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字的小篆寫法是怎麼來的?

左右四筆,中間還有一筆。這個字的原理是什麼?


《說文》: ,灼龜坼也。從卜,兆象形。
甲骨文本無「兆」字形體,西周春秋多借用「涉」為之。「涉」從兩個「止」涉「水」。

「涉」與「兆」古音韻母都為舌頭音,韻則為宵葯對轉。《汗簡》中「兆」字作下面的形體,也可證「兆」即「涉」。

秦漢多借「逃」為之。甲骨文「逃」從水,從二人相背,像是古人逃避水災之形。

《說文》中的形體,大概就是由甲骨文這種從水,從二人的「逃」字演變來的,中間一筆還可以看出是水形。

後來假借「兆」用來表示占卜時甲骨受熱出現的裂痕,因而《說文》中另一個形體增加一個義符「卜」,成為形聲字。

可參看季旭昇《說文新證》。
(我原說法不準確,現已改正,如有錯誤,煩請賜教。)


推薦閱讀:

人文版《魯迅全集》中「拚」為什麼沒有改成「拼」?
為什麼靈飛經里,「裙」字寫的那麼像「屌」?
現行規定的漢字筆順哪些是錯誤的,或者說與書法傳統相悖?
錢鍾書的名字在規範漢字中應怎樣寫?
既然「頁」的本義是人頭,那它是怎麼引申為當今「書頁」的意思的?

TAG:書法 | 漢字 | 小篆 | 古文字古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