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葯需要飯前吃,有的葯需要飯後吃?依據是什麼?反過來有什麼危害嗎?
困擾了我好久的問題,有時候吃顛倒了心裡會很不舒服……
飯前服還是飯後服,一字之差的區別在哪裡?一句話可以概括——
飯前服,胃腸道裡面沒有食物;飯後服,胃腸道裡面有食物。
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兩種不同的服用方式,會使得藥物在人體內的吸收過程有不同之處。
藥物在人體內的吸收過程,從藥物代謝動力學上說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但如果只是涉及到飯前服還是飯後服,我們並不需要了解那麼多的參數,大致上可以將其理解為車輛在公路上的行駛過程。藥物,就是那些車;人體,就是錯綜複雜的公路網路。
口服藥物要進入這個公路網路,只有一個入口,那就是口腔。進入口腔後,會經過一條主幹道,那就是胃腸道。這條主幹道連介面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大多數藥物「行駛」到小腸,就會從這裡找到出口,離開主幹道。這是因為小腸內pH值接近中性,粘膜吸收面廣,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在此基礎上,我們來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主幹道上有紅燈怎麼辦?
什麼是主幹道上的紅燈呢?那就是食物。
如果在飯前服藥,那麼藥物在經過胃腸道這條主幹道時,將會暢通無阻,一路直達小腸,在這裡被吸收,進而進入全身的體循環;而如果是在飯後服藥,那麼藥物在進入胃的時候,就會遭遇「紅燈」——食物的堵塞。從而和食物混雜在一起,慢慢地進入小腸被吸收。
因此,如果想要藥物快速地發揮作用,可以考慮飯前服用。
問題二:主幹道被損毀怎麼辦?
有些車輛不遵守交通規則,單獨通過主幹道的時候,會對主幹道造成損毀。
這是指那些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布洛芬、抗生素等藥物,由於本身具有酸性,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適、噁心嘔吐,甚至引起炎症和潰瘍。
我們不放心這些藥物直接接觸胃壁,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們在食物包裹中,乖乖地通過胃。
因此,對胃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應在飯後服用。
問題三:主幹道需要維修怎麼辦?
當主幹道出問題的時候,我們也會派車輛進行維修。
這包括胃藥、止瀉藥、驅蟲葯等。由於他們需要在胃腸道發揮作用,我們會更希望藥物能直接接觸患處,不要被埋沒在食物中。值得注意的是,利膽葯也在其列,因為膽汁的分泌與食物消化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些作用於胃腸道的藥物,最好飯前服用。
——————————————————
有人可能會說,當以上三點衝突的時候,應該怎麼服?那就需要根據個人的體質來取捨了。
如果長期都有胃病,那就多照顧照顧胃,飯後服用為宜;
如果腸道吸收功能比較差,那就多照顧照顧藥物,飯前服用為宜。
最後,除了飯前服飯後服的講究以外,有些葯還要求睡前服,或者早晨服。這主要涉及人體在每天不同時刻的一些身體指征,比如血壓、激素水平等。這需要具體到葯,再細談。
葯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決定因素很多,除了藥品的藥理作用、理化性質等因素,甚至還與藥物的劑型都有關係。下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各種緣由,肯定不全面就權當是拋磚引玉了。
什麼葯需要飯前吃?
容我用膝蓋思考一下,葯放在飯前吃,最直接的一個特點就是,藥物不會與消化系統內的食物有過多的交集。如果一種葯,對胃腸道無太大的刺激性,且要求該藥品需要充分快速的吸收,那這種葯通常情況下應該放在飯前服用。一般情況下食物會改變胃排空的快慢(一般是減慢),胃空速率減慢,我們可以理解為藥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延長。小腸由於其特殊的生理構造而使其表面積非常大,成為大多數藥物的主要吸收部位,而食物的存在減緩了胃空速率,從而延長了藥物到達小腸所需的時間,延緩了藥物的吸收,增大了藥物的起效時滯。同時食物會消耗胃腸道內的水分使胃腸粘液減少,固體製劑的崩解、藥物的溶出就會變慢,進一步使藥物的吸收延緩。食物對胃空速率的減慢就好比在沙漏里丟進了幾塊石頭,沙漏計時就會變慢;胃腸道內水分的消耗,就好比在本來水就不多的洗衣盆里扔進去一大塊海綿,這個時候再往裡面倒洗衣粉,恐怕不太合適吧。從這一點不難理解,其實很多葯是需要飯前服用才有比較好的吸收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多潘立酮片(商品名:嗎丁啉),是一種助消化葯,作用是增強胃動力,飯前15~30分鐘服用。由於飯前服用,當患者進餐時,藥物在體內的血葯濃度正好達到其所需要的一定數值,此時該藥品直接作用於胃腸壁,可增加胃腸道的蠕動和張力,促進胃排空,增加胃竇和十二指腸運動,協調幽門的收縮,增強食道的蠕動和食道下端括約肌的張力,抑制噁心、嘔吐。如果該藥品放在飯後服用,不難發現,當進食的時候胃腸道需要藥物促進改善功能時,此時人體內並沒有攝入藥物。可能這個時候有朋友抖機靈說,那我剛吃完飯馬上吃藥不就行了。並不是,藥物進入人體產生藥效需要一定的時間,況且該藥品是直接作用於胃腸壁,此時如果有食物勢必影響該藥品與胃腸壁的充分接觸,影響其療效。
什麼葯需要飯後吃?
從上面的文字不難發現,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是需要在飯後服用的,如:吲哚美辛(俗稱:消炎痛)、甲硝唑(俗稱:滅滴靈)、復方酚咖偽麻膠囊(商品名:力克舒)等都需要飯後服用。主要是利用食物緩解藥品對胃腸道的刺激性,增加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答案是肯定的。食物有助於藥物吸收的情況下,一般也採取飯後服用的方式,脂肪類食物具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由於膽汁中的膽酸具有表面活性作用,增加了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而促進其吸收,這段話可以這麼簡單粗暴的理解,吃肥肉後,某些藥物在人體內容易「溶化」,因而吸收加快,比如:灰黃黴素就是這麼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某些藥物的吸收具有部位特異性,什麼是部位特異型,舉個例子,維生素B2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腸,而不是胃等其他地方,飯後食物減慢了胃空速率,使藥物緩慢經過十二指腸而增加了其吸收。
難道還有葯時而飯前吃時而飯後吃?
文中我提到過,有時候藥物的劑型也會影響其服用的時間。阿司匹林片是具有刺激性的藥物,一般建議飯後服用,但如果把其製成了阿司匹林腸溶片,我們就不建議飯後服用了,而應該是空腹給葯。由於多了腸溶包衣,本身該製劑在胃部是不會崩解溶出的,因此對胃部是沒有刺激性的,且空腹時候,食物不會延緩胃空速率,能夠讓該製劑快速入腸,由於其特殊腸溶包衣的作用,使其能在特定部位迅速釋放,達到更好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了不良反應發生的範圍。
總之,藥物分飯前吃和飯後吃的目的,都是為了儘可能的增加其藥效(主要是促進吸收),儘可能的降低其不良反應,而藥物飯前飯後吃的各種原因也遠不只我以上所列舉的幾種常見情況。反過來的危害不言自明,主要是增加了藥物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阻礙了藥物藥效的發揮。
唉呀媽呀,這麼複雜呀。看到這裡,大家會發現作為非專業人士要掌握飯前飯後的用藥規律其實非常的難,更何況實際生活中,關於用藥的時間問題,涉及的不僅僅是飯前還是飯後的問題,還包括吃飯的過程中、睡前、清晨空腹、出現癥狀時、甚至是一天中某一個特定的時間點,都可能成為我們用藥的特殊時間。我們老百姓吃藥的時候如何判斷,難道還要我們去研究藥理過程?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藥品說明書里提到的服藥時間,大家一定要嚴格遵守,更不要隨意增減用藥劑量。如果藥品說明書里只說明給葯次數,並未規定該藥品的具體服用時間,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在該廠家的製劑工藝下生產出來的該藥品,飯前或者飯後服藥對人體生理和藥效均無明顯影響,這樣的話,我個人 建議可以放到飯前服用。口服藥物從口腔進入,再經過食道、胃、小腸、大腸。而胃腸道內的食物會影響到藥效發揮,飯前和飯後吃藥區別很大。
飯前:空腹,胃腸道里沒有食物,零食也不要吃。
飯後:胃腸道內有食物。
飯前服藥
1、想要藥品被快速吸收,考慮飯前服用
食物在胃腸道內停留會阻礙藥品在體內流動和吸收,從而影響藥效發揮。所以,想要藥品快速被吸收,發揮藥效,餐前服用,常見藥品有:
1.1、健胃滋補藥。
1.2、降壓藥:卡托普利、倍他樂克、培哚普利。PS:卡托普利片口服吸收受食物影響,如空腹服用可吸收60%-70%,餐後服用僅吸收30%-40%,建議飯前1小時服用。
1.3、胃藥、止瀉藥、驅蟲葯等,有利於藥物迅速入腸,保持高濃度。
2、作用於胃腸道的藥物,最好飯前服用
藥品需要直接作用於胃腸道最大化發揮藥效,而不是埋沒在食物中。就像修理河床最好是把河裡的水放干,修理起來更高效。作用於胃腸道常見藥品有:
2.1、控制血糖的藥物:磺脲類、二甲雙胍、瑞格列奈(常見諾和龍)、阿卡波糖(拜糖平)
控制血糖類藥物有2種:1、促進胰腺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2、延緩葡萄糖由胃腸道的攝取。這類葯宜餐前服用。
2.2、抗酸葯,碳酸氫納、胃舒平、次碳酸鉍等,可中和胃酸,在胃中形成保護膜以避免刺激,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2.3、部分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黴素、諾氟沙星、頭孢克洛(新達羅)、利福平。
阿莫西林直接與胃粘膜接觸,可殺滅胃粘膜 上的幽門螺桿菌,加速潰瘍癒合和減少潰瘍的複發 。
PS:大部分抗生素建議餐後服用,餐後可以延長其吸收時間,增強療效。
飯後服藥
飯後服用的藥物利用食物的混合,能減少藥物刺激。在服藥的同時應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常見飯後用藥情況:
1、刺激胃腸道藥物,比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布洛芬、抗生素等,這些葯具有酸性,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適、噁心嘔吐,甚至引起炎症和潰瘍。
2、助消化藥物,宜進食後服用,如龍膽、大黃。另外,胃藥達喜(鋁碳酸鎂),因其與膽汁結合作用,建議餐後2小時服用,避免影響營養吸收。
3、維生素類(維生素B2、維生素C、複合維生素B)飯後服用在胃內停留時間長,吸收更完全。
4、長期有腸胃病,腸道吸收功能弱,飯後服用為宜。
除飯前飯後還有飯中、睡前、早晨等不同時間段服藥。如,瀉藥、催眠葯睡前服較理想。利尿葯呋塞米、秦露噻嗪等,宜在早上服,以免夜間排尿過多·····
具體什麼時候服藥,需根據藥品作用特點和患者自身情況,諮詢醫生,按醫囑用藥。
參考文獻
《淺談藥物的最佳服用時間》,肖慧舉丨2006
《藥房窗口「服藥指導」基本知識的收集、整理及應用》,鍾智 , 楊曉軍 , 吳萬征丨2003
首發在微信平台:烏貝用藥管理
丨藥品常識丨讀懂處方丨
丨感冒丨腹瀉丨中暑丨胃病丨高血壓丨
丨高血脂丨抗生素與消炎藥丨安眠藥丨
微信平台:【烏貝用藥管理】一個系統的科學用藥科普號,專註患者用藥,現上架微信定時提醒用藥功能,為用戶記錄每一次用藥。一點點改變,改善患者用藥體驗。歡迎大家關注。
如果你吃顛倒了心裡不舒服,那麼去治好你的輕微強迫症就好了,以後便不用糾結飯前飯後的問題了。
吃一半然後吃藥再吃飯的不是我一個人…
藥物吸收的部位不一樣。有一些酸性的藥物需要在胃裡消化吸收,而對於絕大多數的弱鹼性藥物需要在小腸吸收。胃容量,胃中的食物殘渣會影響胃的排空。藥物分子從它的載體釋放出來是有一定的時間的,葯的葯時曲線和吸收部位決定服藥的時間和周期。
補充一點。
飯前飯後,除了一些消化類藥物(比如成膜類胃藥、助消化葯、血糖類葯),多數與你具體的吃飯時間無關,而只是與你是否空腹有關,而且時間應盡量平均。
比方說,某抗生素要求你一天三次,飯後服用。並不是讓你在早中晚餐後服用,而是每8小時一次,服用時之前要吃飯或者零食,不宜空腹。
同樣的,如果有的藥物要求飯前服用,而你吃了好多零食,那也不是什麼好事。就中藥而言,滋補藥飯前,偏性較大(比如寒涼葯)、刺激性較大的葯飯後服
藥品飯前還是飯後服用主要考慮的是:
1,藥物的用途:如果是治療消化道疾病的應該在飯前或空腹時服用,可以直接與胃粘膜接觸,利於吸收;
2,考慮藥物的化學性質問題,如有的藥物是鹼性的,遇到胃酸可能減低藥物作用的,這樣的藥物就應該在飯後服用;
3,考慮對胃的剌激性問題;凡是對胃有剌激的藥物都應該在飯後服用。還有一些藥物要求清晨或臨睡前服用的則多是從藥物的半衰期長短等因素考慮出發的。
有些葯是脂溶性。有些是水溶的。
簡單來說就是:胃下面的病飯前吃,胃上面的病飯後吃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
———————《神農本草經·序錄》
飯前吃:藥物主要在腸道吸收。
飯後吃:藥物主要在胃裡吸收
通俗一點,也是普遍情況下:
胃藥或者作用於腸胃的藥物 飯前吃,
其他大多數藥物飯後吃。
然後
謹遵醫囑,一般醫生開藥都會有藥單告訴你怎麼吃,不要自己想當然。
簡單來說,飯前的葯多數是護胃、降血糖的,又或者是針對便秘 或者排毒的,也有可能是為了跟其它飯後藥物分開來吃。飯後的葯,空腹可能會影響胃口或者藥物需要脂溶的。
藥品說明書中有寫葯代動力學,經過科學實驗得到的科學結果,飯前/飯後服用本藥品哪種方式更大概率的吸收。
對消化系統副作用大飯後遲
這個問題可以看這個:這些葯的合理服用時間你得知道
特殊病情的人就是吃藥不一樣的!
我媽是sop病患者,好像不是一般性的糖尿病
醫生叮囑說各種藥物,部分飯前吃 部分和飯一起吃 部分飯後吃
剛開始那一年,把整個胃弄不舒服了
現在還好
一切挺順利
推薦閱讀:
※如何得體地拒絕朋友的幫忙的請求?
※ATM機里為什麼每一步操作都要有語音提示?有文字提示不就夠了嗎?語音提示讓旁邊在人知道ATM什麼時候出錢,不是多了點安全隱患嗎?
※是否把樓梯其中一階加高很小一點就有很大幾率摔倒?
※如何快速有效地停止打嗝?
※黃色和金色有什麼區別?(僅僅指顏色,排除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