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德川家康》是什麼體驗?
十幾本書。很好奇讀過的朋友花了多長時間讀完,為什麼想讀,有何收穫,感謝分享!
大學的時候150塊買了一套盜版《德川家康》,當時確實是讀完了,大約花了一個半學期。
觀感怎麼說呢?總之我肯定理解不到書封上柏楊先生的感嘆:
「中國有兩部書可以和《德川家康》相比,一是《資治通鑒》,一是《三國演義》」——《資治通鑒》是史書,不可比;要比《三國演義》的話,《德川家康》首先得擠干水分,把精華濃縮到二卷、三卷本的規模才行。
當然,本書也不是說不精彩,實際上某些段落很有看頭,至今留在印象中比較深的有:1,八彌弒君一段,「不吉之花,為何要落下?」;2,本能寺一段信長的獨白,「我只想再活兩年,這樣,我一定會平定天下給你們看看…一月也行…再給我十天、五天、三天……」3,北之庄陷落前勝家和阿市的心理,「是有種特別的香味,是你白皙手上的香味…」。
這書名段很多,也有大量的注水,不必太認真地看,只需粗讀一遍,而後閑暇時翻到某處好好品味是很令人愜意的。總而言之,這算是一套好書,雖然難副盛名,卻也沒到令人失望的地步,至少我買了之後沒太后悔過^_^
高中時期花了一個學期讀完了。現在也還有些印象。
這本書總的來說文學性遠大於歷史性,如果你是為了學習日本歷史,那這本書幫助不是很大,一是節奏有些慢,二是整本書主觀性太強,你還不如去玩太閣立志傳這種歷史遊戲;但如果你是當小說看,這本書還是值得一讀的。感覺像是為德川家康的各種行為找一個合理化的借口理由。。。。
數不清的找借口和扯謊美化,山岡庄八為了樹立自己腦子裡的所謂道德典範,極盡扭曲事實粉飾之能,柏楊也是同一個毛病,只能看到他眼裡那一畝三分地的小道德,根本不懂天下大勢是如何運行的,無情的自然定理之前人類的道德又是多麼無力。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部道德帝的超級YY文裹腳布,從頭到腳充滿了數不清的謊言,各種明明白白是殘酷骯髒的政治手段的行為到了山岡這裡都能給包裝成為了天下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的犧牲,家康不是有意的,這都是別人誤會他了等等等等,精明強幹的政治家策略家被他描繪得像是畫像上的聖人一樣,感覺就像在看偉光正宣傳片一樣讓人不舒服。初二還是高二記不清了,花了三個月-四個月時間勉強讀完了《德川家康》,本人也看過他的信長,畢竟我喜歡信長多一點,但是《織田信長》更像一部武俠小說一樣。
但是《德川家康》算是比較不錯的作品,切入點什麼的,故事性等等,從人質一步步走大走強,很震撼的。可能很多人覺得很長,但是真的比較好啊。
記得有一年大河劇是《天地人》我覺得大河劇質量下降了,然後買了原著,看了以後覺得不如大河劇演的好呢。所以感覺來說,縱觀其他戰國時期的作品,這部刻畫的是最好的。
還不如大河劇《德川葵三代》里的家康更令我信服。總之,那套書買了就是雞肋——畢竟扔了就相當於扔了幾百塊錢,不扔又純屬浪費書架空間。
這個,我在大學期間,斷斷續續從圖書館裡借,讀了大約半部。
為啥只讀了半部呢,因為,實在是太火了借不到啊!總共十三本,圖書館貌似有三套,但是總是有那麼幾本是被全借出去的,從來沒看到過......
後來下了電子書,然而錯別字太多實在是看不下去......所以時間久了就不看了,大概有五六本內容沒看到的樣子。
言歸正傳,讀這本書是怎樣的體驗呢?前幾本我是當黃書看的,築山殿和今川氏真還有竹千代三個人搞來搞去的心理還真是不和諧啊不和諧。書裡面也充滿了紅果果的描寫,艾瑪,這程度直逼黃易的小說好不好!
後幾本我是當玄幻小說看的。嗯,玄幻小說,就是那種充滿了裝逼和打臉的小說。
好像三方原德川家康被武田信玄打出翔的那本我也看了,「這是味增」當時我還沒理解為毛扯到味增上了.....
注水太多,吹捧太過,隨便讀讀就好,千萬別認真。
如果你沒看過其他描寫日本戰國或對日本戰國不了解的,可以看看,類似《三國演義》,山岡庄八帶有明顯的偏德川的感情色彩,就像羅貫中偏劉備一樣。其中一些著名事件或戰役可以大致了解發生什麼事。
但如果你是對日本戰國有一定了解的,真的想看看就快速掃讀就行了。日本人在書寫這類歷史小說的時候,往往不刻意的臉譜化,而是強調各自的正當性。其實我認為這一點從文化上是好的,非黑即白的文化觀其實不是什麼好事。這就如同是普通法系所強調的雙方對抗辯論一樣,如果你看過英美的一些案件陳述,你會發現原被告雙方都很有理,而處理複雜問題的關鍵在於過程中的辯論以發掘問題,而不是通過事先預定好的簡單好壞標準來決定結果。同理我認為歷史文學關也應如此。
人與人不同吧,我覺得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一套書沒有之一,當然想拿著本書當歷史是不可能的,單從文學性,和藝術性上來說,我覺得《德川家康》是頂尖的,把它當作小說來看,一口氣就能讀下來,沒有什麼乏味的(不過我在看關原之戰後的大久保長安之亂和洋人時卻是覺得好乏味),對人生改變很大,剛開始讀到家康父母的離別,家康幼年的隱忍讓我感動,晚年時,家康的心懷天下,聖德之心更是讓我有種世間怎有如此胸懷之人的讚歎,我覺得讀《德川家康》讀的就是那種聖德之心,那種德行修養,如果在那糾結故事好不好看就太過膚淺了,至於想是否是歷史就更是自尋煩惱,這本身就是一部小說,藝術家用謊言揭露真實,重要的不是它是否真實,而是它能改變我們什麼,畢竟我們讀書不能只為消遣和較真,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學到什麼,而大成之人和普通之人看書區別也在於此,你要是總是覺得我操這書簡直就是在美化家康不尊重歷史,各種吐槽我覺得沒有必要看,我是懷著對德川家康極高的個人崇拜看完的,對我人生改變很大,讓我少了一些暴戾之氣,多了一些德行素養,這套書我是買的全套正版,是300多,最後在kindle上讀完了,但我覺得很值
好像是從他爺爺松平清康開始寫的吧,一開始只是想「媽的看了這麼長主角怎麼還沒生出來?…」
看完你就明白,為什麼叫他老烏龜!
《德川家康》和《資治通鑒》、《三國演義》都讀過。說說我對柏楊謂三者可相提並論的理解。
《資治通鑒》是史書,《德川家康》和《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肯定在真實性上有所區別。成就也是高低不同。但是,三者有共同點:歷史和政治視角。
《資治通鑒》成書目的就是為了「以史為鑒」,格局大,關注于于治國策略,更突出的是治國得失;對於褒貶忠奸,有,但是感情不如《史記》等強烈。在小說裡面,《三國演義》也有這種格局,讀者需要代入「上帝視角」,不同於《水滸》偏重兄弟情誼、更不同於《紅樓夢》寫兒女情愛和家族興衰的「低視角」。《德川家康》除了過於美化家康,也突出了這種大歷史感的厚重。
我讀《資治通鑒》的時候,有種三觀被顛覆的感覺,真正體會到了「也要考慮歷史進程」的含義。政治家是沒有感情的,他們或為了私慾,或為了天下蒼生,唯一不考慮的是「道德」「情感」「報應」等百姓辭彙。戰國時人們還淳樸未失、「信」「義」尚存,傳統教育帶來的樸素情感還能找到認同。讀到了漢,如果沒有開啟「上帝視角」,會被「亮瞎眼」。項羽在鴻門宴上的糾結;劉邦兩次衝進韓信大營,奪取韓信兵符,幹得如此理直氣壯,奪取天下後逼反並殺掉了全部異姓王。張耳陳余,出場兩個人君子賢良看上去是正面道德典型,後面反目成仇斯文掃地。因為一個誤會吵架,陳余負氣把兵權讓給張耳,按照普通老百姓做法,兩人推讓一下就和解了。結果沒想到張耳就接過去了。更沒想到陳余也懵了,帶著人乾脆走了另起山頭。從此兩人成了生死仇敵。第一次看到這裡時,真的是顛覆了三觀啊,原來政治是這樣玩的?到後面看到劉秀,能感受到什麼是英雄氣概。先是面對殺兄仇人的更始帝,沒有心懷怨恨反而更加謹慎恭敬,默默發展壯大卻始終不提報仇的事。後面幾乎平定天下了,兩員大將被對方暗殺,仍多次招降安撫表示不殺。寬容優待受降的劉盆子。廢皇后、立新後、換太子,這幾件事看來做得與劉徹差不多,實際上從過程從結局來看,強了幾個檔次。劉秀的煌煌大度,大格局,大手筆,大文章,值得讀者反覆揣摩。政治家的每個決策,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只有開啟「上帝視角」,從大格局而非個人得失的角度,才能讀懂史書。否則真的容易落入靠厚黑學、陰謀論來解讀歷史的歧途。毛澤東說陰謀不如陽謀,他是懂歷史的。(註:本人非毛粉,非自干五。)
《三國演義》、《德川家康》兩部小說,也有這種特點。不過小說允許虛構,所以在歷史進程中加進了一點個人奮鬥,同時把主角塑造成道德完人,使讀者更喜聞樂見。但是這種歷史的大格局還在。很多地方,需要從「上帝視角」去觀察。家康奪取豐臣家的天下,如果從「公家」「武家」政權更迭、傳統保守文化回歸的角度看,可能比單純的爭權奪勢更容易理解。家康恭謹的侍奉信長和秀吉是真心,與後面進攻豐臣家其實不矛盾,因為他認為豐臣家的繼承者作為關白,無法合理合法的統領天下,天下武家需要一個強力幕府才能和平共處。歷史選擇了他,他責無旁貸。這也是陽謀,不是陰謀。同時作為一個人,他也有家庭也有感情,小說寫出了當個人需求與歷史大勢衝突時他的內心痛苦和選擇,讀者能夠細緻的體會。讀者可以不認同他的為人,但是這部小說確實寫活了。《三國演義》雖然基調上褒劉貶曹,但是曹操說」不知天下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時的當仁不讓,招降張綉時的容人之量,橫塑賦詩的豪放,令人稱奇;劉備在困境中的堅守,再落魄也不忘興復漢室之志,讓人動容。這些角色寫出來,如果簡單的用」奸賊「、」假仁假義「來臉譜化和俗套化,只能說誤讀了《三國》。設身處地站在主角們的位置揣摩時局變化,而自己只掌握有限的信息,試圖做出決策是很困難和很有趣味的。不考慮當時的具體環境,用現代的想法來套用古人,往往都是謬誤。今人談古只是嘴皮子上的事,其實站在那個位置上每一步都非常兇險。當然了,作為小說虛構和洗地也是難免的,小說又不是史書,史書不免都有虛構成分。小說的價值在於給讀者這個機會,讓讀者體會這種身臨其境的歷史感。這就夠了。
這是我對《資治通鑒》、《三國演義》、《德川家康》的一點看法。我覺得,這三本書都值得認真去看。大學的那個時候迷上了歷史類的小說,當時三國演義啊,明朝那些事兒啊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都,但是我是純粹的喜歡看小說而已,如果是純史書的話我就看不下去了。
然後有次在圖書館看到《德川家康》的時候還是十分欣喜的,因為受日本動漫的影響對日本歷史很感興趣,於是就一本一本的看完了,差不多快一年的時間吧,不得不說,一本好的小說,認真的去看的話還是可以從中學習好多大義的,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每每總是能夠受到一些觸動,這些觸動可以說都是對我的生活哲學起到很大的指向作用。放開這本書的實際情況不說(因為我覺得這只是本小說,不能當史書看,裡面對德川家康形象塑造上面太過單面了,就是上面某位朋友說的洗地一樣)。
讀到德川家康最開始的隱忍期時,尤其是初期被各路大名的壓制期,德川家康表現出來的是日本民族精神的「忍」字的道之精髓,真正的男子漢不是匹夫一怒血濺五步,而是能夠為了自己執著的目標隱忍待發,獲取最終的勝利,這是聰明人的哲學,也是進化論中的哲學,我們古代中國的勾踐、韓信也是這種例子。
還有一次受到觸動時,是家康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氣量有多大,那他的成就就會有多大。這句話蘊含了家康一生的執政和戎馬哲學。是啊,馬車不會在乎螳螂的張牙舞爪,縱然對手十分強大,當你從精神世界的高度俯視他的時候,你從境界上就已經超越他了。氣量決定的是你看問題的態度,高度和廣度,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問題時也總是容易陷進問題本身,其實只有心胸開闊一點,眼光放遠一點,這些問題你就能很平淡的看待。
不過書看到後期我也有些乏力,覺得有點拖沓了,其實這本書縮個三四本章節出來還是可以說清楚的,不過既然當小說看,人家總不能一本正經的跟史書一樣,三言兩語就完事了,看到家康解決石田三成,基本掌握天下大勢的時候還拖了那麼久,有點無語。斷斷續續讀了一年,全部讀完,小說不是歷史,是對歷史的一種解讀。這套書由於作者的主觀目的,給日本人和家康帶了主人公光環,對書中人物都是做正面描寫,即使是對對立面的人物也未在描寫上給予更多抹黑。書中眾多人物在三位大名的帶領下使日本走出戰亂,走向統一,富強。通篇讀完,還是很振奮,信長,秀吉完成了自己能力內的使命,家康才得以完成大業。和普通的小說不同,本書作者為了鼓舞戰後大和民族,既要參考歷史,又要能鼓舞士氣,雖然是文學作品,也可以做野史,眾多人物的從生到死,大名沉浮,對於讀者無論是人生觀,世界觀都是一次洗禮。東照神君,安如磐石,鎮守太平,將之何之。
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是山岡庄八的問題,可讀性極差。
在下不才,看了十一本沒看下去了。感覺就是:光芒實在是太耀眼了,照的我睜不開眼看剩下兩本。跟最近大河劇一個德行(天地人除外,直江兼續就是這種人),主角光環一定要以拯救蒼生為己任,不能夾雜半點私慾,就算征服世界也是為了創造一個沒有戰亂的世界。
其實大可不必,明明有這麼多種的人設,為什麼只能有王道才能是主角呢,真實的人物性格不是更好點嗎?
大學看的了。。。不太記得了。。只記得這些了……
上大學的時候,不知道如何選書,偶然間看到山岡庄八版《德川家康》封面上柏楊先生的批語,開始了漫長的閱讀歷程。總的來說,全書十三本看過兩遍,某幾本看過三四遍。
觀後感:- 山岡庄八版《德川家康》,「書中每一行每一頁都充滿著智慧與殺伐、謀略與權術、天道與玄機」,但十三本計五百多萬字,水分太大。固然書中有不少精彩的地方,但花如許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尋找那些閃光點,得不償失。人生苦短,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應該放在效率更高的地方。如八彌弒君一段,《德川家康》花費了許多筆墨。《左傳》也有類似的事件。但寥寥幾字敘述完畢,後世註解,引一段《韓非子·難四》「明君不懸怒,懸怒則臣罪輕舉以行計,則人主危。」作者這麼寫,注者這麼注,我們讀書的就一目了然了。不過,瞭然並不代表行事無違。關二爺熟讀《春秋》,但最後敗走麥城,糜芳與傅士仁的叛變脫不了干係。而糜芳與傅士仁之所以叛變,蓋因二爺懸怒:若吾得勝回來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罰!
- 商人
- 宗教
- 大義。家康在前期既為今川氏,今川氏不亡,則松平氏永無出頭之日。更何況,今川氏作戰時,常常讓松平氏打頭陣,以削弱松平氏的實力。這個苦惱,在薛齋禪師去世之後,松平氏被迫與織田氏的一場戰爭中達到了高潮。但現在想來,松平氏與織田氏很有可能私下達成了協議。雙方在避免正面交鋒的情況下均實現了各自的戰鬥目標。如果沒有桶狹間之役,真不知道德川家康會怎樣消滅掉今川氏這個障礙。看來,織田信長真是德川家康的好基友啊。
現在再看《春秋左傳注》和《火鳳燎原》。
開始讀的時候還很有耐心,後面就覺得有點墨跡了,最後幾卷印象很淺。如果你同時有讀山岡的豐臣秀吉與織田信長,三個基本同時代的人,很多事情都是共同參與的,就會覺得山岡也不怎麼靠譜,逮誰吹誰,放在一起都有違和感。
推薦閱讀:
※山岡庄八的《德川家康》值得一看嗎?
※如何評價北政所在豐臣家自關原合戰到滅亡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和背後的心理?
※德川家康600人破山縣3000?
※德川家康成為天下人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