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聽古典音樂會會尷尬嗎?
一個人聽最好了,一個人聽才是去欣賞音樂的,人多了就不知道是幹什麼去的了。就像看油畫國畫,沒必要非要和邊上的人談論切磋,一個人去看最好。
PS:多麼希望音樂廳里的人都是自己一個人來的,而不是一對一對,三五成群,不知道從誰那兒給的票來的,然後嘁嘁喳喳,切切錯措,大人看手機,嬰幼兒亂叫,沒完沒了。不會
因為即使我帶妹子一起去聽,一旦第一個音符奏響之後我也會立刻忽略妹子的存在把注意力完全放在音樂上。從欣賞音樂會的角度來說有沒有人陪對我沒有任何區別。
但是我還是喜歡帶妹子一起去聽,因為音樂會結束一般都是10點左右了,在此之後有妹子一起陪同的話可以進行一些我喜歡的其他活動……
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帶朋友但是一定不要帶熊孩子就行!!!!!!!!!!!
————————————
帶聽不懂坐不住的人去聽那才叫尷尬…
朋友在旁邊屁股像針扎了一樣扭來扭去我會很不好意思的因為畢竟是陪我…
一坐不住的話我心裡就開始內疚了…
一是我不能好好聽對不起台上的演奏者二是覺得是我不好讓朋友這麼無聊了……而且還要是後者偏多…
以前聽音樂會的時候我有個朋友很蛋疼因為她每次掏出手機我都要搶過來坐屁股底下以及章節間她把手舉起來鼓掌的時候我給她硬生生按下去………………
一個人聽沒什麼不好,而且我經常中二的覺得一個人去聽音樂會有種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感覺……
真的好中二(/ω\)
其實我也沒幾次一個人去聽音樂會…
如果我是被人拉去看電影對那片子不感冒的話我也會表面上表現很喜歡看很開心興趣盎然的感覺…給朋友添堵這事我做不到啊……
音樂會的話,想聽就去聽沒必要在乎周圍你並不認識的人的看法,聽完走人就這麼簡單不用拖拖拉拉一身清爽多瀟洒一直覺得對於美的欣賞是一種比較私人的事情,我是指,享受的那個過程。
當然你願意把心情再分享給另一個人那就是後續的過程了,這裡不提。
就像一千個人心裡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聽到一段旋律所感受到的千絲萬縷,就是你自己的,與周圍的人全然都沒有關係。不管你旁邊的人是陌生人還是朋友,都是一樣的。
何尷尬之有。
而且我一直傾向於稱之為「參加」音樂會,而非「聽」音樂會。你知道,你的每一次屏息聆聽、曲終時忍不住站起來的鼓掌、發自內心高喊的"bravo",都是聽眾與樂團之間最直接的互動,是會影響到演出的情緒的。
你永遠不會一個人參加一場音樂會。就算聽眾只有你一個人,樂團也是跟你在一起的。
我清楚的記得有一次我們樂團在國外演出,那次演出的曲目其實我們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演過,感覺曲終的鼓掌都是禮節性的,而且帶有一種「啊?好像完了?是不是該鼓個掌……?」的小心翼翼。但在國外,好多人隨著我們休止音符的結束,激動地站起身來,高舉雙臂,用儘力氣鼓掌,不停地為我們喊著「bravo」。坐在第一排的老爺爺,頭髮花白,卻喊得最狂熱。當時內心真是可以用狂喜來形容,之後幾個作品的表現也更加賣力了。我們的指揮也很動容,表面上雲淡風輕,但他轉身鞠躬的姿態是從未有過的虔誠。
同樣的曲目,我們有次需要執行上面下達的任務,演給某些領導。演完了,台下靜悄悄的,領導都不知道要鼓掌。一個人企圖帶頭鼓掌,最終只是響起了零星的掌聲。
這才叫尷尬。怎麼會呢~題主實在覺得尷尬的話可以邀請我跟你一起去啊~?(? ???ω??? ?)?
前段時間剛帶女朋友聽過一場拉二+柴二
女朋友不是學音樂的 倆人都坐第一排
拉二差點把她聽睡著了…
苦於第一排睡著實在是不禮貌一直忍著沒睡
我也只能一直看看她摸摸頭拉拉手小聲說句話安慰一下十分無聊的妹子……
都沒怎麼安心聽我盼了好久的拉二…
還是第一排……………
當然1900的說法我十分贊同(猥瑣臉)
雖然每次十點多結束都是直接送妹子回家並不能做什麼其他活動(哭)
帶有娛樂性質的音樂會帶妹子去是很好的選擇!
比如去年聖誕節我帶妹子看了一場百老匯!
妹子整個過程都很開心!約會效果一流!
但是純欣賞高層次了一些的還是自己一個人去吧…
一個人才是能好好欣賞音樂會的標配!
不尷尬。一點不尷尬。而且我寧願希望大家都是一個人前去。如果非要結伴而行,務必跟對方講清楚音樂廳里的規矩:
1、不要竊竊私語
2、樂章之間不要鼓掌
3、不要帶熊孩子
4、情侶秀恩愛可以,不要過頭---------------------
因為上述現象挺普遍的,原因在於很多人並不怎麼熟悉古典樂,而是想圖個新鮮,這都無可厚非。但是我真的希望演出過程中不要說話,因為真的很煩,同時也是對樂團辛勤工作的不尊重;樂章之間真的不要鼓掌,因為這樣更煩,同時也會影響指揮和樂團的情緒。所以每次我都祈禱我旁邊坐的最好也是一個人,千萬不要碰到情侶,尤其不要碰到不懂裝懂、無底線吐槽的情侶。
常年一個人去聽的表示並不尷尬啊。。。因為經常發現周圍坐的也是一個人去聽的耶。。。。
不會,因為:
- 本來就有很多愛好者是自己去的。
- 朋友不懂古典音樂的話,可能會覺得很煎熬,其實聽完並不開心。
- 我喜歡開場前買低價黃牛票,由於價格和數量都要碰運氣,帶朋友去不好協調。
- 朋友有可能會遲到。曾因此錯過了費交在NCPA演奏譚盾的《女書》(樂章不間斷),挺遺憾。
- 可能會交到朋友。我有次自己去阿卡多的獨奏會,認識了一群古典音樂愛好者。此外,每次NCPA的音樂會散場後,總能在天安門西地鐵站看到單著的文藝妹紙等地鐵哦。
當然,有同好者同行也是好的。當年在深圳工作的時候,有兩個志同道合的同事,經常下班後一起去深圳音樂廳,聽完了一起交流下感受,還能開車送我回家,是非常愉快的,蠻懷念。在北京,雖然也有同好的小夥伴,但城市大了也很難湊到一起了。
不會,會很舒服,很自由。
不會,我一般會故意一個人去
你會發現,孤獨的你真的在享受音樂而不會被其他事情所打擾。
看電影同理,吃好吃的同理你又不在台上,有啥好尷尬的
不會。
另:只要心態好,一個人看電影,吃火鍋,吃自助,看電影,出去玩也不會尷尬。
不會....本人是個各種演出音樂會得狂熱愛好者,不但音樂會 百老匯啊 電影啊都是自己去看 因為次數太頻繁一下午去電影院看兩三個是常態 沒有小夥伴neng跟得上這樣的節奏。
音樂廳得話呢最常出沒的兩個音樂廳應該就是國家大劇院和紐約的林肯中心了,在林肯中心的時候經常感覺自己是觀眾里為數不多的90後,在一幫白人老爺爺老奶奶中鶴立雞群的感覺,那種特別的感覺其實挺爽的,國家大劇院聽音樂會的話有很大幾率你身邊做的是個那贈票的人,題主如果好心的而且旁邊坐的妹子又萌的話可以給她講解講解啥的,不然的話就像我一樣一場演出都一副高冷的表情其實心裡甭提被音樂搞得有多澎湃了
畢竟音樂會的主要目的對於我來說還是欣賞音樂而不是社交 一個人去挺好的
對我來說,聽古典音樂會,看電影之類一個人和十個人沒任何區別,因為我全程真的只管自己的體驗……
這種不需要說話完全靠獨自沉浸才能欣賞的東西難道不就得一個人去嘛?找得到志同道合的固然好找不到的話拉個聽不懂豈不是大家都很難過。不像看電影需要一起笑一起哭,音樂我一直覺得很私人。需要想像和體會。未必什麼人能夠很好的交流。我表示從來都是自己去,男友都不帶。每每從國家大劇院出來的時候都充滿了愉悅。
講真。一個人聽古典音樂會怎麼會尷尬,或者說什麼事情會讓人尷尬,比如聽音樂會不該鼓掌的時候鼓掌了,音樂會進行當中拍照被工作人員激光照了等等,這些確實會讓人尷尬。
一個人聽音樂會可能會寂寞或者孤獨,但絕對沒有尷尬。
如果問題換成一個人聽古典音樂會是怎樣的體驗大概會好一點。
本人經歷,聽古典音樂兩年之久,音樂會去了幾十場,百分之90以上都一個人去聽,感覺很好。一個人早點過去在江邊散散步,吹吹江風,累了坐下來欣賞一下江邊歌手的表演。有了共享單車以後,騎自行車把小島繞一遍或沿著江邊騎行,很是愜意。
音樂會入場時間到了,輕車熟路,不需要工作人員指引,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順便拍一張室內照片,留作紀念,當然,這只是個人愛好,可做可不做。演出的鐘聲敲響了,演奏人員陸續進場,調音,樂團首席入場,可以鼓掌,樂團調音完畢,指揮入場,觀眾熱烈鼓掌,演出開始,接下來就好好欣賞吧。半小時左右上半場結束,可以到音樂廳外面樓台抽根煙看看風景,此時江邊歌手的表演也進入了高潮,旁邊也聚集了幾十路人觀看,江面霓虹閃爍的遊船來來往往,對面江邊燈火通明的高樓倒映在水中,很是好看。十分鐘左右,回到音樂廳繼續下半場的演出。演出結束後,指揮面向觀眾席鞠躬感謝,觀眾熱烈鼓掌,這時候,可以拍照,可以吹口哨,更可以大聲說Bravo,當然,不知道你是要說法文的還是西語的又或者是英文的。如果是常駐樂團演出,一般不會有安可,安可也是所謂的返場演出,音譯自法文encore,但為了尊重樂團,一般等樂團離開了再走。如果有外來嘉賓,比如有外來音樂家表演的協奏曲或者獨奏,又或者是請的外來樂團,那一般都會有安可的。
曾經有過和別人一起看音樂會。接觸古典音樂是小師妹受小師妹影響,因此第一次去音樂廳也是和小師妹去的。以後也去過幾次,但後來發現大家其實愛好不同,比如我喜歡編製規模龐大的交響樂,她似乎偏愛室內樂以及音樂劇和爵士樂。因此,以後便經常一個人了。
一個人聽音樂會有什麼好處呢,可能是自由自在吧。
喜歡古典音樂的人太說了,如果有同伴,並且喜歡的音樂家甚至作品都和自己一樣,那應該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當然,也許就不會一個人去聽音樂會了。
不會!你永遠不可能是一個人,還有樂團呢!不管你周圍有多少人,或許沒有人,聽音樂會都只是你和樂團和作曲家和音樂之間的關係啊,是不是一個人有什麼不一樣
一個人獨自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真的是享受
有時和別人一起會毀了自己的好心情我想了一下,覺得很奇怪。題主你到底在意誰的目光?
尷尬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周圍都是跟題主一樣喜歡古典音樂的人,可以說甚至是有共同語言的,聽完台下可以輕鬆交流。
所謂的尷尬,
是題主喜歡聽古典音樂,想跟身邊的人聊貝多芬的時候,卻發現他喜歡周杰倫,你們就會產生「尷尬」的感覺。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