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上看世界名畫和觀賞原作從藝術上有什麼區別?

如果網上看的足夠清晰的話


有兩點區別。

第一點相對次要,就是照片的還原性。
再牛逼的相機,再嚴謹的較色,再高端的印刷,也無法100%還原畫作的原貌,尤其是彩色畫作,相信這一點沒有人有異議。

第二點是致命區別——

我們從頭說起,看看16世紀的人們是怎麼「觀看」的。

舉個栗子,拉斐爾為教會創作的那些聖母像,在當時是用於宗教儀式的,平時用幕布遮著,做禮拜的時候才拉開幕布供人們瞻仰。為什麼呢?因為當時離攝影術發明還有300多年呢,除了印刷版畫,人們欣賞美術作品的唯一方法就是——be there,到現場觀看原作。這是非常莊嚴神聖的行為,本身就帶有強烈的儀式感。
由於這種艱難的幾乎帶著朝 拜性質的觀看行為,美術作品的神性被確立了。不信你去看看,19世紀以前的繪畫,60%以上都是宗教和神話題材(還有一大部分是貴族肖像和風景畫,這要涉及到繪畫作為身份和地位和領土象徵的話題,在此不展開)。因為人家畫出來就是供你們膜拜的。

自從攝影術發明以來,繪畫的神性就被摧毀了。從前需要漂洋過海才能看到的作品,現在就通過照片擺在你的眼前,對當時的人來講這是無法言語的震撼。攝影的這種破壞力是巨大的,繪畫瞬間走下神壇,輕易能得到的東西還有什麼神性可言呢?人們盡情沉浸在攝影術帶來的喜悅之中。
同時由於繪畫失去了貞操,藝術家們不再熱情地追求寫實題材,宗教題材。印象 派,後印象,野獸派,納比派等等層出不窮,西方美術史不斷發展變革,從科學繼而轉向哲學,迎來了宇宙誕生以來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現代主義。這是藝術思想的大解放,這一點上攝影功不可沒。

不過很快,有人發現了攝影術的陰謀,它破壞了人與畫作之間的有機關係。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中首次正式提出「靈光」(Aura)一詞,本雅明的原話解釋是——時空的奇異糾纏: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猶如近在眼前。
此時此地,獨一無二,這是靈光的要素。攝影徹底抹殺了繪畫的靈光,因為與原作相對應的,攝影永遠是複製品,他「拉進距離」,「複製『獨一無二』的事物」。凡此,攝影打破了「獨一無二」的概念,卻同時也打破了人們「獨一無二」的感覺。

我們觀看原作,目的就是要感受這種「靈光」,我們要從虛擬的影像中掙脫出來,抓住對象的原真性,找回那種宗教儀式般的感動。因為,一幅原作,於我們,不單單意味著畫面,還意味著光澤,質感,畫框的曲線,展壁的顏色,博物館空氣中漂浮的灰塵和氣味,來來往往的人群,天窗以某個角度和色溫灑下此時此刻獨有的光線,還有時間,在一幅原作前,我們彷彿能嗅到時空的距離。

記得以前有人舉過這個例子,請看下面這三幅圖,第一幅是米開朗基羅的上帝創造亞當,大家一般就是這樣了解它的:

而這組創作真正的面貌呢——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迪·洛多維科

我朋友一次跟我說,他站在《梅杜莎之筏》的原作前,被畫面的氣勢完全裹挾了,在方寸書本上看過無數次,可他沒想到原作居然這麼大,一瞬間就擊中了他。

我並不是單純在指網上照片和原作的體量差別問題,我們還會看到有人跪著觀看德加的繪畫(一個故事,某畫家得到一幅德加畫作的真跡,邀請朋友到家裡欣賞時,要求客人與自己一起跪在畫作面前欣賞),我們看到有人帶了一書包饅頭礦泉水,在盧浮宮館藏的某幅畫作前一站就是一天,痛哭流涕。

這哪是在觀畫啊,這分明就是名符其實的朝聖啊。

雖然這已經是後現代主義思想中的老生常談,但也許還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我們對世界的經驗已經被替換到何等嚴重的程度,對 這些朋友們我想說——打一個非常不恰當的比喻——如果網上的風景攝影圖片足夠清晰,我們為什麼還要觀光旅遊?多少人站在埃菲爾鐵塔邊, 一邊比對著手中旅遊局印發的宣傳圖片,滿意地點頭或懊惱地搖頭?多少人到了故宮天壇還沒看上一眼就掏出手機一頓狂拍最後沒了照片什麼都想不起來?當 下是一個處在二手信息中的時代,到處是二手 圖像二手文字二手聲音二手感受二手玫瑰,我們需要回溯本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感受現場的力量,因為這就是現實,這個世界不應該本末倒置。

所以有選擇的 話,我會不惜 代價不擇手段去親眼看看我喜歡的一切。


推薦閱讀:

什麼牌子的速寫本比較好?
油畫畫作應從哪些角度切入賞析?
如何看懂畫展?如何欣賞畫?
如何評價木心的書法水平?
如今從事當代藝術創作還有沒有必要學習繪畫基礎?

TAG:藝術 | 繪畫 | 油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