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窮人多不敢去創業?

問題不是「為什麼窮人大多都不去創業」這樣強調一個所佔群體比例的多少,「多」指傾向性。


  • 風險承受能力不同。窮人失敗意味著傾家蕩產,乃至家庭親情。
  • 融資能力不同。窮人只能貸款、存款、借款來創業,富人可以風投、私募、入股等等。許多創業者不是死在錯誤的方向上,而是死在沒錢撐到黎明。
  • 信息渠道不同。信息渠道往往意味著能否第一時間對變化作出調整,很明顯,窮人這方面差距太大了。不同的信息渠道視野也是不同的。
  • 獲得支持力不一樣。階層決定圈子。需要法律、財務、人力資源、技術方面的支持的時候,富人的圈子能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支持。
  • 起點不同。富人創業起點高,甚至在資金人員技術的配置上一步到位,窮人只能選擇其中一點兩點來起步。

綜上所述,窮人創業太他媽難了


然而,窮人即使再難,其創業也是應該受到大家理解與贊同。窮人創業,有更大的勇氣和魄力,成功就是英雄,失敗更應該是勇士。正因為那些創業成功的窮人,讓我們知道,這個社會,拼搏才能跨越階層,不拼搏永遠沒有機會。


杜月笙曾對一個朋友說:你原是條鯉魚,修行500年跳了龍門變成龍了,而我原來只是條泥鰍,先修鍊1000年變成了鯉魚 ,然後再修鍊500年才跳過了龍門。倘若我倆一起失敗,你還是條鯉魚,而我可就變成泥鰍!你說我做事情怎麼能不謹慎?


窮人犯了錯,連改正的機會都沒有。

有首歌是這麼唱的,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
阿嫩阿嫩綠地剛發芽
蝸牛背著那重重地殼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樹阿上兩隻黃鸝鳥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還早地很那
現在上來幹什麼
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這首歌常被用來教育未雨綢繆活著遠景思維什麼的,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如果這蝸牛爬錯了樹,或者這棵樹在夏天被雷劈了,或者被人砍了,那蝸牛爬上去能幹啥?會不會活活餓死?他發現了錯誤之後,有沒有改正的機會?

窮人就是蝸牛,富人就是黃鸝鳥。
窮人窮極一生所要追求的,不過是穿衣飽飯,老婆孩子熱炕頭。
而富人,則有不一樣的選擇,翱翔天空或者低頭啄食,不憂慮溫飽才有追求生活品質的念頭。
窮人要想活下去,最少的風險就是做農民或者工人這種付出了就一定有收穫的工作,任何風險他們都擔不起。

利益相關:上面的「他們」二字裡面,有我。

======今天寫了長文,發布在公眾號和知乎文章,除類似內容外,增補如下=====

我們的生活,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有了一條大概的軌道了。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這是一句無比正確的俗語。

所有的「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精神,都是在日子徹底過不下去的時候,才會發揮作用的。

古往今來,但凡農民還有一口飯吃,但凡乞丐還能討到食物,但凡混混兒、流氓還能吃飽穿暖裝大爺,但凡生意人還能在交完苛捐雜稅之後,剩下一點兒利潤,他們就都不會造反。

畢竟代價太大了。能活著,就是終極的追求。而鮮衣怒馬、寶馬香車,想想就好了,讓他們賭上自己的所有的積蓄去做一件成功率幾乎為零的事兒,太難了。

但這不怪他們,畢竟他們的身後,還有一個家,幾個人。

當你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沒有自己的積蓄,你敢拿著爸媽一生的所得去創業嗎?當你終於攢下點錢的時候,也早就過了做夢的年紀了。那時候的你,供著一套房,養著一輛車,家裡有一位妻子、丈夫,或許還有一個孩子,你也要為他的未來著想,讓他上好一些的學校。

有錢人的創業,賺就賺了,賠就賠了,不過是一輛車而已,丟了這輛,家裡還很多呢。你呢?是一個家庭幾十年的積蓄。

要你拿父母、自己、兒女的一生做賭注,你敢嗎?

如果我沒有家人,我可能會去放手一搏。但我有,就像蝸牛背後的厚重的殼一樣,我就得背著它繼續前行。

因為,家是我最後的避風港

18歲生日那天,我拿著身份證,去福利彩票站買了一注彩票,兩塊錢。我幻想著,想用18年攢下的運氣,換一個頭等獎,500萬。我甚至想好了這筆錢要怎麼花:

留下100萬給爸媽,在家鄉那個六線小城市裡,足夠他們餘生的開銷;花100萬開家書店,給那個小城市留一個能安心讀書的地方,要知道,直到現在,那裡都沒有圖書館;買100萬的股票,靠炒股不斷增值,養活自己;用100萬買六套房,租出去,讓爸媽收房租;花100萬環遊中國,住一次五星級酒店。

若干年後的某一天,我把當時的想法告訴了老闆,他問我,你都敢炒股,為什麼不敢創業呢?你的想法和執行力都不錯。

我說,窮怕了

我想做個有錢人,我知道怎麼花錢,我也知道有了錢之後,怎麼讓錢生錢。但是本金呢?從哪兒來?

資本的原始積累是無比漫長的,在這個階層近乎固化的社會裡,每往上爬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三代貧農的我,積累近乎於無。而我的唯一一條道路,就是好好讀書。

讀書,是風險最小的、最靠譜的晉陞階層的方法。

且不說讀書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人脈,單說一個眼界,就是不讀書的人無法想像的。

當你高考之後,從山村、農村、六線小城市、城鄉結合部,來到北上廣深這種大城市之後,才會真正地發現外面世界有多麼精彩。劇院、酒吧、圖書館、電影院、摩天輪、遊樂園、博物館、大型購物中心,還有24小時不休息的便利店和溫暖舒適的咖啡廳。

它們終於不再是幻想,終於變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你漸漸習慣了有它們的生活,終於不想再回到故土。習慣了燈紅酒綠,就不會想回歸寂靜。所以你努力工作、賺錢,你拚命想淘金,因為你知道,窮,就是原罪

那些雞湯大師知道你怕窮,知道你想要有錢,知道你想過著萬人之上的生活,所以他們總是對你說:「放手一搏吧,沒有夢想你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可他們所講的故事,都有著倖存者偏差。

十萬個創業者之後,有十個成功了,有一個成了馬雲。於是他被拿出來,作為「全民創業」的榜樣,而剩下的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個還掙扎在債務深淵裡的人,都被無視了。

你覺得你會是萬分之一嗎?

我們都不是天選之子,我們都是掙扎在溫飽線、小康線上的普通人民。對於我們這種普通人來說,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已經很艱難了。這種時候還向我們鼓吹「創業成功、一日暴富」的白日夢,是不是太殘忍了?

而關於那個「窮人為什麼不創業」的問題,我們心裡其實早就有了答案:

因為窮人犯了錯,連改正的機會都沒有,只會一敗塗地。


抱歉,請先搞清楚什麼叫創業?
說到骨子裡不就是做生意?不去工廠打工,改賣饅頭賣包子算不算?路邊擺攤賣玩具車算不算?
如果你認為現在社會主流的坐辦公室搞互聯網融資才是創業,那恐怕就已經被媒體的那些信息誤導了,創業千百種,回歸到本質就是從工人變成商人。

再者,
創業不一定就能變成有錢人,窮人也有做生意的。很多很多,但是他們還是窮人。

是誰告訴你們創業就會變成富人?
是誰告訴你們窮人不喜歡創業?
是誰告訴你們窮人不敢投錢?


我質疑你提這個問題的時候,以及很多回答者本身就存在認知偏頗。

知乎的兄弟們啊,還請多體恤民情,不要一直用書本知識跟媒體新聞來解讀世界。站在廟堂之上,只會有「何不食肉糜」的觀點。


大家說的都挺好了,有興趣的建議看下這本書《我在底層的生活》。裡面作者親身經歷後的一段思考很有參考價值~

「因為沒錢,不得不住在偏遠地方
--&>因為住在偏遠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
--&>因為花費很多時間在路上,她用於提升自己和發現更好工作機會的時間越來越少
--&>為了應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說服自己承擔更多小時工作或者兼職
--&>因為花了太多時間做各種勞苦的工作,她漸漸成為一個工作機器,無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緒爆發離開」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唯有滿足生存需求後,人才可能去追求更高的需求~作為早期項目的投資人來說,我接觸的創業者肯定是要和我說些情懷,理想之類的事情的~(畢竟越早期的項目越沒太多數據可說,總要畫畫餅嘛)

而真正的窮人們,連維持生存努力活著都是件不容易的事了,你還讓他們有空談談情懷,想想如何改變世界??

世界是殘酷的,不平等永遠不會被消除。我年少時可能覺得只要善良就好,但現在更希望大家知惡行善。手持利劍,心懷溫柔;或許唯有知道世界的真相後依然心懷善意,才能真正算得上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吧~


一個專用名詞:試錯成本。
一個朋友身價上億,辭掉自己年薪百萬的工資去創業。他說:沒關係,我給孩子留了兩套房子。
另一個朋友欠一屁股房貸,辭掉自己在BAT六十萬年薪的工作,去創業,每個月只拿一萬塊回家。他下個月的房貸怎麼還?孩子的學費哪裡拿?老人生病怎麼辦?賣掉自己唯一的一套房子,全家租房子住?
不要和我說什麼身邊的朋友去創業,每個月收入比之前多了很多。那是成功了的。
一個生意,你還沒有開始做就知道鐵定能賺好多錢,那叫去收錢,不叫去創業。


反對一些人答案,認為窮人沒膽魄,沒眼光,沒長久看法,企業家再創業是魄力,是長遠的眼光,是戰略思想。
當初文革剛結束,那幫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農民算不算窮人?我覺得他們的做法可比創業難得多了吧,也算是一種創業吧?
為什麼現在不行了,因為信息不對稱了。太不對稱了。一些紅二代官宦子弟他們光是靠一點內幕消息提前創業都能成功,既然穩定能成功的,何來敢不敢的說法,就算失敗了,那也還有第二次機會,試問哪些窮人承受的起兩次失敗?
知乎上所謂的精英,每次都把成功歸為上流人的勇敢,勤勞,下等人的懶惰,短淺。我在以前的回答說過,勤勞不算什麼,根本不算什麼。
窮人不敢因為信息不對稱,他們所想的和實際效果差距容易很大,這也就導致了更容易失敗了。而且失敗了也很難承受後果。別說什麼沒有魄力,你看到創業成功的,正是因為他們成功了才被看到,沒看到的早就死在不知名的角落了。
至於窮人為什麼不去創業,第一怕失敗,承受不起後果,第二,信息不對稱,怎麼創業。第三,信息不對稱導致眼光有限。
以上。


「錢是人的膽」


窮人拿20萬創業,輸了可能是全家全部家當。富二代拿20萬創業,輸了就是一個月零花錢。


記得小時候,我媽總是誇我表弟做人很大方。他爸爸送給他的派克鋼筆(幾十年前的比價貴的東東哦),他可以微笑著轉手送給一個同學,然後「結交」很多人脈和友誼。為此,我媽總是說我小氣,每次拿到一個好的皮質本子,都捨不得和好朋友分享(給對方)。小時候想的不多,以為自己真是謹慎小氣的一個人啊。長大才想明白,表弟把派克鋼筆給別人,是因為他知道他爸會再給他一根,或者給他更好的更貴重的東西。(他爸是做生意的)。而我知道,我如果把這個皮質本子給出去,我可能除非以後自己上班掙錢,我媽都不會再給我什麼貴重的東西了。

窮人為什麼不敢創業,窮人不僅不敢創業,窮人還不敢去做特別多的出格的事情,因為沒有本錢,而且最重要的窮怕了。如果富人出去創業,比如我表弟,家裡的人脈和金錢的支持,他大可以敞開了折騰,失敗了一分都無,還有人脈支撐著可以嘗試東山再起。但是窮人如果出去創業,靠自己一切開始重來,失敗了就是真窮,窮的感覺很可怕很沒尊嚴,窮過的都知道。所以寧可選擇一條保險的路,安分守己的上班掙錢,過安穩的日子的好。所以歸根到底還在思想上。

(以上不排除窮得一窮二白的拼出個事業的人也是有的,這裡指大部分窮人情況)


如果你現在還「窮著」,跟你有沒有所謂的「窮人思維」沒關係,資本面上的窮只代表你現在擁有的資產少,只能說明或者你現在的心態還沒做好賺錢的準備(比如你信奉極簡生活的理念或者因為年輕你對物質並無大的渴求)、或者你當前擁有的資源還很有限(技術、人脈、資本)、或者你的時運還沒有來。

既然如此,你拿什麼創業?是強迫清心寡欲的自己去做一個工作狂?還是沒有技術人脈,只靠夢想和激情去奮鬥?還是沒有資本,拿父母親人的養老錢去拼搏?

這種時候,默默積累當然是正道。而非幻想暫時還不屬於你的東西。

因此「窮人」不創業是很正確和理性的選擇。

只有別有用心的人(搞勵志的、忽悠人錢的),才會把原因歸結為大家」沒有富人思維」或者「活該是窮人的命」、「窮人不敢創業所以窮」等等。

別天天忽悠人創業了。


八點原因

文章共2895字數,閱讀大約需3分鐘

1.失敗成本高

我出生於經商家庭,一直以來我的目標都是畢業後創業。但是在大學混了四年也沒發現什麼特別好的創業項目。我現在的工作(銀行)是大四的時候以「應屆生」通過校園招聘進入的

說實話,校園招聘的難度會比社會招聘簡單的多,而且工資福利等各方面待遇都還不錯。如果我當時不進銀行,而選擇去創業。如果我創業失敗,我還能進銀行嗎?

不太可能

另外班上一個富二代的同學畢業後跟家裡拿了些錢在深圳開了一家定製照相館。經營半年後他與合伙人鬧翻,憤而離職。現在他迷上了健身,在深圳某家健身房做私人教練

他怕失敗嗎?肯定怕,但是就算失敗了又怎樣,家裡已經準備好車子房子,失敗了大不了回家呆著

但是我呢?失敗了靠什麼方式存活?

正因如此,在沒有退路的前提下,只能先找份穩定的工作

因為失敗成本太高了,輸不起

2.個人眼界

我大二過了證券從業資格證,但是一直沒有去實操,也就是炒股,為什麼?因為沒錢。我大學最後悔的一件事情就是當時沒有去台灣做交換生(我們學校當時的情況是只要給錢就能去),也是同樣的原因,沒錢

這種「因為沒錢而不得不放棄的東西」我相信大家都經歷過,有很多事情明明我們知道是對我們有用,但卻不得不放棄。因為沒錢去實操,或者說不好意思跟家裡拿錢

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有目標—沒錢--放棄—無法成長—有目標—沒錢—放棄

最終的結果就是使得我們的眼界和經歷遠遠比不上富二代。如果說在創業的路上,有錢人能發現更多的商機,這也是正常的,因為他們的眼界和經歷比我們豐富的多

同樣的,有錢人他們做很多事情成功的概率也會大很多,原因很簡單:

很多事情,只要願意花錢,就能學的更快,學的更好。

例如:花錢去參加公務員培訓班是不是能增加一些成功概率?花錢去請教練教你打籃球是不是會比一個人摸索簡單的多?花錢去參加司法考試培訓是不是會比你自己默默啃教材容易的多?

當然,也有很多人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公務員,打的一手好籃球,考過司法考試

只不過,會更難罷了

3.對金錢的心態不同

這個也很容易理解,對於很多人而言,例如我,如果做生意一年能賺個十萬八萬,我的心態絕對會發生改變,會慢慢的變得懶惰,會慢慢的磨滅奮鬥精神,因為「感覺已經夠花了,沒必要搞到這麼累,只要維持下去就好。」

但是對於某些富二代的人而言,如果他父親年入千萬,那麼他的目標就不可能年入十萬這麼簡單,至少也是進入百萬才會消停

因為大家的對比線不同,我只是想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富二代是想超越父親證明自己。或者說,富二代看不起這些小錢

那麼,對於很多工作而言,改善生活是足夠的,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找一份穩定,收益又還不錯的工作。但是穩定的工作必定不能賺大錢,如果是要證明自己,那去創業則是最好的選擇

這裡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對金錢大小的看大不同」,我們如果工資有個10000快,可能會開心到睡不著覺,但是對於某些富二代而言,10000元可能只是一個月甚至一星期的零花錢。面對這樣的工資,又有多少富二代能動心?

4.資源

這個才是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所在。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開店會遇到各種問題吧(賣什麼?哪裡開?怎麼賣?怎麼推廣?),也會遇到最實際的前期投入問題吧(金錢,人力),如果我們自己獨自面對這些問題,很有可能因為某一項中間環節沒有弄懂而放棄,也容易遭受挫折

但是同樣的問題如果你有一個好爸爸呢?以他的人脈和資源,已經可以幫你解決90%的問題了

我有個發小,今年開了一家簡餐餐廳,以年輕人為主,前期投入了100多萬,大部分是他爸爸投資的,一開始的飯菜都是他爸爸研發的,廚師也是他爸爸請的。還沒開業前,他爸就安排他去跟某個奶茶師傅學習如何做奶茶(包括奶茶,氣泡水,水果茶等幾十種飲料的做法)

他爸爸也曾經跟我們說過,如果沒有他,這間餐廳是肯定開不成的,就算能開成,也肯定會倒閉。我覺得他講的挺有道理的

我那發小努力嗎?很努力,忙的時候他可以一天不吃飯專心在吧台做飲料。但是沒有他爸爸這間餐廳能開成嗎?顯然是不行的

就是這家餐廳

更多有錢的朋友是畢業後子承父業,直接接手父親的公司的。說實話,父輩已經經營一輩子的企業,只要自己不是特別懶惰特別敗家那種人,前期在父親的幫助下都很難出現什麼大意外

我身邊也有個例子是某個朋友不聽父親的勸告,接手家族企業後不滿足,硬要開拓其他市場,半年多虧了200多萬。倒閉了之後,他知道錯了,努力經營回家族企業,現在也是混的風生水起

5.時間成本

舉個例子,我大學為了生活費做過不少的兼職,這些兼職花費了我不少時間。而且由於窮的原因我很難去選擇「能提升自己的兼職」,只要工資高,我就會去做。現在工作後,每天下班後已經累癱,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睡覺,真的沒有時間去考慮創業的事情

反之,富二代因為沒有金錢上的煩惱,他們會擁有更多「自己選擇」的時間。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你將時間花在了賺生活費上,必定你在其他方面所投入的時間就會減少

6.負擔不同

這個很容易理解了。一些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哪裡敢隨心而行,哪裡敢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如果失敗了呢?

7.資金鏈

做生意的朋友都知道,做生意最怕的就是資金鏈斷裂,很多時候,明明生意不錯,但是就是因為貨款收不回來導致米塔牌效應(可以理解為牽一髮而動全身)

而且很多生意前期都是虧本經營的,就是靠燒錢,就是靠熬,只要熬過了一段日子就會有錢賺,最常見的就是互聯網企業,前期大部分都是燒錢的,所以才有這麼多的天使投資人出現

但是對於很多人而言,沒錢怎麼熬?就算你能熬,你的供貨商也不願意陪你熬。面對大量的負債,跟親戚朋友借錢或者跟銀行貸款是最利率較低的辦法,更別說常見的民間借貸和高利貸了。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沒有固定資產作擔保,即使你願意給利息,你也很難借到大量現金

如果你沒有資金,怎麼熬?

另外,創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事是創業了幾次才找到自己的方向。如果我們只是普通人,沒有大量資金做後盾,第一次失敗了,你還有錢繼續第二次,第三次嗎?

8.對創業的理解不同

說實話,我覺得現在有某些人誇大的富二代的創業神話,以為每個富二代創業都會成功

其實我身邊有不少富二代是「看不起工作的工資」,「無所事事」才去創業的。很多人都是虧本經營的,貪得只是「創業家」這麼名號。只想在親戚朋友問起來的時候說自己是「創業家」而不是「吭老族」。但是這些公司是不是真的賺錢,誰知道呢?

總結

如果說窮人畢業後創業的少,那是肯定的,就如同我上面所說,由於失敗成本,眼界,資源,負擔等原因,富二代創業相對於窮人而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殘酷的社會現實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在很多行業的行業壁壘降低了許多;各種網路培訓的普及(價格更低)也使得我們普通人的眼界得以提升;各種營銷技巧和營銷乾貨你不必通過現場,只要有網路,就能複製出一套相同的方案出來;互聯網創造出來的的新職業(自媒體,直播等)也使得那些老一輩的企業家難以涉及;互聯網模式也使得我們的創業成本越來越低

所以說,窮人創業肯定比富二代困難,但是這種困難並不是無法跨越的。自怨自艾沒有任何的意義,只能不斷的攀爬不斷的努力,才能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

正如一句經典名言: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這是貧富差距巨大的時代,也是機遇眾多的時代

畢竟

沒傘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

不是嗎?

就是這樣

走心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希望能尊重我的知識成果,點個贊

感謝萬分


很多答主說是因為窮人承擔風險能力低,但其實這只是表象,即便窮人經過長時間的財富積累,使得抗風險能力變高,很多人窮人依舊不會選擇創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窮人缺少渠道和資源。

缺錢從來都不是最大的問題,畢竟沒有錢可以借可以貸也可以融資,但沒有渠道和資源,抗風險能力再強,稍微理智一點,也不會選擇創業。

先說個我觀察到的例子。前兩年創業熱的時候,很多大學生開始創業,我在就業創業部工作過,接觸過一些大學生創業團隊。

這些團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做產品,後鋪渠道,這占絕大多數,另一種是先鋪渠道,後做產品。

比如某個做學習類的APP,因為創始團隊的編程能力不錯,又看到這個領域有市場,所以做了個APP,拿了50萬天使輪,但是後期因為整個團隊缺少推廣經驗,除了地推外,其他的推廣方式都做不起來,市場打不開,最後團隊只能解散,這是典型的先做產品後鋪渠道,很多團隊最後死掉就是因為市場打不開。

另一種比較保守的創業路線是先鋪好渠道,擁有一大批潛在客戶後,再投錢做產品,這樣的成功率非常高。比較典型是見過一個做化妝品代購的團隊,前期從各大美妝社區發文發測評,吸引了一大批女性讀者,倒流到公眾號和微信群,後期從國外代購囤貨,這種商業模式也許聽起來沒有做APP高大上,但卻容易存活,而且運營的非常不錯。

可見擁有渠道有多重要。

創業無非賣兩種東西,有形的產品和無形的服務、信息等等,但不管怎麼賣,你都要有足夠低的「進貨渠道」,保證自己有可觀的盈利空間,同時能打開市場,擁有自己的客源。這兩樣永遠是創業者最頭疼的事,解決了這兩件事創業不可能失敗。

很多窮人創業成功,更多的是因為在一個領域深耕過,有了渠道資源,再借錢創業,這是最保守但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創業方式,但是窮人要在自己的領域積累到足夠多的渠道資源,難度有多大不言而喻。

窮人不創業,缺錢只是表面,任何一個人在擁有渠道和資源後,即便沒有錢,也願意去借去貸款把生意做起來,怕的是只有錢沒有渠道,結果投了錢做了產品,卻賣不出去。所以理智一點都不會選擇創業。


王健林給他兒子他五天的收入,說「兒砸你拿五億去練手吧,別他娘給我省。」
我爸給了我五天他的收入,說「兒砸,你很有想法,跟人學做菜吧。」
然後我聚集一幫朋友,商量創業大計,一致決定吃個麻辣燙再說。
「喂爸!再給我送五十塊過來,錢不夠,我們給扣店裡了……」


何不食肉糜?


我媳婦是職中老師,學校前天死了一個男生。中午睡午覺的時候,心肌梗塞。
孩子家是農村的,父母都有心臟病,父親在來拿骨灰盒的時候心臟病突發,幸好同行的有醫護人員,給救了回來。
死掉的男生還有一個弟弟。
問他父親說知不知道心臟病可以遺傳。
他說知道。
問為什麼不帶兄弟倆去檢查。
回答說沒錢,連檢查費都湊不起來。
窮人創業?還是先實現能去做個體檢。

對了,這個男生很可憐,去世後老師擔心同宿舍的幾個男生害怕,讓他們搬到另外一個宿舍住。結果他們晚上十二點又回來睡了。
媳婦守自習的時候問他們怕不怕,幾個孩子說不怕,他一直是個好人。

我媳婦說那家人太可憐了,我說我加入了慈善團體,那麼我給網路上發個眾籌?
比較遺憾的是她說不行,學校封鎖消息不讓對外知道,最後只能讓她到醫院給孩子他爸點錢。(本來今天學校高三年級教師計划到醫院看望,校領導不允許,表示當地群眾會認為學生死亡與學校有直接關係所以要求延緩一段時間。值得一提的是,評論有對我表示詐騙的懷疑,特此說明,學校給的錢和保險已經不少,縣內扶貧攻堅也不是空話,我說眾籌只是跟媳婦一說,回答也只針對窮人創業中的困難而言。雖然我個人經常支持愛心眾籌,還是希望各網友把善意放在身邊,因為身邊五百米半徑內絕對有需要你伸手幫助的朋友,尤其是發現近來愛心金額都是20萬30萬以後)。


或許看起來雖然世間一片安好,但實際上總有我們不了解的苦難。


我的知乎回答:什麼樣的情境下讓你突然有種「心上開出一朵花」的感覺? 生活從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8244425/answer/107770268?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
還好有這些微笑,磨滅了悲傷。


創業其實不難,可一提到創業,總會聽到這樣那樣的抱怨聲。有的人說我沒本錢啊,有的人說我啥都不懂啊,有的說我不知道幹啥啊,有的說我有老婆孩子虧本了怎麼辦啊,你就聽吧,都是談困難的,很少有想方法的。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不好的時代。這個時代,國家四處充滿了商機。這個時代,也是金錢至上的時代。在金錢面前,什麼情啊,法啊,道德啊,統統後站。身處這樣一個時代,有些人仇富,埋怨社會分配不均,我覺得這個思維是非常可怕的,你仇什麼啊?任何社會都沒有絕對公平的,再說了,這是社會現實,你能改變得了嗎?肯定改變不了。那好,改變不了,你就別去抱怨什麼,審視自己,改變自己總是可以的吧。就算別人先天有錢,有地位,你可以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來後天追趕嘛!無論咋樣,你都得活著,那為什麼不活的積極一點,精彩一點呢?
   想創業的人,大致分為幾種,有些人想開個小店,接著就想到了租房、裝修、進貨、招人,哇塞,得多少銀子啊?!有些人想開個公司,接著就想到了註冊公司,租辦公室,買辦公用品,招人,呵呵,真是屎沒來屁先來了。這些都是正常的思維,對於資金充足的人來說,都是必須的。可是對那些沒啥資金,沒啥經驗的初次創業者來說,你這麼折騰完了,估計手頭那點錢早就沒了,而正式業務還沒開展呢,沒經驗失敗了,估計又返回貧困一族啦。
   初次創業的,沒錢沒經驗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充分利用好了借這個字,保證你啥都有。這是我這些年走來的一個經驗吧。靠借,首先讓你降低了自己資金的使用。靠借,能夠讓你降低風險,穩步前進。
   有些人一開始創業,就想發大財,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很危險啊,哈哈。沒看在這種想法的支撐下,傳銷那麼盛行嗎,可真正賺錢的有幾人啊?
   有些人一開始創業,就想快,你步還不會走呢,能跑得了嗎?可就為了迎合這樣想法的人,網上出現了很多閃電致富的信息,清醒點吧,閃電個頭啊,那是在忽悠你呢
   有些人一開始創業,就想到省心。呵呵,這個我就不理解了,天下有省心的時候嗎?有,那是見上帝以後。迎合這部分的心態,加盟連鎖的信息滿天飛。我告訴你,網上出現的加盟連鎖廣告,可以說,絕大部分都是騙加盟費的。那不是讓你省心,是讓你傷心啊。
   因此,創業就要勤奮,動腦,禁得住誘惑,做靠譜的事情,從小錢開始賺。
   第一次選擇項目,盡量選擇你能把握的,也就是適合你的,風險很低,容易操作的項目,不要考慮什麼天長地久,記住,你有錢了以後,可以隨時調整項目。第一次,從練手的思維去考慮,從賺錢的角度去考慮,而不是從長久的角度考慮。
   選擇項目的時候,把自己的思維要盡量打開,商機無處不在,滿足一個小小的需求,就是你賺錢的開始了。
   十年前一個在地攤上認識的朋友,下崗後,沒有了生活來源,就晚上到夜市上擺個攤,賺點零花錢。朋友是一個很有自尊的人,他想我這樣也不是辦法啊。
   一次,我們喝完酒後,他說請我上網吧打遊戲去。好吧,也都無聊。我們來到了一個網吧,開了兩台機器,打了一會遊戲後,肚子有點餓了,到前台一問,除了餅乾,麵包,其他吃的沒有。只好忍了。回來的路上,我打趣到:哥們,你到網吧賣盒飯吧,應該有市場。說完了我也沒在意,過了兩天,他說找我商量點事,原來他真想在網吧賣盒飯,這兩天做了下調查,覺得有市場。讓我幫他參謀一下。呵呵,分析了一下,我們覺得網吧上網的人群,消費能力不是很強,因此價格不宜定的很高,男孩子多,因此,飯量要足。綜合以後,我們把價格定在7元,飯量足,衛生乾淨,菜品主要有肉末茄子,干豆腐,宮保雞丁等幾樣。就這樣,創業開始了,他老婆做飯菜,他打下手,更多的時間去和網吧老闆談合作,就是賣一盒給提成1元,有的一塊五。算一下,他一盒飯的成本基本控制在三元之內,除了給網吧提成的,加上其他損耗,他一盒飯的利潤在2元左右。從一個網吧開始,不到一年的時間,那個城市一多半的網吧快餐被他拿下了,買了二手的麵包車,還聘請了廚師和一些送盒飯的小工,按照一個網吧一百台電腦算,如果上座率可以,中午、晚上、夜宵,一個網吧一天最少能賣五十盒以上,哪個城市沒有幾百家網吧啊,就這麼個分眾市場,讓他一個下崗工人創業成功了。想想他前期的投入,房子是自己家的,也沒辦什麼執照,就是從夫妻兩個人開始起來的,他有風險嗎?用了多少資金嗎?
   看到這個案例,很多人不屑的說,我也想到過,哈哈,可你做了嗎?
這是一個分工明確的時代,想靠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成就事業,是很困難的。因此,創業伊始,我們就要想辦法找人合作。如果你擁有了某項技能或者某種資源,那麼你只需找到能夠發揮你這樣技能或者能夠利用你這項資源的場所,那麼你的創業是不是就開始了呢?必須的啊!和別人合作,利潤分成最少要五五開,可以的話再大方一點,多給合作夥伴一點,這沒關係嘛。哪個創業者賺第一桶金的時候都很難,以後就越來越簡單了嘛,與人合作,不但能降低自己的風險,還可以學習,得到很多鍛煉,經驗越來越多。當你翅膀硬了的時候,選擇單飛,風險也隨之低了哦,呵呵。不過,人要懷著感恩的心,對幫助自己的人一定不要忘記報答!
   自己沒有資源,又缺少資本,那麼就想辦法藉資源,借渠道。作為創業者,一個天條必須牢記:那就是手裡必須有現金流。做生意可以暫時虧本,但是不能沒有現金,一旦沒現金流了,資金鏈一斷,你有多少不動產多少產品都沒用,那時候哭都沒地方哭去。創業時期,能不先付款的要盡量拖後,能租賃的東西不要買,少做後付款的業務,少和別人攀比擺譜,一切從自己的實際出發。
   想開公司的朋友,先不要註冊公司,租賃辦公室,可以先找一個現成的公司,掛靠一下,用他的辦公室,用他的執照,一個月給點錢,這樣做,一旦你的業務開展不起來,你可以很快撤退,把損失降到最小。如果你做起來了,心裡有底了,再註冊公司,租賃辦公室也不晚,給自己個緩衝時間,對自己絕對有利。


題主這個問題本身不夠嚴謹。

首先,我們明確一下,創業的風險什麼。

事實上,創業風險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無非兩方面——

1/實際利益。其中既有創業失敗導致的金錢損失,這種具體的可衡量的風險;也有因舉債、利益分配不均、經營損失賠償等事由,導致的人情損失,這類不可衡量的風險。

2/機會成本。即創業過程中時間、精力、心態的損耗,它們都極有可能對未來的職業路徑、收益等產生影響。

當然,很多人關注更多的還是實際利益這個層面的風險。

其二,是不是所有「窮人」都不能承擔這些風險呢?

其實也不盡然,前提是擁有以下兩個條件——

1/無家庭負擔

我們可以發現,當代有很多非「官、富二代」大學生選擇創業,這些年輕學生多數身上都沒什麼錢,積蓄必然也不會太多。但是,他們的優勢在於其中的大多數非常年輕、且沒有養家糊口的責任,正是「光腳不怕穿鞋」的年紀,人生的想像空間還很大。

因此,創業的風險於這些「窮學生」而言,只是充其量損失一些機會成本。以後依然有機會繼續找工作、甚至繼續創業。(實在不行還能「家裡蹲」兩年)

2/有風險投資

還有一部分是,雖然自身沒有什麼資財投入、且有家有室需要承擔經濟職能,但是卻能爭取到風險投資的創業者。不得不說,VC的出現大大緩解了創業的經濟壓力,且加速了創業公司發展的進程。

只要不是因為CEO個人品德惡劣,利用包括且不限於專門通過分析市場寫投其所好的BP,以「騙投」為業、挪用公司資金非法經營,捏造運營數據等等惡劣手段,導致經營失敗、嚴重影響創始人和項目聲譽的,在圈內一般不會留下什麼不良影響,也不需要為經營失敗付出多少資金損失。

回到題主的問題,不是「窮人多不敢創業」,而是「有家庭負擔」「得不到風險投資」的窮人,多不敢創業。

試想一個家境貧寒、沒有投資、家裡還有雙親妻兒要奉養的創業者,一旦失敗,就是沒有後路、落得一副傾家蕩產的狼狽相。

所以,問題的本質無外乎,還是回到創業者本身是否有能力承擔創業風險的問題上。

最後補充一點,真正適合創業的人應該具備怎樣的特質。

1/堅持

創業就是去嘗試一個從來沒有人做過或做成過的事情,所以它大概率是會失敗的。面對失敗不崩潰,自然就成了一個合格創業者的基本素質。

我們接觸的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是樂觀主義者,鮮有悲觀的人能創業成功。樂觀就意味懷抱「下一次總會成功」的希望,沒有這個狀態永遠成不了。

2/學習

所學的東西涉及公司運營和發展的方方面面,比如——

如何不斷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並不斷的從失敗中總結並汲取經驗;

如何建立一個組織,並根據公司的不同階段去調整以適應當下的發展目標;

如何拿到、打通不同的資源,了解這些資源的訴求,最終保證自己符合資源方的訴求。

綜上所述,風險固然存在,但一味把創業失敗一股腦推到某一個要素的缺失身上,自己卻什麼都不去做是典型的「盧瑟」心態。事實上,只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且具備上面所講到的基本特質,其他的很多特質都是可以習得、並在它們上面被構建而成的。

我們終究還是鼓勵有條件創業的人放手一搏。


  • 題主這個問題中,對「創業」定義需要先明確一下
  • 作為投資人,我覺得創業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生計型創業,生意型創業,以及融資型創業

    首先說到生計型創業。什麼是生計型創業?簡單的例子就是擺個水果攤,開個豆腐鋪,甚至農民開個車出來賣菜,都算創業。生計型創業的目標是基本生活,而不是更好的生活更多的收入。對於這類創業,題主說的「窮人不敢去創業」,完全是不對的,這類創業一般只有窮人會去做。如果有錢人或者富二代做這個,一般都是為了情懷。

    其次說到生意型創業。生意型創業的特徵是往往存在某些特點資源的依賴,吃大客戶、項目制的比較多,或者市場本身比較小,比較難做大,但卻可以一開始就賺錢。比如開餐廳、咖啡館、或者傳統的零售貿易,或者實體貨品的製造,或者軟體外包,以及現在流行的自媒體等等等。這類創業者往往本身就在行業內積累了知識、經驗、資源和一定資金,才會出來創業。因為一開始創業基本都是賺錢的(100%毛利率為正,甚至很大一部分一開始凈利潤率就為正),所以本身是比較安全的,不會影響生活,一般都在整個過程中都改善生活。對於這類創業者,題主說的,「窮人不敢去創業」,應該是對的。因為積累了這些要素的人,往往不會很窮,一般算是中等收入人群。這類創業,有一部分經過多年累積,還是可以做到大的,A股目前很大一部分傳統行業上市公司,都是屬於生意型開始的。

    最後收到融資型創業。融資型創業的最大特徵有三個,第一是做的事情天花板非常高,未來可能變成一個巨頭;第二是一開始不賺錢,毛利率是負的,而且可能要大量燒錢;第三是因為前兩個特徵,這類創業需要天使-VC的一路支持。基本上大家所知道的那一堆知名互聯網公司,都是屬於這類。融資型創業最大的誘惑是巨大的回報和極短的成功時間,以及極低的自有資金門檻(因為有別人投資),和生意型創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看A股那些傳統企業,一般都是做了十年後才實現上市,更有一部分是做了幾十年才實現上市,而上市的股價是一般是十幾億到幾十億人民幣。而納斯達克企業,比如陌陌,成立3年就上市,上市後股價還飆升,股價到了十幾億美元之巨。對於這一類創業,題主說的,「窮人不敢去創業」,基本是對的。因為融資型創業雖然不需要很大資金,但對創始人的基本素質要求很高,沒有名校履歷,沒有知名互聯網公司履歷,很難融到資,這就基本給普通的窮人和窮人家的孩子關上了大門。而且,因為這類融資一開始都是虧錢的,需要承受自己一年甚至更多時間沒有收入,甚至搭進去一部分錢,這對窮人來說也是很難承受的。

    我本人接觸的一般都是融資型創業。確實,完全的窮人創業者是很少的,而且越來越少。一般來說,我們早期機構只投資年輕人,那就是85-90後這一代。而這類年輕創業者中,也分為兩類,一類是家庭條件優越,本科畢業於歐美大學的高富帥白富美,哈佛耶魯牛津劍橋流,並有海外工作經驗,比如華爾街、矽谷等,創業前都是拿美元的,而且家裡不愁錢;另外一類是家庭收入中等,畢業於清北復交國內的好學校,有些還去國外讀過研究生,一般在國內BAT等有工作經驗,創業前也有個幾十萬年薪。純窮人的創業者是很少看到的,無論是信息、知識、經驗、資源,都完全無法適應新經濟融資型創業的需求。

    至於具體的原因,主要還是融資型創業競爭極其激烈,一將功成萬骨枯。其實,縱觀中國互聯網發展史,從來沒有出現過真正的草莽時代。有很多人覺得過去草莽,現在要求高了,其實是錯覺,一直以來要求就很高。有空的話,去扒一扒從90年代末到現在那些納斯達克中概股的創始人簡歷,就能明白了,哪一個不是精英?恩,我知道很多人要說馬雲了,就這一個草根,對吧。恩,如果你認為80年代的杭州師範大學校學生會主席、杭州市學聯主席,是個草根的話。我和你們說,如果馬雲不創業,混個官場,現在也妥妥的是個廳局級以上幹部。不要被火車站勵志書給騙了,呵呵。


    這個問題有很多原因。

    1,沒有承受風險的能力,也承擔不了失敗的後果。

    對於資金有限的人來說,創業是一種奢望。因為前期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著自己,基本就寸步難行。就算前期勉強撐過,可有個小錯誤就會全盤皆輸,這樣的下場就是負債纍纍,不是每個人承受能力都很強大,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站起來。如果借錢舉債創業失敗,選擇死亡的也不是沒有。面對拮据的經濟條件,很多人選擇了退縮,過簡簡單單的日子。

    2,顧慮太多,牽絆太多。

    最好的創業年紀在未婚之前,或者沒有孩子之前。因為年輕的時候創業沒有那麼多負擔,單身時候創業最好。一顆心都在事業上。不會想別的。而結婚後面對房貸車貸家裡的瑣事。這時候想讓家裡拿出錢來支持你創業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你起了步。如果發展不好。那你老婆會嘮叨你,你要是有孩子開銷更大。這時候的壓力可想而知。所以有的人,牽絆太多,難以創業。

    3,沒有眼光,沒有時運,沒有貴人,沒有知識。

    首先這個時代需要你有一雙獨到的眼睛去發現機會,它是不會來找你的。而能發現並把握住機會的人少之又少。時運和貴人不可缺少,貴人可以在你創業路上拉你一把,比你自己奮鬥個三四年強多了。運氣差的人會遇見各種事,大公司的打壓,行業內的爭奪,相同模式的快速出現等等。甚至你出個車禍都有可能。最後一點,知識很重要。窮人接受教育的程度有高有低,高等教育不一定會成功,但它會給你一個台階,你可以踩著上去,你也可以下摔下來。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學習是不可或缺的。

    4,小富即安的思維。

    有一種人比較隨性,就是喜歡簡單的生活。不想掙什麼大錢,富足就好。一個月一萬兩萬的工資不也挺好的。這類人比較容易得到滿足和幸福,生活開心就好。創業操心勞力的不值當。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那我覺得也沒什麼保護好。平平穩穩過好這輩子就行了。

    5,究竟是想一步一個腳印還是一夜暴富?

    窮人中有兩種人,這兩種人是敢去創業的。第一種,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生活或者創業都是穩紮穩打,比較謹慎。第二種,頭腦說簡單卻還有點小聰明,有點小聰明其實還不那麼聰明。善於發現好的項目。但容易被人利用。第一種人多半會成功,因為他的項目也會很大。第二種人就有趣多了,他們要麼發現好項目,自己前期運作一下,然後轉身賣了拿錢走人。要麼發現項目被人坑了一毛錢不剩。兩種思維模式,結果各式各樣。


    不管你是窮人還是富人,想創業先想想自己適不適合。發現項目了想想該怎麼做,是否了解這個領域。如果需要團隊你能不能領導好,會不會聽你的前期錢從哪裡來等等問題都要考慮在內。

    如果你從大學畢業那天開始就想創業。那麼你要學會觀察各種項目,各種機遇,並且工作之餘學會理財和攢錢。別拿別人的錢給自己交學費。

    三十歲之前,二十六歲之後,這幾年是你最好的創業年紀。可以結婚,別那麼早要孩子。


    推薦閱讀:

    人不自信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我的大學同學還在看奧特曼?

    TAG:創業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