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物化其他人?為什麼人會人格化其他東西?


物化和人格化這個概念太大了,要仔細解釋起來估計無窮無盡。我簡單舉幾個我理解的類別來闡述下 :)

首先說物化,我理解為dehumanize,什麼樣的物化在人類社會中特別常見並且古往今來都存在呢?答案之一就是將女性看做為一種獲得性快感的工具 (Sexual objectification)。
通常來說,大家估計都會認為只有男性會將女性這樣物化,但是事實上女性自身也會,只是物化原因不同。有研究設計了3個實驗去探究這個問題 (Vaes et al, 2011)。
實驗1:探究物化與非物化的男性和女性的公眾照片與人性(或是動物性)的聯繫如何。
結果:證明了發現就是所有的目標(物化或非物化的男性/女性圖片)中,只有被物化的女性,相較於其他目標,與人性的聯繫較低。這個結果並非只在男性被試中出現,女性被試表現出相似結果,只是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實驗2:更直接的去研究男性和女性被試對待性物化女性的態度
結果:更多的女性將自己去被性物化的女性區別開,被性物化的越程度越大,女性將自己與其區別開來的態度也越強烈。而男性則不同,男性的性喚起是導致他們物化女性的主要原因。

實驗3:繼續深入性因素對物化的影響程度
結果:性目的是男性物化女性的主要原因,而對女性來說則不是。

綜述:這個研究表明只有被看成是性工具的女性才會同時被男性和女性物化,但是原因不同。性吸引和目的使得男性將關注點集中在身體方面而不是目標的人格,導致了男性易將女性物化。而女性則不同,她們更傾向於將自己與被性物化的女性區別開來,使性物化的女性與自己的性類別(女性)相隔,因為她們不想讓性物化的女性(即淺薄,粗俗)代表自己。

雖然這個例子有點特殊化,但是以我個人觀點,還是可以應用到其他方面的,就是當我們更關注於目標的身體而不是性格時,我們會傾向於將目標,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就是比如當我們看強壯的運動員,我們會描述其為獵豹,機器人等等,而當我們看到了運動員面對採訪時的幽默或者傲慢,我們又會將其重新認知為一個完整的人格,原因可能也是如此。而將女性性物化的例子也很多,在廣告中其實非常常見,當然這些廣告受眾大多為男性,比如啤酒:

接下來說人格化,我的理解為anthropomorphize,人格化的例子數不勝數,迪斯尼出品的動畫就是完美範本。
以機器人為例,人們會根據機器人的外貌來對機器人進行評判,比如性別,外觀,(Powers et al, 2005), 人們同樣會根據機器人的臉 (Yee et al, 2007) 和聲音 (Nass Brave, 2005) 來對機器人的性格進行判斷 。有研究也發現被試在有語言描述機器人的特定行為的情況下,更易對機器人進行人格化,但是,這個研究也發現不管機器人的行為是好還是壞,不會影響被試對其的人格化程度 (具體感受可觀影變形金剛。。。)。
所以綜合來說,如果目標體現出人性特徵(各種機器人,迪斯尼動畫與電影,各種動物賣萌)的話,或者與人外觀相似 (汽車前臉像人臉),我們便易將目標人格化。

另外,最近又有研究發現女性的催產素(oxytocin)會促進女性將物體的人格化,不過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好像都是2015年發表的,估計是新發現,我也不了解就不深入了(主要是我懶不想看paper。。)

  • Vaes, J., Paladino, P. and Puvia, E. (2011), Are sexualized women complete human beings? Why men and women dehumanize sexually objectified women. Eur. J. Soc. Psychol., 41: 774–785. doi: 10.1002/ejsp.824
  • Powers, A., Kramer, A. D. I., Lim, S., Kuo, J., Lee, S-L.,
    Kiesler, S. (2005). Eliciting information from people with a
    gendered humanoid robot.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EEE
  • Nass, C. Lee, K. M. (2001). Does computer-synthesized
    speech manifest personality? Experimental tests of
    recognition, similarity-attraction, and consistency-attrac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7, 171-181.
  • Yee, N., Bailenson, J.N., Rickertsen, K. (2007). A 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inclusion and realism of humanlike
    faces on user experiences in interfac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Human Computer Systems CHI』07. pp.
    1-10, NY: ACM Press.
  • Fussell S R, Kiesler S, Setlock L D, et al. How people anthropomorphize robots[C]//Proceedings of the 3rd ACM/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robot interaction. ACM, 2008: 145-152.
  • Scheele, Dirk et al. 2015.A human tendency to anthropomorphize is enhanced by oxytocin.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Volume 25 , Issue 10 , 1817 - 1823

我認為沒那麼複雜,歸根結底只是為了方便理解
就像一般人眼中的玫瑰紅,在程序猿眼中是#cf0616那樣……


我不能自已的想起將郭敬明作為文學能力的測量單位這件事


最近在準備考試,教育心理學中有提到這個方面。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的第二階段2~7歲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兒童無法區分有生命的事物與無生命的事物,比如兒童說:「你踩到小草身上,小草會疼。」
這一階段的個體具有自我中心主義,以自己的觀點來看待事物。難以認同他人的觀點,認為其他人都和自己一樣思考和反應。


那麼我由此可以推斷,既然兒童不能區別事物有無生命,也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與自己不同,那麼自然而然的會將見到的任何事物人格化。那麼陪伴孩子的父母或教育者從有利於教育的角度來講也會將事物人格化從而有利於兒童的發展。

所以從教育的方面來看,我認為人格化事物就是由此衍生而來的。


聽人說過一句話:每個人都在物化其他人,社會就是由每個人的互相物化為基礎構成的。

是不是說,一旦對別人有任何的要求,理論上都構成了「物化」呢?
比如一個人按照品質和觀念(善與惡,誠信與虛偽,在某件事上的觀點與自己一致,等等)把人劃分為不同的人群,只跟裡面的某個立場的人群來往(比如只跟「好人」或「壞人」交朋友)。這算不算「物化」了所有人,然後自己挑選特定人群的人來往?

比如說一個人想跟誠實守信的人交朋友,不想跟偷奸耍滑的人交朋友。那麼他是不是在物化「偷奸耍滑」的人?
假設他跟一個朋友很要好,因為他所了解的他是誠實守信的,但有一天他發現朋友在背地裡干過作姦犯科的勾當,於是不再與其來往。
或者說,他一開始就知道對方作姦犯科,於是沒有和他成為朋友。
那麼能不能說,這個人「物化」了他的朋友,他欣賞的只是他的品質和觀念,而不是他朋友這個人本身呢?

或者,一個人認為釣魚島是中國的,他只想跟認為」釣魚島是中國的「人當朋友,不想跟認為」釣魚島是日本的「人當朋友。當他發現一個朋友認為釣魚島是日本的,他迅速與朋友劃清界限。這算不算物化了那位認為「釣魚島是日本的」朋友?

當對其他人提出觀點,或要求的時候,就已經構成「物化」。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立場,也同時在選擇與自己觀點相同的人交往,並迴避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也就是說,「物化」這個詞已經成了人與人相互溝通的一個常項,「物化」這個詞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因為人即是物,物即是人啊!有覺悟的話就能看見。。。


人和動物一樣。哪些你可以吃,哪些可以吃你,找什麼去複製下一個你……這些都是寫在基因裡面的。然後你出生了。
出生的時候你的大腦還是一片空白。之後你就要開始寫入這些東西了。
四條腿兩隻角,長得和媽媽一樣的,有時還過來嗅嗅我……這些傢伙應該是安全的。
四條腿沒有角,全是棕毛的傢伙,整天追其他的角馬到處跑。昨天一隻角馬被它們吃掉了……這些傢伙我以後要遠離了。
這個,這個,這個兩條腿的是個神馬東西?能吃嗎?能吃我嗎?我湊近嗅嗅……好像不吃我耶!好象我也不能吃耶!這個我以後可以一起玩了。
這就是角馬的世界。

嬰兒也忙著寫入。無奈系統版本太低,經常寫入錯誤信息。
麻麻,麻麻,那個皮球打我,wooooooooo
乖乖,它怎麼打你的啊?
我踢它一腳,它跑到牆上,然後跳下來打我頭……然後,它又和狗狗打起來了
小時候,我們腦子寫入的全是這些東西。

長大了,掙錢了,可以四處閑逛了,然後就去旅遊了,
然後就遇到狗熊了
然後你就站那兒一動不動了
心裡還在默念:我是樹,我是樹……
熊瞎子一看,切,還真當我是熊瞎子
然後就從你身邊擦身而過,去追那個驚恐狂奔的同伴了
會擬物的,還能在這兒刷知乎
不懂擬物的,墳頭的草已經老高了

系統升級是好事,副作用就是擬人擬物的能力越來越差。
只有出現重大bug的時候,比如掉河裡,系統才會陡然降級,甚至到嬰兒1.0版本,擬物擬人能力會突然回升
你看,在愛河裡掙扎的那些寶寶們……

算了,不舉例了,嚇死寶寶會遭報應的。

所謂詩人,不過是系統升級不完善的嬰兒
越是殘缺,越有詩人氣質
我是一隻修行千年的豬,千年修行 千年孤獨
夜深人靜時 可有人看見我在啃樹……

所謂政客,是系統升級過量的壞蛋
他看不到台下黑壓壓的人群,只看到活動的選票
當然,我做一張選票都不夠格

所謂奸商,是系統升級跑偏的惡棍
他看不見上車的乘客,只看見上車的票子

嫖客眼裡只有床上用品,妓女只為金錢張開大腿
只有我一個人,在偷偷為快播哭泣……


題主的「物化」詞義和「人格化」相對應,那這個「物化」也比較好解釋了:被當做物品看待。

物化女性先不談,社會運轉本身就建立在這個「物化」的基礎上。程序員的標誌就是會寫程序,醫生的標誌就是會治病——其他的,老闆不管,病人也不管。

假如老闆開始認為程序員不應該加班熬夜,那他的項目就要延期,效率就會降低。

假如病人開始擔心醫生是否工作壓力大,那病人就應該放棄治療主動要求醫生休息,which is impossible.

當然,我們其實可以說,老闆應該對熬夜的員工心懷愧疚,病人應該對醫生有所諒解,但這並沒有從客觀上解決物化,職業本身就是一種符號(性別也是,符號無處不在)。

更何況,大多數人們特別關注的是另外一個人的身上自己可以利用的點。而不會去在意一個人的層次有多麼複雜。

…………………………………………………………

而人格化動物則是另外一個話題,嚴格來說和物化並不對應。不講心理學的的原因,只講結論。

人類喜歡用自己能夠接受的方法去理解事物。

本體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所有的科幻小說都沒有脫離這個。就比如《三體》,宇宙所有的文明都是「人格化」的,還是在從自身出發去思考文明的定義。

人格化動物也屬於從本體出發去思考。人類脫離不了這個思維怪圈,就算是吃狗肉的人,心理上還是有把狗人格化的。當狗在交配,人會聯想到做愛;當狗在一起打鬧,人會覺得在做遊戲。

因為人只能像人那樣思考,不然就不是人。


因為寂寞!孤獨與空虛!

孤島求生沒看過?男主角那個橄欖球丟了你知道人家有多難過嗎?(好吧,忘記那個橄欖球的名字了。。。)

玩具,玩具熊都是小朋友的好朋友,好嗎!要是天天都有活生生的同齡小朋友玩,誰還整天看光頭強和腦殘羊。


物是人非
哈哈哈沒有啦開玩笑
因為人不愛未知的東西,而別人不符合你的期望的時候你便想改變他,你接受不了他,因為你心裡沒有他,所以他在你心裡沒有人格,只能是物。
那相反,物是好控制的,你喜歡那個物,希望有那個物一樣的人,所以你幻想它是人啦。
我什麼都不懂,瞎BB一下_(:_」∠)_


物化是因為人的某些特徵符合某物體。
人化是因為某物體某一特點符合人。


在廣告中,物化,對男性而言更多的是一種性暗示或喚起,也是對得不到的人的幻想,例如男性被性感的女性所吸引,而廣告為了吸引男性用戶,會將女性物化於廣告中,來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這不就是刻板印象嘛。


歸根結底,物化和擬人化都是為了方便我們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嘛。

思考,是很費腦子的。但是大腦會自動將你遇見的情況與經驗相匹配來快速適應環境。


舉個例子:

你看見一把椅子,你之前並沒有見過這個型號的椅子,但是你就是知道長成這樣,四個腿,我就能坐上去。你不會去思考這個椅子的樣式,材料,再用個辯證思維去思考這裡能不能坐,這就是經驗。


所以,我們把自己陌生的東西物化,擬人成自己熟悉的,這樣方便我們更快的理解這些事物,特別注意,這裡說的是更快,而不是更準確!

刻板印象會讓我們自動的代入某個觀點,不管這個觀點是否適用於所有的相類似情況,所以,我們看到大鬍子,帶頭巾的就感覺是個恐怖分子,也許人家是王子呢?看到抽煙,染髮,黑眼圈的小姑娘就覺得她們是失足,也許人家是個好女孩呢?偏見與歧視是刻板印象的負面效果之一,但是正是有了刻板印象我們才能快速地接收這個世界的信息。


@狗粉們


補全唄


物化他人是因為自大自負,把別人看做(能否為自己服務的)東西。不止有受到歷史社會影響的男人。有身邊有很多人這樣,我認為這是很失禮的行為。
人格化物品大概是童心未泯。別人不知道,反正我現在可以人格化所以東西,一開PS就使小性子的電腦,自帶傳染性懶癌的床和被子,床頭的四個毛絨玩具分別叫大眼、大頭、大便、大屌,白熊叫雪糕設定是害羞的男孩子,皮卡丘就是黃色的電老鼠我會皮卡皮卡的跟他聊天。並不是寂寞也不是為了理解他們,我只是覺得這樣好玩。


因為,永生平等啊……


就是把活生生的人抽象成了概念


換位思考啊


比較。
人、物比較,然後做出人比較高級的結論。
當遇到一個人在這個人、物分界線人之外,直接排除,然後物化。
遇到可愛的或者心儀的物,就想拉過來讓它享受和自己一樣的待遇。就是人化。
因為有比較,所以有變化。


推薦閱讀:

你平時怎麼對待背後說你壞話的人?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掩飾自己的長處或閃光點?
暴力能解決很多問題么?
如何看待讓陌生人插隊被後面人辱罵的事情?
這樣的人算聖母婊嗎,他是不是侵犯了後面人的利益?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 | 社會心理學 | 認知心理學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