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建築為什麼千篇一律?
謝邀 @竹君
前面幾位都說到了一些主要方面,都挺好,彷彿回到了年少時的大學課堂。
--------------------是不是的問題------------------------------
這麼粗糙的問題為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
因為千篇一律確實是個敏感而經典的問題,不管提問是否無心,回答卻必然有意。
這個問題同時波及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統一性(也可說千篇一律),以及中國當代城市建設的千城一面(更是千篇一律)。這兩個問題都是很經典也很現實的學術和實踐問題。
因此有的回答會產生分歧,但我要說的是這兩者背後是同一樣的規律。
1 先說古建築,這一點梁思成在《中國古建築之特徵》里明確指出,
中國建築乃一獨立之結構系統,歷史悠長,散布區域遼闊。在軍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國雖常與他族接觸,但建築之基本結構及部署之原則,僅有和緩之變遷,順序之進展,直至最近半世紀,未受其它建築之影響。數千年來無遽變之跡,滲雜之象,一貫以其獨特純粹之木構系統。
中國古建築的主要類型,自古以來大江南北,整體比較相似,基本上可以說是事實。
2 再說當代,《北京憲章》在 建築魂的失落 一節中,也指出,建築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現趨同現象和特色危機。中國當代城市千城一面,以至於建築單體赤裸裸的抄襲重複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沒有人願意出街撞衫,然而每棟樓都在互撞。幾百萬買套房的買家,你們考慮過不撞樓么?
所以,問題不但成立,而且在不同範圍內都成立。
3 但需要指出的是,對於中國古代建築,如有的答案所言,又並不是那麼簡單。
實際上,中國自古一直存在官方和民間兩個系統。官方的建築,從皇宮到衙門,確實都是在一個系統上延續發展的,變化也確實不大,這是一種千篇一律。有時候我自己看多了也會厭煩。但這個體系產生了很多很壯麗的建築群,目前以北京故宮為最高成就,還是非常震撼的。手機用戶請橫屏觀看。
而另一個系統是民居體系,也就是我的專業,全國各地的民居千奇百怪,妙趣橫生,從嶺南到漠北,從喀什到上海,不同的民居聚落幾乎根本不是一個物種,雖然它們都是普通老百姓的住宅。
這是評上世界遺產之前的福建土樓。
這是世界遺產西遞。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同一類民居里,又出現了千篇一律的問題。比如我最熟悉的徽州民居,就經常有當地居民跟我說,粉牆黛瓦,看都看膩了,千篇一律到想吐。但外地人以來,又說好漂亮的村落!類似的,北京四合院,江南水鄉,上海里弄,雲南一顆印,都有這個問題。
所以說,中國古代建築有兩面,千篇一律,同時也千姿百態。這裡埋一個伏筆,最後我們在細說。
4 推而廣之,其實西方一樣存在類似的問題。
西方古代建築,也存在千篇一律又千奇百怪的問題。作為西方古典建築的代表,宗教建築,一直有一條清晰的主線,從古希臘到古羅馬,然後經過中世紀的拜占庭、羅曼到哥特,再開始追憶希臘羅馬而產生的文藝復興,進而發展到巴洛克和洛可可,然而在十八世紀後再次追憶希臘羅馬產生新古典,並且順帶連哥特文藝復興一起複制。
雖然歐洲比中國多元化更厲害,但就從他們自己一代代自我複製來說,就夠雷同的。大跨度上差異還比較大,如果是取幾百年尺度的話,和中國建築比比,是不是也千篇一律呢?我現在年紀大了,每次去看那麼多歐洲的教堂,不查查資料真是分不清誰跟誰,所有教堂都長一樣!
而歐洲的民居,則跟中國民居一樣,要千變萬化的多。南歐的村落和西歐的古城,也不是一個物種。但每個聚落內部,又是驚人的統一。
而且很多對歐洲人來說差異很大的民居,對中國人來說,都一樣嘛!
就好像我們看白人都差不多,他們看我們亞洲人也差不多。。。┑( ̄Д  ̄)┍
至於西方的現代城市,也是一樣的千篇一律,而且實際上現代建築方盒子風格,就是他們搞出來的禍害,上個世紀蔓延到中國,帶壞了中國人。比如這是巴黎德方斯外頭,你看有什麼特色可言。。。
但西方對古城的保護比較好,因而配合古城特色,就顯得巴黎是巴黎,倫敦是倫敦,各有各的不同。但你注意看新城部分,差異就小多了。
--------------------------好不好的問題----------------------------------
然而在回答為什麼之前,我要夾帶一下私貨,談談好不好的問題。
千篇一律是貶義詞,但建築物外觀的相似,卻並不總是壞事。
對於中國古建築,我們更傾向於褒義,一般叫做風貌統一整體和諧
對於中國新建築,我們更傾向於貶義,一般叫做外觀抄襲毫無特色
搞什麼嘛(╯‵□′)╯︵┻━┻
其實我想說的是,主流的審美應當是在細節上豐富變化,而整體上和諧統一。
每一個學過繪畫,熟悉古典音樂的人應該都知道這種矛盾對立統一的審美觀。
然而審美這種事情是很難把握的,純粹的混亂,暴力都能形成自己的美學,所以,這個很難。
只是在比較傳統和古典的主流審美上,我可以這樣說
離開時空範圍談 相似/特色,都是耍流氓。
我個人的標準是,在村鎮一級的空間範圍內,需要良好的統一性,所以很多古村落,
那不叫千篇一律,而叫和諧統一。包括西方很多古城,也是這個尺度上保持一致。
而在現代大城市的尺度上,因為太大了,所以需要豐富多樣的城市面貌,所以有本書叫《拼貼城市》。。。如果大城市還是差不多,那就叫雷同,就叫千篇一律。更不要說全國各地不同的城市之間,本來應當能夠各自具有各自的特色。
在時間上,也一樣存在這個問題。我們會強調建築反映時代性,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差不多時代的建築,就應該比較相似,所以現代建築都差不多一個腔調,就好像現在手機都一樣,汽車也差不多。而不同時代的建築,應當有不同的表現。所以我們反對復古,就好像現在的汽車和過去的老爺車不一樣。
這既是一種價值觀,也是一種現實的規律性。
所以,要評價建築和城市面貌的相似性與個性,我們需要針對具體的時間和空間尺度。
和諧統一還是千篇一律,是可以區分的。
但這種相似性如何度量,由於思維的複雜性,目前還是無法量化的,電腦識別圖像都那麼困難,何況空間和實體。而對不同的人群來說,如何評價相似性好壞,也無法統一。
但我個人的看法是,看起來相似並不是問題,不同風格直接也沒有高低之分,建築本身的品質才是第一位的,特別是建築與環境的關係和建築本身的細節。城市裡到處都是方盒子建築,但好的方盒子和差的方盒子,品質有雲泥之別。人可不都是兩隻眼睛一張嘴嘛,何來美醜之分?
-----------------------------為什麼的問題--------------------------------
終於可以進入為什麼的環節了!O(∩_∩)O~~
這裡要引用梁思成的一段經典論述:
建築之始,產生於實際需要,受制於自然物理,非著意創製形式,更無所謂派別。其結構之系統,及形式之派別,乃其材料環境所形成。
然後讓我插入終極私貨:
外表上建築物的相似與不似,背後的規律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自然地理經濟技術文化決定論。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我的碩士論文,《中國當代鄉土與地區建築理論及在徽州地區的實踐》
簡單的結論就是這樣的:
1 建築物因為其巨大,所以無法輕易偽裝,特別是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受制於社會發展程度,不可能以個別人的意志為轉移,哪怕是皇帝,也改變不了一個時代的建築技術和經濟基本面,以及社會產權結構,倒是有不少大興土木造成皇朝倒閉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建築是石頭的史書,它比文字更誠實。建築的面貌就取決於全社會的基礎條件,然後加上有限的一點點個人偏好。
2 至於古代建築的相似性,下圖左側表達的是,因為古代技術可能性少,基本上一個地區的建築必然相互雷同,沒有選擇。又因為地域間流動性差,低技術對抗自然環境的能力弱,於是建築技術難以移植,因而不同地區的建築面貌就各不相同。這種小村落局部統一,大範圍千奇百怪,是客觀條件造成的。
3 至於現代建築的雷同,建築學界通常會把原因歸結於二十世紀上半頁的國際式運動,"international style",英特納雄耐爾風格,尤其是密斯凡德羅的玻璃盒子風格,但實際上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
全世界城市千城一面的問題來自於全球化貿易、全球工業化帶來的現代建築技術和機械美學的普及,以及現代社會制度普世價值傳播。這些現代性因素的全球化和自身的一致性,被全世界的大規模建設忠實的記錄下來,帶來了世界性的千城一面。這不是我們想不一樣就能不一樣的。
而且對於純工科思維來說,既然背後的邏輯是一致的,那麼建築外觀就應該是一致的嘛。差不多的技術,差不多的家庭,差不多的經濟,房子要是不一樣,那不是矯情嘛。而且整齊劃一也是一種美哦。這個觀點我們且不論對不對,但這種邏輯確實造就了國際式的流行,也催生了雷同的現代建築世界。
中國的情況當然是更加單一,如上圖右邊所示,因為是統一的政府和市場環境,統一的語言和文化,中國本來統一性就強,現代化進程更加劇了這種統一性,這比多元化的歐洲更嚴重。
4 但這不是借口。因為即使在現代建築風格的方盒子語境里,中國城市建設仍然可以說是真正的千篇一律,而不是和諧統一。這也是我專門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原因。
首先是新建築的設計水平普遍比較低,建設又太快,也沒有歐洲那樣深厚的建築和藝術教育,所以基本上建築物都是胡亂抄抄,隨便搞搞。好的建築師的培養是非常慢的,就像電影導演,要掌控動則上億的投資,即使前些年因為房地產大熱搞了很多建築系,但並不能迅速造就一大批好的設計師,而且全社會的審美修養更是很難快速提升。而且做好的建築設計也是比較貴的,很多開發商就是為了省錢,既捨不得請好的建築師,也捨不得花錢蓋好看一點的房子,及其廉價的設計和建造,才就造成了今天全國極為低劣的千城一面的結果。
其次就是中國普遍對歷史城市保護的非常不好,沒有多樣化的古城做亮點,只剩下必然雷同的新城。西方城市的新城雖然也不咋地,但有古城做亮點,效果就會好得多。想想世界各地的城市,大家記得住的,多數還是他們的古城的面貌。
4 如何全面看待特色和統一。
除了我國當代城市建設的低水平值的聲討之外,其實要看到千篇一律和千奇百怪,本來並沒有絕對的界限。
小範圍內部,總是相似的,範圍越大,差異性就越大。
對我來說,徽州民居和蘇州民居是有區別的,對多數人來說都一樣。
對中國人來說江南建築和嶺南建築史有區別的,對外國人來說都一樣。
對歐洲人來說巴洛克和文藝復興是不一樣的,對我們來說那有什麼區別。
人類歷史上的建築,實際是一個連續的複雜整體,由於觀察的範圍不同,統一性的標準也不同。
而且越是小範圍內部統一,在大範圍內就越有特色。因為規模大嘛。
現在能評上世界遺產的,基本都是聚落整體性非常好的。明清北京城本來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最統一的古城,規劃建設水平極高,蔚為壯觀,然而被拆了,剩下那麼一點點,連個一日游都湊不完整。烏鎮那麼小個地方,大多都是重建的,但是風貌控制的很嚴格,很純粹,整體觀感就非常好。蘇州古城其實完整度算是不錯的,但是畢竟插入了太多不一致的建築,遊玩起來不斷被雜質打斷,感受就不是那麼好,雖然老建築的總量很大。
--------------------------------怎麼辦的問題----------------------------------
最後,要說現代城市(不止是中國城市)的建築千篇一律的問題,到底要怎麼辦,
其實,基本上,這個很難。
但可以預見的是,因為大家天然的希望擁有自己的個性,誰也不願意跟別人撞衫,再加上市場經濟房地產也需要特色以利於銷售,建築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未來還是光明的。
當然首先這需要整個社會更加富庶。窮人是談不上什麼個性的,比如像瑞士人均收入那麼高,他們每個公廁都有很好的設計。現在一平米幾千幾萬的房子,方案設計費才幾塊錢,你能指望什麼呢?原樣抄襲都算客氣的。開發商一根鋼筋都要節省甚至不惜違規違法,談什麼個性呢?不倒就算好的了。
當然錢的重要不是絕對的,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要有美的追求,能夠提高建築和藝術的修養,願意過美好的生活並願意為之付費,拒絕低劣的品味。否則就算有錢了,也還是傻大黑粗惡俗無比。而好的設計,是可以部分彌補金錢的不足的,起碼在局部少量建築上。
有了這兩個前提條件,問題自然就解決了。其實社會已經在覺醒,起碼大家已經捨得花錢買好看的衣服,和好看的化妝品以及整容什麼的。只是美的衣服只有幾千幾萬塊的差價,但美的房子大概有幾百幾千萬的差價,美的城市大概有幾百幾千億的差價,美的國家。。。。我想我們還需要多堅持幾十年吧。
(圖片全為自攝自繪,轉載請先打招呼,商業用途稿費千字千元歡迎購買謝謝)
關注這個問題很久了, @卡諾循環 的答案竟然排在了第一,他的觀點我實在只能小部分同意。
題目:中國的建築為什麼千篇一律?
我的觀點:中國的古建築分為兩部分:民居與官式建築,民居可謂極具地域特色,差別非常大,絕不能說千篇一律!官式建築可以參考 @卡諾循環 的觀點,有其模數與制度,在一般人看來可以稱之為千篇一律,但若細看,各朝各代、各種不同功能、各個身份地位等級的建築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看過中國建築史的都知道,建築史花了很大篇幅在講建築材料與技術的發展,大木作小木作,重點介紹了保存下來了的佛光寺、觀音閣、故宮等,殊不知,絕大部分人住的房子就是最普通的民居,而建築史對這一部分言之甚少,而民居在數量上來說是絕大多數的!所以,我真不能同意中國的古建築千篇一律。
關於中國的當代建築,當代的城市說千篇一律我不能更同意!我會仔細說一下我理解的原因。
民居不要說全國千篇一律,就是各個省各個地方都不一樣,這真是我旅行最愛看最愛琢磨的部分。(主要是不用記抬梁穿斗、斗拱形式、屋頂形式等)我只用想想這些各式各樣的建築是怎麼根據當地的材料、氣候、地形、生活習慣等生成的就很有意思了。
騎川藏線時就看到很多這樣的藏族民居,牆內傾而不是與地面垂直是因為牆都是用石頭壘的,下邊厚上邊薄更容易壘更穩定。兩層居多,樓板是用木料搭的,屋頂平的是因為降雨少,後來住了之後發現牆真不是一般的厚,也是由於壘石頭的特性與西藏冬季溫度決定的。
湘西的吊腳樓,湘西森林多,樹多,所以木房子多了(也有苗寨用石頭壘的,防護性更好),地形以山區丘陵為主沒有平地,而人們又喜歡水(其實是離不開水),所以就很自然的在水邊生成了木腳的吊腳樓。
貴州
新疆喀什
陝北
北京
黑龍江
古建築一上來就談木建築,木建築一上來就談斗拱是不合適的。絕大部分人其實是住在沒有斗拱的房子里的,很多人也不是住在木建築里的,這一部分民居真的是各式各樣精彩紛呈。當然我也知道很多人沒有房子住,不然怎麼杜甫在盛世唐朝還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呢。
關於官式建築就不細說了,因為上邊有很多人說到了,而我對這一部分的興趣也不大。
重點說說為什麼現在的建築千篇一律。
你知道這是哪嗎?我不知道
以前的民居我只要看一眼建築特點、配合著自己的地理知識就能猜出大概的位置。而現在的建築我看不到地域特點了。
這是新疆烏魯木齊
不光全國這樣,全世界的城市與建築也變得越來越一樣。
廣州、倫敦、莫斯科、東京 你知道都對應著哪張照片嗎?
正如庫哈斯所說:無個性、無歷史、無中心、無規劃的普通城市是未來的趨勢
技術的進步讓城市與建築越來越一樣。
1建築材料與結構形式
民居各具特色是因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對於建築材料當然是就地取材,有石頭的用石頭、有木材的用木材、沒石頭沒樹的黃土地只能用黃土。材料也就決定了建築的形制,石頭房子還是壘的好,木材房子還是搭的妙,黃土地上大窯洞最好。所以我們看到的民居在材料與結構形式上就有很多種。
現在不一樣了,不說長途運輸的進步,世界各地建築材料的流通。鋼材、玻璃、混凝土的發明與它的普及,註定了全世界大部分城市的房子就是那麼幾種材料與形式。民居的石頭是有無數種的,每個地方出產的石頭紋理、顏色、硬度都不一樣,海邊甚至把貝殼也壘在了牆上。木材也是有無數種的,南方的木材與北方的木料不一樣。而現在北京用的混凝土上海也能生成,混凝土並不會有各個地方獨特的印記。玻璃、鋼材、水泥也一樣。材料一樣往往也決定了建築的結構一樣,結構是根據所使用材料的特性來生成的。
雖然不斷有人追求新的材料效果、新的結構形式,但那只是極少數,改變不了建築大規模的趨同,因為最多人使用的材料,最常見的結構形式往往是最經濟合理的。
2 建築設備
西藏厚厚的牆開小窗,是因為石頭壘牆的特性與常年低溫,雲南民居一層架空不住人是因為雲南夏季熱且潮濕,架空一層不僅可以通風還能隔潮防蟲鼠。氣候都在建築上打下了獨特的烙印。
而現在新疆西藏也能用大的窗,蘋果4S店可以滿世界的用大面積玻璃,因為建築設備里有一項叫空氣調節設備。我們能通過設備來控制空氣的流通、溫度、濕度,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樣用建築形式來回應氣候。
以前房子進深太大就會採光不足,空氣流通不暢,就可能在建築形式上設天井、建四合院。而現在只需要一套照明設備一套空氣調節設備。氣候、環境對建築形式的影響越來越小,可以把望京soho搬到莫斯科或廣州去,只需把空調溫度改一改。
3 地形
以前的民居都是尊重地形的,倒不是那時候的工匠與農民想尊重腳下的土地,而是技術有限,想改造地形的代價太高實在不能接受,所以今天仍能見到很多與地形結合的很好的民居與村落,山坡上的苗寨、蘇杭的水鄉、湘西的吊腳樓、陝北的窯洞,都是根據當地的地形而建的。
技術的發展使得改造地形越來越容易,拿到一塊地之後推平再建似乎是慣例了,不需思考地形給出的難題。看一眼各地方的新城就知道,永遠是平地建房子。
4 生活方式
說建築千篇一律的時候,看看你的手機、衣服、鞋子、辦公桌、燈具、汽車,和北京人、上海人、廣東人、美國人、日本人有什麼區別嗎?建築不過也是生活中一個用具而已,我們正是全球建築千篇一律的推動者。因為我們選擇了全球化的生活方式。
記得在知乎看到過無數次有人評價安藤忠雄住吉的長屋是:上廁所都要打傘。其意思不乏貶義。且不說就那幾米的距離且四周有牆真的用不用打傘,傳統里廁所和居室之間分開是很正常的,打傘上廁所也是很正常的,我記得小時候住在老房子里,半夜起來如廁發現皎潔的月光時的情形。童年很大的一個樂趣就是傍晚在這個無頂的小巷子看蜘蛛織網。現在連建築師和准建築師都無意識的選擇了、並適應了完全現代化全球化的生活、並回過頭來批判世界建築千篇一律。
千篇一律的不僅僅只是建築。
忘了說:要轉載先私信!因為我們走的是一條帶有中國特色的包豪斯主義道路。
有沒有覺得大超市是千篇一律的?
城市就是大超市。
超市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水產區,蔬果區,零食區,母嬰區,電器區,等等,都被分門別類地安置妥當了,盡量合乎理性。然而每個超市依舊是不一樣的,分區不一定全面,位置不一定類似,商品不一定相同。美國超市,像Kroger,可能會在熟食區擺上樹墩子那麼大的乳酪,中國的華聯則可能會擺上涼拌菜。大家也都賣點日本的壽司,雖然差那麼點意思,但看上去也有模有樣。在中國,收銀台差不多都能用微信和支付寶,在美國,很多超市能自助結賬......繼續說下去,差異是說不完的。顯然,差異既來自於商品種類,也來自於不同地區長久以來形成的不同的生活習慣,而「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差異」是受到文化與歷史的共同熏陶的。
所以你瞧,超市也是有地域差異的。可是大超市看上去不就是千篇一律的么?簡單地說,城市的千篇一律就是這麼一回事。好好想想超市千篇一律的根源,也許就能找到答案。就算設計了全新口味的薯片,榴槤味,湖南臘肉味,豆汁味,嘔吐味;圓筒換成了方筒,八稜錐筒,球形「筒」,夢露大廈筒;外殼換成了黑色,白色,七彩虹,磨砂有機玻璃;也不過只是某排貨架上換了一行商品。遠遠看去,換之前是雜亂,換之後依舊是雜亂。硬要說那個區里的商品是群魔亂舞,那就群魔亂舞好了。超市的商品包裝,本就是要爭奇鬥豔,偶有日式極簡性冷淡風另闢蹊徑,但歸根結底大家都是想脫穎而出的。
也許某地的某家超市會有銷售員興緻勃勃地和你說某個經理特地買回來的鐵藝貨架是源自海拔1848年的格拉斯哥,正值新藝術運動時期,八十好幾的麥金托什親自光膀子攢的。不明所以,真假難辨,沒準就是跳蚤市場論斤買的。
假如所有這些,都不能改變你對超市所形成的千篇一律的印象,那麼顯然,某個城市中的一兩座地標,或者一百七十二萬八千二百六十七座地標,一兩座三五百年歷史的古建,或者兩三百個三五年歷史的古建,都無法改變你對城市「千篇一律」的看法。
你的看法是對的,城市本就是千篇一律的。建築就是超市貨架上的商品,都是工業產品。工業產品本就是統一的生產標準下的同質性極強的產品。哪怕全世界的超市貨架上全部擺滿手工製品,在如今信息化與全球化的世界中,除了大而醒目的標牌,也沒有什麼能使每一個超市作為獨立的個體具備獨一無二的辨識性。IKEA,Walmart之類已經開得滿世界都是了。城市就像超市一樣,是一座巨大的容器。超市規模越大,商品越全面,超市就越千篇一律,城市亦然。毫無疑問,刨根問底地探究下去,客觀地說,不同超市的商品是不同的,甚至不同地域的超市可能還會賣點獨具特色的土產,然而這依舊改變不了超市千篇一律的觀感。除非你對某家超市產生了特殊的感情。譬如每天下班回家前,都會去某家超市買菜。後來換了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發現當地超市居然不賣小蔥?於是你就抓狂了,進而懷念起來。我以前常去的那家超市,端的如何如何。以至於聽者產生了小蔥是將那家超市區別於其他超市的標識物的幻覺。其實哪有那麼特別,常去罷了。
你看,「超市地域主義」,「超市XXX主義」也救不了超市千篇一律的困窘。
其實並不需要糾結城市長得千篇一律與否,聽起來好像是傷感情了,但有時候是不是過於矯情了。畢竟我在北京呆了這麼長時間,也就去過兩次紫禁城。不過要是樓下開到深夜的大排檔讓城管關了,我一定會氣得跳腳。
可是哪個城市會沒有大排檔呢?
說起來,大排檔是不是千篇一律的?
純屬個人瞎扯。
這個問題的關注好像忽然多起來了,多了很多很好的答案,也導致我這個不完整的答案贊數多起來了,感謝大家,然後關於評論區的討論包括其他@ 我的答案集中補充回復一下:
1、因為我最初看到這個問題時就加上了古建築的標籤,所以我默認提問者的原意是要問古建築的,對於現代建築不討論。
2、本答案只討論為什麼,不討論是不是。因為「千篇一律」本來就是個主觀判斷,沒有量化標準。我的出發點是,既然已經有人主觀認為是千篇一律的,那麼我就來討論為什麼會給有些人這樣的感覺。評論區和其他答案提出的各種否定「千篇一律」的論點,都有其道理,但我認為不一定能解答提問者的疑問。
3、關於待續,本來應該再寫兩段:單體建築作為模塊組成建築群;建築群作為模塊組成城市。但最近長期出門在外查資料很困難,只能抱歉,等有條件了再補充了。
以下是正文:
···················································································································
一口否定的回答顯然沒有經過深入思考,題主的表達雖然有些不妥,但意思是很容易理解的,那就是:「中國古建築為什麼形制都比較相似,不如西方建築有那麼多種風格?比如清代的皇宮太和殿,和唐代的山野小廟南禪寺相比,在大部分人看來,將比例縮放一下,裝飾再弄高級點,簡直就差不多了;不像西方,哥特式的巴黎聖母院和希臘式的巴台農神廟顯然就相去甚遠。」
問題這樣問出來的話,答案其實也可以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中國建築是木建築。
木建築最大的優點是什麼?一言以蔽之,模塊化。中國建築在上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自然是把這優勢發揮到了極點,可以肯定到唐代,在工程實際中,模塊化、預製化、標準化已經完全形成非常成熟的體系了,流傳下來的宋《營造法式》,就是對其的一種官方化總結。
這種體系帶來的實際情況,就是中國建築從最小的構件的製造,到整座城市的組成,無不嚴格按照模塊化的思想來實施。
首先來談最小的組成單位,構件。
木建築,是由無數個構件,通過榫卯結構,像搭樂高積木一樣搭建起來的。比如一朵斗栱,就是這樣搭起來的:
一座大型的建築,比如應縣木塔,這樣的斗栱有幾百朵,整個建築用到的構件數目以數十萬計。很容易想像,在建造一座木建築時,一定是首先經過嚴密的設計,將各個構件精確地加工好,然後才能順利地拼接。構件的形制、尺寸必然會納入到一個統一的規範里,從上面一朵斗栱的分解圖直觀的就看出,各個構件的形狀、大小、榫口,都自有一套規律在。而這個規範,又必然不可能一座建築用一套,而是會推而廣之地應用到所有的建築里去,這就是法式中所謂的材分制。
材分制具體的內容相當繁複,這裡不談,但法式開篇第一句話叫做「凡構屋之制,皆以材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 因而用之 」。這句話,開宗明義,定了調子,模塊化是基礎,是木建築的聖經。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工匠只要掌握這一套標準,就可以按照相關的尺度實施大量構件預製並施工。相同的構件,甚至不同建築之間的相同構件,也都有相互替換的可能,這也為後續的維修(木建築是需要不斷進行包括替換構件在內的維修的)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談到這裡,是不是已經有點意思了?太和殿的斗栱,和南禪寺的斗栱,雖然在內行人看來,功能和形制,甚至在各自規範里的名稱都有大大的差異,但無論如何,在模塊化思想的指引下,總歸是由斗,垂直的栱,平行的栱,昂,這幾樣東西,按照相似的順序組合起來的,變化不到哪兒去。其他構件,情況當然也類似。
==================================================================
下面再把尺度放大一點,來說一下「間」這個概念。
間,是比構件高一個層次的模塊。也就是說,構件搭成了間,間這種模塊再構成了一座建築。間,也是衡量一座建築的體量時所用的單位。比如太和殿,面寬十一間,尊貴已極;南禪寺,三間小殿,不值一提,但終究,他們都是由一個個的間,平鋪擴展開來構成的。下面兩張圖,是《法式》給出的殿堂造建築的四種柱網布置形式。
黑色的圓點代表柱子,相鄰的四根柱子圍成的空間就叫一「間」。可以看出,不管建築大小(九間或七間,有副階或無副階),也不管分槽形式是分心槽、金箱斗底槽、單槽、雙槽,組織形式怎樣變化,只是間的組合方式有所變化。事實上如果不做專業研究,大概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些分槽形式竟然還有所不同,就像搭俄羅斯方塊,不管怎樣搭起來,最後都是用柱網把空間填滿了。每一間本身的結構,又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柱礎、柱、鋪作層、梁栿這樣累加起來,所以,對於整座建築來說,「間」又作為模塊而存在,只需要把「間」拼接組合起來,就能形成各種規格、各種形制的建築。這,是建築為什麼看起來比較相似的又一個層次的原因。
==================================================================
繼續將視角拉遠,木建築,從來不是以單體的體量取勝的,龐大的應縣木塔或者義縣奉國寺,單體體量都無法和石構的大教堂比。木建築是在平面上鋪展開,以取得對二維空間的組織。這個鋪展組織,是通過對單體建築的布置來實現的,而單體建築,在這個層面上,也就成了模塊。——待續我感覺很多答案都會錯意了,題主問的應該是如今市面上的情況中國各城市普遍的情況,這是外行人最普遍的一種問法,你們拿古建築來說,其實有點跑題。
你去歐洲大陸會發現,也是「千篇一律」但具有整體性很和諧。人們感受到的不只是一座建築,而是一座城市。中國的問題不在於是否「千篇一律」而在於亂七八糟,沒有整體感,另外受建築規範及規劃要求影響,樓高於樓距的比例,達不到歐洲那麼高,這樣的話空間感會不一樣,並且住宅很多都要做南朝向,導致圍合感差,就是今天中國各城市普遍的樣子了。「千篇一律」,為什麼題主用了這個辭彙?建築學專業的人們都試圖去科普,告訴我們這些建築其實是統一又多變的。的確如此。不過為什麼大眾(不僅僅題主)都會形成我國建築千篇一律的印象呢?
——————
首先,就社會上和建築不相關的人來說,大家提到中國的建築,會想到什麼呢?
A.大屋檐的宮殿或者房屋(譬如紫禁城,廟宇,蘇州園林里的房屋)
B.某地有特色的房子(譬如土樓和窯洞)
C.某殖民地時期的大樓(譬如上海和廈門的某片區域)
D. 佛塔,經幢,崖墓…
大部分人都會選擇A。當然B和C也肯定不算冷門,D應該幾乎沒有多少人選,為什麼?
貢布里希在《秩序感》以及《藝術與錯覺》中都提到過,我們在觀看某一個錯綜複雜的藝術時,並不會一幀一幀地細看紋樣(細節),我們只是粗略地停留,感受氛圍,關注某幾個點。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我們的視覺都在進行著選擇。
所以當我們看慣了媒體和影視作品中的中式建築代表作之後,我們對這部分信息提煉和整理,得出一個大致的形式:
庭院,台基,大屋面,一排木頭柱廊...
▼是不是這樣的?
▼那麼這種呢?
上面那幅圖是清明上河圖,下面卻是貨真價實的日本天守閣。非建築的人很難分辨這兩種,學建築的人卻能一眼看出來。這是因為隨著專業性的增加,所觀察到的差距越來越大,對於細節的把握越來越到位,而沒有經過訓練過的視覺,是停留在最易觀察到的幾個點上的。
而我們對於外國建築為什麼會認為豐富呢?
想到外國建築最先想到什麼?現在回答就多了,選擇題做不了,只能是填空題了。有想到埃菲爾鐵塔的,巴黎聖母院的,希臘的白色小巷的,西班牙的多彩街道的,英國國會大廈的,甚至美國的曼哈頓都有可能出現。我們對這些建築的印象,在旅遊廣告和影視作品中一遍遍加深。實際上,它們不僅僅時間跨度巨大,橫穿了材料和技術不同的時代,還地域跨度巨大,甚至連種類也混雜多樣,從宗教建築到民居到紀念建築。假如簡單的把世界劃分為,我國和外國,那麼就會出現很多類似的感受:我國不如外國具有多樣性。而很顯然,這不是一個對等的劃分。
僅僅就西方來說,建築經過幾次重大的藝術運動和各個國家間不同的文化作用,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告訴我,上面兩張圖真的是差別很大么?第一張是哥特時期的西敏寺,第二張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聖馬可廣場。大部分人看到這兩張,都不會分辨出太大差別,因為我們對於不熟悉的複雜紋樣,簡單記憶下只會記住它的氛圍,是無法掌握細節的,「這是具有對某種風格熟悉後才能具有、才能使我們逐步把握從整體形式到細節的知覺技巧」。
現在我們可以說了,對於「中國的建築千篇一律」的認知,其實是來源於我們對於信息處理的不對稱。我們對於不熟悉的東西,在經過大腦信息處理後,抽取了最易獲得的信息來作為隱性標籤(譬如坡屋頂,粉牆黛瓦,長發妹子,Ccup),這標籤,在日後被反覆強化,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固化思維」。
這一點也不奇怪,這個世界上知識和信息太多,我們通過知覺概括來建立一定的認知秩序,這樣,我們才不會被不可控制的大量信息和知覺淹沒。
→→歡迎來楓葉國廣大草原來看看,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真正的建築千篇一律。
反正我剛來的時候餐館、超市、各種商店從來都傻傻分不清楚……
現在中國奇形怪狀的建築不要太多
中國現在是現代建築的試驗場,
任何一個城市,稍微有點錢,都喜歡搞一些造型奇特的怪建築
只有沒錢的城市,那個建築才真的是千篇一律,毫無亮點!
不然,不是千篇一律。
從官府建築的情況看,千篇一律,民居,東北和西南的天壤之別啊。
地域---確切的說氣候就是差別之源,寒冷地帶,炎熱地帶,乾旱地帶,多雨地帶,都得根據氣候來啊。
因為這個原因,在同一地域內是千篇一律,在不同地域里是天壤之別。
至於官府建築,體現威嚴的,千篇一律也正常。就和西方宗教建築一回事,什麼哥特式,大同小異,也是千篇一律。
現代建築,這是經濟規律,社會規律決定。技術的發展,標準化的推行導致都是鋼筋水泥建築。你想用木頭建個小樓,從建築標準這方面就通不過。最多你只能用鋼筋水泥外面貼一層木紋。
如果你學了西方建築史你會發現他們不同時期的建築也是基於一種範式地重複,外皮之美的骨骼是如此相似。這一點大家的都是差不多的。
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存在。
其實西方古建築也一樣是看著(注意是看起來)是千篇一律,主要限制還是材料~~~(等我把衣服洗完回來答)
---------------------------------------------------------------------------------------------------
我到現在已經算正經從事古建施工工作一年了,不算長,不過因為是工作,加上自己愛好學習,喜歡看各種建築書籍,對古建有些了解和看法……
首先看兩張圖:
阿拉伯語,懂阿拉伯語的看著可能會說一首是情詩一個是小說,但是在我眼裡,就是一樣的東西嘛……why~~~~因為他是有很多單片語合的,在外行的人眼裡自然就是差不多的了。。。。而在內行眼裡:古建很複雜的,有宋式唐式,瓦片有筒瓦蝴蝶瓦等等……
所以,為什麼在很多人眼裡古建築都差不多就是一個樣呢,我個人認為,其實古建築也是一張組合式的建築模式,他是由一些特定的構件或者模式通過不同的組合在一起的,古建主要構成部分這些:石、磚細(青磚為主)、木構、瓦片、油漆!其中影響人們對建築外觀看法比較主要的應該就是木構、瓦片、油漆。石材在古建一般用於基礎部分,對視覺影響相對較小。
1.首先油漆,其實油漆按理對於建築外觀影響最大,不過由於古建就算在古代,稍微高檔的也一般給達官貴人、寺廟這些地方用的(平民百姓經常其實就是個小木房),油漆顏色相對比較深,而且差不多,像深褐色(接近黑色)或者大紅色,因此給人很莊嚴地感覺,顏色變化小,所以給人感覺很相似。至於北方的古建常常會有彩繪(如下圖):畫畫綠綠的,各種各樣圖案,龍啊鳳啊神獸啊什麼的,不過~~~這種畫畫的東西就像我們欣賞盧浮宮的那些名畫一樣。。。。看不透啊,反正就是花花綠綠的龍啊鳳啊啥的、、、不仔細去研究。。。都差不多!
總結:油漆由於整體顏色變化小,導致古建築整體顏色類似詳見,彩繪等藝術方面的東西,藝術修養又不夠~~~所以給人感覺差不多!
2.第二就到木構了,木構是古建築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中國的古建築歷史主打是木,西方的古建築主打是石頭(關於為什麼,知乎上好像有過討論),由於製作材料的受限制,古代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有鋼材,水泥等等,加上設備落後,木材的加工和製作非常受限制,不能夠做出非常超越常規的構件,因此大多數構件基本就兩種樣子:圓的、方的,而這些構件要組合成一棟樓,構件於構件之間的連接都要符合相應的力學,連接形式就會有局限,比如圓柱上面加木枋(上面圖裡彩繪的那個),
木枋上再方桁條,桁條就像現在我們所的梁,承擔整個來自上面的力,講他們傳遞給柱子,這和我們現代混凝土柱子一樣的啦,柱樑板(寫到這我才發現,現在建築簡直才是千篇一律,從我們這些學結構的人眼裡來說,之所以千奇百怪,主要是材料豐富,加上材料多設備好,混凝土能做出各種奇怪的形狀,鋼材能夠各種變化,加上裝飾材料豐富,才使得我們現在的樓看起來花樣很多,其實在我們學結構的人眼裡,不都是柱樑板牆,難怪土木的經常罵建築系的:畫那麼複雜,麻煩死了)
--------------繼續正題,古人也發現了啊,圓柱子上面放方木,太枯燥太單一了,於是開始加各種東西,比如突出來搞一個雲頭,雲頭要雕花,雕花形式有龍,有鶴,有花……木枋上也很空,加個板吧,板上給我雕花,光營造法原(古建的聖經,樓主可以學習下)列舉就有幾十種雕花樣式。
---------------我要哭了。。寫的興高采烈。電腦電源不小心被我拉掉了。。--------------
包括木構整體構架也可以有很多變化,如下舉幾個常見構架,這個很容易想像,地面積不一樣,住的人數不一樣,自然房屋整體構架會有分別。
但是,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只是在用木構件搭起來而已,柱子有好幾種:有圓的、方的還有矮柱,木枋總是長方體,桁條則是圓柱……在這個地方你看到的是A1配B3配C7,下個地方看到A1配B4配C4,但是木頭還是木頭,形狀也類似,主要不是內行多看幾個就會感覺:這個上次也看過,誒有是這種三角形的誒,
一個像這個圖中這樣的,在學的人眼裡,有蒲鞋頭,蜂頭,梓桁……由於古人的奇怪習慣,每個小東西都會給他一個名字,雕了像蜂一樣叫蜂頭,像鶴嘴叫鶴頭,就像中國的文字一樣……學的人會發現, 啊,好複雜,好多類型啊……不過在普通遊客眼裡:一個雕花了的方木頭,到另一個地方:又一個雕了花的方木頭……材料的局限性,導致人們對建築外觀的印象。
再比如窗和門:除去門自己的基本作用,門上的雕花這個是存粹的裝飾構件,沒任何受力作用,比如在營造法原理就有很多種形式:
。。。書里總共列舉了二三十種吧,你要單列出來,是不是感覺很複雜,各個都不一樣,不過。。。。在不是專門研究的人眼裡:好多小木棍子連在一起誒……不會出注意樣式什麼的,藝術上的東西太複雜欣賞不來。。。。
3.瓦片:瓦片最簡單了,瓦片基本不是都長這樣么:
這個屋面給人的整體感官太直接了,一路一路的瓦片下來……雖然其實我們上面還有花邊還有滴水,有屋脊有戧角,但是這些相對整個瓦面來說。。。就像是衣服上繡的一個英文字母。。。。不太顯眼。。。。。這個看上去確實是千篇一律
好吧,那我來說說不同點:
1.瓦片:瓦片,古建的話兩種為主,一種就是我圖裡的這種,小青瓦,彎彎的,可能是蓋好之後有點像蝴蝶吧,有人叫蝴蝶瓦
另一種是筒瓦:底瓦是差不多和上面一樣,主要是上面的蓋瓦,筒瓦,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筒子
一節一節接在一起的,更加順直,不過現在主要用在寺廟啊官式建築這種比較莊嚴地地方,因為它。。。真的很順。很直,身份的象徵。
瓦片最下面的一排(上面倒數第二張圖),三角形的叫滴水,蓋瓦上的叫花邊,滴水是往屋瓦面斜的,主要是把水往瓦面引,三角形可以保證水不會順著瓦片反面溜回去……花邊和滴水一般都是雕花的,看上去美觀,他們就是瓦片的臉啊……
2.戧角:這麼這個彎彎的,往天上翹的,這個不是所有屋面都有的,一般大屋面,而且是主廳才有,戧角上那個張開的是虎口,也有其他樣式,戧角上常常會放一些獸,各種獸,不過基本也是給故宮啊寺廟啊這種莊嚴的地方用的,古時候嚴格的階級制度,在建築上有很強的體現,獸具體就不是說了。。。獸自然也是變化很多。
2.接下來是脊:我覺得這個瓦片上變化最多的地方了,陽角為脊,陰角為溝,屋脊的產生主要是不同方向的屋面交接,瓦片不像防水卷材,可以彎來彎去。所有不同方向屋面交接時,交界處自然有一條空隙,這個會漏水啊親!所以得想辦法處理。!
最簡單的,用泥巴把空隙填滿,然後交界處上鋪一列蓋瓦不就ok啦,最開始就這樣,宋代也這麼流行過,不過後面總有某個人覺得太簡單,不好看,得加東西,屋面上其他地方都是瓦片又不好加,那就加這些交接地方,交接地方都是各屋面的命脈命脈一樣啊,最頂上那一條還是屋面的最高點……以古代官人的想法,要做不同的樣式出來,而且肯定是要加神獸的,然後就有了:
花樣越多越能體現一個人的身份地位,在中國古代的制度下這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後面屋脊有了各種各樣的樣式,不停的加高加高,出現上面圖中那種,有的正脊(大屋面最高那一條橫的)有一個人那麼高的,不過一般出現在大寺廟裡。
-------------------------------------------
其實古建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變化很多,但是由於,主要是由於材料的限制,設備的限制,建築是通過各種小構件組合產生的,材料的限制導致外觀裝飾材料很受限
,古代的建築師只能通過豐富小構件的樣式來是建築更多多樣美觀,不過在遊客眼裡自然就會感覺都差不多,因為不是研究學者很少會去在乎那些細節的點……其實,你想想,西方的石頭建築不是也都差不多?西方的那些古教堂,巴黎聖母院什麼的,還有那些城堡,是不是也可以用千篇一律來形容,樣式都差不多,不過西方的建築師也花了很多功夫在以石材為基礎上做很多裝飾性質的改變,如彩繪、屋頂……
直到水泥的產生,現代工業的進步,材料變得越來越豐富,建築才會出現千奇百怪的樣式,其實你在外面看到的更多建築穿的衣服,這些衣服不就是因為材料的發展而出現的嗎?(也有一些奇怪形狀的建築自然離不開材料和設備的進步)。但是真的要追究,從結構和力學上去看,大多都是樑柱板牆,鋼結構更簡單,就是桁架……在我眼裡現代建築才是真的千篇一律……(~。~這就是為啥學結構的經常不太待見建築設計的……)
作為一名設計師,這種問題可見樓主對建築是多麼的不了解
建築設計(可能還有城市規劃)能力不行,尤其是那些地級市、縣級市跟國際交流不多的地方。
當然古代的中國城市也都一個樣,為什麼你就會覺得好看,因為【古代的城市建築設計完全中國本土知識產權,已經非常成熟了】
而現代的,我認為不成熟。【我覺得日本的城市或建築,即使很小也有很好的設計,我覺得很棒,我很羨慕】看到這個題目,首先想到的是現在很多城市的建築,普遍有千篇一律的感覺。但是南方沿海城市還是要好很多的,不說建築的整體造型,只是建築外立面還是很不一樣的,體驗就是感覺很舒服~有新鮮感,不會審美疲勞~最近在廣州和深圳市中心逛~上圖好了
上圖是廣州珠江新城的小部分建築
上圖是在深圳小平爺爺雕像前照的深圳的部分建築~
不喜勿噴~以上~
不知題主分得清幾個國外城市的大教堂、XX寺、市政廳、火車站、博物館…長什麼樣?
大概是體制問題。
我們國家大部分城市建築在建國後到新世紀以前,這個時期建築設計是從屬於各地的建設局,一小群人的審美和小部分圖庫支配了這個國家。再加上「經濟美觀實用」的這個大原則,千篇一律不足為奇。
這或許是土地私有和公有的區別之一,土地私有化,無數個土地的主人可以絕定房子長啥樣;土地公有再加計劃經濟呢,當然就是現在的樣子。
一家之言。
-----勘誤的分割線---%
之前的回答比較隨意,有人說應該勘誤,那就勘一下。千篇一律其實是個主觀和模糊的叫法,中國現代建築大概分幾個階段,不太準確的分:比如文革前後,80年代,90年代,2000年以後,每個階段特點不同,而且也都有很不錯的建築作品,因為我不打算把這個答案寫到幾萬字,所以就不展開了。我們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比如這麼想,普通人眼中的千篇一律是哪類建築、哪類風格和哪個年代,成因是什麼。
比如他住在某市70年代的老公房,房子建造時,適用經濟還是指導思想,經濟不寬裕,美觀也就不兼顧了。
比如他生活在北方某縣城80年代的小區,是普普通通方方正正現代主義建築,身邊這樣的小區還很多。
比如他住在某地級市90年左右的小高層,當年盛行歐陸風。
比如他住在2000年前後某大城市,那會的一把手喜歡屋頂都加個帽子,牆要灰灰的。
還有很多比如,在大部分比如里,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影響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如果有多一點中國古建築常識的話應該是知道其實古建築並不是千篇一律的,最簡單就如飛檐起翹的角度都完全不同,比較典型的飛檐明眼人一看就能判斷這個建築所在是南是北。但在外行眼裡,中國古建的確容易給人大同小異之感,樑柱結構、屋頂樣式、裝飾手法的差別是很難被外行區分的。
我認為可以往歷史中去找答案。以歐洲為例,歐洲被異族入侵過好幾次,由於土著缺乏絕對的人口優勢,每一次被征服都是一次文化洗牌,建築也難於倖免,必然會受到征服者建築文化的強烈影響。舉個例子,西班牙被羅馬人征服時有羅馬式建築,被哥特人征服時出現哥特式建築,被穆斯林征服時又有伊斯蘭風格建築。由於這些建築多是磚石建造,部分與信仰有關,且歐洲人口密度較低,古代建築保存下來的幾率較大,這些如民族文化展館一般的建築很難給人留下千篇一律之感。
而中國文化基本保持了延續性,即使有外族入侵,也是同化多於改造,只不過是為本已相當成熟的建築體系帶來新的裝飾等元素,沒有發生顛覆性的改變。外族入侵者一般對工匠這個群體不會屠殺,宋室滅亡時南北方大批漢人工匠被蒙古人轉移到元大都,參與了元大都的建設。這些工匠手中成熟的技藝顯然比游牧民族的建築技藝先進,征服者必然會主要採用漢地建築模式,其民族特色一般反應在某些裝飾構件、建築色彩、建築布局上,建築主體是沒有大動的。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是汴梁皇宮中的熙春閣在金人入侵時被拆卸後整體搬到北方,蒙古人征服金國時看上了熙春閣,又把這座建築整體搬到了元上都宮殿中作為正殿使用,改名大安閣,這座建築只不過在多次拆卸組裝過程中,面積、高度略有改變,由漢人皇宮中正殿的位置改為前殿的位置(功能還是正殿)。況且中國幅員遼闊,即便有新元素產生,在農耕文明社會中也很難推廣到全國,漢人建築樣式的主體地位沒有被完全動搖,比如蒙古族尚白,且崇信藏傳佛教,他們征服漢地後在北方區域建造了不少白色磚石制的喇嘛塔,如北京北海的白塔,但南方漢人造塔依然大多是朱欄彩畫的木製樓閣塔。
與之對比的西方建築師——請注意我並未在上一段里使用建築師這個名詞,這是因為中國古代的建築設計人員主要依靠執行則例、利用則例來進行建築設計,這樣的人在我們今天的觀念里只能被稱為準建築師,如近代最出名的樣式雷。准建築師跟西方建築師不同,他們行業的自省達不到西方建築師的要求,教育背景也與西方建築師不同。——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維特魯威的時代,文藝復興時代,歐洲人發展並最終形成了另一種體系:製圖規則體系,理解圖紙上的規則要比理解術語更重要。圖紙能使建築師和工匠都跳出術語的羈絆,真正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做一些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文藝復興以後,西方建築經歷了一撥撥的形式運動和思潮,每一次都會留下鮮明獨特的印記,如巴洛克風格建築給人繁複雄壯之感,而新古典主義建築則是簡潔優雅的。(這是按照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分期定義來對比的,即20世紀初以前,嚴格來說按西方的歷史分期這不叫古代。)
推薦閱讀:
※全國有哪些保存較好的明代以前的古建築群?
※中國唐代建築和日本古建築的差異有哪些?
※這個像龍又像魚的裝飾經常出現在寺廟裡,它究竟是什麼又有何內涵呢?
※長城這麼矮究竟能攔住什麼?
※與西方相比,為什麼中國人那麼不重視古建築古文化的保護?