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朝如何才能封侯?比如李廣的功過是如何相抵以致於不能封侯?
比如功勞需要多大才能封侯?加封的戶數有無標準,靠皇帝一句話么?
司馬遷將西漢列侯分為功臣侯、王子侯兩類。不談作為皇室宗親存在、地位高於功臣侯的王子侯,功臣侯又分為軍功侯、事功侯、定策侯、外交侯、歸降侯、告密侯等,標準不一。
以題主提到的李廣為例,談談軍功侯的標準:
《史記·李將軍列傳》有這樣一段對話:
蔡(李廣的堂弟)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諸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廣嘗與望氣王朔燕語,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乞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吾嘗為隴西守。羌嘗反,吾誘而降,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同日殺之。至今大恨獨此耳。」朔曰:「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李廣自己將未能封侯的原因歸結於宿命,王朔將李廣未能封侯的原因歸結於殺了已經投降的俘虜,但這不都是主因。
其實,李廣已經說到了堂弟李蔡與屬下能夠封侯,而自己沒能封侯的原因——「無尺寸之功」。李廣自文帝時以隴西良家子從軍,歷事三帝,縱觀其幾十年的為將歷史,雖然作戰勇猛,善於以寡敵眾,但勝績頗少,無有大功,這才是未能封侯的關鍵所在。
- 孝景時,「徙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戰。」「後廣轉為邊郡太守,徙上郡。嘗為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皆以力戰為名。」雖「合戰」、「力戰」,但並未擊敗匈奴。
- 武帝時,「其後四歲,廣以衛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此次戰役李廣軍隊被匈奴擊敗,李廣被生俘,後饒幸逃脫,贖為庶人。
- 「元朔六年,廣復為後將軍,從大將軍軍出定襄,擊匈奴。諸將多中首虜率以功為侯者,而廣軍無功。」李廣這次又是無功而還。
- 「後二歲,廣以郎中令將四千騎出右北平,博望侯張騫將萬騎與廣俱,異道。匈奴左賢王將四萬騎圍廣……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廣軍功自如,無賞。」李廣雖重創左賢王部,但是本部兵馬也損失慘重功過相當。
-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廣既從大將軍青擊匈奴……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後大將軍。」李廣此次為前將軍配合衛青出擊漠北,因軍隊失去嚮導而迷路,未能與衛青會師夾擊單于主力,李廣因此而自殺。
李廣至死也未能立功而封侯。
那到底有多大的「軍功」才能夠封侯呢?
回到開頭的對話,聲望遠不及李廣的李蔡是怎麼封侯的?「以元朔五年為車騎將軍,從大將軍擊右賢王,有功中率,封為樂安侯」。《史記索隱》小顏云:「率謂軍功封賞之科,著在法令,故云中率。」所以,對軍人而言,寫在法令上的「率」已經明確規定了以軍功封侯的標準:
首先,斬殺與捕獲敵軍主帥者,封侯。
漢景帝時,晁錯主持削藩,引起七國之亂,吳王劉濞叛亂謀反時,下令稱:
能斬捕大將者,賜金五千斤,封萬戶;列將,三千斤,封五千戶;裨將,兩千斤,封兩千戶;二千石,千斤,封千戶:皆為列侯。其以軍若城邑降者,卒萬人,邑萬戶;如得大將,人戶五千;如得列將,人戶三千;得裨將,人戶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它封皆倍軍法。
以上標準,減一倍即為漢軍法:
斬捕大將之人,賜金二千五百斤,封五千戶;斬捕列將之人,賜金一千五百斤,封二千五百戶;捕斬裨將之人,賜金千斤,封五百戶。
看看《史記》記載的靠項羽屍體陞官的五侯:
項羽乃自刨而死。王翳取其頭,余騎相躁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又如:
- 上邽騎士趙弟,「拔劍擊斬郁成王」,受封新畤侯。
- 漢陽太守趙博遣刺客杜習殺害杜琦,封杜習討奸侯。
- 馬賢,「以斬羌豪盧忽,封安亭侯」。
其次,將領及士兵以衝鋒陷陣,攻破敵陣,封侯。
- 如《漢書》記載:「樓船將軍以推鋒陷堅為將梁侯。」
再次,殺敵「過當」。
所謂「過當」,《史記索隱》案:「計其所將之人數,則捕首虜為多,過於所當也。一雲漢軍亡失者少,而殺獲匈奴數多,故曰過當也」。即斬捕敵數和本部兵馬裝備的損耗數要維持在一定的比例內,才能構成將領封侯的必要條件。從漢武帝對衛青、霍去病的封授、益封詔書來看,本部兵馬的損耗要維持在十分之三以內。
《墨子非攻下》認為:「三軍之用,甲兵之備,五分而得其一,則猶為序疏矣。」一次戰爭下來,能夠保存本部兵馬裝備十分之二已經算是不錯了,可見,戰後保留十分之七的人員裝備是非常難的。
-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衛青與匈奴單于遭遇,因「殺傷大當」,雙方兵馬損失相同,本部兵馬損失頗大,以至於「大將軍不得益封,軍吏卒皆無封侯者。」
-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大將軍衛青出定襄共斬獲一萬幾千人,但衛青並未像元朔二年時一樣益封,最重要的原因是損失了兩支軍隊和一員大將。
有關斬敵數與兵馬裝備損失數之間的比例:
- 車騎將軍衛青將兵三萬,本部兵馬未有損耗,斬殺捕獲三千七十一級,益封三千戶。
- 霍去病領軍五萬,損失一萬五千人及裝備,斬獲捕獲七萬四百四十三,本部兵馬裝備損失數占斬捕敵數的五分之一以內,斬捕敵數需為本部兵馬裝備損失數的五倍以上,同時本部兵馬的損失要在十分之三以內,才能封侯。
東漢依然奉行此制,「凡百八十戰,斬三萬八千六百餘級,獲牛馬羊騾驢駱駝四十二萬七千五百餘頭,費用四十四億,軍士死者四百餘人。更封新豐縣侯,邑萬戶。」
最後,各領兵將領之間的配合與協調是評定將領軍功的一個重要標準。
- 公孫敖因沒有按期與霍去病匯合,失侯當斬,贖為庶人。
- 張騫因未能按期與李廣匯合夾擊匈奴,失侯當斬,贖為庶人。
以上四條標準,李廣每一條都「未夠班」。
後記:伴隨著軍功爵制的衰落,外戚侯勢力的崛起,至西漢中後期,軍功封侯之「率」逐步被取消了。東漢雖然承襲西漢舊制,將軍功封侯之「率」得以恢復,但是伴隨著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皇權旁落,它的施行大打折扣。如:
- 中郎將皇甫規擊羌有功,論功當封,但是他拒絕了中常侍徐璜、左館的索賄,反而被下獄。
- 破羌將軍段熲,平定東蕪立有大功,但竟然要通過「曲意宦官」,才能夠順利封侯。
參考資料:秦鐵柱:兩漢列侯問題研究
李廣其實個人水平有限,司馬遷用了春秋刀筆,仔細讀李廣列傳就會發現這貨不會練兵不會指揮,只是其武勇較高,所以才次次潰敗都能活下來,再加上沒有尺寸之功,能封侯就鬼了。
下面節選天涯大大 太陽的斑的剖析
「廣家世世受射」,這是《李將軍列傳》一開篇對李廣的介紹;「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鵰者也。』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鵰者也。」
對李將軍第一次作戰的具體描寫也是他射箭:說天子派來的中貴人帶著幾十個騎兵去追三個匈奴,結果卻被三個匈奴人用箭殺光了,中貴人帶著傷逃了回來,李廣說:「這一定是射鵰的人,別人沒這麼大本事。」於是他就帶著百十號人去追這三個人,一追還真追上了,因為這三人的馬沒了,在草原上溜溜達達的看風景哪,於是李廣喝令:「閑人閃開……」,自己一個人和三個人對射,射死兩,活捉了一個,一問,還真是射鵰的……。你看李將軍多大本事,三個射鵰的都射不過他。
萬一要是射過了你,你手下的軍隊可怎麼辦?用小瀋陽的話說:「你別說了,萬一要是有了,可咋整?」
下一次具體描寫李將軍的時候又與射箭有關:「廣以衛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單于素聞廣賢,令曰:『得李廣必生致之。』胡騎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而盛卧廣。行十餘里,廣詳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里,復得其餘軍,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騎數百追之,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
說李廣跟著車騎將軍衛青出征,結果被匈奴活捉了……;為什麼被活捉?八成又是跟人家比箭沒比過。
飛將軍李廣被人活捉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反倒是他的光榮。
一位將軍被敵人活捉反倒是他的光榮?你們家將軍拿著被活捉當光榮?
對,不信你就看看史聖司馬遷接下來怎麼說的:司大史說匈奴為什麼會活捉李廣哪?不是因為李廣射箭射不過人家,而是「單于素聞廣賢,令曰:『得李廣必生致之。』」說匈奴單于對李廣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所以一定要活捉他。
你看,司大史不愧是才高八斗的「史聖」吧?明明是被人活捉了,卻不是因為自己本事不濟,而是因為敵酋對自己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
司大史接著說:被匈奴無比敬仰的李廣躺在兩匹馬做成的單架上裝死,抽冷子搶了匹馬,匈奴幾百人追,又被他射了個一塌糊塗,飛將軍李廣的箭術高明吧。
再高明的射術也得有箭才行,一個奪馬而逃的俘虜身上能有幾支箭?一箭能串幾串糖葫蘆?幾百追騎是怎麼被他射殺的?
司馬遷真是妙筆生花,什麼樣的醜事都能整成了朵花給你看……。
第三次描寫李將軍的才氣時是這麼說的:「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說李廣守右北平,匈奴知道了,稱他為「漢之飛將軍」。
匈奴不光給李廣改了名,他們自己也改了脾氣,不再每天來死纏爛打了,而是「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
「漢之飛將軍」空有一身武藝卻沒地界施展,怎麼辦哪?他就帶著人打獵,路上看見草里有塊石頭,他以為是頭虎,一箭射過去……,後來再怎麼射也射不進去了。
李廣是不是能把箭射進石頭裡?匈奴單于對李將軍的敬仰是不是有如滔滔江水?匈奴人是不是因為怕李廣而數年不入右北平?這些都無關緊要,因為一位鎮守一方的將軍要的是運籌謀劃、鼓舞軍心、操練士卒、守土保境,而不是射石頭……。
司馬遷在敘述名揚千古的「漢之飛將軍」的的大段文字中,竟找不出一句李將軍是如何為征戰而運籌謀劃的,從頭到尾,都是他怎麼射箭,箭射得有多好……。
他應該去當弓箭手、當敢死隊、當運動員,而不是統千軍萬馬、決勝負於兩軍陣前的大將軍。
說李廣因為損兵折將、自己也被人活捉而把官給丟了,在家閑住。
丟了官的官和破了產的財主是世界上最鬱悶的人,比沒當過官、沒有過錢的人鬱悶一百倍,鬱悶之極的李將軍就和朋友一起到藍田南山去野營、打獵,有一天夜裡,實在悶得不行了,就帶著個人跑到山外去喝酒,回山的時候過霸陵亭,被霸陵尉截住了。李廣的跟班耀武揚威的說:「就憑你,截我們?你多大個官?這是誰你知道不?說出來嚇死你……,這位爺從前當過將軍。」沒想到把守霸陵亭的校尉醉了,認法不認人,更不認丟了官的人,說:「你扯啥哪?別說是從前當過將軍了,你就是現在當將軍,有法管著,也不許夜行,何況你不過是從前……,曾經……。現在還是不?」
李廣沒辦法,只好在亭子里睡了一宿。
蘇軾曾經寫過: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槲得涼州!
你說有標準嗎?百戰沙場生死度外,竟然比不過一槲葡萄酒!領導說你有功就有功,冠軍侯出塞從來沒人敢jjww漢軍損失多少。漠北決戰十四萬馬出門,三萬馬回塞,大將軍斬首萬七,戰損大當,驃騎將軍損失什三,不知道剩下的八萬多匹都死哪裡去了,益封大司馬。太史公不要卵蛋都不敢胡說八道。
李廣四千對四萬戰死超過一半而把部隊拉回來,放在損失三分之一必然崩潰的冷兵器時代簡直就是奇蹟,領導也就一句功過相抵。在漢代初期晁錯提出貴粟制度,商人買下糧食運到邊疆就可以獲得爵位,這無疑是一種比拿刀砍人要輕鬆的方法。
相比於秦時以戰功獲得爵位,漢朝靠軍功獲得爵位比較麻煩了。李廣的從弟李蔡都為列侯,位至三公,而李廣位不過九卿,《史記》里說李廣算命時抱怨自己並不比別的打擊匈奴獲取侯爵的人差,有人問他過去有什麼悔恨遺憾的事嗎,李廣提到其誘降羌人而殺之,那個人說「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也」然而,李廣曾經在七國之亂時接受梁孝王的將軍印,受霸陵尉侮辱後來藉機殺掉,而韓信胯下辱的少年,韓信請為楚中尉。所以,有些事早已從性格中就決定了。
李廣個人勇武很強,射箭冠軍。
但不善於帶大兵,更不善於出擊,勇武有餘,統帥不足。他最明顯的缺點就是---路痴+傻大膽。李廣多次出擊匈奴,第一次主動出擊就被對方抓了俘虜,雖然靠個人勇武逃脫,還是被貶為庶人。
李廣為人豪爽,有錢就分給士卒,所以戰鬥力強勁,但限於李廣的路痴+傻大膽,一進入匈奴境內就吃癟。他兵多的時候,找不到匈奴的部隊,他兵少的時候,就總是陷入匈奴的包圍圈。
跟著大將軍衛青走,他」無功「,沒打著人。跟著張騫走,他決定分道走,一分開就進了匈奴包圍圈,李廣軍奮力防禦,幸好張騫軍過來救援,李廣軍突圍而出,算無功。
李廣又隨衛青出發,因為當不了先鋒,自己和右將軍行動,結果迷路。李廣義氣為重,自己擔責任抹了脖子。
為什麼封不了侯?他防禦的時候還能交點首級,一離開城池進入草原就吃癟。
戰功的標準很大取決於殺敵數,殺敵數基本靠割左耳或首級來證明,不過李廣大多都是以少戰多,打得堅守待援,防禦戰,士兵比敵軍少得多,哪有時間割耳朵去,一波又一波的進攻都能被他抗住,不過這樣打不了殲滅戰,戰功自然不高。
標準就是看人頭。看數據很直觀,但是數據無法說明一切。
李廣的問題在於「時運不濟,命途多舛」,要麼看別人打,要麼被打,要麼迷路,也真是夠背的。
總體而言,李將軍個人能力突出,統帥能力不算突出,但至少不比很多封侯的將軍差(比如說貳師將軍李廣利,夠二),只能說,時也命也
李廣就憑七國之亂私納梁王將軍印這一條就被永遠壓死了。
憑他在七國之亂的軍功還愁不封將軍不封侯嘛?結果他缺乏政治頭腦,私自接受了梁王封賞 最後被朝庭撤銷了。
梁王雖然是景帝親弟弟 但是景帝不得不防,梁王是皇室繼承人的潛在對手 李廣接受梁王恩惠是犯了大忌的。不殺頭就算很幸運了 所以漢景帝也不會重用他。
高祖時期的標準是無功不受祿。就是必須要有大功勞才能封侯。後來,後來慢慢的就亂套了。
李廣這貨比較倒霉,還有他孫子李陵也很倒霉。第一反應是,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李廣帶軍,出塞,不是被俘,就是迷路包抄友軍後路,沒被砍頭還是花巨資贖命的,怎麼封侯啊?
皇帝們喜歡的人(雍齒除外),而且必須有大功於國。
軍功侯最容易,大貓心太軟,大貓走文職從軍,當個軍醫組建醫療隊,比如必須喝燒開的水,烙鐵消毒,煮開晒乾的布條包紮,炒油茶當乾糧什麼的,沒進化成人形前的狸形都是渣,青狸養的貓等同於赤狸養的貓,赤狸給自家的貓一個侯位沒什麼的。列侯不行關內侯也行唄。此事作罷,大喵似乎更喜歡旺財。
答案是命不好。
事實上李廣自己也問過這個問題。
李廣有個弟弟叫李蔡,在漢景帝時,就因軍功官至二千石,在武帝朝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甚至當了丞相。
漢朝分人為九等,李蔡屬於第八等中下,名氣遠遠比不上李廣。然而李廣不僅沒封侯,官位也不高。這時,連李廣下屬的軍官甚至士兵因軍功封侯的都有幾十人之多了。
李廣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於是去找當時最有名的命理大師王朔,大師問李廣生平可有後悔的事,李廣想了想說自己當隴西太守時,曾殺俘八百人。王朔說:殺俘不祥,這就是將軍你封不了侯的原因啊。
推薦閱讀:
※如何考證毛澤東對魯迅這一評價的真實性?
※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
※蒙古人有精密、系統的兵法嗎?若無,為何能擊敗兵法理論發達的宋將?
※怎樣評價本傑明·富蘭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