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福爾摩斯和英版福爾摩斯哪個好?
我喜歡美版一些,因為我認為美版的探案方法更真實
這一版最好~~~
福爾摩斯歷險記 (豆瓣)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感覺缺福更高冷一些,藐視眾生,花生情誼再重,也得常常仰視他那種。而美版的米福相對來說更親民唉。會做飯,而且做得相當好吃,還經常和不同的女子過夜。。。BBC里的缺就是個virgin嘛。而且和玉玲姐的花生也是相得益彰,並不是襯托與被襯托的感覺。
人物塑造上,BBC里剛開頭就把一個傲嬌高智商的卷福甩給大家,然後我們開始驚嘆。。哦,原來福爾摩斯可以這麼酷炫,這麼不羈,這麼文藝這麼吊炸天。後期,編劇開始讓他的性格部分回歸正常人。比如啦,M發現他會在意花生,在意Greg,在意Hudson,因此會利用他這一點,還有他遇到能與他勢均力敵的the woman時,他的感情閥門開始打開,在得知艾琳沒死時更是一發不可收。不過他還是高冷,孩子氣的夏洛克,不會像正常人一樣表達愛。這是前兩季。第三季我真的好想吐槽。編劇真的是在被各種腐的觀眾牽著鼻子走好么。。。假想里卷福和M接吻是個什麼鬼。卷福又和妹子談戀愛要幹嘛。。。(雖然是利用的關係)但是目的不就是傷害一下觀眾的心然後又還給他們么。所以說,卷福在第三季就突然有性生活了?突然可以在女票面前表現得滴水不漏了?反正覺得第三季很坑。(神夏鐵杆粉請輕噴)
再來說米福。剛開始,一串電影台詞就嚇得玉玲姐一震。到後來,我們看見的他是個很脆弱的形象,毒癮是他人生的污點。而毒癮這條線也是米福性格上有變化的重要的線。從之前脆弱,不通人情,看起來蠻自私的人變成了一個懂得付出的人。
先說這麼多啦。手機碼字累死了
基本演繹法不打 福爾摩斯 的tag評價應該會比現在高很多
如果真喜歡 推薦英版1985年Jeremy演的 演員和劇本是最忠於原著的
美版。
英版炫技多,弄得跟有特意功能似的。
美版習慣了女華生後還是很好的,Holmes的感情個性展現得多,破案技巧上也沒那麼誇張,不時打打溫情牌。
我估計英國人看美版福爾摩斯的時候就和我們看日版西遊記似的
我就喜歡小蘿蔔頭那個…
美版的只是披著福爾摩斯皮的美國最大眾的偵探劇。
必須英版。
福爾摩斯本來就是大英帝國的小說人物。而且英國人對福爾摩斯有強烈的歸屬感,這能表現在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和到貝克街221B的參觀,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人物性格在不斷的趨於完善。那個維多利亞時代戴獵鹿帽叼煙斗身穿高領大衣的英國紳士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BBC在重做人物的時候必定是絞盡腦汁過的,這肯定是推敲再三(兩年三集,每集名兒跟原著的一個小故事名字一樣,等死老衲吧,原著還著呢)維持高質量貼近原人物,才敢推出、播出,才敢接受廣泛英國乃至全世界觀眾的推敲。"這是不是我所認識的那個福爾摩斯?" "他們把大格局改成現代,那些美好的品質還健在么?我得睜大眼睛仔細看看。"
美國佬對福爾摩斯的了解形式跟英國人沒少什麼,無非是原著,影視資料和到221B福爾摩斯的府邸參觀。但他們缺少一種對福爾摩斯的歸屬感。不論福爾摩斯在原著里有哪些錯誤的做法,英國人民還是愛他的,包容他的。大英皇家學會並在世紀之交的時候補封他"大英帝國皇家學會生理化學獎"。正是少了這些,《基本演繹法》讓人感覺少些東西。劇中一些必要時刻應當展現福爾摩斯的個人魅力與劇組對人物的理解與喜愛,卻把時間過分地分給了推理過程。而BBC的《新福爾摩斯》該體現個人魅力時候從不含糊(三季開頭破窗而入雙手整理下大衣領,側頭整理髮型後,抱著女二猛親一口頭也不回空留一門獨自搖擺。整套動作該停頓時候停頓,該放緩時候放緩。簡直是殺招,本人男孩紙都被QWER一套帶走差點帥哭)該到推理環節也一環接一環將問題在不斷調觀眾胃口的最後時間大白天下。
而美國版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3季72集用時4年不到,英版3季9集用時6年。能想像出兩片品質的差異。受眾的熱烈反應程度也能體現對兩劇的選擇。
我的順序是先看了 BBC的電視劇,然後看了小蘿蔔的電影,然後看了基本演繹法。
總的感覺就是,BBC拍的真好,讓我有一種「卧槽,這就是福爾摩斯!」的感覺,只可惜出的實在是太慢了。記憶最深刻的是艾琳艾德勒那一集,卧槽,真是噴鼻血啊,意淫出來的能駕馭福爾摩斯的人就應該長那樣子。
至於小蘿蔔的電影,就是好萊塢流水線上面流出來的產品,同樣的情節,人物換成狄仁傑與元芳,包拯和公孫策,或者宋慈與竹英姑也是一樣一樣的(此處為啥會出現一男一女的情況。。)總結一下我的感受,大致是-動作戲精彩,愛情戲馬馬虎虎,福爾摩斯與華生的愛情動作戲別具一格引人入盛。
最後說到基本演繹法,怎麼說呢,從電視劇的角度,盯著福爾摩斯的頭銜,實在是期望值太高,所以有些失望。一開始覺得有點像柯南,通過不給觀眾播放關鍵證據的方式解密破案,有點小兒科,後來覺得像是奧特曼,最後總是在不得了的時候,有人開掛解決所有謎題。看到再後來,就覺得,卧槽,怎麼一男一女比BBC的兩個男的還要扭捏,啥時候能在一起。感覺上是一般的警務類美劇結構以及愛情戲結構,外加福爾摩斯的頭銜。
綜上,俺愛死BBC的福爾摩斯了。先看美國版的再看英國版的可以看,但是先看英國版的再看美國版的就沒法看了。英國版的劇情緊湊,節奏完美。英國版的福爾摩斯氣質完爆美版10條街,美國版的更像是肥皂劇。英國版的更像是一首優美的歌曲。對了 還有服裝設計,音效處理都是英國的更令人動心
果斷英版
最近忽然發現一個原因。(內涵劇透)
腐國出的真的是名副其實的腐,最好的朋友以及最出色的敵人(影視作品中最容易迸發激情的配對),都是男的。主人公對於妹子都是,額,萌萌的茉莉妹子掩面。。。
美國的那版,性取向是正常的,男豬腳和花生妹子同居,還會約炮,花生不在還會找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弟子,最最重要的,莫里亞蒂是個傲嬌御姐→_→,前女友!與此同時與所有的男性角色都保持很大的距離。。。
身為直男,有點偏向美版。。。
英版。美版基本演繹法只能說是一部不錯的推理美劇,把男主名字改改其實不會影響大部分劇情,一集的整體節奏是很典型的美劇偵探片套路。而神夏從某種意義上真的是把福爾摩斯從18世紀拉到現代的感覺,裡面很多細節都有原著的影子,人物形象也更加契合,當然故事情節無愧神劇之稱。
美版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福爾摩斯,說好聽叫同人版重新創作,說不好聽是山寨版。
證據是:版權並不在CBS,在BBC手中。
所以美版華生是女的,福爾摩斯脾氣暴躁而沒有冷靜的頭腦,更沒有作者的影子。
吃快餐習慣思維,自然認為美劇好,說原版BBC不好,假的福爾摩斯迷,福爾摩斯的人物性格特點都無法掌握,白看推理劇。
美版名字取得好,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福爾摩斯是收視率效應,劇情是演繹法。
不加一點原版情節,觀眾是不認賬的,正因為如此被糊弄了,還嘲諷BBC一番,沒有經久不衰的原著,你還會看這部電視劇嗎?美版的福爾摩斯無法深入我心。
我覺得美版不是拍福爾摩斯的故事我大概還能看下去吧
jeremy brett版
英國人拍的福爾摩斯才是福爾摩斯,美版的我總感覺他下一秒要叫Jarvis
你應該問英版福爾摩斯和美版福爾摩斯(電影)哪個更腐 這太難回答了
各有千秋啦。
英版很火等會再說好了。
美版一直在追,因為華生設定成了女性,案件幾乎都發生在紐約,案情與柯南·道爾的小說沒有產生太多關聯,所以讓人感覺主角不那麼「福爾摩斯」(主角的英音還是很給力的,吐字很快,用詞也比較高級、精準,是一個有點萌 有點腹黑的角色)。美劇的集數比較多,劇情沒辦法做到集集經典,但是可以看出編劇的用心,最近看的幾集都是非常有創意的,結合了現代熱點問題,撇開「福爾摩斯」把它當做探案劇會覺得它很不錯。看了下來,沒有像英版那樣產生特彆強烈的主角情愫,或許英版在塑造福華的關係方面更豐富。(話說片名是Elementary,譯為基本演繹法,而不是xxx福爾摩斯,所以個人覺得喜歡鑽研案件和手法的話可以去看看。)
英版裡面的人物設定以及場景更有韻味些吧,畢竟BBC出品。劇情同樣設置在現代,但是它改編自原著經典案件,劇情、手法都沒得說,並且還有創新。一季3集的節奏拉長戰線讓人更是期待。
卷福BC的吞字連讀被很多人當做英音的典範,劇里語速快,信息量多,演出了「靈感噴涌而出」的感覺。
綜上,英版火得不無道理啊,整體的設計更像「福爾摩斯」,美版的著眼點與它不同,會更貼近案件一些。
英版
推薦閱讀:
※《神探夏洛克:可惡的新娘》中,在夏洛克的思維里,瑪麗聽令與麥考夫,是否代表卷福認為瑪麗聽令與麥考夫?
※《神探夏洛克》第二季第三集中,為什麼莫瑞亞提要通過自殺逼福爾摩斯必須「自殺」?
※神探夏洛特里,為什麼會出現莫里亞蒂,為什麼最後又出現了華生?
※英劇、美劇在中國是如何傳播並發展起來的?
※如果知乎放到《神探夏洛克》中會被提出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