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水平畫家」和「大師」之間的差距?

大師多的僅是名氣而已嗎?感覺不會這麼簡單。


這種玄乎的事情說的太高深大部分人也不能明白,甚至我自己也不能明白,但是確實有一種簡單的說法。

很多時候,畫畫像任何一個行業一樣,同樣有兩類高手——一種是給外行看的高手,是行業的門面。這些人必須有極高的手上功夫,極其有信服力的技巧等等才能讓人產生對他們自然而生的尊重;但第二種人,是給內行看的高手,他們是行業本身的開拓者,比如說一個創造了某種巧妙高效率算式的碼農,比如說改良了噴射機原理的工程師,比如說改進了鍊鋼方法的某工人,他們看起來沒什麼很厲害的,卻能在行業之內得到相當的尊重——而這種尊重隨著時代和行業的發展漸漸進入主流認知,這些人最後成為了大師。

至於畫畫這件事情,真正被承認的大師其實很少。雖然很多人往往是我們口中口口聲聲說的大神,但不客氣的講,並不是畫的好+死了很多年,就能被公認為大師的。

高水平畫家是在世俗中追求藝術的人:阿道夫布格羅,阿爾豐斯穆夏,JC萊恩戴克,霍華德派爾,他們在他們的時代里具有相當高的行業造詣,也因此被人尊敬;但真正的大師是在藝術中追求藝術的人,他們成為大師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對藝術本身做出的貢獻——比如莫奈之於印象派,畢加索之於立體主義,索爾李維特之於觀念藝術。他們定義了一個藝術時代或是一個藝術運動,為藝術找到了一條新路,這種貢獻對藝術行業而言不亞於發現了一個新的物理定律。

他們成為大師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點亮了藝術的前路,而不是因為他們畫的有多好。

而之所以我們有時候看見大師畫的也很牛逼,是因為成為大師之前,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得基於足夠的技巧,才能對藝術產生全新理解的。


對這個問題我概括為:高水平的畫家把自己的聰明展示給人看,大師把自己的笨拙展示給人看。
--------
應知友的要求,來詳細解釋一下,我的觀點不一定對,但不妨拿出來和朋友們分享一下,可供參考。
最近幾天,老是遇到上傳圖片不成功,
先乾巴巴地文字描述吧……
很巧的是說到大師,大家都很容易想到倫勃朗,
就說倫勃朗吧,港台翻譯成林布蘭或林布蘭特。
兩種譯名各有千秋吧。
我們大陸更酷斃剛猛哲學氣息,港台更溫文爾雅。
倫勃朗同志剛開始想打開市場的時候,
畫了一張名作,
杜普教授的解剖課,
(再說一遍,別怪我不上圖。現在真沒法上圖,暫時解決不了這個技術問題。)
這張畫在細節上是嚴謹的錙銖必較的,老老實實的,
拚命向觀眾證明「看吧我能畫准,我能高清,我技巧全面的很,找我訂貨吧。」
這張畫跟他後期作品比起來,緊的很。過於緊張,品味就流於下乘了。
這張畫挑不出什麼毛病。
但不能因為一個人是大師,就說他這輩子所有重要作品都是大師級別的。
如果倫倫哥的生命在這一年戛然而止,那他只能算一位優秀的高水平畫家而不是大師。
使他偉大的是夜巡和晚年的其它作品。

《論語·為政》里談到,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雖然談的是人生態度,
但「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借用來形容大師級畫作也還是挺貼切的。
夜巡,這張畫,畫的就比解剖課那張放的多,但是放得開也收的住。
比方說你耍雙截棍,不管放開收不住還是收住放不開都必然會打到自己。
夜巡這張畫,畫的瀟洒輕鬆,有很多細節比如隊長的矛戟的纓子甚至一些臉部肌膚,是畫筆的畫和筆桿的劃結合起來製造的效果。
倫勃朗還有一張不如夜巡著名的重要作品,浪子回頭。
也不能說一張,
因為他相當醉心研究這個題材,為了這個題材畫過N張大稿小稿。
我見過一部分這方面的原作。
第一感覺就是,
這是鬼啊。
人物形象一點也不準。
實際上倫勃朗傳世之作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把人的形體畫的不準的,甚至另一幅名作,丹娜依。也藏在冬宮愛爾彌塔什。人物的形體也談不上太精確細膩。
但是整體感營造的非常好。
倫勃朗已經用解剖課證明了他能畫准,接下來他就敢「胡屌搞」了。
我所說的大師的「笨拙」,指的是大師的真誠,真意,不刻意,當你的技法才能已經獲得社會認可的時候,你自己也駕輕就熟,對技法信手拈來的時候,在畫中刻意講究技法反而是一件可羞的事情。
不管楊露蟬還是李小龍,和人對打的時候一定不會講究一招一式的合乎法度,哪家功夫的動作做到位。李說,無法為有法,無道為有道。指的是掌握了法和道之後的自然運用。

再說兩個泛尼德蘭地區的大師,
梵高和維米爾。
梵高通常被人認為基本功不紮實,
但他寫實能力比一般人對他的認知強的多,
他太真誠,不屑於使用套路。
所以他的畫能用真情打動人。
看起來就是那麼笨笨的。

而維米爾,跟梵高也算老鄉,畫風是另一個極致。
表面看,維米爾畫的巨細膩,
其實維米爾畫的也很笨。
他是藉助一些暗房光學器材笨笨地在描摹。

絕大部分中國畫家都比西方畫家手頭功夫靈活。
為什麼我們乒乓球厲害,
整個西方只有瓦爾德內爾和波爾等少數幾個天才球員幾十年如一日苦苦陪我們玩?
中國人對於身體控制的靈敏性是讓人嘆為觀止的,
畫每一個竹葉都變化多端。
但中國畫放到整體來看是線性的平面的。
徐悲鴻留法回來後常說「寧拙毋巧」,
就是他的感悟,雖然這話不是他發明的,但徐悲鴻針對的是中國人畫西洋畫的時候的中國思維。
要論天生的寫實功夫,徐悲鴻屬於一般,
甚至不如他的愛徒蔣兆和,
但是徐悲鴻看問題很准。
不能上圖真不想寫下去,因為枯燥的文字觀眾看了也會很煩。
不說徐了,在中國是有泰斗地位的,評價多了會很麻煩。

又想起一位來,費欣。
我在列賓美院的校內博物館看他的《菜娥》原作。
屬於放開收不住的例子。
過於奔放。
然後又過了一年,
我到費欣的家鄉,俄羅斯喀山的藝術博物館,裡面有很多他去美國前在俄時期的畫,
那些大多是收放自如的。
最欣賞他畫的人體和彩繪小鏡子蓋上面的瀟洒筆觸。
可惜用相機一拍,很多色彩就丟失了。

上海博物館藏有海量的齊白石作品。
都知道白石老人畫蝦出名,
但他傳世作品不僅有蝦,還有巨量的花果魚蟲。
根據他的自述,
他有時畫蝦須是採用這種方法----筆不動,快速抽動宣紙。
我觀察他畫的大部分蝦須或蟲須等,還是老老實實畫的。
他大部分作品還是畫的盡量稚拙天然,不以工巧為能。

要論不尚工巧的中國畫大師,不能不想到黃賓虹。我上大學的時候,我老師對我說,按照我的性格,建議我去學黃賓虹先生的路子。但我終於沒走國畫路子。

我是因為喜歡動漫才走上美術不歸路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動漫對我們這一代人影響極大。
有時候我就想,為什麼日本動漫容易讓少年兒童快速喜歡上呢?
因為它工巧。
工巧的東西有一定的困難性,但又適應大機器生產的工業社會。

而質拙的東西難適應工業大生產。
你能想像八大山人的畫中翻白眼的怪鳥形象被製作成玩偶嗎?它們的形象邊界首先就是不清晰的。

那麼,我的意思是不是說,工巧的就一定不是大師,大師就一定不工巧呢?
我感覺我設了一個套讓自己鑽呢。
好像不是這意思。
我的意思,就是大師能做到「得意忘形」,「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從工巧和洒脫,稚拙和嚴謹之間靈活的穿進穿出,畫面充滿充沛的氣勢而不至於氣息散亂。


人常說,「筆墨當隨時代」。好像傑出的藝術家應該用作品反映時代,這是社會的共識。
但我不這樣看,比如莫蘭迪,他的作品談不上什麼時代氣息,但是不妨礙他成為大師。
------
這裡的大師只是指搞架上繪畫的大師,當代藝術里專業學科內涵和外延寬泛的大師就不討論了。


大師多出來的還真就是名氣,而這個名氣來自後來的同行們的認同。他的作品裡會承載著很多個人的探索結果,後來者們會從這些作品裡吸取適合自己的營養,學習的人多了這個人也就出名了,自然而然就會變成大師。這種例子里最典型的應該算倫勃朗了,每個時代都有人從他的畫里吸取營養,過了好幾百年他的東西依然有用。


「高水平」和「大師」都是在當下的時代的審美觀下產生的。
「高水平畫家」與「大師」的區別就在於創造風格和跟隨風格的區別。當然他們都是擁有高超的水準的。
拿接地氣的話講就是創造潮流和跟隨潮流的人。而跟隨潮流的人里出名的,就叫高水平了。
而沒有技術但創造潮流的,叫梗


謝邀~ 要有明顯的評判標準的話我可能勉強是個初學者級別。

心界吧。

推薦一個電影:《超市夜未眠》

一個藝術大師內心一定有個無比豐富強大的世界。他的作品是在他的世界裡一幕幕,而不是肉眼「看」到的。對我這種普通人而言,能窺見其一斑就很滿足了。
我認為諸如珂勒惠支這樣的以戰爭為題材的畫家作品是為了表達眼前的一切與內心嚮往的世界極度不符。那像阿西爾·高爾基則是因為外界強行闖進破壞他的世界而瘋狂。

我相信每一位大師內心都是有著美好世界,如同作曲、舞蹈一樣,繪畫則只是一種傳遞給他人的形式,邀請志同道合的人能體會到自己的心境,甚至能到自己孤獨的世界陪自己喝杯茶罷了。

我相信畫功通過不斷的努力練習也不會和高手大師有極大的差距,但這個心境是努力也構築不來的。


高水平畫家畫物體,大師則是在寫自己。我向來覺得稱得上大師的人物必然有通達諸多學問且有自己哲思的,否則只能是畫匠而不堪大師之稱。
於其他領域同樣適用。


看了下樓上平均。啰嗦,很多也都是扯淡。
除了我這個都不對。

大師是因為:他是這個承前啟後的人物。

沒了,說那麼多太搞笑了。


大師畫的是靈魂,畫家畫的是圖片!
就這些!
謝邀!


大師一般都是首創的一些東西,或者有很好的想法在畫面上,而不僅僅是技術精湛。可以拿作家舉例子,技術相當於文筆,想法相當於故事情節,好的文學家在文筆好的同時也有著獨特的故事情節
當然不可否認,公認的大師裡面也有幾個是皇帝的新裝。


瀉藥!

用周星馳的話說:就差那麼一點點,就一點點!

但這一點點,可能一輩子也突破不了。


謝邀…
感覺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有點底氣不足呢
把大早上爬起來上課的我嚇清醒了

我就說點自己的看法吧

高水平畫家≠大師
他們是一種充分不必要關係

大師成為大師,一定有他的超然之處
特別擅長某一方面以至於收穫了大批人的佩服


舉個例子
也就是大師畫出了一個雞蛋
人們在這之前還沒見過 也從未想過
原來雞蛋可以這樣畫!
人們欽佩他 稱他為雞蛋大師
雞蛋大師的作品面世了
很多高水平畫家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出大師的雞蛋
可是他們與大師之間還是差了那個原創的靈感

很多畫家風格不一樣,境遇不一樣,成不成名是一種很看運氣的事,你不能說不成名的畫家是因為畫技不高超,很多璞玉被世人發現看起來也只是一塊石頭

我個人是個野生的畫手,一直在畫畫的道路上摸索前進
我不敢輕易評價別人的畫技,因為在這一行業真的是沒有標準 各有千秋
但是我覺得正因為如此
畫筆下的世界才會那麼特別


圖一是美國畫家喬丹索科爾畫的。(長得賊帥)
圖二是倫勃朗畫的自畫像。
仔細看的話,喬丹是有點倫勃朗的影子
所以說高水平畫家畫技精湛沒的說。
但是倫勃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超級棒噠(而且還是三百五十年前畫的),牛逼

最後看一下當代大師

也就是我畫的。


斗膽評論
以我現在的觀點來說,從技法上來說高水平畫師和大師是沒有多少差距。
但是畫畫是不能光看技法的,從畫畫的人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問題,大師能夠更加準確的手法和方式來處理一樣事物,但是這個技法高水平畫師也能做到,但是他在創作的時候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處理方式更好。
而從觀看者的角度,是一種視覺上的審美角度,這種感覺是主觀上特彆強的,正如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都畫面的理解也會不一樣,而這個不一樣就是大師和高水平的差距
另一方面是大師的原創性,大家為什麼不喜歡網紅臉,難道是因為不漂亮嗎?不是,是因為千篇一律,那麼大師與高水平畫師拉開差距的就是不一樣的地方,與眾不同而且出色的地方。


題目太泛泛了,沒法回答。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再到20世紀幾千年。世界公認的大師就那麼些個。

解放後國內活著的,大師,藝術家、高水平xx、oo、多如過江之鯽。

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要不要臉」 個人如是認為。


大師大概有兩類,一類是畫家中的畫家,如維拉斯開支,倫勃朗,就是在畫家看來是記憶的巔峰;另一類是打破平衡的人:如塞尚,杜尚(就是在那個時代能讓一種人「卧槽,這樣也可以」「真tm牛逼極了」)。

至於達芬奇,他其實是可怕的物理學家(外星人?)


高水平畫家作品質量都很高,大師則不然。
因為大師畫畫已經達到了「眼中無畫,心中也無畫」的超然境界。
比如,葉永清名作《傷痕》:

這種境界!高得我都看不見!
你能達到么?我反正達不到!


感覺技術高低上是沒什麼差別的。
技法是有區別的。

高水平畫家是前人就有的東西再來一套。但既然都說是高水平了,肯定會進一步發展的。
大師是創新的無疑。

大師的影響力比高水平畫家大得多。

而且這些評價不是能蓋棺定論的。

有可能你以為的高水平畫家,在百年,千年後,會被人稱為大師呢?

個人覺得高水平畫家一直在進化成大師的道路上。


我的老師講課的時候說,因為現在的信息技術發展太快,經濟水平也提高了不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繪畫,從事藝術相關工作,厲害的人會越來越多,想要成為大師,就只能專註於一件事情。

你可以只畫海面,只畫椅子,只畫房子,只畫眼睛,你畫上十年八年,畫上一輩子,做到成為一個國家內畫得最好的人,你就是大師了。

而目前來看,真的是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只專註於一件事了。

而且這一件事還不能重複,第一個開始做這件事的人,無論是心態還是畫技,肯定要比後來者好得多,而從第二個開始,就成了模仿,不再具有成為大師的條件。


高水平是指技法,技能嗎?高到什麼程度,我感覺大師不論從技法,技能、還有審美、機遇運氣都不是高水平畫家能比得了的!當然我也認為每個人都應當把自己當大師看,培養自己!


內涵,所表達的意境。


比如畫貓,高水平的畫了只能賣個好價錢,我畫的能驅鼠


推薦閱讀:

熱愛美術學大一生(油畫方向)一枚,各位前輩有什麼好書推薦?
不學素描,直接做塗鴉型的畫家,可以嗎?
美術學院的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以油畫係為例,美術學院的學生四年里都是幹什麼的?

TAG:繪畫 | 美術 | 插畫 | 繪本 | 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