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所有作品都是寫給羽管鍵琴的,而羽管鍵琴本身沒有音量變化,為何現代鋼琴彈奏巴赫作品要體現強弱?


有些人持有演奏巴赫只能用其同時代樂器類型的觀點,這是音樂中絕對的法西斯主義,而更重要的是如何釋放(曲子)內在本身的美。——格倫.古爾德
(可能不字字一致,詳情請看glenn gould——the question of instruments)


謝邀,這個答案當初沒寫完,結果現在跑出來一堆胡說八道的答案……

首先,即便是巴赫寫的鍵盤作品也不全是給羽管鍵琴的,這個大家已經說了,那個時期同時有Clavichord,Cembalo和管風琴三種常用的鍵盤樂器。前兩者可以看做都是鋼琴的前身,Clavichord最近知乎習慣叫古鋼琴?也有叫小鍵琴的?Clavichord是可以強可以弱的,但是音量較弱,區間有限。

只有對三種樂器有概念,了解發聲方式,還有音色,和演奏特點,才能比較好的把握巴洛克時期作品的演奏方法。知乎上關於這方面的科普也有,但可惜,大多數都是有誤解和漏洞的,關於Cembalo和Clavichord具體參見:一次弄清鋼琴的前輩們,裡面有我親自錄的發聲原理的視頻。

了解了這幾種樂器之後,自然而然就會知道,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樂器上肯定有不同的奏法。比如平均律,巴赫寫的就是「給所有鍵盤樂器而作」。古爾德有一些「聽起來奇怪」的彈法,有的是在模仿Cembalo,有的是在模仿管風琴。

羽管鍵琴的Legato,參見這個文章,以及下圖:Gruzman大師班講座----巴赫的鍵盤作品(1)

而管風琴因為受限於教堂的聲學效果,以及管風琴本身「沒有止音器」,手鬆開琴鍵不能聲音不能立即消失,所以用Staccato彈十六分音符聽起來才剛剛是Non Legato,至少要Non Legato才能聽清楚每個16分音符,並且這個時候聽起來已經是Legato了。如果按照現代鋼琴Legato的彈法,整個就混在一起,按照Cembalo Legato的彈法,那就完全不用聽了。

再比如,上面那首前奏曲,管風琴演奏者會把每8個音符里的第一個音符拉長,並保持,有的時候直接用腳踏板保持,來凸顯隱藏旋律。由於音量和音響效果的關係,速度也要比Cembalo慢。

由於Cembalo和管風琴無法做到一個句子漸強漸弱,所以要通過節奏和速度的拉伸來凸顯張力,有的地方快一點,有的地方慢一點。去聽任何一個好的Cembalist和管風琴家,都是這麼彈的。

既然在當時的三種樂器上都有不同的彈法,為什麼在現代鋼琴上不發揮鋼琴最大的優勢,可以強可以弱?現代鋼琴可以輕鬆地做出強弱區別,當然就不用保持第一個音符,只要第一個音符比其他7個明顯強一些,就可以讓人注意到。

在鋼琴上也不需要做太多的節奏和速度的拉伸,直接用強弱表現更直接,效果也更好。注意這裡說的是不要做太多,不是完全不要做,具體參見:Fazioli:鋼琴演奏中,(一首樂曲的什麼地方)可以進行「節奏伸縮」?有哪些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這幾天在多個答案和文章里強調過,要通過每個旋律音細膩的音量和節奏變化,才能構成一個優美的句子。只是物理的把幾個音連起來,沒有做音量和節奏的變化,只是「Legato」而已,並沒有「做句子」。

最後,巴赫生平年代是1685-1750,學術界公認的鋼琴是Bartolommeo Cristofori在1709年發明的,18世紀30年代德國人Silbermann根據Cristofori的圖紙製造了類似的鋼琴,巴赫在1736彈過他的琴,讚不絕口。

另外,寫這個答案的時候發現……Cristofori這個鋼琴發明者的名字竟然也被註冊成了品牌!

並且又是同一張圖,P個Logo,拉一下尾巴,就變成了三款不同鋼琴,給自己的產品拍個照就那麼難么?還是說根本就沒這個產品?


和當今世界上巴洛克音樂,羽管鍵琴方面最權威的專家Dr. Kenneth Cooper 一對一學了三年巴洛克音樂,在地鐵上看到了這個問題。 談一談我的一點看法。如有失偏頗, 煩請各位指出。

首先,演奏巴赫要體現強弱這一點要分很多層。

第一是, 是否把聲部區別做出來了。

第二是,整個曲子橫向上的音量上變化是否做出來了。

一一回答。

第一個目的點的原因是:羽管鍵琴的不同音區音色差別明顯,而現代鋼琴在進化的過程中,這種音色差異變得不是那麼「明顯了」。 因此要做到聲部區分,有兩個方法, 一個就是音量的對比, 第二個就是每個聲部的句子走向要自然,獨立,不受其他聲部影響。 而第二個方法難度比第一個高很多。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可以說第一個方法是最基本的。 而很多學生無法很好的做到第二個方法,所以很多老師只能退而求次, 讓你把音量對比做到特別明顯,來掩蓋學生獨立性的不足。

第二個目的點的原因是:

巴洛克時期,曲子是有強弱對比的。 雙排羽管鍵琴,可以選擇你按下一個琴鍵,出現的是單音還是八度音。 這是在音量疊加或者減少,造成強弱對比。 同時,聲部的增加與減少,在織體上的濃密程度,都是可以影響到聽覺上的所謂的強弱對比。 而這,能說明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並不是沒有強弱對比,也說明了,羽管鍵琴,是可以做到強弱對比的。只不過和現代鋼琴的方法不同。

其次, 巴洛克時期的曲子遠比我們想像要複雜。不但涉及到風格的把握,涉及到例如歐洲舞蹈節奏,整個當時時期大眾審美品味,個人品味等。 其中表面上最明顯的一個點就是,很多巴洛克音樂方面的專家,具備即興能力,並且有很多比起浪漫派的rubato 更加自然,更加有邏輯的rubato。 而這一些能力的培養,在目前的鋼琴教育過程中,是嚴重缺失的。 鋼琴教師中不乏優秀者,會善意的提醒學生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要多關注一點節奏,而非旋律。 而其他的, 則是一本正經的用「八分音符,四分音符要斷奏, 巴赫的音樂節奏不要變來變去,按著節拍器來「這樣的」黃金道理「一代又一代的教下去。


看到@無名氏大佬回答了這個問題所以特地過來答一下。

感謝@Sebastian Zhou大佬的指點,內容已經更新。


說到巴赫,就必須要先提一下巴洛克時期重要的鍵盤樂器—古鋼琴了。 古鋼琴分擊弦古鋼琴和撥弦古鋼琴,擊弦的是楔槌鍵琴(clavichord)又叫小鍵琴,撥弦的是羽管鍵琴(harpsichord),又叫大鍵琴。

這個是羽管鍵琴(大鍵琴)

這個是楔槌鍵琴(小鍵琴)

兩種樂器發聲原理不一樣,小鍵琴的音色有點悶悶的感覺,明顯不如羽管鍵琴明亮,而且小鍵琴的受制於共鳴體的大小所以聲音也比較小(音域也較窄),不太適合在嚴肅的場合演奏。

注意這台小鍵琴(clavichord)的大小(視頻中的小鍵琴是放在一台現代鋼琴上展示的,木色部分就是小鍵琴的全部了)視頻字幕不太全,這一段大致意思好像在說小鍵琴因為共鳴體大小和音域等原因不太適合當作公開演奏的樂器。

注意看這是羽管鍵琴(harpsichord)的撥弦結構,可以明顯看出來是通過羽毛撥弦發聲的

這張圖是近代擊弦鋼琴(fortepiano)的內部結構,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內部的擊槌結構,其整體發聲原理和音響效果已經和現代鋼琴很接近了。

要知道不是每一台古鋼琴都有踏板(fortepiano一般會有踏板),在三級杠杠這種「神跡」被發明出來之前要想在古鋼琴上控制柔音弱音和延音就必須要用到「手指踏板」這種比較炫(騷)的操作,因此拋開巴赫本人完成數量眾多的弦樂管樂作品,題主的這個問題也不成立。

維瓦爾第 四季 夏 小提琴協奏曲,注意中間的沒有踏板羽管鍵琴和第一小提琴的巴洛克式握弓

個人覺得巴洛克時期的嚴肅樂作品鍵盤樂這裡還是大鍵琴和管風琴用的多一點,很少見有小鍵琴作品。(有可能是我聽的少)

手機碼字,排版見諒。
才學疏淺,請多指教。


巴赫所有的帶f p的譜子都是為雙排大鍵琴所寫的。f就是兩排一起演奏,p就是只演奏上排鍵。真正的大鍵琴譜的力量標示是這個意思。用左右手不同的鍵盤來切換強弱。像平均律之類的就沒有力量標示的譜子就不需要刻意去做力量的變化咯


謝邀,這個看演奏追求。有的演奏家演奏追求原樣,巴赫時代的樂器,研究當時的文獻採用巴赫時代的演奏方法,甚至巴赫時代的房子,力爭還原當時的聲音,帶有研究性演奏的性質。

有的演奏家則強調新時代的闡釋,現代樂器,現在的演奏技巧,現在的速度,現在的聲音追求……

我的主張是百花齊放,沒有哪種方式是權威的。


1、「巴赫的所有作品都是寫給羽管鍵琴的」這句顯然不對,就不說康塔塔什麼的了,就算是寫給鍵盤樂器的作品管風琴好歹不能忘了呀人家《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辣么紅。
2、巴赫的作品並不是沒有強弱的,是他很少在譜子上標記力度、表情符號、指法這些。在羽管鍵琴以外,還有一種古鋼琴是可以做出強弱變化的,但是幅度不會像現代鋼琴那麼大。至於巴赫的每首曲子到底是寫給哪種樂器,有不少音樂學家都還沒吵清楚呢,我們還是想開一點吧……
3、既然已經用現代鋼琴彈巴赫的作品了,那麼問題來了,挖掘——啊不是,我們究竟是要充分利用現代鋼琴的特徵彈的美、彈的好聽,還是要還原、模仿古鋼琴的特點反映巴赫那個時期音樂的本色呢?嗯這個問題也是能吵翻天。我個人的觀點是,模仿個毛線啊!那還不如直接用古代樂器演奏算了!既然已經用了現代鋼琴,就怎麼好聽怎麼來,強弱該做就做,踏板想用就用,只要能自圓其說就行。當然你不能太挑戰人生底線不然會被認為審美品味有問題扔到奇葩這一掛里去……


巴赫光給鍵盤寫的作品裡很多都沒有標明具體給哪種鍵盤樂器,可以是管風琴,撥弦古鋼琴,擊弦古鋼琴,或者pianoforte,所以判斷他是給羽管鍵琴寫的這就太草率了。


何必必須用古舊的方式在現代演奏作品。而且如圖示

這種八度保持音之類沒踏板能活?


席夫大師抗議:(以下出自他在ECM灌錄的Goldberg Variations,親自撰寫的解說冊)

有些人眼裡,把這個雙層羽管鍵琴的曲子放到現代鋼琴上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惡,想要說服這種人,就像強迫吃素的人吃肉一樣是沒有用的.....鋼琴有更多的色彩使得它比起羽管鍵琴更受喜愛,不要忘記這是一首一個多小時長的曲子,摸著你的良心,你能一直聽羽管鍵琴這麼久嗎?


有不少厲害的鋼琴家也兼彈其他鍵盤類,他們很熱情很有學問,也沒有什麼不好。然而這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巴赫時代的鍵盤樂器之多樣化跟今天大不相同,每時每地都可能面對不同規格的東西,不像今天都被工業標準化。過度堅持某種正統,其實也就跟那些人反對現代鋼琴一樣的思維罷了。


是沒有但古鋼琴有。一個白鍵長一個短(我永遠把下排的叫做白鍵),彈得時候要加強純手指技術,因為鍵盤原因不足以施展過多的手臂技術。


作為一個彈過羽管鍵琴和樂隊演奏過《四季》被逼著研究過巴洛克音樂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巴赫作曲的領域是除了歌劇各種題材他都寫過,他對於當時的音樂做了很多偉大的總結。
其次我來說一下實踐中羽管鍵琴奇怪的特性吧,它特別神奇,樂隊聲音起來後,它容易被蓋住,但是樂隊聲音小或者它solo的地方,聲音可以傳的很遠很清晰。和發聲原理有關係,我第一次在琴房練這個差點把自己吵死,它的聲音特別燥。所以它雖然基本沒辦法控制強弱但是在實際樂隊中作為觀眾來講它的強弱是可以聽出來的。


羽管鍵琴沒有強弱變化,所以他們用顫音代替,而現在的鋼琴有了強弱之分,所以把顫音去掉並且在曾經是顫音的地方加入強弱符號就可以了吧。。


現代鋼琴的製造原理跟羽管鍵琴以及大鍵琴的區別很大,基本上沒有辦法百分之百還原作品在當時環境下的具體特徵。
我覺得有兩種想法:一是按照巴赫原意,嚴格對照譜面演奏,盡量做到相近的效果;
二則是充分利用現代鋼琴的特點,採用在近現代鋼琴演奏的角度並結合目前學界對巴赫作品的基本理解去詮釋


巴赫當時的羽管鍵琴,不僅是雙排鍵音量不同,不同音區音色也是不同的,就算是沒寫強弱記號的譜子,現在也要做出聲部突出就是這個原因。


鋼琴或者更大範圍地說有幾種教派。


一是現代派,這個並非貶義偏激上的現代派,指的是使用現代樂器來改良演繹古今樂曲,比如用鋼琴彈二胡古箏移植曲,這類教派對於新時代工藝和要素是持積極態度,用爵士改寫譜曲也是家常便飯。在他們眼裡音樂不僅僅是指某首歌曲,而是一種元素。這類教派大多是音樂人和流行歌手。


二是學院派,使用近代樂器較為嚴肅地演奏傳統曲目。魔改各位移植曲目可以,但必須改得和原曲相似或一樣,對於演奏感情可以因人而變,但是節奏手法必須一致。所以像是比賽一類的,往往是外行看大同,同行看細節。這類派別基本就是嚴肅古典音樂人了。

另外還有一種極端的,我稱為傳統派。這類派別要求重現的是作曲家的當時場景,古典時期的就要用古鋼琴,情感也必須要和作曲時一致,雖然古籍上的信息極少,但是能重現一點是一點,這類派別的人就基本上沒有了,往往是一些兼職收藏家的音樂演奏者吧。


推薦閱讀:

巴赫宗教音樂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羽管鍵琴與鋼琴演奏同一首音樂作品各有哪些優勢?
怎樣評價莫扎特的賦格作品?
巴赫的鋼琴作品,比如哥德堡,如果用羽鍵琴演奏,感染力是否遠遠遜於現代鋼琴演奏?

TAG: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