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中國的茶賣給年輕人?


5.8日更新:
之前的回答主旨是想通過自己切身經歷,對「茶」從0到1的改變,來間接回答下題主的問題。
現在正面補充幾下:

1、觀察其實有很多年輕人到了30上下的年紀自然而然對茶葉會產生興趣,可能是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的自然變化,逐漸變得喜歡重口食品,喜歡重味的食品和飲料,注意這裡僅僅是逐漸喜歡,逐漸接受之前並不喜歡的口味。也許「將茶葉賣給年輕人」本身是個偽命題。
另:我記得小時候夏天天熱的時候看爺爺喝熱氣騰騰的綠茶覺得很不可思議,這麼熱的天,吃冰棍都覺得熱,為什麼爺爺能喝得下這麼熱的茶。好奇心促使我從爺爺的茶壺裡倒了一點茶湯在我的小杯子里,但是我喝下去之後只覺得茶葉苦澀難咽,絲毫沒有好感,從此很多年以後我一直根深蒂固人為「茶葉是苦澀的」。其實現在想來,無非是老人家成年累月的喝茶,早已從清淡的茶湯喝到濃茶了吧。
這個記憶結合我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喝茶的習慣是從淡轉濃,並且這個過程會很快。其實控制好茶葉的量,泡出一杯清香爽口的茶湯是輕而易舉的。而這類色清味香的茶湯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肯定會比濃茶要好。

時至今日我仍然對甜味飲料有一絲好感,並不是說喝茶慣口之後馬上回拒絕甜味飲料,這裡面有個過程,也可能因人而異。比較喜歡水溶C和酸梅湯這類重味的飲料,對可樂和果粒橙不很感冒,並且我從不會去主動購買雪碧和(有了飲茶習慣之後)康師傅的茶飲料。

2、明星效應確實很重要,如果能拉來一票男女明星辦一類綜藝節目,期間穿插儀式感強一些的茶文化活動,相信效果會比茶商自己喊破嗓子砸光錢包要好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日分割線

我在27歲這年瘋狂喜歡上綠茶,一發不可收拾的那種,口乾舌燥的時候都會腦補輕抿一碗,滿嘴豌豆的香。不過由於愛的過火,茶湯漸濃,從豌豆喝到了釅茶,正在控制。

之前對茶葉是非常不感冒,根深蒂固覺得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喝茶,偏愛甜味飲料,後某一天吃飯後嘴裡有大蔥味,想起茶葉可解,遂抓起幾顆茶送嘴咀嚼,立刻滿口盈香,此香前所未嘗,回味綿綿。於是小心翼翼泡了一杯,慢慢飲,忽覺得心如平湖,寧神氣凈,茶香巡徊,此飲妙哉。


如何將中國的茶賣給年輕人?這個問題問得太大了,必須運用到市場營銷學體系裡面的相關知識,1萬字都不夠回答你。然而趁著深夜靈感襲來。我還是認真把自己的想法簡單說出來分享一下。
純粹個人看法和經驗,不喜勿噴哦。高手請繞道哦。

根據市場營銷學的營銷策略:4P理論和4C理論,來做個簡單的分析。先簡單解釋一下,傳統的營銷學策略是4P理論,賣方市場。社會發展太快,生產過剩,逐漸形成買方市場,所以有了新的4C營銷學理論。

產品(product)消費者(Consumer) :首先,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你的茶葉為什麼要賣給年輕人?也就是你的目標消費者的痛點是什麼呢?找到了痛點,你就有了賣點,有了賣點就能對你的產品做定位。舉個栗子,年輕人(我暫且把年輕人的歸類為20歲-30歲好了),挺好面子的,經常不知道要送什麼禮物給別人。茶葉是送禮佳品啊!送長輩,送朋友,送爹媽,送國際友人,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買不到高大上的禮物了。好咯,確定好了定位:年輕人送禮必殺技。開始做產品設計了,賣單一品種的茶禮品還是多種品種?如何設計包裝年輕人才喜歡?這個可以走小清新文藝路線或者復古之類的吧。

價格(price)成本(Cost):年輕人的購買能力你認為有多高?意思就是有多少年輕人買得起你的茶葉?所以你要給你的茶葉定價了。薄利多銷,你懂的。大學生群體和剛畢業的小白領才是又喜歡裝逼有好面子的最大人群。消費能力不高,定價你自己覺得呢?

渠道(place)便利(Convenience):個人認為渠道就是分銷,你要怎麼賣給年輕人,根據你的想法,我暫且認為你是做B2C了,那是要開網店呢還是開實體店呢還是既有網店又有實體店?是在某寶開一個還是既開某寶又開某東和某貓呢?實體店是要開一家還是開連鎖呢?這裡面的便利性的意思,一方面是渠道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又是產品使用的便利性,比如茶葉的包裝,小泡裝和茶包還是比較符合現代人的惰性的。

促銷(promotion)溝通(Communication):好了,到了做廣告的時候了。這裡的促銷是指通過各種手段促進銷售的意思。有了產品,有了目標消費者,有了渠道,那你就要讓你的目標消費者如何快速發現你。投放廣告、做線上運營推廣、做線下活動、報同行大腿、跨界推銷等等,用來引起你的目標消費者能和你產生互動和共鳴,提高銷售轉化率。

說了那麼多,理論還是要靠實踐的。。不去實踐的話,然而這些理論也只是空想而已喇。總覺得這個問題太大太空泛了。。不過也值得去思考。


剛好之前做了一個問卷調查,把分析報告分享給你。

年輕人都不愛喝茶,愛喝咖啡,飲茶被認為是上一輩的生活習慣。針對茶在年輕人的市場日益不被接受的情況,我們設計了一款調查問卷,在2000多人的群體中,分析年輕人的飲茶情況。希望這份數據能夠幫助茶行業調整策略,實現轉型,讓茶與時俱進。

分析方法

該調查問卷所使用的數據分析方法是關聯分析,由兩個、三個數據的關聯分析出消費者的真實情況。由於消費者在填調查問卷時的心理因素影響較多,可能會出現數據不準確、前後矛盾的情況出現,這是需要用兩到三個的關聯數據判斷這一數據的準確性。

本次調查問卷的基本情況:

這次問卷參與的人數有2200人,女士佔54.09%,男生佔45.91%。男女比例差距不大。問卷初衷在於年輕人的茶葉市場,所以年齡段集中在20-25歲之間,35歲以上的數據出現了很大的波動,都是因為統計人數過少的原因。20-25歲之間的數據最為準確,地域也涵蓋了大部分省份,以福建居多,福建以鐵觀音為主,但後面的數據沒有出現偏向鐵觀音品類的情況,說明其數據可靠。(如圖1、圖2)

圖1

圖2

了解年輕的消費者

圖3

從圖3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經常喝茶和幾乎天天喝兩項呈上升趨勢。在20歲以下和20-25歲之前,經常喝茶的比例還是比較較小,原因我們認為有三點:一是這個年齡的年輕人經濟消費水平還低,不會去自主承擔茶葉消費,一般都是在親友的影響下喝茶。二是飲茶方式的落後,不適宜在辦公室、學校場所。三、茶文化過於強調傳統,與現代文化不接軌,在咖啡文化的強烈衝擊下,年輕人更願意接受咖啡。30歲以上的人群因為財力及社會地位等原因,更有時間和金錢坐下來泡茶。

圖4

從圖4比例中看到,對茶感到不適的佔比僅為16.13%,咖啡和其他飲品的佔比要遠大於這個數字,其他飲品應該為奶茶一類的糖精飲品。說明年輕群體體質更能接受茶飲品,那為什麼年輕人仍然更多的是喝咖啡呢?

圖5

在20歲以下完全是他人購買的,消費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隨著年齡段的增長,自購的比重越來越大,消費能力是一個原因,還有些則是消費習慣。年輕人消費茶葉的習慣還尚未形成。


年輕人對茶的認知

圖6

在對茶的認識中,在不同的年齡段,認為茶葉與價格關係不大的比例有所不同,在26-30歲的年齡段比重尤其大,說明消費者認為茶葉市場價格不規範、混亂。

圖7

從此圖7上來看,人群對茶的認知還是一個健康、自然的飲品,而茶文化為其增長了附加值。

圖8

圖8表明大多數的人群不能準確地區分茶葉品質。這與咖啡的情況相似,只有30%左右的人對精品咖啡有品鑒能力。不過與咖啡的30%相比,對茶較為品鑒能力只佔8.67%,人群的品茶能力拉升空間還有較大的潛力。


年輕的消費者喜歡喝什麼茶

圖9

綠茶和紅茶的選項遙遙領先,烏龍茶排第三。但最近公布的茶品類價值的排名上來看,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58.27億元排第一,第二是西湖龍井,祁門紅茶墊底24.26億元,市場佔比也大致如此。鐵觀音屬烏龍茶系,西湖龍井屬於綠茶系。圖表說明年輕群體的喜歡的口感和茶主流消費人群還是不一樣。

圖10

綜合排名如下:

因素

他人評價

朋友介紹

價格

企業形象

外包裝

銷售平台

平均排名

2.89

3.08

3.10

3.69

3.76

4.48

可見,他人評價和朋友介紹排在之前的位置,因此建立品牌的口碑十分重要,但問題在於大多數人都無法清楚地辨別茶的好壞的情況下,如何去建立品牌口碑?

圖11

圖12

圖11、圖12旨在了解人們對飲品特徵的選擇,尤其是篩選出人群對茶和咖啡口味需求的區別。與茶有關的特徵有,醇厚、回甘、暖胃、生津、香,與咖啡有關的特徵有,提神、甜、香、重口味、刺激。從此圖上看,兩種口味各有優勢,茶的自然特徵較為受歡迎。大多數人也不喜歡茶添加其他物質。

圖13

不喜歡喝咖啡選項最多,其次是提神。咖啡口感排在第三位。因此可以得出咖啡市場佔比和飲品魅力是被高估的,茶葉在年輕人中仍有開拓的巨大潛力。

圖14

從圖14中明顯看出,首當其衝的就是泡茶太麻煩,其次是在工作、學習的場所飲用不便。遠遠超過其他選項,這兩個選項可以歸結為泡茶方式太麻煩。遺憾的是,問卷中未涉及到袋泡茶即茶包為何也沒有佔領茶葉市場的調查,這是我們今後要改進的地方。更喜歡喝咖啡的人比例也很小,說明並不是咖啡搶奪了飲品市場,而是茶葉市場不夠規範,產品不夠吸引人群。

圖15

在圖15的關聯圖裡,也表現了一樣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只在20-25歲之間出現了更喜歡咖啡等其他飲料,其他年齡段的比例太小。說明咖啡文化在這個年齡段的植入較為成功。這張圖更是說明了茶產業的潛力和痛點,需要改進飲茶方式和文化。

總結:並不是年輕人不接受茶,而是茶不接受年輕人。從口感等飲品屬性上,茶比其他飲品有著明顯的優勢,但是由於飲茶方式不方便,導致了年輕人沒有太多的機會去消費茶。中國城市化的進程,讓年輕人活在更快節奏的生活,咖啡文化迅速地融入了快節奏的都市文化中,而茶仍然提倡的慢生活文化與之格格不入,讓年輕人消受不起茶,因此與茶疏遠。茶在轉型的過程中,也有許多人質疑,結合快節奏文化的茶背離了傳統。實際上,茶在歷史中本身就是不斷變化的,茶需要在現代生活中找到新的結合點,讓茶變成年輕人的日常飲品。

註:完整版分析報告在訂閱號里。

哈哈,打了個小廣告。

http://weixin.qq.com/r/EkgdBRbE40ucrVJm9x0A (二維碼自動識別)


關鍵喝出花樣啊。辦公室裡面我喝朋友搞來的茉莉高沫。在家的時候,冰箱裡面經常有準備好的檸檬紅茶。冬天普洱煮個奶茶,春天搞來二兩不錯的龍井,夏天搞點烏龍,用冰水硬泡,秋天還沒來暖氣的時候紅茶加一片姜。
比喝咖啡不知道搞到哪裡去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其實真的花不了多少錢,比喝咖啡便宜。


如果單單要賺錢,別跟他們講文化,別給他們整茶藝麻煩他們,學習立頓川寧做茶包,強調作用,養生美容健體護眼心情好,茶包設計好看點,告訴他們什麼茶搭配什麼東西很好喝,告訴他們什麼時間喝什麼茶。
如果硬要講文化傳承中華文明,那麼開個別緻的茶餐廳。點茶,配菜。
醬。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適應了快節奏的生活,電子產品,咖啡,酒。。。似乎很少人願意停下來,喝一杯茶,思考人生。我也是從職場逃離的年輕人,厭倦了那種快節奏的生活,偶爾還是希望能有一盞茶的時間,好好感受一下身邊的一切。做一個生活的主導者而不是被動過生活的人。


文化傳承。


如果題主針對目前的互聯網趨勢的話,應該會注意到藉助互聯網思維買給年輕人茶葉的藝福堂已經很出名了。藝福堂作為新興的茶企業,能在短短兩三年實現上億的銷售額足以讓人讚歎。他的思路也很簡單,藉助天貓平台,將茶葉細分類,有大眾化的茉莉綠茶,有美容養顏茶,有玫瑰茶等等,將茶葉與年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聯繫起來,並把能做的服務諸如提供小勺子等做到家,後期增茶等,讓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白領感受到差異化,從而走了用戶粘性和口碑,增加了新顧客,留存了老顧客。
這一套思路和三隻松鼠也很相似。主要有兩點,1做好定位,給白領還是怎樣2做好服務,盡量讓收到茶的人有歸屬感,有差異化,舒服。
現在喝茶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要多在他們心理需求與實際物質需求結合部動腦筋。
以上僅僅針對不對茶較真的年輕人,像我這樣的,一定不會在網上買了。


把茶當作普通的飲料賣就好,別搞什麼幾千年歷史文化,喝茶還非得喝出點門道來,這就是自己給自己架設的門檻。又不像幾百年前喝茶還能喝出個身份地位。少扯祖上,多關注產品,年輕人會買賬的!


茶也生活真的分析的很不錯,不管從什麼方面,總結就是現在年輕人的市場需要的是便捷,情調還有包裝。當然也不外乎現在社會的主流,養生,所以推廣時介紹相應的功效很有必要


不是年輕人不愛,而是你不夠好,或者準確點說,你做出來的不是他們的菜。


放在星巴克賣


如圖


來潮汕


找個遊戲明星 打比賽的時候必須喝茶……


我就29我是賣茶的我都是賣給20多的朋友首先他們要養需要喂茶一個月茶的魅力嘛看你能說多少了這幫人一開始不信慢慢的就愛喝了。要心靜帶他們進入這種飲茶的心境中享受生活。年輕人愛享受尤其現在浮躁的社會這是他們需要的不用太心急。


最好可以隨身攜帶,杯子包裝好看一點、價格低一點,環境好一點,再找個當紅男明星代言就差不多了


可以學學日本,投入自動販賣機,賣的茶水和普通飲料一樣。年輕人愛喝純果汁,水,咖啡,如果有純正的茶水,不是康師傅那種甜的,添加劑多的茶水,而是原汁原味的,不苦不澀,清香爽口的茶水,還是很有市場的。我會優先考慮茶水。


首先要讓他們喝到茶,其次要喝到好茶。


有一個非常可行的方法:加上奶,做成奶茶。


推薦閱讀:

鳳凰單叢新茶和陳茶,哪個更好?
如果《紅樓夢》金陵十二釵都是一款茶的話,該用什麼茶和她們來匹配?
求問圖中的三樣東西是什麼?材質分別是海黃,越黃,紫檀
如何在网上买到真品茶叶?
喝普洱茶用什麼茶具好?

TAG: | 茶文化 | 茶葉銷售 | 茶葉市場營銷 | 茶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