贾诩在这次事件结束后,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了为保命。换而言之,是王允不给他活路,否则,他绝不会这样干的;总而言之,祸乱天下的人是王允,绝不是贾诩。其实呢,这只是一种说词罢了。因为以贾诩的智慧自然知道,王允并没有清洗凉州集团的意思与能力,即使有清洗,也不可能清洗到贾诩这一层上。但是贾诩借此煽动凉州军人攻下长安,更借此把自己的行为洗白了。
[注]:榷等以贾诩为左冯翊,欲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又以为尚书仆射,诩曰:“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乃以为尚书。
更主要的是,在汉献帝决定东归时,贾诩又全力协助汉献帝东归;关键是在汉献帝逃脱凉州军人控制时,选择了飘然离去。总而言之,贾诩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人。[注]
[注]:会母丧去官,拜光禄大夫。傕、汜等斗长安中,傕复请诩为宣义将军。傕等和,出天子,祐护大臣,诩有力焉。天子既出,诩上还印绶。
上面答案都挺好,我来补充比较重要的两点:
我观察了贾诩的案例很久,但是我发现周围讨论问题的朋友们可能都忽略了一点,他们把贾诩过度神化了,而没有从普通人的角度去分析这样一个普通人,后来我逐渐换了一个视角试图去了解那个真正的普通人贾诩,而不是存在于传说里面的权谋家,当然以下仅仅代表个人观点:
一、心理创伤
我们有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贾诩正式登上史书的舞台是董卓入洛阳的时候,大约是公元189年,此时的贾诩,已经42岁了,职务是一个小小的平津都尉,可能按照很多人的观点,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但贾诩42岁之前发生了什么,大部分不得而知,我们只能知道一件事情:
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
这件事情让我想了很久,很多人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是称赞贾诩年少就能如此谋略深长。但是人们可能并没有想到,一个普通人,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番挣扎与痛苦,在注重经学的时代,贾诩所接受的学问,和他所面对的世界,终于在这样的稻草重压下,撕裂了。我们很难想象在贾诩一个人回乡的路上,他是怎样复杂的心情,而他42岁以前在凉州的岁月,又有多少这样恐怖的日子呢?
对比一下世家大族子弟荀彧和陈群的年少生活: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弱亦小,坐箸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我们就不难想象,年少时代的世界观塑造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我后来就觉得,贾诩老年时代所有一切权谋机变,无不在他年少时候所经历那些恐怖黑暗的岁月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那种心理创伤,或许伴随了他的一生。
二、认识自己
这一点,是后来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金日磾要杀他儿子”的时候猛然领悟到的,后来我翻看金日磾的传记,发现他的很多行为,和贾诩不无相似之处。
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武帝元狩中,票骑将军霍去病将兵击匈奴右地,多斩首,虏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日磾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
和贾诩有相似的出身和少年痛苦的经历
日磾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或自后拥上项,日磾在前,见而目之。弄儿走且啼曰:“翁怒。”上谓日磾“何怒吾儿为?”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磾长子也。
这一段,我们从《贾诩传》里面找一段相似的出来:
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我认为才是贾诩整个人生经历里面最值得深思的一点。
对于金日磾来说,他时刻明白自己是谁,所以即使在注重宗法制及血缘关系,他也不惜杀自己的长子来保全自己家族的利益,对于贾诩来说,他也明白自己是谁,所以即使在位高权重的时候,也不更多地贪图权力。
金日磾知道一旦自己的儿子过分亲近而惹怒了皇帝,没有根基的他即使身居高位也会全族被灭,贾诩也知道一旦自己的子弟沾染上了权力的毒药,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自己的家族恐怕也是难以生存。
他们一直都明白人的欲望有多么可怕,也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立足的根本。
最后我想说,其实,我们现代很多人都梦想着穿越到三国时代,戎马一生,一统天下,殊不知,生活在温饱中的我们,早已忘却了那个年代的人们真正的生活:
蔡文姬《悲愤诗》: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据。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曹操《蒿里行》: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王粲《七哀诗》: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仿佛是贾诩早年生活的缩影。
他从小接受儒家的教育,可是面对这样人间地狱一般的惨状,这个少年人有一天或许终于深刻地明白了:
孔孟的经学,救不了别人,也救不了自己
这可能是孔融等一干名士永远也无法明白的吧!
所以,那些如裴松之一样用道德眼光批判贾诩的人们,他们可曾想过:
在他们从未涉足的不毛之地,年少的贾诩是如何亲眼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杀戮,是不是在因为不能拯救与他同行的人而在深夜里痛哭,是不是在长夜里辗转难眠,或者是因为害怕而从梦中惊醒。
或许,那个时候的贾诩,一个人战战兢兢地走在回乡孤独的路上,面对生死未卜的前程,望着凉州凄惨的月亮,他的人生选择就已经注定好了......
以上
浪淘沙·文和 作者:仟音一心
烽火自难休,
乱武春秋。
料敌决胜贯奇谋,
算尽机关天莫测,
毒士风流。
今世无求。
闻达何必寿乡侯,
只愿平生帷幕后,
幸至白头。
一句话总结:贾诩就如同他的字一样,没有野心,厌恶争斗的人。
在讨论贾诩前,先确定几件事:
1、尽信书不如无书。《三国志》是晋朝时成书,而贾诩后代在晋朝初期势力很大,更何况陈寿本人也不是一个将治史看作人生使命那般重要的人,因此对贾诩的诸多事迹是有美化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计策,很可能是事后附会上去的。
2、关于贾诩的身份,虽然《三国志》说贾诩官拜讨虏校尉,但是纵观所有史料,从来都没有他带兵的记录,带着李傕、郭汜杀回长安后,论功行赏,贾诩也是尚书或者是光禄大夫,而其他人全部是将军。尤其是李傕、郭汜寇乱三辅时,董卓手下但凡有点势力的军头都卷进去了,偏偏没有贾诩的记录。因此贾诩很有可能只是一个文官,军略并不是他的专长。至于后汉纪说贾诩和李傕、郭汜击败孙坚的事,我后面会解释。
先说一下贾诩的出身。据说贾诩曾祖父贾季玉是武威太守,父亲贾龚是车骑将军,居于武威(这个是网上的贾氏族谱说的,我还真没考证过)。总之贾诩所在的贾家应该位于武威郡姑臧县的名门望族。这个是确定的,在东汉那个什么都看出身的地方,如果贾诩真的出身寒门,史书应该会记载一笔的。
而段颎出事之后,段家后人就迁回老家武威姑臧县。古代地方都很小,小小一个姑臧县,段、贾两家很有可能有来往。因此贾诩即便不是段颎的外孙,很难说两家没有其他的姻亲关系。所以,贾诩出事的时候可以假装段颎外孙也不会漏破绽。顺带一提,贾诩后来投奔的段煨极有可能才是真正的段颎后代。这也是后来贾诩投奔段煨,并把家人托付给段煨的缘由。
在董卓入长安时期,贾诩在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手下做事。我之前说过,贾诩可以确定是个文官,本身是没有任何部曲的。那么后汉纪说贾诩和李傕、郭汜击败孙坚的事怎么解释呢?我的解释是,贾诩在牛辅军中的地位很有可能要么是如同法正那样的谋主,要么是如同彭羕那样只是传诸军事的传令官,监军那样的角色,传达牛辅的作战指示,替郭汜、李傕等校尉向大老板牛辅汇报工作。我倾向于后一种解释,否则牛辅错以为军中叛乱的时候本可以去找贾诩商量的。
之后董卓死,吕布打算进一步消灭驻屯在外牛辅,让李肃拿着诏命去讨伐牛辅,结果灰溜溜地被揍回来了。此时牛辅军气势正盛,没人奈何得了。但很快发生一件蹊跷的事情,牛辅被身边的侍卫胡赤儿从军营里骗出去杀掉,人头还落在吕布手里。史书没说这是谁的主意,但我强烈怀疑一定是吕布方面出的阴招。这招很是毒辣,一下子牛辅军就群龙无首了。史书上说,李傕、郭汜要解散军队,贾诩同学深明大义用口才把那群人劝了回去。原文如下:
【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从字面上看,好像李傕、郭汜这群傻逼要把军队解散,自己一个人乔装打扮溜回家。但是我对此深表质疑。且不说有哪个军头会心甘情愿解散军队,卸下武装,去当个通缉犯回家东躲西藏,更何况当时凉州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不带着军队回凉州,分分钟被乱兵砍死啊。三国乱世,有枪就是草头王。李傕、郭汜再怎么傻冒,也不至于连这个道理都不懂,所以李傕、郭汜这帮人所谓解散军队的说法很可能只是牛辅死后,大家谁都不服谁(大家都是校尉,凭什么听你的),与其吵吵闹闹等吕布过来把大家脑袋都剁了,索性大家散伙算了,带着各自的人马回老家,各干各的。
这个时候真正发慌的是贾诩。我之前说了,贾诩是文官,手上没兵的。真正【一亭长能束君】的其实是他贾诩。所以一向低调不发话的贾诩急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歃血为盟,又是赌咒发誓,才把这群吵吵闹闹的家伙团结起来,并力向西。所以贾诩在事后才会说:“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这绝对不是谦词,而是事实啊。
那么为什么李傕、郭汜那帮人愿意听贾诩呢?因为贾诩长得帅吗?当然不可能。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贾诩在牛辅军中的身份。牛辅刚死,李傕、郭汜这帮军头一时半会儿还没生出自立的念头,由着惯性,很容易就听从原本就是替牛辅发号施令的贾诩的话。靠着那帮武人脑子反应慢,贾诩才成功的。等李傕、郭汜醒转过来了,贾诩就靠边站了。
后来三辅乱得一塌糊涂,不但兵连祸结,甚至连吃饭都是问题。这地没法待了。于是贾诩投奔段煨,原因我在说贾诩身世的时候说过。之后就是很有名的贾诩评价段煨的刻薄话。
【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将行,或谓诩曰:“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诩曰:“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於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原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
这个【或】是谁很值得玩味。首先不是贾诩的友人或者家人,否则应当会注明,尤其是友人,随着贾诩颠沛流离竟然连个名字也没留下简直不可思议。那么这个【或】结合上文,【绣遣人迎诩】以及下文贾诩的回应(他看上去仿佛马上打包就要走)。我猜测很可能是张绣派过来的联络人,来试探贾诩的,怕贾诩是段煨派过来的内应。所以贾诩说了那番话,纯粹是忽悠对方的。
但是总要说回段煨,段煨真的是贾诩口中嫉贤妒能的人吗?贾诩真的有可能侵夺得了段煨的权力吗?我的意见是,全都是胡说八道。
段煨是三国历史中最冤的,陈寿为了黑他,故意把他的所有事情都抹去。幸亏后世有裴松之以及《后汉书》补充,还原了段煨。否则段煨真的屈死了。一句话:段煨就是董卓军中的异类。
董卓手下那一堆校尉,中郎将全都打家劫舍,抓着天子给自己加官进爵。段煨作为和牛辅、董越平起平坐的中郎将,方面军司令,竟然蹲在华阴专心指挥百姓种地,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哪怕关中打成一锅粥了,段煨在华阴也没挪过窝,和刘表简直一模一样。这种没啥野心的人,怎么会嫉妒贾诩夺他的权呢?
再看贾诩,一直都是牛辅的人,牛辅的那一帮校尉尚且不听他的。段煨带手下出生入死多少年了。贾诩算哪根葱,能替代得了段煨?贾诩之所以往张绣那里跑,就是因为张济原本是牛辅手下的校尉,是老同事,更何况张济死了,代替他的也是和自己一样没什么威望的张绣,自己不至于落到之前在关中的下场,才过去的。
段煨纯粹是为了帮贾诩避嫌才莫名其妙背了黑锅。
说到张绣,其实也是老实巴交的人。在张济旗下饿死了,往刘表那里抢粮,结果粮没抢到,老大挂了。张绣没办法,待又待不住(没饭吃了),打又打不过(老大都死了),只好向刘表投降。我估计当时张绣的心态是这样:爱咋整咋整吧,哪怕要我死,起码也给顿饭吃,好歹做个饱死鬼。
刘表很厚道,啥也没说,就给张绣送粮食过来了。
张绣震惊了。
——真的不杀我?
——不杀。
——要不我来负荆请罪?
——不用。
——要不我送人质给你?
——也不用。
——我张绣一粗人,除了杀人,啥都不会。刘表大人,您说吧,您看谁不顺眼,我去收拾他。
——都不用。你老老实实在那里待着,别来骚扰我就行。我有的是粮食,饿了就来问我要。
张绣彻底崩溃了。原来投降就有饭吃,那当初打个头啊?还赔进去叔叔。
我猜就是有这茬,张绣的膝盖就是弯的,甭管见谁,直接就给跪了。“爷,给顿饭吃吧。”
但是这次张绣没遇到善主。曹操可不是刘表。收了张绣,一看张绣腆着脸、傻乎乎的样子,就打起了歪脑筋,打算收买张绣的侍卫暗暗把他杀了,把他的部队并掉。
关于张绣反叛。史书上说是因为曹操看上张绣的婶婶。这在我看来压根就是胡扯。张绣都能跟杀叔仇人联合,一个寡妇有什么好在乎呢?反正死了丈夫总是要改嫁的,自己老大喜欢,不是好事吗?
所以这个理由根本不成立。
最有可能的理由就是张绣传中【傅子曰:繡有所亲胡车兒,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繡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这里我把胡车儿特意加粗显示。你们没注意到和杀牛辅的那个胡赤儿差不多吗?咦,这家伙杀完牛辅怎么跑张绣这边来了?
不知道是哪位兄台说的,胡车儿也好,胡赤儿也好,其实都不是人名,指的是主将身边作为警卫的胡人,因为他们骁勇,又是外族(不会起异心,突然杀主自立,也没有汉人那样复杂的人际关系),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钱养着他们就成,就和欧洲王室喜欢用外籍雇佣军做皇家禁卫军是一个道理。
这么一看,曹操手以金与之的做法就很明显了,摆明了是要收买侍卫暗杀啊。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不知道什么原因,张绣知道了。原先乐呵乐呵以为有饱饭吃的张绣又一次震惊了。原来人与人之间是有那么大差距的。
之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张绣手起刀落直接干掉了曹操的长子,侄子。典韦为了保护这个不争气的曹操还死掉了。这里要提一下贾诩,我们快把他忘了。很多人要么黑他,说是张绣一个人干的,要么夸他,说是贾诩出的主意。我倒是觉得,两边都太偏颇了。以贾诩在张绣军中的地位,他不可能不知道张绣的行动,所以不可能置身事外。但是要说贾诩一开始就谋划这件事,那也太夸张了。毕竟曹操那么不地道,欺负老实人,把张绣往死里整,一口饱饭都不给人家,张绣无论如何都是要反的,有贾诩没贾诩都一样。但是贾诩还是体现他道义的一面,他没有向曹操通风报信。如果贾诩真的像某些知乎朋友说的那样,只是为了自保而卖队友,那么这次就是最好的机会。但是贾诩没有这么做,他和张绣一条心。
大家看到,曹操这次做的是很不地道,属于没事找事,自己把自己作死了(所以史书才会用各种方法给他隐去,造成史书各种莫名其妙的记述)。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发妻会怨恨曹操害死了曹昂,因为的确是他害死的。不过曹操有一点好,虽然是小人,但是是个真小人,不屑于做伪君子。错了就是错了,不但勇于认错,还当场认错(我猜测曹操向诸将认错那段话一定是篡改过的,人家张绣明明把嫂子作为人质送过来了,何来没要人质一说)。既然曹操承认自己做错了,那么他对张绣是有种愧疚的,毕竟人家明明诚心来投,却要谋害人家。这也是为什么曹操事后不加害张绣,反而给张绣加官进爵高于一般人的原因。
这一点还有一个人也看出来了,这就是贾诩。贾诩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贾诩之所以劝张绣投降就是看到曹操的深感愧疚,急于补偿的心理。但是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投降呢,因为还不到时候。张绣依靠军事力量在宛城站得住脚,刘表也愿意帮忙,的确没有投降的必要。但是袁绍跑过来联合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是一个信号,表明袁绍要动手了。而宛城在许昌近侧,对以颍川为根据地曹操来说是个大威胁。袁绍没动手前,曹操或许出于愧疚,或许出于懈怠的心理未必会出死力。但是一旦袁绍要动手了,那就是生死存亡关头啊。作为巨大威胁的宛城,曹操一定会赶在袁绍动手之前拼上老命拿下。如果连张绣都干不掉,那袁绍就不要指望了。所以对张绣来说,再拖就拖不了了,他必须立刻做出决定。所以可以想象一下张绣和贾诩的对话:
张绣:大哥,你把袁绍使者气走了,这是闹哪样啊?还让不让人活了?
贾诩:袁绍要动手了。曹操必然倾全力来攻,将军守得住吗?
张绣默然~
贾诩:你觉得袁绍救得了你吗?
张绣默然~之后,抬头:那咋整啊?刘表又不接受我投降。
贾诩:降曹吧。
张绣又震惊了:你疯了吧,我可是把人家亲儿子给剁了唉。你这不是要我送死吗?
贾诩:你相信我,曹操他不会的。坑死他儿子的事,我也有份,我跟你一块去,真要杀了你,我陪你。
张绣:不过袁绍势力大,万一我们加入曹操阵营,结果不是对手怎么办?那还不是要死啊?
贾诩:你没见我把袁绍使者骂了吗?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你把我送出去,就说是我阻拦你联合袁绍的,你不就安全了吗?
当然以上是想象,但是我猜应该和真实差不离。最后贾诩赌注赌对了,曹操抓着贾诩的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之后贾诩在曹操的各种出谋划策,除了激励曹操打袁绍那次(毕竟人家把身家性命赌曹操身上,当然不能输了),其他所有的建议都是不要打,不要打,不要打。赤壁那次,裴松之已经吐槽过了。我就说马超反叛那一次,史书上说的很好,什么”伪许之“”离之“。结果渭南大战的时候,关中十将没一个降的,要么战死,要么逃跑,一个通敌的都没有。所以贾诩的这些说辞很可能是事后为了美化给他附会的。很有可能贾诩的意思就是不要打了,一个个慢慢收降嘛,何苦要一口气把人家干掉呢?(其实马超韩遂联结关中八将起兵,也是曹操逼的)
--------------------------------------------------------------------------------------------------------------------------
操病势转加。忽一夜梦三马同槽而食,及晓,问贾诩曰:“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疑是马腾父子为祸;今腾已死,昨宵复梦三马同槽。主何吉凶?”诩曰:“禄马,吉兆也。禄马归于曹,王上何必疑乎?”操因此不疑。
后人有诗曰:“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
对前四个长期统治整个中国的朝代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夏亡以妺喜,商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汉亡以贾诩——划掉这句。
在他觉得没有危险的前提下,问他他就好好儿给建议,不问他他就安静工作,不重用不理睬都没有关系,他不会跳反,就算跳槽也和平分手,没有利用对前主公的了解,帮助新主公坑前主公的记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时还会发扬精神保护别人。
与此相对,如果让他觉得生命受到威胁了,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更重要的是,似乎还都能干成。
p.s,鉴于他在已有各种丰功伟绩的状况下,还能把凶残的西凉军和著名大忽悠曹总都给忽悠瘸了,估计长着一张特别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治愈系脸。
后汉三国时期杰出的职业经理人。
有道家风骨、儒家气度、兵家诡诈、纵横家权谋。得之未必安天下,若是失之诸野也着实可惜。
要说三国时期的谋士,有能耐的很多,但长寿的并不多。比如曹操帐下的知名谋臣,要么心劳力尽而去,要么抑郁而终,要么不小心得罪了“老板”被赐死。真是应了那句“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就拿上回谈到的荀彧来说,大半生为曹操鞠躬尽瘁、出谋划策,临了还是不得善终。
然而,曹操帐下有一人却得以77岁高龄寿终,死后还被谥为肃候。他就是堪称三国时期奇才、怪才、鬼才的贾诩。那么,在曹操这样一个出了名难伺候的“老板”身边,他又是如何做到善始善终、华丽谢幕的呢?
其实,除了非凡的智商和军事才能之外,贾诩最难能可贵的还是超高的情商。说得通俗一点,他会说话、懂变通,不仅善于处事,还会做人。
古灵精怪的小聪明
有人曾将贾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认为其才能应在诸葛亮之上。但和诸葛亮一登上历史舞台就“高大上”的形象不同,贾诩还是颇费了些周折才走到曹操身边的。在好些关键节点,要不是贾诩以“小聪明”自保,恐怕曹操也无缘收获这一颗“沧海遗珠”。
比如,在《三国志》中,贾诩刚登场不久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早年,他在辞官返乡路上不巧和叛乱的氐人撞了个正着。氐人是东汉后期崛起于西北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经常发生叛乱,杀戮汉人和官员。当时,和贾诩同行的几十人都被氐人心狠手辣地活埋了,贾诩的生命岌岌可危。在这危急时分,贾诩灵机一动,称自己是当时太尉段颎(久任震边大将,在西北地区颇有声望)的外孙。这当然是瞎扯,但秉着对段颎的敬畏和宁可信其有的谨慎态度,氐人不但没有加害于贾诩,反而还派人护送他出境。
一场生死攸关的灾难就这么轻易被贾诩的小聪明化解了,这种古灵精怪的小“伎俩”在日后还帮了曹操的大忙。
话说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亲自西征,在渭南与韩遂、马超为首的10余万人马大战。本来韩遂和马超都是曹操表荐的朝廷命官,但曹操疑心重,生怕日后韩遂和马超拥兵中原,与孙权联合就难以对付了,于是干脆主动下手以除后患。
这一仗打得可谓异常惨烈,虽然对方损失不小,但曹操也被弄得狼狈不堪。双方僵持之下,韩遂、马超怂了,他们提出割让黄河以西的土地为议和条件,但是显然,曹操并不甘心于此。这时,贾诩献上一计——挑拨离间。但是,韩遂和马超是“杠杠的”伙伴关系,这离间计要如何使呢?贾诩的小聪明又要派上用场了。
他让曹操表面上假意答应割地求和的条件,并安排曹操和韩遂会面。算起来这俩人之前还颇有些渊源,曹操又与韩遂父亲同一年举孝廉,所以见面后,两人自然也不生分。曹操主动和韩遂叙旧话家常,既不谈战事,也不谈讲和,聊到高兴处还亲切地拍掌大笑,气氛颇为和谐。
会面结束后,马超问起韩遂谈判内容,韩遂这人也没什么心机,觉得既然没谈到讲和的正事,也没什么值得转告的,就随便敷衍了几句,回答“没说什么”。这自然就引起了马超的疑心,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了局外人,而曹操和韩遂肯定瞒着自己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后来,曹操派人给韩遂写了一封信,内容含糊不清,又有几处涂改。韩遂把信给马超看,马超看后便更加怀疑了。一封语焉不详、表意不明的信,还有涂改,而且这涂改之处还颇似韩遂为了掩人耳目故意篡改的。敏感如他,内心的愤怒和猜忌终于爆发了!
不出所料,马超、韩遂终于翻脸,他们彼此猜忌,互揭老底,爆发了好一场血拼。最后,韩遂被马超砍断左手。而曹操也适时地抓住了机遇,一仗打得韩遂、马超败走凉州。
善于读心的心理学家
除了“鬼点子”多之外,贾诩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心理学家”。他的读心术几乎百发百中,对人性和人心的判断也从无失误。
早年,贾诩曾投靠过屯驻在华阴的段煨军中。段煨治军严肃,忠于朝廷,而且也是武威人,和贾诩同乡。当时,贾诩已经很有名气了,也颇受段煨及其部下的尊敬。但没过多久,贾诩还是离开了段煨,投靠了驻扎在南阳的张绣。对于这个选择,很多人大为不解——段煨治军有方,与你既有乡情又颇为尊重,为何要离开他呢?
因为在与段煨相处的过程中,贾诩看出了段煨的嫉妒和不安。毕竟贾诩的名气和才气都太过出众,段煨也担心长此以往,自己的威望和权力会被贾诩替代。所以,表面上他非常谨慎客气,但内心却有着强烈的不安和猜忌。
果然,贾诩的离开让段煨松了一口气。作为同乡,他还给予了贾诩家人悉心的照顾和优待。
说起张绣,贾诩和他也算彼此扶持和成就。那些年,在贾诩的帮助和辅佐下,张绣在和曹操的对抗中也打了不少胜仗。而对贾诩和张绣来说,最具划时代意义的还数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发生的一件大事——官渡之战前关于“老板”的抉择。
当时,袁绍兵临官渡,曹操率兵阻击,两军在此相持。官渡之战事关袁曹两家的命运,实力平平而又夹在其间的张绣必然要选择一个作为靠山才能生存。那么,到底该投靠实力雄厚的袁绍,还是野心勃勃的曹操呢?
恰逢袁绍派人去请张绣,并表达了想联合对付曹操的意图。当时,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十倍,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谁的胜券更大。而且,在此之前,张绣与曹操已结下深仇,不投靠袁绍还能投靠谁呢?于是张绣打算接受袁绍的邀请,共同抗曹。
谁知,贾诩却投了反对票,依他看,此时投奔曹操才是最好的出路。这个选择似乎很疯狂,但正说明了贾诩是个有大智慧的心理学家。
在贾诩看来,曹操当时“奉天子以令诸侯”,首先在道义上就名正言顺地占了话语权。而且正因袁绍实力强大,张绣这点兵马他也根本看不上,而曹操兵少势弱,倘若投奔他,则必定会受到重用,毕竟,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那般得人感激?而最重要的还在于贾诩看到了曹操称霸天下、统一海内之志的雄心,这样的人一定不会计较前嫌和私仇。所以,之前的恩怨是非也自然不足挂齿。
事实证明,他对人心的准确把握又一次替他做了平生可能是最正确的一次抉择。正如贾诩所料,他和张绣都得到了曹操重用,而这次关键性的“跳槽”,也为贾诩提供了日后震惊天下的大舞台。从此,贾诩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左右逢源的超高情商,一步一步成为曹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会做人、会说话
有人曾评价贾诩,说他可能是三国时期最智慧的人。这种智慧不仅仅表现在聪明的头脑上,更重要的还在于他能在乱世中急流勇退、左右逢源。
纵观贾诩一生多舛的“从业经历”,光是跟过的老板就不胜枚举。从低起点服务土匪加恶棍式的军阀李傕、郭汜,到辅佐曹丕继位称帝,在深受每一位老板器重和尊敬的同时,还能寿终正寝。要做到这些,三国时期的谋士恐怕再数不出几个。
这与贾诩超高的情商有很大关系。他十分懂得察言观色,不仅深谙人性,也有自知之明,懂得在关键时刻功成身退。
在与张绣投奔曹操之后,贾诩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会给他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他知道像自己这样多谋善断的人,对任何君主都既是利用的对象,又是被猜忌的危险人物。因此,他为人处世非常低调。在投奔曹操后,他甚至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也很少主动出谋划策,就连为子女缔结婚姻也不攀附豪门大族。但在“老板”需要的时候,他又能主动挺身而出,想其所想,主动献计。
试问,这种才华横溢能助你成就一番事业,还低调不张扬、不多事的“员工”,有哪个老板不喜欢呢?
除了自己的私生活低调之外,对待曹操的家事,贾诩也处理得非常圆滑巧妙。比如,在内定太子一事上,贾诩就把他的高情商展现得淋漓尽致。
建安末年,曹操的长子曹丕和三子曹植为争夺继承权较劲,两人各有一股势力。按理说,封建社会有“立嫡为长”的传统,这事儿本来也没有太多悬念,但偏偏曹植又很有才华,深得曹操喜爱,他想立曹植为后嗣,内定为接班人。曹丕心里自然也能感觉到危机,于是便向贾诩寻求获胜的办法。
你猜贾诩怎么说?
——希望将军放宽度量,提高道德修养,做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谨守孝道、孜孜以求。
多么冠冕堂皇的“官腔”,换成你是曹丕,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时听到这样说了跟没说似的“场面话”,会不会直接崩溃?还好曹丕没有,他果真按照贾诩的教诲磨砺自己、刻苦学习,尤其注重培养道德修养。
其实,这也正是贾诩的高明之处。在不多事、不惹事,明哲保身的大原则下,暗中给曹丕上了一课。如此一来,既不得罪曹植,也给了曹丕一个需要进一步领悟的答案和交代——两边不得罪,还替曹操教育了儿子。
另一方面,曹操对接班人的选择也犯难,他同样暗地里征求过贾诩的意见。这回,再打“马虎眼”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怎么办呢?
史载贾诩“闭口不答”,曹操自然不高兴了,问你话呢,你咋不吱声?贾诩的回答无比巧妙——我正在想袁绍和刘表父子的事呢(袁绍和刘表都是立幼不立长,最后导致兄弟相攻,父子不和,内部分裂)。曹操听后哈哈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其实,贾诩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暗含了诸多考量——不正面回答是为了避嫌,毕竟曹家家事外人也不方便指手画脚;而借用袁绍和刘表的故事,也暗中回答了曹操的问题,接班人不宜“废长立幼”。
你看,贾诩这左右逢源的情商和留有余地的语言艺术,真是想不长寿都难。
一生为自己而活的一个人,擅长审时度势。他把将自己的才发(计谋)展现为最终目的,而目的得源泉肯定是要于自己有利。所以他为李傕、 郭汜、张绣出谋划策其实并不是忠于谁,只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谋略。我觉得他在三国中最大智慧的表现或许就是:在乱世中不仅没让自己成为牺牲品,而且还保全了自己的家人。
初平三年,董卓被杀,便遣使诣长安求赦。王允为人刚直,但却没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逃回归乡里。贾诩当时因为是董卓所部的官吏,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们,对李傕等人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此计为众人采纳。于是李傕等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联络西凉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10余万之众。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李傕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李傕等拥兵至南宫掖门,威逼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李傕又杀司棣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可以看出,贾诩的一句话虽然是为自己考虑,然而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东汉再次陷入了混乱状态。
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贾诩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曹操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为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
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乡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如此心机,真是不得不服…
冷酷毒士——贾诩
就因为贾诩当初的一句话,李傕的凉州军团决定去攻打了长安(今西安),最终李傕得手而肆虐了长安三年。贾诩的这句话不仅改变了东汉朝廷的命运,又导致了长安人民的生灵涂炭。贾诩的毒士称号是实至名归的。
贾诩来头也不少,祖上是西汉文豪贾谊——你有你的董仲舒,我有我的贾文豪。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贾诩是贾谊的后裔,贾诩的曾祖父叫贾秀玉,是武威太守。祖父贾衍,是兖州刺史。父亲贾龚,是轻骑将军。PS:原来贾家是一直当官的。从贾龚开始,贾家从洛阳徙居西边的武威。
西毒贾诩生得身材高大,据说从贾诩墓出土过一个人骨,怀疑是贾诩的,人骨的骨骼很长,个头比较高,说明贾诩生前是个魁梧的人。
和曹操一样,贾诩自少就深谙权变之术。有一次他被氐人俘虏,他就自称是名将段颎的外孙,让氐人释放了他。名士阎忠就很看好贾诩,说他是张良、陈平一样的奇才。其实张良、陈平的风格是不同的,同样是大谋士,陈平有盗嫂受金之嫌,而贾诩更接近陈平那种不拘小节的风格。
董昭虽然比较全才,但军事水平的方面,却不如贾诩的“精专”。贾诩对于孙子兵法、吴起兵法,都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他在张绣阵营期间,曾经打败用兵放佛孙、吴的曹操,并对曹操造成了险情。所以,贾诩比董昭早登三公大位,绝非侥幸。
董昭、荀彧之才,是偏政治一些。贾诩、郭嘉、荀攸、程昱侧偏军事一些,也可以称为军师、谋主。初期军师的定义是比较严格的,军师必须要随军出征的,所以荀攸贾诩之流才能称为军师,而荀彧不能,荀彧是坐镇大后方的。曹操在讨伐陶谦的时候,程昱是军师,讨伐张绣的时候,开始换荀攸为军师,讨伐吕布的时候,又开始重用郭嘉,到了官渡之战,才到毒士贾诩。贾诩算无遗策,陈寿将他和荀攸并列为一传,是有原因的,说明贾诩、荀攸的智力是一流的,郭嘉早死而自然战绩也少,这个先不算。按前后的表现来看,贾诩是高于程昱一筹的。
贾诩还被人称道的地方,还有晚期能够明哲保身,荀彧因为反对曹操当魏公,而失去了曹操的宠信,最后荀彧得了忧郁症。有鉴于“飞鸟尽良弓藏”的历史规律,贾诩采取了闭门自守的办法,以免惹祸。同样地,程昱、董昭都是仿效这一招,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贾诩早期能在残酷的夹缝中生存下来,他随机应变,多次逢凶化吉,后期又能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所以陈寿说,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智计之士能做到贾诩这样,就是善之善者了。
贾诩活了77岁,比董昭少了一些,但贾诩在谋臣之中也算长寿了,郭嘉才38岁。贾诩死后,他的儿子贾穆把他葬在魏国的都城许昌,具体位于今天的许昌市北10公里尚集乡岗朱村。贾穆遵守了魏国的规定,将他父亲进行薄葬。魏国薄葬有三个特点:一是短丧,缩短服丧期限,大概就是三天解决问题。二是不封不树,不能有大的封土。三是明器减少,意思就是很少放金银珠宝去陪葬。
发篇自己的旧文
总有一天,我会踏上河西的土地,来到古老的武威,站在残存的城墙前,伸出手来,穿过重重风沙碰触千年前那位智者的灵魂。多年前的风沙中,贾诩缓缓步出武威,东去,走上他“乱武”的一生。
文和,乱武。这也许是个巨大的讽刺,也许正是他一生的宿命。
我曾经天真地想,他的文和就留在了武威,于是把乱武带向了天下。直至最近,才发现,他始终是他,贾诩,贾文和,乱武,鬼才,都是他。
无论处于权力的暴风眼中,还是争论的漩涡中,他始终是个谋士,他始终没有变。
作为一个谋士,《三国志》早就为他盖棺论定, “算无遗策”四字足矣。
可是后世对他的质疑却不绝于耳。
有人说:“三国祸起贾诩。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乃贾诩。”
有人说:“是他的算无遗策害死了典韦。”
有人说:“他一生献策极少,所以才能算无遗策。其实他的计策没什么了不起。”
还有多少“有人说”?多得我不想列举。可是这么多“有人说”无非是想把贾诩和孔明司马公瑾奉孝文若相较,又有多少个是想真正了解贾诩的?!
我想!
在我眼中,贾诩是个谋士,只是个谋士。
谋士有三重目标:谋主,谋己,谋天下。
其实,三国中绝大多数谋士都是谋主,也就是只为主公着想,即使是备受后人赞颂的诸葛亮也不过如此,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刘备而已,没有他自己所说或者所认为那么伟大。
至于谋天下,我现在只能想到一个不是正统意义上的谋士做到了这点,也许正是因为他做到了这一点而导致他不被人们认为是谋士(我也不认为他是,但他确实有谋士的素质):墨子,兼爱非攻,为天下苍生而谋,可谓“谋之大者”!
这样比较起来,谋己,恐怕是谋士中最低级的了,谋己好像只为自己一个人而谋算,主公利益,天下苍生,何足道哉?但我却把“谋己”排在了谋主之后,原因有二:一是这里面有个内在的关系,但凡谋士必先能谋主,虽然他未必把谋主当作最高目标。二是谋己更难做到,谋主易而谋己难,不要以为我把难易调转。在一个乱世,为一个有权势的人谋算远比为一个没有权势的人(谋士自己)谋算简单,这也是为什么谋天下最难的原因。
贾诩就是在谋己,或者说他的处世哲学和最高的目标都是谋己。
无论是董卓还是张绣,无论是段煨还是曹操,他们都不是贾诩真心关心的,贾诩所做的每一个计策,走的每一步棋,都对主公最为有利,但究其根源,还是谋己。
也可以说,贾诩一直做的就是把谋主融入谋己,达则谋主,穷则谋己。竟然和诸葛亮那番有点假惺惺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谋而合。
他是个有个性的谋士,和云云众生不同,和云云谋士也不同。
上阙:文和谋己乱洛阳
感觉贾诩像是看穿了天下大势,一切都尽在他的谋算当中。他在董卓帐下竟然未出一谋,我相信以他的智谋不可能看不穿王允的连环计,但他冷冷地看着董卓的一举一动知道这个政权不可能长久,所以他只是一言不发,间接加速了这场闹剧的结束。
如果说,他投靠董卓是为了保命(他是西凉人,董卓是初出茅庐没什么名气的他唯一的选择),那么,他后来为李催、郭汜出谋回师长安还是为了保命:李郭二人要是跑了,只能连累贾诩被抓,他只好出山救主自救了。
他这一计谋长期为人诟病,说他为了一己一主之私不顾天下苍生,说他开创了三国乱世等等等等。
先说三国乱世,看过三国志都知道这是始于董卓进京,这都能移到贾诩头上,真佩服这些人“热爱”董卓急于为董卓洗脱罪名的心情。
再说毁天下以为一已之利,不错,但这只能说是一个必然中的偶然。我始终认为,贾诩看穿了天下大势,当时天下的地方豪强太多了,汉王朝又那么羸弱,早晚会有一支地方军阀杀入长安。那些军阀哪个是省油灯?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么有利的事情不让贾诩自己的集团来做呢。他只是顺应天下大势,成为了历史的推手罢了。
最后刻薄的说句,如果诸葛司马公瑾奉孝文若碰到这种状况不像贾诩这么做的话,要么是他们看不到天下大势,智力不足,要么是他们对主不忠,蓄意害主。
当机遇来到面前时,贾诩毫不犹豫地抓住,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即使被世人指责,即使被后人质疑,他还是做了。
他知道汉朝颓势不可挽,于是拒绝;他知道作为一个人应该做什么,于是不同流合污。
什么君君臣臣在他眼中一钱不值,什么天子正统在他眼中不过是统治者的把戏,他只做对他自己有利的事。
因为他是贾诩,他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让天下人认同,他只为了自己认同。
鬼才贾诩。乱天下者,鬼才也。
中阙:文和谋主乱曹操
纵观贾诩的一生,助张绣反曹是他唯一做的谋主色彩重于谋己的事,也是他一生最为精彩的谋划。
张绣弱而曹操强,曹操一代雄才,张绣不过是一个历史过客。
但是,张绣说曹操夺了他婶婶,他要反。贾诩点点头。
贾诩没有劝张绣,即使他看透了事情的结局。既然主公下了命令,他能做的只是出谋划策。
他是鬼才贾诩,曹操收服张绣没有即刻挖走贾诩,是他人生一大失策,如今他要为这个失策付出代价。
长子曹昂,爱将典韦,曹操的半条人命,还不用加上侄子和死掉的一众士兵,这个代价是够大的。
这一战,让曹操认识了贾诩,让世人认识了贾诩。
真鬼才也。
贾诩料事如神,把战争一直操纵在手中,或退或进,反反复复,让人捉摸不透;贾诩算无遗策,把天下一直放在眼前,忽降忽反,再反再降,出人意料之外。
这场反复,最大的得利者不是后来近乎死于非命的张绣,也不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的曹操,而是那个玩弄一切的贾诩——曹操从此不敢轻视他半点,由恨而生敬慕之情。
其实,我有时会坏坏地想,贾诩早就知道结局会是这样对己有利,才会义无反顾地踏上跟着张绣反曹的道路。(呵呵,都怪贾诩一生表现太完美,总是让我浮想联翩。)
下阙:谋主?谋天下?谋己!
加入曹氏集团,贾诩就像是人间蒸发一样隐退了,不再露出他举世惊叹的锋芒,甚至极少进言。因为贾诩不是一心襄助曹操,也不是立志平天下,在他心中“谋己”才是最重要的。
以贾诩的智慧,不可能不知道曹操集团的实力,不可能看不出曹操的野心私心,不可能不了解曹操的脾气。
作为一代鬼才,也许自从贾诩决定加入曹操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贾诩这一鬼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他自己也许也是这么决定的吧,也许贾文和投降曹操之时,人到中年的他不想再四处漂泊,不想在乱世之中沉浮,而想追求后半生的安定了吧。所以他投靠了曹操,并开始他的政治生涯,而作为谋士的贾诩,在那一刻已经渐渐死去了。
自此,贾诩的地位就很特殊。他是谋臣,但又不同于郭嘉和荀攸等人,他类似于一个老师或者朋友,他出谋划策从来都不是直接说明,而是用一两句话暗示——聪明人之间根本就不需要说得太明白。一旦自己的计谋不被采纳,他也不会据理力争,只是想办法远离是非之地——他永远都为自己铺好后路。他不想成为一代名臣,仅仅是想过自己安逸的日子。
即使在渐渐死去,贾诩始终是个谋士,不要拿什么“文死谏,武死战”来要求他,他追求的东西从一开始就很明白:不是建功立业,不是扬名立万,而是谋己。谋己,他早年奔波于几个集团之间,在自己的底线内尽力证明自己,封建正统被他扔在一边,他和千年后的姚广孝一样,只是想一显自己的才华;谋己,他晚年锋芒尽敛藏身于曹营,将保命作为最高目标,臣子使命被他抛诸脑后,他和数百年前的张良一样,只是想在风暴后享受内心的平静。
这样的他,从来就不需要“后悔”二字。算无遗策,何须后悔!
曾经说过如果穿越回三国,我就去找贾诩,想尽一切办法嫁给他。
我不要雄姿英发的周瑜,我还没有天真到为个聪明的帅哥跑去当寡妇。
我不要才智过人的诸葛亮,从来就不喜欢吹捧得过分的人。
我不要最后权倾天下的司马懿,讨厌死蚂蚁是不需要理由的。
我不要射白虎的孙权,我可受不了年要陪着个猜疑心重的男人。
我不要一代英才郭嘉,风流不检点最后还年纪轻轻去和阎王斗心眼实在不是个好丈夫。
我只要明哲保身的贾诩,“万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地穿行于各大集团,到哪都悠然自得。
我只要举重若轻的贾诩,面对困难时说出的永远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一针见血地道出事情的关键。
我只要甘于平淡的贾诩,不要高官厚禄,不要后世传扬,平静地和家人安享晚年共度余生。
我只要顾家的贾诩,会在孤身离开段煨时说:“我知道段煨一定会善待我的妻子,我才离开。”
我只要一代鬼才贾诩,即使年纪不小即使长相不英俊即使自私专门为己极少为人,但却未忘记什么叫大义什么叫亲情什么叫爱,也从没忘记什么人才称得上谋士。
我总认为,贾诩在九泉之下看着自己千年来沉寂,近年来却声名鹊起,他一直都是微笑了然地看着,他心中有一个自己的度量衡:连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保护不好的人有什么资格襄助英主平定天下?
以前写的:
贾诩(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谋士。
贾诩的谋士才能主要体现在军事决胜上,《三国演义》第十八回的篇目用来形容贾诩的军事才能十分贴切---“料敌决胜”。先来看看贾诩对张绣追击曹操一段的精彩分析和预测:
战争的过程很简单,曹操进攻张绣→因故退却→绣追战而败→再追战而胜,而在这个过程中贾诩两次成功的预测了追击的结果。让我们引用《三国志·魏书·贾诩传》的原文,品味一下贾诩制胜之道。(战后)(绣)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由贾诩之言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成功预测战争的结果是因为在战前他准确地分析了敌我兵将的实力,曹操强于张绣,张绣强于诸将,因而先追败再追胜。充分地应验了《孙子兵法》对“庙算”重要性的分析,用更常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曹操的角度来看,他再战而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算到贾诩而贾诩算到了他。
之后贾诩劝张绣率众归从曹操,并在官渡之战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官渡之战作为一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它的过程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之所以说贾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是因为他说了一句话,还是让我们引用原文吧:袁绍围太祖于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一句话,帮助曹操下定决心,做出了重要的战争决策---兵袭袁绍的粮仓---乌巢,从而反败为胜。
官渡之战,曹操作为兵力劣势的一方,他的胜利无疑是一场险胜。“但顾万全故也”一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曹操不能取胜的原因。
军事战争,如果交战的双方军力相差不大而且都不犯错的话(较强的一方甚至只要不犯大错),战争就会进入对峙消耗的阶段,最后双方罢兵或者实力较弱一方被耗死,无论哪一种结果对弱势一方都很不利。所以想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能在尽量创造有利于己方条件的前提下兵行险招,去寄希望于强势一方犯错(被己方迷惑或是出昏招),然后抓住机会一击制胜。
纵观袁绍与曹操争霸的整个过程,袁绍可以取胜的机会比曹操多得多,他只要听取田丰、沮授的任何一计都可使曹操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从而进一步巩固优势直至取胜。哪怕是在许攸叛变,曹操行险出击之后,袁绍也可以听取张郃的意见引兵救援而不是妄想攻取曹操坚营,从而至少不致大败。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其偶然的因素。袁绍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昏招既是他才能不及曹操的必然体现又是莫名其妙错误抉择的偶然实现。贾诩所作的只是让曹操认清现实,认识到“必决其机”是其取胜的唯一选择,所谓无行险不得胜。我方只要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拼力一搏就应无所遗憾,至于能不能成事就要看对方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总结两点:
1.“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处于强势一方只要不犯错、不被对手抓住机会总会赢得最后的胜利。而犯错也可以看作强弱转化的一个契机,从这个角度讲,只有强者才能是最后的胜利者。
2.“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顾万全”看似没有错,但这只是做到了“不可胜在己”,怎样才能做到“使敌之必可胜”、“以奇胜”才是以少胜多的关键。出奇制胜就象是在赌博,一个好赌徒首先要敢赌,就是要敢出奇,其次要在最关键、最合适的时候下自己最重的筹码,就是要把握时机;虽然即使是这样,赌博终究还是赌博,总会有输有赢;好赌徒能做到的,也就是能对其他赌徒做出分析,正确判断出手的时机、方法从而赢得多些罢了,善出奇者不过决机尽力罢了(虽然这是极难的)。诸葛亮就不是一个好赌徒,他不敢下注,结果虽然不会赔钱,但终究赚不到大钱。“顾万全”也是诸葛亮遇到的问题,贾诩一句点评也指出了他北伐失败的关键。所以陈寿评曰:“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还是很允当的。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也不能改变战争的固有规律,不肯兵出子午谷就失去了取得大捷的唯一可能。虽然长安再蹦出一个姜维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的,但从当时的形势分析,魏延的建议还是很可能成功的。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是他北伐时机最好的一次,因为敌人没有什么防备,他采取了偏稳的进军策略实际上就给了敌人喘息之机。结果他为自己的过于保守付出了代价,不仅这次没有成功,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从这个角度讲,诸葛亮的决定是错误的。虽然事后的分析有马后炮的嫌疑,假设历史的进程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历史进程,而预测的进程也未必会实现),但是兵贵神速,该出奇时不出奇是诸葛亮最大的错误。
贾诩有这样的军事才能,是与他能洞悉人才人性、看透人情世故分不开的。能够洞悉人才人性、看透人情世故,所以能料敌决胜,展现出超人的军事才能;所以能出谋划策,影响历史进程;所以能明哲保身,七十七载后以魏国太尉善终。
且看他在曹丕继位后对曹丕所问伐吴、蜀何者为先的回答。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是当时社会的发展规律。正是由于贾诩能看清当时的社会规则并用来指导政权建设,他才能对未来局势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预见并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决策。“文帝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正说明了他预见的正确性。当然光凭对局势的把握是不够的,对关键人物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刘备的雄才,诸葛亮的政略;孙权对局势的把握,陆逊对兵势的洞悉---贾诩对每个人只用了一个词就将其之所长展现地淋漓尽致。有这样的见识加上蜀国有险可守,吴国以江河自保的地理优势的分析所以他才能做到“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
要说对历史的影响,一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可谓尽人皆知。曹植有文才,曹彰有武功,但很难动摇曹丕的长子之位。曹操唯一喜欢的曹冲又早夭。曹丕成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贾诩一句话就把曹操这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点清了。太子遂定的同时,贾诩也自然会得到好处,可谓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贾诩是个智者,在那个乱世里,他以他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深刻剖析而谋得了生存的权利。从《贾诩传》一开始他伪为段公外孙就只不过是为了谋生。他不是那种舍生取义的人也没有必然的政治原则,所以祸乱长安也有他的一分重责(为救几个亡命之徒而损害的是更多人的性命,应该归为年少不够老辣,想事情不够全面,如同姚明04年骂队友的表现),但是他“多所匡济;出天子,佑护大臣”也算是本性善良的一种表现吧。他从张绣而绣能听之可以说是尽谋士之责,然而张绣没有能定天下的实力所以他选择了曹操。贾诩之于曹操,一方面出谋划策以定天下,一方面又要“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两个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曹操用其智而又惧怕其智防其智谋,贾诩了解曹操所以谋划战事尽本分而低调为人,不谋大权。最后贾诩在文帝朝官至太尉进爵乡侯,子孙嗣爵也是某种必然的结果。
其实我觉得作为贾诩这种能把人看得如此透彻的人想必也能把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看得很透。纵观他的一生,不过是个乱世中想要保命的绝顶聪明的人罢了。他对于功名利禄不过是得而得之,不强取之,体现在军事上是谋而定之,不强求用之。他想要的也无非是自己过的好点,天下能安定些罢了(当然我不是贾诩,不可能知道他的想法,只能从他的行动来推断,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所以一句话来概括贾诩:谋人之至,智以谋生。
看到有人说贾诩是但求自保。这是不了解贾诩这类人的心理。当然,自保是必须的,但是到了贾诩这个境界的人,自保是游刃有余的事。贾诩这类人必然内心对自己有极强的认知,也有对发挥自己能力的极大渴求。所以,对于他来讲,怎样去发挥自己的谋术才是第一关心的事。而且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心性有非常明白,不会去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比如说一方诸侯,或者是封疆大吏。至于其他的,顺带就搞定了。
完杀神技
三国志中最喜欢看的是荀彧荀攸贾诩这一传记,曹操煮酒论英雄有言: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此三人堪称谋主,王佐之才也,读书人正当如此。单说贾诩这个人,一句话致使汉帝漂泊,两京动荡,知其虽智谋超群但非骨梗之臣也。
要论权谋,在三国里算顶级水平了,但是想和这种人共事,或者幻想着有他辅佐安天下的还是算了吧,因为从现有史料来看,他是极端利己主义者,一般的人是驾驭不了的,像张绣卖了还替人数钱呢,即使曹操也未见的能完全驾驭他。
前半生跳着脚作死
后半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一言不合就介入太子之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