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兗州的時候為什麼能吸引諸多文臣武將的投靠?

曹操在兗州的時候,實力並不強大,為什麼能夠吸引諸如荀彧、郭嘉等文臣,于禁、典韋等武將的投靠?荀彧、郭嘉謀略過人,于禁、典韋也是武力過人,為什麼都在同一時間投靠一個兗州牧?沒有這些人曹操根本成不了氣候不是么。
本人對三國知識了解甚淺,煩請大神指導。


從題目的描述內容上看,題主對曹操生平並不是十分了解,比如,郭嘉莫名出現。
《荀彧傳》、《郭嘉傳》都是說郭嘉是在建安年間,曹操迎天子入許,領司空後,才由荀彧介紹加入曹操團隊的。
曹操在兗州時期(192-195年),郭嘉還在拿袁紹發的工資好吧。

曹操的文臣武將們陸續歸附都是分時間段的,看情況的。
書上動不動就說某人看曹操英明神武,所以就來投奔,這種話術看看就算了,曹操起兵搞事情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之前怎麼沒看出曹操的能耐來呢?
例如曹操入兗州時,任城相鄭遂是被黃巾軍殺害了的,長安朝廷任命荀攸去接任任城相,按說荀彧也在兗州,一家人啊!荀攸結果都不肯去兗州,而是首先想到要去益州避難。
等到曹操入許後,荀攸這才答應荀彧的邀請,歸附曹操。
這是為什麼?還不是建安初,曹操的地位、勢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嘛!

所以說,在曹操起兵早期,就是真的對曹操傾心有加的,這才是真愛嘛!
當然,這種人也屈指可數:
棗祗、荀彧:這兩位都是潁川人,而且都是拒絕、脫離袁紹,改投曹操的。要知道,當時曹操還是袁紹附庸,領個東郡太守,所以說這兩位對曹操是真愛。
只可惜棗祗死的太早,荀彧倒是曹操十分倚重,不過後來……大家都知道的。
促成曹操入兗州的有:陳宮、鮑信。
陳宮這個濃眉大眼的一開始就說要幫助曹操成就霸業,結果中途叛變了!轉身去幫呂布了!這叫什麼事?!用程昱的話來說,呂布和曹操的領導能力一對比就知道是個loser嘛!
鮑信,這個哥們對曹操也是真愛,他戰死也是因為掩護曹操突圍。這又不由得讓我們想起給曹操慷慨融資的衛茲,如果他沒在汴水戰死,日後必然也會成為曹操心腹。可惜沒有如果。
至於程昱這些兗州本地人(滿寵、毛玠、薛悌、呂虔、王思等),歸附曹操的原因,肯定是因為曹操這個領導為人不錯,值得自己效忠(如程昱說辭),他們在張呂之亂時堅定站在曹操這邊,這種遇難不變節的節操,比起畢諶、魏種這些人,是強太多了。
要知道曹操回兗州後只有三座城池,可見兗州官員叛變佔大多數。這樣更顯得程昱等人的難能可貴。

題主對問題的描述擴大了曹操在兗州的影響力,其實曹操的影響力只能達到兗州一州之地,要說能夠影響到兗州之外的地方,這是不現實的事。
至於武將,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隨波逐流,或者靠著戰功升遷的,不存在投奔一說。
于禁:本來就是鮑信的部將,鮑信死後,被曹操收編了,這不算投奔,畢竟在兗州找不到第二個願意給工資而且地位能與曹老闆看齊的人了。
典韋:他本是張邈的司馬趙寵下屬,他是先歸附夏侯惇的(至於典韋是怎麼歸附夏侯惇的,我倒是願意腦補趙寵在袁術入侵陳留時戰死,張邈把其軍隊包括典韋打包送給了夏侯惇),然後在曹操與呂布爭奪濮陽時,因為典韋表現勇猛,才被曹操挖到身邊來的,這也不算投奔。
樂進:這位應該是在曹操起兵時就跟隨了的,他可是從「帳下吏」一步步靠著功績提拔起來的。

目前想到的就這麼多。
簡單總結一下:在建安之前,曹操都是創業階段,能主動投奔曹操的人屈指可數,曹操也把「從起兵到建安初之前歸附自己的人」當成心腹,哪怕王思這種酷吏,照樣平步青雲。
曹操的人才團隊壯大,應該是入許後的事,司空府的建立,乃至後面建立霸府,這段時間歸附曹操的人才比兗州時期多了去。


在兗州,其實曹操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並不比迎接天子之後大。首先不可否認的是曹操具有卓越的才能,對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前兗州牧劉岱招辟程昱,程昱拒絕劉岱。曹操為兗州牧,程昱欣然為其效力。相似的情況還有毛玠,本來毛玠打算去魯陽避難的,但是聽說曹操入主兗州後,就改變了計劃,去投奔曹操。還有陳宮認為曹操是命世之才,聯絡兗州大族幫助曹操入主兗州。于禁是曹操好友鮑信的屬下,鮑信死後,于禁改投曹操是跟自然而然的事情。至於作為前州吏的萬潛等人為新州牧效力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事實,曹操在兗州的招募的人才除了荀彧多是兗州本地人,郭嘉是在曹操迎接天子之後才為曹操效力的。因為按照東漢習俗,刺史、州牧、太守的僚屬必須是本地人充當。也就是說,除非他們被天子任命(委質策名)或者不想出仕做官,兗州人要出仕州郡做官只能選擇曹操。

與此同時,對比一下袁紹,袁紹在冀州,吸引士人遠遠比曹操多,士人來源也更廣泛。辛評、辛毗、荀衍兄弟、郭圖來自潁川,許攸、逄紀來自南陽,高柔來自陳留,袁紹統治冀州,自然有大量的冀州士人前來效力。田豐、審配這些河北士人不消說。眾所周知荀彧開始也是投奔袁紹的。

而且東漢名人人才集中的地方也就是豫州、兗州、南陽這些地方,汝潁、南陽士人的名氣和在東漢擔任重要官職的比重不是一般大。曹操佔據兗州後,能聚集那麼多人才實在正常不過。

國史大綱:
兩漢地方行政長官,即郡太守。【太守之下,為縣令或縣長。】其地位本甚高,秩二千石。【與中央政府之九卿略相等。】平時得召見,【天子有事,用賜璽書。】高第【成績好者。】得入為公卿。【如張蒼、申屠嘉等。東漢益重,或自尚書、僕射出典一郡,或自典郡入為三公。】在郡得自辟屬官,【掾屬限用本郡人,惟三輔得用他郡人】。


一、曹操是士人。

二、曹操是名士。

三、曹操是得到士人核心圈認可的名士。


所以曹操起兵時,雖然他親爹和直系親屬第一時間撒丫子跑了。但是曹操依然能獲得旁系宗親和地方名望豪強乃至其他籍貫士人的支持。

這不是現代,想知道啥上個網看個新聞就OK了。後漢你憑什麼為人所知?靠的就是士人圈的認可和傳播,荀彧諸人未必和曹操有過實際接觸,但是曹操被士人圈評價為命世之才,沖著這個名頭,去看看,然後發覺的確名副其實,遂效力,正常的。


PS:張儉這種二流名士,都能弄得民間被族滅者數十家,依然無怨無悔。什麼叫做威懾力,士人名望就是。當然別管杜眾這種以不能同死而深感恥辱者。


首先曹操有穩定的地盤, 所以會受到兗州當地豪強的支持 比如乘氏李家 除了李典李整李乾 等等。

荀家作為潁川重要士族之一,有了荀彧穿針引線也就和曹操也就和潁川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扯上關係了,史書說荀彧 【前後所舉者,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鍾繇、陳群,海內則司馬宣王,及引致當世知名郗慮、華歆、王朗、荀悅、杜襲、辛毗、趙儼之儔,終為卿相,以十數人。取士不以一揆,戲志才、郭嘉等有負俗之譏,杜畿簡傲少文,皆以智策舉之,終各顯名。】而這些人中穎川人則佔了大多數,也是曹操文官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就是曹家夏侯家 ,能人輩出 ,這一部分大家都知道 就不多做陳述了。

曹操以愛才出名。昔日魏種狠狠的打了曹操的臉,最後曹操還是愛其才不忍殺之,因此徐晃,張 遼,張郃這些降將也得到任用


另外有人說曹操是名士得到名士圈核心的認可,簡直是笑話,曹操讓縣自名本志令是這麼說的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 。也就是說曹操根本打不進名士核心圈無辦法只能好作政教來建立名譽,結果【以為強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玄謂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太祖乃造子將,子將納焉,由是知名。】從這可以看出曹操的知名是因為許子將,那麼曹操又是怎麼得到許子將的評語呢?【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說白了許劭這種人更本看不上曹操,被逼的沒法才給出評語 ,又哪來的得到名士圈核心的認可?


行刺過董卓,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幟,白手起家參加聯合軍,大破黃巾軍得兗州,加上曹操的性格和對待賢臣能人的態度等等。

這些當時他所做的事情,讓他被各路人才所關注,而當時天下大亂,大家都知道現在是一個實現報復最好的機會。

另外查了一下,當時曹操當上兗州牧的時候,收編了黃巾降軍,掌兵三十萬了,並自稱青州軍。而這三十萬的軍隊,在當時可不是一個區區兗州牧有的了的。


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回答。

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倖存者偏差,談論曹操在兗州的那班人馬,大部分來自於兗州本地的人才,來自於家族地域的親密關係,少部分來自於汝潁(從袁紹那跳槽過來)。所以說一人得道,諸人升天,文臣武將還是那個文臣武將,數量也就那個數量,只是因為曹操集團最後成功,導致所有人光大於天下。
就像你不會問太平天國為什麼能在短短十三年獲得是2000度藩王的效忠,那是因為太平天國馬上就崩塌了,哪些人都被當成反賊殺頭了。


回答這個問題最好從曹操的早年經歷著手。曹操和他的文臣武將基本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而且曹操還是這個圈子裡最出類拔萃的人之一。

1.曹操可以出類拔萃的拼爹:
曹操的父親擔任的最高官階是太尉,雖然這個官是買的,
但相當於「中央委員會常委+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
在買來太尉前,曹嵩老人家擔任過司隸校尉、大司農、大鴻廬
官階分別相當於
「中央委員+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長」
「中央委員+財政部長」
「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民族事務局局長」
相對曹操的拼爹,李天一的拼爹就是渣渣。

2.曹操自己能力也出類拔萃,從小出生在官宦世家,成年後就開始在政界歷練。
22歲擔任洛陽北部尉,相當於一個現代小夥子22歲擔任「北京市昌平區區長」,
這段時期曹操乾的很好,廣受當時的群眾歡迎。
任官期間,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這個我就不比喻了,說太多,答案也就沒了。
25歲復起擔認議郎,也就是「國務院辦公廳」里某個工作組的組長,
29歲,從文職官員轉入軍職,擔任騎都尉,立下了鎮壓邪教的軍功。
30歲被派到山東基層掛職鍛煉,擔任濟南市長,表現出色,但是因為不爽領導腦殘,在這個職位曹公自己任性的跑了。
33歲,有依靠過硬的實力和後台,回到中央,成為武警部隊的主要領導人。

然後天下就打亂了,公元189年,曹操34歲,「散家財,合義兵」,開始招人「討伐董卓反party反revolution集團」。
接下來幾十年就是曹操的時代。

曹操當時所處的時代,門閥流毒控制著社會的主要輿論
在起兵前,曹操有才情、有名聲、有背景、有人脈、起點高,
他三十歲前的職業規劃和人生歷練放到現在也是卓越的,還有他家族在財政和人脈上的巨大助力
很多最初投奔他的人,荀彧、陳宮、程昱、鮑信、夏侯惇、夏侯淵,都和他共事過或者一個圈子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當劉備還在寄人籬下,曹操就已經可以拉人頭組隊創業的原因。


如果題主是漢末士人,以這麼一個人;
先刺殺張讓,再刺殺董卓;
天下首義,合關東十八路諸侯撥亂反正;
袞袞諸公袖手旁觀之際,妄圖憑一己之力擊碎乾坤,只手補天;
而且他唯才是舉,軍紀嚴明;

是我肯定就去投靠了。不能是講情懷還是求發展我有更好的選擇了。


荀彧跟他們不是一回事先放一邊(這哥們其實是跟獻帝綁定的也是由於迎獻帝才跟曹操搞到一起的,個人認為與其說是曹操的手下,不如說他其實是獻帝的代言人,跟曹操其實是政治同盟的關係)
于禁,典韋和郭嘉和曹操的關係類似於18羅漢之於馬雲
投奔曹操之前他們不過是普通人罷了
正因為曹操帶著他們混出了名堂,你才覺得他們是名士

于禁,典韋被曹操拔擢於行伍之間的且不論,我們看郭嘉的出身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也。初,北見袁紹,謂紹謀臣辛評、郭圖曰:「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於是遂去之。

翻譯過來就是,這貨就一在大廠沒混出名堂跑曹操這創業來的無名之輩啊(這麼說可能有點誇張。。。但是郭嘉在投奔曹操之前不受重用,名氣不大是肯定的)

所謂勇氣過人,智力過人,這是「混出名堂的結果」而不一定是「原因」,一個人牛不牛又不寫在臉上,在袁紹看來,郭嘉可能啥都不是,(在袁紹看來啥叫名士?淳于瓊這種做過央企高管的才是,許攸這種人脈廣泛的才是,審配這種帶著資源反水來的才是)以袁紹之名,郭嘉這種跑來「夸夸其談」想謀個高官厚祿的人多的是
但是在曹操看來這幾個人就是名士應該得到重用
你這問題是有點因果倒置啊!


有名望,有實力,有才華,有容人之度,有任人之智,有知人之明,還生逢亂世......這樣的人註定吸引一大幫豪傑飛蛾撲火。


推薦閱讀:

如果讓你決定,希望三國演義在哪裡結尾?
呂布三國第一猛將,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漢,為什麼只聽說過關公戰秦瓊,卻沒聽說過呂布戰李元霸?求指點?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故事都是騙人的?

TAG:三國 | 曹操 | 三國演義書籍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