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為傀儡,權力極弱時,親手暴力奪權的現象為何鮮有發生?

太后攝政,皇帝基本無權,在某一天朝會時皇帝親手刺殺太后並宣布要實際掌權。會有什麼後果?進一步,有沒有類似的方式?比方情景為太后為慈禧的時候。或者太后為武則天的時候。 是什麼原因阻塞了這種最原始的暴力奪權道路呢?
重點一:皇帝殺人,並且殺的還是實際掌權者,到底會怎麼判罰?皇權在這裡有多大效用呢?
重點二:為什麼一定要採用親手的方式? 有沒有其他的類似方式嗎?
我先做個淺淺的解釋吧:一是因為隱蔽,容易成功;二是當時根本不會有自己的死士,就算有,也無法靠近太后。
重點三:這時需不需要皇帝也有自己的核心力量,如果有,需要多少力量為臨界點?


謝邀 不好意思今天才回答

其實這屬於常識問題,這就如曹操不敢稱帝一樣,殺皇帝容易,但是稱帝難;同樣,殺死篡權者容易,但是坐天下難

因為坐天下需要一套完備的官僚體系(包括軍隊)來支撐,如果你是皇上,但官僚體系卻沒掌握在你的手裡,還是沒實權;所以,一朝君子一朝臣啊;

  • 董卓即使控制了皇帝,但是官僚體系卻變成了十八路反王
  • 漢宣帝時代,官僚體系掌握在霍光手裡,如果漢宣帝殺了霍光,軍隊就會叛亂(或許總司令是霍光的小舅子,他怎麼可能聽你皇帝的?!)
  • 至於李世民能殺李建成,那是因為李建成本人並沒有控制官僚體系(李建成只是個太子)
  • 神龍政變之所以成功,最關鍵的是張柬之的支持,武則天長期不上朝,官僚系統被宰相張柬之控制了,加上他們的政變是偷襲,自然成功了;沒有張柬之的支持,即使李顯奪權成功,也未必能控制天下

坐天下的關鍵是要有一套自己的支持系統(官僚系統或者是軍隊),控制了官僚系統,慈禧可以殺光緒,但是光緒不敢殺慈禧;竇太后可以隨時換掉漢武大帝,但是漢武帝卻不能殺掉竇太后;


我就簡單地以光緒皇帝和慈禧為例子吧。

1.
清末李元伯《南亭筆記》里記錄了一則「雞蛋問題」,說的是光緒小皇帝喜好吃雞蛋,一天要吃四個。四個雞蛋在光緒時期也就十二三個銅錢而已。而御膳房獅子大開口,開價整整三十四兩銀子。光緒有次與他的老師翁同龢閑談,說道:「雞蛋真好吃,可這東西這麼貴,翁師傅你能吃得起嗎?」翁同龢深知其中貓膩,知道是內務府的人虛報冒領,但又不便直說,只好推脫道:「回皇上,臣家中或遇祭祀大典,偶一用之。否則不敢也。

2.
光緒必須每天幾次給慈禧請安,慈禧不讓起身就一直跪著,強迫他對她言聽計從。慈禧對光緒十分嚴厲,一般都對他苛刻而冷酷,稍有不順就罰跪不起,在身體和精神上給他施加很大的壓力。光緒從4歲開始,就這樣在慈禧的控制安排之下生活,作為皇帝,少了很多自由,他甚至不能自由地與親生父母見面,這使得他的親生母親、慈禧太后的妹妹、醇親王福晉常常暗自垂淚,卻也不能對自己的姐姐說什麼,只能忍受骨肉分離之苦。

這兩個其實都是段子。
但事實上參考光緒的奪權手段,你就會發現,這些東西都差不多。我甚至可以說,樓主去當皇帝,都會比光緒強。
但凡這種傀儡皇帝,一般養在深宮,身邊能接觸的無非是幾個太監,幾個老師,如此而已。。對政治不了解,對軍隊也不了解。性格上呢?懦弱,膽怯,無能。這樣的人才叫傀儡。

所以康熙能殺鰲拜才如此為人佩服,實在是能人所不能啊。

——

三歲的沖帝突然死去,大權臣外戚梁冀不甘失去權力,不服群臣反對,再次擁立了一個小皇帝——年僅八歲的劉纘。是為漢質帝。

  梁冀完全是為了自己專權而擁立劉纘,自然不會把劉纘放在眼裡,天天橫著走,朝中只有太尉李固等少數老臣還敢與之鬥爭,但也結果往往是以失敗告終。可是讓梁冀想不到的是,這個八歲的小皇帝,竟敢於公然表達對他的不滿。有一天,在朝堂上,劉纘當著群臣的面,指著梁冀說「這是個跋扈將軍啊。」。梁冀一聽,不得了,這孩子也太「早熟」了,哪兒能當傀儡啊。就準備除掉劉纘。

  劉質喜歡吃餅,梁冀就讓手下把毒下在餅里,劉纘吃後,感到很難受,小皇帝知道李固是忠臣,就派人快快召李固來。李固連忙進宮,此時劉纘已經快不行了,李固忙問「陛下得了什麼病?這是怎麼回事兒?」劉纘支持著說了句「吃了塊餅,肚子脹痛,如果得到水應該還能活。」劉纘不嫌麻煩偏要向李固要水,說明這個「早慧」的孩子已經看出是身邊人下毒了,如果請身邊的人救自己肯定不行,李固是忠臣,或許肯救自己一命吧。

  梁冀當時也站在一邊,恐怕小皇帝真的喝了水能得救,就跟上了一句「喝了水恐怕會嘔吐的,還是不要喝了。」身邊的人聽了,當然就沒有人敢把水給劉纘了。李固進宮當然沒有帶水,他也沒有權力親自在宮裡找水給小皇帝喝,最後只有眼看著質帝活活痛死。

  對於質帝《後漢書》的作者范曄做了一個點評「質弒以聰」,就是說,梁冀就是因為劉纘太聰明了,才殺害了他。都說好奇害死貓,現在看來,聰明也能害死人啊。

當然你說聰明一點就沒事?抱歉,聰明的就要死。。

——
曹髦見自己權力威勢日漸削弱,感到不勝忿恨,於公元260年(甘露五年)五月初六夜裡,命冗從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在陵雲台部署甲士,並召見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對他們說:「司馬昭的野心,連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廢黜的恥辱,今日我將親自與你們一起出去討伐他。」王經說:「古時魯昭公因不能忍受季氏的專權,討伐失敗而出走,丟掉了國家,被天下人所恥笑。如今權柄掌握在司馬昭之手已經很久了,朝廷內以及四方之臣都為他效命而不顧逆順之理,也不是一天了。而且宮中宿衛空缺,兵力十分弱小,陛下憑藉什麼?而您一旦這樣做,不是想要除去疾病卻反而使病更厲害了嗎?禍患恐怕難以預測,應該重新加以詳細研究。」曹髦這時就從懷中拿出黃絹詔書扔在地上說:「這樣就已經決定了,縱使死了又有什麼可怕的,何況不一定會死呢!」說完就進內宮稟告郭太后。王沈、王業跑出去告訴司馬昭,想叫王經與他們一起去,但王經不去。[35]
三國志12的曹髦
曹髦隨即拔出劍登輦,率領殿中宿衛和奴僕們呼喊著出了宮。司馬昭的弟弟屯騎校尉司馬伷在東止車門遇到曹髦的軍隊,曹髦左右之人怒聲呵斥他們,司馬伷的兵士都嚇得逃走了。中護軍賈充從外而入,迎面與曹髦戰於南面宮闕之下,曹髦親自用劍拼殺。眾人想要退卻,賈充軍將敗,騎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說:「事情緊急了,你說怎麼辦?」賈充說:「司馬公養你們這些人,正是為了今日。今日之事,沒什麼可問的!」於是成濟立即抽出長戈上前刺殺曹髦,把他弒殺於車下。[35]司馬昭聞訊大驚,自己跪倒在地上。太傅司馬孚奔跑過去,把曹髦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著說:「陛下被殺,是我的罪過啊!」[37]

那你勇敢一點呢?抱歉,你太勇敢了。也要死。
——
總而言之,你聰明要死,蠢也如此。你勇敢要死,你懦弱也要吃虧。
畢竟是傀儡。以弱擊強,能如此,也不錯了。

——
當然,也有例外。
靠太監!

這個。你可以參考唐朝中後期的歷史。
基本上,可以稱之為宦官時代。

皇帝稱呼為宦官為「阿爸」「阿爹」

說真的。我覺得還不如安安心心當傀儡。。。。。是不是,至少每天大魚大肉。。美女盈懷。。非要爭個天下何苦來呢,


帝王權利極大,禍害也大。為了爭權,殺了就殺了唄,有什麼奇怪的。
當然表面上,親手殺了也不能承認對不。就說個暴病身亡,或者說被刺客殺死,或者說這個那個的。
這裡面的關鍵,就是別讓人看見,但是像慈禧這麼精明的人,很難給你單獨相處的機會。
有那單獨相處的情況,燭影斧聲,千古之謎了。
要慈禧覺得單獨見你沒什麼危險----那需要偽裝成什麼程度,光緒是沒這個本事。


當權者即便被殺,還有當權者的副手,或第二大權者,他們很快就會取而代之,沒殺手什麼事。除非傀儡有能力成為第二力量,否則也不過是替人殺人而已,自己撈不到什麼好處,弄不好小命就沒了。


因為覺得權利背後只有一個人只是我們這些小市民一廂情願的想法.

劉皇叔是皇室正統,可是一兵一卒一塊碎銀兩都沒有的時候,他就只是個編草鞋的.
一個傀儡皇帝,還不如編草鞋的劉皇叔呢. 你敢在皇宮內玩三結義嗎?

就算是當上了千古的明君,也不是一個人的事,
隋文帝楊堅的背後,有他老婆獨孤皇后所代表的關隴勢力.
唐太宗李世民的背後,有他老婆長孫皇后所代表的北魏宗室的勢力.

說到底, 中國自古以來,皇權是一個人的,可是支持皇權的勢力,卻萬萬不可能只是一個人的. 而多數時候,皇權還得被其它的勢力牽制呢 改朝換代的時候,皇上換了只是最後的一個結果,而水面底下那些錯綜複雜的利益交換,勢力更迭,才是歷史的主體.


就比如題主舉的例子,武則天攝政的時候. 朝堂之上,有多少是她的人,又有多少是皇帝的人呢?

================================================
順便夾帶一點私貨.其實你看啊,歷史上的有作為的君主.娶的老婆家裡都很有勢力啊.
因為有老婆(家勢力)的支持,才能執行自己的想法啊.

所以, 男人娶得好很重要啊!


明天詳細回答你
---------------------------------------------------
昨天手機在刷,今天用電腦打字再回復你。

回答問題之前先說說為什麼會出現傀儡這一現象。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嗎,為什麼名義上的一把手已經失去權力了,他的命令下面就隨便聽聽,他既不能獎賞人也不能懲罰人,但是掌握實權者卻就是不能踢開他自己坐上去,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一把手是傀儡這種政治現象其實在古今中外都是一種常見的格局,有的時候甚至是一種穩固的結構,持續一百年甚至幾百年(比如契丹前期還有日本的幕府時代,都是作為制度被固定下來了)。其實出現這種格局的背景大多都是最強大的實力派不能完全的掌控局勢,他的盟友或者對手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實力派。


眾多的實力派尊崇一個傀儡其實就是對最大的實力派的制約,在大實力派侵犯他們的時候,大家可以容易的團結在一個旗幟下反抗(大家可以一起高呼「忠君愛國」「再造共和」之類的口號一起修理他)。


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掌握實權者的對手從來就不是他上面的傀儡(哪怕這個傀儡是皇帝),曹操的對手不是漢獻帝,爾朱榮的對手也不是孝庄帝。實權者如果沒有清除各種反對勢力,降服各種觀望勢力,他是不敢強充大頭的,否則袁世凱大家都看到了(當然他也可能永遠都做不到這一點,於是這種格局就長期的持續下去)。所以曹操要清理的不光是袁紹、呂布,他還需要清理孔融、崔琰、荀彧,否則他就得繼續給漢獻帝磕頭(當然現實中曹操遠離皇帝經營他的鄴城小王國去了)。


現在可以回答提主的問題了,傀儡之所以是傀儡,就是他已經失去對局勢的掌握了,掌握實權者已經把和他緊密相關的人安排在各個方面了,這種時候單純的暗殺、消滅肉體已經沒有太大意義。曹髦還沒有靠近司馬昭就死了,其實哪怕曹髦衝進去吧司馬昭砍死了,難道司馬家族的其他成員就會聽他的了?


所以說單純的安排暗殺暴力奪權不難,難的是事後得能控制局勢啊。不要說那種不管不顧的做事方式了,就算是判斷錯了局勢後果都是極嚴重的。少帥作為天下一大諸侯比傀儡厲害多了吧,一旦錯判局勢引得天下匈匈一片聲討,結果都是被消滅、被收編、被囚禁。


最後回答提主的幾個重點
重點一:皇帝殺人,並且殺的還是實際掌權者,到底會怎麼判罰?皇權在這裡有多大效用呢?
曹髦,孝庄帝就是榜樣,輕則囚禁,重則賠命,再重就是帶著全家去死了。


重點二:為什麼一定要採用親手的方式? 有沒有其他的類似方式嗎?
實際上歷史上真實的暴力奪權親自動手的是極少數,只要有一兩分希望,敢於提著頭跟皇帝冒險的人有的是。如果完全沒有希望,不會有什麼死士,只會出現告密者。


重點三:這時需不需要皇帝也有自己的核心力量,如果有,需要多少力量為臨界點?
看完了上面的一大篇,還需要回答嗎?

寫一大篇也不容易,有不同意見的朋友歡迎理性討論,不要吵架。


題主所問的是中國古代帝王成為傀儡的眾多情況中,最多見的——外戚干政。

首先外戚干政非常難以解決,因為外戚對於朝局的控制具有合法性,首先中國封建社會是家天下的制度,所以就必然要有家族勢力的培育。這不僅僅是漢武帝尊儒之後,講以孝治天下才提出來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也都有強大的外戚勢力(如大家比較熟悉的秦始皇嬴政的媽媽和曾祖母——趙太后、宣太后等),這是家天下制度所必須的一種道統。隨著儒家文化進入政治,中國文化當中,孝道成為了最核心的文化基因。這是母后干政的開始,也是外戚難以剪除的主要原因。

當然歷朝歷代的政治氛圍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李唐前期外戚勢力就很強盛,以致出現了武則天稱帝這種事。其實是源於隋唐以來,父子君臣之間的非正常繼位的傳統和異常激烈的皇位角逐——隋煬帝陷害哥哥繼位、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繼位、太子承乾政變被廢,李世民的好幾個兒子都因為爭儲而被殺、被廢等等很多事情。所以李治成為皇帝之後,對皇位最大的威脅就來自於兒子。所以他選擇了和武后聯手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削弱兒子的影響力。最後扶植起了強大的外戚勢力。

外戚對於皇權來說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就是她即使掌權也是暫時的,因為外戚沒有登上大寶的合法性(武則天這種沒轍,皇帝活著的時候都默認她干政,死了以後就更不必說了,當時能力強的皇子實在是木有,所以各種機緣吧),這與宦官勢力一樣,在皇帝看來都比自己的兒子更加值得信賴。在權力的平衡過程當中不斷傾斜,就會導致太后獨大的情況出現,特別是主少母壯的時候。


再者,漢武帝尊儒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就是解決政權合法性的問題。篡位成功的帝王在中國古代非常少(相比於按照正常程序即位的),而篡位之後他們雖然具備了權勢,仍然終身面臨一個巨大的痛苦——政權合法性問題。這個問題是歷朝歷代(包括本朝)統治者都必須解決的問題,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那天天都可能面臨被別人革了命的危險。尊儒之後,從政治理論上來說,皇帝都是「順天承運」,順應天命、天道而得到皇權,那麼皇帝就要尊崇天道,以孝治天下,如果皇帝自己弒母,那你還有道嗎?還有合法性嗎?一個人殺死自己的母親,那連畜生都不如,有什麼資格做皇帝啊?

本來兒皇帝就勢弱,還做這種授人以柄的事情,這不是等著被廢么——古人云:no zuo no die!

慢慢熬著,等著老傢伙死了,自己羽翼豐滿了。再慢慢收拾老娘舅,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參見:剿滅諸呂、竇嬰被殺、武氏族諸等故事)

因為外戚具有合法性,所以採用「殺人」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執政者首先應該解決的是政權合法性問題,肉體消滅的方式看似簡單,實則——沒用。權力的爭奪戰從來不是那麼簡單。外戚勢力不是太后一個人組成的,所以殺了太后,強大的外戚集團只會反撲——廢掉不守孝道的皇帝,再換一個聽話的皇帝。

即使能夠撲滅外戚,但是如果朝中存在其他強大的政治集團,皇帝撲滅外戚的做法就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皇帝的角色設定就決定了,要贏,就必須讓自己成為boss,而不是為別人開路。其他政治集團必須都處於「既弱於皇權,又能夠彼此牽制」的狀態是最理想——否則,任何一股勢力崛起都有可能架空皇帝(趙匡胤黃袍加身——軍閥勢力崛起;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朱棣靖難之役——皇子勢力崛起;劉瑾、魏忠賢——宦官勢力崛起;東林黨——文官勢力崛起……)

總結:皇帝——這份工作不好做。


殺了十常侍引來董卓,殺了董卓有了李榷郭汜,殺了李榷郭汜諸侯割據了。


第一,因為皇帝被控制從小沒見過啥世面,很慫。 第二,還是很慫,我一直覺得光緒一刀捅死老佛爺,天下大有可為。


殺權臣比較成功的幾個。
1.康熙殺鰲拜
2.宇文邕殺宇文護
誅殺權臣,還是要有自己的基本盤的。
康熙誅殺鰲拜,自己手裡不是沒有牌的。 岳丈索額圖雖然不如鰲拜,但是畢竟是索尼的兒子。手裡是有勢力的。額比隆是個牆頭草,跟鰲拜也有矛盾。沒必要為了鰲拜出頭,得罪皇帝。
康熙喊一句只問首惡。鰲拜餘黨就老實了,再加上索額圖,額比隆領導行政系統。也就壓下來了。

宇文邕和宇文護,是家族內部勢力逗。之前幾個有兵權的大V,都被宇文護收拾了。看著宇文護倒台,樂不得的。

可見權臣要消滅就要在根基不牢的時候。此時尚有反對派,把權臣搞死,反對派自然出來幫你站台。

成功殺了,之後被反撲的
1.誅殺董卓
2誅殺爾朱榮

董卓殺的挺成功。事實上,董卓一死,他手下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麼辦。李傕,郭汜,徐榮,張濟各自打算。像康熙一樣,只誅首惡,可能有機會回到正常的軌道。但是王允的行為,搞得李郭二人害怕,加上賈詡的攙和。最後變成一團糟。當然最重要的是,當時皇帝沒有自己的基本盤。能保境安民的官員就算不錯了。哪有能力勤王。
爾朱榮也是一樣。 北魏皇帝沒有自己的基本盤了,也就徹底完蛋了。


權力極弱 說明身邊沒有可靠的有能力的人來做為親信 這種情況下 一是沒有足夠的暴力讓你來動用 能用的可能就近侍的太監 二是很容易走漏消息 一旦泄露秘密 將萬劫不復
權臣不是一個人 而是一個大的利益集團 它能控制皇帝 一定是掌控了朝中大部分部門 尤其是軍隊 唐代太監能廢立皇帝就是掌握了軍權 所以傀儡皇帝叫不動人
如果運氣特別好 殺死了權臣 權臣的班子還在 他們不會聽你的 會再推出新的權臣 傀儡皇帝不是死就是廢
康熙能扳倒鰲拜 因為康熙背後有勢力支持 不是孤家寡人 孝庄太后支持 孝庄背後是蒙古王公 索家支持 索尼是三朝元老 把自己孫女嫁給康熙可不是白嫁的 鰲拜不比曹操 遠沒有把控朝政 所以康熙可以得手


高貴鄉公曹髦嘗試過一次,看見他的結局也就沒人嘗試了。


那個局面,應該會跟袁世凱掛了之後軍閥紛爭的局面差不多。

另外,曹操待漢獻帝其實算不錯的。


從實際操作角度來看,刺殺的可行性不高。靠自己能力上去的當權者,知道誰是他的威脅,如果不能除掉這個威脅,就要派親信監視。所以康熙殺鰲拜,還要做半天表面功夫,掩人耳目,培養了幾個親信,才敢動手,說明了康熙的謹慎,並且即使成功,也可能被鰲拜黨派反撲,這是康熙的膽大,所以這件事才流傳後世。


就是一句話,實力才是根本,與是不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無關。權利在誰手上,誰說了算,敢造次就死無葬身之地。


有人試過,也成功殺死了權臣,但發現結果是滅亡得更快,參考北魏孝庄帝殺爾朱榮


宇文邕殺宇文護就是直接動手的。


關鍵是漢武帝後獨尊儒術,還有古代信息傳播的很慢。而且非常推崇禪讓減少社會動蕩,堯帝把位置禪讓給舜帝,每次篡位時候都會被聰明的儒家大臣引用為美德,曹丕篡漢獻帝就是禪讓,漢獻帝繼續享受富貴。而且古代人對祖宗祭廟看的很重, 死後能有香火比重至少有50% 以上, 所以曹操, 司馬懿都很聰明, 留給後代去篡位, 自己保底有祭廟, 還有個太祖的稱號, 一般奠定基礎皇帝的稱祖, 有重大貢獻皇帝稱宗.


鰲拜根本就不算是權臣,順治的託孤大臣索尼排第一名,遏必隆雖然黨附鰲拜,但也不是馬仔。還有個孝庄太后,外面還有八旗王公貴族,滿清還是奴隸制部族。鰲拜本人也沒有類似爾朱榮或者司馬昭的軍功與對政權的控制力。

康熙操之過急了,無論是鰲拜還是吳三桂,康麻子做事都太毛躁了。


明智光秀殺了織田信長,結果豐成秀吉當了老大!


推薦閱讀:

為什麼西方國家對於慈禧太后的評價和中國人自己評價西太后不一樣?
如何評價清末改革(1902-1911)?

TAG:歷史 | 革命 | 武則天 | 慈禧太后 | 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