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人說話時是白話,寫文章時是文言?


這是語言的變異性決定的。(這個說法其實不太準確,手頭沒書,回頭查書更正)
史記之類的著作在當時的人看來其實是白話哦。當然太史公的白話水平比較牛逼,到今天還讓人看著高潮一波又一波,但......那真的只是人家的口語好閥。所以題主的前半句話只有到六朝以後才大致成立。(所以說不問是不是,先問為什麼是那啥啊。)
並且民間用口語寫書也沒有停過。只是因為難度太低,而且記的不是神神怪怪就是市井八卦。於是高考就沒列入考綱,你就不知道了。不然不要太歡樂哦。上學讀過往各路大神耍寶鬥法、紅杏出牆斷袖龍陽,回家看當今各國政要權錢交易、名人撕逼老王隔壁......

當然,士人之間高逼格的交流一般就用仿照先秦兩漢的經典作品風格的語言來寫了。這倒真不是為了裝逼,而是沒!辦!法!啊!
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的發音、用詞以及語法習慣是完全相同的。這叫語言的變異性。這樣導致的語言代際差異的積累是很厲害的。所以同樣是文言文,《周易》、《尚書》之類的書,放古人眼裡它還是古文啊。沒人教一樣真心看不懂。
古人又不傻,這個問題總得解決吧?不然老子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往聖繼絕學,萬世開太平......忠孝節義地幹了一輩子,原以為可以受人祭拜,年年有冷豬肉吃,結果轉眼我曾孫子都看不懂我干過嘛(入聲)了。這人生還有神馬意義?
怎麼解決呢?只要找個標準語言,以後大家照這個標準來寫文章就行了。世世代代這麼寫。
不湊巧,馬恩列斯毛等偉大導師沒能穿越過去,於是古人考公務員的時候沒法在學習偉大領袖們的先進的治國理念的同時,順便體會一下他們高超的語言藝術。正好又湊巧了,春秋戰國到兩漢時期我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於是只能委屈從那以後一代代中國人學習封建糟粕,搞什麼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遺了╮(╯▽╰)╭。

當然,語言的變異性是無法阻止的,只不過在沒有現代傳媒通訊工具的情況下,語音變化和分化非常厲害,而我們的中文恰好是表意的符號文字,本身不太受語音變化影響,加之每一代人都有意模仿同一組典籍來遣詞造句。所以文言文相對變化緩慢一些。於是乎,口語的發展經過兩千年的積累已經和當年太史公說的話大相徑庭。但是由於每一代中華兒女都堅持用祖先的語言寫文章,才使得史記這樣的書依然能夠被今人欣賞。

反過來設想,不寫文言文,就得專門養一幫人專門學古代某個時期的語言,然後每隔一兩百年翻譯一次現代文。然後每隔幾百年又要再專門養一幫人專門學習最近幾百年的語言。然後再過幾百年......(有完沒完啊喂!)
讀書人沒有壟斷文化。單個窮人的確沒法讀書,但是古人可以一家族人培養一兩個孩子讀書。有了文言文,就一勞永逸,只學一種古文。反之,像我們這麼古老的民族,每隔三百年演變出一種新語言的話,你讓窮人怎麼辦?他們更加不可能出人頭地。傳承文明的社會成本是客觀存在的,語言的變異性擺在那裡。

另外,真正通行漢語的主要是原來的所謂「內地十八省」,其他地方其實是小玄子、四爺還有皇阿瑪他們打下來的。終極意義上說我國的統一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有些事情沒必要拔太高。

PS.洋人以前也有這個問題,他們的解決方法就是寫拉丁文。一直到十九世紀現代國家崛起。


簡訊時代,尤其是跨運營商簡訊加價時代,呵呵以及顏文字是很難火起來的。因為70字必須盡量多說內容,為了省錢。
微信飛信QQ之類的東西,那片兒湯話就越來越多了。

還有膠片機時代,攝影門檻還是比較高的,而且也不會隨便亂拍。但是數碼時代,啪啪啪啪,反正回去刪唄。也不要錢。

文言文也是這樣,言簡意賅,因為竹簡和帛書都不是尋常之物。鹽鐵之議,幾群人討論,那要白話記下來,根本沒法流傳吧。

都不要說竹簡和帛書時代或者更恐怖的金文鑄鼎時代(這個太恐怖。。。)。
你看明清時代,一個永樂大典,一個四庫全書,紙時代這玩意鴻篇巨製還非常恐怖呢!

必須簡練!沒辦法。
當然,一部分是傳統,路徑依賴。

=======================================
金文時代,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僅僅有32行,499字,貌似是最多文字的了。

竹簡時代,傳說東方朔給漢武帝上書,用了三千片竹簡,兩個人才抬得動
但是沒說這個要寫多少字的。
秦簡:

所以看起來似乎一片竹簡20來字(這大概是高估)而已。所以三千片竹簡也就是6w字而已。現在六萬字算鳥?

史記,三十萬字。紙質就一冊而已。竹簡大概能放半間房的。也許是要十個人才能抬動。但是紙冊我一個人拿十本問題不大。
(看過這版的朋友應該知道,這版沒有注釋沒有譯文,只是省略了表的部分,字數大體和原著差不多。為什麼不用道德經這樣有出土帛書的舉例?就是因為道德經市面上幾乎沒有無注釋無譯文的版本。。。字數沒有參考性)

===========我這答案沒啥乾貨,就是配了幾張圖================
===========大家錯愛了,評論區的朋友提示,竹簡是寫不是刻======
===========果然還是犯了大錯誤的,現在註明這段!============

還有一點,早期的竹簡是刻的!!!
我昨天刻了仨字一小時(丑啊,不要在意。。。)當然,陰陽刻法不同,刀筆吏也熟練,而且刻的材質目的不同,參考性比較低。但是石頭上那個陰刻有參考性,一個字總要分鐘級別的吧。現在打字差不多一分鐘數十上百是有的。。。差距巨大。

但是肯定也是很累的啊。莫說刻字,你現在去用鋼筆大量寫字,寫個萬八千的,肯定片兒湯話少了。
所以刻字的人本能就是:一!定!要!短!

==================不刪除了,引以為戒=========================

紙質就好了么?不是這樣的。
好書是要雕版的,活字質量一般不太好。
但是雕版很累的!!!

有配圖,套印的話,更麻煩。這是一頁哦!一本書多少頁?翻翻手邊的看看。。。
什麼?你說手抄?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人孩子容易么。手寫文書很累的。現在大部分人打字,都不覺得有什麼。回頭試試手寫論文!!!

司馬光手書資治通鑒草稿

總而言之,一定要短!
當然,後來有因循的因素,一者,古人都是這麼寫的;二者,也為了能看懂以前的文獻。所以就不改的好。反正他們不用學英語。。。
但是現在,書面語和口頭語還是有區別。涉及電腦上輸入法檢字——生僻字很難找,顏文字和表情卻不能口語表達

手寫還好些,不過是速度和體力付出。

所以,我說,時至今日,書面語口頭語,或者加一個,聊天軟體語,也有差別的。不小。
現在的時代我覺得是半隻腳邁進信息化,但是還差得遠。。。

要問什麼時候完全統一?


錢穆在《中國史學名著》:
「古書不易通,並不是說拿白話一翻就可通了。註解已難,拿白話文來翻譯古文,其事更難,並不是幾千年前人說的話都能用今天的白話就能恰好翻得出。」


如果太史公的年代就有知乎的話,估計各位現在不知道竹子長什麼樣子的了。


古代的竹簡、錦帛、紙……都很貴……


李雷說出了部分原因,口語話也可以長話短說。
為什麼使用文言文?文言文就是一套標準的計算機語言,中華文化繁榮2000年內的文章你都讀得懂,要是口語,別說100以外的文章你看不懂,可能同時間內別的地區的文章你都看不懂。

西方的文學一直是口語話的,莎士比亞的作品原版幾個英國人看得懂?最近一百年把孔批爛了,中國兩千年前積累的智慧都扔了,這是多恐怖的事?!


口語跟書面語分開方便傳承啊。

「我們看世界的文字,不管英文、德文、法文,雖然現在的文字和語言是合一的,但是語言大約三十年一變,所以一百年以前的英文、法文書籍,除非專家,否則是莫辨雌雄.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曉得語言和時代是要變的,所以把文字脫開了語言,只是用很短的時間,經過兩三年的訓練就會寫出來,這個文字就單獨成為一個體系,表達了思想. 因此這種文字所保留下來幾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幾千年以後的人看來,如面對現在,沒有阻礙」

引用《論語別裁》序言中的一段話

「要知道「革命」一辭,出於我國最古老著作之一的《易經》,然後講了許多理由.我說,譬如中國文學自「五四運動」以來,由舊的文學作品改成白話文後,有什麼功用呢?幾十年來親眼所見,中國的教育普及了,知識普遍了,對世界知識的吸收力增加了,無可否認,這些對於國家的進步有貢獻.但是對於中國文化,卻從此一刀斬斷了. 什麼原因呢?中國文化庫存里堆積的東西太多了,幾千年來的文化都藉著古文保留著. 至於接受白話文學教育的人們看不懂古文,當然就打不開這個倉庫,因此從中國文化的立場看,就此一刀攔腰斬斷了.你們現在講文學再革命,講白話文學,我們先要知道為什麼要推行白話. 在「五四運動」前後,一般人認為救這個國家,必須吸收新的知識,尤其要融會古今中外的學術文化,於是老牌留學生到外面一看,任何國家的語言和文字都是一致的,因此認為中國所以不進步,是文字工具害了我們,尤其四書五經「子曰、孔子曰」一塌糊塗,非把這個打倒不可,所以提倡了白話文.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我們看世界的文字,不管英文、德文、法文,雖然現在的文字和語言是合一的,但是語言大約三十年一變,所以一百年以前的英文、法文書籍,除非專家,否則是莫辨雌雄.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曉得語言和時代是要變的,所以把文字脫開了語言,只是用很短的時間,經過兩三年的訓練就會寫出來,這個文字就單獨成為一個體系,表達了思想. 因此這種文字所保留下來幾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幾千年以後的人看來,如面對現在,沒有阻礙,它對於國家有什麼錯誤呢?沒有錯. 只是因為教育不普及,大家對於這個國文的修養沒有學好. 當時提倡「五四運動」的部分人士,求進之心是對的,在學問修養上,老實講,還有商量的必要,於是這一文學革命就出了問題.舉例來講,生活上每天必有的一件事——上廁所,我們小時候叫「出恭」
,後來叫「解手」,現在叫「上一號」了,看看幾十年來,變了好多. 因此,我們翻開資料,對「五四運動」前後的白話文,現在看來,簡直不通;到了現在的文章,說它不好嗎?真好. 好嗎?文章看完了,價值也完了,多半沒有保留的價值. 將來怎樣演變還不知道,所以你們為什麼要文學再革命,我就不懂.因此,文學革命,我沒有資格講,你們也沒有資格講.為什麼呢?如果古文、四六體、作詩、填詞,都能露一手,然後發現這種文學有毛病,這才有資格談革命. 現在你們連「命」都還沒有,還「革」個什麼呢?你們還有文學革命的資格嗎?」


哈哈,這個問題提的有水平。有這麼幾點:
第一,漢語是不是拼寫文字,不能有雙輔音。這就導致一字五音,或者說,一音最少指五個字,所以必須同步文字,講唐詩必須人手一頁書,講九宗門必須同步看詩。那現在普通話只有四音,這個問題不在這裡討論。
舉例:
例句1.你是二院的小王吧?你是二院的小王八?
例句2.你是楊偉嘛?你是陽萎嗎?
第二,漢語高度凝鍊,寫多了就啰嗦。
例句1.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例句2.你為什麼說你沒有上衣啊,我的大皮襖咱倆穿吧。我不要你給我衣服錢,這個大皮襖你可以白穿。。。。。寧可我凍死也先給你穿。。。。
例句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例句4.機構必須無條件為人民服務。並且這種服務不要任何回報,全免費,為什麼免費,因為這是政府的義務。。。。。。。。。。
第三,地區方言是聽不懂的,而文字萬古如一,正是這麼個文字,產生了無比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音分東西南北,字不分東西南北。跨越三千年,五千年,無障礙。


如果你的書寫與記錄工具是刀+竹簡,你也一定會挖空心思把500字的屁話濃縮成5個字再一筆一划地刻在竹片上(得刻繁體字或者甲骨文,不能刻簡體字)。


題主沒拍過電報吧


古代人並不是說白話的。秦代時人們說的話和古文類似。


為什麼古代人說話用白話,寫文章用文言文?你確定「古代」人說話是用白話?就以上各位答主的意見還是很有根據的,「白話」一般是指13世紀以後的語言了,從元明清代的各路市井小說大概可以看出那幾個時代的語言和如今白話文是差別不是很大的,有異感的至是用詞習慣問題,正如40年前的國人用詞和現在用詞也有很大區別一般。

很多人質疑為什麼古代不用當時通用語言,比如首都人民的語言,這個看過以前費孝通的解釋,語言普及成本比文字普及成本高多了,所以為什麼少有各地進言皇帝的摺子用當時普通話,因為當時沒有廣播電視互聯網,普及普通話都是靠極少的到過首都的人來學習,即使口耳相傳也難以普及學會,就算是在簡單在容易聽懂也是難學的,(我從小到大看港片長大,至今也沒學會聽講粵語),想想古人聽首都人民講話的機會比我們聽粵語的機會少多了吧

為什麼古人多用文言文寫字傳達信息,就以上最容易讓人覺得接受的答案「文言文短小精悍,傳達信息節省物料成本,節約文字載體成本」,我覺得倒是其次。真正的原因,是用文言文傳播信息,效率更高,並非古人不用當時口語記載信息,或者印刷成本太高所致,實在是各地口音各異,你用當時當地語言寫出來文字,各地接受信札或者函件的人也不認識(非粵語地區的人可以看看用粵語口語寫的文字試試),文言文是各個時代最簡潔最通行的語言,就相當於各個歷史時期的標準語和言,其實想想,哪怕是同一時期,講同一語言的人如果寫當時的口語,也難以即使理解(比如現在,我看台灣人用口語寫的文字還得多看幾遍才徹底了解)。


即便現在,你也不會把作文用口語寫吧


你想啊有個成語:學富五車,你有幾車的竹簡就很了不起了。漢朝之前是沒有紙的想記錄東西是很麻煩的。而寫在竹簡或者帛上都是很消耗資源,所以就得要精簡,你不能像現在我給你打字balabala有話沒話是不是廢話想怎麼說怎麼說對不?而文言文的一個特點就是:精簡,你看:
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蘇君憂秦伐趙敗從約,以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陰奉給君資,盡蘇君之計謀。今君已用,請歸報。
翻譯過來就是:
我不是了解您,是蘇秦了解您。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以前的約定,他認為除了您沒有人能夠掌握秦國的權柄,所以觸怒您,派我暗地裡來提供給您金錢,都是蘇先生的計謀。現在您已經被秦惠王重用了,請允許我回去向蘇秦報告。

這是不是極大的減少了書寫量?


除了這個還有,隋朝以前書都是手抄的,那是很費時費力,你想字一多是不是經常錯啊還不好改,


所以字越少而又能把意思表達清楚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文字自產生起就是被巫師、祭司壟斷的,並不是發展到一定程度統治者才發現壟斷知識和文字的好處。所以不要過度拔高文言文的優越性。傳承方便的確是其優越性,但始終利於壟斷這是其根本特徵。白話文興起就是配合平民革命的,教育普通化是教育文化的一場大革命。白話確有疏遠甚至割斷歷史的作用,但從根脈上和文言還是同一種語言文字,還是相通的,有白話基礎再進行文言文學習變得容易多了。目前的文言文教育是中學六年,如果搞得好,應該能達到所有高中畢業的人都能大致讀懂文言文。你可以想像仍然是95%的文盲,你讓文盲民眾怎樣去學習文言文?文言文再利於文化的縱向傳承,也得有識字、有文化基礎作前提啊!結果不還是在精英群體內部傳承?所以,教育普通化,必須要用白話文,至於白話過了,文言文教育搞得不好,那是教育水平的問題。


小白兔問大灰狼:「我喜歡吃蘿蔔,你呢?」大灰狼慢吞吞地說:「我喜歡…吃…說話…慢一點…的兔子。」小白兔說:「醬紫啊我造了!」


不請自來。⊙﹏⊙
高中在某雜誌上看到過一些介紹。如有不對,歡迎輕噴。
所謂文言,是先秦時期,中國人語言系統正在發展時期的語言。當時的人們說話就是現在我們認定的文言,特點就是語言的高度精鍊。
後來語言發展,辭彙量拓展,語言開始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之前過於精鍊的語言就越來越不被人民接受了。不過還有一批人在用那種費事的語言,那就是讀書人。他們依然在用那些古老的語言系統——當然,不是說話時用,那樣太費力——讀書人在寫文章時用。所以不是什麼人都能研究學問滴,首先你要看懂那些之乎者也是些啥。胡適先生他們那批人搞新文化運動推廣白話文,就是為了消除人民和書本間的距離,文章都用大白話來寫,老百姓都看得懂書上說的是啥,才能破除蒙昧是不?
還有就是,因為文言是古代讀書人寫文章時用的,所以叫文言,那些文章叫做文言文╮(╯▽╰)╭


最早字都是刻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你可以想像一下在龜殼、骨頭或者木頭竹子上刻出一部百萬字的小說是什麼感受。而且在你刻完這百萬字的時候中國的龜類恐怕都被滅絕了


因為古代中國是文人統治的社會 文人崇古 文言最早可能是一致的 後來口語發生變化 而書面語則保持不變


無論是寫文章還是說話,其本質都是信息傳遞的過程。信息傳遞就符合信息科學的基本原理。

文言文書寫慢,信道較窄,信息在傳遞前要儘可能的壓縮,所以就變成了言簡意賅的文言文。

說話則是面對面交流,是一種信道較寬的信息傳遞方式,這個時候只需要考慮信息的傳遞準確性就可以了,所以就會使用相對信息冗餘度高的白話。


推薦閱讀:

為什麼歐美文化作品中有較多的「人造語言」,而中國卻幾乎沒有?
從語言學角度,應該如何看待 ACG 黑話誤用的現象?
如何練出一手花體拉丁字母?
古代人日常交談用書面語言文言文還是類似今天白話文?
這種圖怎麼讀,這裡的一個個峰值說明了什麼呢?

TAG:語言 | 文化 | 語言文化 | 文言文 | 白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