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中師範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不算極高明,卻也不甘道中庸。]

你總算從應屆考生的千軍萬馬中闖過了獨木橋,不過報志願時你心裡也清楚,你不過是全國闖過了獨木橋的幾十萬人中不上不下的一個。

於是你把華中師範大學填進了你的志願表,兩個月後,你來到了這座在全國地位不上不下的城市,進入了這所在全國排名不好不壞的的大學。

一開始免不了被許多溢美之辭洗腦。比如你看到了媒體的報道:佑銘的地鋪、最長的畢業照;比如你看到了數據和指標:雖然只有幾個985學科,但起碼是個211;比如你聽到了領導的講話,竭力地渲染華師的過去與現在的「輝煌」;比如你認識了迎新的學長學姐,對被她們一言一語搭建起的「華師」心存嚮往...

再翻翻校園照片,看看妹子比例,似乎一切都很美妙。

你大概心裡也是樂意接受的,覺得自己選了所不錯的大學。

然而在短暫的新鮮感過後,當你真正開始日復一日的華師生活,你會發現這所學校遠沒你想像的那麼好。

高高舉起的形式主義大旗、不斷被抓去當活動的壯丁、宿舍動不動就停水、大多數課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聽......

說出去似乎也沒那麼帶范兒。「師範」二字當頭壓下,比起綜合性大學總沒那麼大氣;武大華科盤踞江城,即便高考那年跟他們也就幾道題的分差,卻總是沒來由地就有那麼點沒底氣。


其實學校也有這種自知之明,全國那麼多一本高校,他不算極高明,卻也不甘道中庸,每年總得弄出幾個噱頭來抬高自己,但不管怎麼樣,內因外因的,總還是不太給力。

怎麼說呢,也是蠻拼的233


但你或許就開始覺得不甘心,或許會覺得更好的地方才更適合自己,然而你再向身邊看一看,卻發現自己並非鶴立雞群。

你覺得你很優秀,但你會發現身邊有很多人比你更優秀;你覺得自己很努力,但你會發現身邊有很多人比你更努力。

當你開始意識到在華師成為最優秀的人並非像高手虐菜那樣輕而易舉,你或許也會慢慢意識到,其實這所學校也遠沒你想像的那麼差?


你想去聽大牛們講課,發現華師很多老師的課也能讓你受益匪淺。

你想遇到更優秀的人,但其實身邊比你優秀的牛人已經有一大堆。

吵吵了幾年要裝空調,好歹現在也慢吞吞開始進宿舍扯線安裝了。

食堂飯菜沒那麼美味,至少吃膩之前還是讓你感覺到比較好吃的。


誠然,這所學校瀰漫著惱人的形式主義,不過轉念一想,又有幾所大學沒扛著這面大旗。

誠然,這所學校的學生只是同齡學生里中等偏上的一群,但並不妨礙其中那些努力的人,向著更高的地方邁進。

誠然,這所學校不大可能是你的終點,但如果將它作為邁向下一階段的起點,倒也是個優於全國90%院校的存在。

誠然,這所學校有許多混日子的人,但想到有那麼多老先生們把畢生的青春和熱血傾注在桂子山的歲月里,有章開沅老校長潛心治校為了這座學校更好(好吧這大概也是華師尤其是歷院對章老普遍的一種敬重吧,雖然現在的領導差不多把他老人家當吉祥物在使,不過章老先生本人真的值得敬重),現在的華師也不缺乏德才兼備的年輕學者......想到還有這麼一群淡泊執著之人在為著這所學校好,便覺得這所學校也不會讓那些心意被徹底辜負。

......


總之,假如華師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因為你本就不該對它抱有太多的希冀。

它不足以讓你憑恃,但至少能讓你憑藉。

它給不了你最好的,但好歹能給你還不錯的。

它不是個最高的平台,但至少能讓你更容易地往高處去。

就像校歌里那句「長風送鯤鵬」一樣,

如果你是那展翅的鯤鵬,它也不失為一陣可以借力的好風。


——————

2017.06.20更新

今天畢業了。

回看大一時寫的答案,嗯,還是一樣的感受。


大晚上的看到這個問題突然就回憶泛濫思緒萬千。也想寫點什麼來懷戀下我的大學。那是我四年的青春。

這個夏季我剛剛從CCNU離開,桂子山上四年的生活如同昨日般歷歷在目。和上面的回答中那些因為去不了武大華科才遺憾的來到華師的童鞋們不同,我是通過復讀才來到華師甚至有一點慶幸。因為是武漢人,所以對華師很熟悉並且很早就有好感。能夠到這個美麗的大學讀書確實有點驕傲和興奮(可能是因為高中並不是很優秀吧)。

華師確實很美,小家碧玉的那種美,當然她也有很高端的新圖書館,很大氣的正門,很上檔次的佑銘體育館等等,有了這些的點綴華師又不太像一個溫婉柔情的女子,反倒是剛柔兼濟。行走在校園裡隨處可見的漂亮妹紙你會不由得讚歎廣埠屯女子師專果然名不虛傳。

作為一個具有師範特色的綜合性大學,外界一般都對她的映像停留在師範二字上,是的,師範確實是華師的一大特色,但她不僅僅如此,她涵蓋了文理工三大科師範非師範兩大類,還記得10年在開學典禮上,當時的馬敏校長說過這麼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高水平的文科,一流的理科,有特色的工科。為什麼記憶猶新呢因為我恰好在那有特色的工科里,計算機學院是華師少有的工科院系,之後我們也往往拿這句話來自嘲,但是在這兒讀了4年之後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我們計院(額,= =)絕對不差,從歷年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來看,我們都排在全校前列,每年不乏去BAT這樣的大公司的,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歷年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在這裡順便歡迎學弟學妹們報考CS of CCNU,何院長你是不是應該給點我廣告費?)至於華師的眾多文科專業就更不用說了,都眾所周知的排在全國前茅。

還是來說說華師環境吧,交通便利,基本每個門外都有地鐵,地處繁華的廣埠屯,華中地區最大的IT交易市場,對門就是武漢大學,隔壁就是武漢理工大學,地理位置可謂是武漢高校中最好之一。儘管這樣,當你一走進華師,你會感覺頓時和外界的喧囂隔離開來了,她是那麼的寧靜,那麼的秀美,道路兩邊生長茂盛的參天梧桐,讓你以為走進了森林,華師的樹木覆蓋率很高,所以夏日校內基本到處都有樹蔭。華師的食堂也有很多,東區有學子食堂,東一食堂,東二食堂,沁園春食堂,西區有桂香園食堂,博雅園食堂,北區有北區食堂,南湖校區有南湖食堂,各個食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可以基本滿足你所有的口味和需求。甚至你可以去隔壁的武漢理工風味食堂進餐,它們只有一牆之隔。

不得不說的露天電影場,在這兒有著我很多的記憶。華師的露天電影場堅持每周末晚免費播放電影,這是一個古老的電影場,可以容納幾千人,平時還用來舉辦大型活動,比如迎新晚會畢業晚會什麼的。試想,在一個涼爽的夏日,你坐在電影場的台階上,看著熒幕上的光影,想著自己的心事,那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勤奮的學子在電影場晨讀,這也構成了華師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華師的學風很好,在這麼個安靜的地方確實沉澱得下知識。

現如今華師各寢室也陸陸續續的開始安空調了,西區已經安裝完畢,這個暑假正在安東區的,盼了4年的空調終於來了,遺憾的是我已經離開了。

佑銘體育場每天晚上都有人在那兒鍛煉,有人跑了一圈又一圈,有人走走停停,有人開心的揮舞著羽毛球拍,有人安靜的坐在草坪上想著自己的心事。

有句話叫做愛在華師,關於這句話有很多解釋,不僅小愛,更有大愛。我想只有來過華師的才會真正理解這4個字的含義吧。

當然華師很多地方還是有不足的地方,畢竟跟985那些頂尖高校還是有差距,但是她在不停的進步著。在這兒的4年時光里,我們常常吐槽華師怎麼怎麼樣,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但我知道,母校永遠是那個只能我們自己罵而不能被別人罵的地方。

若干年後,我是不是還會不由自主的想起華師那一塊錢的觀光校車,東二那美味的木桶飯,圖書館七樓那看不完的計算機書籍,9號樓10樓計算機學院的那些老師,華大青年劇場的那場電影,佑銘體育場的那個夜晚,校醫院開的那盒葯,住過的那個東16-615寢室,吃不完的東南門,自習過的7號樓,上過視聽說的YY教室,考試周擠過的8號樓,以及那個曾喜歡過的姑娘呢…


收到邀請以後很久才來寫這篇回答,幾次打開回答框,想過一本正經地從硬體、師資、校園和人文各個方面去寫一寫。但終究覺得那不是我就讀的體驗,因為我好像沒把在華師的經歷當做讀書,這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四年的大學時光,我所有的學習都在生活中,我所有的生活都在華師里。

看了一些之前的回答,也有不認同的,也有戳中的。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記憶,但記憶的味道也許多多少少相似,就比如華師桂中路每年春天飄進鼻孔里鬧得人痒痒的梧桐絮,或是散發著不健康精子氣味的石楠花香,還有四季可見的絲襪短裙,彷彿是草莓味的暴走的性慾……

離開武漢後,我突然很喜歡彭坦的《南方》。彭坦寫這首歌是關於武漢的回憶,我總是會在想念武漢和華師的時候把這首歌翻出來聽,好像想起了那天在佑銘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我荒唐而淺薄的青春是在那裡度過的,我常常回憶起武漢的長江大橋,夏天粘稠的風,霸道熱烈的方言。那裡是粗糙的躁動的甚至髒兮兮的,和中國許多老城一樣,平凡而尷尬,我們把它叫做中國最大的縣城。 華師在這座髒兮兮的城裡綠得不像話,梅園裡的石頭上刻上綠魂兩字,不知怎的總讓我想起《牡丹亭》的遊園驚夢,彷彿這石頭紀念的綠化工與這校園裡的某人深深相戀,不知她他。

剛進華師時還聽過許多傳說,比如桂子山以前叫做鬼子山,而我們去三號樓時踏過的階梯上「XX氏之墓」的字樣更印證了這座山上學校的歷史,前輩們總要拿些「埋棺材的地方出人才」之類的話忽悠我們,也不知這樣的忽悠是不是從掘墳建校那天開始傳下來,一代又一代。

傳說華師以前有個著名的華師女排,曾是華師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並不是校排球隊多麼出色,而是在熱水還沒有走進各寢室的時候大家都得到現在大服樓上的澡堂子里洗澡,由於華師女生眾多,晚飯後也就是洗澡的黃金時段,從大服到學子,拿著盆桶的女生長長一排——華師女排。我想起那年冬天在風中瑟瑟發抖排隊等洗澡,心中一句」他娘的怎麼宿舍還不進熱水「,就跟夏天被熱醒後念叨」他娘的怎麼還不裝空調「的語氣是一樣的。現在宿舍都有了熱水,甚至還裝上了我當年日思夜想的空調。

傳說中也有凄美的愛情故事。在博雅園滿江紅的旁邊,我們09級入校的時候那裡跟理工的校區還隔著一堵殘破的牆,牆上裂開一條道,只容一人通過。傳說那堵牆以前是不存在的,是非典那年為了防止兩校人員流竄互相感染而建。可彼時熱戀中血氣方剛的小青年們,不堪忍受一堵厚牆的隔離(事實上這種隔離本就沒什麼用,但傳說畢竟是傳說,你要是考究它的嚴密性,我就只能說你丫能不能有點聽傳說的天真啊),一夜之間兩校間的情侶合力鑿開了那堵牆。現在這堵牆已經不在了,華師學子可以大搖大擺地去風味食堂改善伙食,理工的屌絲們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

傳說中,還有關於桂子山上的鬼火,東區的保研路,博雅廣場上走兩步就能踩到的親熱的情侶,以及為了送女大學生回來點名周日晚上排成長隊的豪車……這些都成為華師隱秘羞澀而又讓人心知肚明的故事,伴著上課前下課後的笑聲,消失在我們堅硬內心中的柔軟部分里。

這一晚我不想說華師的壞話,我只想說我也曾痛恨過在華師里沒有太多讀大學的感覺,我只是在享受這裡的大學生活,享受愛在華師,享受聽各種各樣故事的喜樂。

我彷彿什麼也沒學,又好像學到了很多,但又好像在任何一個時間和地點,我也可以學到這樣的東西。這樣說起來,是否在華師就讀是可有可無的經歷?並不,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歷,或許我不知道什麼叫可有可無。對我來說,在這就讀就是這樣的一種體驗。沒有唏噓沮喪或者遺憾,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不需要痛哭流涕或是手舞足蹈,而是在離開很多年後可以很輕易地回想起來,並獨自享受的一段時光。


師範兩個字已經完美定義了學校的逼格和學生的未來。我在美國找工作的時候想找華師校友network。在Linkedin(領英網)上反覆搜索後,我找到了一個金融領域的同學,是在某地域性銀行做收銀員,還有一個在諮詢領域的,是在絲芙蘭當化妝品銷售顧問......所以華師的非師範校友資源真的一般,絕不如武大人大多。哪怕是非師範學生,畢業後很大一部分都選擇去當老師了。

不過沒有貶低母校的意思。路都是自己走的,每屆學生里也不乏牛逼的學生。比如我所知道的有在華盛頓智庫做研究員的,在聯合國總部實習的,有進矽谷google的,還在美國名校讀精算或金融的。只是不多罷了,不多。

在華師,要懂得在選擇中成長,框架下跳舞。


桂子一夢,燈火幾扇窗,好夢共珍藏。


偶然看到這個問題,在華師的幾年對我個人影響非常大,大概從以下幾方面說說。

第一、 我對學校的環境很滿意,是指整個給人隱藏於鬧市中的感覺。對面武大,隔壁理工,北門是廣埠屯資訊廣場,白天那個熱鬧,東門虎泉好像原來是紅燈區(道聽途說不是很清楚),但是進了校園,上了桂子山,參天大樹,桂花大道,東區小樹林,露天電影場,特別是初夏,陽光透過樹葉斑駁灑在身上,真的清涼又美麗,最喜歡北門到圖書館的主幹道,沒有之一。食堂也挺多,雖然每個都不是很大,個人認為總的來說東二最好吃,學子性價比最高。小巧玲瓏型校車方便,快得飛起。東南門墮落街想吃什麼有什麼,不過現在已經拆了,是好事。宿舍,住林勘表示還好。

第二、 我有喜歡的部分教師的課堂。以一個初入大學生的水平其實很難評判老師的好壞,因為能授課的必然是有墨水的,他的學術水平並不以授課是否生動有趣為唯一標準,問題是他的授課方式是否符合你的口味。很慶幸我有遇到,我有很認真的聽,我有去思考他們在課堂上講的知識和經歷,有的給我過深刻印象和啟發。今天朋友的妹妹想讀華師問什麼專業好,我說我只知道歷史中文物理,然後又很慚愧,我對自己的母校竟然並不是那麼了解和關心。

第三、 我感受到思想交流的自由。學校學院都經常舉辦活動,話劇、詩歌比賽、講壇等等,我很宅,在社交上面不怎麼活躍,而且我極少參加社團,鍛煉能力是必要的,但我不太贊成為了以後找工作、保研方便而提前過度社會化。在這裡,你可以通過聽演講、閱讀、看演出等渠道接觸到新的思想觀念,當然很多大學都是這樣,在於你自己有沒有這樣自覺的意識。在上過彭曉輝教授的性科學概論、聽過台灣教授開的同性戀講座、看過弗洛伊德的書後,我對性有了新的認識和看法,在上過應用心理學後我開始懷疑人與人之間是否真的能互相理解,還是只是出於禮貌的得體反應而非真的感同身受思想達成一致。這個時期,有可能會改變早期形成的世界觀打破固有的思維習慣,開始調整、剔除、整合等過程,逐漸形成一個個性的複雜的體系。

第四、 我養成了閱讀的良好習慣。高中每天都忙著複習做題,大學有充分的時間自由安排,大學圖書館藏書是高中圖書館的很多倍,因專業需要,看作家作品,同時泛泛了解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有大開眼界的感覺,也是因為高中閱讀量真的太薄弱,所以上升空間很大。圖書館巨大的玻璃幕牆,自習位置更多,借書更方便快捷,之前上文獻檢索課的老師還給我們講這邊連梯是請國外什麼人設計的來著,看累了可以去九樓咖啡館點一杯咖啡遠眺對面珞珈山上的武大。我不知道華師整體學風怎麼樣,我也覺得這個事情不太好評判,沒有標準。不過無論在何種環境都堅持學習的習慣延續至今倒是真的。

第五、 我體驗到愛情和友情的單純溫暖。像我這種不愛出去晃的人都能不斷認識新的人,坐火車一起打牌的,露天電影場找我問時間的,看演出、面試挨著坐的等等,只有少數能成為與你「沆瀣一氣」的朋友,因為相同的秉性或者互補的吸引而走到一起,沒有實用主義的雞零狗碎,沒有任何深藏的套路與偏見。一一經歷感情的五味雜陳,痛苦、失望、苦澀、期待、快樂、溫暖,並慢慢形成獨立的內心經驗,感受力隨著經歷和知識的積累變得更強。現在,與最初愛戀的人成為朋友,與最好的凱哥仍聯繫緊密保持一年一見的頻率,與大三開始交往的男神六年長跑即將組成家庭。

第六、 我體會到生命的健康感和活力感。這個大概是最重要的,大家都說女人25歲以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以前我從來不信,不過現在認識有改觀,是因為我已經很少有大學時期那種因為一些東西單純地容易感到激動了。人的美,不是你的妝容多精緻,手提包多昂貴,衣服多得體,而是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健康感,那種剛毅活力的精神面貌和有趣的靈魂。在音樂學院看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演出,欣賞到各個國家的文化,特別記得土耳其同學的舞蹈,帥得一塌糊塗;帶家教的學生參觀校園參加畢業典禮;臨畢業到東區小樹林擺攤賣東西欣喜地與學弟學妹討價還價;把課本以3毛一斤的價格賣給宿管阿姨誰也想不到現在又花高價重新買來;晚上在食堂前面的草坪搭帳篷睡被蚊子咬得滿頭包;體育課在足球場跳校園華爾茲;空了還去華科、財大晃晃,去華農摘草莓,去其他城市轉悠一圈,自在快樂。

第七、我不是學霸,常逃課,但考試前也刷夜,保證學業不難看,該自律的時候絕不打折扣。雖然我根本沒記不得校長的樣子,雖然畢業政審才知道保衛處在哪裡,但這並不代表我不愛我的學校。畢業四年,還挺想回去看看走走的,雖然夏天的武漢熱到沒朋友。


我就是又感覺很惆悵再更新下答案,今年回國趕在學姐學長離校之前照了一波畢業照。明年更熟悉的一批人畢業的時候我真的會哭的,想想就難過。不過非常感謝在華師認識的人,學姐學長們還有同學們都很友善,而且即使現在身在國外也對我幫助太多。所以華師給你的空間應該是很大的,如果沒有辦法跳出這個圈子,那就好好完善自己,千種生活都是自己的選擇。

——————————————————分界線—————————————————
從未想過高考去哪所大學但一直一直想去外國語卻一直一直沒有如願。陰差陽錯在高考川大差兩分的情況下去了華師。
在華師第一年即使有男朋友的情況下我也毫不猶豫要離開這裡,一開始就沒有想要在國內,花了一個多月考雅思然後自己開始申請出國。
第二年去了很多組織,校學生會其實算是很鍛煉人的地方,但是個人去了一次再也不想去第二次,爭名奪利面上大家都好,可能也就是你和你一起的小夥伴也許能一起吃個飯,部長及以上的鬥爭簡直一臉懵逼。不過去了非校媒的媒體,很棒,很值得,如果大學有機會,還是去校媒吧,會認識很多朋友,並且對大學,對你所在的城市都會有深入了解。
然後我就離開了,短暫的經歷,但一年半我認識了各院的同學,對學校過於形式的東西厭棄至極。博雅計劃流於形式,大型紀念日拖著學生搞活動不顧天氣時間,彷彿一切都還是初中高中,也許湖北省就是個這麼形式的省,反正我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形式化。
最不喜歡的就是公共英語,無論讀寫譯還是視聽說都沒有教什麼東西,枯燥的課程以及淺顯的內容毫無意義。其次不喜體育必修每學期都要考八百和五十,以及及格標準線簡直全湖北省前三。第三不喜形式與政策上課要刷卡。
我拿到offer的時候其實有點猶豫,學長說,在華師我會選擇走,如果是武大我可能不會。
說說它好的地方吧,只要你想,能讓你認識無數人。學生活動特別多,你有無數機會。別的院系不知道,中文系的學術水平我覺得挺好的。
學校畢竟師範類院校的綜合性大學,就業絕大多數是教師機會,所以在就業這一方面遠沒有別的學校那麼好那麼多樣化,感覺整體的就業平台沒有別的211學校高,不過實習工作主要還是看個人的,你要能力強,也要會社交。學校能給你的就是這麼多,會不會利用還是挺看你的能耐的。
但這所學校舒適美好,喜歡的人很喜歡,它是我在武漢這麼多年,覺得漂亮的一個地方。
只要你想,愛在華師。


在華師,度過了作為少女最後的幾年青春。


昨晚在知乎上看到了這個問題,突然感覺睡不著了。體驗是很私人的感情,體驗也不是評價,只說說我在桂子山上的水泥路石板路泥土路上體會到的或溫暖或絕望。

初來華師的時候我並不知道這個我要呆四年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她不像武大華科那樣坐擁全國人民的盛譽,也不像財大那樣在經濟浪潮中拔得先機,我也不曾對她期待,期望,憧憬,平平淡淡就來了。平平淡淡地也就走了,我走的時候,華師也還是那樣,大部分學生都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教師崗位,她依舊還是那樣靜靜地踏過每一秒,迎接新一批學生,也許還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學生。

從西區宿舍到七號樓一帶,古舊,或者講是文藝,西區通向佑銘的石階上斑斑駁駁的歲月痕迹構成了華師的浪漫,或者講是清新。如果不考慮七號樓糟糕的衛生情況和下雨時泥濘的路面,這種復古時時能讓人感到自己還是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沒有世俗的煩惱。我和父母鮮有一致的觀點,但在這一點上我們達成了共識,我們都覺得華師是一個很適合讀書的地方。如果你不想搞文藝,沒關係你可以讀書,如果你不想搞學生工作,沒關係你可以讀書,如果你不想做科研,沒關係你可以讀書。讀書是天堂般的體驗,一心一意做一件事,一心一意沉浸在校園的情懷裡,華師提供了這種氣氛。

華師對學生的管理比較嚴格。心生反感的學生也不在少數,每每提到周末晚點名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在這種制度下受累的不僅是學生還有基層輔導員班主任。但是不得不說周末晚點名是維繫班級關係的優勢途徑,也給學生創造了有關於院系的安全感,於我而言,這至少不是一種壞的體驗,但是我也知道有人對它恨之入骨的。管理嚴格之下,卻又拖延。我們經常開玩笑說,華師辦活動都有」華師時間「,一般比北京時間晚10-15分鐘。在華師參加大大小小的晚會會議,很少有準時開場的,拖延症不僅是人能患的現代病。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華師如今的尷尬恰是只成就了這兩句中的各一半,她淡泊,可無法明志,她寧靜,卻道阻且長。我在學校的時候就常常問人,華師到底是什麼樣的定位,為什麼花那麼多錢投入物理實驗室,又為什麼在免費師範生這個政策上承擔這麼多責任。可我不是校方領導,我也無從得知這些。就像是一個小孩在家中被告知不許過問大人的事一樣,我在華師從來不曾感覺到我能從她的堅固中敲出任何一條縫隙。她的存在如同一個古老的宗族,有人為了自己積蓄的力量想留下,更多的人拼了命想跳出去,去找歌詞里說的」外面的世界」。

我在桂子山住了四年,卻感覺只住了一年,也可能是七年,甚至是十年。這座小土山看似幾十年如一日,一沉不變。可卻能讓人感覺總還有我沒有探索到的地方。這種讓人產生探索欲的體驗,我稱之為尋找幸福。很多人都說,在華師學習,好像學了點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學。事實上,學了什麼,大概還會忘,但是這種尋找幸福的感覺,就會記住一輩子。我在桂子山上有幾個最棒的體驗。和親密的夥伴們喝得微醺躺在佑銘的假草上數星星;秋天清晨五點早鍛煉被濃烈桂花香刺激到想哭;在七號樓上課走神的時候看看課桌上或嬉笑怒罵或破口大罵的對白;自習到老晚跑去東南門吃撐吃痛快。

有沒有幾個最不好的體驗可以說一說?一時之間,就這麼想不起來了。

最後,貼上全華師給我最大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地方。

以上。是主觀的。


首先看這篇文章:

華師四年,從未聽過身在其中的人講起她的好。他們中的大多數選擇一邊抱怨一邊奮力準備離開,為自己的人生尋更高明的去處,也包括我。
在中國的高校中,她如同窮途末路的的二流明星,勉強躋身於眾星雲集的盛大晚會,既無緋聞,又沒有經紀公司撐腰,只能巧笑倩兮地說些場面話,剛一轉頭,就已令人想不起名姓。
沒有華屋,沒有財力,甚至沒有大師。
她的學生憤怒地指責她不思進取、官僚風濃重、吝嗇小氣、浪費資源、懶得包裝……「快看!那些野雞學校把圖書館建得富麗堂皇,我們還要在掉渣的老房子里搶座位!」「地皮這麼緊張,居然圈了好大一塊地建網球館取悅校長!」「武漢誒,自習室夏天不開空調,就屬行政樓能凍死人!」
其實倘若有機會,她未必不想做暴發戶。當然,也許她只是懶。
跟外人形容的時候,我喜歡用「安貧樂道」描述她,她悄無聲息了百餘年,甚至不曾擴展領土,更沒有吞併他人的野心,安靜地佇立鬧市,如同一個碩大的街心花園。
在我還上課的那些年月,穿過層層樹林,翻山越嶺,感覺自己猶如某種小獸,終於腳踏平地時,總能看到拎著八十年代巨大錄音機的大媽,笑逐顏開地晨練。到處是慢悠悠行走的老人,他們身上散發著和東一食堂的肉包子一樣寧靜知足的氣息。
一走進華師,時間就靜止了。
圖書館前的展覽板,貼得最多的不是通知,而是訃告。那些老人悄無聲息地做學問,沒做出什麼大名堂,但教學生總夠了,最後悄無聲息地離去。他們把一輩子留在這個懶洋洋的學校,每天早上帶著搪瓷缸子去沁園春打豆漿和香脆的油條,執意住在學校的老房子里,黃昏的時候帶著孫子去遛狗。
一直覺得相比於北京上海,武漢是一個更加純粹散淡的城市,因為只有高校林立而無商業浸淫,只有文藝青年而無生存壓力。想起李志來武漢的時候說,武漢不愧是朋克之都。這話簡直可以直接置換成「武漢不愧是XX之都」或者「武漢不愧是中二之都」,這裡年輕人的夢想毋須破滅,因為沒有生活步步緊逼。
陳家灣是華師的後花園,所有東區學生的大愛之地。各種散發著異香形跡可疑的食物都聚集於此。小販、妓女、考研學生、文藝青年、同居情侶、畢業失業生、胸懷淘金夢的創業者、初涉黑道收保護費的小夥子……都青睞它房租低廉、交通便捷、商鋪眾多而在這裡定下居來。
陳家灣的歷史是每個東區學生的心靈史,每一種慾望都可以在這裡得到滿足。
如果說人人心中都有一所大學,那華師完全符合我心中所想。古老、狹小、平庸、懶惰、悠閑、人浮於事。華師自己就是一種生活態度,是成功學泛濫的世界中一個隱秘的所居,是你追我趕頭破血流時代的不進反退,是繁華喧鬧中的大安寧,行跡匆匆里的大自在,是一個嘲諷,一個冷眼,一爿不願做生意的店鋪,一種明知是夢也不要醒來的自欺欺人。
「少年華盛頓長大後變成一條棟樑,後來發現,是一條葛。」這句台詞好悲涼,還不如開始就做一條葛,多省力,多快活。
我們畢業了,要不要做社會棟樑呢?華師唯一沒教我們的,就是如何做棟樑這一回事。
身在外地的時候,每每夢到華師,心裡就會溫暖惆悵。那些熏風拂面的夜晚,看著燈火闌珊的陳家灣,一不小心就找出人生的真諦來。
-----------------分割線------------------
這篇文章是華師的一個學姐寫的,看到的時候還是2010年上半年,剛在華師讀大一。學姐應該是06級新聞系的。

從那時起到現在,我都沒有看過比這更好,更恰當的寫華師的文章。這篇文章寫盡了在華師讀書的體驗。

儘管如此,還是要補充一點,寫點自己的體會。

華師是一個不大的學校,並無武大華科那樣宏大的面積,可小也自有小的風情,華師恰如小家碧玉,也許不如女神那般光芒萬丈氣勢逼人,可是溫婉安靜,不聲不響,依舊是眉目如畫。建在小小的桂子山上,西區綠樹成蔭,尤以桂中路極美。

這兒的確是個閑適安逸的地方,帶著點兒不思進取的懶散。學生鮮有自詡為社會精英指點江山謀划出國奔波實習的,學校組織每年也不緊不慢懶懶散散的辦好那幾個固定的活動就好了,少了武大那般的銳氣和熱鬧,可是閑適,自在。

就像我一個同學畢業之後說的,華師四年,學校並沒有教會我什麼,可也沒有禁止我什麼。

這兒的老師也許少有鋒芒四射令人不敢逼視的,可是並不少兢兢業業努力負責的,也許沒有大師的光芒,可有教書育人的老師之風度。

這兒的圖書館非常漂亮,而且實用,大四考研的四個月里,在圖書館的四個月的生活是我四年最溫暖開心的記憶,也許是因為那時每天在圖書館坐我對面的那個人。I miss you so much.

這兒的女生實在是多……多到去食堂吃飯,看到一個長發的是女生,看到一個短髮的,還是女生……

華師的校園建設總是有不聲不響的點滴改進,少有武大「情侶自習室」那樣的噱頭吸引眼球,而是細水長流點點滴滴。

不過這兩年應該是宣傳部換了人的緣故,華師開始每年都搞些為了上頭條的大新聞了……有的純粹就是博人眼球啊……

現在我在武大就讀。可是我幾乎天天會回華師吃飯去,有時候一個人在華師走走,看看校園裡三三兩兩的人,就彷彿看到自己過去的本科四年。
美好的,明亮的,溫暖的。

遺憾的。

我盼望他們的願望都能實現,天國不止在夢裡面。

有人問過我,武大華師我更愛哪個?
以下是我的回答:
其實我是有武大情結的,高考就想讀武大,考得不好才讀了華師。
可是我在華師度過了生命里獨一無二的四年,華師的四年會永遠刻在我的生命里,抹也抹不去,我也不希望它被抹去。
我愛華師,也愛武大。

華師就像我們中的大多數,並不光芒四射,可是自有一種普通人的存在意義和美。

這個世界畢竟太累了,在華師,歇歇腳做個不那麼刻苦而努力的人也不錯不是么?

最後,我要感謝我在華師遇到的你,你給我所有美好的一切,可是我那時候卻不懂得珍惜。
I miss you so much,as the same I miss CCNU.


男說再見—在線播放


早晨看到日報的推送:上個好大學 · 讀了師範大學,卻沒有當老師。裡面只放了北師大和華南師大的兩個回答,其它師範大學只是用問題的形式擺在了那裡

看畢,想到本科時bbs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當年看的次數多的我可以背誦,那是02/03級新聞系的一位姐姐寫得:

華師四年,從未聽過身在其中的人講起她的好。他們中的大多數選擇一邊抱怨一邊奮力準備離開,為自己的人生尋更高明的去處,也包括我。

在中國的高校中,她如同窮途末路的的二流明星,勉強躋身於眾星雲集的盛大晚會,既無緋聞,又沒有經紀公司撐腰,只能巧笑倩兮地說些場面話,剛一轉頭,就已令人想不起名姓。

沒有華屋,沒有財力,甚至沒有大師。

她的學生憤怒地指責她不思進取、官僚風濃重、吝嗇小氣、浪費資源、懶得包裝……「快看!那些野雞學校把圖書館建得富麗堂皇,我們還要在掉渣的老房子里搶座位!」「地皮這麼緊張,居然圈了好大一塊地建網球館取悅校長!」「武漢誒,自習室夏天不開空調,就屬行政樓能凍死人!」

其實倘若有機會,她未必不想做暴發戶。當然,也許她只是懶。

跟外人形容的時候,我喜歡用「安貧樂道」描述她,她悄無聲息了百餘年,甚至不曾擴展領土,更沒有吞併他人的野心,安靜地佇立鬧市,如同一個碩大的街心花園。

在我還上課的那些年月,穿過層層樹林,翻山越嶺,感覺自己猶如某種小獸,終於腳踏平地時,總能看到拎著八十年代巨大錄音機的大媽,笑逐顏開地晨練。到處是慢悠悠行走的老人,他們身上散發著和東一食堂的肉包子一樣寧靜知足的氣息。

一走進華師,時間就靜止了。

圖書館前的展覽板,貼得最多的不是通知,而是訃告。那些老人悄無聲息地做學問,沒做出什麼大名堂,但教學生總夠了,最後悄無聲息地離去。他們把一輩子留在這個懶洋洋的學校,每天早上帶著搪瓷缸子去沁園春打豆漿和香脆的油條,執意住在學校的老房子里,黃昏的時候帶著孫子去遛狗。

一直覺得相比於北京上海,武漢是一個更加純粹散淡的城市,因為只有高校林立而無商業浸淫,只有文藝青年而無生存壓力。想起李志來武漢的時候說,武漢不愧是朋克之都。這話簡直可以直接置換成「武漢不愧是[我說錯話了,對不起]之都」或者「武漢不愧是中二之都」,這裡年輕人的夢想毋須破滅,因為沒有生活步步緊逼。

陳家灣是華師的後花園,所有東區學生的大愛之地。各種散發著異香形跡可疑的食物都聚集於此。小販、妓女、考研學生、文藝青年、同居情侶、畢業失業生、胸懷淘金夢的創業者、初涉黑道收保護費的小夥子……都青睞它房租低廉、交通便捷、商鋪眾多而在這裡定下居來。

陳家灣的歷史是每個東區學生的心靈史,每一種慾望都可以在這裡得到滿足。

如果說人人心中都有一所大學,那華師完全符合我心中所想。古老、狹小、平庸、懶惰、悠閑、人浮於事。華師自己就是一種生活態度,是成功學泛濫的世界中一個隱秘的所居,是你追我趕頭破血流時代的不進反退,是繁華喧鬧中的大安寧,行跡匆匆里的大自在,是一個嘲諷,一個冷眼,一爿不願做生意的店鋪,一種明知是夢也不要醒來的自欺欺人。

「少年華盛頓長大後變成一條棟樑,後來發現,是一條葛。」這句台詞好悲涼,還不如開始就做一條葛,多省力,多快活。

我們畢業了,要不要做社會棟樑呢?華師唯一沒教我們的,就是如何做棟樑這一回事。

身在外地的時候,每每夢到華師,心裡就會溫暖惆悵。那些熏風拂面的夜晚,看著燈火闌珊的陳家灣,一不小心就找出人生的真諦來。

---------------------------------------------------------------------------------------------------------------------------------------
我沒有文學系姐姐那麼好的文筆,以下是本科畢業五年的我的一些碎碎念。

五年前的今天我參加了華中師大的本科畢業典禮,我早早地算好了位置,恰好使得給我撥穗的校領導是馬敏,踏著歡快的音樂入場走紅毯,那一刻我真的很高興。

07年,第一屆免費師範生開始招生,但我是一名非師範生。對「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的憧憬,我一志願填寫的是生物,可惜沒被錄取,錄取我的是第二志願同一個實驗班的化學方向。雖說華師宿舍總體條件不佳,但是我們班被分到了研究生宿舍樓,條件在校內算是很不錯的,只不過一年級的冬天就遇到了南方雪災,冬天用暖氣習慣的我整個人都凍傻了。那個學期5學分的高數A上我考的極低。

之後的學期,我對大學的期末考試開了竅,題海戰術+往年真題屢試不爽(4:6開的平時:期末,某些任課老師死壓我的平時成績也無它法)。在實驗班加進入博雅計劃,使得我大二就可以進入實驗室,當然絕大多數時候在打雜。有時我會想,如果當年我選了另外一位老師做導師,再咬咬牙考個GT,人生的軌跡也許會大不相同。

漂亮的成績單+學生工作經歷,我拿到了不少獎勵和榮譽。不過不開心的地方在於某些行政的嘴臉+同學中遇到了幾個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攪屎棍。當時這兩樣哪裡都存在,只是多少與程度的不同罷了~

總之,我基本享有了一個本科生可以在華師獲得的最高待遇/許可權,好好使用它們足夠做許多事。我並未重複使用,但畢業去向還是挺不錯的。當然不是985高校的華師,在日後的國內求職路上多少會給人帶來一些不便

最後歡迎大家報考廣埠屯女子師專!爆圖一張,攝於20110624:


大概就是,我自己在心裡罵了千遍萬遍,但是卻不允許別人罵她一句。
看到樓上有說華師怎麼怎麼不好的,是,說的大部分都是事實很客觀,但我心裡不高興。
這是在華師就讀的第二個年頭。高考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報著去華科武大的心去來的華師,所以我來的時候並不歡喜。但是時間過去一年多,我一想到其實真正的大學時光也就是三年,意味著我還有一年半。心裡的滋味不好受,因為我知道,人生最幸福的日子就要過去了。
在華師就讀是怎樣的體驗,第一個就是尷尬。在我心裡華師是211至少也不算叫不上名號的學校。但是出了武漢,我說我是華師人,第一次別人說華東師範大學是好學校啊。第二次別人說哦呦,不錯啊,上海這地方你想去很久了吧。就像大家只知道誰第一個登上月球,並不關心第二個一樣。華師在外行人眼裡是等於華東師範大學的。
初來到華師的時候內心蠻高興。之前並沒有過多的了解中國的大學究竟普遍是怎樣的,離開了普普通通的高中,突然看到五臟六腑都齊全的大學,我是開心的,大概也是因為沒有期待。學校的綠化很好,每年秋天濃濃的桂花香會讓人覺得頭暈。記得第一天逛學校的時候,學姐帶我去了圖書館,當時她說,這是學校唯一拿的出手的建築了,調侃的語氣。九月的陽光很好,圖書館前的小山坡上有一個姑娘在看書,陽光透過樹葉灑在身上,我用手機拍了下來,這是我那天拍的最好的一張照片。很美。
越是了解深入,越是發現她的不好。我也是曾經無數次抱怨半個小時可以從南走到北走完整個學校,也曾經抱怨過少少的教學樓多多的人,窄窄的街道多多的車,更是抱怨過難吃的食堂簡陋的宿舍,沒有獨衛沒有陽台沒有空調。這是我過去一年常常掛在嘴邊的東西,我的學校沒有我高中同學他們的高大上。看看他們發的學校宿舍照片,看看我們的心理更多的不悅。
後來習慣了,所有曾經礙眼的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現在我接受了她所有的不好開始發現她的好。學校的地理位置優越的令人髮指,大學一年多,出門從來沒覺得有什麼不便。學校的綠化好的令人髮指,武漢空氣不好的時候很多,在學校里我覺得都還好。老師慈愛的嚇人,大學一年多混過去也沒有掛科。
所有的不好我都開始適應,但可能唯一的不好就是讓我在大學裡過於貪圖享樂。並沒有太濃烈的學習氛圍,在華師我覺得是個適合享受的地方。
舒適的環境,並不繁雜的學業,重要的是慈愛的老師。
老師都慈愛的不像話,大學一年多,身邊很多人跟我一樣只在最後考試的幾天才去摸書本,也沒見幾個掛科的。大學一年也是玩遍了學校的周邊。我知道哪家的飯好吃,哪家的菜便宜,哪裡有好玩的,哪裡可以逛街買衣服。武漢出名的景點也都去玩過了,並且秉承著年年有變化年年都要去的原則。
學校並沒有真正教會我什麼,但就像他們說的一樣,除了周周的晚點名,也確實沒有強迫我什麼。


修改於2016年 又要再次返校 看到這個答案還有人關注感慨良多 祝想讀華師的終如所願 還在華師的珍惜在校的日子 bravo
作為畢業一年馬上又要回去讀研的CCNUer,只願盡量客觀地來評價。
1.想說愛你不容易
09年本科入學,當接待的學長滿臉真誠地問,怎麼樣,華師很大吧?我只記得我不屑地說,和高中差不多。言語中不難體現對華師的抵抗。
陰差陽錯地誌願填報,懷著讀武大的憧憬卻提前批錄取了武大的對門,崇尚自由的我卻無知地變成了免費師範生。本科報道竟也沒有太激動,只作為為了滿足父母的例行公事。
我覬覦武大生科院門口的草坪,教五門口琳琅滿目的活動,不受束縛的大學精神。我羨慕華科的寬敞,嚴謹的學風,無畏的衝勁,或許還有大坨大坨的男生。。。
華師的生活相比簡單很多,由於免師的政策,導致很多學生都或多或少放棄了努力,這一點我十分痛心。
按說錄取時,師範生的分數平均高於非師範10分上下,可四年後再比較,不少師範生和非師範的差距早已不是一點點。如果這些學生不是被一紙協議束縛,四年後,華師可以輸送多少可以深造的人才,有多少人可以不斷嘗試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但是……
我無比吐槽師範味濃得可以洗腦的環境,於是瘋狂地參加各種比賽,從大一時的孤身一人到認識了十餘所學校的朋友,原因有部分來自於校內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更多時候都會遇到同一個尷尬的問題「你一個讀師範的,折騰這些幹嘛?對你當老師沒有幫助啊」 靠,人生這麼長,你怎麼知道某個經歷未來用不上,後來問得多了就懶得回答,默默原諒這個世界的stereotype。
同時,華師的科研水平,講座層次,出國交換機會等等,211畢竟比985相差一個檔次。
自然地,對華師的第一階段,想說愛你不容易。

2.哪怕吐槽最終是愛
看完上一段的朋友,千萬別斷章取義,請聽下文。
雖說華師有諸多詬病,但世上哪有完美的大學。當度過大一大二那些狂妄的年紀,我甚至有點感謝這個陰差陽錯的選擇。如果沒有痛苦的徹夜難眠,怎會有深入的思考。而很多同學的中庸,我又有什麼資格抱怨,畢竟錯報的是少數,而他們那麼清晰地知曉自己的目標,明明就早把迷茫的我耍了好幾條街。我開始耐心地了解我的同學,驚訝地發現人人都有大智慧,哪怕是掃地的阿姨,如你願意了解,也會發現是值得尊敬的生活家。前面有同學提到,華師學術上缺少大師,這點沒錯,但是卻也不乏專註教學關愛學生的好老師,比如動物生理學的張銘老師,哪怕畢業後都不厭其煩地解答學生的問題。他們是太溫暖的存在,絕對要為老師們點無數個贊。
另外,提提華師的食住行學美。
食,不大的校區,卻有七個食堂,覆蓋北西東,哪吃哪方便。桂香園的大氣,東二的小資,學子的歐式風,沁園春的生活氣息。畢業之後依然無比懷念桂香園的燒鵝,東二的木桶飯,沁園春的熱乾麵,和學子的千層餅……想想就開心~當然學習累了,圖書館九樓有咖啡廳,據說現在圖書館原地下一樓展廳開了「華大桂冠」,也是讓人休息交談的好去處。
住,這個可能有局限性,因為我沒去過男生宿舍(真失敗)。女生宿舍多是四人間,少數有獨衛,比如林堪,09年新建,當年幸運地入學就住新房啊,不過上課去圖書館略遠。還有東九?(東一食堂前面那棟)是傳說中的公主樓,八個人住兩室一廳,還有小陽台,兩個淋浴兩個廁所,洗漱如廁開party各種棒吶。部分寢室冬季會熄燈,所以選課時需要請人幫忙了。
行,華師建於桂子山,多坡,所以我們不需要自行車,使用自給自足的11路。學校校車很拉風,小巧玲瓏容納十人,夏天從坡上衝下來很帶感。講講校外,北門廣埠屯,佔據珞瑜路交通要道,許多公交都經過,由於地鐵發展,東門虎泉,北門廣埠屯,均有地鐵,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武漢交通最方便的大學,沒有之一。
學,經歷了幾年老舊的圖書館後,終於迎來新館開張。地下兩層,地上九層,藏書無數,威武霸氣,冬暖夏涼,熱水wifi!因建築飾以綠色玻璃,故戲稱「青樓」,於是期末泡青樓就成了廣大學子的不二選擇。另外7,8號樓只要無課均可自習,6號樓的考研自習室堪稱24小時開放,可謂學霸雲集地。
學的另一方面是學生工作,雖不如武大高大上,贊助不如華科多。但也會給予你足夠的平台任你發揮,校園十大歌手,年度社團匯演,110多個社團,廣播台電視台,只要你想,定能找到滿滿的成就感。當然華師的學生創業相對薄弱,12年團委開始辦"華創杯"想必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業素養。
美,隨處是百年大樹,綠蔭從從。春有桃園,夏有牡丹,冬有梅亭。等等,秋呢?請來桂中路。閑暇時爬到9號樓頂樓,俯瞰校園,或到博雅廣場練口語,躺在草坪數星星,也可去佑銘體育館揮汗如雨,坐在看台上想像世界都在腳下……
說了這麼多,我愛母校。

3.我渴望與你相見
馬上回華師了,竟比本科入學更加激動,我渴望與你相見~


情懷大學

Central China Nowater University


找不到男人,等不來水,和考到撒哈拉有什麼區別?(轉)


華師給了我一個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的人生態度
那就是
吃喝玩樂為主 學習工作為輔
以及能休息絕不幹活


如果四年前,你告訴我我可以離開華師,我一定覺得歡天喜地,我甚至都不願在那個寢室多呆上一秒鐘,我那時忙著想家,忙著傷感和高中朋友的分離,忙著抱怨室友如何難相處又是如何聒噪地讓我無法入眠。

如果三年前,你要我離開華師,我應該也沒什麼特別的感受,那個時候的我忙著戀愛忙著奔波於家和學校之間,沒有想過這個故事發生的地點有什麼特殊之處,儘管它提供我夏夜裡散步的操場愛情故事裡該有的小樹林小斜坡,我也沒覺得它哪裡特別了真的。

如果兩年前,你說我要離開華師,我甚至會說,我根本就不想去那裡,我在幹嘛?一場盛大的失戀之後我覺得我要逃離這個國度我要出國我每天聽著Cambrige寫著ABCD研究著這個魚那個魚到底區別在哪裡,我哪裡有心思去考慮華師,我甚至一個月不曾離開我的小書房。華師啊,就是那個我的好朋友還在的地方。

如果今年初,你告訴我,要離開這裡了,不用你說呀我自己都發現留在這個地方的時日不多了,為什麼哪哪兒都這麼好看,以前煩死了的下雨天潮濕的土地現在也覺得是多麼詩意文藝的記憶,以前毛病挑不完的食堂現在也覺得好像不那麼難吃更何況華師後院東南門有著無盡的寶藏等待發掘,以前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的室友她們怎麼也都那麼可愛那麼不捨得看不見她們呢?哎呀怎麼課也沒得上的呢我還沒上夠呢怎麼本科的課就被我翹沒有了。

如果現在,問我……別問了,我甚至願意拿很多東西去交換四年在那裡的時光。若是讓我從頭來過,我也許依然會浪費好多時間翹掉許多許多的課,我也許依然會有很多窘迫到現在不願回想的瞬間,我也許依然會有苦悶燥熱無法入眠的夜晚,但我一定,一定會好好浪費每一天和你相處的日子。你的美好也許在軍訓時南湖秋月的旋律中早已初現端倪,愚昧如我讓那感覺一閃而過。其實我早知道我會懷念你,卻想不到程度如此之深。每一個地方都在經過它的人身上刻下痕迹。也許這一切,你也早就預料到,但你只是默默看著我們揮霍與你一起的時光,卻不言不語。你知道我們總有一天會知道你的好會渴望回到你身邊。這樣想想,你還真是狡猾的小妖精呢。


當我在知乎上無意掃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突然覺得心裡有種酸酸的觸覺。我是在這個夏天告別華師的,臨走之前沒有預想中的任何瘋癲與煽情,有的是各種匆忙與來不及。
當匆匆告別送行的人,火車穿過長江,眼前閃現大橋上複雜的鐵欄杆時,我才一個人默默的落下淚來。
華師,給了我四年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時光。這個夏天,我告別的不僅是華師,還有自己全部的學生時代。
在華師,我遠離了父母的庇護,可以做更多關於生活的選擇。我喜歡一個人在暗夜的操場上一圈又一圈不停歇的跑,周圍是熱鬧的年輕人,彷彿只要我不停下來一直往前,我就可以更大限度的掌控我的生活。華師對於我而言,像是一個釋放個體的造夢之地,雖然有的人嫌棄它小,嫌它不出名,嫌它陰氣重……我曾經也是抱著極度的反感來到華師的,因為我討厭教師這個不斷重複「與世隔絕」的職業,那僅僅是父母的期望。然而,四年的朝夕相處,我漸漸喜歡上這個嬉笑怒罵的江城,感恩在華師經歷的歲月。
這個大學給我最深的第一印象是:樸實。三元錢能吃一份套餐,同學大多有兄弟姐妹(這個真的讓我很意外),很多人靠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相比起自己略張揚傲嬌的高中,華師真的很樸實。
同一所大學,不同的人在其中因為譜寫的故事不同,感受也會大相徑庭。直到現在我都不想去整理關於大學的任何記憶,目前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我像溫水中的青蛙,漸漸被侵蝕著關於自由的知覺,雖然當下的生活很幸福,我卻感覺一些莫名的難過。
當我在知乎上看到「華師」的時候,腦海里浮現出的是那些陽光下鮮綠的梧桐。華師四年,如夢一場。


鄧飛:我去過她的學校,龐大而蒼翠的華中師範大學。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EwMTQ4OA==mid=204739819idx=1sn=4e0578b3a4943736b028d17248ab31bf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愛心人士在武漢一公園放生牛蛙?
如何看「武漢小區裝修工墜亡,業主不讓用電梯?」的失實報道及後續的澄清報道?
如何看待武漢人粗俗的口頭禪?
如何看待2017年5月5日武大國軟13級學生從國軟教學樓跳樓自殺?
武漢的天氣為什麼短時間內會變化這麼大?

TAG:大學 | 武漢 | 華中師範大學 | 師範大學 | 華中七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