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互聯網產業愛推周邊產品這一趨勢?你會對這樣的產品感興趣嗎?
這年頭互聯網企業流行玩跨界,比如UC推出了「星座解運魔本 」,據說得指溫解鎖才能開啟,懸念海報看起來挺膩害,暴風也推出了暴風魔鏡,雜貨鋪小米也是從旅行箱到插線板樣樣沒落下……面對這一趨勢大家怎麼看?你會對這些周邊產品感興趣嗎?
《一個周邊的誕生のUC星座魔本》
【日,會議室】
經理李建軍:我很忙,我給你5分鐘的時間。
員工毛子尖:現在互聯網流行玩跨界。
經理李建軍:比如?
員工毛子尖:比如某視頻網站推出了虛擬現實的眼鏡、某手機公司推出了插座、某日本AV公司出售原味絲襪情趣內衣等。
經理李建軍:我有個問題。
員工毛子尖:啥問題?
經理李建軍:那個原味絲襪在哪裡買?
員工毛子尖:官網,買三送一還打95折。
經理李建軍:賣得怎麼樣?
員工毛子尖:火上天了。
經理李建軍:買過嗎?快遞給力嗎?寶貝正宗嗎?有色差嗎?
員工毛子尖:…我們談正事吧,畢竟你只給了我五分鐘。
經理李建軍:我現在給你一個小時。
員工毛子尖:那也得先說正事。
經理李建軍:好。那我們說正事。
你剛才說的那個AV公司是哪家?
員工毛子尖:不是說正事嗎…
經理李建軍:是正事。你剛才說,玩周邊的是互聯網公司,那麼AV公司算互聯網公司嗎?
員工毛子尖:當然算。你捫心自問,你硬碟里的片子是不是下載的?下載是不是通過互聯網?
經理李建軍:有道理。繼續。
員工毛子尖:我們是做瀏覽器的,典型的互聯網公司,我們也該出周邊了。
經理李建軍:做什麼,怎麼做?
員工毛子尖:做點小公仔啊,保溫杯啊,鑰匙扣啊。
經理李建軍:這是我今年聽過的排名第二差的創意。
員工毛子尖:排名第一的是什麼?
經理李建軍:第一的位置先空著,留給你下次提交的創意。
(氣氛陷入尷尬)
經理李建軍:我們還是來聊聊原味絲襪吧。你覺得AV公司為什麼要賣絲襪和情趣內衣?
員工毛子尖:宅男好這口。
經理李建軍:說得好!受眾喜歡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記下來!我再問你,絲襪賣得貴不貴?
員工毛子尖:貴,畢竟是原味的,產量有限。
經理李建軍:那為什麼有人不惜重金去買?
員工毛子尖:畢竟是大公司的產品,況且是知名女優的原味。
經理李建軍:說得好!生產者要權威!貨品要正!記下來!現在告訴我,你剛才記下了哪兩點?
員工毛子尖:受眾喜歡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生產者要權威,貨品要正。
經理李建軍:那我們的受眾喜歡什麼?
員工毛子尖:受眾比較年輕,喜歡…我知道了!我們也做原味絲襪對不對?
經理李建軍:滾!再想!
員工毛子尖:…電子產品、星座、閱讀、電影、音樂…
經理李建軍:停!看來你也沒那麼蠢。
員工毛子尖:啊?
經理李建軍:我們做一個以星座為主題的可以閱讀的牛逼產品。
員工毛子尖:可是我們不懂星座。
經理李建軍:看來你還是那麼蠢。AV公司的原味絲襪都是老闆親自穿出來的?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請最權威的星座專家。
員工毛子尖:都得花錢,產品定價多少?
經理李建軍:只送不賣。
員工毛子尖:因為有錢?
經理李建軍:因為我們愛客戶。
員工毛子尖:你覺得會火嗎?
經理李建軍:不管火不火,都不妨礙我們愛客戶。散會。下一位。
(員工柳培培進來辦公室)
柳培培:李總,我有個提案。
經理李建軍:我很忙,我給你五分鐘的時間。
【夜、李建軍家】
老婆:老公,滾個床單唄。
李建軍:我很忙,我給你五分鐘時間。
老婆:時間方面,難道不應該取決於你?
李建軍:現在互聯網時代,要轉變思維,表面上是取決於我,實際上是取決於你的技術。
老婆: ….
(5分鐘後)
李建軍:下一位。
老婆:啊?
李建軍:對不起,還沒切換出工作模式。
互聯網就是靠周邊產品養活的。
谷歌的主業是搜索,養活谷歌的是邊欄廣告;
Facebook的主業是社交網站,養活Facebook的是信息流廣告;
淘寶的主業是電子商務,養活淘寶的大部分靠廣告;
騰訊的主業是網路通訊,養活騰訊的大部分靠遊戲;
360的主業是殺毒軟體,養活360的大部分靠導航廣告。
我們說免費+增值模式,如果把免費的產品看做主業,增值產品就是周邊產品。而大部分互聯網產品都依靠周邊產品變現,靠周邊產品養活。
開發周邊產品是必須的,是必要的。問題在於開發哪些周邊產品。這就需要圍繞品牌延伸來說。
騰訊做通訊、社交是很自然的,做搜索、電商則不自然;阿里巴巴、百度同理。
小米做智能手機,或者相關電子產品比較自然,但做衛生巾、安全套就不自然。
一個公司要多元化,橫向擴張,如小米;縱向擴張,如三星。一個品牌要延伸,延伸方向和原有方向需要有相關性。
暴風影音做視頻起家,推出VR設備,這是有較高相關性的;迅雷作為下載軟體,做視頻其實相關性不高。
另外還有一種相關性,從用戶群出發,圍繞用戶群的需求做文章。在這方面,現在很多社群都在做,羅輯思維,摩爾金融等等。最近還有UC根據90後用戶對星座興趣的大數據分析,推出星座解運魔本:占星大師加盟、和《來自星星的你》合作、根據星座預知未來……他們還準備推出系列懸念海報,看了內容有點意思,可以期待一下。
雖說星座在科學上如何解釋值得探究,但是不能否認星座文化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
當年我也用星座作自我分析。有趣的是,22歲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雙魚座,看了很多描述都符合;之後認真核對了出生日期,發現是水瓶座,找水瓶座的描述來看,更符合。所以我在想,每個星座描述能做到與很多人符合,並讓其深信不疑,這需要多大的水平呀。
星座解運魔本難道只解運勢!?請問有「我不要做處女座」「我想生個獅子座寶寶」配套產品使用嗎?
希望UC推出的「星座解運魔本
」不要出現以下這些東西了,玩星座也要玩的高端,不然就真會感覺侮辱用戶了。
既然是互聯網公司的周邊,又有占星師加盟,記得一定要玩出點高逼格哦——來自一個星座控的怨念!!!
作為UC五年老用戶,看到很多人在猜測那個星座魔本是什麼,必須吐個槽!年輕用戶需要的不僅是運勢,而是桃花、姻緣好嘛。既然你有大數據分析,既然你有占星師擺攤坐鎮,為毛不好好利用這些資源,為廣大單身男女青年製造福利,預測良緣~
既然是玩概念的周邊,那就不妨前衛一點,實用一點,讓大數據分析這部分人群的擇偶標準,然後根據星座分析性格、愛好並檢測相貌契合度(自動過濾醜人,這點很重要!),進行同城匹配,這用戶活躍度嗷嗷就上去了,不是嗎
希望互聯網周邊產品不要把互聯網的浮誇風帶進來,最後弄得噱頭大於產品本身,本末倒置。尤其是在中國的互聯網大環境,總是在適應中國國情,這導致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永遠都只在滿足國人需求的高度,沒辦法做到Google那樣推動全人類進步的高度,也不是不看好我國互聯網周邊產品的發展,只是不看好推出產品的技術含量。不過,互聯網周邊產品已經是一個趨勢化,我國能跟上這樣的發展節奏去做行業思考,已經算是一種進步了。
這東西是送的?要是真的不錯,能買不能......不過一看見這種就感覺沒戲.........其實互聯網推出周邊,比如是百度貼吧,只要有點意思我都會非常的感興趣.......其實無論推出什麼,只要意思在了,用戶買單,就行。另外這種趨勢之下促使著大批量的「周邊「誕生,我只想說,請走點心。
線上玩膩歪了,實體賺些小零花也是不錯的
《基業常青》中有一個觀點,對於長盛不衰的偉大企業而言,總會有一些是恆久不變的核心,而我們所看到的因時制宜的都只是表象,這些表象是它能夠生存的原因,但表象的背後依舊是原先那個古老的核心使命。
有些所謂的「周邊產品」是為了增加新鮮感而在原有產品上作的改進,免得用戶覺得無聊而把它拋棄了,有些則是布局的需要。
但是總體來說就是純銀曾說的一句話,一個產品的定位、架構和用戶基礎決定了它能夠衍生出的場景。有時候並不是企業愛推周邊產品,而是需要推,不得不推,你做了它就是你的壁壘,你沒做它就是別人手裡的一把尖刀。當然啦,也不排除瞎推周邊產品的可能,不過大部分公司的做法都是有原因的,只是合理與否以及優先順序高低的問題而已。
互聯網出周邊是要統治全人類嗎?這下要人類要徹底淪陷在互聯網製造的幻覺當中了。
互聯網行業夠有錢了,周邊產品也就是玩票吧,成功了自然賺更多錢,不成功就當行業試水,至少也能攢夠人氣,也不會有重大損失。
對於一個科幻迷來說,對於互聯網周邊產品一向是高度關注的。所以,當谷歌推出眼鏡的時候,經過了費盡心思的排隊、掃碼、加會員……一長串手續和等待後,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谷歌眼鏡。然而,當我真正有了戴上谷歌眼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之後,我才明白這些打著高科技名號的互聯網周邊產品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真的戴上以後,發現眼前只是一個綠色的小小的液晶屏樣的東西,而且一隻眼睛看視頻,一隻眼睛上網,真的很容易對眼……操作上,就是菜單,通過摸鏡腿換菜單,毫無操作感……
所以說,谷歌眼鏡雖然想法理念是好的,不過明顯產品不成熟,有點早產。所以,有時候我在思考,互聯網周邊產品是不是過於理念化了?反觀國內的互聯網產品,雖然理念上比較保守,但至少在技術層面是過關的。可能,由理念主導的產品是否能最終落地,應該是今後互聯網周邊產品發展需要思考的方向。
互聯網盛行推周邊,可能是因為這個行業想要做的無處不在,無處不到,不一定要所有的都精,但一定要泛為之廣。在美國,這一趨勢已初見端倪,但中國移動互聯網只是剛剛起步,所以目前還是持觀望態度。
雖然自從谷歌出了眼鏡,互聯網就陸續跟風推出周邊產品。先不管國內的互聯網環境如何,但是軟體?硬體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逆的趨勢,畢竟軟體?硬體才是一個完整的閉環。
其實對於互聯網周邊產品我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想法了,肯定能賺錢。我覺得我就差個程序員和風險投資就可以改變世界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