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美國電影行業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講講我八年經歷三屆總統的美漂史吧……

我本科在紐約長島大學念的電視和廣播,LIU是一所綜合性大學,進去之後我才知道原來生物是這所學校擅長的科目,全美排名靠前,那麼像我學的Electronic Media這個科目就屬於非常冷門的專業,學校裡面清一色的中國人都是學金融、經濟方面,Medical的都非常少,那麼Art方面的往往真的是三屆只有我一個中國人,上課的時候班上也全是老外。

長島雖然離曼哈頓近,也是小村一枚。

我用三年的時候就學完了四年課程畢業,期間選修課越來越多選設計學院、Fine Art等課程,所以學的很雜,必修課學過各種:法律、歷史、數學、心理學、哲學、經濟,選修課可以在Art的範圍內,但是學得也很雜:陶藝、繪畫、舞蹈、平面、Maya等等……專業選修課基本上圍繞著電視製作這一塊:剪輯、節目製作、廣播播音、拍攝等等……基本上這些就是所學科目。

順帶一提大學期間實習工作其實也很重要,有助於幫你在人生中找方向。

實習的時候我在聯合國總部的照片資料庫,當時的工作就是整理各國歷史以來重大事件的合影和影像內容,在那個期間我看了很多知名攝影師的紀實風格黑白照片,很難不承認這一段工作經歷對我以後的事業選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國內的實習當時是在深圳電視台,參與了一檔新聞節目的製作,每天體驗著采編播的風風火火。

因為其實這一路都非常新聞傳媒,順理成章,本科畢業後我OPT我去了FOX NEWS工作。

沒有意外,順利的一年試用期,我成功地擠掉了同組的白人和黑人,成為了當時最閃亮的新員工,H1B在對我招手。

然而在電視台我主要負責剪輯的工作,有一次意外的替補攝影師的經歷讓我堅定了我個人的興趣愛好,雖然每天朝九晚五走在曼哈頓捧著咖啡踩著高跟鞋,周末和朋友去個Club喝個酒的日子很光鮮亮麗,甚至感恩節、為同事受到求婚等等的時光一度讓我覺得了自己是個美國人,銀行賬戶里也小有積蓄,生活過得順風順水我也挺enjoy的,從當留學生以來一直存在的「危機感」在漸漸消除……然而紐約警察新年給我開的三張罰單出了洗劫一空了我的存款,也突然在生活中給我敲了一棍棒:嘿,你又要喝西北風啦,你到底在哪兒呢,在幹嘛呢。


痛定思痛,荷包出血的時候讓我突然變得「詩和遠方」,到底我是願意做一個平淡的happy的人呢,還是願意去冒險。

於是我決定了研究生去學電影攝影。

後來去到了喬治亞州的一個小地方,學校是藝術學院,到了藝術學院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覺得提不起氣兒的地方是因為我特么本科就該去藝術學院啊!但是今時今日我仍然很感激本科那所綜合性大學給我帶來的教育,它讓你的眼界見識寬廣,研究生的時候讓你有往下走深度的勇氣。這樣的背景也讓我在藝術學院里和別人不一樣。

兩年在「象牙塔」中的拍攝和學習,讓我褪去了名牌、褪去了女孩子變成了女漢子、體重逐年飆升、高跟鞋裙子說拜拜,霓虹燈城市拜拜,但是內心感受到充實帶來的安全感,這時候其實可比交完三張罰單時窮多了,有時候內心強大了吧,原來沒錢也沒什麼,拍片給我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是物質上的東西已經無法替代了。


畢業了,去了星光之城洛杉磯。

不折不扣的成為了一名Freelancer。

洛杉磯的電影圈之所以在全球聞名,好萊塢拍的電影之所以全世界為它買單,因為這是一個充滿「危機感」的地方。每個人都非常有才華,每個人都非常強大,每個人都是詩和遠方。

它就像那三張罰單,Push你一路要做到最好才能被認可,最到最好中的最好才能生存。

沒錯,在國外確實不用太擔心工作薪水之類的問題,稍微正規一點的劇組其實在工會體系的精神下,就算你不是工會的成員你都會被保障。那麼需要擔心的問題是什麼?就是no life.

像DGA這種工會一般人是不會進的,導演工會裡面的全是牛逼的副導演,然而美國劇組裡面專門做副導演的人雖然很受尊敬,but no life.

太多事情了,太忙了,只要你在洛杉磯足夠優秀,那麼你擔心的根本不是有沒有工作,而是別人的錢已經買不了你時間的地步。

有的人可能要吐槽說你們只拍多久多久,還有超時費用,兄弟,有超時不代表拍攝的時候不超時,大的劇組就是拿錢買買買你的時間,你都有可能累到根本無法工作。因為一個小時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和強度那是國內遠遠比不上的,「這裡沒有人在混」。

很多國內來的跨洋劇組非常不明白,感覺「眼見」的好像老美都默默的悠哉悠哉的不知道在倒騰什麼,因為他們習慣了國內「吆喝式」的工作方式,你說來個軌道,後面會有一百個人跟著吆喝來個軌道來個軌道來個軌道。

在美國你說來個軌道,然後負責軌道的人先會跑來和你商量,問你想要什麼效果,然後問你在哪兒鋪,然後他告訴你他覺得應該在哪兒鋪,然後怎麼鋪,之後還會不會用到,然後再去抬軌道做平衡平滑軌道然後做標記來推。

這時候國內這個軌道鏡頭已經拍完了。

是實話,你真的很難去評論這兩種工作方式到底孰高孰低。

小的可以用時間和鏡頭來比較,大的用作品來比較,更大的可以用產業來比較。

質變和量變的關係。

好像跑題跑得很嚴重……

強行來切個題吧,如果是體驗有什麼巨大的差別,那就是劇組的管理水平高低太大了。

想像一下中國的大劇組,多亂。

事實告訴你,美國就算再大規模的劇組,每一個人甚至群言司機都會有流程被很好的安排和照顧。

溝通,是個非常大的問題。


謝邀----
======================================================================
第一次更新時間
美西洛城當地時間6月3日清晨7:18,在洛縣LA Down Town 的一家Starbucks里進行第一次更新編輯,主要關於排版方面有修葺改動。
第二次更新時間
美西洛城當地時間6月3日下午18:49,在Santa Monica的一家Starbucks里進行第二次更新編輯,增加了內容(關於收入薪資,以及工作利弊分析,還有自己為什麼選擇這條路)收錄於答題大綱部分的Feelings雜感 里,在觀閱前為您節省時間~~~~~~

(是的,你確實知道了我兩次編輯的地點都是星巴克,這和我曾經是星巴克的夥伴身份脫不開關係)

以上是兩次更新的內容概要
感謝諸位為我點贊的朋友的支持與鼓勵。
======================================================================
~~~~~~~~~~~~~~~

洛城影視從業者一名-------具體請參見個人主頁自我介紹@John中恩本題是邀來談工作體驗的,那就實實在在的說說個人在行業里的所做所見所聞所感。不會有太多感懷。來點兒實在的。
~~~~~~~~~~~~~~~~~~~~~~~~~~~~~~~~~~~~~~~~~~~~~~~~~~~~~~~~~~~~~~~~~~~~~~
答前-----

1.)??????------特意告知看到本答案的在校學生,高中生亦或是大學生,特別是影視專業在讀的學生!在你個人的知識閱歷工作實踐,尚不能支撐起你個人對以下這個答案內容證實與證偽的條件下,不建議收藏,學習。
2.)由於本人生活環境關係,以下內容中英文成分混雜,加上本人不喜語言翻譯,因此如果諸位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到有不悅,特此提前告知!請海涵------------
3.)行文中設涉及一些資料性質的圖片,會在圖片下標註出處,方便感興趣的朋友查閱,部分資料可能會由於一些不可逆原因無法打開,這裡事先告之。
4.)嚴禁任何人及組織,以吸引商業注意為由進行商業性質的用途,友情因素除外。

======================================================================
答題大綱------
1. PA一名
1.1 PA背後
1.2 PM方與FD方


2.Feelings 雜感
2.1 薪資待遇
2.2 我是中恩


3.To the Future 致未來


-----FIN-----

以上是本次回答的答題大綱,方便諸位在閱讀前有大概的層次感,為您節省時間。最後再次感謝諸位的閱(gei)讀(wo)與(zan)支(he)持(xie)。
——————————————————————————————————————————————————————————————————————————————————————
======================================================================
1. PA一名

我的工作名謂是PA-------production assistant, 中文裡相對應的影視職務是什麼我沒有概念,因為沒在國內工作過所以沒有資格說,但就我的everyday agenda而言,你可以把我通俗演義為一名「辛勤的打雜工」。
~~~~~
以下稍作跑題處理------鋪陳一下我大洛縣縣城電影業的大致職務布局-----方便大家有個基礎映像(印象)

以上圖片來源於Get In Media 本答案下嚴格遵循Fair use (U.S. trademark law) 的相關規定,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

如上圖所示------洛縣電影工業職位表,基於電影五道口(Development開盤立項---Pre-Production資源整合---Production實體拍攝---Post-Production後期處理---Distribution宣發上映,上圖所示僅涉及前四道中的三道目)的設局------

具體到本人的工作名謂------Production Assistant打雜工---大家可以看見位屬於----助理科雜工屬
~~~~~~~~~~~~~~~~~~~~~~~~~~~~~~~~~~~~~~~~~~~
~~~~~~~~~~~~~~~~~~~
實際點兒,那我具體乾的是什麼?--------------------
1.1 PA背後
表中呈現的關於我的「奇特地形環境」---感興趣的朋友應該可以找到我的位置,從縱向來看,我在Director組下,從橫向來看,我在Production Manager後。造成這樣的原因與我的工作屬性有關-------------------------
我是連接兩方的橋樑,-------Film Director (FD)和 Production Manager(PM)---我的工作與這兩方有很多重合搭配的地方,當然更傾向於PM方。兩種不同方向工作的協同真是靠著我的辛勤。

1.2 PM方與FD方

-------下文在工作編輯上側重於PM方,由於時間精力或選擇性的具體介紹幾項工作職責
作為PM方關於電影拍攝期間,具體要負責的事由就是-----協助-----跑腿-----體力
具體包括----

-1-在Pre-Production期
結合由FD方Assistant Director 處發來的Preliminary Shooting Schedule初步拍攝事項協助PM製作Production Schedule(下文簡稱PS,多數情況下我只是提供場地信息的採集,例如場地租借費的調查,小物件採購之類)整體影片生產流程表(報告),此處中文術語譯名屬答主譯,無權威性,如有國內影視從業夥伴兒,煩請指正)下圖是 Preliminary Shooting Schedule的樣本

(上圖圖表在知乎移動端上點擊後可以逐條查閱,對於使用電腦查閱的朋友應該可以通過放大可以查閱,Preliminary Shooting Schedule 樣本資源來自ucsc.edu 的頁面 )

關於Preliminary Shooting Schedule(下文簡稱PSS) 上圖是一張Preliminary Shooting Schedule 的樣本,PSS說白了就是整體張工作清單,上面包括(拍攝時間,場景次---外內晝夜場,拍攝任務概要,拍攝地點,演職角色,美工器具組)
要做好上表所示的一切,通常由和我屬性一樣FD方的Assistant Director (AD) 完成並管理,我要從FD方的AD給出的PSS 里協助PM獲取相關信息完成PS。在開拍前報告好,製成表格,留備日後,既然稱為Preliminary,肯定是有原因的,這裡一定要說明的是這張表的固定性和權威性,作為在Pre階段確立好的工作指南,PM的各方都予以遵循。當然如果某一天里的某一時下的某一分上的某一秒,我們親愛的導----靈光一閃,呀!感來了,改拍其他的 scene shot take FD方的AD也要整理修改,換到我們這裡繼續~~~~~~~為了藝術!

改動PSS直接影響的PS,我們尊重FD方的決定,即便某些情況下的決定會導致整體拍攝延期,預算超額,打亂原有計劃,例如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導致爭吵,但是心是一致的為了一部能夠成功上映的影片。


-2-籌備預算支出---------對於我個人來說,這個方面需要了解的就更多了,而且也是我個人最醉心的工作任務。我對自己工作概括里的---「雜」,在這個具體的工作事項表述下-----Incisively ------------------------
(這裡有必要澄清一下的是,關於花錢這件事兒,原本有打算在這裡鋪開編輯的,但是由於花錢項過多過雜過於茂盛,我不覺得我有精力以及耐心進行編輯,所以寄希望於未來吧!可能會在自己的John中恩的影像志CineFile - 知乎專欄里,開專文進行介紹。)

籌備預算支出,之所以重要,不言自明,除了錢本身以外,對於了解不同部門,加強同事間感情交流,了解更細緻的工作流程,對於洛縣電影業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認知觀有異常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因此對於我來說,我異常喜歡這項工作任務,儘管很虐!!!!!
--------
Production Manager 產品經理人,相信對於所有的職人來說,大家都有自己的認識見底。
個人理解 , 放在電影話題里,PM與FD兩方,前者為產品能夠順利走完生產流程,熱心解決各種問題排除憂患,後者為產品提供具體的「技術」。而FD方還可以更進一步理解為電影工業下的CTO,一部影片整體風格氣質力場,通過FD進行把控。
--------
再出錢這個方面,具體下統計其他部門夥伴兒的支出,這裡的大前提是在FD方的指導下。預算支出為達到FD方影片風格要求服務。
具體舉個例子----------------
Lighting 組下要協同Gaffer 在FD組下DP Director Photography (AKA Cinematographer)的指導下布光,為了達到DP的風格要求,器材,場景布局,服飾,道具總計消耗多少?--------做好表格,出錢。
---服飾和道具也要算嗎?要-----為FD組下的藝術服務,不同材質的服飾,道具對於燈光會有影響。

當然上面這個算是有點兒過,但不排除工作中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最後結合-1-中的兩張表以及-2-里關於錢的使用----FD方Preliminary Shooting Schedule以及PM方的Production Schedule 顯而易見,像我上面的這個例子,在報告上先出現在FD方AD下的的PSS里,在整理好後,更多需要運用的資源經費消耗便會出現在PM方的PS里,作為撥款的款項指南。高層也清楚款去哪兒了。為以後同類型的電影留下參考價值。

-3-核查拍攝地點的相關信息,聯繫溝通拍攝地點的租借之類的事宜,各種雜事處理,跑腿,確保電影拍攝期間拍攝順利完成。
-4-每天具體都幹了什麼,這些包括拍攝狀態,等等寫個人工作心得。
-5-確保拍攝任務不單單是順利進行,更是有效率的順利進行,繼續跑腿,顛簸。
-6-隨時隨地熱血少年,像加州的陽光,熱烈,隨時控制情緒,並帶動其他人------動起來!!!

======================================================================
2. Feelings 雜感
緊接著上面的動起來,你覺得是真的嗎?談到感情,實在複雜。在說整體前,我的工作性質屬於鮮明的Free Lancer ----- 在這點上也確實符合我的天性,我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我不悔。很明顯,不是每一天都有電影項目,之所以自稱是影視從業,這點上和影視相關的項目,作為PA都會參與,為了糊口。

2.1 薪資待遇
這一條本來並不打算更新的,實話,在知乎這個普遍說自己高階高薪高知高識高調社區里,我這樣的低薪層實在不好意思拿出來擺設,炫耀自謙是完全談不上。編輯的原因是我知道,肯定有還在就讀的在校生,尤其是北美地區的影視專業在校生,感到好奇,想了解個大概。

-------------- 不用大概了,我給你們一個詳細的吧,實實在在地給。(以下薪資額屬於個人水準並不能衡量洛縣縣城整體的PA界的薪資水平,切記,please Take it with a grain of salt !!!!!!!!! )

我相信一切都是先苦後甜~~~~

--------苦----------
好的作為我雜感里的苦,在薪資上PA有兩種性質的工資,而且這兩種我都拿過。第一種是Day Rate 日薪,這是大部分PA常常會有的薪資形式-----一天工作14個小時和你工作2個小時拿一樣的錢,超時加薪的部分僅僅限於14個小時之後的時間算。偶爾,如果幸運,會遇到Weekly Rate 周薪,你會得到固定的薪資,check一張,此後不關你是人道點兒的60小時/周,還是非人道的90小時/周,你手上的是同一張金額一樣的check,真的是太幸運了啊!!!!!!

當然根據你選擇的不同影視項目,你的薪資也會有相應的調整。和其他所有縣城影視從業人員一樣,通常會有Music Video ,Reality TV ,Movie/ Scripted TV show, Commercial 等等項目。
Reality TV show ,Music Video 以及Scripted TV show 我本人沒有任何工作經歷,不過我的一個白人朋友我倆有過交流。

以下這些薪資數額來自於我的一個白人朋友,薪資待遇遵循我一個白人朋友的洛縣縣城標準-------


-1- Reality TV show的話,日薪價為$150--175 ,然後你就祈禱多拍幾天吧! 部分情況會有$200一250/天,看天。

-2-Scripted TV show, 這裡說明一下就是電視劇哈,別懵逼。繼續---按時薪算,一日14小時工時所得$175,一周90小時工作時。
-------------------------------------------
-3-movies, featured film ,這個我有自己個人的工作經歷,日薪14個工作時$150, ,然後看排班安排吧。對於拍攝時間更是又愛又恨,長點錢多,壓力相當大,短點錢少,但好提前放假休養。

嗯!我希望是長點~~~~~~~
--------------------------------跑題部分關於美利堅的報稅問題------------------------------------------------------------
關於W2, 1099問題,如果你選擇的僱主是某家Production Company,你需要報的稅表是W2,W2 情況下你的工資里稅的部分是直接被抽走的,如你一周實際收入$1800 繳付$300的稅,稅後薪資為$1500,除去你的周薪外,僱傭你的僱主還要代你支付僱傭你所需繳的稅,一樣的$300 .


1099是指工資收入沒有抽出稅的部分,我就屬於這一種。Free lancer --------你沒有僱主為你繳付個稅,你是一個自己僱用自己的成年人,因此,像上面那樣,如你一周薪資收入為$1800,除了要代繳自己的$300,你還要代繳自己作為自己的腦子僱用自己的$300 合計$600 ,稅後$1200. 當然,會有Tax Deduction 還是可以減輕一下痛苦,然並卵。
---------------以上是特苦部分--------------
(苦苦苦苦苦苦苦苦苦苦)It bites,, It hurts,, It burns ---------------------------------
-------------------------------------------------------------------------------------------------------------------------------------------
------微苦-----
作為PA來說,部門細分會有Set ,Art Department , Wardrobe ,Location 都有PA的身影,像我所屬的Set 除去第一部分里已經具體陳述的報表工作,還有管理Extras 群演,維護片場秩序,抵劇本,運送成片去機場飛機或是製片辦公室,整理器材等等。
對於這些工作,常常會經歷長時間的工作,(相對於同行業其他職位)的低薪,沒有醫保,可能會和惡劣的外景地天氣撕逼,工作不穩定,經常性的出差在外感受不到家裡飯菜的可口。

-------苦中甜--------
我的一個白人朋友的苦中甜
-4- MV而言日薪$200,不存在超時加薪,主流如Vevo里播的MV 大多一天的工時結束。通常MV的日薪價(大洛縣範圍)$175---$250, $150,$125, $120, $100 對於 Newbie 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純當積累經驗吧,絕對不可能低於$100 ,一些好一點兒的Production Company 也許會給$250--300 (一命二運三風水)

-------我的苦中甜-------
-5-最有吸引力,項目里最優選的是Commercial ,和主流MV一樣的洛縣縣城價$200 一天。優點在於時間中長,以我接的僅有的三個洛縣縣城廣告,通常四到五天,如果加上preparation的一天或兩天,一周左右,稅前$1000. jajajajajajaja


--------甜----------
-6-甜的部分自然還是有特色的,這裡假定的是你整年的工作檔期滿滿,在每一個檔期結束前你會有很悠閑自在無拘無束的假期(相對與其他行業的工作而言比較長)。每日兩頓工作餐,飯前省了,零食水果飲用水等等供應不絕,而且普遍不是劣質產品,員工工作時間的柔性待遇很棒。每天都是welcome to the jungle 的狀態,做一名生活的adventurer ,著裝悠閑自在。認真對待工作的前提下,加上超高接觸高層的幾率,很容易另起爐灶做到Production Manager,然後一步一步地積攢更廣的人脈,結識同道,做自己的電影,哈哈哈哈哈哈 ------
~~~~~~~~~~~~~~~~~~~
總說關於薪資待遇
如果拿最好的Commercial 項目來看,如果會做人,語言有優勢,這裡定一年的檔期下,你全部接的是commercial,45 weeks 算 定日薪$200 ($1000 /week), $45,000年薪,你接的全是Movie 或是 TV Series 周記$625 ,$ 28,125 ,這是最少最苦逼的預算。


根據2016年最新的數據
$29,060LA minimum wage average ------------$46,406National Average

https://www.glassdoor.com/Salaries/los-angeles-production-assistant-salary-SRCH_IL.0,11_IM508_KO12,32.htm

--------------------------------------------------------------------------------------------------------------------------------------------
2.2 我是中恩
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份影視工種呢?選擇PA 與自己初期對電影行業的了解有關。

一部電影最底層的工作是什麼?PA嗎?明顯不是,是同樣作為演職員出現,卻連credit都不一定能上的Extras (群演),能夠夠來參加演出的Extra 基本上都是有點兒興趣的電影愛好者,喜歡參與到實際拍攝的過程中,並十分享受,部分可能會朝著薪資奔去,也許有一天會出人頭地也說不定。電影是一幫愛做夢的成年人干著的最現實最功利的工作。


作為PA,有一大部分的工作會與Extras益達們打交道,聽聽他們的小想法,規整安排他們的進場順序,甚至短暫的培訓一下他們之類的。由於電影拍攝過程中的不可預見性,有時你無法確定,同一個scene 同一個 shot 同一個 take 會 roll 多少遍,時間久了,對於時間十分敏感的部分益達會焦躁起來,這種情況很常見,有時你還需要學會安撫,鼓勵。這些個代價上的付出,就像耶穌爺爺教育我們的那樣,當別人扇你的左臉時,你還應該把自己的右臉伸過去,為他分憂。

告訴我,你覺得這樣的工作值嗎?


編輯到這裡,我也想給知乎上的影視專業的高校生聊聊此時此刻自己最真實的工作感受。對我來說PA這份工作,很辛苦,但卻是一個異常可以鍛煉人的好崗位。

上圖------有著共同追求的人,身份上是平等的,這份彼此的尊重勉勵,值得珍惜)
-----------你可以見到最底層和你一樣有著夢想不放棄的人,互相激勵

(上圖David Gandy------我最嚮往的Brit Style ,未來我要整這麼一套,嗯!!!!)
--------------你也可以見到西裝革履,衣著考究的高層,因為你知道那是你未來會去的地方。
=================
上上下下有各種各樣的人。你可以鍛煉各種各樣的交流溝通撫慰的技巧。學會這些察人觀色,安撫慰藉的手段,對於電影成功上映甚至對於更遙遠的社會交流,功不可沒。
一份工作的價值,除去讓你活得下去以外。更多的應該是你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平台,愛你所愛,做你所做,沒有太多事是風平浪靜的。簡簡單單的應該是目標,反反覆復的應該是旅途。

As a Filmmaker , I am a Producer. 我一直告訴自己,我的目標,我沒有忘記。我告訴自己我會擁有屬於自己的電影,屬於自己的出品公司,我一直沒有忘記。


PA 在工薪上實在比不起STEM的朋友們,和我曾經差一點就入的投行更無法----------


但我就是相信自己的選擇,熱愛著自己喜愛的電影,我的個人主頁 @John中恩里一樣

名利只是附屬產物,他們吸附在你所創造的價值上。我會擁有財富,它的形式卻不僅限於紙幣金銀


My Name is John -------------我是中恩 Be Humble Be Rebel 有一種囂張叫低調 ---------------
======================================================================
3. To the Future致未來

As a Filmmaker, I am a Producer.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Film Producer 電影製片人。

------------------------
一個小小的建議-----
卿在觀閱本部分內容的時候,如果願意入景,可以搜一下Dan Fogelberg 的Sutter『s Mill聽 ,邊聽邊看,會很舒服。歌詞很美,對於目前身為Westerner 的我來說,很貼切。
------------------------

我所從事的工作和電影有關,正如我自己的介紹里寫的那樣,Nothing with Filmmaking but Something with its Wax and Wane, ----與電影製作本身沒有關係卻能左右陰晴,對於一部電影的誕生來說,我始終堅信這句話背後的價值。

PA對我來說,方便了我了解每個產業工作的重要性,更多的還能看見大家的堅信與艱辛,也讓我更摯愛我所在的這個行業------------------The Proud of The Crowd will Never be Loud 的雋永氣質。


======關於Ceiling
我看了幾位夥伴的回答,關於大家都感興趣的Ceiling問題,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Ceiling 存在嗎?存在,在他人的眼裡存在,我不會否認他人的觀點,因為我沒資格去評論他人的人生。


但我有理由有自由過好我自己的人生,白人佔主導的洛縣,乃至整個北美,有壓力實在太正常不過了,這方面好萊塢局不會因為你的膚色給你不同。Nepotism放在全球都是同行的道理,在這個世界裡,還想著上個世界的種種?你繼承了上個世界,你還需要學會融合。


沒有任何的世界是完美的,是文明的,是先進的,能夠代表全人類。世界的存在本質就是架構在
Infusion Wildly then Fusion Widely 的機制上,我們只有學會去適應,去闖,才能有所成就。

最後送上我最喜歡的一段西語台詞共勉一下諸位在美電影人------雞湯一下
------------------------------------------------------------------------------------------------------------------------------------------
Las cosas no son tan simples, te estás haciendo mayor, y pronto entenderás que la vida no es como tus cuentos de hadas, el mundo es un lugar cruel. Y eso vas a aprenderlo, aunque te duela. La magia no existe. No existe ni para ti, ni para mí, ni para nadie.
-----El laberinto del fauno
------------------------------------------------------------------------------------------------------------------------------------------

就這麼多了,在美國電影行業工作是什麼體驗?


我願意用一生去體驗這個行業。至於是什麼?


時間堆疊,吸附著我的生命,增長著我的見識,充實著我的內心 and Let there be light !

======================================================================


我把剛聽完的南加州大學電影系留學生演講中的問題環節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本演講的主講人是劉國慶。
Q:中國人在美國電影片場的工作體驗是怎樣的?

A:看人吧 有的人特別擅長social networking 喝酒聊天跟美國人打成一片 有的人平時說話不多也不hang out 但在片場手下活兒非常利索很靠譜 大家也會很喜歡 但是說句實話 不如跟國內的劇組感情深 國內劇組幹上一兩個月 大家就都是生死兄弟了 國外會差一些

Q:互聯網對電影行業會有怎樣的影響?
A:互聯網公司帶來新的思維,尤其是電影版權衍生開發。互聯網公司火力強,資本實力雄厚。估計電影行業會隨著這股互聯網浪潮發生變革。

電影行業的大環境要變, 比如電影分級制度, 電影審查制度,合理完善經紀人制度,商業環境會有變化。 另外即使互聯網公司不進入 ,該拍的片子還是得拍 ,資金會從各種渠道進來, 最關鍵的還是電影體系的完善。
西方電影業業成熟也體現在這些整合資源和協調能力的上
當下少不了中西貫通的導演去做改變生態和影響投資者思考方式的事情。

Q:請問您對新媒體電影這麼看?怎麼樣的電影才是好電影?
A:新媒體電影的出現降低了電影的門檻 人人都可做導演 但不能保證出好東西 因為電影本身是有自己的規律和語言體系的 存在即合理 新媒體電影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一部分觀眾的需求

Q:電影留學生畢業後去向是什麼?
A:每個人都想當導演, 但不可能出來就是。 找一個切入口挺關鍵的 ,技術類比較好找活兒, 攝影啊 ,錄音啊 ,剪輯啊之類的 。工作努力找肯定有的 ,看你做家豬還是野豬。 先解決身份問題吧 ,這個最關鍵! O1簽證啥的, 圈子大了, reputation也不錯的話, 活兒會挺多的。

Q:學生作品如何在美國參加影展?
A: Submit to Film Festivals
投這個網址吧

Q:《蒸汽朋克》的剪輯過程和體會是怎樣的?
A:說句實話, 剪輯《蒸汽朋克》時我跟我的搭檔挺痛苦的。 紀錄片剪輯的工作量要遠超故事片。 因為故事片有劇本可循 ,至少有一個框架的東西在哪兒 。紀錄片就不一樣了, 而且後期在地下室 見不到陽光 ,快要得抑鬱症了。 好多時候推倒重來 ,大家激烈爭論 ,結果倒還不錯。

1)紀錄片沒有劇本,那就是一直在那拍到最後再根據拍到什麼看樣子剪,還是事先先有一個大致的故事方向,有意的往哪個方向上靠?

會有一個大致的方向 但是訪談之類的是無法控制的 因此就會遇到這個人物跟那個人物怎麼銜接的問題
一般會先定選題,但是到了現場會發生什麼完全不可預測,很有可能拍出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2)會不會遇上特別奇葩的人或者事,讓你決定把原定的採訪或者拍攝計劃整個扔掉轉換方向的情況?

這個可以有

Q:一般來說,在美國學電影導演畢業,出來做的第一份電影相關的職業是什麼,薪水如何?

A:一般要有一個入口 ,比如編劇, 攝影 ,剪輯 ,錄音 。顧長衛原來是張藝謀御用攝影師 ,後來人家自己做導演了 。肖洋是《非誠勿擾》,《畫皮2》剪輯師, 今年導了《少年班》

一般是x而優則導 x

看自己喜歡什麼了

附演講原文

可能來這裡看的都是電影人,或者是將來要成為一個電影人,那麼這一次我就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分享我的電影留學經歷,因為歸根結底大家都是一個storyteller。這次分享的主題叫「只為一顆初心」。

我十歲之前,跟隨父親在南京軍區下屬的一個坦克兵團度過了十年。在軍隊生活有一個好處就是每周都可以看露天電影,周末的早晨會起得特別早,呼呼地跑到前面第一排的營房前,看那塊小黑板,大大的四個字「今日放映」,然後是電影的名字和放映時間。當時的電影膠片是直接從上一個軍區運過來的,放映之後還沒有倒好帶子,所以要用一種兩邊各有一個輪子的手搖設備把膠片倒過來,我跟那個負責倒帶子的叔叔關係不錯,所以我經常幫他倒帶子。夜幕降臨,我會提前一個多小時,搬著小板凳第一個跑到水泥操場上,擺在正中央。慢慢的操場就熱鬧起來了,小孩子們就開始玩兒。等到電影快放映的時候,另外一個地方的下屬軍隊就整齊劃一的跑步到來,喊著口號,節奏一致,誇誇誇,稍息立正放下馬扎坐下。有時候來得早,還要唱一兩首比較難聽的歌,各個聲嘶力竭青筋暴起。我總覺得他們破壞了看電影的前戲。

當時放的是什麼電影,今天只記住了一部,《機械戰警》,87年的片子,這麼一級一級的往下傳遞,等到了小鎮,到了軍隊上已經是九幾年的樣子了。當時看到警察們開槍射擊機械戰警,我哇的一聲就哭了,覺得人心怎麼可以這樣。

電影放映後的第二天,早晨要跑到操場上巡視,因為運氣好的話,可以撿到一小截破損的電影膠片,對著陽光,男男女女,花花綠綠,特別好看。

我覺得九十年代那個時候特別有意思,國門打開了,社會比較開放了,好多東西也進來了。小鎮上有了舞廳,大家傳說裡面十分曖昧,軍隊上一個小士兵跑去跟一個姑娘跳了一支舞,兩個人就相愛了,後來弄得死去活來的。還有錄像廳,為了招攬顧客,把一個高分貝喇叭放在門口,傳來打打殺殺的聲音,樹一個大牌子,黃紙紅字,在最明顯的部位寫著大大的四個字:「少兒不宜」。放學路上經過,揣摩一下這意味深長的四個字,把腦袋伸長想看看裡面到底在播什麼,立刻被店主轟出來。後來還來了一支馬戲團,表演美女大戰蟒蛇,送了軍隊一些票,我跟隨父母去看,舞台上的女孩子各個青春靚麗,身穿比基尼,脖子里團了大蟒蛇,看得人心驚肉跳的。

所有的這些藝術形式裡面,我可能還是最喜歡電影,對於我來說,它儀式感特彆強,而且開放,一群人湊在一起看一個光影變化,而每個人的感觸和共鳴的地方又不盡相同,好像是一個包子,集體主義的皮兒,個人主義的餡兒。

這就是我後來學電影的一顆初心。

2009,我來北京讀書,很可惜學的不是電影。學校離北京電影學院很近,我有一個很好的兄弟已經考過一年,沒考上,要接著考,於是我們兩個經常去北電蹭課聽。當時最火的是侯克明的《視聽語言》,我們這些旁聽生比正式學生來的都要早,正式學生往往卡著點兒來或者遲到半個小時,那你肯定沒座了。侯老師這時會站起來說,我知道下面有很多不是我們電影學院的同學,麻煩你們給正式學生讓個座。我背上的汗就開始往外冒,側頭看一眼我兄弟,他低著頭小聲說,沒事兒。侯老師人也比較厚道,話題一轉就開始上課了。那段時間,我內心無比的幸福,因為終於有人給你一上午一下午的放片子,分析鏡頭語言,解讀劇作結構。學生們呢則自由自在,弔兒郎當的,有長發姑娘上課啪的一起身,就跑到教室門口去抽煙了。

我至今還記得當時我跟那個兄弟的對話,他給我說,國慶,不做電影我還能做什麼呢,只要我還有一口氣,還有一口飯吃,我就要做電影。他讓我想起了李安的一句話,李安說做電影是不能勸的。後來,我這個兄弟考到第三年終於考上北電。而我在美國輾轉了幾年,最後決定放棄一切,申請美國的電影學校。拿到錄取的那天,我一個很好的學建築的朋友,也是室友,我們經常一起看個片子,然後像模像樣的討論一番,那天他剛睡醒午覺,穿一條褲衩子,我給他說成了,他一下子衝過來,我們在客廳激動地抱在一起,啪啪的拍對方的背。

進了電影學院,然後你突然發現,每個人都有一段非同尋常的背景,但不一定跟電影有關。有退役的美國空軍,在阿富汗出生入死,有在華爾街搞金融的哥倫比亞畢業的才女,覺得生活好無聊好無趣跑來學電影,有一個台灣同學,美國出生,畢業後在政府工作,我們問他以前工作忙不忙,他說天天忙,假裝忙,他根在台灣,卻喜歡香港電影。還有的原來在南非做律師......年紀小的二十幾歲,年紀長的四十幾歲了,拖家帶口。這一群傻子和瘋子湊在一個叫做電影學院的精神病院里,你會覺得特別有趣,更容易碰撞出創作的火花,當然有時候當你找不到跟一個人的對話姿勢,會很痛苦。這是中美電影教育的第一個差異,美國電影教育對背景要求相對開放。

電影學院有一個叫Pablo的老教授特別有意思,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的時候,Pablo正值青春,為了逃兵役,跑到加拿大的一個小島上生活,墾荒,造房子,觀察四季變化。他對那段時光的定義是,自己要追逐瓦爾登湖作者梭羅的足跡。其實說白了呢,就是怕死,沒什麼不光彩,大家都怕死,一個國家應該給年輕人選擇過什麼樣生活的權力。Pablo前幾年來國內中傳和北電交流,完了之後跟我說,你有沒有覺得中美有兩個東西是完全反著的,在美國的醫學教育分得非常細緻,恨不能拇指和食指都要分開,而中國的傳統醫學教育講究的是全身調理,陰陽平衡;而電影呢,恰恰相反,中國的電影教育分得非常細,導演系,攝影系,錄音系什麼的,在美國都在一個大專業Film Production裡面。仔細一想確實很有道理,這是中美電影教育的第二個差異 。

到目前為止,我被問到的最多的問題,或者說一直以來爭論不休的問題是,關於北美電影學院的排名。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大衛林奇的黑白片《Eraserhead》(《橡皮頭》)來展映的時候,大部分當年的主創人員悉數到場,三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紅男綠女轉眼已成老人,這個片子是大衛林奇在AFI讀書的時候拍的,你猜他花了多長時間,五年。當時我們一聽,好多人就想從南加大退學了,因為大家覺得哇那才叫藝術,你怎麼能給一件藝術作品設置一個完成時間呢?當時我們的節奏大約是一學期拍兩三個短片,壓力挺大的。但是,說句實話,今天的AFI也不是七十年代的AFI了,沒有人會有耐心讓你五年拍一個學生作品。西海岸,東海岸,這些學校都非常好,紐約大學出過馬丁西克塞斯,李安,Spike Lee,南加州大學出過喬治盧卡斯,《阿甘正傳》、《回到未來》的導演RobertZemeckis,還有讀了一年就輟學的楊德昌,UCLA出過《教父》的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AFI出過大衛林奇。都是大師。申請這件事兒,跟結婚談戀愛是一樣的,都得兩情相悅。我一個朋友同時被南加大和紐約大學錄取了,他選擇了南加大;另外一個朋友在南加大讀了一年覺得不合適,於是退學,去了哥倫比亞大學。這都是你的自由,沒什麼好糾結的。

回歸到教育的本質,馬克吐溫說過一句話,"I havenever let my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education." 「我從來不會讓學校這玩意兒干擾我的教育。」其實在我們走進電影院,燈光昏暗下來,銀幕上出現光影變化的時候,電影教育就已經開始了。藝術技巧可以學習,但藝術素養需要修行。如果你有機會接受正規的電影教育,那麼恭喜你你很幸運;如果沒有,那麼恭喜你你也很幸運,幸虧你喜歡的是電影,而不是發射太空梭,你可以直接面對生活,這世上有那麼多的電影大師同你一樣。《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學的是物理專業,畢業後開一輛破卡車就衝去了好萊塢;《星際穿越》《盜夢空間》,Christopher Nolan,學的是英國文學;《布達佩斯大飯店》,WesAnderson,學的是哲學;Richard Linklater,拍過《愛在黎明前》《愛在黃昏後》《少年時代》,人家原來是石油工人,連大學都沒讀完。

最後是我最喜歡的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正如他所說的,我從來沒進過什麼電影學校,我直接進入了電影。


在加拿大混情況應該差不多吧。

我們在溫哥華給電影特效做三維掃描,也就是製作數字替身。

個人感覺這邊影視圈基本是白人的世界,亞洲人整體從業人員也少,製作和場務方面做到中高層的更是鳳毛麟角(肯定有,不過我暫時沒見過)。我一般去片場都是只有我一個亞洲人,很少情況會有個本地出生的那種亞洲人,黑人劇務一般也是一兩個而已,話語權幾乎白人主導。

造成這種局面不能說種族主義,場務不光需要做事雷厲風行有條理,溝通技巧非常重要,國內長大的華人文化差異太大。不是對錯問題,差異而已。

這屆奧斯卡時對亞洲人的歧視是個放大鏡,明擺著的歧視你。平時在片場一點負面情緒都不能表達,來點事就可能蝴蝶效應炸鍋。

用上我們服務的都是比較大型的製作,小製作花不起錢用數字替身,所以客戶一般層次高一些。另外掃描公司是我的,我平時接觸的也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中高層。在現場時如果碰到拿雞毛當令劍的小人,我直接就找他們boss了,不論是出於這點還是本身素質高,跟我們對接的場務也都非常專業配合工作。

平時和客戶對接服務我還是交給公司的白人員工,交流起來圓滑得多,技術上的事和項目整體有事才需要找我。

我們質量比大多數同行高,客戶服務也好,在溫哥華口碑不錯,所以我跟客戶去談事情都可以強硬一些。

以上是我平時工作中親身接觸的圈子,以下說一說我看見的特效公司的情況。

港台人比大陸人多,韓國人比港台人多,日本人木有見到。有一些韓國人和台灣人能做到中層,我一直在留意各個公司中的華人,實在是太少了。

去NAB時碰到很多亞洲面孔,不過貌似從亞洲過來聽會議的居多。

計算機視覺上有成就的華人倒有不少,知乎上就有@張心欣@叛逆者

最後說點跑題的,華人在歐美混的好不好跟國人整體形象息息相關,好在現在比以前提升很多了,影視業外各行各業關鍵崗位華人越來越多,國內的很多產業也不再是廉價代工,大廠像大疆,小廠還有最近很火的hover cam, z cam,看到華人創業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確實臉上添光,政府鼓勵企業轉型確實沒白做。

在國外創業真的很心累,尤其手下還要管一票老外,軟硬兼施,溫哥華總部除了一個會計全是本地人。不過看著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被各種大製作認可,非常有成就感,覺得自己也是改善華人形象的一小部分。反而評論某國內CG製作時,被某國內動畫公司的匿名員工稱我們掃描質量差到連給他們測試資格都沒有,我當時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別怪我種族種族的,在國外混真就這麼點事。


一句話說 聽上去光鮮亮麗
手機碼字 就先簡要說明下 有空再補

好處:成熟高效完整的製作體系 能學到不少東西 能掌握業界最新動態 辦公室里的八卦信息量很大 辦公樓就在製片廠里 天天上下班經過片場

壞處:1.對留學生最致命一點 身份問題 好萊塢六大幾乎不給H1B 實習轉正幾率小 小一點的Studio製片公司更不用說 電影專業非Stem 就算找到願意Sponsor H1B的公司也就一次抽籤機會 能拿O1的也鳳毛麟角

2. Shitty pay 工資真的不高(普通員工)實習的時候坐我隔壁入職已三年的姐姐年薪稅前4W6 當然高層收入不低 還能出入各種高大上場合(電影節 慈善晚會 Gala 首映式等等)但我還要說的是好萊塢的glass ceiling比你們想像中的要恐怖的多

3. 其實沒什麼機會能見到明星 拍戲時攝影棚附近的路都會封根本不讓靠近 最多也就辦公室里同事說「話說今天Michael Fassbender來了呢」
「哦」

4. 寂寞無聊空虛冷 好萊塢是白人的天下 很少有同胞在這 無法抱團 和白人同事之間關係淡漠 每天就上班時聊聊無關痛癢的東西

但至少別人問起時說我在universal/Columbia/fox什麼的工作感覺很牛逼啊


感受就是特么的窮且益堅。

樓上說的多是洛杉磯那邊的情況,我就來簡單說一說紐約的電影行業。

紐約的獨立製片非常發達。高曉松曾經在節目里調笑過:在紐約,一個辦公室里可能有四個獨立電影公司,來了電話誰都不敢接,先開免提,等對方報上名字說找哪個公司之後,才有人來接。

現在畢竟都有手機,電話的問題基本不存在了。依然存在的問題,比如說共用印表機、路由器……

我入行其實也剛一個月,了解有限。不過,這種獨立製片的工作模式,給我的感覺特別像建築施工隊,公司老闆特別像包工頭的感覺。

既然是包工頭嘛,很多其實並沒有自己的實體公司,接到一個製片的活兒之後,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去找導演、攝影師、美術等等。一個項目結束之後,大家也就各走各的,有合適的機會再一起合作。

對於這樣的製片人來說,的確完全沒必要有公司,只需要在有活兒的時候租個辦公室作指揮用就好了。那些有公司的,一般都是不滿足於出去接活的,比如說想要製作自己的電影。

在紐約電影圈,有個特別流行的詞叫freelancer,大概就是自由職業者的意思。這可不是貶義詞,一般能做freelancer的人都是有兩把刷子的,至少拍出過拿獎的學生片,否則接不到活,會有餓死的風險。像我這種無法自力更生的,才需要在公司里找個職位謀出路。

我接觸到的freelancer的確多是電影名校背景,不乏來自紐約大學或者哥倫比亞大學電影系的畢業生。都有著非常出色的學生片,也有入圍學生奧斯卡決賽的。對於不太喜歡跑片場的freelancer來說,可以接一些剪輯、後期的活兒,剩下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寫劇本、投劇本。喜歡跑片場的,就是去做所謂的PA(production assistant)。比較牛逼的也可以做到AD(assistant director)。當然,這一切也跟劇組的大小有關。

片場的活兒也跟施工隊神似。各種臟活累活都有,而且分工頗為明確。你一天的工作可能就是用小推車送送東西,或者站在路邊清理清理行人。如果你是懷著體驗電影里各種人生的目的才喜歡上電影,那你絕逼不適合來片場,這裡你只能體驗到工地的生活。熒幕里的一切和你沒什麼關係,鏡頭運轉、揮斥方遒那是導演組和攝影組的事情。

而且在拍攝期間,通常早上六七點就要到片場做好準備工作,晚上十一二點收工,保不齊還要再開個會什麼的,凌晨一兩點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這麼辛苦的工作,你覺得一個月掙多少合適?怎麼著也得五六千?美金?四千起?

外國人我不清楚,但如果你是畢業沒幾年的中國學生,單靠做電影你基本養不活自己。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一個三明治吃一天的「凄慘」經歷了。以前聽到別人自稱電影民工,我以為那是人家自謙。現在對比一下,工人們的待遇比我們好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錢真的是限制導演發展的重大障礙之一,有時候甚至超過了才華的限制。對於還在拍短片階段的導演來說,只要砸足夠多的錢,一個草包導演也可以攢出一部像模像樣的短片,美國有大大小小几百個電影節,浪投一波,總能拿一些獎。買好的短片劇本,請一千多美金一天的攝影師,找最好的美術、燈光,使勁兒往畫面上砸錢,這就把還在用單反拍片的同學甩得遠遠的了。

沒錢的導演只能不斷打磨劇本,找機會去pitch,劇本打回來改個大半年,再去找錢。一年到頭大多數時候是窮困潦倒的,如果不依靠家裡的經濟支持的話。所以說最後堅持下來的,不另找出路的,不改行學編程的,絕壁都是電影的真愛。

還有一點,就是這個圈子真的非常小。大紐約地區的大學就那麼多,學電影的華人也就那麼多,即便不互相認識,也絕對有共同的朋友。大多數的活兒也就是通過這種人際關係網找出來的。誰擅長做什麼,活兒好不好,問幾個人就都心裡有數了。慢慢地你也會發現,即便在不同的片場,也總能看到幾個認識的人。

如果你想過一個富足的生活,或者退一步講,十年內過上一個富足的生活,那麼可能電影尤其是導演這個職業很難滿足你。除非你極為努力或者天賦異稟,否則你很難掙得比普通白領多。反過來,同樣的努力,你放在別的職業上面,會取得更多的經濟回報。

其實這一路感受下來,最大的體會就是:以前覺得寫劇本很簡單,一張紙一支筆的事情;拍片子很簡單,兩三台單反,人人都能當導演。反而是真的去學了、體驗了之後,才覺得很難再有勇氣去提筆寫點東西,也不再整天躍躍欲試地要拿手中的Nikon D5300拍點什麼東西了。

劇本反覆修改、打磨的過程絕對能把一個正常人逼瘋,片場那些瑣碎的活兒也絕對可以磨滅掉一個人對電影的熱情。

其實張國榮在《東邪西毒》里早就說了:你這種年青人我見的多啦,懂一點電影就以為可以橫行天下,其實拍電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當導演,有很多東西不能做。你不想撐話筒吧?又不恥去當助理,更不想拋頭露面去當群眾演員,你怎麼生活?會拍電影也得吃飯的!

最關鍵的,你知道,肚子很快就會餓了。


就工作環境而言,比國內好太多,環境設備和加班情況,畢竟有工會在。何況同等工作量能有更高的薪酬,特別是特效和剪輯這塊。另外在沒有片約時有更好的福利。而且國外混完資歷容易在國內升級,畢竟國外有非常成熟的體系。之前考動畫研究生時看過好萊塢的教材,非常工業化很容易上手,但是國內就沒有一定的章法完全看天分,造成好的人才不多。那些製片細節我們完全可以借鑒。所以個人認為出去混還是對未來發展很有利的。


在好萊塢一家特效公司做過兩年電影電視特效設計。競爭異常激烈,壓力很大,同事在各家公司跳來跳去的情況也很多。美國的電影行業細分及其明確和成熟,以特效行業來講,男女比例各一半,亞裔居多(亞裔腦子好使,操作特效軟體技高一籌,這是美國人公認的),但是做到高層的大多數是白人。

同事全部無一例外都有很好的繪畫基礎,而且大多謙遜樸素,不像國內會個軟體就覺得自己是大神。公司里勾心鬥角也有,撕逼也有,但是大多數人擁有純凈的心靈。


我所在的公司非常有名,多次拿過艾美獎提名,可是老闆為了拿活兒也是拚命的縮減工期,結果就是我們這些設計師昏天黑地的加班,而且一旦誰的方案被導演否了都是莫大的恥辱。

當然,薪酬也是確實高。不然誰願意每天12小時對著電腦?完全不符合美國人的娛樂精神。


樓上有個自稱亞裔老美的,我想跟你說,不好意思看你只有一個贊,我就順手給點送了個反對


混的不開心,只能靠回國內鼓吹「詩和遠方」來糊口了。


學MFA留下來應該是O1簽證,估計連H1B的概率都沒有,可想而知困難程度。
從我做過的各種各樣的作品來說,凡是有美國人參與的前期,討論都很難達成共識的。
這種觀念上的差距也會造成從業時的困難吧。

在學習電影的美國人當中,好萊塢都是極少,大多數做得好的就是獨立製片人。


以前看過李冰冰的一個訪談,關於《變形金剛》的。
大抵就是專業化,人性化。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完全不可能出現的,(可能她是針對演員來說的。)不會像國內很多劇組那麼苛刻和不專業吧。


前公司接過好多好萊塢的大片,具體就不說,我當時是負責mask組,俗稱擦威壓,工作內容就是勾各種各樣mask和擦各種各樣爆炸火花吊機綠幕工作人員等等等等等等。
體驗只有一個!FUCK!印象最深刻是其中一部有我男神參與的電影,第六期,有一個男神鏡頭,不到2秒,一共四組,老娘擦了足足一周!公司的PM審了又審,提交給美方後!其中一個鏡頭打回重做!因為某一幀的噪點p過後和原來的不一樣!然而,我們組組長,PM,幾個副組長一起來查這幀噪點數據到底出錯在哪,研究了一天,最後總監出馬才搞定!我差點就因為這個對男神腦殘粉轉腦殘黑了!
做國內大片特效和好萊塢大片特效的質檢是兩個標準。
睡了,以後再詳細補充。


即神奇,又虐心!神奇的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虐心的是國內的電影產業設備不夠強悍!用的都是米國人的二手貨!唉!


美國人太愛乾淨了……


我看地上不臟,就睡了一會兒,然後就被趕粗來了!


農村人進城


改自己答案。

答主是美國影視專業在讀,我想體驗體驗


推薦閱讀:

如何用 Final Cut Pro X 合成一人分飾兩角的鏡頭?
電影在切換場景的時候為什麼經常把聲音提前切換?
如何低成本拍攝火災?

TAG:電影 | 美國 | 電影製作 | 電影產業 | 美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