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生抑鬱+焦慮症家長認為吃藥對身體有害不讓去醫院怎麼辦?

五月份去醫院診斷焦慮症,當時已經有點嚴重
今年八月份診斷出抑鬱症
已停葯兩月
父親一直認為吃藥抑制大腦活動,對大腦有害
暑假結束剛好吃完,就沒去醫院再開
家裡以父親為主,父親已開始就不看好吃藥,但是我和母親堅持,他也勉強同意。但
之後就沒時間去醫院,更重要的是父親聽說他朋友的母親因為吃藥去世(沒錯就這麼模糊的一句,我已經無法吐槽了),不讓我吃藥,即使能勉強抽出時間去醫院也不讓。
而且他認為,抑鬱症焦慮症什麼的,如果他去醫院,醫生也會說他有抑鬱症焦慮症,但他依然好好的,所以我也應該沒啥事(雖然我很想吐槽你沒去過你怎麼知道,但這句吐槽基本上沒用)。其他親戚也有這種想法並且認為,心病還須心藥醫。我很想和他們說抑鬱症焦慮症是精神類疾病,但是如果我甩給他們論文,他們估計根本不會看,還會懷疑論文真實性。
目前情況有:

緊張時手控制不住地抖,還會想哭
有時頭暈、胸悶(感覺呼吸不通暢)
甚至有時候太激動導致頭暈,感覺大腦缺氧,大口呼吸,但這時候往往缺氧感覺更強烈,惡性循環。結束時能感到手腳麻木,不知道是不是過度呼吸症候群
脖子疼(靠近頸椎那塊)
特別容易歇斯底里,鑽牛角尖
有自殺傾向,但都是衝動的行為,有兩次想跳下去被母親阻攔
自殘過,後來為了防止自己自殘把小刀什麼的收起來,但是沒用,會掐自己
容易想多,可能別人無心之舉我心裡能琢磨好久,別人只是開玩笑我都難受(即使我知道他們在開玩笑)。
說話往往能使別人感受到很大壓力,給人壓迫感
對待人際關係患得患失,非常容易在細節上糾結,然後有鑽牛角尖。最後只能雙方都很難受,我發覺到這點後也不交朋友(原來朋友只有一兩個,因為這個都斷了)
淚點變得極低(上次老師說他外婆死了我都差點哭出來,老師很平靜,只說了一句「剛剛來電話,我外婆死了」但不知道為啥我就想哭。這是....更敏感?)因此哭的次數相比以前增加很多
飲食很不規律,前兩天暴飲暴食這兩天就能啥都不想吃。一天增加三公斤減少三公斤都很正常。
時間比較急,可能還有情況沒想到,明天再補充
現在該怎麼辦?
-------------------------------
去正規三甲醫院開藥的,一開始是每天半顆鹽酸舍曲林+一個星期每天的勞拉西洋片(只吃了一個星期),每天半顆鹽酸舍曲林吃了三個月,後來鹽酸舍曲林增添到每天兩顆吃了一個月左右,再後來就停葯了


謝邀。
本想午睡後回答您的問題,躺床後發現睡不著,一隻在想著您的問題。果斷起床開電腦回答。

先說答案。
您的情況,已經到了必須正規心理科治療的階段了,且,強烈建議藥物治療。

抑鬱,焦慮,這種情緒所有人都有,但是多數人都可以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該吃吃,該喝喝,不會影響生活。

但是,如果嚴重到一定程度,超出了自我控制的範圍,出現嚴重的軀體不適,嚴重干擾到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甚至出現自殺傾向的,必須正規治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擔心藥物副作用,基本上是所有人拒絕藥物的共同想法。這裡我又得講之前講過很多次的「獲益-風險比」問題了。

生活中做一件事,醫學上做一個決定,都要想一個問題,「獲益-風險比」。這個決定,對我有多大的幫助,有哪些風險;是獲益多,還是風險多。如果獲益遠遠多過風險,或者,肯定的獲益比可能的風險要多很多,那麼這個事就是值得做的。

反過來,如果擔心風險,(多數時候是可能的風險,未必出現),而忽略獲益,拒絕幫助,那麼,就要想,你因拒絕幫助而承擔的痛苦有多少?這種痛苦給你的打擊大,還是你擔心的可能風險傷害大。

抑鬱症也好,焦慮症也好,不是絕症,通過治療,是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的。
你現在高二,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好好的。

現實中有太多的悲劇,都是因為無知,且,自以為是。

要好好的。


你的意思是,他們為了保障你不吃藥而產生的副作用,而願意承擔永遠失去你的後果?我想家人還沒意識到你現在有多危險吧。


朋友,一定要接受正規的治療
要休學,住院
你以為父母真的比醫生懂得多嗎?
和學校老師溝通,可能學校里可以和家裡做工作
帶父親跟當地精神疾病專科醫院的專家交流,普及精神疾病常識,讓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可以了解一下父親會相信誰的話,可以試試讓別的有這方面了解且信得過的親戚幫你勸他


我也是抑鬱症,我連你問題描述里粗體的部分都不敢仔細看
吃藥已經3年多了,初三開始,治療得比較早,現在狀態已經非常好了
我特別想幫你一把,不忍心看到這樣的事,你也千萬不要放棄啊!
需要的話歡迎你私信我


同樣被醫生診斷了抑鬱症,跟題主聊聊我的經歷。

我的主要訴求是治療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心情低落開心不起來,我詢問是否是ADHD,醫生沒有正面回答,醫生判斷注意力不集中是主要還由抑鬱症引發的,開了5、6種的葯,雖然有點疑慮自己是否已經嚴重到了吃那麼多葯的地步,但還是本著信任省級最好的醫院,謹遵醫囑。從吃藥後的第二天開始,副作用非常大,白天沒精神晚上失眠,第三天早上心慌手抖,有想要自殺或殺人的想法。吃藥之前對生活是有點失望,吃藥之後感覺自己有點失控了,不敢去上班,害怕面對衝突時做出什麼不該做的事。雖然心情轉好,願意多說話,但白天思想特別緊張極端,無法經歷風吹草動,無法集中注意力,還不停的打哈欠瞌睡,做工作效率很低,思想又高度緊繃,晚上睡不好。跟醫生詢問需要吃多久的葯和身體反應,醫生沒有回答時間,只說是過了一周就好了,藥物減量。我在網上查了查一般吃藥,最少要吃一年兩年,如果產生藥物依賴,可能會終身吃藥。精神類藥物副作用很大,對腎會有損傷,還會發胖,網上也有吃藥得腎病的案例。

經歷幾天服藥之後,我覺得我還年輕,自己可以調整,不想一輩子吃藥,也實在抗不了這種副作用,開始停葯。停葯後,發現事情沒那麼嚴重,只是之前壓力大,有點精神崩潰,心情也有所緩和,沒那麼低落,慶幸沒繼續吃藥。

自己的情況是不是非得要吃藥才能緩解,這個不止是醫生判斷也需要自己斟酌。吃藥是要付出代價的,吃藥可以減輕痛苦,也會帶來另一種痛苦。

題主,人生難免會遇見一些自己解決不了或者想不通,讓自己很痛苦的事。面對這些事情,吃藥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尋找自己發泄情緒的渠道或者調整看問題的角度,比如說找朋友溝通,寫日記,心理諮詢,KTV大聲唱歌,看書等等。


本人是已經痊癒的患者
所以題主還是可以放心相信我的建議
希望題主儘早脫離灰暗

首先強調幾件事
1.你可以恢復到以前正常的樣子
2.
單純的吃藥不會痊癒
3.患病一定存在心理、身體或環境的問題。(非常重要)

在醫院的治療以及吃藥似乎沒有起到太明顯的作用,在家休養情況似乎也只有加重。
渾渾噩噩,日復一日。
僅存不多的念頭開始尋找切實可行的方法,四處碰壁後,找到了一個患者互助群,按照群友的建議,開始以觀察者的身份整理自己情緒,嘗試改變以往對事物的看法.........漸漸有了一些變化
以下我列舉幾種大概是可行的方法:
1.最基本的:避免不規律的生活,儘可能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嘗試運動並養成習慣。
2.儘管在嘗試時,悲觀的情緒會讓你覺得覺得徒勞無功,但自己一定要極力相信,這樣做自己一定會逐漸變好的。
3.獨自一人時,回想自己曾經歷的一些重要的事件,(我們收到傷害的、避免觸及的、長久心懷愧疚的)將你內心想要表露、宣洩的寫下來,可能會想哭,毫不保留的哭出來。(沒有必要給當事人看。只是試圖面對自己的心結)
4.還有修正一些錯誤認識:(1)外界的判斷並不能完全決定自己價值,被否認是很正常的事

(2)尷尬沮喪都只是很正常的反應
(3)大多數事情失敗也還可以再嘗試
5.有意識的避免自己悵然所失,避免陷入悲觀的情緒里。
5.做一些容易獲得成就感的事情來自我認同自我肯定。
——————————————————分割——————————————————————


命都保不住了,還害怕吃藥


寫一些自己的感受
現在正在考研 距離考試還有46天
臨高考前三個月放棄 直接不學了 因為覺得學了也要考專科 那不是我的實力 然後就不斷的晚自習回家 早自習不去 我媽總覺得是我壓力大 所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縱我 因為我初中比這情況還嚴重 成績直線下滑 其實本來沒有這麼差 只是覺得自己會考的很差 什麼高考會比平時模擬低幾十分之類的 就覺得自己要考不上了 所以放棄 第一年差四分本科線 第二年又非逼著自己復讀 再來一年 還是各種逃避 不學習 選擇的時候不知道自己這樣選擇的後果是說 然後就選擇 後果承擔起 來讓自己很難過
心裡各種陰暗的 悲觀的 自閉的想法都不想再提 隨便說一個吧我高三中午在家打針 午休的時候我媽幫我起針 結果我媽當時有點緊張了 給我在手上拉了一道 就流血 流了一點點 不過我當時哭了一下午 說什麼都不去上學了 也不高考了 總之發生了很多這樣的事兒 現在也不去怪那個自己
我中午從來沒睡著過 晚上必須每天給我哥哥或者姐姐打電話 說我發生了什麼 一點一點的小事都會說

別人突然說一個什麼事兒或者電視劇都會看哭 看那些考研文章也會哭 覺得自己很垃圾 考研複習的一坨翔一樣 各種哭 情緒波動巨大 但總得一點點自己面對 再也不依靠父母 他們已經付出足夠多了

後來就這麼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上了一個很爛的本科 就勵志要考研 什麼四六級都是一次性過 均分也是85+ 專業金融 結果大三這種情況又出現了 我屬於一考試就緊張的人
考研整個階段斷斷續續想要放棄 又繼續堅持 只是不想自己在同一個地方再跌倒第三次

別人說再多 問題還是得自己想明白 建議題主 多運動 之前天氣不冷的時候我會去跑步 轉移注意力 聽一些冥想的音樂 可以多看一些心理學入門的書 也可以自己寫日記 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慢慢的跟自己友好相處

今天也剛受人開導了一番 覺得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是最重要的事兒 也許會覺得現在處於一片黑暗的不能再黑暗的階段 但熬出來你勝利了 而且這種問題以後再也不會打倒你

高二真的是好年輕 人生還有很久的路要等你慢慢去走 等你到了大學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 心態什麼的是不斷在變化的
年輕時候覺得爸媽怎麼都不好 怎麼都不對 現在總想回去看看他們
我感覺自己是抑鬱症六年了 離不開咖啡 經常失眠 性格還特別外向 自己在看一些心理學的書 也在一點一點克服

覺得題主可以去做一些心理輔導 因為我之前也吃過葯 感覺畢竟還是有很多副作用 後來就停了 可以跟心裡醫生多聊聊 看看能不能幫你走出來 我覺得最關鍵的是跟自己談談 看看自己真的缺少什麼 想得到什麼 不要習慣性的無助
希望題主儘快恢復 安心高考


不去看醫生任由病情發展的後果,比吃藥帶來的副作用要嚴重得多。


推薦閱讀:

朋友得了很嚴重的抑鬱症,而且還有精神分裂,怎麼幫他?
抑鬱症怎樣自檢?
得了抑鬱症卻沒有條件做專業心理諮詢,如何自己調整心態重面生活?
怎麼樣用正確的行為陪伴重度抑鬱症患者一生?

TAG:抑鬱症 | 焦慮症 | 臨床醫學 | 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