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晶跨界唱法"是音樂演唱的"化境"嗎?

譚晶,總政歌舞團獨唱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國內集美聲,民族,通俗三大唱法之美的跨界歌唱家。


在國內流行音樂對民族音樂一直存有偏見,導致流行音樂不僅是缺少文化內涵的無病呻吟,連基本功都沒有還整天談情懷。民族音樂是中國音樂的根基,中國流行音樂要想真正的和世界有共鳴民通才是出路,別動不動就把聽出民歌味還擺出一幅鄙夷的眼神當成笑柄,連自己傳統的東西都丟了你還指望學會西方那一套,簡直是痴人說夢!
放眼望去歐美的流行音樂之所以領先並不是因為簡單的出現幾個音樂天才,而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傳承,可以說歐美的流行音樂的分類、演唱方式和風格甚至比我們國家的民族音樂都要多樣化,縱觀華語流行樂壇,尤其是以港台地區的流行音樂為代表的大多數人除了學會了歐美的拿腔做勢、矯揉造作之外也剩不下什麼了,所謂的巔峰時期也是以抄襲翻唱為主,唱不好就扣上情懷的帽子進行商業炒作和包裝,實際上並沒有形成自己的音樂體系。中國的音樂真正形成體系的就是民族音樂,像譚晶老師等民通唱法的流行音樂才更能體現中華音樂文化之美,也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沉澱。


經常聽譚老師的歌的人都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她唱的歌那麼多種音色?

其實在我們以往的認知里,一個人的音色是固定的,就好比你我說話的聲音,成年以後就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了。實際上音色是可以改變的,當然這需要建立在專業的聲樂技巧基礎上,有些人是沒有這個能力也有的是沒有這個認知。

這些年我們熟知的一些歌手的聲音,無論推出什麼新歌,曲風或許變了但音色不會變,當然如果模仿是會發生改變的,但模仿的局限性很大,總有故意之嫌。

關於音色和唱法,在流行音樂的圈子也倡導一種說法就是歌手的辯識度,個人覺得這並不是一個褒義詞,很多人認為辯識度高就是唱的好,甚至說流行歌手就是要辯識度高讓人記住,也就是說流行歌手即使有能力變換自己的音色和唱法突破自己也不會去嘗試,這也就解釋了流行歌手成名之後多數人唱功不進反退沒有新的突破的原因,畢竟同樣做音樂藝術圈子和流行圈子的追求不一樣。

從流行圈子的角度講歌手的辯識度會讓大家更快的記住你並造成影響,這是商業化的經紀公司最願意看到的,從藝術圈子的角度講辯識度會阻礙歌唱藝術發展的高度和層次。"因歌而唱"其實就是演唱的"化境",這需要紮實的聲樂技巧來掌握不同的唱法,所謂一人萬聲,才是演唱的最高境界。說白了就是一首歌未必是一種唱法才是最完美的,大多數的流行歌手成名後唱的歌都一種唱法一種音色,這在藝術領域是難以理解的,所以絕大多數的流行歌手一生都超越不了自己的成名曲。

從專業聲樂的角度來說,越專業的歌手在換一種唱法越難擺脫原來的唱法,比如一個唱民歌的去唱通俗或美聲總有民歌的味道,業餘的就不算了,因此掌握各種唱法並融合成新的唱法才是歌唱的最高境界,這在藝術圈子裡被稱為"譚晶跨界唱法"。

譚老師的跨界演唱之所以音色多變並不是模仿而是聲樂技巧的運用,她會根據不同歌曲的旋律,風格的需要,然後通過發聲的技巧變換音色來演繹各種風格的歌曲,也就是為歌服務,這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在音樂界是顛覆傳統認知的,從最初質疑的聲音不斷到如今獲得國家及社會上的認可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真心的佩服這樣敢於創新的藝術家。

借用音樂家金兆鈞老師對譚晶演唱的評價:"譚晶的演唱是美通不通,民通不通,通俗也不通,但是天通地通人也通",這其實就是唱歌的"化境"。當然,現實中的藝術探索是永無止境的,譚老師只是在走一條充滿無限可能的路,這是她的夢想和追求,我們只能祝福她!

音樂自有聲,歌者為其鳴!


我也來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一番。

如果把歌唱比作劍術或者武功,來看看劍魔獨孤求敗一生的四柄寶劍和武功境界。

1. 青光閃閃的無名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 群雄爭鋒。

一些歌手天賦異稟,自持有一副好嗓子,比如音域寬音調高,以為自己可以無堅不摧,唱功了得,演唱只是炫耀嗓子或者飆高音。觀眾聽多了只會感覺噪音而已,所以只能與河朔英雄一爭長短了。

2.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詳,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

很多歌手深知以柔克剛的道理,用情唱歌來引起人的共鳴,然而用情過度就是煽情,直白的煽情就是無病呻吟。需知用情也只能是為歌曲內容表達服務的,過度煽情只會讓聽眾厭煩。

3. 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持之橫行天下。

具有很高修為的歌手,天賦技巧情感皆俱,深諳演唱之道,收放自如,在自己的領域內出類拔萃,鮮有對手。

4. 木劍。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少數幾個歌手,鄙棄流派限制,融會貫通,以高超的演唱技巧功力和飽滿的情感,將各種類型歌曲信手拈來,完美演繹。此乃化境。

至於誰屬於哪種歌手,請自己對號入座。


作為一個歌手,演唱功力的化境便是無論什麼歌曲,都能找到歌與曲的精髓並將其以最適合歌曲的方式完美演繹出來。

譚晶雖沒有到達化境,卻是最接近化境的人之一。


國內民美通的劃分始於八十年代初期。老一輩歌手並不太認同。用現在的眼光看老輩歌手有不少跨界的高手。女的像李谷一、朱逢博老師,男的像柳石明、吳雁澤老師。
到了譚晶這輩人出來,民美通的劃分可以休矣。當然也與『』通俗『』這些年的大發展有關。原來甚至認為通俗歌手是無需氣息無需共鳴的。而現在通俗高手的下半截已經與美民沒區別,只是行腔咬字方面不同。如果遇到行腔咬字方面的專家高手比如譚晶,這種感覺會更清晰。


化境……

各種風格信手拈來,情緒感染力強,確實境界已經相當高了,一般的歌曲,好比一些創作水平不高的流行音樂已經配不上譚晶的高端實力了。這種感覺,就好像把4k設備插到老式黑白電視上輸出視頻一樣,容器太小,海裝不進去。


本人只是一普通歌迷,我聽過譚晶的一些歌曲,也聽過譚維維的一些歌曲,因為她們都是中國歌壇實力唱將,都是民族專業,都將民族唱法和通俗、美聲等融合,可以駕馭各種類型的歌曲。兩人比較;譚晶的唱功更加精湛,是有深厚的「童子功」、受過長期的嚴格發音訓練的;轉音、變調、高音、以及氣息平穩度是中國女歌手中無人能及的。唱腔清亮、華美、大氣。譚維維屬於天生一副好嗓子,也受過嚴格專門的訓練,但是缺乏「童子功」及長期的發音訓練積累,尤其當聲音到高音區,不自然的出現了聲帶緊繃、氣息不穩的現象。當然她這幾年在不斷努力克服、改進,但是還有提升的空間。歌唱技法譚晶是中國青年歌手中第一沒有絲毫疑問。從音樂成就看,譚維維無疑是最為看好的;因為她是將音樂當做信仰來看待。總是在嘗試做自己喜歡的音樂,不斷尋求突破,很有「野心」。當然譚晶也試圖尋求突破,精神可嘉,但是譚晶身上的光環太多,已經成名成家,她不會像譚維維一樣敢於放棄一切,尋求自身突破。不管怎樣大家已經習慣了一個歌壇高高在上的譚晶,和一個不斷挑戰自己的譚維維。這樣也好,世界上本來每個人走的道路都不同,只要她們奉獻自己的精彩就好。


吹啊吹吹風機壞了。。。。


推薦閱讀:

同一首鋼琴曲,在不彈錯的前提下,如何界定不同彈奏者的演奏水平?
如何評價郎朗鋼琴課?
為什麼有人英文歌唱的很好,中文歌唱得卻很一般?
如何初步欣賞古典音樂?或者說能夠初步入門,涉足這個領域?
音樂在恐怖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是怎樣的?

TAG:音樂 | 流行音樂 | 美聲 | 民族音樂 | 譚晶歌唱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