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官員2》的主角人格高度是否超越了《嫌疑犯X獻身》里的石神?
RT,若干月前拜某朋友所賜閱讀了謀殺官員系列,這部書拋開作者三觀不提,在國產推理小說里的確能算是第一流的精品。朋友特別推薦第二部,認為立意高於【嫌疑犯X的獻身】。個人在第一遍讀完之後,也頗有同感,但再次找來X獻身對比著回味一番,又覺得很明顯還是後者更好。當然首先從題材上看,謀2有向東野致敬的意思,同時文學性方面也肯定拍馬不及,而且謀2還玩了一手很幼稚的敘述性詭計。但是假如不考慮文學性,以及題材雷同這些東西,單單考慮主角人格高度方面,能否認為謀2的主角超越了石神呢?
以下涉及劇透。
個人認為我的朋友包括第一遍讀謀2時候的自己的想法無非是:謀2主角首先比石神還多考慮了一步,即:即使自己死了,依舊有一個永遠活著的未知的人,保護著女主的孩子未來不會被欺負。此外,石神無非只是殺了一個人而已,勞心勞力方面都遠遠不如謀2的主角陳進(這麼叫實在麻煩,剛去查了下名字)。
我認為只多出這一點,就說謀2立意高於嫌疑犯X的獻身實在太過單薄了。
而且陳進,我記得有一個場景是:他跑看到一個女孩在背單詞,立刻決定放手不殺人了。我真的覺得這種情節簡直幼稚到家了,當然這個可以歸咎於作者的不成熟,但作者的債,自然要筆下的主角來還,同樣可以認為是這位陳進的想法幼稚的可笑。
我想出的這幾條理由,既無法說服我的朋友,也無法說服我自己(個人相對是東野的粉絲,對謀殺官員系列作者的三觀有很大的看法,此外也認為謀殺官員系列小說整體上肯定是比不過嫌疑犯X的獻身的。)但括弧里的東西,都很明顯會影響一個人的客觀判斷。因此想在這裡問問大家,謀2主角的人格高度到底能算是超過石神么?理由又是什麼呢?
必須要說,謀2是典型的中國式小說,在核心詭計設計上對嫌疑人X致敬頗多,但是在細節處理上非常有中國風。
所以才會有題主所謂的「人格高度更勝一籌」的想法,因為石神不用考慮母女二人今後是不是會被遺屬欺負。不過,這個結論很難說服我。
@負二 說得很對,石神具有反社會人格特徵,陳進其實也差不多。從犯罪動機上來說其實都略微牽強,都用到了「深愛」這個最無從理性分析的動機。手法應該就是題主試圖分出個高下的方面了,我仍然認為兩者伯仲之間,而且從小說的角度來說,顯然嫌疑人X是更優秀的,全篇圍繞一個核心詭計,步步驚心;謀2則是一步一殺,招招不停。謀2的每一個小的詭計沖淡了最核心的敘述,在最後2章進行翻盤的確有大逆轉的效果,但是並不是每一個翻盤都成就了一個奇蹟,東野圭吾有一本《宿命》就是這樣的,但是我覺得這部作品不算一部好作品。
再多扯一點,嫌疑人X的地位僅次於「模式創造」,模式創造例如《東方快車謀殺案》那樣的集體舞弊,《無人生還》那樣的死人殺人,《羅傑疑案》那樣的敘事詭計,這些小說都開創了一種獨特的模式,後人也多有模仿,包括東野圭吾本人的《惡意》就是模仿的敘事詭計。我本想說《嫌疑人X》也開創了這種移行換影的模式,不過還是放棄了,《嫌疑人X》在模式創造上或許沒有達到一定高度,但是也差不太多了。而謀2則就是一次對於該模式的實踐,非常棒的實踐。
站在被殺遊民的角度想想,石神有毛人格高度啊。本來母女最多定個防衛過當,前夫本就劣跡斑斑,作為鄰居的石神再作個證,這點不難做到。但他一忽悠,母女倆還多條偽證出來。石神就是典型的小龍女式三觀:為了楊過,不足月的郭襄說拐也就拐了。世上就那麼一對母女,其他人都視為草芥,這種人說什麼人格!
國內小說還是沒法和國外小說比,我是指不能比較。畢竟價值觀還是不一樣,看《X》不會去看石神的人格高度的,說《X》是東野圭吾本格小說的巔峰也不是因為裡面的愛情多麼轟轟烈烈。石神的出現以及石神反社會性格的定義就是為了詭計的完整性。反觀謀2,在中國這個懲惡揚善,或者說有點反政府的環境下,謀官系列的設定在一開始就有意無意的為他增加的許多讀者,人們期望的反而就是那麼一個結局。所以說感覺出發點是不同的,就沒法比較兩個人物的高度。
多說幾句,《謀殺官員》系列是我比較喜歡的國產推理小說了,看完第一部感覺很像《惡意》,看完第二部則讓我想到了《x》。這幾本書都是摒棄了之前推理作家的寫作方式,也是都取得了非常棒的效果,就是不知道紫金陳還能不能繼續下去。
昨天看完謀殺系列的1.2
今天看完謀殺系列的3.4
撇開寫作手法,敘事方法不談。就兩位主人公,石神和陳進來說。人格高度(啥是人格就不討論了,換個說法兩個人的感人程度)我認為是陳進更好。
兩者都為幫女人,陳是因為不幸女主大學時候沒有捅破自己的秘密,加上愛慕女主。而石我感覺更多是帶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讓他看到了陽光)
再從結果來看,陳最後自殺並留下不存在的幫凶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的死,壯烈。達到了幫女主實現願望的目標(復仇,子女不受欺負)
而石則沒有,也許是日本國情和我國國情不一樣,也也許是風格不一樣。他的死沒有達到最後的目的(保護母女不受法律制裁),最後一聲長嘯,帶個讀者很大震撼。但明顯不那麼感人了。
光講人格,不談小說類型就是耍流氓。懸疑推理小說,謀2作案手法簡單,遠遠不如嫌疑人設計的精妙,所以關注的重點都在最後法庭上的翻案。而嫌疑人,最後犯罪手法出來的時候,帶給我的就是深深的震撼了,很自然自己會去再推演一遍過程,最後結局帶來的感受就要被轉移很多。
謀2確實是整個系列中最好的,像1中的坐車過頭又下車在警察排查時會被漏掉的計劃根本就不符合常理,而這招還被用了兩次,作者技窮一覽無遺。
石神明顯具有反社會人格的特質,他連一個通常意義的「好人」都談不上,又何來「高度」?
如果說是向東野圭吾致敬,都覺得紫金陳的《推理之王 無證之罪》更合適啊。從讓殺人者相信男主開始到處理屍體,到刑警與從犯是多年的舊交,到無意中從細節開始懷疑從犯…都出人意料地相似。至於人格高度,大概為了愛情都是自私的吧。
我覺得作者和這個主角對人性的理解太過於一廂情願,我看不出任何理由,編造一個假的同夥就能讓被害人的家屬不再報復那對祖孫。而且貪官的家屬對他要保護的人為什麼只是「欺辱」而不是直接復仇呢?
如果是我寫,我會在最後一行寫,審判後的第二天,化工女王的婆婆和兒子在家裡被那個說「命不好算了」的被害人家屬用菜刀砍死,這才是對這場復仇鬧劇最好的諷刺。
我覺得兇手作為一個海歸男,看到女孩背單詞就不殺這個設定不實際,也許是作者缺乏留學經歷。男留學生平時最恨的就是女同胞講英文了,看到女孩背單詞應該起殺意還差不多,要是改成背古詩可能會合理多了。
分兩方面:
1、陳進是將死之人,如果他沒有身患絕症會不會還這麼犧牲自己,無法給出假設!
2、石神畢竟殺了一個無辜的人,在體現所謂人格的時候是有瑕疵的!
綜上,這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沒法放一起討論,只不過形式上有些類似罷了!
搜x的相關內容,結果看到這個問題專門去看了前兩部。
文筆,情節,詭計都沒有太大硬傷,比一些國內的推理小說好很多。但是不能細看。
用自己的想法主觀判斷他人是否該死,謀2主人公陳進在這一點就沒有什麼人格高度好說了。
即使他沒有殺無辜的人,那最開始的女主也殺了無辜的人。最後莫名其妙黑同性戀也是把我氣的不行。陳進的單相思難道不顯得更加變態嗎?
背景上跟x很大的不同大概是中日社會不同吧,日本不會發生文中那麼嚴重的報復問題,又不是黑社會。雖然我也不認為在作者筆下的那個中國社會留一個「威懾」有什麼用,他們難道不會拿孩子當誘餌?角色很臉譜化。
石神也沒有什麼人格高度,他也殺了人,所以最後就要受到制裁。我想東叔也是為了表現愛是能產生惡的花朵的。
最後,本來我是覺得小說寫的挺不錯的,但是黑同性戀真心忍不了。如果寫東西時候黑是自由,那同樣我只能說作者也是夠變態的。
推薦閱讀:
※將屍體砌到牆裡是誰開創的?
※好看的漫畫 有哪些? 尤其是好看的推理漫畫?畫風無所謂,情節精彩,類似金田一那樣的?
※桐原亮司死了,雪穗回去以後會哭嗎?
※求綾辻行人《鐘錶館事件》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