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明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人稱代詞上的差別?

比如現漢有表性別和屬性的他她它牠祂,古漢貌似沒有。。。


寫點自己知道的。

第一人稱:
現代我,我們,這個比較單純。
古漢語;經常使用的有:」余、予、我、吾「四個。
還有」朕、卬(ang)、儂「等,這些代詞無單複數的區別,相當於當代漢語的」我,我們「。
余「和」予「常做主語,賓語和定語,表示單數。如蘇軾《石鐘山記》」古之人不余欺也「;《孟子·萬章上》」予既烹而食之「
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複數——如《史記·項羽本記》」今人方為刀俎,我為人肉,何辭為「
「在秦以前本為一般的自稱,如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父親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後就成為皇帝的專用代詞,如《史記·秦始皇本記》」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卬「多出現在《詩經》中——」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儂」屬吳地方言,魏晉南北朝開始作為第一人稱代詞使用。


第二人稱:
現代:你,你們
古漢語:主要有「汝、爾、而、乃、若」
「汝」在上古時寫作「女」,常做主語和賓語。如《詩經·魏風·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爾」常做定語,《詩經·衛風·氓》「以爾車來,以我賄遷」。「爾」後來寫作「你"。
」若「主要用作主語,賓語,有時用作定語。如《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
」乃「和」而「常用做定語,表示」你的,你們的「。如《史記·項羽本紀》」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如果一定要煮了你的父親,那麼請分我一杯肉湯給我···)

第三人稱
古漢語第三人稱代詞很不發達···
通常用」之「、」其「、」厥「、「彼」等指示代詞充當第三人稱代詞,「伊」、「渠」也可做第三人稱代詞。
「之」常做賓語——《左傳·隱公元年》「愛共叔段,欲立之」
「其」常做定語——《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厥」和其實異體字,用法一樣)
「彼」在句中可做主語,賓語,指示性強,多帶有「那一方,對方」的意思——《詩經》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伊」願為指示代詞,後來用作人稱代詞(看起來似乎比較女性化,其實男女都用··)——《世說新語》「汝兄自不如伊」
「渠」為方言,他/她/它


區分性別這塊一直很模糊···古代女子地位低,本來出場就少。出先也多為xx氏,某女某婦之類的。倒是有個自稱——「妾」,第二人稱中的「娘子」(口語),第三人稱中的「妻」,妥妥的女性。

最後,根據一些風俗禮儀之類,還有一些謙稱——「鄙人」(表自謙,鄙見,鄙意等··也可以表示貶義),尊稱——「子」(典型的是學生對老師常用的「子曰」等),「令(令兄,令妹,令堂···),「足下」·····不同身份之間的稱呼也不同。

比較起來現代的人稱代詞就那麼幾個,我(們),你(們),她(們),他(們),它(們)。古人五花八門的代詞實在太多了,用處不同,意義根據身份地位風俗等也各有轉換。文雅有文雅的說法(子,兄,君···),罵人也是各種拐著彎兒講究點罵出去(比如第二三人稱的豎子,草鄙之人···).擱現在就大部分是叫名字了(視情況後面加個職位,或者xx老師之類),罵人也直接一個sb招呼上去,現如今這塊越發市井化,有技術含量意味深長的愈發少了。


古代早期是不存在第三人稱代詞的,一般直接用名字稱呼,或省略,或用指示代詞(如其、之等)來代替。後來出現了「彼」,並且一些指示代詞也被認為是第三人稱代詞。


推薦閱讀:

文言文的判斷句式是不是體現了黏著語的特點?
人為什麼有口音?
"母語"的定義應該是什麼?
怎樣更有效地學習上古音?

TAG:漢語 | 文言文 | 語言學 | 現代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