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時代已經有簡體字了嗎?
查顏真卿書法的時候,看到了簡體字,覺得有點奇怪。那時候還沒有簡體字吧。
很遺憾地告訴題主,你所謂的「查顏真卿書法的時候,看到了簡體字」,其實不是顏魯公寫的。而是現代人冒名頂替的。
1.
比如「進」字(「進」字是近現代造的字,不可能出現在古代,詳見「進」(前鼻音)為什麼簡化後從「井」(後鼻音)?)
2.
又比如說「衛」字,也是近現代日本造的字,後來流入解放區,再被新中國文改委員吸收(詳見「衛」這個簡化字是怎麼來的?)
看出問題了吧?
對,現在網路上所有的顏真卿的書法,都是現代人偽造的。我一般稱之為「顏假卿體」。
其實不一定是因為這款顏假卿體寫了新中國特有的簡化字,我才看出來的。就算一些沒簡化的字,通過對比同時代的唐楷字形,我們也能發現問題。
3.
比如「骨」字
在六朝唐宋風格的楷書中,「骨」字上頭的中間部分一定是要寫成「人」形的。
朝右的「骨」(現在港台、日本、韓國的寫法)
是明清時期開始流行的。
朝左的「骨」(現在大陸的寫法)
是大陸出台新字形標準之後開始大規模流行的。
你想要千年前的顏真卿寫出符合現代中國標準的「骨」字,開什麼玩笑?
4.
再舉一個例子,「武」字
有意思的是,這個「武」字的顏真卿體和顏假卿體同時現身了。(左邊的顏假卿體醜死了)
在我大唐正楷中,「武」字的上頭的短橫是必須與「斜鉤」交叉的。
為什麼呢?因為大唐去古未遠,其字形比起今天的字形更接近正確的字形(簡稱「正字」)。
我們來看「武」的小篆
是上下結構的「戈」和「止」,此篆隸變之後,寫成下面的模樣
也就是「戈」字的長撇和斜鉤,直接包住了下頭的「止」,和小篆上下結構的「戈」「止」是一般模樣。
這個「武」字,直到唐代的正楷中,仍然沒怎麼訛變,上短橫必須與斜鉤交叉,只是「戈」的長撇變成了長橫。顏魯公威武霸氣的「武」字就是代表:
當然,這個「武」字,後來因為書寫原因,上短橫與斜鉤分離(主要是書寫者不知道上面這部分是「戈」導致的),也就成了現在使用的訛變過的「武」。
我們再回頭對比上文顏真卿體和顏假卿體的「武」,就會發現偽造者的水平是多麼可笑。
※※※※※※※※※※※※※※※※※※※※※※※※※※※※※※
本文主要是從唐宋字形角度,來駁斥網路上顏假卿體的荒謬。關於唐宋時期固有的俗字,此處不再多言,可參考本題下的其他回答,或者參考本人的另一篇回答:據說簡體字只有 388 個,其中只有一個字是 1949 年後出現的,是哪個?「塵」字?
最後再吐槽一句,顏假卿你在網路上兜售假貨誤導人,方舟子他知道嗎?
以上內容寫於2014-05-31
※※※※※※※※※※※※※※※※※※※※※※※※※※※※※※
以下內容增補於2017-09-02
經知友 @shenhao19 評論提醒,筆者舉的「武」字例子不妥當,實際上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存在上短橫與斜鉤分離的「武」字,只是沒有佔據正楷主流。而且顏魯公的確也寫過上短橫與斜鉤分離的「武」字。
現在看來筆者三年前的回答還是太過稚嫩,想過推倒重寫,但最終還是決定保留原狀,在文末再補充兩個典型字例,以補往日之失。
5. 「薩」字
今天繁體字形右下從「產」的「薩」字,是宋代刻板書流行以後才產生的,唐代前後「菩薩」之「薩」多作上揭第二個顏真卿體的字形。具體考正請參:「薩」字攷。
張湧泉先生曾考定敦研323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偽作,其書寫時間應在清雍正甚至民國以後,其中有一條理由就是該卷「薩」字出現三十多次,右下全部從「產」:
見《敦煌寫本文獻學》661頁
至於第三個簡體的「薩」,是文改委根據宋代產生的「薩」字類推簡化得到的,更不應該出現在顏魯公的筆下。
6. 「尓」字
該字知友 @楊愛紅 已有高見:
「尓」與「爾」:全作「尓」,且楷書第二筆為橫,收筆不挑出,當然行草書中會有牽絲。
而網傳顏假卿體的「尓」第二筆全部挑出而作「爾」:
另驗之以與顏真卿同時期的唐五代敦煌寫卷,「尓」字也絕無作「爾」者。這也是顏假卿體作偽的鐵證。
同樣地,張湧泉先生也用這個「爾」字坐實敦研323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偽作:
(見同書662頁)
附帶一提,今天日本標準仍用「尓」而不用「爾」,也是沿襲唐字之舊(日本漢字標準相較於中國漢字標準的來說,保存了更多的唐代文字特點)。
建議題主先把漢字發展歷史捋一遍
然後你就會發現 單純的「簡體字」和「繁體字」是一種多麼不準確的提法……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顏魯公的書法作品中,在字形的「繁」「簡」方面,有幾組字給我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刻。
①「尓」與「爾」:全作「尓」,且楷書第二筆為橫,收筆不挑出,當然行草書中會有牽絲。
②「仙」與「僊」:《麻姑仙壇記》中作「仙」,其它作品裡有沒有用到這個字我就不清楚了。
③「年」與「秊」:部分作品(如《多寶塔碑》)中作「年」,部分作品(如《顏勤禮碑》)中作「秊」,但不會同時出現在同一部作品中。
④「明」「眀」與「朙」:未見「明」(或許是我沒注意到),多見「眀」與「朙」,會同時出現在同一部作品內,但意思不同,實際上已經分化為兩個不同的字。
⑤「勤」會少一橫,我懷疑這可能是為了避其曾祖「顏勤禮」名諱。
⑥「為」「為」與「爲」:楷書里時而作「為」,時而作「爲」,沒有一定之規;作「爲」時,「爫」的末點同時也是下一撇的起筆。
其它印象不深的字我就不列舉了。
我個人認為,拿現在語境下的「簡體字」或「繁體字」概念去套古人的書法用字,這實在是一件很捉雞的事——就像拿現在的民族去套古代的族群、拿現在的主權國家的國際體系去套古代的天下一樣。
補充一下@趙瑾昀 的回答。
嚴格來說,@趙瑾昀 所列舉的「顏假卿體」並非誰故意「冒名頂替」。那些「顏假卿體」,實際上是美術字,性質跟黑體、宋體差不多。隨便一搜「顏體字體」,就能找到一堆字型檔下載:
以我個人經驗而言,顏體相對而言還不是太火,這類仿手寫藝術字字型檔里最常見的還是啟功字體:
啊對了,徐靜蕾字體也挺火的:
徐靜蕾雖然字不咋地,但勝在名氣夠大,所以也有人找上門去讓她掛名出字型檔——雖然她恐怕沒時間把幾千上萬常見常用字一個一個地寫完,但取她寫的一些常用字和偏旁部首組合一下,出個字型檔還是很簡單的。啟功先生雖然已經去世十年,但其留世墨寶和影像資料甚多,摳圖再組合一番,出個字型檔也不太難(反正也不會有誰去追究版權問題)。
而顏魯公這類古人,存世筆跡有限,要想弄個顏體美術字字型檔,不外乎兩種方式:一是請當代的書法家仿寫,二是讓搞美術字的職業人員來發揮創造力。這兩種方式在是否保留顏體的神韻、是否符合書法的審美這兩個問題上可能會有區別,但無論哪一種,簡體字字形/現代規範字形亂入的情況都是必然的:現在的人做的就是簡體字字形/現代規範字形的字型檔啊!
無論如何,美術字不是書法,顏體美術字也不是顏體書法。書法網站或者書法學習軟體把美術字收錄進去,這確實挺捉雞的。外行也確實挺容易把仿書法美術字跟書法搞混,但只要在書法上花了些心思、有一定的積累,鑒別二者也挺容易的。別說美術字亂入了,即使是《集字聖教序》這樣經典的集字作品,細細品味也能感受到與正常作品的微妙不同呢~
啊,最後懷念一下掛在前面的楊愛紅零號機的回答,一年多了,故地重遊,不勝唏噓~
——以上為2015年12月2日晚八點左右的回答,以下為同日晚十點半的補充——
@趙瑾昀 在評論區補充說,漢字貼吧曾有人考證過,漢典上的「顏假卿」字體掃描自《顏真卿楷書碑帖用字初探》。
我沒看過《顏真卿楷書碑帖用字初探》,而且我對顏魯公的字也只是浮光掠影地粗略看過,所以剛臨時去翻了翻《多寶塔碑》《顏家廟碑》《顏勤禮碑》,裡面都作「進」(「辶」左上角的寫法略有不同)。剩下的碑帖等哪天有空我再去翻一遍,看看顏真卿到底有沒有寫過「進」。
——2015年12月16日補充——
啊《書法叢刊》2006年第2期終於到貨了,上面確實有《顏真卿楷書碑帖用字初探》一文。可以肯定的是,漢典上的「顏假卿」字體肯定不是掃描自《顏真卿楷書碑帖用字初探》。因為此文長這樣:
顯然,這樣的文章沒法掃描出漢典上的「顏假卿」字體:全是印刷體啊!下面是此文附表中的「俗字」部分:
(我敢打賭,如果不事先告知,不少人會把這些「俗字」中的絕大多數當作「繁體字」——對那些腦袋裡只有「繁」「簡」對立的人來說,大概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燒掉其二極體腦袋吧。)
有些簡化字,甲骨文時代就有了,參見簡體字歷史已經有幾千年 甲骨文中有「身影」
簡體字確實有從古代傳承下來的,但有些簡體字並非本字,而是借用了其他字,其中具體情況很複雜,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推薦你看看顏真卿抄寫的《干祿字書》,你的視野會更開闊,漢字到了唐朝,好多好多的字都有多種寫法,正體 俗體 通用體。如今的簡化字 是從古代俗體字借鑒而來。
有,準確來說在這個時期之前就有,有很多。比如甲骨文的「從」就是兩個「人」字的字型,繁體字中寫作「從」,簡化字又把它變回了「從」。
這個問題和漢字的簡化方法有關,漢字簡化方法大致有三種,局部刪除(務/務、廣/廣、飛/飛等),偏旁更換(膠/膠、艦/艦、證/證等)以及整體替換,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就出現在整體替換中。
關於整體替換的字源,也是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草書楷化,將草書法作品中的簡化字形拿來用,如書(書)農(農)東(東)等字;
第二起用古字,也就是說是古時就存在的但在後來不常用的字形作為簡化字,如從(從)、雲(雲)、禮(禮)等等;
第三同音替換,如後(後)、谷(穀)等。
從《簡化字溯源》(張書岩等著)中隨便摘抄幾個例子:
過 /過 來源於漢代草書,在東漢《章帝千字文斷簡》中就出現過,與今天的簡化字完全相同。1935年《簡體字表》收錄。
號 /號 是號最初的寫法,兩字意義相同。古籍中「號」出現較多,但號字使用同樣普遍,最早的用例是東漢《武梁祠畫像題字》。1932年《國音常用字彙》,1935年《簡化字表》中收錄。
寶 /寶 因為古代「玉」寫作「王」,因此「寶」原來下面的「玉」寫作「王」,這個「寶」(輸入法里沒有,意會一下)最早出現在漢代的中山王印上。而「玉」字的「寶」最早出現在唐代敦煌變文寫本中。1932年《國音常用字彙》,1935年《簡化字表》中收錄。
可以看出,結果就是……有,有很多很多。因為
簡化漢字是有據可依的,每個漢字的簡化都經過了漢字學者們精心的推敲,簡化漢字其實對漢字的字型破壞並沒有那些香港、台灣的激進分子宣揚的那麼嚴重。
眾,在甲骨文里就有了。
衆,出現的就晚的多。
《顏家廟碑》里出現「與」,
一下解決了《顏勤禮碑》的殘字問題。
「眾」是上面一個眼睛,下面三個人;「衆」是上面有血,下面三個人。「眾」是正字,「衆」是訛字,而「眾」是該字最早的會意字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