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行樂圖》中的雍正為何身著漢服?

近來,故宮製作的動態版《雍正行樂圖》頗有樂趣,結合歷史背景的情況,其中的雍正身著多身著漢服扮演各種角色,令人疑惑,請問這是為什麼?

視頻封面視頻:動畫版《雍正行樂圖》走紅 網友直呼好萌視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古時也有cosplay。

——上面是玩笑話。


其實行樂圖上面所畫的,倒也未必是真的這樣穿了。有不少行樂圖的風格跟仕女畫倒是差不多,怎麼看也不像寫實,倒有可能是腦補。

漢裝行樂圖是雍正乾隆父子很喜歡的主題,大概他們也覺著漢裝很有文士之風,所以喜歡讓人畫出來仿著玩。這其中有一些裝束看起來有板有眼,但有一些就怎麼看都不太對……比如:

雍正行樂圖之一

雍正行樂圖之二

——我認為這些絕對是腦補的……


乾隆同志繼承了其父這方面的審美,也是個愛好畫漢裝行樂圖的。同理,有一些畫看起來就不大對勁,比如:

弘曆雪景行樂圖

——你瞅這倆孩子革帶束的……這明顯是從明代想像宋朝革帶系法的畫上模仿而來的。不符合明代革帶樣式系法,跟宋代也不搭邊。僅從這一點上,絕對有理由懷疑這些裝束實際並沒有穿在畫中人的身上

當然還是有些畫的很是像模像樣的,比如——

雍正行樂圖之三

乾隆觀孔雀開屏圖 細節

下面一幅的表情明顯是陶醉在自己金光閃閃高大上文士風(bi)范(ge)的YY中:

乾隆古裝行樂圖

這些就說不好是不是真的有穿這些衣服。


故宮此次大概只做了漢裝的,但實際上雍正乾隆父子很多行樂圖(cosplay YY 圖)還有很多不是漢裝的,比如:

雍正行樂圖之四

——上傳的時候我才注意到,這是我頭一次在畫上看到了Suihun(男子大耳墜)的存在。

雍正行樂圖五(這個不知是哪個民族的服飾,西域?)

雍正行樂圖六

——這個好像乾脆就是西方人服飾。考慮到雍正「四力半」的梗,我嚴重懷疑這個場景也不是真的2333.

雍正行樂圖七

——這個不知道是哪個……看到革帶,以及「四力半」的梗,懷疑也不是真的場景……

雍正行樂圖八

……

絕對是腦補吧!


乾隆時代也有不少~比如著名的這張女子戎裝像(不少人傳說她是香妃,但實際不是的):

——西方人像風格顯著。

我個人認為這不過是皇帝及其家人,在無聊的生活中的一點小樂趣罷了。有點類似於現代人在景點穿個古裝照個相。拿回家留作紀念。

那時候沒這種條件,很多「景點」估計也是腦補……服裝上面,我個人認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並沒有真的穿在身上的,應該也屬於腦補

沒事就掛牆上看看,給生活增添一點樂趣和藝術性。

僅為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還望行家指正


雍正畫像,大抵分為下幾種情況:

一,表現帝王日常生活政事寫實風格的。

比如朝服像、讀書像、便裝像、雍正臨雍講學圖、雍正祭先農壇圖,雍正圓明園觀花行樂圖等。這和明宣宗行樂圖出警圖,明世宗入蹕圖性質比較類似。

在此需要說明的是,行樂圖自古有之,古代壁畫墓葬上的晏居圖也是行樂圖的一種。唐、宋、明等朝代都有宮廷行樂圖流傳於世,並非清代獨有。

二,Cosplay向的。

這種情況又可以細分翻摹型、典故+常見題材型、原創古風型三種。

《雍正耕織圖》屬於翻摹型,原畫為南宋樓儔所繪,雍正為皇子時,令人以自己及妻妾形象替換了原畫中農夫和農婦的形象,並更改了配詩。

而《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中的人物形象,則多以典故和常見題材入畫。

舉幾個例子:

1、 曼倩偷桃

傳說中東方朔之所以得以長壽,概因其有仙緣,偷去王母娘娘蟠桃園中仙桃得以享用,這個題材亦為古代繪畫雕刻傳統題材,用於表達長壽之祝願。當然傳統題材中人物形象仙風道骨,雖筆墨勾勒不乏詼諧,卻很少流露出似畫中這般戲謔(逗比)的神情,這自然是皇帝的惡趣味使然。當然也有雜劇作者與其有著相同的品味,曾看過清代知州楊潮觀的《偷桃捉住東方朔》,意境與此行樂圖頗為相合,特別是「人人說我慣偷桃,真比猿猴手段高」一句倒是很符合畫中人得瑟的神情。

1、 清流濯足

典出屈原楚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濁吾足。」寓意不為塵俗所染,品質高潔,以此為典入畫者甚眾,如《管寧濯足圖》,我們熟知的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及其師周臣就都有畫過類似的題材。

2、 東籬採菊

典出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雍正於此圖中化身為陶淵明。

除此之外,像乘槎升仙,演繹釋道和尚的也應有典,但因缺乏題跋,所以無法確定。又如臨詩題壁、松澗鼓琴、觀書垂釣、采芝圖等都屬於古人常用的繪畫題材,或體現一般文人墨客之雅趣,或求仙問道,寓意吉祥。當然也不排除其cosplay了李白、伯牙、柳宗元等人的可能性,但並不能作為確論。

至於西洋裝刺虎圖則純屬想像了,這和乾隆刺虎圖的寫實風格大為迥異,也反映了二帝生活情趣的差異。

至於原創古風這一類型,既有像十二美人圖這類命題系列的(背景題跋多見《雍邸集》,美人把鏡圖、美人展書圖等),又有其與妻妾漢裝園居晏起圖,虛實相間,別有味道。

康雍乾三帝皆有很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對漢文化了解甚深是一回事,但絕不會嚮往成為漢人。乾隆帝就很明確的說過「不過是丹青遊戲,非慕漢人衣冠」。所以我並不認為這種書畫遊戲有多麼強烈的政治目的,如果要籠絡漢人,以示滿漢一體,圓明園泛舟觀花、重陽節登高,賜園於御苑附近,這種對於漢臣的重視,親切而自然,效果豈不是更好。況且若口惠而實不至,僅僅做個樣子,又有什麼用呢,關鍵是漢臣政治地位的提升啊。雍正朝相較於康熙朝,出任督撫要職的漢臣增多,朝鮮對此亦有風評,朝中也有對皇帝重用漢臣之譏議,是以皇帝對滿人宗室加以安撫,承諾如果滿漢皆有能力出眾的人(善人),優先用滿人,優先用宗室。如此怎麼可能會如有些人想像的那樣,借行樂圖表示自己傾慕向漢,這根本說不通的。

況且對比其他朝代行樂圖,其實從題材上並無過分之處,寫實、抒情言志、娛樂遊戲,不外乎如此,只不過細節上帶有鮮明個人印記罷了。


狂躁、抑鬱、高智商。


簡要回答……
①雍正年間,前明遺民悉數離世,中土人士早已認同清國子民身份,同時認同新朝標準服飾,將前朝服飾視為古裝、戲服和宗教服飾,也就是說這時絕大多數漢人看見漢服不會感到辛酸,剃髮易服的風聲早已過去。
②《雍正行樂圖》純屬皇家珍藏,只要不出意外就不大可能流落民間,最多也就是給大臣們看看娛樂娛樂,即使被公開也是百年之後的事情。雍正不必擔心畫作公開給他帶來的不良影響。
③行樂圖是畫,但不一定是寫實,有些衣服雍正可能壓根沒穿。這個其他答主也提到了。
④即使是寫實,以雍正年間的現實情況,能做出畫中的衣服給人穿的也只有宮廷。民間裁縫也做漢服,但只做僧道服飾、戲服和壽衣,不能給成年男性隨便穿,否則面臨殺頭的危險。宮廷則不一樣,雍正要穿沒人能怎麼樣,更何況雍正也沒穿這些招搖過市或者登大雅之堂。

⑤雖說《雍正行樂圖》難辨寫實與否,但乾隆穿過漢服確是真事,承德避暑山莊收藏著當年的畫像,提著筆在書房坐著,絕非雍正式的cosplay,說明乾隆對漢服還算真愛。但這幾幅畫像和雍正的畫一樣,自娛自樂而已,不可能「流出」。

綜上所述,以我的話說,如果《雍正行樂圖》是寫實的,那麼圖中的服飾就是中國歷史上「影樓裝」的最高境界。也只能叫影樓裝了,因為平時不能隨便穿,也不是什麼宗教服飾或者戲服,只是穿著玩玩而已,在自己家放著不給外人看,也不用考慮什麼影響。


不管是什麼情況,有一點很諷刺,當初下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滿清貴族,那些將漢人的漢服血腥撕毀的人 那些不準漢人穿漢服留漢式髮型(法律規定一定要留滿人的辮子,穿旗裝馬褂,否則除以死刑)以至於漢人不知漢服為何物的人,卻附庸風雅的穿著漢服仿漢人的文雅。真是莫大的諷刺


電視劇《雍正王朝》有個場景,雍正帶著西洋假髮,讓西洋宮廷畫師給他畫像,據說雍正是喜歡cosplay的。


研究者在研究清宮檔案後指出,乾隆皇帝對宮廷畫師的控制相當嚴格,這種控制在繪製皇家成員肖像時尤其明顯。宮廷畫師必須嚴格按照一系列標準並且只有在初稿被審查、通過之後才能正式繪製。乾隆以前的清帝應該也實行了類似控制,因為康熙、雍正的帝王與后妃肖像展現出相當一致的嚴格模式。將此類肖像與行樂圖作比較,強烈反差令人咋舌。
清朝伊始,滿族統治者就極為強調其民族服裝的重要性,拒絕接受改換漢服以顯示天授皇權。而清宮的許多美人畫和此問題中的行樂圖都顯示出一個諷刺性,畫中所表現的正是被嚴令禁止的情境。真實的情況是嚴格的法規似乎更激起法規設立者在私下裡對所公開禁止的事物的興趣。
另,明代直至清代,才子佳人的主題濫於小說戲曲之中,有關順治帝與名妓董小宛的故事廣為流傳。雖然此類事迹似乎是把才子佳人的故事移入清宮,宮中繪畫如行樂圖、美人屏等則證明了滿族王公很可能促進了這種故事的流布,甚至直接參与了對與漢族美人浪漫情事幻想的製造。
綜上,我認為行樂圖中的漢服寓意有三:1.對錶面禁止的漢族服飾的一種叛逆的興趣;2.時下流行的才子佳人的浪漫幻想(跟cosplay意思差不多);3.政治上表達對漢族文化的親近和統治者的征服感。


我看都是雍正同意的,如果雍正心情好,會要求畫一個裸體的,其實我屋裡有一張。你等會,我找找去。

「畫or死,你選一個?」


補充一點:雍正皇帝奪嫡即位,朝野眾說紛紜,胤禛因此較歷代清帝更篤信祥瑞之說,常近禎祺之象,以闢謠言。宮廷畫師如郎世寧等遂為天子繪祥瑞圖畫,而某些藝匠則以不同材質巧制各種如意等,以悅君心。
祥瑞圖畫以桃為畫面的居多,桃乃吉祥長壽之徵,桃枝又能辟邪;而八為吉祥之數。歷史上有不少關於桃的典故,陶潛在《桃花源》序中述一名漁人沿溪前行,入桃花林,通山中小洞,達世外仙境;《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與張飛三英雄,雨於桃園結義;傳說西王母種有仙桃,三千陽春始一花,果實要待三千年才成熟,用以宴請眾仙;西漢有傳奇文人東方朔,機智詼諧,據說曾盜桃,吃而成仙;《西遊記》中,機靈的孫悟空也曾盜蟠桃,後隨唐玄奘遠道西天去取經。
所以重要一點就是結合祥瑞以正視聽。


雍正本來就愛好cosplay,漢服不過是他眾多類型的COSPLAY服裝之一,專門拿出漢服來分析並沒有意思。

下到分析出什麼他們覺得漢服很有文士之風,上到上綱上線扯出什麼政治成分,凈tm瞎j8扯淡。

那雍正穿西服是不是也是為了愚洋人的民、尚洋人的雅?

照我看他故意身穿西服捕殺中國東北虎,妥妥的表明了他洋奴滿奸之心啊。


都什麼狗屁


樓上匿名所說極是,歷史上的皇帝只要不是荒淫無度不理朝政的,有點政治胸懷的,他們在大庭廣眾之下做的很多事都是政治成分居多(比如題主所提的行樂圖就是想告訴漢人『我也是很喜歡你們的文化的,所以你們要乖乖的,多種田多交稅及時行樂不要鬧事啊~』)。
補:所以其他的那些」行樂圖「什麼的,也是出於這樣的目的。古代這種「宮廷」派的畫家往往都是身居官職的,出名的更是在宮裡當差,這些人不是畫畫得好就能混的好的,還要有長遠的政治目光才能自保,當然多數人都是更上一層樓,不但有長遠的政治目光還學會了揣測皇帝妃子王公大臣們的心思,於是你會看到很多雖然不是這些人授意下作出來的但依然很出名的畫作。為什麼?就是這些畫深得他們之心,所以就睜隻眼閉隻眼地默許了,不然早就跟你來個文字獄了。
這也是為什麼民間的某些知名草根畫家們只能平日里畫些什麼《春樹秋霜圖》之類的山水來抒發抒發自己的心境了。


補充一個我聽過的對行樂圖的闡釋吧,非專業,以下觀點僅供參考:

眾多的coslay可能包含一定的政治意義。清代的統治者並不只是傳統的中原王朝皇帝,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多民族帝國的領袖。在面向治下不同的民族時,他們往往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對該民族文化的了解、認同與親和。他們努力扮演好蒙古大汗的角色,還是藏傳佛教的保護者;他們在宮廷祭祀中也保留關外薩滿教的痕迹。
雍正製做的行樂圖同樣致力於展現他的各種面相。當然,這不妨礙他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其它樂趣。


跟現在小姑娘穿漢服拍照一個道理,cos始祖luli四


推薦閱讀:

晓美焰回到过去的时候, 那么过去的她去哪里了?
有沒有好一點的網路小說推薦?
以諸葛亮是穿越者為題材的電視劇/動畫該怎樣拍?
如果所有的古代愛國詩人或將軍皇帝感受了21世紀的現在再回去之後會是什麼感受或感覺?
諸葛亮如果穿越到現代會幹嘛?可推理,可腦洞?

TAG:穿越 | 漢服 | 清朝歷史 | 雍正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