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京劇為代表的各種中國傳統戲曲中,為什麼沒有出現像威爾第、瓦格納一類的歌劇作曲家?
首先,我個人覺得中國傳統音樂是沒有作曲這一概念的,因為:
1.作曲意味著對音樂形態的整體控制和把握,西方音樂出現的精確記譜法為這一目的提供基礎。而中國傳統音樂根本沒有精確記譜,大多是表演者即興創作(器樂方面),以及將固定的旋律(曲牌,腔體等,這些旋律一般來源於音韻聲調的誇張化,實際上沒有固定的音高概念)直接套用。所以,在對音樂元素的控制和把握上基本屬於放羊階段(並不意味著放羊就是毫無秩序,只是中國音樂創作這種秩序是來自於個體長期的培養熏陶的潛移默化和集體化的創作當中)。
2.中國傳統音樂的口頭傳授的傳承方式使得中國傳統音樂缺乏某些西方音樂形式的複雜性。中國傳統音樂的複雜性傾向於部分內細節的精心安排,而少於重視部分之間關係的巧妙處理。比如崑曲《牡丹亭》中「遊園」一折,精心處理過的精美辭藻,複雜冗長的旋律還有大量為配合音韻語調而加入的裝飾音。念起來只用不到一分鐘的詞,活生生唱了5分07秒。
3.沒有精確記譜最重要的是意味著無法觀察、選擇、保存聲音的某些特性,這意味著中國的音樂家不可能去再三的考慮音樂的每一個要素,研究準確的音及其意義。(當然這和我們中國人思維習慣以及藝術傳統有關,這就不深究了)
所以中國傳統音樂沒有"作曲"這一概念,自然就不可能有作曲家了。那後面的問題就不用再廢話了。
當然我知道樓主不是想要這樣的答案,但是已經有很多回答者從社會文化和民族差異之間都已經給了他們的意見我就從音樂方面來試著解答一下吧。
首先,正如上面提到的,中國傳統音樂是沒有準確記譜,所以希望各位先徹底擺脫西方式的音樂思維,從音準這個概念起動手都忘掉。那麼接下來才能真正的深入到中國傳統音樂當中。
這時候有人會問了:沒有了音準,那中國的音樂是怎麼會好聽呢?(指從事音樂的人,因為中國歷史上從事音樂的人都是社會地位極度卑賤的,不是犯了罪被罰世代從事音樂的樂戶就是難以維持生計,靠這些手藝養活自己的窮人)
因為中國人靠的是相對音感,不是記住了某個固定音高,而是記下了一個固定的旋律線條。(可以想像一下唱歌上不去時,我們自動降了調卻聽不出走音)所以所謂的傳統音樂的作曲家實際上是不斷的抄(當然不是照搬的抄)別人的旋律來填自己寫的故事,這就是所謂的集體式創作。這樣缺少獨創性的音樂(只有音樂,不包含表演,台詞等其他綜合進來的藝術形式)在現代尊重個人版權利益,講究創新的社會中自然會不受重視。
其次,上面這樣的創作方式導致一個結果就是無法溯源,無法確定那個作品準確是那個人寫的,產生的流變版本又是哪個人改編的,所以我們現在聽到的戲曲和當時作曲者所創作的是否一致都無法肯定,而我們能研究和評價的又只能是現在存在著的戲曲。試問,誰能說湯顯祖寫的《牡丹亭》就是現在的「牡丹亭」,現在得到讚譽的「牡丹亭」就是湯顯祖的《牡丹亭》。但對比瓦格納或者威爾第,我們只能對比不同的指揮版本,但是作曲家的工作是實實在在擺在那,不能忽視的。
所以我只能說中國傳統戲曲沒有「威爾第」,「瓦格納」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出現了這樣的東西才叫真正的不正常。這確實是一個很有思考性的問題。幾年前我也曾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綜合自己幾年的思考,我也試著來做一些分析。
1。記得有句話說,中國如果只有普通話,那則無戲曲與曲藝,方言的產生才應該是這些藝術特別是其語言最本質的東西。如果出了國門,能欣賞帶有中國地方民族特色的外國人少而有少。而外國歌劇的聽眾接受心理也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和各種改革變形,中國京劇無非產生了百餘年而已。
2。另外,不得不說,中國音樂是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產物,而不像工業革命或者機器生產下孕育而出的西方近代音樂(歌劇產生於1600年,而幾乎所有盛名海內外的優秀歌劇作品都是在產業革命之中以及之後的。)從中國音樂理論方面來說,無論其休止中的觀念,音樂時速,節奏,節拍,音程,理論體系(一樓朋友@珠簾寨主 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他應該是非常了解中國戲曲曲藝的本質創作理念和結構體式的,因此他的回答非常出色)樂器(非常重要的不同,中國樂器個性化極強而使得與其他樂器不能相融,而西方樂器融合度高所以有組合樂隊之可能,道理依然是小農經濟原因),調式,音高概念,還是其中蘊含的文人內涵和美學原理都和西方音樂有極大的差異。
3。再者,中國音樂個性化以及集體創作觀念極強。再舉例可舉崑曲,元代為何能出現崑曲?這和元政府迫害文人有極大關係,文人只好將全部心思用於崑曲研習,所有文人的齊心協力,共同促使崑曲的形成。以及民歌之類的音樂都是如此,而經過作曲家創作和修改的小調即時調通常流傳更廣。究其原因,中國少有職業作曲家(即使像李延年之類的人物,也完全是為君主的思想所制約。),集體創作的結果就是導致中國沒有體系完整,技術規範而能流傳世界的作品(經過西方音樂訓練之下的作曲家們自然不算)。
因此,歸納說來,這是一個帶有民族性的問題,綜合了多種內外因素所致。
個人理解,如有不正之處請朋友們指正。中國民間舞台藝術音樂大致就兩種:曲牌體和板腔體……換句話說就是新詞填舊曲 。
歌劇作曲家創作歌劇對每個人物量體裁衣的創作方式明顯更凸顯作曲者的地位。而傳統戲班模式作曲家的名字本身就難以被記住 或者說明確的作曲是否明確存在都有疑問,倒是編劇更能流傳。
建議不要隨便下定論。樓主谷歌一下李慕良、王少卿、何順信、劉吉典、關雅濃。至少前幾位在京劇界和戲迷中的聲望絕不次於威爾第瓦格納在歌劇界的聲望。
這和以下兩個現像是一會事
1.武術起源於中國,而影響力不如柔道,跆拳道
2.相聲的末落
這一切都因為山頭文化
成名成角了就立個山頭,徒子徒孫捧臭腳,各山頭之間多種不服,不交流,不合作
舉個近期的例子:
奇志,大兵 火了之後,就有各式相聲祖師出來說:別以為會說普通話,就算會說相聲了
他們覺得 我背了這麼多繞口令,報了這麼多菜名都不火,你憑什麼火?
後來,大兵做主持了,奇志拜候耀華為師了
各位,誰聽過候耀華說相聲?
因為梅蘭芳是世界三大表演體系……
戲曲戲曲,戲在前面,曲在後面。
戲曲重意不重曲,很多曲子都是根據唱詞發音即興創作的。
因為戲曲是地方戲出身,方言為主,方言本身的發音就帶著音律。
你想統一這種,譜寫成西方那種規整式的,有點強人所難。
還有就是樂器……戲曲的配樂器以熱鬧為主,很難體現出曲子的特點……
如果換成馬頭琴,笛子,古箏,古琴之類的樂器,可能會出現很厲害的曲子……
比較接近的是于會泳,可惜給逼死了。
我個人覺得是因為沒有成熟完備精確的記譜方式吧,誇張點講就是漢民族沒有熱愛音樂的心不太在意這個事情。
早在16世紀,西方出版的戲劇就有了非常完整的譜子+唱詞。
但是同時期,明中葉的中國,即便有指示音樂的地方,也只是一些拍撩符號,指出來拍子這樣……
我們說自己有工尺譜,但是這個也並不夠準確,而且可變性很大……
一點題外話,最早的西方戲劇,有一個源頭是宗教祭祀時候的合唱,某種程度上說明它與歌唱、音樂等聯繫非常密切。等到文藝復興時期,隨著音樂的興盛(我個人覺得和宗教很有關係啊,管風琴什麼的)於是音樂就很重要,乃至於之後出現了opera和drama的區別。
而對於中國戲劇而言,我們的源頭可能更偏向一些滑稽戲、參軍戲之類的(中國戲曲的源頭主要是兩種),偏表演、偏語言,故事本身比音樂要重要的多。
那在這種情況下,同樣是劇作家創作,西方就會把曲子也印上去,中國嘛只要看詞就可以了……
京劇本身地位不高,決定創作者地位不高
推薦閱讀:
※為什麼 van Gogh 譯為梵高,而 van Beethoven 只譯為貝多芬卻略去了 van?
※有哪些人是音樂史上真正的天才作曲家?
※作曲家在確定一首曲子使用哪一個調的時候,他(她)經歷了哪些思考呢?還是光憑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