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的這種色調是怎麼做到的?

看了很多國家地理的「大片兒」,被這種低飽和、色彩純正的照片風格深深吸引。我發現這些照片在色彩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彷彿有些顏色是國家地理的「標誌色」,比如圖中孩子臉部的灰金色、僧侶衣服的暗紅色,看了讓人十分舒服。
請問這類照片在調色上是否有可以效仿的後期模式,如果有,該如何處理?


強答一發,在snapseed其實可以按照這個思路
(鄙人也是剛剛入坑,肯定不能給國家地理的大牛比啊,只是分享一點心得而已)
突出細節--復古--粗粒膠片--調整照片(拉低飽和度) (詳細教程在後面,說實話,這種色調用在棕色,黑色人種或者皮膚較黑的人身上比較合適,畢竟腦門反光看上去質感都要強一些。)

↓自己沒拍多少人像所以就只能坑同學了。。

詳細教程
就拿這個拉琴的老大爺舉例吧
首先,把突出細節里的結構拉倒70~80,主要是為了突出人物的臉部紋理,看上去質感會強一點,但不要拉太過了。

接著是加一個復古的濾鏡,一般是加最後一個,當然其它也可以,根據你的照片而定,記住把亮度也要拉高一點否則畫面會很暗

然後是加上一個粗粒膠片濾鏡,先把粒度降為0,然後再選濾鏡,推薦用X03, B03,A01,反正選最不違和的那一個,否則會出現一股美圖秀秀的味道。

最後一步,在調整圖片里把飽和度拉低,可以拉高一點氛圍,其餘選項根據照片本身的情況做調整就可以了,比如說這張,經評論區小夥伴提醒,局部調整了臉部的亮度,看上去會自然一些。
對比如下
P1為原圖 P2為調色後


感謝各位乎友的支持,同時我也十分開心的感受到攝影受到越來越多的朋友的喜愛。今天我就系統的和各位朋友來聊一聊人文攝影。


人文攝影通過畫面的故事性表達作者內心的一種不能忘卻的緬懷,一種生命的真實,一種人性的呼喚——喚醒人性,人文攝影的初衷。

人文是什麼?什麼是人文攝影?這個話題展開來的話麻煩就大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百度百科有非常詳盡的解釋。我只做個一段話小結:優秀的、健康的、具有價值的人類文化,都是人文。
人文攝影,和紀實、沙龍略有不同。我個人認為,人文攝影的故事性應該是第一位的,一張好的人文作品應該同時兼備故事性和形式美感

-----------------------------------------------------------------------------------------------------------------------------------------

1.如何構圖

學習攝影的時候,如何構圖是無數攝友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看過很多教科書,聽過很多前輩的講解,知道了很多構圖法則:黃金點、中心對稱、倒三角、正三角,等等。但是,這些教科書和前輩解以後會最後告訴你:這都是常規法則,要拍出好的作品,是要打破這些法則的!那到底該怎麼辦呢?那麼,什麼是構圖呢?
我覺得構圖很簡單。有美術基礎的朋友,學過素描的朋友,一定知道,素描的構成三要素:點,線,面。我認為所有的構圖都是圍繞這三個字來完成的,下面通過一組黑白極簡作品詳細講解一下

著重聊聊下面這張圖,畫面中存在的點有哪些?

鳥,人,無數的飛鳥由點串成了線,橋身樹榦的排列形成了面。從這張圖裡我們可以了解到:任何元素,如果能夠有序重複排列,就可以合併成為另外的元素。簡單說:點串線,線構面。這張畫面中的這個人是單一的,所以我把他視作了畫面中心、焦點。所以,所謂構圖,就是把有用的元素進行有規律的排列組合。
完成構圖後,接下來要明確分辨哪些元素是有用的,重要的,我們就採納並強化;哪些元素是沒用的,干擾主體的,我們就予之拋棄或者弱化。
這裡延伸的話題很多,舉個例子,比如大光圈就是在做這樣的工作。什麼時候用大光圈呢?大多數是背景雜亂的時候。我們需要突出主體時。背景的點也好,線也好,面也罷,全都
沒用,它們干擾了視覺焦點,所以我們用大光圈的手段弱化它們。

2.不同拍攝角度, 不同視覺感受

只因拍攝角度不同,畫面 就能產生完全不同的視覺感受。上面這張是仰拍,下面是俯拍

什麼時候用怎樣的拍攝角度?愛美的姑娘都知道,自拍要俯拍30度,因為這樣的角度會使拍攝對象顯得 更加嬌小可愛。在拍攝偉人、高山、雄偉的建築物的時候,角度會略微上揚一點進行仰拍,這樣的拍攝角度會使拍攝對象看起來威嚴,肅穆,莊重。除了俯拍和仰拍,我們還會用到平視。平視機位在新聞攝影和紀實攝影中運用更加廣泛,因為這種類型的拍攝不需要附加個人情緒,攝影師以公正平等的態度進行畫面描述,展開討論是公眾的事情。

3.開放式構圖

什麼是開放式構圖?先從對立的封閉式構圖說起,封閉式構圖又被稱為花瓶拍法,就是把需要描述的畫面完整地記錄下來。比如上面這張圖,幾個小孩子,在哪裡?做什麼?通過畫面直接告訴大家。

然後再看開放式構圖理解起來就不難了,比如上面這樣的畫面:小男孩羞澀地依偎在大人身邊,害羞地看著外來的這些人:你們在做什麼啊?畫面描述並不完整,這大人是男是女?是父輩還是祖輩?沒交代,因為這些信息與畫面本身要交代的故事沒有多大關聯,於是我選擇這樣的構圖手法來描述畫面,述說故事的同時留給觀眾更多的想像空間。這就是封閉式構圖和開放式構圖的區別。

4.畫面形式美感重要性我個人的思路中,形式美感是非常重要的。故事人人都會拍,但如何拍更好看,是我更關注的。

這是尼泊爾的一個農家大姐,她收割水稻的時候我 拍攝了這張畫面。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這張照片跑焦了。這個場景,我拍攝了200多張,實際上我有焦點清晰的照片,但我最終還是選擇了這張,因為這張照片的形式美感更加符合我的要求。

5.色彩模式的重要性使用PS的朋友一定知道,PS的核心概念:1.圖層與蒙版;2.解析度; 3.色彩模式。通過這張照片簡單看一下色彩模式的重要性。

畫面出現紅色的地方一共4處:主體小男孩手上的風箏,右邊的小男孩,小女孩,以及身後的垃圾桶。原片中,紅色的色相、
純度和明度都是一致的。我通過HSB這個色彩模式進行了簡單調整:加大小男孩手中風箏的紅色的純度和明度,降低其它三處紅色的純度和明度。紅色在這樣色調的照片中本身非常鮮艷且顯眼,簡單調整紅色的純度和明度,強化了我需要的紅色部分,弱化了我覺得會干擾視線的紅色部分。

6.噪點


這張照片,拍攝參數:佳能1DX, 鏡頭:70/200,光圈F2.8,快門1/4,ISO6400。因為 手持拍攝,快門的關係,這個大叔的手是模糊的。ISO6400,這張照片的噪點,我個人認為是能夠接受的。如果拋開器材原因,單純聊噪點,很容易理解。很多朋友說機子ISO開到1600都不敢開啦!為什麼啊?因為有噪點。

怎樣處理噪點其實就是一道選擇題:你是選擇拍糊,還是選擇噪點。略微理智一點,應該不難做出選擇吧?拍糊了就肯定是廢片,選擇題不難吧?噪點,我個人認為,除了風光追求極致畫質的前提下,拍攝人文,很多時候,我不太在意噪點,一句話:讓ISO飛起來吧,不要害怕!

7.運用對比

剛剛聊了構圖
,構圖就是處理好點線面的相互關係。那畫面本身呢?我認為是由無數的對比構成的。看看下面這張照片,一個疲憊的車夫在夕陽下睡著了。照片中出現了哪些對比?明暗對比,冷暖對比,大小對比,遠近對比,虛實對比,等等。

再進一步分類,車夫作為畫面主體,他身上包括了對比中的哪些元素呢?暖,明,大,近,實。街道作為環境,作為配體,體現的對比元素有:冷,暗,小,遠,虛。在拍攝過程中,除了做好構圖,還要處理好各種對比關係,出來的原片才足夠強大,只有足夠強大的原片才能成為真正的好作品,也會為你節約大量後期時間。我的人文作品一般後期時間不會超過兩分鐘,不是因為我後期厲害,而是我把更多的工作放在了前期拍攝上。

8.不同的焦段,不同的鏡頭語言聊了不同拍攝角度、不同視覺語言之後,看看焦段上的選擇會帶來什麼視覺變化。

佳能1DX, 鏡頭:24/70,光圈F5.6,快門1/1250,ISO400

佳能1DX, 鏡頭:70/200,光圈F3.2,快門1/800,ISO400

上面兩張照片同拍攝於尼泊爾的杜巴廣場。上面一張是24端,廣角的變形帶來強烈的現場感,形成很強的視覺衝擊,有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下面一張是200端,長焦帶來的畫面壓縮,帶來一種從門縫中偷窺世界的感覺。拍攝時,為何選擇不同焦段?不同的焦段能產生不同的焦段語言。絕對不是像有些朋友那樣說我拍人文不好意思嘛所以我用長焦可以站遠一點。

9.命題

充滿故事情節的美麗照片固然是我們追求的,但有時候,
一個有趣的命題也能為我們的作品帶來 有趣的改變,甚至意趣可以延伸到畫面之外 。看過這張照片的朋友知道,我為它取了名字:奧利奧!有意思嗎?你在電腦前笑出聲了沒有?

10.善於利用反光

攝影師有很多朋友,比如我,我就有很多美女朋友!當然,這裡不是聊這類朋友了,這個私聊吧?我要聊的是比如雲,霧,水,反光,等等這些 我們攝影師的好朋友。這些元素的存在,造就了我們作品的多元變化,讓我們的作品和別人的作品
不同。比如這張照片,驕傲的媽媽告訴我們這是她的兒子,村子裡唯一在讀高中的學生,以後會考上大學,會給全家帶來美好生活。正是因為這裡有塊鏡子,鏡子里的媽媽注視著兒子,兒子羞澀地看著我的鏡頭,這種目光的傳遞很大一部分功勞都歸這塊鏡子。想像一下,要是這張照片沒有這塊鏡子,會造成很大一部分缺失,甚至會徹底丟掉這張照片的趣味性

11.溝通

這也是很多人關注的話題。經常聽到一些朋友說,我不好意思拍啊;我不好意思靠那麼近啊;我一過去他就跑掉啦……這都是溝通問題。按我的經驗,坦白地說,我遇到的99%的拍攝對象都是和藹的,親切的,願意讓我拍的。因為我溝通很到位,我不會一開始就舉起相機跑上去對著人家就拍,不會跟一群人一起對著一個人拍,不會明明看到人家心情不好,還去問一句,給你拍張照好嗎?
那麼,如何溝通?除開盲拍和估焦以外,首先,不要一堆人去拍,拍照是很個人的事情,人越少越方便;其次,不要很生猛地舉起相機衝過去就拍,人家沒揍你算是客氣了。先過去聊聊天,隨時保持微笑,雖然你看起來可能很醜,但是笑起來一定很甜啊!去小孩子多的地方,隨身帶點小玩意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後用一個我最熟悉的地方,色達,亞青,用這個地方來總結人文攝影的要素。

內容性深刻的內在含義

這張照片拍攝於壇城。去過色達的朋友對這樣的場景應該並不陌生,這張照片從很多方面來講都犯了禁忌,但我還是選用了它。這位男子背上背著的是他因病去世的哥哥,他背著他的哥哥來轉壇城,最後送往天葬台。他休息的時候,我跟他聊天,得知他哥哥因病去世,他成了家中唯一的男子,家裡還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張照片本身有很多不完美,比如腳和頭都切了一半,但我覺得這種頂天立地的感覺不正符合他現在的處境嗎?哥哥走了,他成了家中的頂樑柱,需要支撐整個家。大光比的對立告訴我們,雖然黑暗總跟隨著我們,但光明始終在前方。

藝術性豐富的形式美感

去過色達的朋友知道,壇城是個混雜的地方,有僧人,有遊客,有藏民,非常不好拍。但就在這麼恰到好處的一刻,所有的藏民不在,所有的遊客也不在,畫面中只見僧人,而且,所有僧人就這麼有規律有次序地排隊前行,就這麼恰到好處地有這麼一個覺姆在這裡磕長頭,也就這麼恰到好處地,我跪在這裡按下了快門。當然,所有的恰到好處其實都是玩笑。這個場景,我一共拍攝了400多張,最後選了這張,因為這張照片符合我內心的追求和表達。這裡聊一個題外話:尊重快門。這也是網路上爭議比較大的話題。個人而言,我覺得尊重快門要分時候,要分類別。比如我拍風光的時候,我會很謹慎地去按快門,我會架上三腳架,構好圖,等待合適的時機。但人文拍攝,真正地尊重快門,就是在那個場景,瘋狂地按快門吧!不要讓自己後悔!不要回到家裡才發現,哎呀,閉眼睛了,哎呀,頭髮飄的線條不好看......這些彌補不回來的。

史料性濃厚的歷史信息

暫且不去說什麼勝利之吻,最後一顆子彈這些具有偉大意義的照片發一張我拍的色達吧。我可以很自信地說這個地方沒人去過——五台山,在色達山對面那個山頂上。法王如意寶在這裡開創了色達,相傳也在這裡圓寂,現還有位80多歲的活佛在這裡守衛著他的畫像和壇城。一位德高望重的堪布畫面中那位雙手合十正在行禮的堪布,帶我上山
。照片中,畫像上的如意寶栩栩如生,門框的反光恰到好處地落在他心房的位置,行禮的堪布也恰到好處地映在法王心房的位置,畫面 從另外一個層面映射出佛法與信徒之間的關係。

技術性出色的拍攝製作

這張照片拍攝條件很不安全,所以我無法用比較慢的快門速度直接排除模糊的動態原片非常平淡,沒有動感。我利用了一個小小的技巧,PS模糊中的徑向模糊,營造動感,技巧簡單到一分鐘就完成。所以說後期製作要有方向性和針對性,不要盲目地把自己會用的所有技巧都堆上去,那是大雜燴,不叫做後期。如果把攝影比作燒菜,原片就相當於菜的原料,我們要做的各種PS相當於鹽、味精、醬油等佐料,要按口味添加:做川菜就放辣椒,做海鮮就不放鹽,一個道理。只有真正理解後期所缺少的,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應該添加什麼。

------------------------------------------------------------------------------------------------------------------------------------------

以上內容就是我從接觸攝影以來對人文的全部看法,希望能對各位攝友起到一定的幫助。野路子出生,也有說的不是很詳細準確的內容。歡迎各位指正。最後用一句攝影圈子裡木西的話來結束這篇帖子,希望大家越拍越好:

攝影圈沒有咪咪!

---------------------------------------------------

這裡為8月20日所答內容:

1.暗調:不同的拍攝類別有著與之協調的色調和影調!對於人文而言,我認為用一種歡快明亮的手法來表達的話會過於歡快和不沉穩!所以基本上我所有的人文作品都會略微的向左曝光一點點!然後用後期手法來達到壓暗環境和突出主體的效果!

2.低飽和:其目的和意義和第一條一樣.但不能過於低,因為人眼是很神奇的,有時候我們不需要看得出來低飽和,這裡只是需要一個視覺暗示!所以我一般的手法就是鮮艷度降低5到8左右.

3.暗角:不可否認的,暗角也是經常用到的手法,但並不是所有的人文作品都需要,這個需要看環境.在一個畫面中,如果環境不夠幹練和乾淨,甚至需要我們人為引導畫面焦點的時候,就需要暗角來幫忙了!暗角在這裡起到的是增加視覺導向的作用!加暗角也是需要非常巧妙的,暗角一定要加過和沒加過看不出來,我們前面說過,這裡需要的僅僅是一個視覺引導,並不是要加一個畫框!

如果一個畫面中的焦點非常明確,加上需要環境來更多的講述故事,並且環境的所有元素分布和排列都非常的有序、同時具有美感,也是我們畫面中希望表現的部分,那我就不會使用暗角!

---------------------------------------------------
先膚淺的聊聊這三個點,其實這三個點基本就是大致思路,但還有很多細節的可以深入聊聊,包括拍攝前期!
我也聽說咱們知乎也有規矩,什麼點贊過多少接著回答!暫且定2000吧!過了2000接著回答!


曾經痴迷這種冷峻的紀實調調,拋個板磚,大家一起探討。
下面是我從度娘隨便找來的一張圖。構圖還行,曝光色調都很正常,但因為尺寸太小,畫質顯得太差了。

下面是我模仿題主圖片調整後的:

對比度清晰度,加暗角這些就不說了,我覺得這種風格的最關鍵一步是降飽和度。


默默幫你轉達第一張圖的作者


我是題主。


首先感謝這麼多大神的回復,而且萬沒想到炸出來了圖片的原作者。
這些日從各處學到了不少,
也有很多感慨。
自答一波吧,與大家分享。

首先小朵說的很對,照片前期是非常重要的,從構圖到用光,必須十分到位才可能達到這麼有感覺的後期。

和很多人一樣,之前我一直認為,這類照片,只要降降飽和、拉個對比度、陰影一剪裁、加個大暗角,頂多再HSL拖個可選色彩就完事兒了。

「但我畢竟還是太年輕啊,拿衣服」

小朵的一番回答讀罷,我明確了幾件事:
1、好照片不是隨手拍一張就完事兒的,常常是蹲點兒半天,幾百張里挑出來的
2、突出主體!
3、走到被攝對象中間去,至少精神上如此

我以為自己玩了挺久的攝影,至少是半隻腳入門了,和專業攝影師一比,確實差距很大。我也感謝這個機會,能看到諸位,能看到各種真實的攝影師的日常,我想這是比一個教程,一個調色方法更重要的。

我也看到了,很多有自己想法的朋友,在回答里建言獻策,你們每個人發的實例,那些《西藏的女孩》我都逐一瀏覽過了,雖說大家各有側重,風格迥異,有些新玩家的作品還略顯稚嫩,但至少你們敢於討論,敢於發表看法!這便是一次成功的討論,不同於那些老法師論壇里的「毒德大學」,有思維的碰撞和交鋒、互相提出意見,這才是攝影圈應有的氛圍,難得的氛圍。

至於這個答案,我想我大概領略了:
首先是前期,突出的主題及趣味點、合適的構圖以及用光。(這部分不展開了)

至於後期,也是這個問題的核心,首先要保證前期的滿意。然後按步進行如下調整:
1、整體影調調整
2、主體的凈化(如磨皮)與銳化
3、主體質感的塑造
4、細緻的光影塑造
5、背景純化(壓暗與模糊)
6、色調、飽和

你們的《西藏女孩》

(以下是對第一張圖的模仿)

首先原圖畫質很渣,用通道計算去處瘢痕,再銳化,光影重塑上應該是最麻煩的,每一根手指都重新畫了高光陰影,臉部質感用自定濾鏡再漸隱而來,然後降自然飽和度,分離色調,陰影剪裁,加蒙版壓暗背景,提亮主體,出圖。
沒有細修,但是耗時已經在四十分鐘左右了。

「所以其實後期沒想像的那麼簡單」

就說到這吧,諸位繼續討論,看到更好的方法我也會更新的。

才疏學淺,還望更多大神指點。

就這樣。

題主,深夜有感


類似這種?


兄弟我只能幫你到這了


按照答案里大神的指導,看看這個怎樣?


引樓上的圖,隨便調了下,這種色調比較適合這種紀實人文。


看樓上發了張圖用Snapseed 改了一張

用的樓上的圖片
打開snapsee 突出細節:結構+80 銳化+60 調整圖片:氛圍-60 飽和度-20 陰影-30 對比度+10

步驟就是這個啦 可以自己試試 數據根據自己感覺可以調整一下我覺得


題主主問的調整方法,我就只說照片的修飾,不說攝影的技巧了。以一張生活化的照片說下我的思路。

先觀察照片,紅色鮮艷明麗,背景的草地色調灰暗。
那麼就降低球衣紅色的明度,增加草地的飽和度,降低草地的明度。

1.首先為圖片添加一個色相飽和度的調整圖層。點擊紅點處的「小手」圖標,在圖片上採集色彩。

2.選擇相應色彩進行調整。紅色和黃色為主要色彩,其他顏色對圖片影響較小,就不列出來了。

3.按住ctrl+alt+shift+E,這樣會合併下面的圖層,在上面生成一個新圖層,選中圖層,
按住ctrl+shift+U,去色為黑白圖片,疊加模式設置為「柔光」。
4.為圖片設置暗角。
5.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再添加一個濾鏡效果及其他細微的修改。
最終圖片



- 降低「自然飽和度」和「飽和度」
- 減淡加亮
- 提高清晰度(tips: 通過明度蒙版,避免暗區清晰度提高造成畫面臟)


首先是拍好。拍好比後期難太多。

後期無非是影調。

建個黑白觀察組,用雙曲線中性灰什麼的做影調。既然你都知道是暗紅,那無非是色相飽和度里紅色降低亮度。

只是合理的後期講究很多細節,亦或是天賦性色彩直覺(或後天提高審美自我訓練)。

好片子要拍好的前提下,再進行演奏般的後期。

怎麼演奏就是比較私人的事情了,每張片子在於你想如何傳達給觀眾怎樣的視覺氛圍。

氛圍=影調。

色調則仁者見仁了。


減飽和鮮艷度 加對比 清晰度 顆粒 暗角 壓了點高光


snapseed 簡單處理,看看效果.


snapseed確實不錯,個人覺得相對於VSCO


這個主要是明度的變化,對比度變化,組合色的問題


步驟:1.拉曲線,提高陰影端點,壓低高光端點。模擬log,膠片灰濛濛質感

2.減飽和度

3.加高光 與陰影,提亮主題光感

4.usm銳化 提供清晰度

5.加顆粒 模擬膠片

5.加暗角


紅葉滿山天池秀 by sunfarstar 新疆展區_網易攝影
紅葉滿山天池秀 by sunfarstar 新疆展區_網易攝影


推薦閱讀:

鍾愛人文紀實攝影,傳幾張圖,求大神指點如何進步?
有哪些很普通的照片,但內容精彩得令人拍案叫絕?

TAG:攝影 | 攝影后期技術 | 紀實攝影 | 人文攝影 | 中國國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