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中為什麼是「可汗大點兵」?

《木蘭詩》有一句「可汗大點兵」,難道花木蘭不是漢族人嗎?


北魏老祖宗曾經當野人的地方——嘎仙洞,這裡有北魏的銘文紀念,下圖為銘文的清晰版複製品:

解釋兩個問題:

1、錯別字問題。這個不是錯別字,古代沒有什麼標準音譯規範的,怎麼高興怎麼來。同時代吐谷渾的可汗也被翻譯為「可寒」。可汗還有一個音譯詞,就是蒙元時期的「合罕」。

2、字很醜的問題。嘎仙洞銘文是在北魏太武帝時期刻的,當時嘎仙洞不屬於北魏實際控制,而是北魏的臣屬部落烏羅侯(室韋人)所控制,因為北魏的老祖宗已經在幾百年前就離開東北那嘎達了去內蒙古定居了,族群屬性也早在幾百年前就從東北那嘎達的原始漁獵民族轉變為蒙古游牧民族了。所以路途遙遠,也不便於大張旗鼓(給大多數臣子看到皇帝的祖宗原來是一群野人咋辦),只是派中書侍郎李敞去祭拜了一下,然後刻了銘文。隨行的除了一些太武帝親信漢人大臣外,其他人等一定都是鮮卑貴族,工匠也應該只帶了鮮卑八姓出身的平民,是不大可能帶漢人工匠去瞻仰皇帝的老祖宗光屁股跑的野人洞的。所以嘛……刻出來的字就丑萌丑萌的,工匠大抵是沒有受過嚴格書法訓練的鮮卑八姓子弟。

嘎仙洞為什麼在後來又消失於史冊,直到現代才被人們發現呢?這也跟北魏修國史有關,北魏修撰國史,北魏太武帝最親信的大臣崔浩全權負責,太武帝專門囑咐崔浩說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要寫真實的歷史。

於是耿直的崔浩,就寫了北魏的祖先是如何在大興安嶺吃生肉喝生血光著屁股跑的,是如何比匈奴、氐羌還落後的,由於兒子繼承後媽造成了如何的班輩混亂的……還可能記載了北魏的祖宗是如何弱小、如何被其他如今鮮卑人看不起的族群欺凌的。

這種秉筆直書,北魏太武帝倒無所謂,他的出發點就是要真實的歷史。但鮮卑人民不滿意了,許多較為漢化的鮮卑貴族們,是不願意看到他們的祖宗是弱雞、野人的,也不願意讓崔浩把許多在儒家倫常看來是亂倫、但在鮮卑舊俗是正常的事情寫進歷史的。於是在鮮卑人民的一致抗議下,出現了「國史之獄」,崔浩被整死了。

所以越到後來,北魏就越不想提嘎仙洞這個野人洞了,嘎仙洞就此逐漸消失在了大眾眼前。一直到近現代,生活在當地的鄂倫春人就給這野人洞命名為嘎仙洞,但鄂倫春人不知道這裡曾經是一個大帝國的老野人祖宗生活過的地方。


木蘭在外從軍十載,回朝廷一看,好嘛,天子是元子攸,可汗是爾朱榮,天子坐明堂,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說朝廷研究決定了,讓我當尚書郎。二人都想拉攏我,你問我用不用尚書郎,老大你在搞笑嘛,你剛把滿朝文武全宰了啊。想奪我兵權就直說呀。所以我說你們另請高明吧,我又不是六鎮出身,摻合什麼。我看著大胃果藥丸,老娘要回家拉隊伍了,賞錢我搬走了,你們繼續吧。

遙看孟津河,楊柳郁婆娑。
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蹕跋黃塵下,然後別雄雌。


-

漢人與否不知,然木蘭家忠北魏王廷是不錯底,北魏拓跋氏即可汗,亦自號皇帝。此辭作於北魏抗柔然期間,實乃馬民之間的征伐。

-


《花木蘭》是《樂府詩集·橫吹曲辭》的《梁鼓角橫吹曲》中的長篇敘事詩,定位是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原來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的歌唱。
如《折楊柳歌辭》:「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
其中又以鮮卑語的歌辭居多。
後來被翻譯成漢語,如《敕勒歌》,
「其語本鮮卑語,易為齊言,故其句長短不齊。」(《樂府詩集》卷八十六《雜歌謠辭》引《樂府廣題》)
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碩果。


北朝民歌是南北朝時期北方文人創作的作品。
而北朝是指南北朝時期存在於北方五個朝代的總稱,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部分是由少數民族建立或掌控的政權,如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


所以,作為北朝民歌中的代表《木蘭詩》,不是漢人創作的也是正常的。


因為花木蘭確實不是漢人。

《木蘭辭》大概寫作年代是北魏(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386年-534年),也有說是唐朝人寫的(618年-907年)。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鮮卑族是原先是游牧民族,後來進行了定居漢化。但文化習俗上,不像漢族這樣的農耕民族,這麼極端需求男性進行勞動力密集的耕種活動。重男輕女現象比當時的漢族要輕,這是花木蘭從軍的背景條件。

可以確定的是木蘭辭描述的是北魏與柔然(北方游牧民眾政權)的戰爭。這兩個政權都不是漢人政權。多數人認為花木蘭是鮮卑族,也有一些人認為是突厥族。花木蘭大概家在河套地區(蘭州、西安、包頭之間某地,鑒於「 朝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應該離當時黃河河道不遠),跟著拓跋燾的軍隊一路把柔然打過燕然山。然後衣錦還鄉。

「花木蘭」本名可能是【穆蘭】(穆,鮮卑姓,跟伊斯蘭沒關係),後來北魏政權自己進行了漢化改革,轉寫為「木蘭」,然後又因為是女的就稱為「花木蘭」。並且由於漢文化強勢,北魏可汗後來被稱為皇帝也很常見。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打了十幾年「歸來見天子」而不再是見可汗了。

(一些人認為「可汗」只是木蘭辭里為了押韻而選擇的外來說法,我認為完全站不住腳。因為漢文化長期以來都非常強勢,東至日本南至越南都受漢文化影響。游牧民族可汗受影響改叫皇帝比反過來的可能性大多了)

當然大陸現在講究民族團結和稀泥,只說北方民族南下融入中華民族。不像美國還天天苦大仇深的講當年白人殖民者怎麼乾死95%的北美原住民,然後又把黑人一船一船的拉來美國。

不清楚也正常。

==============================

看到評論3頁都是爭是不是漢人有意義嗎?

當然是有意義的,首先不說清楚,就容易產生「歷史虛無主義」,對民族和宗教由來生成重大誤解,最終釀成,生造不足80年被優待的宗教民族,反而反對現政權的滑稽景象。

再者明確民族互動細節,可以大大減輕古代漢族被強帖上去成就的問題(你們成天嘲笑韓國人拿中華傳統文化往自己民族臉上貼金,怎麼到自己身上就不反對了呢?)。徹底解決【全世界各個地區都是越活越發展越強,偏偏唯獨漢族近現代化後相比什麼都能發明的老祖宗越活越弱】這種按照官方敘事無法解釋的悖論。(一些人因此產生了漢族劣化,漢族現在是劣等民族的錯誤思想。並在這種錯誤私信指導下開始跪舔白人)

漢族確實長期都是亞洲地區最強勢的經濟政治文化族群之一,但這不代表漢族只靠自己就能發明科技經濟政治上的一切。自從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開通後,漢族和周邊民族,乃至遠至歐洲的羅馬(當時稱為大秦)都有交流。交流產生的文化和物資碰撞才導致了科技和制度的大幅進步。漢族近現代化乏力的原因在於切斷了交流(大航海時代閉關鎖國,大信息時代閉網鎖國),而不是漢族本身是「劣等民族」導致的。


木蘭辭中花木蘭所在政權的最高領袖稱呼比較混亂,一會兒天子一會兒可汗

北魏是世兵制,軍戶世襲(也符合木蘭辭的說法),這樣花木蘭有較大可能不是漢人,當然也可能是北魏軍中少數漢人之一

還有一種可能,文中的天子與可汗是兩個人,可汗的政權是天子政權的藩屬,就像南匈奴與漢朝那樣,所以花木蘭立功後見了天子,而管徵兵與賞賜的是可汗,花木蘭是可汗的那個政權下的世兵


謝邀,前面很多回答都已經很詳細了。

北魏在北方邊境設諸多邊鎮,除了六鎮還有沃野、薄骨律(有考證認為是蒙古文巴音郭勒,意為富饒的河流,今天旁邊就有銀川,意思也差不多哈)、高平等鎮,鎮民平時耕牧,戰時為兵。什麼族無所謂,有鮮卑本部、有掛靠的匈奴烏桓、有投降的高車柔然、有因罪流放的漢人、有戰敗被遷徙的其他各路部落,反正下一代人都講鮮卑話了。花木蘭他們的後人就是建立北齊北周和隋唐的代北六鎮那幫人。其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的那一段,我們可以看出後世府兵制的做法,士兵出征自備物資。

《魏書·蠕蠕傳》:"可汗"猶魏言皇帝也。

柔然始祖木骨閭就是北魏的逃亡者,從小講鮮卑話,子孫也就是柔然的貴族階層至少「文言文」或者「官方語言」用的是鮮卑話,自己建年號,和南朝通使,當然也得有個夠格的名號,所以自稱可汗,表示和魏主平起平坐。而單于的名號在當時已經貶值了。

個人猜測,北魏對漢地用漢字,對北方邊境用漢字轉寫鮮卑語,以此來傳達各種詔令,在北魏前期,漢地漢語稱魏主為皇帝,北地鮮卑語就稱魏主為可汗。

可汗的蒙古語,字面上讀khagan,實際上讀khan。



北朝還是有大量漢人啊。不只有鮮卑人漢化還有漢人鮮卑化。各民族生活在一起語言串來串去很正常。

至於花木蘭的民族成分,你有沒有想過過去的人根本沒有這麼鮮明的民族觀念。


(純手打,第一次長篇回答。不足處見諒)剛評論了個排第一的回答,立馬有人跳出來說花木蘭是不是漢族人對你們很重要麼? 我仔細想了下,是的,她是不是漢族好像不重要。真的。無論花木蘭是那個民族的,她都是中華史上的一本文學書上的人物,討論她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用漢字說出你我意見之分。這就夠了!都是這個文化圈的人,相同的文化土壤長出不同的樹苗而已。 另:希望是我想多了。 (由於看到太多美分剝離中國傳統的釣魚文,以下是我多想的部分回答,) 這個話題讓很多人不舒服,我在想原因在哪?讓我卑鄙的多想下。 我很討厭這樣的問題區分出你我,沒看這個題目之前,花木蘭是一個美麗故事,一個英雄,知道她是小時候聽姥姥講的故事,高中的一篇文章。這題目一出來,加上下面的回答讓人不舒服了,感覺就是告訴漢族人:你們歌頌的人都不是你們民族的人。而大多數人在聽這個故事時,很少有人在考慮花木蘭是哪個族的,卻會被這個故事中的為父盡孝,為長盡職的女孩從軍的傳奇故事感動,並成為構築個人塑造忠 孝 禮 義 仁等華夏人基本傳統的一塊磚。這個題目卻內涵這一個邏輯:花木蘭都不是你們漢族人,還崇拜個屁啊! 達到擊碎這塊磚的作用。 不過想想,哥舒翰不是漢族,唐詩里有他的傳說,馬本齋不是漢族,回族,在知乎這裡無論是否穆黑,都認他是抗日史里的英雄。 結論:管她是不是漢族的,她都是這塊土地上歌頌傳唱的人物。這塊土地上的人都知道這個傳奇故事並受其影響就行。


詩中有可汗點兵,應該是屬於北魏,又有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語。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國杭愛山。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整個事件出自北朝,但木蘭是不是漢人就不清楚了,畢竟北魏也有漢人,雖然衣冠南渡北方少了很多漢人。但是留下的也很多吧


1500多年前的花木蘭是不是漢人,我覺得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的後代(如果有),會和我們的祖先一起,在貞觀和開元的時光里享受富足與文明,在靖康與崖山的離亂中掙扎與逃亡,或許也隨趙二西直門下
狼狽潰退,或許也隨成祖皇帝漠北草原蕩平餘孽,或許時隔500餘年,兩次投身「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因為,最晚到隋唐年間,她的後代就與我們再也不分彼此啦。


從來沒人說她是漢人啊,北朝樂府詩,又不是南朝,你不看課文正文下的附註么?


可汗要向星際聯邦復仇,所以正在大點兵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題主的邏輯就是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世民是漢族,
天可汗(處羅可汗)李世民是非漢族。

《木蘭詩》的文本與所述內容時間間隔太長了,單靠一個詞是確定不了什麼的。

入選教材的《木蘭詩》究竟有多少爭議http://m.weixinnu.com/article/57fe3ed6004decd266a5f208


北朝實行戶兵制,軍戶世襲,分土地,不用上稅,打仗時出一個人自備馬匹盔甲去打仗,這也是為什麼木蘭要去市場買這買那。一般鮮卑人多為軍戶,漢人多為民戶。


北魏不是漢族政權……


現在口號響應黨中央號召 大家都是黨員???

同理


花木蘭什麼民族我們不知道,她所處的軍事集團有很強的馬民特徵。

不過,可汗不一定是天子。

至於可汗,倒不一定是天子,可能是某個身居高位的部族武裝領袖。

比如,李克用的乾兒子李嗣本「累以戰功遷代州刺史、雲州防禦使、振武節度使,號威信可汗。」

一般馬民的最高領導人都有「可汗」的尊號,但實際上馬民的習俗里可汗對有單獨統治權的人都是可以用的,重要的不是「可汗「,而是可汗前面的敬語,比如唐朝曾經冊立薛延陀的首領為真珠毗伽可汗。

此外,國家徵召軍隊,不可能靠發幾萬個名字和戶籍的全體軍隊名字給老百姓看,只有同城相熟的情況下,才會把哪些人被簽發貼在某個公告板上。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這裡又再次暗示可汗和天子不是一個人,天子管賞賜,可汗管用人。也就是說,可汗這個時候是木蘭的直接上級,而且位高權重,不是軍隊主官就是政府主官。木蘭也許是感覺到政治風險,趕緊回家了。

舉一個符合這種人設的例子。

長孫嵩,本姓拔拔,其名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賜,代郡人,南部大人長孫仁之子,南北朝時期北魏重臣、將領。太武帝拓跋燾為太子時臨朝監國,長孫嵩為左輔。太武帝即位後,進爵北平王,官至太尉,柱國大將軍。

首先,他擔任過鮮卑的南部大人。

什麼是大人?就是部落首領,這個名詞是漢晉時候用的多。其性質等同於後世說的可汗。

其次,他擔任過冀州和相州的刺史,以及司州的中正。

晉到北魏的時候,刺史不是虛職,這也符合木蘭辭中關於「市」和「郭」的描寫。

然後,長孫嵩數次討伐柔然。

最後,長孫嵩最後歷任侍中、左輔、太尉,在拓跋燾不在的時候監理朝政。這也符合木蘭辭中對可汗地位的說明。


花木蘭又不是漢人……她是匈奴人啊,而且花姓本來就不是漢姓啊


推薦閱讀:

你見過的最奇葩的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什麼是取消句子獨立性?
文言文里通假字的「通」字與什麼同什麼的「同」字意思是否一樣?
如何學好語文?
如何寫一篇脫俗的[感恩]話題的作文?

TAG:歷史 | 語文 | 文言文釋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