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塊耳機的價值究竟在哪裡?

今天一查那些耳機價格嚇我一跳,這麼高的價格 成本何在?

=====
姐妹問題:
怎麼跟一個不懂耳機的人解釋耳機的價值? - 音樂


出來說一下 @野合菌 的答案:
他是在秀事實,但除去人力成本以外…
其它賺走的錢,還要滿足本代產品的研發成本、和下一代產品的設計成本。
況且他的修辭方式也很微妙…讓咱們娓娓道來:

精細模具的生產成本,取決於模具本身的精細程度。
拋去Beats這樣的坑爹貨色不談,逼樣動力等廠商在精細度方面的追求算是同業排前的。
(Beats的設計僅側重於追求外觀美,其它專業耳機廠商的設計則至少保證聲學準確度)
(我也很想黑AKG,但我沒用過AKG高端耳機、所以就先Hold住)
另外,模具本身的設計也需要成本(更何況這種設計還需要跨學科專業知識的運用)。

一口一個「成本不會太高」,你讓旁人想不責令你拿出工業數據都難。
「精確度影響成本」我已經在上文說過了,同樣適用於此。

同上,要說成本不太高的話,請拿廠商數據說話。

除了Beats耳機以外、專業市場其它的耳機確實不玄學,
但生產經驗只是輔助…且這經驗必須是對專業知識的運用方面。
每個廠商確實有自己的獨門絕學,但這東西在內部員工交流來看也還是可以代代相傳的知識。
對,能夠整理併流傳的經驗,就已經進化成了知識。

員工培訓需要成本,具體這方面我不清楚…
但我建議各位去諮詢一下各大歐美企業的勞資主管人士,他們對此更有話語權。
(台企算了,比陸企更能壓榨員工,且是全員壓榨)

必須按照時間收費,這很合理。
按照時間收費的話,看到屢次偷懶的員工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解除僱傭關係。

你將員工培訓體系差異偷梁換柱成地域差異、還以為旁人看不出來?
告訴你,換台企的話他們能給你將人力成本壓榨到更低。

表現力差的耳機需要更大的音量才能聽出自己想聽的元素,這就對聽力有更多損傷。
你看Beats賣那麼貴,但也就地攤音質。
你將所有用「幾千塊錢的耳機」的人都給嗆了一頓,但是…
…你有這功夫,不如只去嗆Beats用戶,只有那群人才在交虛榮稅。


(是在下輸了 比如我就是三角鐵和紅音瑩的調音師 誰再在談耳機的時候說沒有調音師我跟誰急)
鑒於我的這份回答下面的一些回復,更新幾點聲明吧。

1. 很多朋友對我關於「調音師」的言論耿耿於懷,甚至包括在現場演出和錄音室中從事音響/音頻/調音工作的人。本答案中提到的「調音師」僅限耳機製造業範疇,和搞舞台音響、錄音室的調音師是兩碼事,注意語境,注意語境;我很尊重搞舞台音響、錄音室的調音師,因為我參與過小型的現場演出,知道要把現場的聲音效果調試好有多費勁;至於發燒友說的耳機「調音師」,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是什麼鬼,請懂行的教育我。

2.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耳機和音箱就是放音樂的,麥克風就是錄音樂的。但對於眾多在工業界或學術界的聲學工作者來說,耳機和音箱是用來放任何一種儲存好的音頻信號的,麥克風或者說準確講叫傳聲器,是用來採集任意類型的聲信號的,不限於音樂。因此希望你們不要僅從自己的使用習慣出發,和我大談樂器的特點、房間的混響、麥克風的音色、後期製作帶來的改變、甚至音樂的風格和藝術性,來試圖證明追求「真實還原」並沒有什麼卵用。

3. 我提到的「真實還原、重放」,不是說放出來的聲音像某樣樂器或如身臨其境,而是載入到重放設備兩端的信號什麼樣,放出來的聲音就應該是什麼樣——比如,載入的是方波,放出來就是方波,這個方波是什麼鬼發出來的怎麼被錄製的後期是怎麼被處理成方波的根本不需要關心。

------------------------------------------------------------------------------------------------------------------------------------------
看了這麼多答案,很多人還是在把耳機這個東西神秘化、玄學化,甚至對製造業完全沒有了解就開始高談闊論。

我不是資深人士,但總算是親身接觸過一些耳機的設計和生產過程,下面就題主的成本問題簡單說幾句,也許不夠準確但至少絕不是道聽途說的。

一款耳機產品的成本無非包括研發、開模、物料、產線、廣告等部分。

1. 研發費用主要來自研發人員的工資和做手板/工程樣品 (mockup/working sample) 的加工費,這部分有可能完全交給代工廠去做。大家不要一聽代工就覺得是只管加工,客戶給什麼做什麼,讓怎麼干就怎麼干。代工企業也是需要研發,也是有足夠能力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的。研發人員一般有一個ID工程師、一個聲學工程師一個結構工程師就夠了,如果是藍牙耳機/主動降噪耳機那再多加一個電子工程師一個固件工程師。如果是品牌商,那確實是會有具有豐富主觀聽音經驗的人來把控音質,他們會向工程師或代工廠反饋各種意見,也可能會做一些研究性的東西並發表在專業期刊上,但對不起,我從沒聽說過「調音師」這個職位,也許是我孤陋寡聞,煩請各位反覆提到這個職位的人告訴我幾個業內知名的「調音師」,好讓我長長見識。手板/工程樣品一般用來驗證外觀、聲學和結構上的設計(如需要還有電子和軟體)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手板/工程樣品可能會反覆幾次來達到期望的性能。那這部分到底能投入多少錢呢?說實話很難講,畢竟每個公司對研發的投入力度不同,研發的投入通常也是長期的(設備、軟體、研發人員數量/工資),每個工程師更不會只做一個項目,我能了解到的只是相關行業的工程師待遇遠不及互聯網企業。而加工一次手板/工程樣品通常需要幾千到上萬不等的費用。

2. 開模可以說是導入量產前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了吧。要大規模量產就需要一整套固定的模具組,來製造所需的各部分結構件。模具一旦開了才發現不能用,那就直接廢掉了。我沒做過項目管理,所以開模的具體費用接觸不到,不同廠家不同結構不同材料不同加工方式的報價也不一樣,耳機的話,大概十幾到幾十萬的樣子吧(不確定,知道的請指正),不過這個費用基本是一次性的。

3. 物料包括像各結構件、揚聲器單元(和麥克風單元)、線材、包裝等等。結構件的價格視產品的複雜程度而不同,和模具也是相關的,一般會結合預計的產量和模具費用分攤在一起來算。量產的揚聲器單元其實很不值錢,量越大也能壓得越低,幾美金已經是相當昂貴的了;當然為特定產品單獨定製並且產量小的揚聲器單元會死貴死貴的,因為製造揚聲器單元也得經過設計開模量產的全套過程。量大的低端產品,線材和包裝之類的成本會盡量壓得很低,基本是總成本的零頭;高端產品這些方面會講究一些,具體價格不了解,但我相信不會有企業允許這部分的成本有過高的佔比,畢竟企業是逐利的不是做慈善的,成本控制做不好的企業一定活不長。

4. 產線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症,因為研發實際上只是做了一個「模型」,有很多問題根本暴露不出來或者只會在量產時暴露出來。在大規模量產前會經歷一系列的試產,試產一是為了及時發現產品本身和產線安排上的問題並進行改進,二是讓工人熟悉組裝過程以提高工作效率,為最後的大規模量產做準備。試產也會反覆多次,直到所有問題全部排查完畢,產能能夠跟上,具體次數取決於產品的複雜程度、工人熟練程度等等。這期間會產生不少的殘次品,最後是不會出現在市面上的。另外因為開模費用基本是一次性的,因此產量越大,成本攤得越薄,超過成本部分多生產的都是白賺得,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至於工人的工資,在中國人力成本仍然偏低的現狀下,是不會佔據過多的成本比例的。下面我用靈敏度這個參數作為栗子來說明產線的品質管理對成本的影響。要知道,量產產品的參數是滿足類似正態分布的,比如產品上標的90dB/mW,表明是以90dB為中值來作為劃定標準的,通常在這個值的正負2或3dB內就算是合格品。那麼如果希望產品的一致性更好,對參數的控制更嚴格一些,減為正負1dB,無非幾種方式:a.改善結構件的一致性;b.在產線上對成品的篩選更嚴格;c. 要求供應商提供一致性更好的揚聲器單元。顯然這些方式無一例外是需要通過提高成本來達成的。那麼問題就來了,靈敏度的一致性改善了,對消費者來說有什麼好處呢?事實上靈敏度只會對一個或幾個頻率點的聲壓值進行標定,單個耳機的音質基本沒有變化,只是能保證每個消費者拿到的東西差別非常小。


5. 打廣告做營銷應該挺燒錢的,也是成本的一部分,不知道這方面品牌商得投入多少錢。有企業能一點不轉嫁給消費者自己掏腰包嗎?我不了解不做評價。

總之,耳機的成本來自許多因素,售價高的成本應該確實也會高,不然就是明著騙錢了,但成本高不等於做得就一定好,因為量少成本也高,物料選得貴成本也高,供應商報價高成本也高,良率低成本也高,周期太長成本也高,研發投入大成本也高,請明星代言成本也高,人工費用貴成本也高。

最後貼一個Sennheiser HD800組裝廠的新聞報道How £1,000 headphones are made: A Sennheiser factory tour(一開始沒找到原始英文報道,感謝 @yoghurt 提供的鏈接)。單是HD800的產量每年只有幾千又是德國本土生產這點,就可以想像效率有多低人力成本有多高,更不用說長期的研發投入(從單元到整機)。可能有人會說,人家產量低是因為嚴謹、追求完美品質,這說得也有道理,但請注意產線上幹活兒的是德國大媽而不是自動化流水線,中國代工廠的小妹為什麼不能拿著更低的工資幹得比她們更快更好?當然,我對HD800本身沒有任何意見,不得不說我認為從專業的角度分析這是目前最好的耳機之一,只是花費上千歐元買到的僅僅是好音質么?


==============================================================================

再補充說兩句。

有人可能會問:這樣看起來正規企業開發生產一款耳機產品的成本也不算低得誇張,那路邊攤那些「正品魔聲耳機,10元一條」為什麼能賣那麼便宜還有的賺呢?我們來算算這些廉價山寨貨廉價在哪裡。首先,研發成本和宣傳費用約等於零,這個沒什麼疑問。開模的價格不低,但這部分是可以繞過去的,因為很多小廠實際上用的是「公模」,也就是曾經用在別的產品上的模具,有些結構件可以通用,花不起錢開模的小作坊就互相借著用,改一改外觀顏色什麼的即可。物料成本方面,揚聲器單元只要能正常工作就行了,其實整體性能也未必會非常差,只是一致性差一些、可靠性差一些、材料不環保等等,單價幾毛人民幣可能都嫌貴。他們也可以去買正規揚聲器廠淘汰下來的廢品,大家不要覺得這些廢品真的就是「廢」掉的樣品,完全可能只是頻響曲線超出規定線框了被淘汰,焊點歪了被淘汰,盆架有缺損被淘汰等等,並不影響正常工作,這種廢品應該是論斤賣的。產線上只要給工人發發工資,也不用做嚴格的品質管理,最後組裝的整機能出聲就算合格品了。這樣算下來成本才能有幾個錢?


我可以借你一個幾千塊的耳機用一段時間,一個月吧,比如我手裡的HD380pro,當初100刀圖打折便宜買的,國內行貨也就1100左右,也不算好耳機。插iPhone就行,聽點兒高品質的原聲啊,有實力的歌手,有低音和貝斯的音樂,都不用無損或者額外的音源。一天一兩個小時吧,做飯的時候,上下班走路,靜下來的時候等等。

一個月後你還給我,回去用你的iPhone自帶的耳機,你就知道:「幾千塊的耳機價值究竟在哪裡」了。


看了這麼多的回答,還有某大V被摺疊的回復。作為知乎三無用戶,小弟真的要插幾句了。

背景:坑中4年,已經退燒。

1.樓上說的 邊際遞減效應 是極其正確的。 不過你的蘋果耳機和1k 2k 耳機的差距 是非常顯而易見的!

2. 我個人建議,去專賣店裡試聽,你試聽總不花錢吧,為啥不去嘗試過就問呢。我覺得不管什麼牌子,只要是有膽量賣4位數的,試聽也可以出差別。舉個栗子吧,森海裡面不見得能給你試聽個HD800, 但是HD600級別的肯定有,而且功放啥的都會配全,你就死氣八賴的在那裡蹭聽個幾個小時,再換回自己的,你就會明白差別。

3. 那些說,會讓耳朵懷孕的。。。我只能說怪不得某大V這麼不待見耳機粉。。雖然哪裡都有腦殘粉,我只能說 用了好的耳機,讓我真正的多了一個愛好。當然音樂本身只最關鍵的。 舉個栗子,曾經有條IE8,燒友應該都知道其特點,就是當時研究這耳機說適合什麼什麼類型音樂的時候,我才去嘗試聽那個類型,並一發不可收。

一個好的耳機不能讓你耳朵懷孕,但很可能會讓你更加喜歡音樂。


主要槽點就是耳機為什麼那麼貴, 就像你去菜場買菜,結果發現原來菜價原來那麼便宜,不禁憤懣,餐館裡為什麼那麼貴! 差別在於廚師,耳機裡面就是負責調音的傢伙。 耳機的原理很簡單,造耳機的門檻也很低,但是能調出如何的聲音,確是需要能力。

解釋完以後,我再告訴你,其實你覺得耳機貴是誤區! 這點罈子里的朋友應該都明白。。。
本人基本聽過市面上大部分較為出名的耳機,4年總共花費 除去初燒的學費,大概就現在手裡留下兩個耳機的錢,一個是定製,一個BO A8, 前者出的話折價太多,後者反正收的時候就是二手,差不了多少錢。、

如果你能接受二手的耳機,燒耳機基本一分錢不用!
如果你明白罈子里的二手交易區火爆程度,在這裡你可以買到各種橙色的各種二手耳機,只要保管得當,除去本身耳機自己的貶值(所以眼光也是蠻重要的),基本都能原價賣掉!甚至。。。還能賺錢。。。不是倒爺,但我本人曾經收過一條百破,出的時候還賺了200,就是說。。。我白聽了這麼好的耳機幾個月,然後還賺了200!

對於門外漢最好的解釋辦法就是把你的耳機借他聽聽!
原來班裡就我一個燒耳機的,老是有人問我為啥耳機這麼貴的時候,我就把我的。。好像是HD650。。給他。。。然後這廝的第一反應。。。十分激烈!!!他說。拿這個聽歌爽爆了!!!這個借我兩天好不好!!!
然後班裡就出現了另外兩位燒友,叔叔阿姨我對不起你們。
在我退燒之後,這兩位還在路上,有一位還在某論壇寫起了測評。

誠然,裝逼是很多人買高端耳機的一個原因。但是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主要原因是喜歡!
大部分人只認識B側。。。對於我的耳機。。他們會表示造型非常獨特,一定很貴吧。。。我一般都說是啊。。要好幾十。。。

一步一步燒上去是心癮,能夠退燒才是耳朵滿足。
我覺得一般2k左右的耳機就完全夠了,再貴聽起來也差別不大了。

對於某大V的回復,其實我個人還是蠻失望的,這麼多人關注你,無非是你身上能讓我們找到更大的世界,而在這個問題上,這種評論顯然是固步自封的。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當我在操場上跑最後一百米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我可以衝刺一下。

嗯,就不跑步聽歌了,我把耳機拔下,瀟洒一扔,感覺自己快要拿金牌了。

事後就是,我帶著操場遛彎兒老大爺們的祝福,在操場上花了整整半個小時來找自己扔掉的耳機。

半小時後,放棄尋找,打開微信,有145個好友等待著我去向他們抱怨自己的耳機丟了,經過慎重地篩選,我選擇了最有可能送我新耳機的那個人。

我說我耳機丟了,三分鐘後他問我要地址和聯繫方式。

我說能別到付郵費嗎,他說你想得真美。

兩天後,他問我送的森海塞爾Ambeo Smart Headset 3D錄音耳機收到了嗎?

我說我收到了但是為什麼你不能直接說那個耳機這個萬能的代詞而是要說森海塞爾AMBEO 3D錄音耳機這個全稱呢?

他說我在暗示你去官網查一下使用指南,別送你了都不會用。

以及去某寶和某東查下價格,不要把這個寶貝隨便扔操場了。

我說這個還挺好看的給你發張開箱圖。我要是再丟了你能不能再送我一副?

後面這堆參數又是各種看不懂。

圖還沒發過去他就把我拉黑了。

什麼智能控制3D錄音全向話筒主動降噪這些功能,我好像只能看懂主動降噪是啥意思。

開了主動降噪之後,入冬以來圖書館的空調聲音一下子就不見了。

嗯,耳朵里的只有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的《卡門》,完全沒有注意到有個人進來的時候把書包卡門上了。

我說圖書館把空調關了?

等我關掉降噪,我才又聽到熟悉的空調的隆隆隆隆聲音。

嗯,這個降噪效果可以說是十分牛逼了。

牛逼到通過降噪系統的感測器感知外界噪音信號,系統中產生與外界噪音幅值相同相位相差180°的聲波來中和噪音實現降噪的這個理由已經完全無法說服我了。

所以我覺得這個AMBEO耳機主動降噪流程是這樣的:

按下降噪按鈕à耳機得到信號à耳機內的語音小姐姐轉告圖書館阿姨請她把空調關掉à空調被阿姨關掉,雜訊消失à耳機吹熱風,讓我誤以為空調還在制暖。

嗯……肯定是這樣的。

帶著這種bug級的降噪功能,我跑到了考研黨們每天晚上聚集起來背書的二食堂。

我隨便找了個座位,戴上耳機低頭追了一集《疑犯追蹤》,完全沒有意識到周圍有人在背政治背英語。

直到調成環境音模式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旁邊有從高到矮從胖到瘦形態各異的四個考研黨在一起複習我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

對了……說起這個環境音,可以在配套的app裡面進行更多設置。

嗯……我個人通俗的理解吧,就是告訴你過馬路的時候要開成環境音模式,否則小心因沉溺於音樂世界而被身後的車撞死。

太狠毒了,看到這裡,我立馬調成了transparent hearing amplify level,環境音增強模式。

感覺怎麼又發現了一個新世界???

啊啊啊為什麼我能聽見別人走路的聲音???

啊啊啊為什麼我又能聽見麻雀在水泥地上蹦來蹦去的聲音???

啊啊啊我聽見二十米外有個女生在哭是不是失戀了我過去看看。

完全不用擔心被車撞好嘛,我在五角場車子在閔大荒發動我都能聽得見好嘛。

我覺得如果自己戳瞎雙眼我就是夜魔俠了。

於是我興高采烈地感謝他送了我這麼好的一副耳機,聊天期間還多次強調了送這個字。

他問我有沒有試一下3D錄音功能。

我說啥還有3D錄音功能?

他說為什麼一個叫AMBEO 3D錄音耳機的耳機會沒有3D錄音功能?你看看包裝的後面是不是一個男的在戴著耳機拍視頻?

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這個3D錄音功能,大概就是帶上這款耳機直接錄音就可以了。可是拍點啥呢,我看了一下狼藉狼藉因為我們還有半年就要畢業的宿舍。

打開相機app開始錄像,錄我用左腳踢凳子。

視頻是這樣的,請忽略我們的宿舍環境並且戴上耳機聽。

而用這個3D錄音耳機錄下來的聲音,錄下來的效果跟裸耳聽到的效果一模一樣的。我真的可以聽到我踢凳子的聲音從左邊傳過來。

如果要想一個宣傳標語,可以叫讓你身臨其境地踢凳子。

遇到這個耳機之前,我一直以為那些錄製環繞聲功能啊沉浸感什麼的都是trick都是雞肋。

用過才發現這個3D環繞聲怎麼這麼好玩,以至於提高了我對聲音的要求:

我需要記錄的是一個五歲大熊孩子跑著跑著摔倒了哭聲從兩米外飄到我耳朵里的這種聲音,還是那個孩子在我身邊跑圈圈但是我根本聽不出來他現在跑到了我左邊還是右邊的那種聲音?

嗯……當然是選擇前者了。

……並且,用這個耳機記錄下來的環繞聲,可以完美在任何其他耳機上復現。

比如說我一直以為我有這個就夠了但是現在已經被我打入冷宮的蘋果自帶Earpods。

拿出Earpods來聽踢凳子的視頻,仍然虎軀一震。

也就是說我可以隨時隨地用AMBEO記錄下身邊的一切,然後把視頻丟給好基友,他的感受依然是那四個字:

身臨其境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李志的跨年演唱會。

我突然想到我約莫搶到了票而他卻沒有。

我大約理解為什麼他要給我一副這個3D錄音耳機了。

我跟他說你放心,到時候我用這個耳機幫你錄逼哥演唱會。

他說算你還有點良心。

我說我可不可以下次丟手機後找你?

他說不可以


我是學音樂的,古典從小聽到大,大部分我自己練,老師教。所以我是因為音樂燒的耳機,到現在為止也就入了K501和IE80。我就拿我的專業為例子吧,按理說,弦樂無非就是拉弓讓線震動,這有什麼難的,頂級專業老師在國內一節課能賺好幾千,國外差不多價,那這老師收的學費就是騙人的咯,這種事情人人都能幹為什麼還要一個老師一節課騙去好幾千?我學了幾年琴,上過無數大師課,也被老師從他家裡罵出來過,看我這虛榮稅交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見過老師們每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練基本功,幾十年如一日從不敢有中斷。是的,他的技術不需要成本,但是只有練過才知道要達到那一步有多麼困難。而且各個老師風格迥異,在對曲子的把握上大相徑庭,這就跟耳機一樣,在對每一部分的處理上絕對不一樣。如果你還在想買原材料,那麼還是別聽了,聽鋸木頭真的很難過。歡迎諸位討論,獲益頗多,謝謝。


你去國家大劇院聽次音樂會還得一個耳塞的錢呢,而且是一次性消費。
你買個高檔耳機試圖接近這種享受,天天聽也能聽個幾年,人家收你差不多的錢有問題。

另外,絕大多數耳塞價格不可能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重,你非要玩定製和AKG 3003這樣的那就單說了。


做為009用戶說一句,耳機其實不是邊際效應遞減。許多人認為,貴价耳機即使好,普通人也聽不出來區別。這個想法真的不對。因為到了定價幾萬的009 UTOPIA LCD4 HE1000的層次,每個耳機的聲音仍然是天差地別。而定價幾十萬的HE1,HE90,香格里拉,聲音也完全不一樣。

這個事情,更類似於這樣:你看慣了3寸屏幕,看到5寸屏幕就覺得很大了,然後看到13寸屏幕就感嘆怎麼可以這麼大,誰知道後面還有17寸屏幕,還有24寸屏幕,終於你燒到30寸屏幕了,說這就到頭了吧?再大還有意義嗎?結果你又看到42寸屏幕,60寸屏幕,最後,終於咬咬牙上了個100寸屏幕(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周邊也有好多問題要解決,而且即使同樣是大屏幕,每家的風格也很不一樣)。

結果有一天有人帶你去看了IMAX。屏幕大,真的有區別,而且一直有區別(未來後續的VR發展和神經植入就不用說了)。

這個比喻的有趣之處在於,IMAX屏幕在你的視網膜上的成像視角,不見得一定比你的電腦屏幕大,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會覺得屏幕越大看上去越好。同樣,耳機也都是為了振動你的小小耳膜(骨和身體傳導的部分應該不大),但是聽上去的區別還是可以很大。


農耕思維的典型代表,直接認為成本等於且僅等於物料成本。


不要去網上查,去實體店試聽。

願意花那麼多錢買耳機的人不傻,他們願意花錢是因為能得到更好的音樂體驗。

燒耳機是個深坑的開始,樓主如果沒有做好充足準備,建議不要輕易入坑。

說不定一掉坑裡,就出不來了~


耳機其實與服裝、手錶、汽車以及其它電子產品一樣的,是成熟的、充分競爭的工業化商品,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需求。如果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配送的耳塞、幾十元的耳機都不錯的,幾十元的T-恤、幾萬元的A級車都可以的。有了追求,就會出現幾百元的襯衣、上千元的定製襯衣,高爾夫R曉得的人稱為跑車,不曉得的認為就是A級車。
耳機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幾千元的耳機,振膜線圈精細一點,線材講究一點,造型設計要拉風一點,各個品牌要突出自己的風格定位,高價位段的銷量肯定低,廠家渠道商家都要賺一點。。。但畢竟這還是充分競爭的、成熟的商品,成本比例、構成與其它商品沒有大的區別。
以上。


怒答一發。

以前聽歌用iPhone耳機,2007那個年代用這個,自我感覺是逼格代表。2013年入了珍珠色渦輪,戴上就覺得世界安靜,我的耳中只有音樂在旋轉。感覺聽了這麼久的iphone耳機委屈了自己。2014年入了jazz2,嗯,煲完耳機聽了一首小夜曲,詫異到竟然委屈了自己26年!我不想繼續委屈自己了,於是它跟著我的ysl我的小手霜一起隨身攜帶~


高精尖耳機會把音樂家搬進腦子裡唱歌給我聽。所以我會堅持在耳機路上生生不息,下一個目標就是ie80了。嗯我愛著爵士,也愛著把爵士帶進腦中的耳機。
(悄摸更個新:ie80這個目標其實是本著聽聽其他風格的音樂而暗暗設定的,畢竟jazz2這貨好像除了純音樂和爵士,也沒啥用處了,放流行音樂比如我杰倫的歌是不大出彩的。是我沒有把話說清楚哈。但如果真入了ie80,我沒準還真會拿來聽爵士的?(???)(???)(???)。嗯我愛爵士,我也愛杰倫醫生和燕姿。我不是燒友,只是不想花錢對不起使用感才入坑的(*??)所以懇請前輩們再指點一下,聽爵士除了怪獸已經停產的jazz2,還有啥耳機好。)

生活總會需要一些情調和微醺的自我陶醉,耳機正是這樣一個好夥伴,無論你在哪裡,在幹什麼,有它陪你聽音樂,就能在每個慵懶的午後醉生夢死。

這是千元以下耳機的嘈雜播放和不舒適佩戴感永遠無法達到的高度,更是任何一副百元耳機體現不了的精細工藝。我們感謝著每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卻往往不懂他偉大在哪裡,這時候,你就需要一副高度專業的耳機了。

耳機就和化妝刷一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白鳳堂與和光堂的刷子遠不是開架式化妝刷可以相較的。貴的物品,就是貴在精湛的工藝、先進的材料、更符合人體需求與美學的設計,以及比普通物品多出的那一絲絲考究與精緻。要想聽藝術家創作時的原聲和情感,普通的耳機是無論如何都轉達不了的,而千元以上的耳機做得到。

沒穿過氂牛絨毛衫的人永遠無法理解它比羊絨貴出幾百的價值所在,而一件氂牛絨確實頂的上兩件山羊絨的溫暖,這種高效發熱,普通羊絨做不到。
正所謂,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值是凝聚在物品上的單位勞動時間。兩個理論,時刻提醒自己,好貨不便宜。

題主,這個年代確實存在很多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東西,只要買得起,你一定會相信世界是平衡的。貴的東西確實比普通東西好很多。只不過大多數人買得起也不願意花錢買這麼貴,從而有了排山倒海般的論調:xx也不過如此,xxx比xx便宜多了也挺好用的。

錢真的可以買到年輕,也能買到那個年代的聲音。

向每份載滿匠心的服務致敬。
向自己剁下的爪子致敬。


以上。


邊際遞減效應
經濟學的一個基本規律 在很多其他地方也很適用 橫軸可以理解為價錢,豎軸可理解為音質
在曲線前端 比方說 你花了十塊錢買了個耳機,這時你從沒有音樂聽到有音樂聽,這個進步是巨大的 本質上的改變。 再之後你覺得十塊的耳機音效不夠了,你便打算花二十塊錢買一個新的,這時雖然二十塊錢的耳機比以前十塊錢的耳機好很多,但是變化對於從無到有明顯小了很多。以此類推
就是說在價格向上漲的過程中,每一份錢能買到的進步會越來越小。 所以每提高一點音質,花費的代價會越來越高,所以最好的耳機自然是非常貴的。任何東西都是這樣,只是有些東西是給狂熱愛好者和土豪用的,普通人沒必要追求。


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到便宜耳機了


以前網購還不是很方便而且折扣不高的時候,我本來只想湊活買個兩三百耳機,就去實體店聽了一下。然後我問了你這個問題,店員拿來了一條w4r讓我試試。。。聽完《渡口》,當天下午我就哭著付了3200的耳機錢。。。


我上班的時候習慣一邊聽歌一邊工作。前一陣打了耳洞,沒法帶頭戴耳機,於是又翻出了原來iPhone自帶的耳機聽歌。

怎麼說呢…我總是以為自己忘記插耳機,手機在公放音樂QAQ
每次工作回過神的時候都要檢查一遍自己到底插沒插耳機QRZ

可是我在用幾千塊耳機前從來沒有覺得iPhone自帶的耳機有啥不好的。所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看到 @野合菌的答案被摺疊實在感覺無奈。。。
大家先別忙著摺疊我,我來好好給大家分析一下野合菌的答案:
背景:燒齡6年,退燒4年(主要是入了另一個大坑吉他坑)。曾經關注過無數hifi產品,所以下文僅以發燒友的眼光討論, 不討論也不懂經濟學的原理。

開門見山,發燒這東西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兩分貨,一百分價錢三分或者零分貨。 HiFi就是一個暴利產物。
有人拿iphone成本1000塊舉例,我覺得極為不妥。手機作為剛需,且同行競爭十分激勵。公司在研發上投入的金錢要遠遠大於十年打不出個民用新科技的聲響界。第二台iphone的成本可能只要1000,但第一台的成本則不可估量。

修改1:還有一個那音樂會做例子的,hifi和concert是完全兩種東西。如果你們去聽音樂會純粹是為了享受高級音質的話那我也沒話說。

Hifi作為小眾愛好,其銷量遠遠小於其他民用科技行業。如果不做到暴利,那就算是akg等大品牌也難以存活,這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之hifi玩的越深,人們會越多的關注高端品牌,而高端品牌往往是更小眾,甚至是個人作坊的產物。就拿定做手工吉他的例子(和hifi運作模式差不多,也更熟悉些,所以在此以之舉例),定做一把電吉他,一般談攏後往往會先收取20%左右的定金費用再開始開工。這樣下來4000美金的吉他定金上得收取800美金。而往往所謂的「成本」,即木材成本、機械磨損、用電等,是不會超過這定金的價格的。甚至連定金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因為其800美金不僅要囊括成本費,還要維持制琴師在制琴期間(一把琴的交貨周期通常在1年左右)生計以及顧客的違約風險。所以再好的木材、風乾時間再多也不會超過這幾百的美金。那剩下的3200美金又是什麼?私以為這就是野合菌所說的「虛榮稅」。

虛榮稅包括很多,研究經費、人工成本、製作思想、品牌底蘊、情懷……這方面就是仁者見仁了,你不信這套的完全可以不買帳。說句題外話,那些邊在蝦米下載免費音樂邊罵現在的歌手想錢想瘋了、掛著10塊錢高學歷醫生的門診還痛心疾首醫生黑心的,別等到外國爸爸賣高價產品的時候才想起「勞動是無價的」這種理論。

另外hifi圈的水很深,我真心建議發燒點到為止即可。別等到花了幾十萬買了個抄襲600塊錢先鋒dvd的hifi至尊cd機,抑或花了十幾萬美刀買了所謂的無源前級了,才知道其中的騙局。
當然大部分還在折騰k701的燒友們請放心,你們還處於「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階段,暫時沒有危險,請盡情享受你們的音樂之旅吧~

總而言之,hifi就是奢侈品,這點沒得跑。另外,你們不比那些買beats裝逼的高到那裡去(當然也包括我)。只是人家買beats提升外在形象,你們買燒貨「豐富內在精神」罷了


核心價值就在:讓你更好的體會音樂家在創作音樂時想要表達的情感。歌手的某個轉音,某些歌曲中的和聲,某些音樂中很有特色的樂器以及它們擺放的位置,還有一些不容易聽到的細節,當音樂家想表達什麼的時候,這些往往都是有意而為之的……假如你都聽不到這些,你怎麼能體會和理解那些情感?厲害的耳機會讓你忘掉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音樂中。

我清楚地記得我的Westone W60的包裝盒子上面貼著:Design for the serious listener.這句話里承載了多少westone研發人員的驕傲和自信啊。。。

而從這方面想想,創造像這樣厲害的耳機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一副價格很高的耳機,必然是融入了很多研發人員的心血。你通過它聽到的音樂,是音樂家想讓你聽到的,也是這些人想讓你聽到的。


感謝某位知友的教誨,修改了部分答案。手機版不會點名,只能說那位朋友在評論區里。
回答之前說一句
不要隨便對一個自己不了解的領域發表任何褒義或者貶義的回答,這一點不僅僅大v要做到,每個知乎er也最好能盡量做到

認真回答

1調音
這個是成本最高的部分,也是每一個老牌廠商實力所在。每一家都有自己獨到的調音風格(說beats的出來!)。每一個高端耳機都要經過專業調音師調音,而且每一個不同廠家有自己的調音風格(所以我為什麼不看好小米HiFi,一個團隊沒有調音師甚至說調音絲毫沒有作用,我都呵呵了)
舉個栗子
森海家目前的大耳旗艦HD800(說大奧的咱們出來談談人生)的一代調音師是當年MJ的調音師,這麼說我想你們都懂了。
2振膜
振膜的研發真的很貴……尤其是如果使用的是新技術的振膜,和第一粒新藥品成本很高一樣一個道理(比如拜亞動力的特斯拉技術。順帶說一句拜亞大法好!還有jvc的木製振膜還有我動心很久的索法前耳機總工程師山岸亮的個人品牌音茶樂。裡面的那款櫸超想買啊)
第三,線材
線材大坑!這句話先放在前面
比如說se846,目前舒爾的入耳旗艦,可以選擇的線材很多,不同的線材完全是不同的體驗,比如單晶銅 純銀 銀銅,各種線材

啊呀啊呀,2個感謝了。虛榮心滿足了,繼續更
第四,代理
基本上每個大牌耳機在國際上都有銷售,在每個國家依靠的不是每個耳機自己的銷售商,而是承包給當地的經銷商。每個經銷商實際上在操控每個國家的耳機價格。(舉個栗子 天龍,日本老牌耳機製造廠商,c300這款入耳耳塞在中國售價2500+,美國售價摺合人名幣400+,所以才有了水貨耳機的存在。比如我買的森海主動降噪cxc700,美行代購回來1000不到,國行2079……)
當然也有良心代理。帝捷是拜亞動力中國總代理,挺良心的。t90米帝差不多600.700刀的中國賣2.62.7k(說我是廣告的誰能找帝捷總經理吧廣告費給我)
大頭就是上面那些,模具什麼的基本上大家都要掏這個錢,別的其實差不多。HiFi最重要的,其實是人。

補充
1.新手別在淘寶買ie80ie800a8等產品,假的太多
2.某些品牌的耳機確實需要煲機
3.不要隨便入坑,對於音樂沒有很強烈的愛好的人最好別入坑,買了耳機還要買前端……不信的話你的結果就是這樣

再來幾張圖

這年頭答題不黑一下逼廁是不可以的……


呵呵,不管金耳銀耳,只要不是木耳,多聽不同的耳機,自然可以聽出來。

作為曾經的音響愛好者,我就提示一點,不需要懂什麼樂理就可以明白:

好的耳機,可以長時間連續聽,完全不會覺得累,所有的音源指向清晰,大腦不會因為音場混亂而感到疲憊,這種疲憊來自大腦本身對環境的反饋,不為人的意志所轉移,跟暈車有點類似,不是說想不暈就能不暈的,而好的耳機,確實可以做到久聽不暈。

中檔耳機,音質好,但音場還是不夠穩定,初聽還不錯,時間長了就有點受不了。

差的耳機,音質無從談起,音場混亂,能堅持兩小時的,那是四六級聽力模擬題。


推薦閱讀:

鐵三角入耳式耳機有哪些系列,各自的優勢是什麼?
古典交響音樂追求的融合度會和hifi耳機要求的高解析度高分離度取向衝突嗎?
耳機大部分都在強調聲音細節和隔音,那為什麼會有開放式耳機出現?其優勢在哪裡?更適合什麼場景下使用?
老公已經有幾條耳機,但還是買了更貴的耳機,我不能理解,該怎麼辦?
如何看待樂2將取消3.5mm耳機轉而使用type c介面來輸出音頻?

TAG:耳機 | 音響 | 定價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