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


反對贊數最高的Jo Jo的答案。反對用貨幣戰爭那一套去粗暴的解釋所謂「本質」。

請不要拿簡單的經濟戰觀點當萬金油來生搬硬套古今中外的一切問題。這和美國打伊拉克就是為了石油是一個層次的認識,一個自以為掌握了宇宙真理卻十分幼稚的認識。知乎的主流應該比這個層次高一些。

Jo Jo的答案最大的漏洞就在於,他實際上只是解釋了拿破崙入侵埃及和入侵俄羅斯的部分原因,而直接忽略了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七次反法同盟都是盟國先發動戰爭的這一事實。你難道要告訴我1805年,奧地利已經入侵巴伐利亞了,而拿破崙卻還在猶豫,直到有幾個大資本家衝進楓丹白露宮,告訴拿破崙皇帝:「你一定要封鎖全歐洲!去吧皮卡丘!」然後拿破崙就騎上馬開開心心的打到了奧斯特里茨?
你難道要告訴我1806年,普魯士已經向法國宣戰了,拿破崙卻還在猶豫,直到有幾個大資本家衝進楓丹白露宮,揮舞著幾張沒簽字的支票:「你一定要封鎖全歐洲!去吧皮卡丘!」然後拿破崙就騎上馬開開心心的打到了弗里德蘭?

至於入侵俄國,請不要忽略在戰爭之前,法國國內有多少反對的聲音,從他的元帥,大臣到社會名流。可是只要皇帝下定了決心,沒有誰能阻止他。你不要告訴我這個決心是幾個大資本家幫他下的。呵呵。再次說明了拿破崙時代的絕大多數時間,根本不存在大資產階級能對皇帝本人施加壓力的情況。這可是一個可以隨隨便便把羅馬教皇抓起來軟禁的人。

沒錯,1815年法國元老院確實拋棄了拿破崙,但這個時候的原因早就不只是經濟層面的了。

現代民主國家,各個以及集團可以通過博弈來對國家元首造成顯著影響。我不喜歡你的高稅收,我可以有一百個辦法讓你下次選舉舉步維艱。而近代完全就不是這樣。尤其是拿破崙帝國,一個通過鐵腕政治結束了大革命混亂狀態的強勢領導人,即使是全法國的大資產階級於他相比也處於弱勢地位。更何況,你們這些動不動就拿幕後推手來說事的人不要簡單的把大資本家們看成一個利益統一的整體。比如很顯然在拿破崙時代,軍工和製造業的資本家就和搞海上貿易的資本家在對英國的關係上是有不同利益取向的。

英國人可以為了銷售商品而去打一場鴉片戰爭級別的戰爭,可是你讓他為了銷售商品去打一場全歐洲的全面戰爭?資本家都是傻子么?你知道打起戰爭來擁有實權的國家君主可以直接把你的財產都徵收么?你真的以為在近代,資本主義還處在萌芽的那個階段,資本家聯合起來就可以對抗一個擁有實權的如此強勢的君主?況且資本家內部也並不是鐵板一塊。

一句話,決定拿破崙所作所為的不是外部的某人向他施加了壓力,而是他自己的思想就是資本主義的思想。他想搞掉英國,不是因為誰告訴他你要搞掉英國,而是他自己就很想搞掉英國。經濟戰的理論可以解釋一部分原因,可是拿破崙個人對榮譽的渴望,野心,對亞歷山大和查理曼帝國的崇敬,想一統歐洲推廣民法典,青史留名的慾望,都被你直接忽略了?

因此再次強調,簡單粗暴的拿經濟戰的理論來生搬硬套古今中外的所有人物,就是low+耍流氓。拿到一個理論就如獲至寶的當萬金油來使,民科範兒不要太濃。

-------下面回答題主的問題--------------------
分成兩部分:
第一,拿破崙戰爭為了打了15年?不能簡單地說成「為什麼拿破崙要打15年的仗」。因為上面提到過,拿破崙時代大部分戰爭並不是法國先發動的。
首先,各國為什麼要組織第一次反法同盟,原因很簡單,撲滅革命,為路易兄弟報仇。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句話,戰爭有他自己的運行規律,一旦開打,就會輕易失控,不是想停就能停的了。15年的拿破崙戰爭,從一開始的意識形態鬥爭,很快就變成了領土之爭,經濟之爭(我從來不否認經濟動機,再次強調只是一小部分),民族榮譽之爭。這個戰爭已經不是誰想停就能停的了,直到所有人都精疲力竭,或者那個征服者最終倒台。
拿破崙為什麼要入侵俄國,是他自己意識到俄國是大陸封鎖計劃的漏洞,並且,並且!只有征服了俄國,他才算真正的政府歐陸。請不要忽略這樣一個野心爆棚的人在做決定的時候,浪漫主義所佔到的比重。詳情請見那一時期拿破崙的談話記錄。根本不是什麼大資產階級要他去做這件事。是他自己想做。

並不是所有民族都像英國人一樣,是精打細算的shop keeper。而法國人,從來就不是。

第二,拿破崙為什麼輸了?
這個也不難解釋,首先,他把全歐洲都變成了他的敵人。拿破崙雖然是千年難遇的天才,但從今天的眼光來看,他的政策,尤其是外交和民族政策,是有非常大的漏洞和局限的。他選擇的是征服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而在讓他們歸順方面,所做的努力卻不足。有征服就必定有反抗。在法國以強力壓制剝削歐陸其他民族的時候,他們不可能不反抗,歐陸不可能有長久和平。

因此,拿破崙不能輸。歐洲君主們輸多少次都沒關係,因為漸漸的,德意志,奧地利,西班牙的君主們已經和他們的人民站在了一起來反抗法國的統治。拿破崙時代的後期,已經演化成了民族戰爭,直接導致了民族意識的覺醒和現代民族國家的誕生。

其次,從軍事上來講,法軍的優勢逐漸減弱。這一點其他答案有很好的描述,在此簡單總結一下。1,敵人們改革了自己的軍隊,學習了法國的優勢。
2,戰爭規模越來越大,使得統帥個人才能帶來的優勢被弱化。
3,陷入兩線戰爭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4,人力資源和國力被逐步耗盡。
5,法國始終無法真正的打敗英國。這就使反法同盟方面的資源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以法國當時所處的環境和法國所實施的政策來看,失敗是必然的。拿破崙能夠刷洗各國十幾年,最後被打敗前還能迴光返照,已經是一個奇蹟了。這也是拿破崙為什麼幾乎是世界歷史上最為傳奇的人物之一。

請不要用那套齷齪的理論來侮辱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天才。


瀏覽了一些答案,忍不住說幾句。

簡單的經濟決定論,應盡量避免。認為戰爭是打擊競爭對手、促進自身發展的觀點,也應該加以反思。另外,即使要從經濟方面來理解拿破崙戰爭,那首先也要分析一下他基本的經濟觀念,而不是用自己的觀念去替代。

夏普塔爾曾指責皇帝說,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商業交往的性質和重要性」。從拿破崙的氣質和政策上說,他從來沒有想到,法國應該像英國一樣,通過恢復和發展世界性海上貿易網路來致富,他對這個貿易網的全部運作機制不是很了解,對於英國消除大陸封鎖的能力,他在判斷上犯了錯誤,他的帝國觀念更接近於加洛林和羅馬的觀念,而非現代英國的貿易-殖民帝國。


從實際後果看,拿破崙的對外戰爭對法國現代工商業的某些部門造成了致命的損害,首先是與海外聯繫緊密的各沿海港口城市。1802年,法國與英國保持了短暫的和平,那一年波爾多有200多艘船駛往殖民地,進港船隻超過200艘,這個數字接近於大革命前。但到1808年,這些數字急劇下降,幾乎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所有沿海港口城市都是這樣。實際上,在拿破崙戰爭期間,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一片蕭條,這些地區經歷了人口減少和去工業化。因此到戰爭後期,港口資產階級成為反拿破崙的最堅定的支柱。(L. Begeron)

不能小看海外貿易斷絕造成的影響。沿海地區的貿易繁榮,帶動了幾乎半個王國,廣大農村地區是南特波爾多等城市的生產基地。因此,這些城市的蕭條對法國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F. Crouzet)

大陸封鎖和保護政策,可能的確促進了法國工業的發展,但它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效應。在作為工業革命龍頭的棉紡業,法國工業家為獲得原料而付出的代價,是英國工廠主的2-4倍。而法國工業品幾乎完全失去了海外市場。同時,由於道路建設不力,物流不暢,拿破崙佔領下的歐洲也難以形成有效的統一市場,如果說拿破崙時代法國的工業有所發展,那也是得益於國內市場和國家的關稅保護。(L. Begeron)

由於戰爭的影響,法國難以接觸英國工業界,無法在正常的競爭條件下進行技術革新,而且過於依賴國家的政策保護。如果說大革命前法國同英國的技術差距還可以彌補的話,那麼到拿破崙戰爭後,這種差距已經無法挽回了。(Fr. Crouzet)

無法判斷拿破崙是否失敗,或因為什麼失敗;但很可能,他的經濟思維和戰爭-經濟政策很多時候並不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


You can do anything with bayonets except sit on them.

他停不下來。不是法國人想打仗,是被逼出來的。但是,打贏是拼了舉國之力,一旦停下來,國內脆弱的經濟吃不下這麼多士兵,連養都養不起,所以只能以戰養戰,等著國家經濟恢復回來,就是賭自己一直能贏。


堅決反對排名第一@jo jo 的答案。如果答主既然認為背後的金主是主謀,那麼請具體說說是誰,如果是一個群體,那麼麻煩說一下裡面的突出代表,以及這些所謂金主是用什麼方式能夠操縱大權獨攬,惟我獨尊的拿破崙皇帝的,另外麻煩敘述時附上資料來源,省得大家懷疑你是自己編出來的。否則的話,這種陰謀論麻煩還是退散吧。

我不知道為什麼幾乎已經成為主流的觀點無法在知乎得到認同,反而是一些奇談怪論會得到贊同,難道大家都喜歡獵奇嗎?這是一個無節操博出位的時代嗎?

為了避免答案被摺疊,我用同時代的貝爾納多特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出處應該就是排名第二的 @姬軒亦 提到的詹姆斯 馬歇爾 康沃爾寫的拿破崙傳,可能會記錯):

「拿破崙不是被別人擊敗的,他比我們所有人都偉大,但他只信賴自己的軍事才能,所以上帝才會懲罰他。他把這部戰爭機器用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極必反,古今概莫能外。「

排名第一的@jo jo更新答案了,對我的話進行反駁。我細細看了,基本結論是:對我的質疑選擇了迴避。這個基本上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但是為了好好應對,我決定認認真真寫一次長答案來回應@jo jo的更新。由於最近在寫另一篇文章,所以時間有些緊,等過幾天再來寫,希望大家少安毋躁

--------------------------------------------------------------------------------------------------------------

依約更新答案:

先應對@jo jo的更新,jo jo的觀點其實就一個:

一群叫做「金主」的不明生物主導了一切。

為了證明他自己的觀點,jo jo給出了兩個理由:

1、 你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我所說的「金主」不存在,那麼「金主」就是存在的。

這是直接針對我要求明確指出「金主」是誰,或者其中突出代表的詰問的回應。這種回應其實是非常無賴的表現。這就像要我拿出證據證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一樣,我也只能攤攤手表示無能為力。因為我沒有辦法乘坐時光機器,回到18、19世紀,把當時整個世界的人抓起來,一一拷問他們是不是「金主」。

既然jo jo堅持「金主」這種生物是存在的,那麼證明的責任自然落在他頭上。他編造出一個傳說,卻要別人來證明存在與否實在是很荒謬的行為。所以我覺得樓下Wang Nicholas、鈄棉、麥大、郭大米的答案,很有可能就是對這種行為的嘲諷:按照jo jo的思維邏輯,我說拿破崙失敗是因為穿緊身褲,你有辦法證明不存在嗎?

2、 拿破崙在戰爭期間不遺餘力地打擊英國的商業。

為了證明這一點,jo jo列出了很多史料以及史學家的論述。我沒有去查證,但我相信這些都是真實的,史學家的論述也是客觀合理的。這就是我和jo jo這種噴子的區別所在:我會接受他人觀點中合理的部分。

的確,經濟戰,或者更準確講是經濟絞殺戰,是存在的。不但拿破崙戰爭時期存在,古往今來各個戰爭時期都出現過。

的確,拿破崙的經濟絞殺戰針對的唯一目標就是英國。

而且,我也承認,拿破崙遠征埃及,就是要掐掉英國的商業運輸線。這大概是唯一一場純粹為了達成經濟目的而發動的戰爭。

但是,即便如此也無法得出結論,拿破崙發動戰爭是為了經濟利益,更無法得出有「金主」在背後操縱一切,甚至連「金主」是否存在也難以得出。因為你不能根據他正在做的事情或者他說過什麼來武斷地得出,他做這件事的目的就是這件事本身。這就像你不能根據侵華日軍在中國設立慰安所,有組織地強姦中國婦女,就武斷地得出結論說,日本侵華是因為看上了中國的花姑娘,或者說有一群如饑似渴的日本宅男在幕後推動一切。所以,我覺得古人有個成語非常適合描述jo jo的這種看待問題的方式:盲人摸象。

回過頭來,讓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為什麼拿破崙要採取經濟絞殺戰呢?樓下 @學挖掘機的女孩 (可以取一個短一點的名字嗎?)已經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拿破崙打不著英國。

而且最為要命的還不光是沒辦法橫渡英吉利海峽,直接找英國佬干架,而是法國完全喪失制海權,只能看著英國的艦隊到處游弋卻無能為力。而喪失制海權的後果就是英國可以隨心所欲地在歐洲任何一個地方登陸部隊,可以掐斷任何一條海運航線,可以用物資,彈藥實打實地支持歐洲大陸上的每一處反法運動。尤其最後一點是英國人最為擅長的做法,既所謂代理人戰爭。最為典型的就是半島戰爭。如果不是英國人在背後出錢,出人以實際行動支持當地的游擊戰爭,拿破崙不至於陷入到西班牙的泥潭中無法抽身。

總之,英國給拿破崙造成了無窮無盡的麻煩。而拿破崙卻沒有任何辦法,他連自己的商船航運線都保護不了。他唯一能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控制港口,因為好歹港口是長在陸地上的。這就是大陸封鎖政策的來源。從這裡看出,所謂大陸封鎖政策就是退而求其次,無可奈何的結果,是服務於打敗英國這個總目標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所謂的經濟戰是為了贏取戰爭勝利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倒過來。這是我和jo jo的根本分歧所在。

我這裡忍不住吐槽一下,這個大陸封鎖政策壓根就不可能成功。撇開法國本身的生產力問題不談,只要歐洲各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英國靠走私就能避開封鎖政策。而且,歐洲各個國家,例如西班牙、葡萄牙,本身都是有海外殖民地的。一旦真的和英國翻臉,這些國家自己的殖民地就很有可能保不住。因此就算為了自身利益,歐洲各國也不會真心實行拿破崙的封鎖政策。哪怕我們腦洞大開一下,假設拿破崙真的一統歐洲大陸,把各國的海關都捏在手裡,實行嚴格的進出港控制。英國還可以海上劫掠,成為歐洲最大的海盜(諷刺的是,英國海軍就是靠打劫起家的)。即便不劫掠,依賴在海外的殖民地,英國也能活得很滋潤。總之,海上力量的劣勢是無法通過陸上戰爭的勝利彌補的。因此,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根本就是個笑話,充分體現了他對海權的無知。

-------------------------------------------------------------------------------------------------------------------------------

最後補一句不相干的話:其實本來是想把大革命的發生原因,歐洲各國組成反法同盟的理由,拿破崙能夠上位的個人優勢以及為什麼英國硬要和拿破崙干到底的理由都寫出來。但是感覺太耗時間了,光上面那段豆腐乾一樣的文字都是我花了一個禮拜才寫出來的。而且自己畢竟不是歷史專業的研究者,水平終究不行。希望有研究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夠出面回答這個問題。大家如果方便的話,也請一起召喚吧。

------------------------------------------------------------------------------------------------------------------------------

以下是回復 @東方凌 的疑問,可能其他拿破崙的粉絲也有相同疑惑,故集中回答在此:

問:「為何連答主都能夠明白大陸封鎖政策是不可能完成的,拿破崙卻不明白呢?為何還要推行這個政策? 」

答:原因有三:首先因為每個人都是有時代局限性的。我們這些後人能夠知曉,是因為我們能夠看到拿破崙之後的時代。我們不光知道大陸封鎖政策失敗了,我們還知道英國依賴海權成為了日不落帝國,我們還知道德國使用了無限制潛艇戰,我們還知道美國的馬漢出了本《海權論》,我們還知道美國的潛艇絞斷了日本的海上運輸線。我們掌握比拿破崙多得多的歷史資料,學術理論,經驗教訓,因而看得到拿破崙看不到的東西,一點也不奇怪。

再說了,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知道,術業有專攻嘛。比如我就火炮方面的軍事知識就完全不如拿破崙,哪怕晚生拿破崙幾百年。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除了大陸封鎖政策看上去還勉強靠譜以外,你還能想到比這個政策更好的辦法嗎?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沒有,一點辦法都沒有。其實拿破崙還設想過比大陸封鎖政策更不靠譜的方法,比如乘熱氣球進攻英國。

換而言之,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異常殘酷的事實:英國已經不可戰勝了,尤其是在特拉法加海戰之後。

而拿破崙比我們更加難以接受。他耗費心血,在大陸取得了那麼多勝利,僅僅因為愚蠢的海軍,全部葬送了,反而要讓他倒過來向英國俯首稱臣。如果你是拿破崙,你可以接受嗎?當然不,大陸封鎖政策是不靠譜,但總比向英國投降好吧?死馬當活馬醫吧。

糾正一些有紕漏的細節部分:

1、馬漢寫過有關海權的一系列著作,而不是一本叫《海權論》的書。我沒讀過他的書,所以鬧笑話了。

2、回復東方凌的回答中第二點,我決定收回。和拿破崙比知識水平,是有些不自量力。但是拿破崙對海權爭奪缺乏認識卻是事實,這一點我依然堅持。

補充一點:不要忽視拿破崙的身份,他是領袖。基於這樣的身份,拿破崙是不會承認自己在某方面存在知識缺陷,否則無法維持自己的威信以及屬下的景仰。這就像某些大V一樣,怕認錯會掉粉。

如果那個一無所有,卻勇敢叛逆,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的拿破崙穿越到現在,看到這個討論,我想他也會覺得那個叫拿破崙的皇帝太傻了,然後給我這個答案點個贊。

---------------------------------------------------

@司文俊既然提到半島戰爭以及英葡同盟,那麼我們來聊聊,半島戰爭怎麼來的,從中你會看到拿破崙是怎麼自己作死的。

1807年,法國實行大陸封鎖政策。葡萄牙拒絕執行。於是法國向西班牙借道進攻葡萄牙(注意,這時候兩國可是同盟關係)。戰爭初期極其順利,幾個月就攻下了里斯本,逼得葡萄牙政府逃到了巴西,做了流亡政府。此時葡萄牙基本已經淪陷。照理說,這場戰爭已經贏了,拿破崙的履歷上又添上了光彩的一筆。

但是不知道拿破崙是不是讀了《左傳》,突然玩了一手假途滅虢之計,要求西班牙國王認自己的兄長約瑟夫?波拿巴為養子(國王本人有子嗣,而且還不只一個,其中兩個當時已成年,拿破崙這麼做,簡直絕了,他的霸道行徑已經超出我的認知範圍了),然後退位,讓位給約瑟夫?波拿巴。1808年6月6日約瑟夫?波拿巴加冕為西班牙國王。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激怒了西班牙人民,半島戰爭由此開端。所以半島戰爭不是西班牙與法國之間的戰爭,而是英國、葡萄牙、西班牙叛軍與法國、西班牙同盟軍之間的戰爭(西班牙國王名義上是站在拿破崙一邊的)。半島戰爭充分體現了拿破崙no Zuo no die的精神。這種人不失敗就真的奇怪了。

ps:宗教差異也是西班牙人反抗的原因。西班牙是堅定的天主教國家。最喜歡燒人的就是他們。而拿破崙,你懂的,本質上壓根就沒什麼信仰。他為了勝利都能信伊斯蘭教。


僅僅從軍事戰略和地緣戰略角度分析下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

這個問題提的好,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進行一下復盤,拿破崙是怎麼失敗的?回顧拿破崙的政治軍事生涯基本可以分為四段:登上帝位前,橫掃歐洲時期(1805-1807),轉折期(1808-1811),失敗期(1812-1814).

在拿破崙登上帝位前,他打贏了兩次反法同盟,組織了兩次義大利遠征(成功)和埃及遠征(失敗),一度和英國實現了和平(短暫的喘息)。他統治下的法國穩固了之前革命法國的戰果,穩定佔據了萊茵河天然疆域,把北義大利,以及瑞士和荷蘭納入法國勢力範圍。和西班牙以及丹麥結盟。基本控制了西歐大陸全部海岸,而且以法國和義大利聯合,穩固了法國歐洲大陸第一強國的實力。

在他登上帝位後,對英作戰失利,無力登陸英國本土,因此只能調頭東進對抗英國組織的反法同盟,經過1805-1807年的作戰,拿破崙痛打了奧地利,迫使其割地賠款,實際退出了德意志(以拿破崙保護國萊茵邦聯建立和神聖羅馬帝國解散為標誌)。佔領了普魯士全境,迫使其割地賠款,實際把普魯士打出了歐洲五強的圈子(割地賠款,軍隊數量限制為4萬)。痛打了俄國,但是也領教了俄國的頑強和戰鬥力,通過威逼利誘,讓喪失了大陸盟友的俄國退出了反法同盟轉而和法國結盟。

總的看,這一時期,傳統的歐洲五強,拿破崙對英國沒啥辦法,陸地東歐三大君主國只有普魯士遭到了決定性的打擊。奧地利只是遭到重挫,大國根基還在,而俄國基本可以說毫髮無損。但是俄國和法國結盟,普魯士被佔領,沒有大陸盟友又處在俄法之間的奧地利根本不敢動了,拿破崙初步建立了並不鞏固的歐洲霸權。

然後是轉折期,拿破崙沒有進一步追擊東歐三君主國鞏固法國對中歐東歐的地位,而是轉而去伊比利亞半島,企圖奪取整個伊比利亞半島,摧毀英國盟國葡萄牙,並加強對不積極的盟友西班牙的控制,由此陷入西班牙漫長的消耗戰和游擊戰。

本來拿破崙親自大大軍團去西班牙一度改善了西班牙局勢,但是大軍團離開中東歐(這意味著從普魯士撤軍和只保留兩個軍在萊茵邦聯),法國在中東歐的威懾力和控制力直線下降,這導致俄國盟友的動搖和奧地利決心復仇。

1809年戰爭拿破崙經過苦戰再次擊敗了奧地利,但是未能佔領奧地利全境,奧地利雖然割地賠款(軍隊數量限制為十五萬人,差不多是原來軍隊數量的40%),但是依然保住了大國根基(不容忽視的軍隊,以及波西米亞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地盤)。

1810年和1811年是帝國全盛時期(我個人認為其實不如1807年簽署提爾西特和約和對西班牙開戰前那段時間)。普魯士和奧地利都對拿破崙屈服,轉而和法國結盟,俄國還未和法國為敵,法國版圖在吞併荷蘭和德意志西北沿海各邦和義大利羅馬等要地後達到極限,同時帝國義大利和德意志的控制區已經鞏固,西班牙隨著拿破崙投入更多軍隊態勢也明顯改善(30多萬法軍陷入泥潭)。但是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以及俄國在英法之間越來越曖昧的態勢,讓拿破崙決定對俄國遠征開始空前的戰爭。

1812年到1814年是帝國衰亡期,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了,1812年征俄戰役丟掉60萬大軍,1813年拿破崙捲土重來,薩克森戰役丟掉40萬法軍,如果說1812年的損失法國還可以彌補,1813年民族大會戰可以說打掉了拿破崙帝國的脊梁骨。到此局面已經註定,1814年法國保衛戰也好,滑鐵盧也好,都是苟延殘喘的掙扎,其實沒什麼意義了。滑鐵盧就算贏了,元氣殆盡,喪失了所有盟友和附庸的法國也無法對抗歐洲四強的聯合剿殺了。

回顧完拿破崙帝國的興衰,那麼,拿破崙怎麼失敗的?關鍵節點是哪裡?從事後看,很明顯是1807年提爾西特合約後拿破崙去西班牙,提爾西特合約後拿破崙自以為霸權鞏固,肆無忌憚,但是如果從實力政治角度分析,當時法國只是初步確立了歐洲霸權,地位遠不鞏固。

傳統能夠和法國平起平坐的歐洲四強,英國完好無損,但是無力大舉登陸可以不論,東歐三君主國,只有普魯士在1807年到1812年之間被打出了大國圈子,全國被佔領,巨大的割地賠款打的普魯士元氣大傷。其他奧地利雖然遭到拿破崙四次痛擊,但是大國根基始終保全,奧地利軍隊始終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奧地利的版圖,波西米亞和匈牙利以及奧地利本土雖然多次割地,但是還是大致完好。至於俄國,更是毫髮無損。

如果你理解成個人鬥毆,就是一個壯漢和四個壯漢打,其中一個只能鼓勵支持沒法親自參戰(英國)。剩下三個一個打垮躺下了,一個受了傷收手,一個毫髮無損化敵為友了,這種局面肯定是不穩定的。剩下兩個還站著的壯漢隨時可以聯合起來再和法國戰鬥。

我個人認為,拿破崙的最主要敗筆是,1807年提爾西特合約後沒有對奧地利窮追猛打而去西班牙,法國面對的歐洲大陸的敵人並非無窮無盡,普魯士被真打垮後,一直到1813年被俄國解放後才重新投入戰場。奧地利被打敗四次還能東山再起,主要原因是拿破崙每次打擊都沒能徹底打垮奧地利如對普魯士那樣,徹底摧毀其軍隊,佔領全境,把其中很大一部分(捷克、匈牙利如波蘭一樣)從其領土分裂出來。

事實上,如果普魯士和奧地利真的被拿破崙徹底摧毀,就如同撒丁以及那不勒斯一樣被吞併,那就算1812年征俄慘敗,俄國沒有普魯士倒戈支持和奧地利的倒戈,也無力靠自己打敗拿破崙的。也就是拿破崙的失敗,如果從地緣戰略和軍事戰略角度,是沒有徹底摧毀東方三君主國他可以摧毀的兩個,在歐洲組合中形成3:2的局面,而只是打倒(不是打死)了一個,打傷了一個,嚇住了一個,這種霸權和優勢任何人都能看出是明顯不穩定的,其是建立在拿破崙外交手腕使得東方三君主國不能聯合上,一旦這個失敗,法國是無力對抗三君主國聯手的大軍的。

補充一句,關於大陸封鎖的,拿破崙企圖以大陸封鎖來扼殺英國這個他無法征服的敵人的企圖,確實是拿破崙失敗決定性的原因之一,進攻伊比利亞半島,進攻俄國的決策都和這個致命的錯誤有關,但是在我看來,拿破崙這個錯誤最大的問題在那裡?

根基未穩,盲目擴大戰場。以當時歐洲的形勢來說,除非拿破崙組建大海軍出海作戰,否則只有一支小而精的陸軍的英國是沒能力登陸歐洲的。對陸軍作為帝國根基的法國來說,英國其實不是能夠給帝國致命威脅的敵人,只要大軍無敵,英國給盟國撒錢或者派少量陸軍支持盟國都毫無意義的。實際上在1812年大軍遭到決定性失敗之前,英國的封鎖,撒錢還是威靈頓都對帝國沒有大的影響。

對法國歐洲大陸霸權來說,真正最大的威脅是東方三君主國,只有這三個國家能拿得出足夠威脅乃至擊敗法軍的龐大陸軍來。拿破崙霸業要穩固,法國優勢要牢不可拔,最起碼要把能徹底摧毀的兩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徹底打垮乃至滅國,這是法國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做到,那歐洲五強之三牢固控制在一個帝國手裡,那東抗俄國,西拒英國沒任何問題。

拿破崙時期畢竟不是20世紀,沒有強大美國,俄國國力也遠弱於西歐,一個徹底掌握從匈牙利波蘭到大西洋的帝國,是有充足國力抵抗英俄的,而拿破崙不圖此,未能欲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進行到底,反而先從普魯士撤軍,後企圖和奧地利結盟,一直迷信俄國對法國的服從,這才是拿破崙徹底失敗的主因。


就算要搞大陸封鎖,至少也要徹底在歐洲大陸建立霸權之後,而事實是,拿破崙剛在歐洲大陸建立一個不穩定的優勢,就急不可待的去和英國PK了。拿破崙正確的意識到,英國是法國世界霸權最終的敵人,但是他腳步太快野心太大了,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先大陸後海洋,大陸霸權都沒鞏固就想去扼殺海洋霸主,結果海上沒有進展,陸地翻了船。

歷史其實英國被拿破崙大陸封鎖也搞的很慘,大陸封鎖實際就是以本傷人,比誰流血流的更快的經濟戰,但是法國自己歐洲霸權不鞏固,敵人屢次出來讓大陸封鎖效果動搖(西班牙,奧地利),自己也流血不得不多次緩手,如果拿破崙徹底摧毀普魯士和奧地利,然後決定性的擊敗俄國。

比如說如果奧地利普魯士已經被徹底摧毀,那1812拿破崙就算輸了俄國也無力西進,而拿破崙很快就能帶30萬大軍再次陳兵維斯瓦河畔,如果拿破崙吸取教訓,不過分深入俄國,以比較少因而容易保障的的兵力比如20萬人搞各個擊破的機動戰,只求奪取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重建大波蘭把俄國排斥在歐洲之外,然後再搞大陸封鎖,那局面可能大不一樣。

事實上大陸封鎖儘管搞的歐洲民怨沸騰,但是光靠一般不滿的老百姓是無力對抗拿破崙的大軍的,擊敗拿破崙的主要還是東方三君主國的大軍和英國的金錢。


我對拿總的看法主要來自英國將軍詹姆斯 馬歇爾 康沃爾寫的拿破崙傳,這本書主要是從軍事角度寫的,比較推薦。

他對拿破崙的研究基於兩點,第一,拿總在軍事科學和戰爭藝術方面並不是一個創新者;第二,良將,不同於詩人,是造就而非天生的。作者強調了家庭,尤其是拿破崙母親對他的影響,以及拿破崙的自學內容,這些對他後來的勝利和失敗都構成了重要影響。

從軍事角度可以看到,拿總的勝利,很多情況下是他的對手過於愚蠢,他的對手大部分都是舊制度的封建國,而拿總率領著經歷過大革命的法國革命軍。

馬基雅維利對拿總形成了重要影響,這種影響在波瀾詭譎的政治鬥爭中是正面的,但是卻無益於拿總稱帝前後的軍中生活——「他雖然滿口熱情洋溢並贏得士兵愛戴,但事實上,他對士兵和將領始終內心冰冷。」 拿總並沒有打算把生命獻給法國和革命事業,他的前半生是偉大的政治投機成功人士,後半段則受困於這種投機勝利帶來的不安全感。

這些都導致拿總身邊並不存在一個穩定和高輸出的統治核心,雖然他身邊充滿了天才,他也善於駕馭這些天才,但是這些天才之間卻並沒有深刻的關係,這導致拿總個人的狀態成為影響係數過大的一個變數。

吳起認為戰爭的勝利來自政治的清明和穩定,廟算的高超可以讓任何一場戰爭在開始的時候就決定勝負,但是拿總身後的法國已經不是一個正常國家——屬於舊時代的道德人物和王黨精英大量死於革命鎮壓或者流亡,理想主義的革命黨有被富於鬥爭經驗的政客出賣和消滅,等拿總上台的時候,法國已經不存在一個穩健有效的統治核心,所以我們不能指望拿總安心蹲在巴黎做帝國的皇帝,他的皇位完全建立在不斷的對外勝利之上,而失去軍隊和戰爭就意味著失去了王冠。

拿總燒乾了法國人最後的激情,等到路易十八上台,法國徹底進入了一個後英雄時代,具體的悲哀場景,參見基督山伯爵和紅與黑中的故事。

所以,我的結論是,拿總個人的失敗是由於實力對比過於懸殊導致的,他必然會不斷對外作戰,而這導致了理所當然的滅亡,但是,拿總背後,是一個受困於革命,復辟,再革命,再復辟的民族的失敗,這才是十九世紀法國歷史的最中肯評價:西歐人口最多,封建王權最頑固,農業最發達的大陸國在政治現代化進程中必然要經歷的慘痛和動蕩,拿總的輝煌和失敗不過是這個民族在歷史的漩渦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已。


「拿破崙並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們所有人都偉大。但上帝之所以懲罰他,是因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能,把他那部龐大的戰爭機器用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極必反,古今概莫能外。」
——法蘭西帝國元帥貝爾納多特/瑞典國王卡爾十四世

「他談到好事和好人時,並不真誠。他的思想和他的野心只是為了維護一己私利。人們可以欽佩他,但不能愛他。他被幸運蒙蔽了眼睛,以為一切都可以實現。但他不懂得節制,凡是沒有節制的人,都將失去平衡而跌倒在地。」
——普魯士路易王后

「人類命運中這個人物的重量過分,攪亂了平衡。他個人計算著他比整個宇宙都要重要。人類的過剩精力都集中在他一個人的大腦中,一個人的頭腦要決定全世界命運,人類文明要延續的話,這將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雨果

拿破崙把大眾兵役制度、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全新的軍隊編製結合起來,使得舊時的王朝戰爭變成了新時代的民族戰爭。軍事天才拿破崙相對於普魯士國王、俄國沙皇和他們的將軍們來說,他的才華儘管無與倫比,可是法蘭西民族就一定能夠比德意志、俄羅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更優越嗎?拿破崙和法蘭西的力量顯然抵擋不住整個歐洲的威力。

在1809年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後,拿破崙帝國看似如日中天,但其實內部早已問題重重。大陸封鎖不僅沒能絞死英國,反而打擊了法國的經濟,資本家們開始對皇帝的統治產生厭倦;數十年的戰爭讓法蘭西人民極度厭戰,民族主義也逐漸冷卻;但是被征服地區的民族主義卻興起了,而這正是拿破崙曾經制霸歐陸的不二法門;帝國的過度擴張,讓法國的軍團陷入一個個泥淖,疲憊不堪;特拉法加海戰後,完全掌握制海權的英國,憑藉著海軍的優勢、工業革命的巨大產能和健康高效的金融體系一次次玩弄著歐陸均衡的遊戲;連年的戰爭導致帝國經濟和財政困難,老兵戰死沙場,兵源日漸枯竭,軍隊素質也同步下降。

但是,拿破崙的野心卻進一步膨脹了,他迎娶了哈布斯堡皇朝的公主,拜倒在正統主義面前,曾經的大革命之子的身份讓他這一舉動即背叛了法蘭西民族的感情,卻又得不到歐洲皇室的認可。

拿破崙把自己當成了半神,徹底迷信權力的威力,他說「要主宰世界只有一個訣竅,那就是強大,力量最強大就無所謂錯誤。」於是率領著他那老弱不堪的軍團,號令著各懷鬼胎的盟友,駕馭著他那疲憊脆弱的帝國踏上了征服俄國之旅。

拿破崙和希特勒一樣把軍隊當成唯一的國家工具,他的政治理想顯然與國家實力並不匹配,所以只能把成功的希望寄託於他的軍團的一次次勝利。他的敵人能夠經歷五次反法同盟戰爭的失敗,拿破崙只遭遇了一次滑鐵盧,他的帝國也就立馬土崩瓦解了。

拿破崙時代是「一個很精彩的幕間劇」,在多數人眼中拿破崙時代是一個精彩萬分的群雄逐鹿的時代。但是就真實世界歷史而言,1789——1815年間影響後世最深遠的卻是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確立了霸權,拿破崙的帝國崩塌了,大英第二帝國卻重建了,不列顛治下的和平也就此開始了。

而一百年後的兩次世界大戰,無數的拿破崙攜更具威力的戰爭機器席捲了全世界,而他們的命運也和拿破崙一摸一樣。

拿破崙,一個最偉大的小人物。
——托克維爾


每個領導人都是背後的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拿破崙的失敗主要因為他背後的利益集團的胃口太大,超過了拿破崙的天才和法國的國力所能支撐的。

人為財死。絕大部分的戰爭,都有利益在背後驅動。拿破崙背後的利益集團就是法國新興的資本家。
法國資本家急需把工業品輸出歐洲其他國家,但是又要面臨起步更早,工業體系更成熟,產品質優價廉的英國工業品的競爭。自由競爭顯然不是對手,所以他們只能依靠他們唯一的優勢: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和一支強大的陸軍,去摧毀這個自由市場。
同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整個中西歐普遍出現了中產階層,他們也希望打破現有的權力結構,獲得更多的權力,也急需一個外力打破他們國家的王權。
這兩隻幕後之手推動著拿破崙的對外戰爭,拿破崙的最終目的也就一個,將英國的工業品趕出歐洲大陸。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必須搞大陸封鎖。

作為歐洲普通人來說,無法使用價廉物美的英國產品,卻被迫要用價高物次的法國產品,自然不情願,所以法國一下子成為了全歐洲的敵人。法國的軍事系統也必須對抗大部分歐洲的軍事系統,並戰而勝之,才能完成大陸封鎖。這個近乎不可能的任務就落在了拿破崙和他那良莠不齊的軍隊的身上。

憑著拿破崙驚人的才能,在早期的戰爭中他幾乎完成了這個任務。在1807年的弗里德蘭戰役後,他已經擊敗了歐洲所有的豪強,英國人被徹底趕出了歐洲,大陸封鎖居然被他完成了。

但是,站在巔峰的帝國隱藏著很多隱患:龐大的帝國稀釋了法軍的人力優勢,英國人即將乘虛而入。長期的戰爭和槽糕的後勤導致了軍隊大量的傷病,大軍團充滿了新兵,戰鬥力下降了。法國因為總體戰而變得衰弱,國內保王黨伺機而動,民眾的戰爭狂熱開始消退。最重要的是其他國家的民眾因為法國的入侵和封鎖而陷入了貧困,仇恨在他們心中滋長。

這個時候,除了法國的資本家和一小部分的工人,拿破崙幾乎傷害了所有歐洲人的利益。而拿破崙和這一小部分人,唯一的依靠就是他的軍事才能和他的大軍團。

但是,到了拿破崙戰爭的後期,不利於法國軍事的各種因素變強了。

他的對手們學會了法軍的戰術,雙方在戰術能力上接近了,同時一個在軍事才能上不亞於拿破崙的名將開始登上舞台,他就是威靈頓公爵,在西班牙戰場上他把法國的元帥們虐得死去活來。
帝國的變大使得法軍防區變大,意味著大軍團越來越遠離補給中心,而後勤本來就是法軍的短板。
最重要的是隨著民眾日益對立,使得拿破崙戰爭的形式從王國戰爭變成了民族戰爭,軍隊規模大幅度增加了,軍隊規模的增大導致了指揮系統的低效。

拿破崙再厲害,也只有一個大腦。他的指揮再精妙,也要靠傳令兵從指揮部騎馬傳到各軍。當部隊規模日益變大,指揮變得越加複雜的時候,他的命令的有效性和時效性變得越加低。加上他缺乏有效的參謀部,當他率領五六萬人的時候,他可以靈活機動,施展各種精妙的手段打擊敵人。當他率領超過十萬大軍的時候,他只能和敵人面對面硬碰硬。

在瓦格拉姆和布羅迪諾會戰中,雙方都擁有超過十二萬人的軍隊,每次拿破崙都選擇了正面進攻,每次他都只取得了慘勝,大量消耗了他的老兵。

而遠征俄羅斯,則是他真正意義上的決定性失敗,這之後他就沒有什麼機會了。

和很多宣傳不同,他既沒有敗給俄羅斯的冬天,也沒有輕視後勤。
1812年的俄羅斯是難得的暖冬。而他的大軍在夏天到秋天之間就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二。
拿破崙從來沒有像征俄一樣重視後勤,他收羅了幾乎全歐洲的馬匹和車輛為他的大軍運輸糧草。
他失敗最大的原因是在沒有鐵路的情況下,保證60萬人遠征千里之外的後勤是不可能的事。

那他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不可能成功的事呢,因為俄羅斯迫於經濟壓力要退出大陸封鎖,這意味著英國商品的進入,這也意味著如果俄羅斯不得到懲罰,就會產生多米諾效應,歐洲那些經濟就要崩潰的國家會紛紛效仿,這也意味著法國商品的末日。拿破崙背後的金主是怎麼也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而作為他們的代理人拿破崙就必須制止這種事發生,於是他必須賭一把命,遠征俄羅斯。當然,他毫無懸念地輸了。

牆倒眾人推,本來就恨他的全歐洲人民團結起來對付他,而他的新兵毫無戰鬥力,所以萊比錫他又毫無懸念地輸了。

當四十萬聯軍攻入法國的時候,兩個軍事上最不利於他的因素又變得有利了。一個是軍隊規模變小,他只剩下兩萬多人,而且只有幾千老近衛軍還有戰鬥力,但是以他驚人的天才,這都不是問題。第二個是他終於本土作戰,後勤不再是問題。於是他又恢復了早期的作戰方式,打得數倍於他的聯軍一敗塗地,四戰四勝。聯軍儘管仍然佔據絕對優勢,但被他的威名嚇破了膽,向他求和。這是他最後獲得體面的機會,但是他誤判了形式,拒絕了和平。於是聯軍被逼無奈,橫下一條心,在下一次會戰中擊敗了他,第一次把他趕下了台。

他的第二次上台其實沒有獲勝的機會,小談一下著名的滑鐵盧。

1.他的對手威靈頓公爵不是二流的將軍,而是一個從來沒輸過的,和拿破崙同一等級的名將。
2.格魯希不可能比普軍更早到戰場,滑鐵盧開打的時候,他的位置要比普軍遠得多。
3.拿破崙的七萬人要在四個小時內戰勝差不多兵力,佔據良好地形,名將統帥的英軍,馬上還要面對同樣數量的普軍,是不可能的獲勝的。

他在滑鐵盧根本沒機會贏。

拿破崙的失敗完全是因為他背後的利益集團過於貪婪造成的,但是他也是被同樣一批人扶上台的,正可謂成也金主,敗也金主。
------------------------------------------------------------------------------------------------------

天哪,我一直以為經濟戰已經是公認的了。居然還有這麼多人質疑。當然,我覺得質疑沒啥問題,我可以就我的知識回答一些,大家一起討論其樂融融。


但是有些人首先是憑他們從歷史教科書上學到的東西來否定,說回答是陰謀論無節操,說贊的人都是瞎贊,然後再要我來拿出處。你們的邏輯還真強大啊,先否定,再質疑,我還沒有拿出處和論據就敢否定。關鍵否定的人也沒有否定的論據,你們該有多強大的心理才能一知半解就很自信地否定別人啊?你們也說老外的研究很多,那你們到底看過多少研究啊?你們要是真看了那麼多研究怎麼敢這麼說啊?少說一半的研究都是說經濟戰啊,中文也有翻譯啊。

我覺得我碰到這樣的人我是最無語的了。


先拿拿破崙自己的話來看看。


1797年8月16日,拿破崙上書督政府說:「我們正確評價奪取埃及的必要性以便有效地摧垮英國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


1803年13日,他致信其海軍部長德克雷中將:「 我要求你給我提供一份備忘錄,說明如果馬上發生海戰,我們怎樣才能使英國的商業遭受最大的損失。」


「戰爭終將要爆發。儘管為了我,為了亞歷山大皇帝,為了法俄兩國的利益,都不應該有戰爭。憑著我以往的經歷,我常常可以猜想未來的發展……它就象歌劇中的場景一樣,但是,這個機關卻是由英國人操縱的。《聖赫勒拿島的回憶》,(1824年英文版),第4卷第七部分第134—139頁。


他對科古蘭所說的,英國人是他唯一的敵人,他只對付英國人。但是,「由於英國人的貿易遍布各地,他也不得不到處追逐他們。」《科古蘭將軍回憶錄》

哦,噴子們,原來拿破崙也是無節操,喜歡獵奇,喜歡陰謀論,看過《貨幣戰爭》的耶。

拿破崙自己的話看完,噴子們當然不相信拿破崙的話啦,然後看看史學家軍事學家怎麼說的吧。


拿破崙把征服的矛頭對準埃及時,心中還有進一步的目標,那就是摧毀英國在印度日益增長的勢力。他想以埃及為墊腳石東進,如他所希望的那樣,與土耳其結盟,然而再與邁索 的蒂普蘇丹聯合起來,把英國從印度趕出去。


1801年3月23日沙皇保羅遇刺和4月2日納爾遜在哥本哈根摧毀丹麥艦隊使拿破崙拼湊北歐同盟以損害英國商業利益的企圖受到了挫折。


然而,尤為重要的是,俄國也被他拉了過來,成了他對英貿易戰中的一名盟友。


----------詹姆斯·馬歇爾-康沃爾

噴子們看到這裡依然不會承認他們無知,會說我斷章取義,那我找個總結性的吧。


英法兩國之間的鬥爭,不是正義與非正義之爭,而是由早期工業革命中產生出來的兩種生存價值的鬥爭。英國要想維持她的繁榮和權力,就得出口製成品;而法國要想繁榮,並以此來維護權力,也必須保護她的幼稚的工業。


正是因為懂得這一點,拿破崙才發明了一個「大陸體系」,封閉了大陸的所有港口,禁止英國船隻進入。這樣一來,英國的貿易就會被壓制,她的信用也會被損害。


當時,「大陸體系」不僅使歐洲大陸的國家不能獲得只有英國才能提供的貨物,而且也使他們卷進到他(拿破崙)與英國的戰爭。


--------------------J. F. C. 富勒


富勒是誰?自己去百度吧。這麼牛逼的人也是陰謀論?也是無節操?也是獵奇?半瓶水的噴子們,繼續吧,總能找到你們想像中的漏洞的,無知者無畏唄。


因為他……根本就停不下來!

玩遊戲的說法就是,前期太騷中期太浪後期崩。


如果他贏了,這些回答都是他成功的原因。
俄羅斯遠征勝利,那就是天才的軍事能力。
俄羅斯遠征失敗,天才的軍事能力不抵用啊。
孫權赤壁、司馬懿高平陵、日本甲午。不試試誰知道會成呢?然後就成了。
法國普法戰爭,日本太平洋戰爭,不試試誰知道會輸呢?然後就輸了。
差的,是時。
多的,是歷史學。


拿破崙在做一個近代沒有人完成的任務:以一國之力統一歐洲,而無論滑鐵盧勝敗如何,以法國當時的國力都不足以完成這個任務。軍事頻道「大家談」宋宜昌聊過一點:即拿破崙和希特勒實際上代表了近代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統一歐洲的嘗試。


朕當初就該先把奧地利像普魯士那樣給搞殘咯啊!朕以為西班牙比義大利還好搞啊!朕被沙子迷了眼才去遠征老毛子啊!朕不甘心,朕不甘心吶!!!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維克多.雨果在其巨著《悲慘世界》里有一章專門講這個問題;

表面的原因成千上萬,比如:給拿破倫偵察地形錯誤的農民嚮導拉科斯特,威靈頓等到了布呂歇爾,而拿破倫沒有等來格魯希;那天的降雨多了那麼幾滴,導致拿破倫因為等他最擅長的炮兵而開戰晚了個把小時,如果早二個小時開戰,在布呂歇爾來之前威靈頓已經敗了;布呂歇爾的嚮導救了他,給他指出了正確的方向,把他從迷路上救了出來......

BUT...
"拿破崙這次要獲勝,可能嗎?我們說不可能。為什麼?由於威靈頓的緣故嗎?由於布呂歇爾的緣故嗎?都不是。天意使然。」
「如果拿破崙在滑鐵盧勝利,那就違反了十九世紀的規律。一系列的事迹早已在醞釀中,迫使拿破崙不能再有立足之地。形勢不利,由來已久。那巨人敗亡的時候早已到了。「
」拿破崙已在天庭受到控告,他的傾覆是註定了的。他使上帝不快。滑鐵盧絕不是一場戰鬥,而是宇宙面貌的更新。是上帝駕臨。「

雨果口中所說的上帝便我們常說的天意,其實就是自然規律。當時歐洲的客觀條件已經不容許拿破崙再勝利了,因為歐羅巴已經疲憊不堪,再也折騰不起了,它需要和平,安定和秩序。
我們只看到拿破崙的豐功偉績,但沒看見數十年的戰亂和失去孩子母親的眼淚和哭泣!

所以,拿破崙的失敗可以從細節上討論有無數的原因,都有理有據,但從根本而言,只有一個,他,這位巨人,逆天而行,必亡!


拿破崙真心不算失敗了,憑藉自己的bug技能逆天了N次。但是他的根基太淺,手滑一次就足以紅血


拿破崙眼中沒有「同伴」的概念,要不就臣服,要不就去死,而他已經讓大半個歐洲臣服或者去死了,但無論如何一個人都單挑不了一個洲,他能堅持這麼久已經是奇蹟了。


大家都在討論滑鐵盧,其實滑鐵盧贏了,還會有下次滑鐵盧。拿破崙的失敗,根本原因在於:他始終處於輸不起的境地。贏了能緩一陣子,輸了則全盤皆輸,再牛叉的人,也不能贏一輩子啊!這點和漢尼拔,和項羽很像。一輩子都在大勝仗,結果一場敗仗下來,就掛了。

為什麼那麼多名將都處於這樣的輸不起的位置呢?主要原因有兩點:
1,在掌控的資源,敵我力量對比上,他們都處於劣勢。(也正是能打以少勝多的仗,他們才能被大家記住,成為名將嘛)
2,他們缺乏將勝利成果轉化為自己的資源的能力,同樣也缺乏毀滅敵人的能力(或者魄力)
解放軍以弱勝強打敗國民黨,因為佔領的地方即為我所有,投降的軍隊即可為我所用。項羽沒這個感化能力,打下來地方走了又造反;漢尼拔沒這個能力羅馬人不和他打耗資源就能耗死他;拿破崙也沒這個能力,佔領還得消耗兵力守著。
當然,蒙古人在消化戰果的能力也不太強,但是人家心狠啊,你不讓我消化,我就毀滅你。嗯,恐怖也是一種統治能力嘛!

最後提點個人意見,大家都愛記住那些以少勝多的名將,其實他們牛隻是牛在微操上而已。其實真正牛逼的將領,不打無把握之仗,始終立於不敗之地,自然也不那麼引人注目了。就好象,華佗那個師兄叫啥來著。


原因很簡單,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他把能得罪的全都得罪了,基本是一個法國對抗全歐洲的節奏,這樣一來他就像今天的以色列一樣了,不能犯錯誤,別人輸多少次都沒事,但是他自己輸一次就會完蛋,拿破崙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會犯錯誤,所以當一個勢力讓自己單挑全世界的時候失敗就是必然的了,戰略的錯誤是無法靠戰術來彌補的,更何況拿破崙後來戰術也犯了錯誤


一切戰爭的勝利,都是後勤的勝利。

十幾次反法同盟,證明法國根本無法致命打擊對手。

我只需要贏一次,而你,必須每次都贏。


看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是,摺疊麵糰的時候沒做好,或者溫度太高黃油融化融進了麵糰裡面,請原諒我是個好吃鬼Ψ( ̄? ̄)Ψ,摺疊我吧


有人提到拿破崙根本停不下來,其實他想停也停不下來。

當時歐洲,君主制才是社會主流,君權神授,這才是社會主流的法理。


拿破崙自立為王,那麼意味著他與所有的君主國都是天然的死敵。
如果其他君主承認了拿破崙的法理,那意味著他們自己是可以被推翻,自己的王位也是可以被佔據的,他們作為國王的天然合法性受到了質疑。

英國王室血統可以上溯到征服者威廉,法國王室更早,波旁王室可以上溯到卡配家族。德國的各個封建君主,歷史長的有上千年。

對於歐洲任何一個封建君主,他們之間打來打去保持著動態平衡。
拿破崙這個泥腿子不僅僅自己稱王,而且肆意廢立佔領區的君主,毫無疑問他已經成為歐洲封建主們的公敵。

最後的結果是拿破崙和其他君主們的矛盾是完全不可調和的。雙方只有一者能幹生存。
為什麼拿破崙倒台了其他國家扶值波旁王室復辟。這已經說明了這場戰爭的部分本質。


推薦閱讀:

蒙古人有精密、系統的兵法嗎?若無,為何能擊敗兵法理論發達的宋將?
怎樣評價本傑明·富蘭克林?
有哪些第一眼就驚艷到你的古詩句子?
為什麼慈禧不立載灃而立溥儀當皇帝?

TAG:為什麼X會失敗 | 歷史 | 政治 | 法國 | 歐洲 | 歐洲歷史 | 法國歷史 | 法國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