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林章《字型之不思議》繁體中文版的字體排印?
感覺和大陸的排版習慣不太一致,但對於剛接觸字體排印的我來說並不能完全認識到有哪些看點,所以想問一下這個問題。
1. 請問內文的使用的中西文字體各是什麼?
2. 使用直角引號是台版書字體排印的規範還是習慣?
3. 中西文混排時中間的空隙大概是半形字元那麼大是規範還是習慣?
4. 一些標點符號居中是台版特有的嗎?之前看到在雜誌 IDN 上也使用了這種排印方式。
5. 每一段段首縮進一個全形字元是台版書字體排印的規範還是習慣? 感覺這應該是日文的排印規範。
最後這本書的整體字體排印怎麼評價?還有哪些其他看點?
2-5的問題都不是針對本書的,自己搜下就有了(有人回答了不過),不說了。
小林章的「字型之不思議(原文:フォントの不思議)」台版,日文書原版設計是祖父江慎,繁體中文版基本上沿用其版型,由王志弘先生監督。中文版的字體都是有經過,王志宏、小林章討論的。而且也取得日文原版設計的祖父江慎先生的許可,最後拍板而定。正文字體為「文鼎CS中黑」,標點符號為「文穎細明」,封面字型為「Hiragino Sans GB」,原本使用的中文字型被日方稍嫌看起來軟弱無力,而在幾次疏通考量下,而選定。所以字體的選定上算是沒什麼可操心的了。
這本書取向是大眾市場,希望能夠生動活潑,所以在書本設計的考量下也偏向於此:比如一些專有名詞用彩色顯示的方式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傾向。日文原版的內文排版本身也是以正確/好閱讀為前提。(後面會有圖,可以看到文字密度帶來的輕鬆的閱讀氛圍)然而換成了中文版後,也變成了一大考驗。一方面繁體字灰度密度比較大,不像提問那麼輕鬆。台日雙方進行了無止盡的校稿地獄,和觀念疏通。這本書很多方面的選用和考量,或許有人會認為有待商榷,但至少在許多現實考量下已經盡力了。
正好我有原版的,可以對比體驗下。
台版的文字或許可以字型大小再大一點,或者左右兩側的margin再大一點。氣氛上會跟輕鬆點。
本書排版上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英文排版的做法:第一個自然段段首不縮進。
第一個自然段指的是諸如各級標題下的第一段,或是當上、下兩段之間有空行時的下段。書籍排版基本都會採用「段首縮進,段與段間不空行」的做法來分段,與網上流行的「段首不縮進,段與段間空行」的做法有所不同。但由於第一個自然段的上方已經有了空間,視覺上可以讓人明白它是新起的段落,故不縮進也無妨。英文書籍排版均遵照此原則,中文排版——無論中、港、臺——通常不這麼做。我們在位元組社的中文電子書裏做過這樣的嘗試,效果好壞因具體情況而定。
下圖中的「首先,非常感謝……」那段就是例子:
《字型之不思議》,第三頁,小林章著,葉忠宜譯,臉譜出版 2013。
4. 一些標點符號居中是台版特有的嗎?之前看到在雜誌 IDN 上也使用了這種排印方式。
港臺的字體中的逗號、句號等標點基本都在字框中心。
3. 中西文混排時中間的空隙大概是半形字元那麼大是規範還是習慣?
這一點我認爲本書的處理有待改善,類似的問題還有某些行的字距被拉得太開。
5. 每一段段首縮進一個全形字元是台版書字體排印的規範還是習慣? 感覺這應該是日文的排印規範。
對,這是日文的習慣。中文紙書這麼做的不多。電子書裏,位元組社默認縮進一個字。
推薦閱讀:
※中文字體排印如何做到高格調?
※鉛字時代,數學公式是如何排版的?
※路牌、路標上的拼音應否標調?標調又有何利弊?
※台灣人習慣使用橫版印刷還是豎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