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以歷史為背景的小說的真正區別是什麼?

大部分人都認為以歷史為背景的小說只是將歷史進行了藝術性的加工,殊途同歸最後的結果始終不會於歷史與歷史相悖,小說與歷史的區別僅限於作者個人對人物的喜愛!但是無數的例子證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如水滸傳中「三寸丁,枯樹皮」的武大郎!歷史上是身長八尺,相貌偉岸的青官!這與歷史形成了巨大的差異!根據中國的正統思想來看,青官倍受尊崇,特別是遠離都城的地方父母官!作為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他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所以比也對青官推崇!所以此處的疑問自然與大多數人認為的區別相反!所以我想知道各位的看法!!


知乎的準則,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題主糾結的點是歷史上的武植和水滸里的武大郎為什麼不一樣。蘇沉船兄比較客氣,指出這倆人並不重合。但其實這事的癥結是【所謂的歷史上的武植】真的存在嗎?

遺憾的是,沒有任何證據。

所謂的武植墓可能確實是一個姓武的祖先墓,但是否叫武植,生活在何處,其妻姓甚,已經不可能知道。而唯一可作為佐證的碑文,畫風長這樣。

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裔胄,後徙清河縣孔宋庄(現名武家那)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然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詆毀,古墓橫遭數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後人。是為銘記焉。

這短短不到二百字里,多少槽點,我就不提了。都是初中水平都不會犯的錯誤。

單憑這碑文,當初的撰寫者就該填進所謂的武植墓里陪葬。。這段碑文其實只說了兩件事。

一、武植和潘金蓮就是俺們祖宗就是俺們祖宗就是俺們祖宗。

二、怹們都是大好人都是大好人都是大好人施耐庵胡說八道。

但是撰寫者顯然並不知道,一、中沒中過進士是可以查到的。二、水滸的作者是不是施耐庵,以及施耐庵到底在其中起了多少作用,還兩說呢。

但人家不管啊。所以能搞出施耐庵的N代後人向武植的N代後人道歉的大新聞。無非是【互相承認】的問題。

所以,一群淺薄無學且利益熏心的人,越往真了做,這事反倒越假。就好像西門慶的出生地現在也有人爭一樣。只要能變成項目,變成白花花的銀子,有些人是不介意讓祖宗背鍋的。

所以回到主題,題主問為什麼出現武植和武大郎不一樣的結果。答案是,人家借小說為噱頭假造歷史,那肯定跟小說不一樣。不但跟小說不一樣,它跟歷史也不一樣。至於到底跟什麼一樣,恐怕要到奈何橋頭,黃泉路上,稱稱自己的臉面和良心了。


武植就是水滸傳的武大郎本來就是營銷號和網文的亂傳,沒有任何史料依據,水滸傳從未出現武植一名,武植中舉於永樂年間,施耐庵死於洪武年間,沒可能聽聞武植事迹。

不是歷史和歷史小說沒區別,只是大多數人看史書和看小說的心態沒區別,並不以史學為出發點看史書,對他們來講史書也是故事書,看的是典故是道理,史書往往也流露出作者的價值觀,以前四史最為明顯。

所以呢,傳播的最廣的是水滸傳、三國演義一類通俗小說,開國後流行的地攤文學,再到後來的網路文學,再到現在各大營銷號大行其道,大眾愛看的都是他們願意看到的故事,寫文章的人為了更多人預覽也會揣摩標題、情節、題材等因素是否能吸引讀者。比如民族情緒高昂,那就吹吹大英雄冉閔。有人崇尚武力就吹吹白起、項羽、陳慶之。有人崇尚智慧就吹吹張良、諸葛亮。這類知名歷史人物都有很大被臉譜化,謀士和猛將是最慘不忍睹的標籤,弄不清楚當代官制才謀士、名將的胡亂比較,大多數人壓根搞不懂古人評價人物的邏輯。一個人沒法標籤化,大家日常評價同事、同學會使用武力、智謀、技能、統率之類的詞嗎?精明你就說精明,狡猾就說狡猾,啥數據不數據。我認為在大群眼裡這些歷史人物都不像個真正的人,只是長年累月塑造出來的明星,他們的故事何其耀眼,令人不禁歌頌。

最常見的歷史愛好者總能侃侃而談中國上下三千年,這類愛好者對各代歷史背景認識甚少,我在唐宋元明清範圍內是一片空白,該認識的名人也都認識,能把人物事迹說出來也算不了啥,無非是看了些人物傳記故事,但真談起來就只有亂談了。你說你當時的政治制度和軍事制度都不了解,談起這些人物的本事不是亂談是什麼?通史都有局限,哪怕是大師。

作為普通的歷史愛好者,時間久了漸漸變得說話前要先查查,長久以來歷史愛好者營造太多完全不對的常識,又滋生許多所謂的真相黨,有時間還是自己考究一下吧。其實我也不知道武大郎原型是啥,看題主說了,自己又覺得是牽強附會,就隨便百度一下,果不其然。

說到常識,都說劉邦厚黑,項羽莽撞但重情義,翻看知乎上兩人的提問大多也是建立在錯誤的常識下出發。在我對這兩人的認識里他們是立體的,項羽亦通過施恩拉攏人心,亦有權謀手段,劉邦在當時人口中名聲很好,若要說兩人還是同類人,只是項羽真的不如劉邦。後人講故事喜歡人物對立化,營造出人物鮮明個性。司馬遷借楚國老將之口寫出項羽強悍賊滑,劉邦寬大長者,敢問是司馬遷正確還是後人再講的故事正確?這時候你說是歷史還是故事?

並不是說用看故事的角度看史書不對,畢竟大眾不是史學家,本來就是拿古人故事做談資,從中反映出談史人的思想,借古論今也是一種文化現象。現在的問題無非是網路平台讓不同層次的人有了跨界交流的機會,造成精通者和普通愛好者雞同鴨講的現象,大v和營銷號在談古論今,用段子吸粉,專業的懶得參與或跳出來打臉,反正是不亦樂乎。但如果都有自己圈子,談故事的繼續談故事,搞學術的繼續搞學術就好多了,這兩伙人通常並不兼容,對待歷史的標準也不同,重要的找到自己讀史的目的,你把歷史當故事看就真的只是故事。


這就像知乎理論大牛跟佘川兔兔的區別。當你遇到一個問題來知乎提問的時候,一個會羅列事例道理,有理有據使人信服。一個會跟你講一個瞎編的故事。


是史書和歷史小說的差別 其實史書也不需要太信他,舉個極端點的例子 。二十四史里的《晉書》。巜四庫提要》:正史之中,惟此書及《宋史》後人紛改撰 其亦有由矣。特以十八家之書並亡,考晉事者舍此無由,故歷代存之不廢耳。《晉書》收了《搜神記》這些神怪小說。確實問題比較大的 另外《晉書》錯誤也比較明顯。另外像《史記》《史記 秦始皇本紀》秦始皇帝者 ,秦莊襄王子也 。在呂不韋傳中邯鄲獻姬 《史記 呂不韋列傳》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說秦始皇是呂不韋子 。史書中類似這種錯誤是很多的 很正常的 。史學家遇到不能詳究的事的時候也往往兩存其說。另外史書中寫的,其實著史者也未必信他。史書不用甚信。史書便是史書 歷史真實便是歷史真實 其中也有差別。至於歷史小說便當他去娛樂了。不過此中也有善處,小說里叫人勸惡從善,醒世名言,想也是很好。我沒讀過歷史小說,不過想其中小說家事情可能詭偽、不實,不過他們的用心應當是善吧。可能類似蔡東藩 ——中國曆朝通俗演義?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


隨便扯兩句:
刺客信條中有一句「歷史是我們的遊樂場」。
大仲馬說「歷史是我掛小說的釘子」。
茨威格說「歷史是最好的詩人與劇作家,沒有任何作家能超越歷史」。
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固然不能完全客觀地反映嚴肅的歷史文獻記載的那樣的歷史,但它們為創作者和欣賞者提供了一個代入新視角解構歷史的機會。戰爭與和平也好、三個火槍手也罷,都是在用作者的嶄新視角顛覆人們對「歷史即史書所載」的認知。
這帶來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同時也催生人們對歷史的新看法,這樣來看,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自有其異於嚴肅的、學術的作品的價值。


小說會追求戲劇化而改編


歷史寫實還有評議,歷史小說是小說主要是講故事。


其主要區別是讀前者的人會鄙視讀後者的人,並認為他們是對真相一無所知的渾噩群體…當然,也可以將其提煉內容用紅色字體平鋪於彈幕頂層,以博諸君眉頭一皺…


皇帝的金扁擔


一是人物衣著的著筆吧。其實在真正歷史之中,哪有人一年到頭只穿一身衣服的

二是年齡虛化。經常把兩個實際歷史中可能沒遇到或根本不同輩份的人硬安排在一起

三是為了突出某一個人的某一種性格,而張冠李戴。比如一個故事中A是主角,於是把B的英勇事迹和C的聰明智慧都按在A身上,而把A做的一些讓人齒冷的事按在B和C身上。也有些是移花接木,比如三國演義中就把劉備棒打縣令按在張飛身上,把孫權火攻曹操的計謀按在周瑜身上。好處是角色性格更突出了。

說到底,最大的不同應該是歷史有研究和考證的價值,而歷史類小說在歷史方面沒有什麼考證的價值。小說更多的文學價值,是記錄市井生活的價值,是見證時代的價值,是傳達人民意志的價值。


有些史書,其是就是魔幻主義小說
有些歷史小說,其實在講述歷史。


小說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吸引讀者,這決定了演義的歷史必須迎合百姓的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評價標準,而不能採用歷史研究者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改變後對人物的刻畫也要相應變化,我想這應該是歷史和歷史小說的主要區別之一。
比如對於三國來說,曹操在歷史學家處的評價是遠高於劉備和孫權的,但由於曹操尤其是統一黃河流域之後的曹操的私德不佳,老百姓會很直觀的認為曹操不是一個適合做朋友的容易相處的人,相比之下劉備就可愛多了,老百姓才不管歷史上誰建立的功業更大誰治國的理念更高明。因為這樣一些原因,宋朝之後民間的三國故事中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揚劉抑曹的傾向,而三國演義繼承了這種設置。這一種設置最終使得諸葛亮和周瑜等重要人物的描寫都做了很大的改動,從外形到事迹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羽扇綸巾」這樣的儒雅形象從周瑜變到了諸葛亮身上,周瑜自己也從一個一流的軍政統帥變成了一個嫉賢妒能的人。


以上


推薦閱讀:

在漢朝如何才能封侯?比如李廣的功過是如何相抵以致於不能封侯?
如何考證毛澤東對魯迅這一評價的真實性?
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
蒙古人有精密、系統的兵法嗎?若無,為何能擊敗兵法理論發達的宋將?
怎樣評價本傑明·富蘭克林?

TAG:歷史 | 水滸傳書籍 | 三國演義書籍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