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一直偏好木材,而不是更为坚固的石料或者泥土?

希望能有从文化上的解释。


这个问题早有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于1979年在他的书中解释过,以下我完全引用。节选章节来自《街道的美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尹培桐译)第14-15页。

那么,这种结构在日本为什么不发达呢?首先,与日本夏季气候潮湿有关。从气象图(图8)及表1的比较即可看出,砖石建筑发达的地方与日本及东南亚一带不同,那里夏季气候干燥,夏季气候干燥是砖石结构发达的绝对必要条件。前面所述的瓜迪希的窑洞住宅,直到今天仍在充分利用,进去之后可以令人忘却西班牙的酷暑而感到干燥凉爽。窑洞住宅(今天已经设置了现代家具和电器设备)可以说是冷气设备出现以前人类智慧的创造,然而,在日本这样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是无论如何不会想到的。日本的住宅只是考虑由室内通风来解决高温多湿问题。为了排除人体周围的高湿度空气,而轻轻用团扇或折扇扇风,这是日本传统的智慧。如果在日本这种地理条件下也采用砖石结构,那么冬天就会严寒彻骨,夏天则会为凝结水和发霉而苦恼不堪。

为了增强说服力,我把南京的温度和湿度做了一个类似的图(数据来源维基百科),横轴是湿度,纵轴是温度,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1.商周之前:生产力低下,工具难以开采木材以外的其他材料,加之中国此时水源极富,木材易于运输,所以被各个人口集中的地区广泛使用
2.周朝~隋朝:战乱频繁,农民固定耕田较少,大部分均为流民,木材分布广、易建造,并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加之流民需要伐林造田,木材成为建筑主体
3.隋朝之后,社会较为稳定,但阶层贫富差距加大,木材、砖泥造价较低,加之木工工艺已经相对成熟,木材属于迎合市场需要
4.私以为:木材的广泛使用,压制了其他材料的使用与探索,商周时期石料的运用已经比较普遍,但频繁的战乱、采石场的国家统配以及运输成本,石料的使用变成区别富与穷的直观体现,迫使群众放弃使用石材做建筑材料,中国的石材其实非常广泛,但失去了市场,终究变成了雕刻材料与权财象征


材料的选择不神秘、不宗教、不文化。这与中国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极为相关。
就拿中国和希腊相比,中国是季风性气候,造成了夏季多雨,冬天少雨。其结果是温度高时植物在丰沛的雨水浇灌之下,迅速成长,木材获得性容易。可记得杜牧的“蜀山兀,阿房出”?
而希腊恰好相反,冬天下雨,但温度偏低;而夏天温度高,但没有雨水,所以希腊的植被很贫瘠,能够成为建筑之材的树木很少,不得不使用石材作为建筑用料。
当你有
1. 丰富的
2. 加工容易
3. 运输方便
4. 保温效果好
的材料,谁还有动力去选用石材呢?


受邀题。

“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一直偏好木料”
这个问题复杂鸟,因为以此为题拽出很多论文的国内外专家都有不少。

起源说,有巢氏教给众人的方法就是用木材盖房子(实际上是现在树枝上搭建房子)。河姆渡等地出土的考古遗迹,原始人类也是用木材进行建造的,他们建造了好像日本长屋似的房舍,用木柱与木料相连制成架空地面,分割房间,坡屋顶。

材料说,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树木众多但岩石难以开采的地方。(像北京猿人那种住在山洞里的不算,山洞基本上不是原始人开凿的,而是自然形成,原始人只是寻找这种地方寄居。)木材有很好的可塑性和可搭接性能,易加工抗拉抗压抗剪力耐潮湿耐虫,虽然每项性能都不突出,但每项都能有个60分,这就具有一定优势了。相比之下,岩石和泥土虽然在某几项有突出表现,但某些又有很弱势的地方。

有一些细节在这种问题中需要注意,中国古代建筑也用石料和泥土。
中国古代建筑有很强的石料开采、选择技巧,在做台基、地基、地面等方面工艺精湛极了。
泥土方面,砖瓦的技术工艺之精彩和用途之广应该不用说了吧。而夯土为内核的城墙一样坚固无比。

其实,如果研究西方古代建筑的话,会发现,他们也在大量使用木材,尤其是当他们容易获得木料且建造的是跟永生、宗教无关主题的建筑的时候。甚至可以说这种方式在东西方有相似之处,中国的陵墓建筑和宗教建筑也大量使用石材,因为这确实是不容易腐朽的材料。而西方的城堡其实应该与中国的城池相比较,那么也一样是用夯土和砖石建造的。
我自己觉得,人类的建造逻辑其实一直是相同的。在阶级不分明的时候,什么容易获得容易加工就用什么。阶级分明的时候,什么好用什么耐用用什么。
但一旦开始对建筑进行类型划分和文化方面的定位与思考,有些规则就会固定下来,比如中国古代建筑里因为大多在陵墓里用石材(一开始是防腐防潮等考虑),阳宅里再用石材就会觉得生冷不舒服。类似的这种情结在文化演变中会产生许许多多限制和讲究,决定了其后中国人的取舍。


这个问题应该有个前提就是现存建筑,那就是西方现存的古建筑以石建筑为主,而中国则以木建筑为主。
如果把原因归结为文化差异,或许有很多解释,而且都颇具道理;从技术经济发展层面来看,很多问题已不可考,简单的解释还是不足以让人信服。
如果要有文化上的解释,我估计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石建筑类型范围差异
上古以降,用石头建造宗教建筑,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不惟限于所谓西方。而后来西方文明所发展出来的市民文化,则让石建筑的类型进一步扩大。而中国的宗教文化一来从未取得强势地位;再者,中国石建筑在宗教建筑中非但没有被发展,反而其地位被木建筑所侵蚀。所以,西方石建筑的类型要远比中国石建筑丰富,运用范围更广。
二:这有一种路径依赖
因为石建筑自一开始就已受造价原因,仅使用在类型有限的范围内(宗教因在人类心中的神圣优势位置而首先被运用)。中国木建筑的技术经济性一旦取得优势,石建筑则很难在获得相应的地位。再而这种习俗一旦形成,便形成了路径依赖。石建造技术裹足不前,运用亦受局限。因这种路径依赖而生的,是人们开始对石建筑文化上的认识慢慢的就开始固化,更加强化了石建筑的运用的限制。这种限制就不仅仅是技术和经济决定的,同时也受人们的一种文化思维决定的(就比如石头建筑是死人建筑之说)。
三:西方石建筑是受宗教影响很大
西方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比中国来说都是要多元的(这一点我不敢妄定,凭个人主观臆测,忘大家指正)。我想,用木头建造宗教建筑在西方历史上也并非没有出现过。但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文化冲突,派别之争,木头建筑被推到,而获胜方则希望用石头建筑来建立永恒的权力,建造纪念碑式的建筑。这种永恒的观念与基督教的教义非常吻合,也有异于东方的轮回的观念。所以,世俗与宗教达成谅解,政教一体来推行石建筑的发展。随后文艺复兴,宗教开始退出世俗事务,这种局面也延续下来了。王公贵族们用石头建造城堡,来彰显贵族的荣耀与地位。
其实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以上几点也只是本人对各类原因的简单推测,其中演义的成分有很多。


西方也只是古希腊建筑采用了石材

然后古希腊建筑也没都采用石材,他们只有神庙用了。神庙这东西本身就是不计成本的。如果把神庙建筑也计算在内。那么中国也有很多石材建筑。比如这东西。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0%E5%B1%B1%E5%A4%A7%E4%BD%9B
乐山大佛。


古罗马人的房屋不是木制的。但是也不能说是石材的。(石材并不是正常人能用得起的。)

古罗马建筑其实是砖混的。

砖混建筑有两个建筑基元。

1。砖,由黏土烧制而成。
2。混凝土(罗马砂浆)。石灰,砂土,火山灰,混合加海水,即可。

用黏土烧成小块且规则的“石块”。用砂浆粘合。就是砖混建筑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只有土木建筑。没有砖混工艺呢?

原因很简单,看到上面混凝土的配方了么?

石灰,砂土,火山灰,混合加海水,即可。

恩,,看起来需要一个叫 火山灰 的东西。。 。。。。。。。


而全新世以来。中原地区就从来没有过火山这种东西,也没人看见过火山喷发。自然也就没有火山灰了。

所以,中国人大力发展土木建筑并不是什么文化的因素。完全就是因为自然资源不给力。导致整个科技树全都点歪了。

不过华夏儿女们不要因此而感叹和惋惜。。。因为资源不给力而被坑惨了的文明不止我们一个。。

想想人家玛雅。。。没有任何大型牲畜。没有任何金属矿藏。通信靠腿跑。军事装备是木头上镶一排黑耀石当剑使。。。。。

是不是心里平衡多了。


《华夏意匠》之《木结构发展的历史原因》:

建筑学家刘致平在他所著的《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一书中说:“我国最早发祥的地区——中原等黄土地区,多木材而少佳石,所以石建筑甚少。”李约瑟的看法就不一样,他认为:“肯定不能说中国没有石头适合建造类似欧洲和西亚那样子的巨大建筑物,而只不过是将他们用之于陵墓结构、华表和纪念碑(在这些石作中经常模范典型的木作大样),并且用来修筑道路中的行人道、院子和小径。”唐代杜牧的《阿旁宫赋》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旁出。”阿旁宫在陕西的咸阳,建筑用的木材却是由四川千里迢迢地运去的。司马迁的《史记》在记载秦始皇营修阿旁宫和骊山陵墓时也说:“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这说明了古代的重大建筑工程并不是一定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

关于中国木骨架结构的运用与发展的另一个看法是基于社会经济的理由。建筑师徐敬直在他的英文本《中国建筑》一书中说:“因为人民的生计基本上依靠农业,经济水平很低,因此尽管木结构房屋很容易燃烧,二十多个世纪来仍然极力保留作业普遍使用的建筑方法。”古代中国的经济水平或者说生产力水平是否低于其他国家呢?相信没有人下过这样的结论。而且在建筑史上,并不是只有经济力量强大的国家和地区才去发展石头建筑的。

李约瑟把问题联系到中国奴隶社会的制度上面了,他指出:“也许对社会和经济条件加深一点认识会对事情弄得明白一些,因为据知中国各个时期似乎未有过与之平行的西方文化所采用的奴隶制度形式,西方当时可在同一时候派出数以千计的人去负担石料工场的坚苦劳动。在中国文化上绝对没有类如亚述或者埃及嗯巨大的雕刻模式,它们反映出驱使大量的劳动力来运输巨大的石块作为建筑和雕刻之用。事实上似乎还没有过更甚于最早的万里长城的建筑者的秦始皇的绝对统治,毫无疑问在古代或者中世纪的中国是可以动员很大的人力投入劳役,但是那时中国建筑的基本性格已经完成,成为已经决定的事实。总之,木结构形式和缺乏大量奴隶之间多少是有一些相连的关系的。”中国的奴隶社会和西方奴隶社会的异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无法在此详加讨论。不过,大体上说,在奴隶社会时代,中国同样可以调动劳动力参加各种生产工作的,参加建筑工作的人也正是奴隶们。我们可以从郭沫若所著的《奴隶制时代》一书中看到其中一些情况:“在这些种族奴隶之外还有大批的顽民留在洛邑,替周人从事生产。周人对待这些奴隶是比较自由的,颇与古代斯巴达的黑劳士和西亚、北非其他古国的国家奴隶相类,让他们耕种着原有的土地而征取地租,征取力役,很有点类似农奴。”至于再上一个时期的殷代,他说:“殷代无疑是有大量的奴隶存在的”,并且“殷人的王家奴隶是很多的,私家奴隶也不在少数”。这样看来,木结构采用和是否有大量奴隶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无论如何,古代的中国是曾经有过搬弄石头来建筑房屋的时候。《史记》有“如燕,昭王拥慧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之句。在其他文献上,也有颇多石头宫殿的话。据说,关于拱券技术的发明,中国是早于西方的。而拱的构造正是砖石结构的最主要的技术焦点。大概,中国建筑发展木结构的体系主要的原因是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求的局限,在设计思想上确认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是最合理和最完善的形式。因此一切客观条件影响之说都不能成为真正成因的理由,大半都经不起认真的分析。

纯粹从建筑技术观点而论,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式的木框架结构为主的混合构造比砖石构造所取得的效果是低劣的。目结构的优点正是石结构的缺点,石结构的优点也正是木结构的缺点,但是总的来说,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约材料、劳动力和施工时间方面,比起石头建筑就优越得多了。在达到同一要求和效果的前提下,中国建筑是世界上最节省的建筑,换句话说,也是最经济的技术方案。尤其在施工时间上,同时代的、同规模的中国建筑比西方建筑不知快了多少倍。因此,即使中国古代有同样足够的石材、足够的劳动力,相信也不会去考虑建造可以存之永世的庞然大物,因何必要白白地浪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呢!

假如,古代的中国人思想上如同西方人那样,认为石头的房屋才是最理想的建筑物,相信,无论当地是否有佳石,是否有足够的劳动力,权力拥有者们总会千方百计达到这一目的,历史上就不知有过多少长途跋涉运输建筑材料的故事。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木结构建筑是中国人经历了长期的实践,经过详加分析和比较,最后选择和确认下来的一种建筑形式

中国的历史和西方的历史有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就是中国任何时候都没有发生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一本西方的建筑史其实就是一本神庙和教堂的建筑史,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个问题似乎是中国建筑的发展和西方建筑的发展有着原则性分别的基本原因。伊东忠太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提过这件事情,也作过一些讨论。这个问题涉及古代一个民族对建筑的基本观念要求,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神为中心,也就是所谓人本、神本、物本的文化概念。神和物都是永恒的,人却是暂时的,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下自然产生不同的选择态度和方法。在整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坚持木结构的建筑原则相信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敦煌、龙门、云冈等石窟寺因为是宗教建筑,他来源于印度,虽然在形式上和西方建筑的神庙和教堂很不一样,但在性质和内容上就完全相同。它们都是经年累月的累积而建成的,因为这种行动完全是基于一种对宗教的热情,人们就乐意于长期地去和石头打交道。事实上只有宗教的力量才可以驱使人们去完成那些精巧的石头的艺术巨构。西方如此,中国实在也一样。在工作量上,相信中国的石窟寺不比圣`索菲亚或者圣保罗教堂少到哪里去,在施工时间上他们是从4世纪的东晋时代开始一直至14世纪的元代,一千年间都在不断地开拓。反过来,假如我们要问为什么其他的建筑体系要发展石头结构的建筑呢?也许它们历史上的神权时代是重要的答案之一,其他问题也许还是十分次要的。正如中国有过石头的宫殿一样,西方也有过木结构的大建筑,不过,年代久远的也如中国古代建筑一样已经不能保存下来了。整个西方的建筑史其实都是以宗教建筑为骨干的,没有了这类建筑便再没有突出的表现,真的,在整个西方文化史上,除却了宗教作品以外,就再不会留下太多的东西了


事实是,西方国家不乏木构建筑,但那是都不被认为是所谓的“建筑”,因为石构建筑多为教会,权贵所建,地位远高于其他木构建筑,易留存于世,地位相对较高。

而对于中国古建为什么偏爱木构,有多种解释如下:
1,木构技术先进,中国很早的出现了榫卯结构,于是很自然的愿意用技术成熟的木构,而中国的石构技术则在墓地的营造上得到了发挥。(个人倾向这种说法)

2,因地制宜,华夏自古物产丰盛,木头产量大,又加工方便,自然的选择了木头,此种说法在与罗马建筑比较时显得尤为有价值,罗马的土壤易于加工成原始的水泥,所以罗马的石构便有了很好的黏合剂(中国用米浆之类的东西。。。浆糊)。

3,文化说,五行中,以木为贵,所以木构中宁愿用复杂的榫卯也不用铁钉(金克木)。


木材收集,运输和建造成本低。一块大石头从山里开采就很麻烦,还有运输切割等。并不是谁都消费得起的。木头相对容易。带把斧子牵头牛。去树林里就能拉回来。并且加工容易许多。

另外一定。中国古代很早就掌握了烧制砖的技术,把松软的泥土烧制成坚硬的砖块。也使得一般建筑使用成块石料性价比很低。


1、防御地震,木结构建筑抗震能力强。
2、木结构建筑采伐、施工都比较便利。


2016年更新:
在回答前有必要检视一下“中国古代建筑为何不是石构”是不是伪命题。换言之,需先厘清,西方建筑果真不用木构?“西方建筑”又指的是什么?下面试从思想史角度来梳理这个问题。

按照古典主义建筑理论,建筑史研究的对象一般为“伟大建筑”或曰“主流建筑”(神庙、皇宫),而那些“非主流建筑”或”原生建筑(Indigenous Architecture)”(民居等)以前的建筑史研究并不关注。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就是主流建筑和非主流建筑不对立,二者只是复杂程度和规模不同。在看欧洲建筑,实际上非主流建筑也多为木构,德语地区英国等地遍布的木筋房可作为例证。赵辰在其著作《“立面”的误会》中也有较多论述(第85页)。

当我在(欧洲)那些木结构民居村落逗留期间,我曾经问自己:为什么没有人对这些木屋提出与中国建筑同样的问题呢?显然,那些欧洲的木构民居是没有必要被提出这种疑问的。原因是,他们是民居,是“原生建筑”(Indigenous Architecture)……这一问题显然是相对于西方文化以及阿拉伯、印度文化的石构建筑而言的。然而,几乎在各个文化的不同发展时空中,都存在着木构的建筑或者曾经存在过木构建筑的经历,只是这些木构建筑(多为原生建筑)不被认为是文明是记录的素材,不能作为”史书“的建筑,不能在建筑历史中占一席之位。这样,我们就涉及到了“什么是建筑”这一基本观念问题。而这一观念是在不断演变的。

而建筑史研究发展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者开始关注长期被忽略的民居。这时候由于方法论的演进,中西古建筑木构石构就不太被西方学者关注了。其实,这一问题恰好就带有“欧洲中心主义”偏见。而中国建筑史的开拓者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本身就受古典主义建筑理论影响,加之可以理解的民族主义倾向,他们利用古典主义建构中国古建筑理论,目的之一就是批驳弗莱彻的“建筑之树”。

---------------------------------------等待了四年的分割线------------------------------------------------
2012年写的:
汉宝德在三联出版的《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中提到过,权当参考吧。

中国人并不是不会使用石材建屋,而是有意的选择了木材。由于中国的木材是大型建材,所以需要山上的大树,故每有建屋,就要耗费国家的财力。…………这些事实说明中国人选择木材不是为了省钱,也不是技术上的落后,只是代表了一种价值观。

作者所举的事实为秦造阿房;华北已无可用之材,只得南方伐木北运;慈禧耗巨资修颐和园。但是,论证根本不充分。单单从本文出发,石材会不会比这些耗费更大?作者没有说明。
然后,他又从文化上论证:

我们认为石材只是地面下或脚下的建材,因此墓室是用石材砌成,它暗示着死亡。而木材是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在汉代以后盛行的五行说中,木象征生气,以青龙为标识,方位为东。
古建筑技术中,即使不砌墙也不用石或砖,而用夯土,所以古代称建筑为土木。在五行中,土也是吉象,据中央,主方正。它与木相配合,是相辅相成的。而石材,其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事实上,木材的建筑师亲近人的,手触之有温暖的感觉,而室内的柱子也暗示了树木之象。

总觉有因果颠倒之嫌。


随便说一点吧
欧洲古代文明并不缺少木建筑,木材易于加工,建造效率很高,有大量的民居采用木结构、夯土结构。重要性建筑采用石结构,而石结构比木结构耐久,故而保留下来的多为石结构。
除却本身的文化观念不同外,也要从地理环境等方面考虑。
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畔,森林资源十分有限,而位于尼罗河上游存在大量的山地,可以开采石料,又可以顺水而下运送到孟菲斯。埃及除却王权建筑和神庙,大部分建筑采用木材、夯土以及苇草。如果要修建庞大的纪念性建筑,木材的产量显然是不够的,也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建筑结构。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形零碎,资源分布不均,又有众多岛屿,所以贸易往来十分频繁,需要建造大量船只,而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森林生长并不迅速,希腊人甚至去黎巴嫩获取木材资源。神庙建筑也不全是石材,其屋顶部分为木结构。古希腊的建筑并不以结构著称,建筑结构实际上并不高明,以他们当时的技术水平,石结构无法形成大跨空间,而文化因素的影响,其庞大的神庙需要宽阔的内部空间,于是屋顶部分采用木结构,实现大跨,又减轻屋顶自重。直到罗马人创造了拱券技术,大跨的问题才得以解决,而且罗马人发现了另一种建筑材料,混凝土。于是当石结构开始成熟后,人们便开始沿用。
我国古代的森林资源异常丰富,木结构建筑易于加工,建造迅速。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石结构也并不适用。而我国传统建筑最早可以在南方的原始建筑中窥见端倪,干阑式的房屋、榫卯和柱网结构在河姆渡以及后来的良渚文明中已经出现。而我国古代的朝代交替大多数为三百年左右为一周期,交替伴随战乱和人口骤减,我国古代没有成体系的数理知识,而木结构建筑的做法又形成了制式,能够预制构件,十分适用于战后重建,故石结构的发展十分受限。元朝时,由于战争的破坏,城市建筑损毁及其严重,需要大量的重建工程。游牧民族的文化影响暂且不论,木材资源的紧缺从宋朝就已经开始出现,营造法式中就有类似于大材大用小材小用的规定,到了元代由于技术倒退和木材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重建,建筑中开始出现大量的减柱造和各种结构简化的做法,甚至迫不得已使用原本不合规格的弯木料。于是此时古人也开始尝试使用其他的建筑材料,比如砖石。到了明朝,同样也面临元朝的建筑问题,于是砖石材料开始在诸如民居等建筑中普遍使用起来,砖的烧结技术也愈发成熟。
以上,作为参考之一。


下决心回答这个问题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任何看到一座古建筑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回答起来却牵涉到太多的不同学科。

先占个坑,前段日子都在玩暗黑3,这几天稍微停一停慢慢补完答案,看看我这个业余爱好者能不能答好这个问题…

——————————今天是周末单位比较空,吃完早饭开搞——————————
首先来看看传统史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几个回答:
1.欧洲神权大过君权,宗教建筑是建造给神耶稣用的,因此必须不朽,所以用石头。因为用了石头,所以欧洲宗教建筑施工周期较长,不像中国一样随王朝兴衰而更替,像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都是穷几百年之功。
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一直是君权大过神权,宗教建筑首先必须满足皇室、君主的需求,比如祭祀、朝拜等等,皇上要祭祀修个太庙,皇上说:“朕可没功夫等你用石头慢慢把太庙垒起来,朕这儿一大堆祖宗的牌位等着入住呢。”
换了个皇帝,或者干脆改朝换代了怎么办?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宫,李自成一把火烧了紫禁城,那下面上任的皇帝要有地方住啊,虽然我大清是东北出身,但皇上可不能在天安门广场前面搭个帐篷,等你慢慢把紫禁城修好,那当然是怎么快怎么来。
所以中国造建筑大多讲究施工快而实用,所以采用木结构的偏多。
2.事实上中国也有石构建筑,比如陵墓、石阙,大多数皇帝的陵墓都是从一继位就开始修,一修修几十年,不能停(一停就等于告诉皇上说你可以入住了嘛^_^),所以这些“地下建筑”也多为石构。
3、欧洲的民用建筑也多为木构,只不过经过战火和时间的洗礼,遗留下来的多为石构的宗教建筑,给了我们欧洲都是石构建筑的错觉。
4、古人认为石头是死的东西,拿石头来造房子不合适。

————————————重要的分割线————————————

以上是史学家的观点,那么做为“中国古建筑为什么多用木头?”这个问题最有权威的中国建筑学家们,他们的观点是什么呢?
来看看中国建筑界的开山鼻祖梁思成大师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以下文字来自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

总结一下,梁思成认为:
1、中国人使用石头的技术不行,对石头这种材质的理解不够,并且没有找到石头缝隙之间良好的粘合剂材料。
2、观念不行,中国人修房子的时候就压根没想到要让这房子存在上千年,那当然是什么材料用起来方便就用什么材料。
3、中国历代(注意:不光指现代,指整个中国历史)都不注重对古建筑的修缮保养,这建筑旧了嘛不如拆了重新盖一座(只有坟墓例外),既然是新盖,为了见效快,那只能是用木头。
4、中国多数(注意是多数)历代君主都认为盖高楼造大房子是一件铺张浪费,奢侈的事情。想想也是,秦始皇修长城,修骊山皇陵,隋炀帝修洛阳,挖运河都是动用了全国的劳力,结果不但国家很快灭亡了,上千年以来都被人认为是暴君。
5、方法传承不行。
这点其实不光是建筑,其他很多方面都有类似的情况。
中国历来工匠是工匠,读书人是读书人,工匠是不读书写字的,读书人是不会去干工匠的活的,所以造房子的技术这种东西,都是工匠们师傅传徒弟,读书人不懂,所以也没有什么建造的技术传下来。
中国近千年流传下来关于建筑技术的书,想来想去也只有一本北宋官方编撰的《营造法式》。所以建造技术这个东西没有传承,碰到了战争、天灾,工匠们流离失所,甚至大量死亡,技术没有流传下来,那等社会安稳下来了以后想要大量盖房子了怎么办?只有后人重新研究,所以历朝历代的建筑都有自己的风格,关于这个梁,这个斗拱,唐朝是这么个风格,到了宋代就是另外一个风格,这个也是古建筑断代一个重要的依据。
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我要盖新房子,自然是要看看老房子怎么盖的,老房子全是用的木头啊,那我当然只能也用木头,用石头我怎么用啊?懂都不懂。所以中国几千年以来,木头使用的技术越来越精。虽然我们有“秦砖汉瓦”一说,但是事实上中国建筑大量的采用砖结构,是在明清以后的事了……
梁先生敢于挑战中国中心的传统史学观,非常了不起,大概是民国时期学术氛围开明,加上当时一般已逐渐接受中国落后于西方的观念,所以他如此敢说。

——————————精彩的分割线—————————————————————
精彩的来了,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对此怎么说?
先说结论:东亚在石器时代巨石建筑的落后,导致后世东亚石制建筑的缺失,这是一种被迫的无奈是由于文明的“时差”导致。
首先为什么和人类学家有关?因为这个关系到现代人类的起源学说。从人类学、考古学的观点来看,这个建筑学上的问题一下高度就被拔高到了珠穆朗玛一般^_^。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发展出各式各样广义和狭义的文明形式,建筑即是其中之一。自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以来,长时期之内人们都认为全球的文明是各自起源的,也就是说非洲、中东两河、欧洲、印度、东亚、美洲的人类各自从古猿进化,发展并衍生出了当地的文明。

但是自从基因技术诞生以来,这种观点逐渐被打破了,人们逐渐意识到:全球文明并非各自独立起源,而是全球同源。关于这个学说的主要观点,请参照我的另一个回答:为什么四大古文明都在北半球?

而对于中国,这个问题就演变成了“文明西来学说”——中国人的很多东西,比如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很多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注意是很多不是全部!),很多家禽家畜的驯养(注意是很多不是全部!)都来自于西方,而不是我们独创。

拿青铜器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从关中平原的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穿过新疆戈壁,到达印度及西亚,我们的丝绸就是通过这条陆上通道运送出去的。但是几十年以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在甘肃(河西走廊),在新疆,都出土了年代比中原地区更早的青铜器,并且器形、成分都有明显的传播迹象,那这在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眼里,就形成了一条和丝绸之路完全反方向的青铜之路_百度百科。青铜——这种文明的产物,就沿着这条青铜之路,从西方传入了我国。

而建筑这一文明的形式,当然也无可例外的来自西方。举个例子,塔——这个我们今天最常见的古建筑,最早就是随着佛教由印度的传入而传入的,印度最早的佛塔是为了存放高僧的遗骸而建,是这个样子的:

而传入我国以后,逐渐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木结构大塔——山西应县木塔的笔者实拍,建于公元1056年(北宋时期,当地当时属于辽国地界),除了塔基之外,全部构件都是木结构,已经将近1000年了。

————————你瞎BB了这么久这到底和建筑材料有什么关系?————————

别急,来了。
来看看西方在石器时代的几个精彩的巨石建筑:
英国的巨石阵,距今4000~5000年:

法国西南部brittany地区的巨石阵,最重的石块有30多吨重:

土耳其的哥贝克力石阵,距今11000年: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金字塔,距今4000年:

这些欧洲的巨石建筑(金字塔除外)并不用石灰浆粘合,而是完全用巨石块垒砌。这些巨石建筑表明当时这些地区都处于全球文明的发达地带,这些地区都位于莫氏线_百度百科以西地区,即旧大陆_百度百科西部地区。

而我国的地理位置,处于文明传播链比较末端的位置(一直认为我国文明灿烂辉煌无比的同学请不要急着喷,原因见上面一节)。在石器时代,东亚地区缺乏巨石建筑阶段的“培训”,所以东亚地区成为了木材建筑的集中地。

这就好比小学生写作文,碰上一个字不会写,无奈的用拼音代替。
很明显,这是一种被迫的单项选择。

石器时代巨石建筑的缺失,实际上也是一个文明阶段的缺失。正好比美洲被欧洲殖民者突然侵入以后,从原来的原始社会直接跳过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进入了封建时代和工业时代一样,东亚地区被西来文明冲击,挤压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时代。在这个阶段里,由于人类在之前几百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里对石头的性能有了长足的积累,对石材的整治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所以在石头上几乎无所不能,最终反映到了建筑这项需要动用最大石材的艺术上。

青铜时代的到来使东亚人迅速失去了对传统石材技术的兴趣,全部精力放到了新的技艺——青铜上面,这就是东亚地区没有象巨石阵、金字塔那样巨石建筑的原因所在,石器技艺尚未发展到最顶峰,青铜技艺就传入了,所以巨石建筑就永远缺失了——直接导致后世几千年石头建筑的缺失。

从艺术的角度看,当东亚人刚刚学会透雕艺术时,希腊人却产生了另外一种中国人1000多年以后才出现的艺术:戏剧,希腊为戏剧打造出另外一种著名的巨型石材建筑:露天剧场,这种符合声学原理的希腊式露天剧场遍布旧大陆西部地区,但在东亚依然缺失——因为东亚没有戏剧这种艺术形式。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东亚在使用石头建造建筑上技艺缺失,但并不表明东亚人不喜欢石头。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程中,中国还是有相当的小型石头技术的积累,并且更多的转化为工艺向质地的注重,最终升华为中国独有的——玉石文化。
(以上部分文字摘自苏三著《新文明简史》)我大浙江良渚文化的玉琮,中国人也并不是完全不擅长玩石头,只是把技术都用到了小石头上(下图是在完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造出来的玉琮,各位看官有兴趣的可以思考一下一块原石是用什么方法被塑造成这种样子的):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观点:在文明传播的过程中,我们的国家“落后”了,在石器时代,东亚地区缺乏巨石建筑阶段的“培训”,所以东亚地区“沦为”木材建筑的集中地————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情况。


我记得本科时候的美学老师说,木质结构强调横向,石头结构强调纵向。西方人对天堂的向往,导致了他们追求通天塔,追求高度。


你觉得木头好加工还是石头好加工


中国古代人认为石头是死物,所以用在陵墓当中比较多;而木头是活物,给世人使用的。


从市场的角度:石材建筑耗时长,中国古代帝王大多耗不起,而且木材工匠多工艺成熟,木料丰富,取材方便
从文化的角度:中国人讲五行,与人居住相关的建筑,都由五行“土木”制造,聚集阳气,而石料主要用于与无生命的建筑,如墓碑,石像,若用石头建住宅则是不吉利


我只是来指出@山石德褒的几个错误,第一,营造的技术不止法式一本,清工部则例、苏南的营造法原、明代的鲁班經都属于营造技术书,涉及营造的还有园冶、燕几图等等。第二,营造文人不懂是不可能的,园冶里面的解说完全说明文人能看懂图,知道用结构是什么样应该怎么用,尽管具体的尺度法则他们不是那么清楚。第三,西方的石头建筑传统仅限于希腊罗马的公共建筑,而且罗马的另一个传统是砖混(砖拱天然混凝土),古典时代大量民居是木石混合。公共建筑固然不计成本,但其萌发完全是出于外来技术的影响,石头建筑真正的源头在埃及、中亚这些干旱少雨的地方,不要忘了希腊城邦的经济基础是以商业为主而非农业为主的,所以受到这样的技术传播并不困难,并且西方很多国家直到今天都有很多木结构建筑。梁先生那个时代都过去多少年了?现在的研究研究不是那个时候了好么?你真想了解西方建筑史,可以看看看中规院十几卷的大部头,想多玩一玩可以看看弗莱彻标准建筑史。另外必须强调没有什么技术的发展不具有必然性,一切建筑的建造法则都受到具体技术的和环境的限制,但这个限制又不是绝对的。
国内建筑史的研究早就跟教材脱节很远了,那几本教材连傅熹年先生几十年前的论述都跟不上,您拿着那些更过时的东西还有如此底气,实在佩服。


楼上的都说的很清楚了。
冒着被折叠的风险,我说一句,当你住了木结构的房子,你就知道有多舒服了~


这个问题好像不太对,中国古代并不是一直以木质建筑为主。记得上古建筑的力学原理的时候老师说过,从明清的时候开始,砖石结构的建筑就逐渐成了主流,因为人口大量繁衍,植被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已经没有这么多的木材用于建筑了。归根到底还是环境决定的。


推薦閱讀:

佛教寺廟有沒有像教堂那樣出現比較現代的造型?
在建築設計中如何很好的表達剖面與節點?
在建築行業的大趨勢下,傳統 AutoCad 設計院轉型進化到 BIM 設計院是必然選擇嗎?
對剛進入工作的建築師的基本技能要求有哪些?
請問下這種流線分析圖該怎麼畫呢?

TAG:建筑 | 建筑史 | 建筑设计 | 古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