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頂特別在哪?

米開朗基羅說過:「我可以蓋個比佛羅倫薩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卻不可能比它美」。我曾到過這個地方,卻看不到這個穹頂有何特別之處。有誰了解?


(非建築專業,若解答有疏漏處,請不吝指教)
當布魯內萊斯基(Brunelleschi)力圖為大教堂設計出與佛羅倫薩這座新共和國蓬勃氣質相符的宏偉穹頂時,他面臨著兩大難題:其一,穹頂跨度極大,八角形的鼓座基部直徑達近140英尺合43米,尺寸幾可比擬羅馬的萬神殿。當時建穹頂的一般作法是先在基座上鋪橫木,建起能暫時支撐住拱的拱贗架(centering),直到頂端用冠石鎖住整拱時才將木支架撤去,然而佛羅倫薩缺乏足夠的木材來鋪設如此之長的橫樑,起拱線又離地面很高,吃不住太重的壓力,一般造法因而不適用於如此雄偉的建築。其二,穹頂的橫向力極大,容易造成拱形坍塌。在布魯內萊斯基之前,教堂拱頂的橫向力一般是由哥特式建築那一連串平行的飛扶壁(buttress)解決的──層層由內向外逐漸降低的牆面將拱的側推力傳送到地面,可當時佛羅倫薩的建築師們認為飛扶壁破壞了建築整體的美觀和簡潔度,更何況出於競爭的原因,佛羅倫薩禁止採用與對手城鎮類似的設計結構,哥特式的解決方案也未納入考慮。
而這兩項難題卻恰恰令布魯內萊斯基展現出自己傑出的建築才能,也成就了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的特別之處:它並未因技術上的困難在美觀程度上做出妥協,而是仍舊保持了其簡潔與宏偉,這在當時著實是個創舉,大概也是米開朗琪羅有如此慨嘆的原因。接下來我將嘗試從這兩個難題的最終解決方案入手來闡述一下這個穹頂與眾不同的地方。
怎樣不用拱贗架就造出大跨度的高穹頂?第一,為了讓基座能吃住其上拱的負擔,穹頂的重量勢必要減輕。布魯內萊斯基因而採用了波斯建築中曾出現過的雙殼(double shell)結構,即我們從外部所見的拱形殼內還包著一個內部的拱形結構,而兩層拱中間則是空心的,形成夾層,這一設計較一個實心的「大殼」比起來更加輕盈,而且不但使得穹頂重量最小化,還為穹頂後續的修繕提供了維修通道,可謂一舉兩得。
第二,穹頂的設計應能代替拱贗架起到在建造過程中支撐住整個結構的作用。布魯內萊斯基選擇採用了肋狀骨架形式,八根白色主肋(primary rib)露在外部,分別從鼓座的八個頂點向上延伸匯聚於頂端,如下圖所示:

除此之外,在每兩根主肋間都再有兩根隱藏不露於外的輔肋(secondary rib),8根主肋和16根輔肋共同組成一個籠狀結構,如下圖教科書渣拍所示:

從圖中我們可看出,縱向肋條所形成「籠子」上又有很多橫向的支架作為支撐──正是它們代替了拱贗架。每條肋骨上都會有一排細長切口以供此類橫向支架插入,當工人們從基座開始逐漸向上建造穹頂,每造到一定高度就會插入一道橫木支撐住搭建完的結構,依此類推如梯子般攀升,極大方便了教堂施工。
穹頂又如何不使用飛扶壁便能抵消掉橫向力?布魯內萊斯基使用了數組水平方向的柱石和鐵鏈,環成桶箍,分別圈在穹頂內殼的不同高度上(其中最頂端與底部基座環各一個),與穹頂重量所產生的側推力相消。此外,穹頂的泥瓦砌磚運用了「魚刺骨」的排列圖樣(herringbone pattern),如下圖:

這種L型砌磚圖樣到15世紀為止僅僅在波斯建築中出現過,它被運用到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是為了減少因拱形下沉而產生的磚面裂縫:在灰漿未乾時,這一圖樣可將新壘好泥磚的重量轉移傳遞到最近的垂直肋骨上,從而穩定住每一塊磚的位置。
總結一下,可以說佛羅倫薩大教堂的穹頂不但進行了技術上的革新,還將舊技術運用到了新地方,既可算作是建築史上的里程碑,也可被視為綜其之前所有建築風格於一身的集大成者。它從古羅馬的萬神殿構造上借鑒了靈感,卻依舊保留了哥特式特有的尖拱形狀(而並非圓拱),並且採用了波斯建築中的特點,歷時16年才得以完成。不過當代的建築技術遠高於15世紀,今人也早可以建出比百花大教堂更加高大的建築來,以今人的眼光揣度前人,在當時無論多麼華麗的傑作,放至今日被議論為平庸也無可厚非。但竊以為了解一件先人遺產的價值,必須將其放在相應的歷史背景中來看。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作為佛羅倫薩戰勝米蘭期間的產物,代表著其不可褻瀆的輝煌和驕傲,正如阿爾伯蒂在其On Painting中所讚揚的:"Who could ever be hard or envious enough to fail to praise Pippo the architect on seeing here such a large structure, rising above the skies, ample to cover with its shadow all the Tuscan people, and constructed without the aid of centering or great quantity of wood? Since this work seems impossible of execution in our time, if I judge rightly, it was probably unknown and unthought of among the Ancients."可以想像得出,當時這高大的穹頂是如何睥睨整個托斯卡納,將其餘城邦所有的繁榮文明都納入其陰影下,無聲訴說佛羅倫薩的盛世的。若帶著此種想像登上阿諾南岸的米開朗琪羅廣場俯瞰全城,看著百花大教堂的穹廬與另一端的聖十字大教堂在夕陽下遙相對望的話,大概還是能感受到些許別樣的靜穆和莊嚴吧。
參考文獻:Paoletti, John T., and Gary M. Radke. Art in Renaissance Italy, 4th Editi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 2011.


《圓頂的故事》!!
建築史老師說學建築的人一定要看完這本書再決定自己要不要繼續學下去!就是【講 Brunelleschii 造圓頂的過程】,他確實是個天才。
推墨其家的答案,砌磚確實是一大天才用法,他說得挺清楚的就不多說了。
但樓上的答案可能一般人會有點難懂0.0希望樓上莫介意,
所以學建築的人也來補充一下,我就補充兩點~我盡量說得簡明易懂,歡迎大家來補充:

(一)

當時因為頂下面區域還要保持教堂的正常運用,因此是不能有任何的腳架的,意思是,在下面區域正常使用的狀況下建造。嘿嘿沒有任何腳架,如何再設計一個腳架擺放,把磚塊運上去,還能保證在高處工人一整天在上面解決生活問題,就是Brunelleschi更聰明的方法,他就是有辦法做一個裝置,解決這一切。換言之,他的建造本來就是特別。

他是個天才,屋頂是可以一直走上去的!可惜的是真正完全建成時,Brunelleschi已不在人世。但這個屋頂的成功,總算沒有白費Brunelleschi等待了十四年終於得標的時間

因為這個答案而特地從youtube搬運過來一個視頻,如果大家看不懂或者不想看那麼多的字可以看這個小動畫視頻,國家地理雜誌做的,超級簡明易懂: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925525/】

【因為這個答案而特地從youtube搬運過來一個視頻,如果大家看不懂或者不想看那麼多的字可以看這個小動畫視頻,國家地理雜誌做的,超級簡明易懂: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925525/】

重要的事說兩遍就好啦~

(二)

當時圓頂被認為只有伊斯蘭教有,基督教認為如果造出圓頂,便會認同為異教,因此大教堂的頂不是圓的(這才是難題其實),但是它可以保留圓的感覺。

這是屋頂看過去不是圓的對吧?

但是因為人的視覺和透視,站在下面的時候,看著是圓的~!

而且為了保持圓的感覺,屋頂是兩層皮的,外面那層就是現在圖片看到的屋頂那樣子,而裡面那層則是圓頂,自此以後,很多基督教堂想要做圓頂感覺而不是圓頂的話,都是參考這個,所以後期其實很多基督教堂都蓋了「兩層皮」。

順便補充一下,之所以我會再提到這個透視,是因為Brunelleschi建立了自己的一套透視方法(不是透視學),他證實了透視法中繪畫基本要素的存在—地平線和視點(它同時也是平行透視法中的消失點)。

Brunelleschi之建築透視法開始,不管是繪畫、攝影或是電影都是二度空間,如何讓"二度空間"感受到"三度空間"甚至"四度空間"的概念,是此時期藝術在解決得問題,如何讓長寬高有透視感: 一個建築體前大後小,二個塊面一個深一個淺,物象重疊時前面完整後面不完整,以上均為前進後退之概念,平衡主體與賓體的界線,解決透視的問題。透視是強調主體,使之成為焦點的所在。

這屋頂就是個很耗時間的奇妙工程。

所以,不要想著不就只是一個屋頂嘛,其實這個屋頂的形狀的形成不簡單的!!

———————最後————————
致敬這位大師。FILLIPPO BRUNELLESCHI。


Brunelleschi 並非只靠頭腦想像。他製做了一個比例縮小的磚木模型來模擬結構。這個模型今天還有保留。
並且,雖然 Paoletti 和 Radke 暗示 Brunelleschi 可能受到 Persian 建築的影響,但是並沒有指明是 Persian 的哪一個王朝。依據存疑。
而且文中提到的兩個特點:雙層拱頂 和 」herringbone pattern「 並非是Persian 建築特有: 主教堂西側的洗禮堂即是雙層拱頂結構;主教堂穹頂的交替磚排列在古羅馬時代稱之為「opus spicatum」, 雖然我不知道有古羅馬穹頂的遺存直接使用了這種方法砌築,但是這種砌築方法在古羅馬時代也是為減少牆體面磚用量而經常採用的方法。
作為出生在佛羅倫薩,主要生活在亞平寧半島中部的 Brunelleschi,雖然有可能從文獻或者別人的轉述中了解 Persian 建築技術,但是他從他生活中觸手可及的古代遺存受到直接啟發的可能性更大些吧。


上個星期的室外課去過,作為美院學生有幸進入祈禱區近距離觀看,當抬頭望見壁畫的那一秒是很可怕的經驗,大家全部默不做聲,平時嘰嘰喳喳像企鵝的義大利同學們也能瞬間保持安靜。從美學的角度聊聊,布魯內萊斯基突破了中世紀尖頂教堂風格的局限,在古羅馬建築的基礎上(代表:萬神殿),用創新的"魚刺式建造方式,因而使建築的力量分布在八個邊角上,可以想像,中世紀時教廷為了絕對的信仰而使用飛扶拱建造教堂,飛扶拱承受了建築的力量,使得教堂越做越高,從而使人精神朝向高高在上的神。而布魯司機突破了這一傳統,藝術史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它們在實現永恆的突破,對傳統,陳式,既定的衝擊,你很奇怪為什麼這個人會突然這樣做,就像埃及的國王阿米諾菲四世摒棄埃及藝術的秩序的呆板,讓人把他和妻子孩子畫在一起,一副其樂融融的家庭場面!妻子和他個頭同等大,那可是公元前1360年的埃及!戒備等級森嚴的埃及....藝術史的變化細膩的很,縱向裹挾著走,橫向交融著來,接觸了以後,覺得整個人都開闊些了,也沒有什麼是不能接受的了。扯遠了。

佛羅倫薩全景。

夜晚的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即使知道前方有這座教堂,每每眼睛撞見的那一刻,還是會有一點嚇到呢。感覺像是截腰墮在了地上,地底下怕是那幾百年前的靈魂仍在夜夜笙歌。


首先,它是天才布魯內萊斯基的劃時代之作,第一個建造出的不坍塌的如此之大的穹頂,而且他特意為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的建造發明了施工機械,布魯內萊斯基建造它的時候是以在腦中直接形成的構思建造的,並且沒有計算數據甚至沒有腳手架,後世許多大穹頂的教堂因學習布魯內萊斯基才能建造出來,穹頂內部是由瓦薩里繪製的末日審判,十分輝煌壯美。


盧永毅推薦過一本書叫《圓頂的故事》。
我就不拾人牙慧拿二手知識騙贊了,自己看肯定最清楚。


羅斯金寫過一本《圓頂的故事》,書中介紹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頂的建造過程、建造工藝以及兩位競爭者之間相愛相殺的故事。 書本身就蠻有趣的,讀完也可以對穹頂有比較完整的了解。


除了《圓頂的故事》,推薦一個紀錄片 《大教堂的秘密》「great cathedral mystery」。

從一個側面來襯托一下它有多牛吧
這個穹頂至今還是不少建築學者的衣食父母,好多建築學家靠著它,拿研究資金。嗯,非常厲害。


推薦閱讀:

TAG:建築 | 天主教 | 建築設計 | 建築結構 | 佛羅倫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