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微博上的《編劇宋方金「卧底」橫店帶回一線實錄: 表演,一個正在被毀掉的行當》?
文章鏈接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82275003288720
所以說這種現象如何才能整治呢?
小鮮肉的問題說到現在了,還是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小鮮肉的本質。
影視作品的創作的主要三個作者,編劇,導演,演員。創作團體與資本之間的中介是製片人。作者進行勞動,製作作品之後進行銷售,回饋給資本的同時得到經濟回報。這是一個普通的影視作品的流程。
小鮮肉的流程不是這樣,簽約這一個行為就足以滿足其需求,他不需要去進行下一步的勞動(也就是表演)就已經得到了足夠的經濟回報。為什麼小鮮肉不需要勞動就能得到報酬?因為小鮮肉是脫離於演員團體的一個畸形團體,其本質不是具有勞動力性質的表演的作者,而是資本。小鮮肉是混進影視創作團隊的非作者,是凌駕於其他作者之上的資本代言人。小鮮肉的簽約行為不是作者的聯合,而是資本的聯合。
你只要看透小鮮肉的資本特性,一切看不懂的現象都迎刃而解。為什麼編劇導演,無法控制小鮮肉的工作,為什麼會有摳圖表演這種聞所未聞的怪相,等等等等問題。全都能到解釋。資本就是不想勞動,也不關心商品的質量,只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得到更多的資本。小鮮肉就是如此。
明白了小鮮肉的這個屬性,也就明白了表演這個行業式微的主要原因。演員這個團體,是影視業三個作者中,離資本最近,最受資本影響,也最容易得到回報的作者。所以在市場繁榮,熱錢湧入的情況下,誕生了小鮮肉其實是個歷史必然。小鮮肉的價值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
中國的當前影視業的亂象,從前也不是沒有過。當年美帝的鎳幣影院爆炸式發展的時候,資本瘋狂湧入,造出了一批粗製濫造的低劣影片,最後被觀眾拋棄,成立的公司紛紛破產。之後靠製作精良的長片和故事挽回了局面。五六十年代麥卡錫主義和電視的發展又給了電影業一記重擊,靠擺脫製片廠主義和強調作者屬性才再次復甦。
不破不立,中國的影視想要真正健康的發展,強調作者是唯一出路,尤其不能讓資本控制創作。目前影視作品的質量的低下,罪魁禍首不在廣電總局,廣電總局能給爛片加稅嗎?資本才是始作俑者,給爛片贊助票房的觀眾更是在助紂為虐。為什麼郭敬明拍了那麼多爛片只有在爵跡的時候痛哭?還不是前面都賺了大錢。只有觀眾拒絕爛片,拒絕給爛片貢獻票房,讓拍爛片的公司入不敷出,中國的影視業才有希望破而後立。因為如果資本是作者的爸爸,那買票的觀眾就是資本的爺爺。
如果你非得要從體制,網路劇公司,等等其他的角度來說這個問題,是找不到邏輯和答案的。比如最高贊,洋洋洒洒一大堆,只能翻來覆去說表象。網劇公司的鬥爭也好,拔苗助長也好,點擊數也好,都是資本之間的搏鬥。這些指標消失了不過就是再換另一批指標,沒有點擊數還有收視率,這些都是讓資本衡量其收益的。對影視業的作者有什麼本質的影響和作用呢?作者之間關於質量和藝術的競爭才是真正應該得到矚目的核心。什麼時候這個核心回歸了核心的位置,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世界就和平了。
-----------略微更新的分割線-----------
答案竟然上日報了,感謝大家的贊。感覺這個答案的內容上日報還略單薄。多說兩點我的看法,望拋磚引玉。
中國影視業非常欠缺人才和物質基礎。我國一直「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總是給大家一種江湖之上很多高人的感覺。「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沒有被挖掘出來。」這種想法大概每個人都有。但是事實上,高質量的人才是需要大量的學習和工作才能培養起來的。人才匱乏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另一方面影視業的物質基礎非常薄弱,很多時候沒有一個工業的定位。從公司到劇組,有很多還是一個手工作坊的形態。
這樣一個行業,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加上資本熱錢投入的過剩,造成了今天的種種怪相。小鮮肉只是其中一個表象。還有很多其他的,更深重的問題,還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
如何看待阿里影業徐遠翔提出的不再用專業編劇而請 IP 的貼吧吧主和同人小說作者做編劇?
我曾經在這個回答里談到過「製片廠制度」的問題。
「製片廠制度」其本質如下:
1,資本主導一切。金融勢力控制製造過程,凌駕於導演,編劇,演員之上。資本中心化。 2,工廠化製造電影。集體創作,流水化分工。消融個人才能和創造。 3,與明星制相輔相成,創作不足用明星效應來彌補。 歷史上只要票房繁榮,資本湧入的時候,這種反作者,反創造的製片廠主義就要抬頭。
中國目前的影視業,最叫得響的,就是「製片廠制度」,也可以叫「資本中心制」。其他的導演中心制,編劇中心制,甚至「小鮮肉中心制」都幾乎不存在,或者只是一種假象。幾乎所有的權力都控制在資本手中。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
1,反對原創。從幾年前開始,IP橫行,資本瘋狂購買。從小說,到漫畫,現在手伸到了日劇韓劇等等頭上,翻拍《秒速五厘米》《情書》的新聞等等等等。為什麼呢?因為原創是影視業中最大的風險。規避風險是資本天生的本能。資本和原創很多時候成了一對不可融合的矛盾。但是,雖然資本會花大錢去購買IP,對買來的IP的製作質量是毫不關心的,比如粗製濫造的《盜墓筆記》。這並不是一個偶然現象。從資本的視角來看,一個粗製濫造的大IP,其回報也會遠遠勝於製作精良的未知原創。所以《盜墓》之後我們又看到了各種摳圖大戲。
2,從影視「作者」中挖掘聯合。這也是規避風險的一種方式。風口浪尖上的小鮮肉,郭敬明,張嘉佳等等作家型的明星,全屬此類。這種聯合本質就是我原答案討論的資本的聯合,同樣是無視其水平的。其回報不以其勞動質量為基準,所以百分之百無法誕生優質的作品。
3,對作者、觀眾和影視藝術毫無尊重。比如阿里徐總,徐總只是一個說出了實話的資本代言人。飲鴆止渴,涸澤而漁,焚林而獵。壓迫作者,欺騙觀眾,粗製濫造。中國影視業某些團體,持續這個狀態已經好多年了。
該如何對待現在的現象呢?從業者好好工作,好好學習。觀眾們不要保留你們對爛片的批評,也不要吝嗇對好片的褒讚,讓審美回歸理性。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謝謝大家的閱讀和贊。
-
這個現象不是罪惡。
它是由三個問題疊交造成的。
第一個問題:視頻平台的經營艱難
當今中國視頻平台(愛奇藝、騰迅、優土、搜狐、樂視),已經開始主導了整個行業的「早期企劃」。這個現象,跟當年的「台灣電影輔導金」很像,台灣電影本來頭好壯壯,有票房,又能得獎,健康的很,可台灣政府腦子進水,非要出台一個「電影輔導金」,然後又找了一堆影評人來作評審。
ok,問題立刻來了。
什麼問題?
叫作「算命先生效應」(我發明的名詞),所有的電影公司企劃電影時,都想「順便」拿一下輔導金,而這個「順便」本來不是先決條件,但因為有了,你就得去配合,於是,所有的電影案子,都會向「輔導金評審」的口味服務。你得先過他們的審查呀。
評審們,於是成了算命先生,嗯嗯,台灣電影要拿威尼斯,要拿戛納,要拿奧斯卡,所以我們得拍叉叉叉,圈圈圈,嗯嗯,視頻網站的審查人員亦如是,現在拍節目,得先看視頻網站要不要?於是,視頻網站要的小鮮肉,就是是我們第一考慮的要項。
於是,大家都來小鮮肉了。
以視頻網站為例,他們購片經費,不見得比衛視多,但他們的意見來得又早又快,跟衛視打交道太難了,傳統電視台的門,真的很難進,進了,人家也不把你當回事,高高在上。相反的,視頻平台則是向全國大開其門,誰都能往裡遞案子,而且對你很客氣,甚至會保證在幾天內給你答案。
於是,「視頻網站的意見」,就成了「台灣電影輔導金」了。有輔導金,誰敢不拿呢?同理,有視頻網站可以買單一部份經費,而且給意見又快又早,於是,大家都會跑來,先滿足「視頻網站」的需求。
「小鮮肉」這個鍋,全要視頻網站背嗎?
當然不行。
國內的視頻網站其實很棒,營運模式,對於產品開發的勇氣,都走在世界的前緣,(到了2017年,還要面臨「台劇網劇一體化」的審查問題),但說實話,視頻網站的最大問題,就是「經營壓力太大」。
愛奇藝融了十幾億美金,也只夠一年的開銷,在這樣的壓力下,作節目,逼得大家只能用「最大的成功公式」,本來明星就很重要,這是影視媒體產業的本質,但,因為「你的錢只夠用一年」,「而且每年都在找尋下一年的錢」,你會把「成功公式中,最簡單的那幾個」的權重無限的抬高。
題材、故事、劇本要說好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難評判。
但小鮮肉、小鮮肉好壞,你一個百度指數就出來了。(所謂的「簡單數字」)
於是,從「明星很重要」,變成「明星太重要」,變成「明星極端重要」。
明星的價值,是在這四五年內被無限拔高的,想過為什麼沒有?
是的,這個現象的惡質化,正是貼近了所謂「網劇興起」的時間點。
(同時間興起的,還有所謂的「 ip 」)
同時,明星的價值,大幅度地傾向於「小鮮肉」,也跟「網路視頻」的受眾「年輕化」,有非常嚴重的連帶關係,若是傳統電視受眾,幾乎都是中老年人,請問中老年人,哪個看「小鮮肉」?……是的,電視台的主流觀眾不愛小鮮肉,但,現在電視台上面,也全是小鮮肉了。
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到最後,我相信一定會連電視台的觀眾也會大量流失,事實上,它們也早開始流失了,而「網路視頻 - 偏愛小鮮肉」的核污染,一定會加速這個現象。
有了輔導金的台灣電影,現在如何了?
第二個問題,揠苗助長
小鮮肉有罪嗎?
當然沒有。
有罪的,是整個「揠苗助長」的體制。
我以前在台灣讀電影學校時,有個討人厭的戲劇表演老師,總愛在課堂上嘲笑我們,說「想作明星,等你上大學時已經晚了,哪個明星不在十幾歲的時候,走在街上,就接過星探的名片?」
事實上也是。
真正的明星是稀缺之物(尤其在美容技術沒那麼進步的時代),真真正正漂亮的,又能上鏡,又能表演的明星,那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寶貝,我們每個電影人都會驕傲地說,我這輩子,在街上找過某某明星,比如我自己至少找過三個,比如台灣的「八點檔一哥」陳昭榮,就是我從馬路邊找來的。
但現在的世道跟以前不一樣了,小小年紀的孩子們,早早變成明星,變不了的,就給他整容,打個比方,整容出來的美女,那種美是她從醫院出來後才有的,不是從小美在天生,十幾年身邊的人不停讚美,她的美是沒有底氣的。是假的。
這些人,一個一個全衝上檯面。能行嗎?……明星就該有氣勢,那得從出生起開始打造,現在的明星,一個個扭扭捏捏,為什麼?因為是人工造就,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媽呀,我打的玻尿酸,會不會讓我的下巴掉下來呀?」
而且最糟的是,整個生態鏈都是假的,粉絲可以買,事件可以造,經紀公司每天給他們安排各種活動,從第一天開始就卯著賺錢,以前我們拍電影,找了個叫陳昭榮的明星,先送去老師學表演、舞蹈和唱歌,拍一部電影,光前期的訓練,先整上三個月。
現在的小鮮肉,臉上整容還沒好呢(傷筋動骨一百天),早早推向市場,一年拍四五個戲,加上跑綜藝節目,到處登台,拍廣告代言,完全地揠苗助長。
有人說,小鮮肉,小鮮花的演技不好。
naive 。
你們也不想想啊,臉上動了十幾處,你的表情還能正常不?現在的小鮮肉,演戲表情就一個「瞪大眼睛」,想過為什麼沒有?你的臉上骨頭、筋肉全調了動了,瘦臉針,肉毒桿菌,都成殭屍臉了,都不正常了,就剩一個「瞪大眼睛」了……。
那就叫「揠苗助長」,演技想好也好不了呀。
這一套,得怪韓國人,韓國人的搞法就是這樣,生吞活剝,像一次性塑料袋一樣地看待明星,不像日本人,經紀公司可以數十年不離不棄,養成一個永遠下金旦的 star。
任何人的臉都不可能完全無缺,一個兔牙,一個小方下巴,一個厚嘴唇,那些都是缺陷,可所謂的「缺陷」二字,只要觀眾接受了,最終會成為他(她)的特徵,會成為他(她)的符號,會成為人見人愛的事物(比如成龍的大鼻子,比如林青霞的方下巴。)。
你用醫學手段把全部的特徵都給抹殺了,最終留下了啥?……整出來的美容臉,最多幾年就變形了呀,這是醫學美容的最大問題,但,揠苗助長的經紀公司們,根本不在乎。賺錢賺在眼前。
是的,我們現在的影視行業,全學了韓國那套。
把明星當雞來殺,取其腹中之卵。
那明星受盡折磨,就兩年的好光景。(韓國的小鮮肉,斯可以為證)
試問,哪個不跟你獅子大開口,「想找我我演戲,很便宜,一天五十萬。」
第三個問題,可怕的「點擊數」
「點擊數」是從業人員的大心病,真的,現在的網路世道,太叫人不可置信了,從兩三年前的「三周破億」,到去年的「三天破億」,今年2017,我看到了「10個小時破億」。當然,我不是指責這些點擊數字造假,而是說的,這些數字造成了可怕的壓力。
我一個哥們給我寫的微信,最適合說明這個道理:「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共58集,網播量超過280億了,打個折,就按人人都是腦殘粉刷兩遍看,那也 2.4 億人了,這個數字該有多可怕?」
我再強調一下,是不是視頻網站自己灌數字?不重要,而是,誰也擋不住有人刷點擊呀,市面有專業的公司提供服務呀!……於是,編劇導演製片刷,演員自己刷、演員粉絲刷,20元錢刷10萬,只要你出2000元,就能刷出1000萬來。出個兩萬,就是一個億。
若抱著最大的懷疑來看這些數字,中國網民迄今(2017年)7 億。
等同於每一個人,都至少點了這部戲,至少 42 次?
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
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
點點。
(好吧,這部戲有 60 集,我們來作算術題,除以 60 ……,還是很誇張呀。)
說實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真的當紅,看衛視的收視率也能看出,全國的電視觀眾,至少有 10 % 在追看這部劇(雖然收視率也能刷……。)但我的意思是,當有「灌水點擊率」的手段時,你叫業內同行,焉能不用?
想兩年前的「花千骨」也才一百多億,那數字已經高到,整個搜狐網站,全部美劇加起來也比不上的驚人數字,而僅僅兩年後,2017年才剛開年,一部戲當紅的指標,就漲了三倍!
都這樣整來,大家全不用活了,試想一下,其它小戲咋辦?
其它本來就不紅的,再不造假數字,能活下去不?
以這比例增長,2020年的戲要紅,得一千億點擊……。
(整個地球的人類,都在追我們的網劇了。)
我認為這些數字,嚴重地干擾了整個市場,造成人心徨徨。過程中,只有網路平台的經營者,可以從後台數字中,看到一個劇,真實的「付費觀眾數」,那個數,才是真真正正的指標,他們作節目,也是以此為準。
但其它人完全不知道呀,連我們這些開影視公司的人,都不知道,我們只能隨波逐流,跟隨那些可怕的數字,掙扎求生。
回過頭來說票房好了,為什麼一堆電視網路上的超天價小鮮肉、小鮮花超級明星,拍的電影,一拍一個死?市場票房無一倖存?想明白上面我說的道理,你也就知道了。
點擊數的水份那麼大,一旦要觀眾真金白銀買電影票,小鮮肉就見光死了。
(可笑的是,電影票房也在刷,這不,刷出個「捉妖記」幾十億的票房出來?)
最悲哀的是,從業人員我等,明明知道其中的貓膩,可又不能不買單。
只因我們沒有對等資迅,信息不平等,哪個人能知道真實的「明星 / 收視」數字?
(這其中,還包括那些汲汲求生的「冠名贊助商」,也被拉進同一個旋渦里!)
於是我們成了推波助瀾的人,這些波瀾,反過來傷害我們自己最深。
-
昨天去超市買牙刷,導購給我推薦了一款,我拿起來看了看放了回去,她問我:這款我們賣的很好的,您不喜歡么,再看看其他的?我回答:牙刷沒問題,只是不喜歡代言的人。
作為普通觀眾,我能做到的就只是不主動看那些小鮮肉明星們的作品,朋友就有喜歡的,我勸不了他們,只能刻意避開視線或話題。
畢竟,明星們沒有演員職業道德我管不了,
娛樂圈追名逐利大風氣我管不了,
政策和市場走向我管不了,
不看少看爛劇爛片,提高欣賞水平,提高姿勢水平。
我在這樣做,也希望能影響身邊的人。
真心期待中國影視改變的那天。和宋老師接觸過幾次,
他是個特局氣的人,
前陣子奔走IP騙局,
然後又各種聲張編劇維權,
順帶買票房偷票房的事兒也一直呼籲,
現在又懟替身問題,
行業總是慢慢規範的,
敢於站出來,是勇者所為,
以目前的環境要整治是很困難的,
我們需要更多的鬥士。
小寶導演那部《我是路人甲》可以拍續集了。。。
講述一個一直當替身的小伙兒,從來沒有正面鏡頭,卻永遠按照「我是一個演員」的精神最高標準要求自己,一路坎坷的無臉表演生涯。。。
直到一天終於遇到了一個同樣從來沒露過臉的她。。。
導演:爾冬陞
編劇:宋方金
主演:不重要,全片也直接只拍男女主角的背影和側身——這是一部男女主角從來不露正臉的電影,然後請各種最大牌實力派男演員來配音,一聽,我靠這是梁朝偉,再聽,尼瑪女一號是章子怡,對不起,看不見臉(其實就給配音的錢就行)
所有給正臉的,都是給替身配戲的認真背台詞的老一代演員。。。
要麼徹徹底底市場化自由經濟,完全深入的商業環境,一定會出好片。
要麼徹底國家管控,政府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德國烏髮製片廠那樣的,也能出好片。
這扯淡的就是這種半吊子市場化,這種最毀,並且壞,壞得十分徹底。
我們的社會長期存在於這種半吊子市場化裡面,並且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半吊子市場化』,看起來還會堅持很久。
關鍵就是不開放,沒有充足的市場成熟度。你看餐飲市場,咱幾千年的老祖宗留下來的玩意兒,就特別成熟,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會跟風,不會盲目,大飯店到蒼蠅館子,都有生存的地方。
最近在B站又看到一個老視頻《走進替「聲」世界:夏磊》,大家可以研究下。我之前一直以為是現在的收音設備太靈敏,容易收到雜音,所以需要後期處理,才會出現演員口型對不上的問題,不然呢?為什麼中國人演中國電視劇說中文還需要配音?這個視頻很明確的指出了目前大量國產電視劇演員需要後期配音的現象,台詞背不住!演員的自我修養,一個演員的基本功都丟了。想像一下,一個演員背不住台詞,穿著古裝,在一個大瀑布前,拿劍指著仇人,張嘴了來了一段周杰倫的歌詞,是不是很帶感,嗯?沒有台詞情緒怎麼來,沒情緒怎麼入戲,不入戲哪來的演技,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但是我認為,但凡有電視劇可以做到口型對的上,那就說明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值得這些文藝工作者們深思。
--------—------------—---------—-----------分割線是這麼畫的嗎?
-------—------------—---------—---------—-
有時候真不是我裝B看美劇不看國劇,國劇我看,我爸看《闖關東》的時候,我路過瞄了一眼,就忍不住坐下來跟著看,當時每天跟我爸兩個人守著中央一台黃金檔,《康熙王朝》那會也是,老《天龍八部》老《封神榜》還有好多我都很喜歡,但是現在打開電視機,看到某個電視劇,古裝,每個人的衣服顏色都那麼亮,都那麼嶄新,根本不像打過仗,神仙打架也沒這麼乾淨的,鞋底都是白的,再一看到演員說話口型對不上,我就見了鬼了,還是打開電腦來一集《Game Of Thrones》吧
相信現在很多人和我一樣,對小鮮肉、市場IP這些話題早就麻木了。
但注意文中該演員多次強調「導演中心制」,這個點還是很有意思的。
百度百科:
導演中心制 在影片攝製的全過程中,建立以導演為核心的創作班子的制度。在攝製組內,導演掌握藝術創作領導權和指揮權,遇有不同意見時導演有最後裁決權。導演中心制可保證影片藝術風格、樣式的完整統一,保證藝術質量。"導演中心制"概念來源於蘇聯,英美等國過去往往以製片人為中心。
作為一個導演專業出身的人,我對導演中心制向來是沒有懷疑態度的,雖然現在在學院里「製作人Producer中心制"是政治正確,但在大量本土環境下的實踐經驗告訴我——不要總輕信西方那一套.....
工廠有工廠的規則,作坊有作坊的玩法。
在沒有成熟工藝體系的情況下,手藝人的產品往往更有質量。
1、
文中透漏的信息——國內大導演們還是好好拍戲的,不好好拍戲的是香港導演。
為啥?除了香港導演來撈金外,有一點很重要,
大陸本土的導演們還是學院精神很明顯——要面兒,要人格,要臉。
而香港的的導演們呢?香港的電影市場環境從來都是資本控制啊——習慣了拿錢幹活。
兩地導演對於電影的理解也壓根就不一樣——
大陸老導演們在骨子還是認定電影是意識形態的作品表達。
而香港導演們早在市場競爭中承認電影是文娛商品的本質。
所以除了抱怨老闆人傻錢多,抱怨鮮肉不敬業,我們也得抱怨抱怨,
年輕的學院導演們都去哪了??
2、
學院的年輕導演們也真都沒有全去搞獨立電影,90年代早過去了。
大家還是認認真真在做電影。做好了,烏爾善,已經是商業電影的希望大咖,做巧了,程耳,甭管你看不看得懂我是真的導演。更別提寧浩啊丁晟啊...他們都是中年導演了..
我看到的現象是:
大量的學院導演在流出行業,大量的草台導演在流進行業。
很抱歉,在藝術學科的創作領域,僅憑學院的基本功訓練,這個階級感還是要建立的。
某種程度我的感覺啊,
現在這個行業就留不住我們這些學院畢業的小孩。
我可以窮,但我要生存條件。劇組裡掙錢,那是拿命換。
我可以漂,但我要上升空間。不是幹了很多年,干成了副導演。
好像個死循環,多少有志青年混了幾年劇組,都混成了渾渾噩噩的老油條。
「這位演員壓根不合適這個角色!」
「這位演員的人物狀態不對啊!」
「這位演員沒背詞兒。」
「這位演員遲到了」
「這位演員人呢?」
「這位演員演吧」
「你演吧」
「演吧」
「過」
.......
3、
題主問怎麼治癒?
如果要我說,等。
逐漸等待我們的觀眾市場建立基本審美併產生基本要求的時候。
那時候自然該淘汰的淘汰,沒金剛鑽的也會拜拜。
有競爭才有進步啊!
現在的環境就是沒有競爭啊!沒有競爭啊!沒有競爭啊!
在本質一點說,在等幾年階級流動接近固化的時候吧。
這點在知乎應該很好理解,不同的文娛產品應該給不同的受眾群體。
有些人就樂意看直播喊麥一人我飲就醉,你別覺著我瞧不起你,你愛咋咋地,你玩你的。
有些人也逐漸習慣走進劇場看戲,雖然戲劇市場也不咋地但起碼能培養表演審美。
而相當一部分年輕一代,他們從幾年前開始,習慣了看HBO的美劇,從《兄弟連》到《新聞編輯室》他們看懂了類型,從《權力的遊戲》到《西部世界》他們看懂了劇作。這些人慢慢成長為城市消費主流群,他們會用他們手裡的遙控器作出選擇——
壓根就不看電視。
而電視劇拍給誰看呢?
這才是有意思的話題。。。
正常。相關問題我也回答不少了。另外,他說的是電視劇行業,電視劇本來就偷工減料,很多年了,不是現在才開始的。電影要好不少。替身現象有技術進步的原因,以前技術有限的時候難以做到。
解決方案:
要麼放開管制,完全市場化,完全自由創作,使創作者可以在創意、內容上吸引觀眾,而不必把希望寄托在明星身上,同時任何公司都可進口國外影視劇,電視台全部私有化,自主經營,自行安排節目。這樣國產影視劇就不能躺著掙錢了,不能省錢,不能壓縮工時,不能偷工減料,必須付出、努力了,努力就會導致好劇數量提高,好劇數量提高就會導致明星數量提高,明星數量提高就會導致明星要競爭上崗了,競爭上崗會導致他們必須背台詞了……
要麼完全管制,政府監督每個劇的拍攝和製作,強迫影視公司付出更高成本,更多努力,強迫明星不能用替身,必須背台詞,如有不從就封殺。對了,最好直接把影視行業國有化,把明星行業徹底納入政府管理。
我相信多數人會支持第二個方案。因為第一個方案實在是太陌生,太不可思議了。
所以還是不要想了。忍著吧。避開國產神劇雷劇爛劇不看就行了。去年年底在橫店的一次「成功卧底」,令編劇宋方金先生的「爆料」生涯走向了前所未有的巔峰,面對「沒有作品」和「炒作」的質疑,他並不在意,甚至心甘情願地就此「出局」。
在曝光「橫店卧底成果」之後的這一個月,編劇宋方金先生忙極了。
那篇名為《編劇宋方金「卧底」橫店帶回一線實錄:表演,一個正在被毀掉的行當》的文章,目標直指「小鮮肉」,爆點一個接著一個:橫店的大多數劇組會為「小鮮肉」找替身,對手戲演員常常對著空氣、沙包和副導演表演;為了省錢,一場三十多人的群戲主角配角全是替身;大部分年輕演員不背台詞,靠現場工作人員題詞……
隨著文章在社交網路中刷屏,宋方金也變成了位於風暴中心的人物,「直接或間接找來的媒體,超過百家。」
他還去大學做了演講,題目為:「我為什麼不守口如瓶?」演講中,除了繼續批評行業亂象,還給作家分了級:「劉震雲老師是一流作家,郭敬明老師屬於四流。」
他甚至還「破例」在某視頻平台做了一場兩小時的直播。今年2月,宋方金曾公開表示不接受視頻訪談、不做電視嘉賓、不面對鏡頭說話,因為,「長得難看,何不見字如面。」
但在這場直播中,宋方金的相貌顯然不如爆料內容「勁爆」,他說,消費小鮮肉,恐怖一點應該叫——「全民孌童」。
氣著了
根據作家劉震雲對宋方金最初的印象,他不像是會卧底爆出猛料的人。
「飯桌上,別人說,他聽,或似聽;笑,或似笑。」 在為宋方金的書作序時,劉震雲回憶了十幾年前初見宋方金時的情景,「腦後綁著馬尾,不愛說話。」當時宋方金剛從中戲畢業,和王朔,劉震雲在同一家公司,宋方金做策劃,偶爾參與劇本寫作。後來合同到期,宋方金離開公司做了獨立編劇。
幾年後,劉震雲再次見到宋方金,後者的馬尾變成了寸頭,劉震雲差點「沒認出來」。兩人合作完成了電視劇《手機》的劇本改編,那是宋方金的第一部電視劇編劇作品。
談及這次見到的宋方金,劉震雲說:「方金變了,變得愛說話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2010年5月,電視劇《手機》播出,接受媒體採訪時,宋方金語出驚人:「對編劇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的時代,」因為,「98%的編劇都是在接活兒,沒有形成對生活的觀察」、「有些電視劇,能讓我聞著編劇閉關寫作的賓館味兒」。
電視劇《手機》之後的三年,宋方金沒有作品亮相,也鮮少在媒體露面,但在有限的曝光中,他依舊保持著揭露和批評的姿態——在2012年4月接受《電視指南》專訪時,他再次「開炮」——「壞故事瀰漫,槍手叢生,收視率數據調查不客觀,」他說:「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時刻。」
對於宋方金的變化,劉震雲有過推測:「人由不愛說話到愛說話,無非遇到兩種情況:遇到了高興的事,遇到了生氣的事,方金分明是讓氣著了。」
2014年3月,宋方金真的被「氣著了」。由他參與編劇的電視劇《美麗的契約》播出後,主演宋丹丹在採訪中稱「拍戲不是拍劇本」,宋方金立刻連發三篇上千字的長微博反駁宋丹丹,直斥宋丹丹不尊重編劇創作,現場大量改戲。
數回合的口水戰即刻上演。宋丹丹稱宋方金拖延,拍攝時整個劇組都在等他的劇本,宋方金回擊稱自己是來救場的,「誰也別砸了誰飯碗」。隨後,宋方金公開捐贈了《美麗的契約》的劇本版稅。
這場爭執讓宋方金徹底「火了」。媒體蜂擁而至,「把電話都打爆了,」他把手機關了十天,因為,「那時候接受採訪很容易讓人覺得你是在個人炒作。」
時隔近三年,2016年底,宋方金在接受某視頻訪談時再次談及此事,又透露了一些細節——他說當時為了不讓片方給自己署名,主動退還了220萬元人民幣的尾款,但對方還是在「編劇」一欄署上了他的名字,「因為,我的名字是值錢的,一部電視劇署沒署宋方金的名字,是這部劇有沒有品質的一個標誌。」他語氣鏗鏘,看上去非常自信,只是這份自信來得似乎沒有多少依據——在這部引發是非的《美麗的契約》之前,宋方金最為人所知的作品只有那部這電視劇《手機》。
說到宋丹丹對劇本的改動,宋方金說:「宋丹丹和導演余淳在審美上完全沒有辦法和我對話。」
詩人
「方金以前是詩人,他沒有圈內人做好好先生的自覺性。詩人容易憤怒,希望自己憤怒的事情得到重視。」對於宋方金的憤怒,編劇史航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在成為專業編劇之前,宋方金對自己的身份定位的確是——詩人。
學會計專業的他,在三年職業中專的學習中,記住了「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還學會了點錢,他曾很想找一個晴朗的日子,坐在窗前,好好實踐一下這一專業技能,但等他賺到一點錢後,「錢都是打卡里了,不用現金了。」
在那三年里,他還寫了大量的詩歌,「發表在《少年文藝》《文學少年》等各類報刊,」他說,「至今在《少年文藝》的貼吧里,我跟韓寒、饒雪漫等人都是《少年文藝》讀者最想念的作家。現在好多人說我炒作、想出名,我想說,我二十年前就少年成名了。」
職專畢業後,他在山東老家的一家報社當臨時工,「寫寫稿子,寫寫詩,晒晒太陽。」過年單位發福利,別人是一袋大米,臨時工是半袋;別人十條帶魚,臨時工是五條帶魚。宋方金覺得對不起家人,也對不起那半袋大米,「人家本來是一袋大米,親密無間,因為我把人家分開了。」他更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我不在乎錢,但我在乎平等。」
宋方金決定辭職,來北京去中戲上學。他讀的不是「東棉花衚衕的那個中戲」,而是中戲位於北京新發地菜市場邊上的成教學院。為了表示這兩者並無差別,他做了兩個類比:史航班上有個插班生,不是正規的,叫李檣;汪海林是正規的,但他們班上也有個自費生,叫蘭曉龍;「英雄遍地,不問出處,只問前途。」
如今,在詩人和編劇之後,宋方金給自己找到的新身份是——知識分子,「當一個編劇想要做知識分子的時候,就會有戰鬥的屬性。」
他常在談話間拿魯迅作類比:「他們老是覺得編劇就應該寫劇本,魯迅就只能寫小說,不能寫雜文嗎?」在2016年介紹他的新書《給青年編劇的一封信》時,他說:「魯迅先生有一本書,就叫《吶喊》。我剛出的這本《給青年編劇的信》實際上也是一種吶喊」。
吶喊之餘,宋方金依舊留戀自己的詩人屬性,他時常會在很多公開演講的最後朗誦詩歌。
去年年底,他在中國網路影視年度創投大會上的做了名為「開槍,為他們送行」的演講,在向「收視率造假」「買票房」「水軍泛濫」「於正引領的抄襲風」等行業痛點「開槍」的最後,他朗誦了自己的新詩:《負責》——「……在這世上/偶爾也有人問起過我/好吧/我負責虛度時光/一晃已是多年。」
想通了
其實,在批評、爆料的路上,宋方金並不孤獨。
他的師哥、編劇汪海林,一直視他為「自己人」。汪海林曾擔任《鐵齒銅牙紀曉嵐3》《宰相劉羅鍋2》《一起去看流星雨》等電視劇編劇,與宋方金相識已有7年。
當年與宋丹丹對掐時,汪海林一直力挺宋方金。宋方金的電話被打爆、關機躲避時,汪海林勸他,編劇要多出現在媒體上,把自己的聲音傳達出去,「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後來他也想通了。」汪海林說。
之所以勸宋方金要多發聲,是因為在汪海林看來,這樣可以維護編劇的職業尊嚴。
「編劇常常被矮化邊緣化。」汪海林說。相關證據是——很多影視劇海報上沒有編劇的名字,主創參加路演也不叫上編劇,他記得某次有急事要坐飛機從劇組回北京,對方只給他買了火車票,他當時就衝到製片人的房間質問:「為什麼導演演員可以買機票,編劇就不能坐飛機?」
怎料,宋方金剛投入到為編劇尊嚴而戰的鬥爭中,沒過多久,「戰局」又有了新變化——2014年底,大量IP開始湧入影視行業。宋方金感受到了衝擊:「非大IP不拍,非大IP不買。囤積了十幾年的網路文學,用這個概念包裝,基本上把原創扼殺了。」
當時,創作過《重案六組》的編劇余飛所在的公司剛剛進入市場,發現所有人都在談大IP,面對「那些特別爛但名頭特別響」的東西,余飛感覺自己插不上手,心裡有點恐慌,「我的東西還有沒有人要啊?我是不是要降點兒價,找點活兒干?」
寫過《鬼子來了》、今年已經64歲的編劇史健全專註歷史題材創作,面對「IP大潮」,對汪海林說:「海林,我這大船掉不了頭了,你還年輕,你還能掉頭,希望你們能夠扭轉局勢。」
為了扭轉局勢,「想通了」的宋方金徹底放開了。
IP除了給影視行業帶來了熱錢、新的遊戲規則,還帶來了大量對新規則的討論,在宋方金的印象中,「原來論壇沒有這麼密集」。
他一頭扎進各種論壇、採訪,「演員整容是韓國人的陰謀」、「粉絲經濟是世界上最可恥的一種經濟」、「收視率、票房造假要入刑」、「有些文藝工作者不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人民幣服務的」……他的發言不再只是為了編劇權益發聲,而是幾乎將影視行業的亂象說了個遍。
有人說他極端,但在汪海林看來,這正是一個「好編劇」的標誌:「編劇吸引觀眾是滲透在血液里的,他一定是想辦法在所有的形容詞里用頂級的,這樣才能吸引人。」
宋方金並不總是單打獨鬥,他也會和汪海林、余飛一起團隊作戰。
2016年北影節的編劇論壇上,三人第一次攜手公開演講,各種暗諷行業亂象的段子不斷。活動結束後,《泰囧》的編劇束煥在朋友圈裡寫道:「這群說相聲的湊到一塊兒去了。」
幾個月後,這群「說相聲的」索性帶上束煥,史航和英達辦了一場「編劇脫口秀」。700人的演出場地基本坐滿,宋方金第一個登場,講述了一個「投資方深度參與編劇創作」的故事。
他對這場表演的並不是很滿意,「有點忘詞,一些原來可以抖出來的包袱現場沒有抖出來,」但也肯定了這次亮相的意義——至少改變了大家對於編劇「坐在家裡寫劇本,長得歪瓜裂棗、蓬頭垢面」的印象。
出局
「一點用也沒有,只有我們幾個在那邊叫,很傻X你知道嗎?」汪海林說,私下時宋方金其實很悲觀,有時會找他傾訴。
但是,伴隨越來越多的爆料與曝光,汪海林感受到了變化——以往主創走紅毯不會叫上編劇,現在汪海林會收到一些紅毯的邀請:「人家叫你來走一下紅毯,不單純因為你是編劇,還因為你是網紅。」
余飛對此很坦然:「這本來就是個名利場,演員導演可以炒作,可以紅,編劇為什麼不能?我們出名有什麼不好,我們創作了那麼多作品,就要出名。」而余飛提到的「作品」二字,正是宋方金頻頻爆料背後的「硬傷」。
在同宋丹丹論戰之後的近三年中,宋方金只有兩部編劇作品問世,一部是改編自劉震雲小說《一句頂一萬句》的電視劇《為了一句話》,另一部是電視劇《決勝》,而後者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在衛視平台播出。而在論戰之前的八年,除了電視劇《手機》,宋方金的其他作品皆鮮少為人所知。
不少年輕編劇私底下嘲笑他和汪海林:「這幾塊貨寫不出作品來了,就出來炒作自己。」還有編劇界的前輩在媒體上公開批評:「作為編劇還是要拿出作品來說話,不要在媒體上炒作自己。」 某天凌晨,他收到朋友轉達這種質疑的微信,他回應道:「這個環境下,沒有作品說明我是清白的。」
「卧底」橫店爆料後,這種對於宋方金「沒有作品」和「炒作」的質疑也達到了頂點。宋方金似乎沒有受到半點影響——在朋友的新書發布會上做演講時,他甚至主動承認:「我在影視界已經出局了,被淘汰了。」他說,很多人都來勸過他不要亂說話、到處得罪人,但他不願意,「這個行業充斥著行賄、受賄、造假,就這麼一個破落戶行業,我早就不想待了。淘汰我吧,讓我出局吧。」
如此心甘情願接受「出局」的原因很快被宋方金自己揭曉:「從中戲畢業以後,我開始寫劇本。我發現能夠走入故事的人物只有兩種,一種是出眾的人,美麗心靈,壯志凌雲,晴空萬里,風範長存;一種是出局的人,英雄落幕,末路狂花,逆水行舟,堂吉柯德。」
他還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他的一位同鄉,在村裡放豬的。此人是一個「花痴」,迷上了《新聞聯播》的播音員,如痴如醉,村裡人給他介紹哪個姑娘他都不同意,就是要娶播音員。「我那時候覺得他非常牛逼。這簡直是一個壯舉。」
這個夢想當然沒有成真,失望的豬倌喝了一瓶當時最毒的農藥——六六六,死了,「出局了」。宋方金以這個故事為原型寫出了人生第一部電影劇本——《飛》,電影中,豬倌變成了一個成天想要飛起來的山東農民,最終,他完成了飛翔——那是他第一次飛起來,也是最後一次。
「這種精神自傳式的電影,一個編劇一輩子只能寫一次,」宋方金說,「但那我遇見的人間最好的故事。」
文 / 魏曉涵 編輯 / 金石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尊重原創,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
一經央視點名,媒體發酵,「明星天價」片酬這個說了好多年的老問題,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演一部戲掙別人幾輩子的錢」種種說法,挑動著大眾的神經。
明星天價片酬是怎麼來的?帶來什麼影響?又如何破解?資深影視投資人、製作人、影評人譚飛近日接受了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記者專訪,他向記者分析了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在調節明星天價片酬時失靈的原因。
十多年前,國內演員總片酬佔比不足10%
回憶起十多年前的光影歲月,導演蔣欽民說:「當時我導演的《天上的戀人》,製作成本不過200萬元,演員的總片酬不到10%。」而該片的主演是董潔、劉燁、陶虹、馮恩鶴。在《天上的戀人》前,劉燁已憑藉電影《藍宇》奪得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榮譽;陶虹因《春光燦爛豬八戒》已家喻戶曉;董潔也在春晚中嶄露頭角。彼時,這幾個主角可謂當紅花旦和小生。
「正因為演員片酬對《天上的戀人》不構成任何壓力,我們的片子才有那樣的精力,去跋山涉水、非常仔細地完成每一個鏡頭。我一直很納悶,我們在責怪演員片酬過高的時候,我們為什麼不自問,這部戲演員片酬過半了,這是一部怎樣的戲?」
2000年初到今天,中國影視行業開始走向市場化改革,一下子開放的市場、一窩蜂湧入的資本和跟不上趟的行業監管布局,自由蓬勃、高速發展的市場也同樣帶來混亂與危險。
一步步,明星片酬之高到了讓人難以承受的地步。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告訴每經影視記者,一些明星價格高得讓人不敢去找他們。但如果找些不知名的演員呢,影院經理看到沒明星,給排片量就少,甚至根本不排。電視台看到沒明星也不買電視劇的播出版權。所以只能花重金找明星,壓縮其他部分的製作成本,電影的效果又不好,劇本質量一退再退,造成惡性循環。
資深編劇余飛對每經影視記者說起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怪現象」:「有些演員因為不想接一部戲,報出了完全不可想像的天價,結果對方同意了。這種光怪陸離的見聞,在近年來的中國影視圈裡多的是。」
「一部投資1.5億元的影視劇,大牌明星片酬就拿走1億元。」余飛表示,「這肯定對產業不利,錢全部被明星拿走了,劇組的其他幾百個人的工作,都沒他一個人重要。而且他是不是值得那麼多?他一部戲拿的錢,很多老百姓幾輩子都拿不到。」
資本炒作,1000萬的點擊量吹成1個億
「如果真是國寶級的,甚至『球寶級』的演員明星,觀眾就是認可他、喜歡他,那他片酬高是可以理解的。」余飛認為,但如果這個人只是因為某個偶然原因爆火,就給他一個億片酬,就不一定合理。
在尚不成熟的中國影視市場中,明星的「價格」並不能完全反映其價值。
「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一些明星的片酬可能是資本在其中包裝、炒作出來的。」余飛分析,尤其是網路小說翻拍劇、在「粉絲經濟」盛行的當下,不懂影視製作又求快投快收的跨界資本,在投資電影時唯數據是從。
主演背後有多少粉絲?一部網路小說有多少閱讀量?一系列這樣的數據成為投資標準。於是,資本就有動力合力把數據的泡沫吹大。「本來他演的戲點擊量只有1000萬,非要給他炒作成1個億。那就可以拿出去要價,哄抬演員片酬。這種方式我們要特別警惕。」
「不用做出努力就成為頂級的大明星,這種方式,說白了是欺騙觀眾、欺騙社會來獲取利潤的方式。」余飛說,這不光對影視行業有不良影響,對社會也會有不良影響。「那小孩會覺得,當明星多爽啊,只要長得好看,什麼都不用幹了,或者整個容、拜個乾爹、找人一包裝就火了。不好好乾具體工作,輕視其他行業的工作。對整個社會風氣不利。」所以對於真正有實力、有價值的演員,高片酬是可以的,那種靠包裝帶來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高片酬現象需要遏制。
業內人士們一致認為,當明星片酬占製片總成本高達三分之二時,就已經違背了影視製作規律,最後出來的必然不是一個好的作品。
謝晉研究者石川,回憶大師謝晉鏡頭下年輕演員們從作品中獲得的歷練。「以前謝晉的電影,那些年輕演員要提前兩三個月到拍攝場景去體驗生活。如果演農村題材的戲,就要學種地。現在這種拍法,一個主演進一個電影劇組的時間可能才20、30天,他連台詞都不會念呢,談何融入角色、錘鍊演技。」
日本,再大牌的明星片酬佔比也不超30%
明星片酬在一部影視作品中佔比50%以上的情況在中國屢見不鮮,而放眼美國、日本、韓國等影視行業,如此高的片酬比例卻幾乎不可能。
好萊塢是如何做到的?其明星片酬的比例,不是只靠市場調節做到的。
石川坦言,政府的職能是有限的,很多東西很難用行政命令來管。一定要有法律的監管,還要有行業管理。「行業管理一個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我們說的同行公議。好萊塢的演員、製片人、編劇等群體,背後都有一個強勢的協會。當明星成本高到不行的時候,好萊塢的製片人協會會去跟演員工會協商。演員和產業,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大家一定要就利於行業發展的利益達成共贏。」
對於有著中日合拍片經驗的蔣欽民而言,日本演員對行業的「共識、共感」效應讓他印象深刻。「十年前,日本經濟不景氣,演員片酬自降半價。此後幾年,都維持半價。我的電影《初到東京》(拍攝於2011年),女主角是日本國寶級的女演員倍賞千惠子。雖然是老演員,但她的市場認可度很大,她的廣告代言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她的電影片酬過了一億日元(600萬元人民幣),到了我這部片子,半價。就因為經濟不那麼發達了,他們有共感作用,號召大家自降片酬。包括木村拓哉這樣的國際巨星,當時也是降了半價的。」
據蔣欽民了解,日本影視行業現況里,明星佔一部影視作品中的製作總成本不超過30%。
「我們當然可以通過製片人協會來制定行業公約限制明星片酬,但我覺得從效果來說,形式大於內容。你不肯出這個價錢,肯出這個價錢的多的是,你怎麼懲罰他呀?這個公約,只能是從意識、和觀念的層面對大家進行一個提醒,但沒有強制性。」石川說。
作為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余飛也覺得編劇協會對演員的制約力非常有限。「過去經常有這種情況,協會開會時商量好的,不用某個有劣跡的演員。結果會議一結束,一出門就幾個人都分別給該演員打電話說加錢請他。」
目前,被稱為「中國電影第一法」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啟動草案十多年以來,已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進入二審階段。
毀掉表演行當?這個鍋小鮮肉背不起
文/楊時暘
編劇宋方金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被冠以《「卧底」橫店帶回一線實錄:表演,一個正在被毀掉的行當》。這是一個雨露均沾的標題——宣示著這篇文章既具備了傳統媒體黃金時代的調查報道屬性,又透露著一股公號時代的聳人聽聞氣質。而同時也彌散著一股資深從業者對自己這個行當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鞭策感。
這篇閱讀量迅速超過十萬加的文章,實際上是一篇宋方金和某個演員的對話。他們在橫店的一間咖啡館偶遇,之後,展開了一場漫長的聊天。更重要的是,那個作為知情人的採訪對象被隱去了姓名和一切可以判斷身份的特徵。和一個匿名信源聊了聊天,就能被冠以「卧底」橫店的名頭,並且從個體的獨白中直接做出「表演正在被毀掉」的判斷,也是需要某些勇氣的。
這些技術性問題,先擱置一邊。宋方金和那個資深演員所談及的問題——「小鮮肉中心制」倒是一個更有趣的話題。很顯然,無論宋方金本人還是那個發出感慨和浸淫圈子多年的演員,都對於這種現象嗤之以鼻,至少也表達了不滿,擔憂和無奈。他們覺得正是這種狀況正在毀掉表演這個行當,甚至也會慢慢毀掉整個影視行業。
在那場對話中,他們屢次談及的其實是有關IP劇的問題。眾所周知,這是當下中國電視劇行業的商業保證。伴隨著大規模的生產,人們發現了其中的諸多問題,「摳像」產業鏈,只負責拍攝幾個面部特寫的「表情包小鮮肉演員」,大量使用替身,演員不背台詞,等等,這些看起來粗製濫造的電視劇,卻有著高企的收視率。這背後是中國影視行業深刻的變化。
無論宋方金還是那個被採訪的演員都在感慨曾經的老一輩演員如何敬業,又有怎樣的藝術素養,背台詞和參與全程表演的敬業自不必說,對於劇本和其他所有細節都有著嚴苛的自律和要求,而現在的小鮮肉演員連錄製同期聲都需要副導演一句一句在現場提詞,提一句,學一句。很有一種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的凄涼。但事實上,中國影視行業的深刻變化並不能簡單粗暴地用滑坡來概括。
其實,IP劇和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劇,根本不是可以類比的東西,誇張一點講,它們甚至根本不在一個範疇內。傳統電視劇是表演藝術、編劇藝術、導演藝術的綜合體,從本質上講,它從被開發的源頭,就被當做一種「作品」對待,而IP劇不同,它從被開發的源頭上就被當做一種「商品」去對待。換句話說,無論是作為創作者本人,投資者,播出渠道還是受眾,對於IP劇的判斷、要求和期待都是完全迥異於傳統電視劇的。
傳統影視劇,在創作的時候,是被要求必須符合「藝術規律」的——無論表演還是劇作,而至於它是否符合「商業規律」,那是次要的事,商業屬性或許會被考慮——在為了得到投資和投入市場之後的短暫時刻,但那絕不是製作這部作品的初衷。他們的工作流程是製作一部作品,完成後,儘力將之變成產品,推入市場,希望能夠成為商品,但是商業回報如何,各憑天命。而與此相對的IP劇則有著幾乎完全逆反的態度。它在立項之初,就是被商品思維催生出來的,劇情的設定、演員的選擇都是一種經過市場調研、分析之後的精準投喂。它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要符合「商業規律」,而至於是否滿足「藝術規律」,並不太重要。直白點講,傳統電視劇是「我有什麼,我就製作什麼」,製作者想表達的內容永遠是第一位的,而IP劇則是「你們想要什麼,我就提供什麼」。傳統電視劇是表達型的,而IP劇則完全是服務型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習慣於說「創作」了一部電視劇,而說「開發」了一部IP劇——明白了吧?他們其實是涇渭分明的兩種東西,只不過恰巧,顏值經濟和偶像生意也只能通過演藝的形式才能將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這經常會讓老一輩的從業者感到困惑。覺得自己努力維繫多年的傳統和本分都被顛覆掉了。其實,根本沒有這回事,只是,鮮肉和演員恰巧有些交集罷了。鮮肉的熱鬧把一些演員襯托得有些寂寥而已。
傳統影視劇面對的是觀眾、影迷和劇迷,他們要的是表演的精到、編劇的巧妙、價值觀的共鳴,等等;而IP劇面對的其實是「粉絲」,那些被藝術家所重視的東西,粉絲是根本不屑的。粉絲只需要目擊偶像就夠了。那篇宋方金的文章當中,對談的那位演員一直憤慨又無奈的「皮子活」——靠臉吃飯,反而正是IP劇這個行當最重要的要義。如果說,藝術家靠的是里子吃飯,那麼這些鮮肉靠的就是面子。粉絲們只要見到偶像的臉就已經足夠,更何況你還多多少少給他們的「愛豆」安排了那麼多催淚又虐心的情節,這已經足夠滿足那些心理年齡低幼的粉絲。本質上講,粉絲對於偶像的一切需求都是「見面會」,電視劇、電影、演唱會、唱片、寫真集,等等一切,不過都是「見面會」的各種變型罷了。至於見面會的內容和質量本身並不太重要。
而下一個問題出現了。既然如此,小鮮肉高昂的片酬到底有沒有合法性?這些人憑臉就能刷到數千萬甚至上億,這是市場決定的。他們依法納稅,就沒什麼可批評的。顏值可以成為經濟,是一個時代進步的表徵。現在,越來越多的行內人開始有一種反市場的觀念,似乎覺得,影視劇製作得差,就是因為一個蛋糕被小鮮肉的片酬切掉了太多,製作經費的不足就會導致質量下降。這完全就是把問題本末倒置,市場只買小鮮肉,他們就是售賣主體,其他的一切不過是打包一起出售的連帶附件而已。市場願意接盤,他們就值得這個身價。有一天,市場用數據告訴投資人,他們對這幾個鮮肉失去興趣,自然就會有所調節。
其實,既然這些電視劇最終都會進入銷售終端,那麼哪些被歡迎,哪些被淘汰,哪些被忽略,其實是由受眾說了算的,從業者自己沾沾自喜或者捶胸頓足都不起什麼作用。IP劇說到底就是一門快銷品生意,傳統的藝術創作是奢侈品生意,它們都可以成為生意,但完全是並行不悖的兩條線,這就像快銷品牌和經典品牌都屬於服裝業,也沒見到哪一個裁縫拿著Gap的帽衫抱怨,你看這不均勻的縫線怎麼和Burberry的風衣比?所以說,最重要的是,這些不同的生意,各有各的受眾,各自能支撐起各自的市場,最終可以各取所需。
現在,中國電視劇市場的問題是,消費者對於本土奢侈品的需求不足,而同時,生產者也沒有能力生產出真正能滿足那部分觀眾的產品。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從而,電視劇市場變得愈發單一,從而演化出了現在這樣詭異的局面。而在這樣的機制下,你讓作為個體的小鮮肉有內在動力去提高台詞能力和演技,那是痴人說夢。至於表演這個行當,其實,小鮮肉們從未涉足,那些年輕人們一直安心做偶像,偶像是區別於表演的另外一個體系,他們從未染指,又談得上什麼毀掉呢?宋方金以及一些持同樣觀點的人認為,小鮮肉們不在乎演技就是不敬業。但這群偶像的敬業方式其實是保護好那張臉,而不是磨練演技,這就相當於,真正意義上的演員的敬業是努力揣摩角色和表演,而不是努力整容一樣。中國電視劇質量是一個複雜的機制性問題,這個鍋,顯然不該小鮮肉們自己來背。
(本文首發騰訊娛樂觀)
其實這事兒換個角度,就不那麼令人髮指了。
你不要以為小鮮肉在影視劇中充當的職能是演員,其實他們是形象代言人。
什麼是形象代言人?
就是他拿著一瓶洗髮露,抽個半天的功夫拍個幾分鐘的宣傳視頻,外加幾張360度還多一度熱愛的全死角大寫真,就可以拿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報酬。
我要拿同樣的一瓶洗髮露,還得湊夠35塊錢才給包郵。
因為小鮮肉給企業帶來的銷量遠不止那點代言費。
在影視劇里,小鮮肉不僅作形象代言,還頗具勇氣地額外贈送一場場面癱級的演出,收費平均下來,其實比廣告代言費還便宜不少。
這簡直是一種雷鋒精神啊。
那些生產線上兢兢業業製造洗髮露的員工,你說,一天開個兩三百沒毛病吧?
至於說洗髮露的質量,香型,甚至去屑效果,傻瓜,你以為小鮮肉還真自己去用啊?
那全是Duang的特技呀!
最根本的原因,是這個行業因為「暴利」 有太多不專業的人。
不專業,就意味著不敬業。
術業有專攻,把事情交給專業人才去做,是一個行業保證水準的最基本原則。
學院派相對而言較少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野路子往往粗暴而不講究。
藝術是什麼?老天爺給飯吃。
行業是什麼?真正的行業人的集合。
又吃不起這碗飯,又不配做行業人,為什麼不轉行呢?
非要死磕,死磕不過就去抄襲、用替身,不僅耽誤了自己在別的行業大展宏圖,還噁心了整個行業。這個亂象,說到底,都是資本惹的禍。這一點上,我贊同梅冬冬。
我們國家,因為發展需要,這些年,既不討論姓資姓社的問題,對資本的宣傳,也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並且經常給予各路資本超國民待遇。
但講真話,這一屆資本,不論東西方的,真的是水平不行,和他們一比,政府有時候都顯得可愛極了。
比如這個鮮明的例子。
知乎當時也有討論,有很多人對這位徐總的言論,不怎麼以為然,因為這些年,各行各業的大嘴巴實在是太多,雷人的言論層出不窮。
但再後來,阿里影業拿出了迄今為止唯一一部電影:《擺渡人》,而這位徐總,則悄悄地離職了。
我們這才知道,原來這不是徐一個人大嘴巴,而是這家公司的價值觀,他們既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他們當時一定是意氣風發的:顫抖吧,影視圈,互聯網思維打上門來了,我們手握線上線下宣發渠道,我們集眾多自帶流量的超級IP為一體,製片人是IP、導演是IP、主演是IP、友情客串也是IP、特別出演還是IP,IP,IP,IP,漫天的IP,要啥編劇?要啥表演?互聯網時代,流量為王!
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的是,影視業真正的幕後英雄,不是編劇,而是製片人。
製片人,既是資本的代理人,也是一部影視作品最重要的質量把關者(導演是生產者)。理論上,製片人是第一個為劇本叫好的人,他賞識這個劇本並且覺得能拍出一個好作品,以及由此而生的動力,是和導演的創作表達慾望一樣重要的影視作品原動力。
但這,已經是上一屆資本和其代理人的製片邏輯了(2016年,它們的代表作是《湄公河行動》)。那一批製片人,基本上都是業內出身,不是導演就是專業製片。在本屆資本看來,這些人把賺錢和藝術追求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經常糾結在一起,傻傻地分不清。所以本屆資本,喜歡更加商業化的那些人,他們分得清賺錢和創作的區別。
因為在本屆資本這裡,影視作品的製片邏輯,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因為覺得一個本子/題材好,認為把它拍出來能賺錢」,變成了「我們手握資金和渠道,讓我們採購點IP開始賺錢吧」。
所以,我跟你講,傳統影視從業人員在橫店看了覺得觸目驚心的這些東西,恰恰正是他們得意之處:新思維、新技術、新手段。
但和很多開始火熱最終失敗的互聯網項目一樣,它們只是一時抓住了人性的軟弱之處,並沒有真正抓住需求,抓住用戶。
最後,怎麼辦?
不看爛片,不捧鮮肉,坐等行業觸底反彈,國家給相關資本套籠頭。
涼拌。
記得在貼吧的時候一伙人吐槽最近腦殘片霸屏,不知道那些導演、編劇怎麼想的。結果一個從事編劇行業的吧友站出來反問我們:你們這群天天吐槽這個差、那個爛的吃瓜群眾,有幾個會為電視劇貢獻收視率、有幾個會貢獻點擊率、有幾個會為其中明星代言的產品、中間植入廣告的產品付錢的?!你們就不是這些腦殘片的目標人群,投資商、導演、編劇為什麼要在乎你們的感受?!
希望這些小鮮肉的粉以後再說「你行你上」的時候,不要那麼理直氣壯,等下,一堆替身竄出來說,就是我們上的,就尷尬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演戲不刻苦,不如賣紅薯。
成龍大哥:看你幾時完。劣幣驅逐良幣,這和國產爛片大行其道瘋狂圈錢其實一個道理。
這背後的原因太過複雜,個人覺得主要源於以下幾點:
1、審美耐心的崩盤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似乎再也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聽一首歌、看一本書,連上個廁所都要捧個手機刷會微博或者微信。一切都碎片化了,曾經完整而系統的藝術審美在當代劇變的信息洪流中一去不返。於是,我們不關心一個演員為這部戲付出了多少精力奉獻了多高的表演水準,我們甚至都不再介意劇情是否狗血無腦傻逼。我們不高興想這些問題,所有的關注點都落在了男主角夠不夠帥女主角夠不夠美上。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耐心,失去了以往的從容。唯有顏值和鮮肉才能給我們疲憊不堪的生活打上一記強心針。
每一件能夠吸引我們眼球的人或事,都被粗暴的打上了標籤。然後,我們就接受了。過去形容一個男人有魅力時,我們會想到:才高八斗、溫文爾雅、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過去讚美一個女生的美麗時,我們會說: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一隻梨花壓海棠。而現在呢?男神,女神,似乎已經概括了一切。可這裡面,終究還是缺了點什麼吧!
2、網路傳媒的造神
為什麼這些摳圖替身的IP劇靠著幾個流量小生小花就能賺的盆滿缽滿?說到底,還是需求決定了供給。這是賣方最好的時代,也是買方最壞的時代。悲哀的是,很多人別人喂他喝砒霜他卻意猶未盡甚至樂在其中。這都是微博微信這些網路媒體瘋狂吹捧造成的!這裡面有多少水軍多少內幕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小鮮肉如日中天的明星生涯很大程度上是被包裝出來的。
試想,如果把小鮮肉們放回30年前,那會沒有網路、手機,連電視都還沒有普及,年輕人認識他們幾乎只能通過歌曲、電影、電視劇,也就是他們自己的作品來了解他們。不能通過每天發個微博,撩撥一下粉絲們的G點,也不能通過頻繁參加真人秀保持自身熱度。那麼結果會如何呢?反正我要是之前不認識這個演員,然後第一次看到他在某部戲裡只會瞪眼睛或者只會耍帥裝逼,我肯定會換台的,然後在心裡罵一句:艹,這TM都演的什麼玩意兒?從此,只要有他我就不看。
很多人一旦認定了自己的某些想法,就很難被別人改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腦殘粉在自家愛豆出現負面新聞時,第一反應不是弄清楚事情真假,而是條件反射式的直接罵回去。並且沉浸在維護自家愛豆的光輝事業中無法自拔,好像人家真能成自己老公似的。
「你知道我家愛豆有多努力嗎?」
「傻逼!」
3、青少年心理認知失衡
瘋狂追星的背後,實則是當代教育的缺失。當我們在中學不能戀愛、不能留長發、不能穿自己喜歡的衣服,還要每天題山題海的埋頭苦幹。這個時候,追星便成了一種無害的精神寄託。青少年本應該是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群體,但生命的荷爾蒙卻被強行地壓制住了。人總得需要一個口子釋放自己。當我連喜歡隔壁班帥哥的權利都被剝奪時,那我就去迷戀小鮮肉吧。雖然肯定不會和大明星怎樣,但這卻滿足了我少女時代對於男生全部的幻想。於是,小鮮肉們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也正是由於粉絲群體的低齡化,所以才會盛產腦殘粉。一方面源於青少年三觀尚未健全,對外在事物的理解容易走向極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同儕壓力和自尊心與自卑心的雙重碾壓。那個和我犯沖的李小花居然喜歡吳亦凡!?啊哈哈哈,果然賤人就是矯情!我家鹿晗才是中國第一小鮮肉,論顏值論唱功論演技吊打你凡N條街!詆毀與崇拜總是相伴而生,人性的複雜在這一點上依舊如此。
凡是存在的,都曾經是合理的。過盡千帆後,流量小生有幾人不會色衰而愛弛,我們拭目以待。
作為推廣營銷過2015年底黑馬最紅網劇(具體你們懂的)
和一些電影宣發相關從業者,來說說一些現象,希望可以作為啟發吧。
大家討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不作為
2、資本逐利
3、從業者沒底線
4、觀眾腦殘
5、小鮮肉無奈
這幾點從整體環境看,可能是這樣的,每個人說的都有道理,並不全面,利益就是個矛盾體啊。
1、政府希望文化產業大發展,並給予扶植,並且文化屬於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顯然是要邊做邊規範,只不過和有話語權的人相比,總是慢幾個節拍,慢幾年,甚至是不作為。
舉個例子,北上廣深基本是中國的盆景,物質、繁榮陳程度可以和紐約、東京等城市旗鼓相當,但是,只要你去四五線城市看看,甚至農村,大家才剛吃飽走到想要吃好的階段。北京很多家庭一條狗一個季度的花銷,比農村一家人三口一年的花銷都多。你們談論吃狗肉要立法,人家吃肉一年就指望著一條狗。這是整體的環境。
下面分享一組中國網民數據,僅供參考,可能知乎上大多數,屬於以下數據中的少數派。
中國網民年齡結構
中國網民學歷結構
中國網民個人月收入結構
中國網民職業結構
2、資本不逐利,難道要做功德?資本基於不違法都可以涉獵,就是錢賺的體面與否的問題。
現在所有的視頻網站都是在默許刷水,不信你打開一個網站,開著電腦按住F5一下午保證播放量破十萬(少數視頻網站會鎖定IP了),就更不要提及程序刷,只要播放量起來,PR(公關)新聞,social,行業媒體都以此為話題進行宣發,例如「10小時破億 6天4億 《熱血長安》憑何而熱?」,更主要從業者可以和老闆、投資人,VP交差,看的質量是什麼樣,這個涉及到口碑問題,維護一下咯。
維護口碑,最為經濟化+效益化+輕執行化需要依靠什麼?粉絲,火熱擁護的粉絲,他們會捨命的去維護口碑,一條微博轉100次,淘寶掏錢刷轉發評論,播放量,打榜,而且QQ群、貼吧都是有組織有套路的公開刷(流量,或是電影票),還被鼓勵的運作,稱之為粉絲經濟。投資人一看百度指數,厲害了我的哈尼,不管花多少錢都要拿下XXX明星,有了明星就可以一站式解決平台、資金、製作等複雜的問題,誰知道明年會怎麼樣。從業者看到同行如此簡單的花6個月賺的盆滿缽滿的時候,開玩笑,「為什麼我們不試試」,某個VP打心裡一想。
3、從業者沒底線,混口飯吃,哪裡賺錢就去哪,畢竟房價、物價、醫療天價啊,每個人都想過的更好一點,多賺一些錢。能實現自己的中國夢,這個時代的問題是選擇的餘地太多,不像父輩在國企政府單位荒廢一生,現在好像很多人開始懷念那種安逸的方式。整體上來講只有從業者收入毫無堪憂的時候,才有更多人談理想,談品質。
認識一些微博賬號、自媒體、做娛樂營銷的,都是組織化刷水,尤其公眾號寫點文字,刷一刷一年利潤不亞於一個公司,造假成了被鼓勵的行當,有時候你說幾句真話,反而顯得情商低,畢竟你窮嘛,說真話就像分期買真LV,背身上也沒人信。
現在整體上是往好一點點的方向發展,但時間得很久,也許一二十年的今天才是現在大家希望的樣子吧,那時候我們誰又關心這些呢。
4、觀眾腦殘,主流觀眾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要期望他們會去看美劇、看英劇、來知乎和大家談笑風生,看境外劇集門檻太高,這個在審美上就造成了巨大鴻溝。畢竟中國主流觀眾90%的年齡在49以下,79%的人學歷為高中中專以下,可能我們常上知乎,看不到中國是個13億+人口的農業型國家,北上廣是中國的盆景,知乎這樣的社區2億真實用戶是極限。
你給觀眾什麼他們就討論什麼,這裡面最為容易(=時間短+高效率+利益最大化)引起大家的注意就是小鮮肉+IP劇引爆,你播什麼他們就看什麼,雖然我們每天都在討論時間碎片化,但我們的生活階層是固化的,每個人都擁有24小時,一部劇想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穿透每個階層,連接每一塊屏幕,那就是最為簡單的數據,我們是個熱衷於排名對比的國度,從幼兒園中班就開始接觸排行榜,這是思維根深蒂固的方式之一,大家摸索出來一套 「超級數據」 的方法論 「排行榜」,可以迅速的引起媒體、粉絲的高潮,這比辦個發布會不知道不知高到哪裡去了,更比好好寫、拍、導、演來的更為高效,大家都為了錢,有錢可以買名聲,買媒體,買大獎,誰關心你看的是什麼。
中國當下就像一個單機版的125in1的卡帶遊戲,你不能評論,不能修改,只能大家坐在這台單機遊戲前面,點開前十個遊戲玩一玩,剩下的125做的再好又能怎麼樣,畢竟我們屬於懶惰的大多數。
說這麼多很多人看後要吐槽,一點建設性意見也沒有。
我能做的就是自己經手的項目,儘可能多加班,多花時間做好,努力不主動刷。
最為讓人致敬的一個企業就是蘋果科技,以一己之力改變了科技行業,提高了中國整體移動互聯網的審美,真的很難現象由諾基亞、微軟這些光想賺錢的企業引領的時代會是什麼樣。所以,影視行業也如是。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原因,觀眾太白。
其實不僅影視圈,基本上所有的的娛樂媒介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小說,出名的暢銷的都是白痴得可以當擦屁股紙的垃圾,垃圾文筆,粗暴的爽快就是火的要訣;
音樂,各種洗腦神曲的天下,殺馬特農村風大行其道,稍微能稱得上音樂的沒人欣賞得來;
媒體,各種微信弱智級別虛假新聞橫行,低能保健文章橫行;
運動,基本上只要市場化一個,就毀一個;
遊戲,千人一面,抄襲照搬,中國遊戲產業甭管多大,說來就是兩個套路,老外的和仿征途的。
審美,一張張PS得『毫無痕迹』的蛇精臉竹竿腿輕鬆勾得一片片的屌絲YY舔屏……呵呵……
為什麼?唯受眾太白爾……
名詞解釋「白」:文化程度低,思想幼稚,閱歷淺薄,頭腦簡單,G點太低……
要不是有大批弱智一樣的受眾等著買單,哪裡來這麼多弱智的產品趕著生產出來賣給他們?推薦閱讀:
※電影《心理罪》里李易峰的演技怎麼樣?
※不活潑靦腆不愛表現自己的人學表演專業好嗎?
※如何評價陳道明在《長征》中的表演?
※為什麼美國有很多不是專業學表演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