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北京茶室私人會所被用作紀念品商店?


1、房主如何使用是他的自由,建築師沒法干涉;改成紀念品商店,說明了商店是真實需求,而茶室不是。

2、房主品味很差,糟蹋了建築,我國廣大業主的藝術品位還需要很多年才能提高到一定水平。建築師心態要放平和,能把建築建起來就很不容易了,知足。

3、剛剛搜索了項目情況,隈研吾這個作品本身算不上優秀,聚乙烯板的耐候性、抗變形性能令人懷疑,牆體和屋頂的結合很尷尬。

4、茶室改商店不是錯,主要「錯」在設計太醜陋,和建築氣質不搭,如果設計風格與建築相協調,就一點毛病沒有了。


丑就是丑,任何辯白都沒法改變醜陋的現實。

我不會像其他答主那樣抨擊隈研吾的設計能力,他的大多數作品都給我帶來有益的啟示,設計能力也強過知乎幾乎所有的建築師。


市場和政策是皇帝新衣里兩個說真話的孩子。


建築本來就應該順應變化,建築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什麼好批判的。只是這個紀念品商店沒整的特別好看而已。


1.隈研吾在中國的建築作品都不怎麼樣
2.這種本來就是商業投機行為驅動的建築作品本來就沒有建築性可言,不存在甲方品味問題
3.生來就是為了裝逼的建築作品是建築實踐中最low的那一檔,大概可以類比於在星巴克用美顏相機拍照發朋友圈
4.改成紀念品店是這個建築骨子裡的氣質的真實呈現。
記得上學那會,標準營造在陽朔做了個小街坊,長這樣,在學校里給學弟學妹做個小講座,還挺自我滿足的

後來再去,實際使用狀態是這樣子的

覺得挺讓人痛心疾首的
但是下面的學弟學妹們私下裡大都表示,使用狀態比建成狀態好多了。
現在的建築師為了他們貧瘠的建築藝術已經喪心病狂了,恨不得把所有建築都修成博物館或紀念碑
這種對商業街區實際運營的無知,對業主實際訴求的不聞不問以及對一心裝逼的強烈慾望建造出來的建築,被使用者用他們的不高的審美品味進行再教育,建築師應該感到羞愧。
不要被建築師裝進他的框里,他的框里只有貧瘠


在我這個外行看來。。。
第一眼看上去這茶室的質感就挺劣質的,如果不說是隈研吾設計的茶室,紀念品店裝修成這樣我也覺得沒什麼違和感
更多的還是覺得後期改造的紀念品商店和原來的風格不太搭調吧,要是按照原有風格改成紀念品商店我覺得也是挺好的hhh


我特地去東華門看了,即使沒被改造,這個設計看起來也非常臨時,從裡到外半透明材料都是廉價的塑料,介面處非常毛糙,像小時候玩的塑料積木,造型也不是很好看,可以說現場看有點丑了,所以這個會所不可能長久存在,這種低成本的東西即使有大師指點設計,由於其處在北京的中心故宮東華門外,經濟利益的考量明顯是第一要素,關鍵這個是個改造項目,而且改造的真的很粗糙,很失望


這問題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商業機密,但是我確實挺想好好聊聊這個問題的。


先發張圖,先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資格,也就是有多了解的問題。

首先說明一下,涉及到一些原因,對這個的建築的分析我會寫的很少,更多則是對題主「看待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北京茶室私人會所被用作紀念品商店?」這一角度來說明。

比如評論里這句:

於我心有戚戚焉

先說一下這個院子的基本概況,這院子確實是私有財產,位置算是比較好,東華門外,從東華門往東過了護城河也就15米就到,路南。佔地大約是150㎡,總使用面積接近300㎡,這其中包括了露檯面積,一層的露天面積,這樣子的。

大致的平面圖吧,抱歉懶得細化。

簡單說明下,茶那個房間是靠里的小房間,客這個房間就是進門的,也是題主照片里的那個用來當做賣旅遊紀念品的攤位,另外樓上都有露台,第二張照片就是露台。

這部分我會儘快找時間更新,用來說明,為啥 @阿宅 同學說的跟我想的答案是一個路子的。

圖沒做完,中間點紅點的就是這個院子的位置。


先解決一下設計費和裝修費的問題,我原本以為這個設計費大家都知道呢...看來是大家都不知道啊...那算了,不多說了。我原本的意思是解釋下,這個設計費是怎麼來的,確實很貴,但是這裡面是有原因的,這個設計費用實際上給的不是單純的這一幢建築的費用,這是包含了很多其他方面費用的。真有興趣的人想要探究的話,可以查查隈研吾在北京都有哪些作品,然後合作公司的後續作品情況,查查就明白了。當然,說明設計費也是有個其他理由,本來是想簡單列舉一下這個院子其他的相關金額情況,主要是為了探討「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不僅是我來寫,更想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些「get a life」的問題,但是看見評論里某些人反應很大,想了想,暫時先不在這方面多寫了,以後再說。

繼續慢慢編輯,大家別著急哈,平時比較忙,而且這種問題我想說的東西比較多,更新會比較慢。

抱歉本周周末一直在睡覺,沒怎麼更新,下周一定找時間繼續寫答案。另外多說一句,在沒有徹底寫完之前,我喜歡直接把草稿也放上來,可能大家會看的比較亂,但是草稿有的部分很多是我跟大家溝通的。


我覺得如何評價需要知道甲方是誰,這個茶室在哪。

博物館裡來個這樣的茶室,賣紀念品就對了。


首先說一點我自認為的前提,畏研吾在中國就不是什麼建築大師,其工作室在中國就是一個商業工作室,其本人就是一個成功的商業建築師,在我國沒有任何具有建築學貢獻的作品,其他國家的我也沒一個個看就不評論了。和他在中國作品一個檔次的商業建築公司其實不少。比如我下邊要提到的兩個項目的設計單位。
然後回到這次事件本身,只想說市場就是真實,其他都是假的。在業主看來只能擺幾張桌子的茶室就是不如小禮品商店賺錢或者租金高,別談什麼逼格,除非消費者願意為逼格買單,不然照片拍出來再漂亮也沒用。那是臨街店面,商業利益是第一位的,畏工再傷心再哭暈在廁所也沒用。
北京也有很好很有逼格的商業建築,比如芳草地、頤提港,那是因為那些建築有一個統一的商業運營與管理,不符合它定位的品牌與店鋪不能入駐,很顯然畏工這次做的這個臨街店鋪沒有。


我雖然不是學建築設計類專業的,也基本不負責這一塊的工作,但是就我的工作經驗,大部分國際大師在國內的設計,都不符合國情,除了好看,沒什麼實際的好處,尤其在實際應用上。而且這個大師的範圍可以延伸到規劃設計等更大的範圍。


這設計真丑


先百度了一下這個茶室的情況,看了些照片。首先感覺這個嘗試步子跨得有點大。用的是聚乙烯塊,看著其實就是白色塑料塊。在一個需要做出檔次感的場所大量使用塑料……在中國還沒人敢於這麼做。從天花上垂掛下來、透點光,這些我都覺得不錯,但還是覺得用別的替換塑料會更好。也不能完全怪大眾不接受,我覺得這次還是大師在玩實驗。

另外可以看到屋頂露台上的白色塑料塊已經發黃,耐久度確實也是問題。

至於為什麼變成了商店,這要問房子的擁有者了。北京有的是適合喝茶的四合院,需要這樣一個直接貼著大街,又沒院子又沒風景的地方喝茶嗎?我就無從知曉了。


對隈研吾和這個設計並沒多少想法,但以小見大,多少設計師在和甲方溝通設計意向時,都是只說好好好而不提出任何疑問的?
又有多少設計師,能做到去讓甲方意識到他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呢。


有次我的前任老闆曾經在我面前和甲方在設計意見上瘋狂撕逼,甲方總是認為你就應該聽我的,你必須按照我的初始想法去給我最好的idea和炫酷的圖紙效果。
而老闆就認為,你那樣其實是錯的,錯的很根本,如果設計方按照你的想法,那麼在運營過程中,再好的idea你也要GG。

最後,甲方妥協,項目最終也得到落實,實際運營也超出了甲方預期。


那之後我就覺得,圖可以畫,但設計應該去追求脫離紙張和ppt,引入策劃和產品思維,做讓人能用的好的設計,而不是讓人覺得好的設計。在這一觀點上,我覺得平面.UI.工業設計這三個方向的一些思路就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所以最近,在做一個貴州旅遊項目的時候,我們的團隊在沒有任何甲方指示下的情況主動做了大量關於業態發展,商業布局,民宿,文化產品,農產品銷售方案的工作,並以此為根據進行了配套的建築改造和景觀設計。這算是我自己的一次嘗試,我也並不知道這樣到底對不對


和買了 iPhone 然後裝滿山寨軟體是一樣的。


你永遠不知道,也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商業喜好。


我本人不是一個建築師,但是,跟建築師工作得多了,也了解了一些他們的想法。

建築師總覺得自己是藝術家,假裝不知道自己和藝術家本質的區別——絕不會有人給畢加索說「你給我畫幅格爾尼卡,三天之後要圖」,建築師天生就是要向資本和市場低頭的。了解資本和市場真正的樣子,可以在低頭的時候還保留一點尊嚴,不了解的話,只能跪下去。最極端的例子是我國的各類住宅設計,建築師對住宅的理解遠遠低於業主,幾乎完全沒有自主權,只能私底下咕囔幾句。

建築師們總是覺得用一個很棒——其實棒不棒很難說——的設計不僅可以滿足業主的需求,還可以解決一大堆其他的問題,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然而,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都是在建築之外的。一個社會現實導致了特定的建築範式,提出一種新的範式,就能革了這種範式的命?就能改變這個社會現實?


我就沒見過這麼好笑的趣圖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嘔哈哈


如何看待原本被設計成私家住宅和辦公場所的建築被改成旅遊景區?對得起建築者的血汗嗎?


不是很內行
但是我覺得有一點

建築大師只是其某些方面的某些成就所帶來的一個稱謂,而不是始終必須賦予該人任一作品的一個必須特性。


張靜初那部劇里都說了 不要學習畏大師 他只是個裝修建築師


推薦閱讀:

什麼原因讓你愛上建築,並不離不棄?
如何把建築設計方案中的分析圖畫好,並打動甲方、領導、專家 ?
建築史上有哪些經典的銀行建築設計代表作?

TAG:建築師 | 建築 | 建築設計 | 隈研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